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對健康評估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健康評估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健康評估的認識

第1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一、提高高校和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師來說,必須提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尤其是要澄清兩種認識誤區(qū)與偏差:其一、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開設專門的課程,或僅將其作為應付檢查和評估而設置的浮動項目;其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認為沒有必要再另外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師資建設

鑒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應在“寧缺毋濫”的總原則基礎上,將硬性要求(如專業(yè)、學歷、科研成果等)與彈性要求(如綜合素質、從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結合起來,選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培訓,并將之納入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體系,這種培訓,不僅要在崗前進行,還要在實施過程中常態(tài)化、定期化,要重視對班主任、輔導員等相關人員、教師的心理學和心理咨詢的知識、技能培訓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一)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體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幫助學生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優(yōu)化心理素質,使學生的心態(tài)得以正常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質,促進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發(fā)展,此目標應包含兩個層面:發(fā)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發(fā)展性目標側重于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fā)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而預防性目標旨在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從而達到良好的社會適應和積極健康的情緒。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體系

內容是目標的載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要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一般包括:情緒管理、人際關系、自我意識、壓力管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學習心理、戀愛與性心理等內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學生認識、尊重、珍愛生命,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健康地提升生命質量,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系統(tǒng)化,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與擴展。

四、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形式

(一)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

首先,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方案,為全體學生開設規(guī)定學分和課時的統(tǒng)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區(qū)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傳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論和心理調適技能。這是課程建設中最有效的途徑,它具有系統(tǒng)、干預面廣的優(yōu)勢。其次,還應開設依據年級采取“分層目標”的選修課,不同年級各有側重點。此外,每所大學所處的地域文化特點、歷史傳承、招生群體都有很大差異,這些特色都可以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資源。

(二)多種教學形式―理論講授課、活動體驗課、網絡教學課和熱點講座相結合

在教學中需將學生“知、情、意、行”有機結合,除了傳統(tǒng)的理論講授課外,還應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性的活動課程,如人際交往中的“盲行”,使學生體驗信任與被信任,體驗“用心”交流,讓他們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悟。其次、挖掘豐富的網絡資源,創(chuàng)設師生、生生間互動平臺,進行廣泛的立體化教學;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網站,開展參與式的特色活動、專題討論、網上答疑等,拓展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行為訓練法、小組討論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學生情感和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對課程的參與、體驗與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選取日常生活或熱門影視劇中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相應的理論分析、闡述和討論,注重案例教學模式多樣化;通過心理游戲、素質拓展、團體心理輔導等行為訓練,如在時間管理中創(chuàng)設“拒絕他人”的情境,讓學生學會說“不”,使學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勵學生就共同關心的話題暢所欲言、展開討論,實現(xiàn)師生和生生互動,使學生更具有多元思維和包容心態(tài);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情境模擬、心理劇、案例再現(xiàn)等活動,使其形成正確認知,塑造正確行為。

第2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 德育評估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32-01

1 職業(yè)教育開展德育評估的必要性

1.1 德育工作的成敗得失需要通過德育評估來驗證總結

德育教育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學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方面的輔導與培育,與職業(yè)技能教育工作相輔相成具有同等重要性。在整個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包含目標設定、過程實施、工作總結以及評估反饋等基本環(huán)節(jié)。德育評估工作在其中不可或缺,一是它能夠為德育工作目標的設定提供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評價;二是在德育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通過評估及時修正目標,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三是通過評估對德育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總結,依據評估的結果不斷完善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內容。

1.2 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德育評估來保障

通過對德育教育的不同階段進行評估和總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基于此對德育工作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鼓勵先進保持良好的德育工作態(tài)勢,鞭策后進及時糾正問題迎頭趕上,通過評估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和目標,才能保障德育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1.3 德育評估能促進德育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職業(yè)學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離不開高素質的德育教育隊伍。因此德育教育隊伍的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德育評估正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對德育工作者來說既是壓力更是動力,由于眾多客觀因素,當前我國的職業(yè)學校學生素質和能力相對較差,但同時他們又處在一個思維活躍、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一個關鍵年齡段,因此德育教育工作難度很大。而通過德育評估,使每一個德育工作者查找自身的不足與劣勢,不斷增強個人的理論知識、溝通能力和道德素養(yǎng),才能夠真正勝任德育工作,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的。

2 職業(yè)教育德育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2.1 職業(yè)學校德育評估缺乏理論依據

自1885年國家教委頒布了《關于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之后,教育評估的實踐工作和研究才開始起步。但時至今日,專門從事德育評估研究的學者和文獻卻少之又少。而這些有限的學者和文獻在研究中又偏重高效教育評估工作,這與當前主席對加快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指示嚴重不符。雖然很多職業(yè)院校的德育評估工作已經開展,但缺乏德育評估理論上的支撐和方法上的指導,目前我國職業(yè)學校德育評估工作進展困難重重。

2.2 對德育評估的重要作用認識不清

德育評估對職業(yè)學校的德育工作、技能教育的開展乃至最終職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都意義重大,它是整個職業(yè)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而當期我國職業(yè)學校仍片面重視技能教育,對德育評估的重要作用認識不清,沒有認識到德育評估對加強和改進職校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樹立正確的人生股和價值觀,從而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學,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職業(yè)學校辦學朝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重要作用。

