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奧爾夫音樂治療在孤殘兒童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奧爾夫音樂治療在孤殘兒童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奧爾夫音樂治療在孤殘兒童的應用

摘要:隨著奧爾夫音樂治療法的不斷豐富與發(fā)展,它被逐漸應用到許多領域,特別是在孤殘兒童的心理行為治療方面的應用。它在恢復孤殘兒童心理、生理功能,補償其心理、適應性行為和社會交往的缺陷等方面,是一種獨特而先進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福利院;孤殘兒童;奧爾夫音樂治療

1奧爾夫音樂治療概述

1.1奧爾夫音樂治療的含義

20世紀60年代,德國的耶加德、卡羅爾、格特魯?shù)潞兔绹奶蛊諣柕榷辔粖W爾夫教育法的研究者在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將音樂治療與奧爾夫教學法融合起來,最終形成并發(fā)展了系統(tǒng)化的奧爾夫音樂治療方法。奧爾夫音樂治療法強調參與性、綜合性、即興性等教育理念,借助說、唱、奏等發(fā)聲形式,使兒童參與到音樂治療中,自主抒發(fā)其內心情感,拓展其個性發(fā)展空間。奧爾夫音樂治療方法簡單易行,活動形式豐富,打破了傳統(tǒng)枯燥學習的桎梏,能夠讓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治療活動中。

1.2奧爾夫音樂治療的原則

(1)參與性原則?!霸拘砸魳贰笔菉W爾夫所追求的,他提倡人們通過親自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調動自身的積極性與活力,回歸人本。原本的音樂是語言、動作和舞蹈緊密結合的,是一種人們親自感受、參與其中的音樂。它不僅僅是單純的音樂形式,也不僅僅是表演或者舞臺藝術,而是必要的生活元素,是自我表達和溝通互動的需要。奧爾夫音樂治療的優(yōu)勢在于關注兒童內心世界的開發(fā),通過讓兒童親身參與到形式多樣的、類型豐富的音樂游戲和音樂戲劇活動中,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其內心活力,調動其情緒,使得學習藝術與愉悅身心二者相得益彰。(2)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將人們自出生即獲得的語言習得經驗和語言能力,比如有節(jié)奏的朗讀、代代相傳的童謠和諺語以及小品、謎語等,作為音樂治療的一個重要的方法手段和技術要素,放到治療的過程中去。這也是奧爾夫音樂療法的一個特色和創(chuàng)新。在音樂治療期間,能夠充分地刺激個體的聽覺、觸覺、視覺、動覺等器官,使器官能夠接收到多重音樂信號,能夠讓個體有機會去感受和分析這些信號,以便更好地想象、創(chuàng)造和表達,激發(fā)參與者的音樂潛能,從而體驗到音樂帶來的不同感受和情感。

2福利院孤殘兒童的特性與問題

2.1福利院孤殘兒童心理問題

第一,缺乏家庭歸屬感。家庭歸屬感意味著孩子對“家庭”的概念要有清晰的理解。福利院孤殘兒童沒有體會過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接納與包容,他們很少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所以他們許多問題的產生都是源自家庭感的缺失。第二,信任感的弱化。管理員對于自己喜歡的兒童和不喜歡的兒童態(tài)度差異大,所以兒童會擔心因為自己不被喜歡,自己的利益受損,他們對管理員也同樣秉持著不予以信任的態(tài)度。第三,強烈的自卑感會造成自信缺乏。福利院的兒童在經歷了被父母拋棄后,會對自己產生嚴重的認知偏差,并對自己進行消極評價,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缺乏前進的動力和希望。

