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水利投融資論文:國外水利投融資制度的啟發(f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投融資論文:國外水利投融資制度的啟發(fā)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水利投融資論文:國外水利投融資制度的啟發(fā)

本文作者:王廣深 單位:華南農業(yè)大學

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下,泰國水利利用外資成效顯著,1983-1992年泰國水利建設項目利用外資高達3億多美元。①農民投入在水利建設融資中,農民承擔小型灌溉工程部分管理維修費用以及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費用的20%,泰國政府規(guī)定:水利工程維護費用在5000銖以下的由農民自己承擔,維修費用在5000-15萬銖的農民需要承擔20%的維修費用,而大于15萬銖的維護費用則全部由政府單獨承擔,農民不需要承擔。②農民通過農民水利小組(農民用水戶組)參與小型農村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泰國水利投資制度

(一)泰國水利投資主體及其職責

泰國水利投資主體主要包括各級政府和農民,其中政府在水利投資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水利投資的主力軍,政府水利投資領域包括灌溉排水工程、防洪工程、工業(yè)用水、水土保持、水電工程和因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其中,灌溉排水工程、防洪工程、工業(yè)用水工程由皇家灌溉局負責實施,水土保持工程由土地開發(fā)局負責實施,水電工程由電力局負責實施。而農民在水利投資中處于次要地位,農民水利投資領域僅包括小型灌溉工程部分管理維修費用以及農村飲水工程建設費用的20%。

(二)對灌溉工程投資

第一、泰國政府比較重視對已建灌溉工程管理和維護的投資。1977-1991年泰國灌溉財政預算支出結構中,財政對已建灌溉水利工程運行、維修和更新改造的投資占灌溉財政支出比重逐步增加。由1977年的15.11%上升到1991年的28.41%,上升了13.3個百分點。而對新建灌溉工程項目投資占灌溉財政支出比重逐步下降。由1977年的54.61%下降到1991年的44.99%,下降了9.62個百分點。對支助性服務投資占灌溉財政支出比重保持相對穩(wěn)定(見表2)。政府重視對已建灌溉工程管理和維護的投資能充分發(fā)揮已建灌溉工程的效益,這對提高水利財政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很有幫助。

第二、投資逐步偏向小型工程。對新灌溉水利工程項目投資中,小型灌溉工程投資占新建灌溉工程投資總額的比重逐步上升,而大型灌溉工程投資占新建灌溉工程投資總額的比重逐步下降。1977-1989年小型灌溉工程投資占新建灌溉工程投資總額的比重由1977年的10.82%上升到1989年的31.46%,上升了20.64個百分點。而大型灌溉工程投資占新建灌溉工程投資總額的比重逐步下降。由1977年的50.79%下降到1989年的26.43%,下降了24.36個百分點。對中型灌溉工程投資占新建灌溉財政支出比重在波動中保持相對穩(wěn)定(見表3)。

(三)農村飲水工程投資

第一、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投資。泰國地處東南亞半島中心,熱帶氣候,常年平均氣溫較高,有利于細菌繁殖和生長,若農村人畜糞便和垃圾管理不當,容易使水質受到污染,危及農村人畜身體健康。為了減少水質污染,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泰國衛(wèi)生局健康處主管農村飲水工作,一方面,他們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定時、定點地對農村飲用水進行跟蹤監(jiān)測,以掌握農村水質發(fā)展態(tài)勢;另一方面,他們制訂了標準廁所和垃圾焚燒爐,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推廣和實施,當然這些投入全部由政府承擔。

第二、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投資。泰國農村飲水工程包括:供水系統、水槽、降水存貯罐、打井、水壇子等。泰國政府為不同地區(qū)農民提供不同的農村飲水設施。在農村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qū),政府為當地居民建設供水系統,集中供應飲用水:打井、建設飲水處理塔、鋪設水管,并對從地下抽取的水進行衛(wèi)生處理;而在農村人口相對分散的地區(qū),或者地下水含鐵量高的地區(qū),政府為當地居民提供貯水設備進行分散式供水:在居民房屋頂修建貯水罐或者貯水壇,貯水罐或者貯水壇外接飲水過濾器。無論是集中式供水還是分散式供水,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投資均由政府和農民用水戶共同承擔,其中,政府承擔80%(中央政府承擔50%,地方政府承擔30%),農村用水戶承擔20%。③