2.3 沒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

2014年4月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修訂)》(征求意見稿)指明,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人格的公民;成為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較強職業(yè)發(fā)展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钡@一目標對很多職業(yè)院校而言仍然是一個籠統(tǒng)和抽象的概念,因此雖然我國很多職業(yè)學校已經為德育教育的開展構建了自身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缺乏具體、動態(tài)的目標體系,遠未建立其科學、有效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德育評估的引領和導向作用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3 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特色的德育評估內容

職業(yè)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它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領,同時具備獲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的內容也與普通教育不盡相同。所以德育工作評估的內容必須符合職業(yè)學校的特點,筆者認為德育評估的內容應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3.1 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對學生創(chuàng)新的能力、素質以及精神的培養(yǎng),應當充分體現(xiàn)在德育評估工作的內容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最終探索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其次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包括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文化課基礎、扎實的職業(yè)技能以及實際動手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就是素質教育,讓學生具備相當?shù)牡赖滦摒B(yǎng)、健康心理和學習能力。

3.2 將德育工作貫穿于職業(yè)教育的實訓實習階段

實踐課是職業(yè)院校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重要內容,在此期間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此階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內容也應結合實踐課的內容和特點,將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的理念根植于學生的心中。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在實踐課階段應當重點關注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重視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德育滲透等,突出實訓實習階段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考核及評價。

3.3 優(yōu)化德育工作課程

職業(yè)院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培育學生現(xiàn)代人格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因此在德育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中,在基本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更應深挖教學內容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在實踐中提升德育工作的課程理念是指標體系建設中首要關注的問題,優(yōu)化德育工作課程,有機整合各項德育常規(guī)工作,才能切實提升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水平。

3.4 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

心理健康是職業(yè)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當前國家已經在職業(yè)學校教學大綱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其中,因此職業(yè)學校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中也必須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歸入其內。在德育課課程安排中必須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評估中要對是否配備心理輔導室、是否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資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數(shù)量等進行考量。

參考文獻

[1] 王可業(yè).職業(yè)教育中德育評估體系及評估方法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1(1).

第3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由溫飽向小康邁進,城鎮(zhèn)居民由僅對身體健康的關注慢慢轉變?yōu)閷ι硇慕】档耐瑫r關注。由此,便引發(fā)了社區(qū)居民對心理健康的迫切需求。為清晰而準確的把握城鎮(zhèn)社區(qū)居民的心理健康需求現(xiàn)狀、內容,本文以新鄉(xiāng)市河南師范大學家屬院,在通過問卷調研的同時,深入思考怎樣滿足其需求,在教育方面我們能為社區(qū)居民心理健康做些什么。

關鍵詞:社區(qū);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一、社區(qū)居民對心理健康認識及需求現(xiàn)狀

(一)對心理健康認識不足

調查問卷顯示,目前社區(qū)居民大多都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認識,但目前來看,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還較為片面。另外,社區(qū)居民對心理疾病的認識還不夠明確,甚至是誤解或偏見。

(二)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關注程度不夠

在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關注程度方面,有21.55%的居民表示在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會去收集心理健康知識,53.45%的居民表示僅僅是偶爾收集心理健康知識,另外還有8.62%的居民認為收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由此可見,社區(qū)居民對于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仍需提高。

(三)應加強對社區(qū)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是否有必要開展社區(qū)心理健康教育”一題中,有23.28%的居民認為應該且有必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只針對有心理疾病的人,由于居民對心理疾病的界定標準了解不足,一般情況下的心理異常并不能造成心理疾病,所以可以預測這部分居民并不想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另外,9.48%的居民認為社區(qū)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無甚至沒有必要。由此可見,加強對社區(qū)居民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內容的需求

(一)對不同心理健康服務內容的需求不同

調查包括心理健康咨詢、自身能力評估、子女教育與智力開發(fā)、人際交往指導、心理治療、擇業(yè)心理輔導、協(xié)調家庭問題7項服務內容。結果顯示,社區(qū)居民對心理健康咨詢、子女教育與智力開發(fā)、人際交往指導、擇業(yè)心理輔導、協(xié)調家庭問題等服務的需求比較強烈,其中,心理健康咨詢和人際交往指導居前兩位。

(二)不同服務對象對于心理健康服務內容的需求不同

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老年人,居前三位的心理健康服務內容是心理健康咨詢、協(xié)調家庭問題、自身能力評估;對于中年人,心理健康咨詢、人際交往指導、子女教育與智力開發(fā)位居前三位;對于青少年,人際交往指導、心理健康咨詢和自身能力評估等排在前三位;對于兒童,自身能力評估也居第一,而位居二、三的服務內容是心理治療和協(xié)調家庭問題??傊?,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居民在選擇心理健康服務內容方面存在差異,即其側重點不同。

三、關于社區(qū)居民心理健康促進策略探討

(一)政府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

政府是城市發(fā)展的決策者,同時也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者。居民是城市的主體,沒有心理健康的居民,也就沒有城市的文明和進步。因此,政府不僅要積極關注居民的心理健康狀況,還要采取切實措施,為居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1.將居民心理健康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計劃。政府不僅要重視居民體質的提高,還要切實重視其心理健康狀況,要結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健康的有關標準,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標,并將其列入發(fā)展規(guī)劃當中。

2.增加投入,為居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社會保障。不僅要重視專業(yè)機構的建設和人員的配備,而且可以依托醫(yī)院或高校,利用人才資源優(yōu)勢,設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部門,并從地位、計劃、設施、管理和評估等方面給予切實的保障。