2.2福利院孤殘兒童行為問題

首先是品行道德問題。在福利院中,最常見的不良品行就是偷東西、撒謊和說臟話等。福利院孤殘兒童數(shù)量多且年齡水平參差不齊,很難進行統(tǒng)一的品行道德教育,兒童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不好的品行和道德規(guī)范。其次是情緒易變問題。在兒童時期,他們能夠感知各種事物的發(fā)展與變化,尤其在情感上更為深刻和豐富,但是對于自己的情緒仍然不能進行合理的控制。若是受到一點刺激,則會引起自己的情緒變動,并通過不恰當?shù)男袨楸憩F(xiàn)出來,從而造成不正確的發(fā)泄方式與行為表現(xiàn)。最后是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問題。在福利院中,兒童由于缺少老師全面細心的關懷,以及受到管理員不平等管理,時常會出現(xiàn)強者欺負弱者、不講禮貌、不顧他人感受、不懂得如何團結友愛等現(xiàn)象。

2.3福利院孤殘兒童社會交往問題

第一,在福利院護理人員少、孤殘兒童多的現(xiàn)實情況下,孤殘兒童長期缺乏深度交流,他們的情緒波動或心理狀況很難被及時發(fā)現(xiàn)。無法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宣泄,使他們逐步走進對社會交往產生的困境。第二,在福利院生活的過程中,孤殘兒童因為無法受到絕對的公平和公正待遇,也容易形成對他人產生偏見的心理,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這種被動接受社會交往的狀態(tài),往往使他們更容易陷入社會交往的困境。第三,調節(jié)能力較差,他人對其評價消極。對于福利院的孤殘兒童來說,他們的心思敏感度極高,情緒波動大,又缺少適當?shù)氖鑼Х椒ê托狗绞?;所以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他們難以合理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也難以獲得來自他人對其積極的評價,使他人遠離自己,始終無法構建社會支持網絡。

3奧爾夫音樂治療在福利院孤殘兒童的應用

3.1通過節(jié)奏訓練,增強紀律規(guī)則意識

節(jié)奏訓練是嚴謹?shù)?,正因為?jié)奏訓練的嚴謹,在福利院進行奧爾夫音樂治療時,可以從簡單的節(jié)奏練習開始,逐步提升難度;通過不同的節(jié)奏形式讓孤殘兒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達,以此來找尋更適合自己的正確表達方式。這不僅能夠讓他們在節(jié)奏訓練中找到樂趣,還能夠啟發(fā)他們自主創(chuàng)造不同的節(jié)奏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能夠讓他們認識到人生并不是隨意的生活方式。只有嚴格遵守規(guī)定,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務,實現(xiàn)自我價值。

3.2通過童謠演唱,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

童謠演唱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教授經典的童謠歌曲,在他們熟悉歌曲之后,可以自由將歌詞進行改編,由個人自主發(fā)揮。在使用這種方式時,可以鼓勵孤殘兒童將自己壓抑已久的心事通過歌唱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也可以與同伴對音樂感受進行深度交流。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與同伴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幫助他們緩解消極負面的情緒,學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表達,提高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以此收獲更多他人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和社會支持網絡。

3.3通過樂器演奏,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

奧爾夫樂器演奏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原始的樂器或自制的樂器進行演奏;另一種是通過聲勢,即通過身體動作發(fā)出聲響進行演奏,比如像捻指、拍手、剁腳等。在樂器演奏的過程中,不要求發(fā)出精準的音調和旋律,更加注重的是孤殘兒童的參與性。在參與的過程當中,參與者通過使用原有的樂器或者發(fā)現(xiàn)身邊可發(fā)出聲響的物件以及利用自身發(fā)出的聲響,與其進行協(xié)作配合,來順利完成演奏。這不僅能夠提高孤殘兒童的觀察能力和即興表演的能力,還有利于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司海云.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歸屬感研究[D].安徽大學,2011.

[2]師海玲,范燕寧.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闡釋下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2004年查爾斯•扎斯特羅關于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的新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3]周向軍,高奇.人際關系學[M].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179-180.

[4]王琳琳.奧爾夫音樂治療對河南農村留守兒童焦慮情緒的干預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5]王冰.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障礙的個案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09).

作者:李莉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