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微創(chuàng)小針刀治療肛裂臨床醫(yī)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創(chuàng)小針刀治療肛裂臨床醫(yī)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微創(chuàng)小針刀治療肛裂臨床醫(yī)學論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收集94例肛裂患者,均符合肛裂診斷標準。94例肛裂患者中,治療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齡18~65歲,平均(50.57±13.49)歲;病程4~51個月,平均(25.3±11.33)個月。對照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齡18~66歲,平均(49.32±13.42)歲,病程5~55個月,平均(25.91±12.18)個月。兩組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操作

治療組:(1)患者取側臥位,肛周備皮、消毒、鋪洞巾;(2)取1(普魯卡因20 mL作肛周浸潤麻醉,肛內碘伏消毒;(3)左手食指插入肛內觸到肌間溝,右手持小針刀于3點或9點距肛緣1.5 cm平行刺入,左手食指在肛管內引導,勿使針頭刺入腸腔,以防感染,針頭到達肛管肌間溝處,將小針刀旋轉90度轉呈垂直狀,使針刀刃面向下刺斷內括約肌但不要超過齒線,以免傷及肛管直腸環(huán),刺斷內括約肌后,再將小針刀呈平行退出,可觸及一凹陷,然后用雙手食指同時插入肛管,分離斷面內括約肌,使肛門松弛,壓迫斷面5分鐘,有利止血; (4)凡士林紗布填塞肛內,敷蓋針孔,寬膠布固定,術畢。對照組: (1)患者取側臥位,肛周備皮、消毒、鋪洞巾; (2)取1(普魯卡因20 mL作肛周浸潤麻醉,肛內碘伏消毒; (3)待肛門括約肌松弛后,沿肛裂潰瘍正中作縱形切開,上至齒線下至裂口外端0•5-1cm,將裂痔、肥大的肛乳頭、感染的肛竇等病變組織一并切除,同時切斷部分內括約肌或外括約肌皮下部,切口深度以切開潰瘍中心,切斷部分括約肌至肛門無緊縮感為度,將裂損邊緣修剪整齊; (4)后以凡士林油紗條填塞肛內,小棉墊敷蓋,寬膠布壓迫固定,術畢。

1.3術后處理

治療組:⑴術后臥床休息,肛門切口處壓迫半小時,以防術后出血;⑵禁解大便24小時,24小時后即可排便,整個病程之中囑患者注意避免久蹲、久站及做強度較大的活動;⑶術后正常飲食,整個病程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及刺激食物;⑷術后切口疼痛一般可忍受,若疼痛較劇可考慮使用止痛藥,如曲馬多;⑸選用抗生素配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天1次,用藥時間5-7天;⑹術后保持每日大便通暢,便后用肛門洗劑熏洗、坐浴20分鐘,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切口后于肛內納入1枚九華膏,后以無菌紗布敷蓋,膠布固定。對照組術后處理同治療組。

2療效標準

參照全國肛腸學術會議《杭州第二次肛裂專題會議》(1994年)的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癥狀與并發(fā)癥消失,創(chuàng)口完全愈合;顯效:癥狀與并發(fā)癥消失,創(chuàng)口基本愈合;有效:癥狀與并發(fā)癥明顯好轉,創(chuàng)口愈合欠佳;無效:癥狀、并發(fā)癥及創(chuàng)口均無明顯改善。

3討論

肛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肛門內括約肌痙攣致使局部血運障礙,影響裂口愈合,同時由于排便時和排便后肛門劇烈疼痛使患者人為地抑制大便,從而使大便干結,排出更加困難,糞便排出時撐破和擦傷裂口使疼痛加劇,內括約肌進一步痙攣,使便秘加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從而造成潰瘍經久不愈。因此,治療肛裂的關鍵就是松弛痙攣的內括約肌,改善局部血運,切斷惡性循環(huán)。目前解除內括約肌痙攣的方法較多,有后方開放式內括約肌切斷術,側方內括約肌挑出切斷術、擴肛術等。

微創(chuàng)小針刀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方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是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形成的,采用微創(chuàng)小針刀治療肛裂是祖國針刀醫(yī)學在肛腸疾病的創(chuàng)新。而小針刀閉合性手術代替開放性手術治療肛裂,通過切斷部分內括約肌和裂口底部肌纖維,以使內括約肌松弛,達到消除痙攣,松解粘連,改善肛管局部血液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肛管的力學動態(tài)平衡,達到裂口早日愈合的目的。由于針刀刀口寬度很小,對括約肌損傷小,這就保證不會對括約肌損傷過度,可有效防止因括約肌損傷過度而造成的術后肛門失禁。

傳統(tǒng)的肛裂手術,肛裂內括約肌切斷術的缺點:創(chuàng)面寬大(開放性的),病人痛苦大,易出血,療程長。而微創(chuàng)小針刀的優(yōu)點有:內括約肌切斷完全,不易損傷外括約肌,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療程短,創(chuàng)口愈合快,無瘢痕,不易引起感染,病人無明顯的痛苦和恐懼感,減少病人的醫(yī)療費用,易被患者接受,便于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