3.政府各級部門要建立暢通的民意表達渠道,及時傾聽、反饋民意,使不良情緒能夠得到及時的疏導,避免人們的不良情緒積聚過大。

4.從政策上鼓勵社會上開辦心理咨詢機構。通過政策傾斜,鼓勵建立具有一定專業(yè)背景的心理咨詢機構,使居民可以享受到可靠、便捷和收費易為老百姓所接受的心理輔導。

5.對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證書的發(fā)放嚴格把關,加強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道德、行業(yè)規(guī)范的培訓,以及嚴格與之配套的完善措施的管理,加強引導和管理,從而使心理咨詢機構能夠服務規(guī)范和健康發(fā)展。

6.要營造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心境與所處的環(huán)境之間有直接的聯(lián)系。調查研究顯示,城市綠地的使用對人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因為當人們置身于美麗整潔的環(huán)境中時,心情會感到舒爽愉悅,而郁悶、壓抑、憤怒等消極情緒也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二)社區(qū)是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社區(qū)作為生活中直接與居民發(fā)生互動聯(lián)系的一個區(qū)域,其心理衛(wèi)生的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管轄范圍內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1.設立社區(qū)心理咨詢室,這是居民心理健康的物質保障,為此,要配備具有一定素質的工作人員,使咨詢室能夠正常開展工作。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社區(qū)干部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認可并主動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接收大學畢業(yè)生,為社區(qū)配備具有專業(yè)心理知識的社區(qū)干部,從而促進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2.為居民建立心理檔案,及時準確地掌握和了解居民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特點及現(xiàn)狀;居民也可以通過心理檔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在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問題時,就可以積極尋求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或矯治,仍可以通過心理檔案來考察效果。

3.社區(qū)內要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使心理健康知識走進每一個家庭。利用宣傳櫥窗、發(fā)放傳單、播放影片等方式傳播心理衛(wèi)生知識,使人們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居民逐漸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人們對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錯誤認識;消除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詢等錯誤認識。

第4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整體護理 護生 健康評估

中圖分類號:R9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290-01

【Abstrac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health assessment is the basis for correct use of nursing procedures, health assessment of the accuracy or otherwise of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s of nursing procedures. "Biological - psychological - social" model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the concept of people's health changes, more urgent demand for highly qualified nurses. Should have skilled operational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have made reques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centered, process-based nursing holistic nursing care has become today's nursing philosophy. Nursing students in a gradual, continuous cycle of dynamic proces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accurate health assessment to ensur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care; nursing students; health

健康評估是護理基礎課程與臨床護理學科的橋梁課,研究護理對象主觀和客觀資料,是診斷個體或家庭護理對象現(xiàn)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全面、系統(tǒng)、準確的健康評估是有效護理的前提,是確定護理診斷的基礎,也是制定、實施護理計劃的可靠依據和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護理人員對健康評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護理實施效果。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必須提高健康評估能力,突出護理特色,強化整體護理觀念,生理-心理-社會模式和功能性健康型態(tài)兩個方面收集健康史,圍繞患者進行身體評估,結合其他資料,對患者現(xiàn)存或潛在的有關健康或危險性問題的反應,做出正確護理診斷,培養(yǎng)護生監(jiān)測和判斷病情變化的能力。

1 健康評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發(fā)展

1.1樹立正確的健康評估新理念

社會進步和醫(yī)學模式轉變,整體護理與護理程序應用和發(fā)展,健康評估作為一門新興的、正處于發(fā)展初期的年輕科學崛起。護理工作逐步走向整體護理,重視評定、處理心理和社會問題,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體現(xiàn)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關于健康所提出的概念與內涵。

1.2 重視健康評估知識與技能的普及教育

健康評估能力的高低反映一位專業(yè)護理人員綜合技術水平的高低[1]。不同等級醫(yī)院、學歷、職稱、年齡、護齡、科室等對護理人員進行健康評估能力比較,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護理人員普遍對健康評估認識與重視不足,醫(yī)療與護理角度混淆現(xiàn)象。大多數(shù)認為臨床護理中做得較少,所以未引起足夠重視。我院高職護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時,給予足夠重視,合理課時數(shù),臨床見習,理論與實踐教學合理配比,實行教與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技能考核,組織健康評估相關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充分發(fā)揮傳、幫、帶作用,理論和技能與臨床工作有機結合,準確和規(guī)范地掌握體格檢查方法,在護理查房、教學查房及病案分析中,活學活用,培養(yǎng)臨床思維模式,為21世紀培養(yǎng)新一代高素質護理人才。

1.3 思維模式的適時轉變,樹立“整體”觀念

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強調服務對象是一個整體的人,不僅是軀體還包括心理和社會,達到身心健康。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面臨各種競爭與挑戰(zhàn),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際關系日趨復雜,心理、社會、行為方式、環(huán)境等因素對健康影響越來越明顯,成為評價個體健康狀況重要因素。比如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心理康復就十分重要,有助于消除不良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惡性循環(huán),有助于協(xié)調各種關系,患者適應陌生環(huán)境,增加醫(yī)護人員信任,有助于發(fā)揮藥物和手術療效,有助于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做好自我護理[2]。正確建立護生思維模式,可逆性批判性思維方式,從“整體”觀念出發(fā),正確看待現(xiàn)存或潛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系統(tǒng)化思維模式,提高護生解決臨床護理工作問題的能力。