(四)對防洪工程投資

過去泰國洪災主要受臺風影響,大多數河流的洪水不大,洪澇災害并不十分嚴重,泰國政府對防洪工程建設并不重視,只是在1975、1983和1989年發(fā)生較大洪水后,泰國政府才陸續(xù)投資興建了一些防洪工程,但工程防洪標準僅10年一遇洪水。④在防洪工程投資中,泰國政府比較重視對防洪工程設施的維護與管理,防洪工程設施的維護與管理費用占防洪工程投資總額的30%左右。⑤防洪工程投資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防洪工程項目建設由皇家灌溉局負責具體實施。

(五)對水電工程投資

泰國大型水電工程主要由泰國電力局(Electrici-tyGeneratingAuthorityofThailand)負責投資建設,建設資金主來源于利用外資和政府撥款。例如:拉加普拉巴水電站總投資69.7億銖,其中世界銀行貸款20億銖,阿拉伯國家貸款8億銖,科威特貸款3.7億銖,政府撥款38億銖。⑥而泰國小型水電工程主要由泰國能源總局(NEA-NATIONALENERGYAD-MINISTRATION)負責投資建設,建設資金主來源于政府撥款和農民投資投勞(農民投資投勞參股,享受利潤分配)。例如:華毛電站總投資81萬銖,其中,30%用當地人民勞力折資,所有用電戶均投勞,不投勞者不得用電。⑦

啟示

第一、政府承擔起水利建設投融資的重任。泰國是典型的發(fā)展中國家,經濟欠發(fā)達,政府財力單薄,然而,長期以來,泰國政府承擔起水利投融資的重任,水利財政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4%-5%,確保泰國水利建設順利進行??墒?,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水利投資明顯不足,導致水利建設發(fā)展滯后,已成為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因此,政府應持續(xù)地加大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解決水利投資不足的矛盾,改變水利建設發(fā)展滯后局面,打破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水利建設瓶頸制約。

第二、優(yōu)化投資結構。長期以來我國水利建設投資結構是:重視對新建水利項目的投資而忽視對已建項目的管理和維護,這種重建設輕管理的投資格局導致水利投資效益不高。重視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輕視中小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高,投資期長,見效慢,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低,投資期短,見效快,是典型的民生水利工程。因此,應當借鑒泰國的有益經驗,重視對對已建項目的管理和維護的投資,提高水利投資效益。重視中小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加大對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投資,增加中小型水利設施供給,滿足人民對水利設施的要求。通過優(yōu)化水利投資結構,提高水利投資效益,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第三、改善和優(yōu)化水利建設利用外資的方法。泰國水利建設利用外資采用由政府統借統還方式,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同時政府對利用外資項目給予其投資總額的50%配套資金,提高外資利用效率。我國在水利融資過程中利用外資起步比較晚,在外資引進和管理中的采取相對分散方法,不利于提高爭取外資的競爭力,也不利于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目前我國水利建設利用外資規(guī)模相對較小,因此,在水利融資過程中政府應加強和優(yōu)化利用外資引進和管理的方法,提高利用外資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外資流向我國水利建設,從而推動我國水利建設的發(fā)展。

第四、政府應加強對防洪工程投入,減少洪澇災害的損失。長期以來泰國政府對防洪工程建設不夠重視,投資不足,防洪能力差,洪災給泰國帶來巨大損失。據泰國內政部防災減災廳2011年11月9日發(fā)表的報告稱,肆虐泰國的洪水正向首都曼谷市中心的繁華商業(yè)街和旅游熱點區(qū)域逼近。而連續(xù)3個多月的洪水已經導致529人死亡,2人失蹤,洪水依然浸泡著泰國77個府中的24個府,約110萬家庭的280萬人受到影響,經濟損失預計達5000億泰銖(1美元約合30.7泰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曼谷水災為亞洲各大都市的防洪防災體系建設敲響了警鐘。⑧我國洪澇災害不斷,造成的損失嚴重。1990-2005年間,每年都發(fā)生洪澇災害,造成大量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15年間洪水致使33.48億畝農田受淹,其中損失高達30%以上的成災農田19.21億畝,沖毀房屋3684.05萬間,奪去45883人生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7578.2億元。⑨因此,政府應加強對防洪工程投入,盡量減少洪澇災害造成的缺失。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