2 健康評估中護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 糾正模糊認識

護理教育中“護理程序"、“整體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等詞語并不陌生,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理解與接受新事物能力,調動學習興趣,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采集健康史不知如何著手,不知道該問什么?怎么去問?面對病人手足無措,交談時三言兩語便結束談話,得不到重要資料,甚至干脆直接帶著入院評估表,對著表格項目見一項問一項,一邊問一邊記錄,得來資料不全面或欠真實。收集資料從主訴開始,有目的、有層次、有順序詢問,整理分析,做出正確護理診斷,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及時找出患者目前主要問題,即現(xiàn)存問題,挖掘潛在的有關于健康或危險性問題,即醫(yī)護合作性問題。現(xiàn)存問題及時解決處理,潛在的有關健康或危險性問題積極預防,有效地避免潛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2 運用角色轉變換位思考,增進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

采集健康史護生缺乏與患者有效溝通,面對問題不善思考, 抓不住要點,主次不分。運用馬斯洛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戈登功能性健康型態(tài)、按NANDA分類法II的13個領域三種方法進行歸納,整體角度全面估計,角色轉變,換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體會患者身心感受,做出正確判斷。例如:一位手部被嚴重割傷的患者,他需要怎樣護理?如果你是這位患者,你需要護士怎么護理?若護士只是隨便的用生理鹽水清洗,你滿意嗎?或者你覺得舒服嗎?運用整體觀念,考慮身體因素又照顧心理與社會因素,避免產生不必要不良情緒,增進護患之間的感情。

2.3 預見性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護生容易忽視患者潛在的有關健康或危險問題,不能預見性的觀察先兆信息,進行預見性護理[3]。若能及時觀察患者潛在問題的先兆信息,及時報告管床醫(yī)師,備齊搶救物品積極配合搶救,大大減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 討論

科學技術進步和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和衛(wèi)生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對護理人才數(shù)量、質量和結構提出了新要求。實施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程序為基礎整體護理,熟練地掌握健康評估方法和內容,需要護生在臨床上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總結,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有助于護生以本專業(yè)角度,進行臨床思維與判斷,擺脫醫(yī)療診斷的影響,真正使健康評估的理論和技巧服務于護理。

參考文獻

[1]陳麗靜,倫麗芳,葉慧芳.護理人員健康評估能力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7(3):7-9.

第5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精神科家屬陪護病房改變了傳統(tǒng)的封閉式治療模式,為患者提供了一個人性化、家庭化的寬松環(huán)境,同時陪護家屬也參與到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中來。因此,健康教育在精神科家屬陪護病房的整體護理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1]。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如何科學地應對患者與陪護家屬這個雙重群體,使其達到最佳效果。我院于1988年和2004年先后成立了兩個家屬陪護科室,建立了一套健康教育的實施模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精神科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 是采取相對化的健康教育方式[2]。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陷是(1)階段性不明確,病人住院時間不確定,時間長的病人健康教育容易被忽視;(2)針對性不強,護士健康教育隨意性大,內容不夠系統(tǒng);(3)對于部分自知力不全的病人,健康教育容易流于形式;(4)家屬健康教育時間過短甚至缺失。

1.2 健康教育模式發(fā)展 1988年我院組建半開放、半封閉式精神科家屬陪護病房,健康教育模式實施至今,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開始,我院增設全開放式家屬陪護心理病房,健康教育實施質量滿意度由92.5%提高至96.8%。

2 實施方法

2.1 健康教育內容制定 有針對性地將患者與陪護家屬的教育內容分開并制訂成冊,方便責任護士使用。家屬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科室制度介紹;(2)安全護理指導;(3)精神病癥狀知識;(4)用藥指導;(5)疾病預防及康復知識。病人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精神病知識教育;(2)自知力教育;(3)藥物和電休克治療教育;(4)康復治療教育;(5)出院后家庭、社會問題指導。

2.2 健康教育實施方法 根據精神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在相應時段同時對陪護家屬進行相應的健康知識培訓與輔導,具體過程如下:

2.2.1 入院初期 入院初患者精神癥狀多較豐富,自知力缺乏且認知功能受損,陪護家屬對精神衛(wèi)生了解粗淺,家庭護理知識貧乏,且多存在一定的情緒反應[3],此時健康教育側重于陪護家屬,患者則以勸導配合常規(guī)治療和督促生活自理為主。

2.2.2 康復期 患者精神癥狀控制,自知力恢復,健康教育重點以病人為主,對陪護家屬則督促改善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交流,通過雙方的和睦相處和得體照顧,降低患者的情緒表達。

2.2.3 出院前期 著重以康復治療為主,通過家庭或集體授課討論的形式,促進各個住院患病家庭之間的互相交流,這種方式既可加強住院期間健康教育知識的理解,亦可吸取他人對困境處置的經驗。

2.2.4 出院時 發(fā)放醫(yī)院自編健康教育手冊一冊,方便出院后家屬繼續(xù)加強輔導。

2.3 評估方法 陪護病房健康教育質量評估:(1)責任護士對陪護家屬和患者的評估。每次健康教育后,根據雙方認識理解程度給予打分,并由陪護家屬簽字核實;(2)護士長對責任護士的考核。護士長根據責任護士的評估結果,通過對陪護家屬與患者的再考核,落實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3)自制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問卷30問,內容以病人健康教育內容為主,于出院時對患者進行測試,得分在90分以上為達標。醫(yī)生必要時可根據測試分數(shù)決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3 討論

3.1 家屬陪護對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對患者與家屬同時進行健康教育,比單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更明顯,其原因在于家庭支持因素中,情感支持改變了患者對應激的應對方式,信息支持幫助患者重新評價現(xiàn)狀從而適應社會[3]。不過,陪護家屬對患者健康教育的負性作用同樣不可忽視,認清陪護病房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特點,把握其實施技巧,是獲得良好效果的關鍵。

3.2 陪護病房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特點

3.2.1 雙重性 健康教育對象是病人與家屬的雙重群體,對精神病患者及其陪護家屬同步進行教育干預,端正了雙方的態(tài)度和期望值,提高了家屬的照料水平和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更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病人的復發(fā)率。

3.2.2 短暫性 陪護病房患者住院時間較短,多病情緩解后出院,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力度不足則效果欠佳。此時有必要對家屬和患者雙方采取反復強化的宣教方式,爭取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

3.2.3 排斥性 陪護家屬受傳統(tǒng)思維模式影響,認為醫(yī)生知識面和能力高于護士,對責任護士的健康教育往往采取排斥不合作態(tài)度,有時甚至會造成護患關系緊張,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

3.2.4 反作用性 由于陪護家屬的傳統(tǒng)觀念、信仰及文化水平的差異,對健康教育中的某些內容理解經常存在偏差,容易將一些錯誤的觀點灌輸給患者甚至其他陪護家屬,使病人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容易產生無所適從的矛盾心理。

3.3 陪護病房健康教育實施技巧

3.3.1 安排教育計劃 根據不同病種、不同個體、不同陪護關系、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住院時間來安排健康教育計劃,以連續(xù)、交叉、互補方式為患者及陪護家屬提供健康教育輔導。

3.3.2 加大陪護健康教育強度 針對患者可能住院時間短的特點,對陪護家屬的健康教育內容和強度宜加大,必要時讓陪護家屬同時掌握病人的健康教育內容,爭取能在出院后繼續(xù)給病人加以輔導。

3.3.3 醫(yī)護之間宜加強配合,共同協(xié)調 有資料顯示,護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是直接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4]。由于知識結構單一,護士對健康教育的內容知識了解程度較之醫(yī)生略顯粗淺,加上與患者及家屬交流的技巧性不足,在宣教過程中的某些內容與醫(yī)生的解析可能存在部分差異,容易使陪護家屬對責任護士產生不信任感。因此,護士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培訓,有必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為了提高護士的專業(yè)素質,護理管理部門平時必須加大考核力度,強化護士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程度。

3.3.4 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陪護家屬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偏差 不少陪護家屬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在飲食、電休克治療、用藥等方面認識有限,常把錯誤的認識灌輸給病人或其他家屬,影響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甚至拒絕治療。針對這種情況,有必要定期、及時評估陪護家屬對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通過組織家庭式健康教育,糾正認識偏差。

4 小結

與精神科傳統(tǒng)的標準健康教育相比,陪護病房的健康教育無論從內容、方法和實施技巧上均有一定的特異性。盡管陪護家屬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影響的利弊目前尚存在一定的爭議[5,6],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fā)展,精神科陪護病房的健康教育將更加容易被患者及家屬所接受,這種健康教育的模式,對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降低精神疾病的復發(fā)率,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新妹,張松蘭,李虹,等.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中華護理雜志,2003,37(4):266-268.

2 丁常美,周芙蓉.精神科標準健康教育實施效果評價.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89-790.

3 毛晶.對精神科開放式病房患者及陪護家屬進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C):46-47.

4 沙鳳珍,李豐珍.影響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對策.護士進修雜志,2001,16(2):135-136.

第6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護理職業(yè)準入制度要求教材必須滿足“雙證書”的需要,以“實用為本、夠用為度”為基點選定健康評估的教學內容,結合國家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型和題量的分析,在系統(tǒng)教學中應側重病史采集、社會心理評估,在規(guī)范、有序的身體評估中,側重一般狀況和周圍血管的評估。同時,實驗室標本采集方法、檢查報告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也要重視。健康評估是基礎護理學與臨床護理學的橋梁課程,從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要求出發(fā),進一步細化本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完善本課程的課程標準,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健康評估的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及全面評估能力提供依據。癥狀作為評估對象健康狀況的主觀資料,是健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癥狀的發(fā)生、發(fā)展、演變以及由此發(fā)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對形成護理診斷、指導臨床護理起指導作用[2]。從表1可知,癥狀評估在歷年實踐考題中至少出現(xiàn)5道題,2014年高達10道題,但中職健康評估教材中缺乏相關的系統(tǒng)內容,而是以散在形式出現(xiàn)在內科學護理的相關章節(jié)中,導致健康史評估教學空洞、晦澀,在問診實踐中無從入手,問診資料難以收集,對評估對象的信息判斷不準確,影響評估其目前存在的健康問題和需要觀察、預防的潛在性健康問題。因此,盡管健康評估在內容上和其他課程有交叉和重疊,但在保持課程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上,癥狀評估在健康評估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2轉變教師角色,提升教學能力

健康評估旨在訓練學生從護理角度評估病人狀態(tài),指導學生收集資料,結合護理相關信息確認護理診斷和監(jiān)測、判斷病人的病情變化及培養(yǎng)護理實踐操作能力,與診斷學課程有著根本的區(qū)別。而健康評估教師多為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專職教師,缺乏護理的基本技能訓練,常忽視護理診斷的重要性,難以體現(xiàn)護理程序的特點。健康評估增加了社會心理評估內容,且這部分內容的考題逐年增加,2013年高達8道題,但部分學校將這部分內容調整為自學內容,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不僅熟練掌握實踐操作技能,而且拓寬知識面,增加心理學、社會學等有關知識,從護理角度提出健康評估的方法和內容,克服教學中重視身體評估而忽視心理評估和社會評估的傾向,才能使護理專業(yè)學生形成現(xiàn)代護理觀念,從而具備整體護理實踐的能力[3]。

3強化實踐教學,實現(xiàn)校院合作

國家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A2型題占60%,說明試題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點考試,而是更傾向于病例分析,除了以往對知識點的傳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對重點內容開展多案例示范教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以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的考點為基礎,密切聯(lián)系臨床實際,訓練學生在面對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時靈活多變的思維,強化實踐教學,強調校院合作,注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做練一體化[4]。

3.1情景模擬與案例相結合

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實踐練習,即開展情景模擬教學。如學習收集健康史資料這部分內容時,要讓學生學會通過語言交流收集病史,同時獲得病人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資料,這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儀表禮儀、溝通交流技能、護患關系和醫(yī)學知識等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好病人的基本資料,由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學生體驗不同角色在不同情景、在疾病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準確獲取資料,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3.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從表1中可以看出,身體評估是健康評估的主要內容。身體評估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操作技能,但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機會少。因此,在教學中應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直觀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教學講授相關理論知識后,學生觀看視頻材料,搜集操作要點和容易產生錯誤的操作,分組討論練習;上實驗課時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分組互換角色練習,掌握正常體征;利用仿真模擬病人體驗異常體征,為臨床護理奠定基礎。

3.3課堂教學與課間醫(yī)院見習相結合

第7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高職及大學的少部分學校開展護理健康教育學這門課程,中職衛(wèi)生學校目前還處在空白,而中職醫(yī)學學生臨床接觸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往往造成以后工作中的極大的障礙,埋下護患溝通不良及不被信任的隱患。

2目前制約護生提高健康教育能力的主要因素

2.1醫(yī)學教師對健康教育重視度不夠

目前由于地域以及傳統(tǒng)觀念影響,醫(yī)學教師觀念更新落后,對醫(yī)學健康教育認識還不到位,教學工作仍舊停留在生物醫(yī)學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只重視培養(yǎng)護生的專業(yè)能力,忽視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沒有開展健康教育知識的教學,或者按照書本照本宣科,一帶而過。

2.2護生缺乏護理健康教育意識:

因傳統(tǒng)觀念影響,多數(shù)護生認為護士只是打針發(fā)藥,或者協(xié)助醫(yī)師進行治療護理,從而忽視了患者健康教育在臨床工作中的意義和在新的護理模式中的重要性?,F(xiàn)代醫(yī)學教育過程中,護生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健康評估、護理實施上,將健康教育認為可有可無或者認為是宣傳教育可以忽略。而目前中職護理實施整體護理教學,在整體護理模式下,護理內容、模式發(fā)生更多變化,兒科護士更多的承擔患兒及家屬的咨詢者及健康教育者的重要角色。患兒家長渴望了解更多健康教育知識,但護生健康教育知識匱乏,從而產生護患不信任危機,這就促使護生需要提高認知程度,積極參與健康教育。

2.3護生缺乏相應專業(yè)素質:

由于中專護理學生多是應屆初中畢業(yè)生,學習中,基礎知識薄弱。中職護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但知識水平和學歷水平較低,缺乏實施健康教育的理念,不能有效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現(xiàn)代護生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個人意識較強,因而缺乏關心和照顧別人的習慣。作為未來的的護士,很多護生欠缺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及良好的學習能力。

2.4健康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兒科護士健康教育的工作對象是患兒及患兒家長。健康教育范圍為兒童保健常識及兒科疾病知識、日常生活護理措施、疾病預防及護理措施。兒科健康教育要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小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這是護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原則。由于父母是患兒的看護者,他們對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康復起著決定性作用,此外家長的素質也影響整體護理的實施。家長因孩子生病面臨心理壓力,存在明顯的行為和情緒障礙,往往造成護患關系緊張。因此,護士要充分了解患兒及患兒家長的需求和心理狀態(tài),主動并詳盡的向家長進行健康宣教,有效緩解家長的焦慮和恐懼心理。

3加強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

3.1教師及護生要轉變觀念切實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要加強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充分認識兒科護士是護理計劃的制定者者、實施者、健康教育者,在護理健康教育中占主導地位。所以,在教學中要將健康教育作為重點給學生講授,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如情景教學、病例分析、分組討論等方法完善健康教育的講解,并使護生認識到護理健康教育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兒科護理過程中,患兒及患兒家長對相關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疾病的康復和預后,所以更要要求護生在學習中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明確健康教育在現(xiàn)代護理中的重要性,以新的護理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以患兒家庭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服務新理念,履行護士的基本職責,并自覺履行健康教育的義務。

3.2提高護生學習健康教育的能動性。

中職護生起點低,基礎差,缺乏健康教育意識、理論知識不扎實,所以要不斷提高護生知識基礎和健康教育水平。在學習過程中要教給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使護生從認識上、行動上將健康教育落實到位,變成一種自覺行為,提高為患兒及患兒家長服務的積極性,能夠主動、積極、高效地把健康教育知識傳授給每一位患兒和家長。

3.3加強護生表達及溝通能力,學會與患兒及患兒家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兒科護理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做好治療、護理的基礎,良好的護患關系需要良好的溝通,而健康教育可以作為護患溝通的切入點和橋梁,積極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兒及患兒家長建立恢復健康信念,并能做到遵守醫(yī)療程序的行為。由于患兒年齡、性格及家長知識層次等各方面的差異,使患兒及家長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所不同,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加強護生交流意識和溝通技巧,包括提問、傾聽等語言性溝通技巧和體態(tài)、觸摸等非語言性溝通技巧的講解。

3.4加強學習,掌握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做好健康教育,先要學會運用護理程序,學習如何評估患兒,收集患兒家長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找出患兒及患兒家長真正關心的問題,作為教育的內容。學習根據患兒的身體狀況制定健康教育的計劃和目標。了解患兒及家長的實際情況、認知程度,選擇適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實施過程中注意隨時收集有關資料,以便動態(tài)地評估健康教育的效果。護生學習健康教育,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指導,不僅需要有扎實的醫(yī)學及護理學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心理學、教育學、營養(yǎng)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學習,加快知識更新,提高業(yè)務素質和教學素質,另外一方面要鼓勵護生廣泛學習,自由提問,培養(yǎng)護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以便更好地適應醫(yī)院及社區(qū)對醫(yī)護人員的要求。

3.5學習建立兒科護理健康教育路徑。

健康教育路徑是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實施方法借鑒于健康教育的實施上,通過對患兒及家長的評估,了解患兒及家長的心理、社會、文化等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路徑表。教師可以運用展示法、討論法、臨床模擬等教會學生討論制定兒科護理路徑,填充健康教育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熱情。

4結語

第8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高職 心理健康 活動課 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對個人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越來越被廣泛認識,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高職心理健康活動課是實施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要加強課程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必須深入研究、精心設計課程。

目前,多數(shù)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課,但由于課時少、教師不專業(yè)、缺少專業(yè)設施等原因,很難在課程教學設計上有所突破。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具體,缺少針對性,只能應付開課。不少學校只是把幾個班的學生集中起來講心理健康知識,教學方法單一,考核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有學生對心理知識感興趣,也很難把心理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由此看來,心理健康課的教學設計對發(fā)揮課程的作用意義重大。

高職心理健康活動課設計基于高職心理健康活動課教學模式,該模式是指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活動為載體,以20人左右小班為教學單位,以專用教室為教學環(huán)境,以過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對學生引導、促動,對教學內容總結、提升,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獲得體驗、感悟和成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而提升教學效果。課程為公共必修課,旨在幫助學生深化自我探索,獲得自我成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健康人格。

高職心理健康活動課課程教學設計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結合課程調研的結果選取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活動體驗、案例分析、研討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能力,理解、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理論與方法,解決心理困惑與問題,獲得心理成長。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借鑒團體心理咨詢的形式,以20人左右為一個教學單位,在專用教室進行授課。

一、課程目標設計

心理健康活動課的一般目標是通過自我探索過程,借助團隊的力量,在與其他成員的溝通交流中,增強解決問題和抉擇的能力,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徑來處理生活中的一般發(fā)展性問題,解決沖突矛盾,評估、澄清個人的價值觀,并對此做出相應修正與完善,從而獲得自我成長。

針對用人單位需要、學生需要、人的成長需要、學生的年齡特點、群體特點等,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學生具體的學習目標確定為以下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1.能夠融入高職生活

即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進入新環(huán)境,感受由此帶來的愉悅,找到自己在新環(huán)境中的位置,覺察進入高職后在適應方面尚未解決的問題,相互啟發(f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2.能夠覺察自我

即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覺察自我,更全面、準確地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獨特性,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從而更好地發(fā)展自我。

3.能夠意識到人的潛能

即學生能夠關注自己的正向信息,體驗自信的效用,覺察不自信的方面,分析原因。

4.能夠感受生命的意義

即學生能夠澄清價值觀,意識到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能夠感受生命的短暫,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提高生命的質量,過充實精彩的人生。

5.能夠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即學生能夠了解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現(xiàn)象,能夠覺察與周圍人交往中的困惑與問題。

6.能夠學會感恩與寬容

即學生能夠具有感恩的態(tài)度和感恩的行為,并由此培養(yǎng)寬容的心態(tài)。

7.能夠培養(yǎng)健康情緒

即學生能夠覺察引發(fā)不良情緒的不合理信念,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

8.能夠學會應對壓力

即學生能夠面對壓力,學會放松,能夠覺察面對壓力時的反應,分享有效的壓力應對方法。

在心理健康活動課中,學生應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了解有關適應、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情緒控制等方面的心理學理論與方法。

二、課程結構設計

心理健康活動課整體設計以“我與環(huán)境”為主題與線索,分為初始課、主題活動課、回顧課和結束課四個模塊。

初始課用于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課程的了解,用于幫助學生融入高職生活,幫助學生了解課程,約定課程活動規(guī)范,并提取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資料以便了解學生、評估課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職生活”引出課程“我與環(huán)境”的主題。

主題活動課是心理健康活動課的主體部分,以“我與環(huán)境”為主題和線索,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環(huán)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對環(huán)境”?!碍h(huán)境中的我”部分幫助學生覺察自我、提升自信,分為四個單元,即:自我面面觀,我是獨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義?!拔颐鎸Νh(huán)境”部分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積極情緒,學會面對壓力,分為四個單元,即:交往有方法、感恩與寬容、積極與樂觀、壓力我應對。

回顧課用于解決學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實際問題,安排在課程結束之前,主要讓學生在學習解決心理困惑與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與之相關的自身的困惑與問題,借助團隊的力量,求得自我成長,促進心理健康活動課向生活的延伸。

結束課主要用于效能評估,學生展示并分享學習成果,處理分離情緒,提取課程后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資料以便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課程內容設計

第9篇:對健康評估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護理干預,慢性腎臟病,效果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一個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腎臟病導致的死亡已占慢性疾病致死的前五位。 中國目前初步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約為8%~9%。為了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建立一套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管理體系,我科對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收住的120例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慢性腎臟?、?Ⅴ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Ⅲ期患者27例,IV期患者37例,V期患者56例。男74例,女46例,年齡20~75歲,40歲以上82例,40歲以下38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8例,中專、高中45例,小學及以下47例;職業(yè):干部14例,工人33例,農民73例;生活可以完全或部分自理87例,不能自理33例。按照入院登記的奇偶順序進行分組,奇數(shù)為研究組,偶數(shù)為對照組。研究組60例,平均年齡 47.5歲;對照組60例,平均年齡 46.5歲。經過檢驗,兩組患者年齡、病情、文化程度、職業(yè)、生活狀態(tài)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了解患者對疾病、并發(fā)癥、藥物及飲食相關知識的認知和相關行為習慣 。入院時,通過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將調查結果和患者的相關行為進行登記,建立“慢性腎臟病患者健康檔案”。對照組給予本科常規(guī)健康教育,研究組除了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綜合干預。出院時,兩組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導的內容。出院前發(fā)放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疾病、并發(fā)癥、藥物、飲食方面的知識的認知程度。

2 干預方法

2.1 收集資料,進行一般性評估與專業(yè)性評估。一般評估包括患者姓名、年齡、職業(yè)、醫(yī)療費用支出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成員、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情況等。專業(yè)性評估包括患者的體重、血壓、尿量、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檢查,是否有糖尿病、并發(fā)癥等。

2.2 評價研究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對所用藥物知識的理解、飲食知識的掌握和行為,綜合問題,提出干預措施。

2.3 成立護理干預小組,由科室護士長組織科室有經驗的主管護士、責任護士組成,通過集體授課,個體指導多種形式,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病房開展“CKD知識講座”,要求患者和一名家屬參加。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題目如:您了解您的腎臟嗎?為什么要低優(yōu)蛋白飲食?慢性腎臟病患者為什么要使用促紅素?讓我們來認識3 g鹽;向患者講解酸中毒、高鉀血癥的危害,按時復診的必要性等……發(fā)放“飲食指導手冊”,“CKD知識手冊”,定期召開患者座談會,便于腎友互相交流支持。

2.4 教會患者家屬準確記錄24 h入水量和尿量、正確測量體重,必要時教會家屬測血壓,使其學會病情自我監(jiān)測,以便觀察療效,及時就醫(yī)。為患者設計記錄表,包括:尿量、血壓、飲食、運動、服藥、心情狀況。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食鹽及水的控制技巧,使治療飲食更利于掌握。

2.5 建立家庭社會支持系統(tǒng)。①由主管護士和患者家屬交談,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為治療疾病提供家庭幫助,并指導患者與周圍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立聯(lián)系,互相幫助。② 發(fā)放病情追蹤卡,目的是了解患者治療疾病方面的行為,存在的問題,以便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1]。

3 結果

通過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在疾病的認知、并發(fā)癥的認識、藥物知識的掌握、合理飲食方面進行考核。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表1) 。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對疾病和相關知識認知考核合格率比較(例,%)

組別例數(shù)疾病知識 并發(fā)癥藥物知識 飲食行為

研究組 60 51(85.0)41(68.3)53(88.3) 48(80.0)

觀察組 60 41(68.3)34(56.7)36(61.7) 39( 65.0)

注:與觀察組比較,P< 0.01

4 討論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對疾病的認知、并發(fā)癥的認識、藥物知識的掌握、飲食方面有顯著的差異性(P< 0.01)。研究表明,建立慢性腎臟病患者管理體系,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了解慢性腎臟病的疾病及并發(fā)癥相關知識、藥物知識,認識堅持服藥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限制水鹽的攝入,可以在護士和患者之間建立指導-合作型護患關系。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能自覺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方式維護自身健康, 保持營養(yǎng)、血壓、體重于正常范圍,達到使患者從主觀上配合治療的目的[2],從而延緩或逆轉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防止尿毒癥及其并發(fā)癥發(fā)生。

參 考 文 獻

[1] 辛霞,高菊林,杜鵑,等.整體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透析并發(fā)癥的影響.護理學雜志,2006,21(1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