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新課程改革教育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程改革教育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課程改革教育觀

第1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摘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就是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意學習。實踐表明,如果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積極地參與學習,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緒狀態(tài),就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明確任務;激感

當前,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改革課堂教學成了素質教育的關鍵。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素質的保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外力,根本的動力來自學生本身,教師的教只有建立在學生自主的學習基礎上,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靈活駕馭課堂的藝術,并善于因勢利導,在錯綜復雜的非線性關系中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從而把教學過程變?yōu)槭箤W生會學習的過程,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呢?

1 明確任務,激感

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就是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意學習。實踐表明,如果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積極地參與學習,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緒狀態(tài),就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認同教學目標,激發(fā)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說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的人?!睈凼墙逃幕A,情是心靈的鑰匙,在語文課堂中,我們應為求用愛心感染學生,用真情來換取信任,我們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同時,有了愛,更應具有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動才能心動,心動才能思發(fā)、激感,這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思維活躍的一種重要策略。教師如果用富有激情的教態(tài)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興趣,學生就會自覺的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學習,并做到“學有所樂”,達到“學有所獲”。

2 善于激發(fā)疑問

古人云:“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誘發(fā)出來時,教者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質疑求索,答疑提高,因而一方面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巧妙提出疑問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激勵誘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方面,是鼓勵、激發(fā)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向教師質疑,讓語文課堂充滿問題,倡導“沒有錯誤的問題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發(fā)學生批判性、發(fā)散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而是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設計師和引路人;學生疑難問題的解答人,教師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惟一權威,而是課堂討論的平等參與者,啟發(fā)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倡導者,教師應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見解以及異想天開的設想,對學生挑戰(zhàn)性的語言、觀點予以寬容和尊重,并投以贊許的目光和會心的微笑。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學生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敢于說他人沒說過的話,敢于挑戰(zhàn)書本中的“定論”,敢于對老師在課堂上不合時宜的說教說“不”,敢于堅持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寬容精神,在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氛圍時,要做到:公開地向學生表示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以及任何探索跡象,都是好事情,當學生對一項活動興趣并非常興奮時,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動,如果學生愿意的話,要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氣氛要輕松活潑,不反對猜測,特別是猜測具有一定道理的時候,這樣做,無疑會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教會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去學習、探索和研討、反思、批評和質問,這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生只有在好奇地“問”,自信地“想”和說中,才能更充分地體驗課堂教學所帶來的愉悅。

3 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拓展

3.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教學的中心應以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為主。比如閱讀教學要重視通過變式訓練來抓語言理解、積累、運用,引導學生不斷向新思維廣度發(fā)展。

3.2 教師還應適時指導學生的分析能力,比如理解課文,有著三個層次:第一層,表層性理解,就是知道課文說的“是什么”回答問題只是復述課文中的內容;第二層,解釋性理解,就是懂得課文內容中所隱含的“為什么”,能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能概括出課文的基本觀點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層,創(chuàng)造性理解。就是對課文中系統(tǒng)化的認識,并能根據課文舉一反三。乃至發(fā)表自己的新見解。有不少教師就設計不同層次的提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在布置作業(yè)時,還可設計“彈性作業(yè)”,不同層次學生有相應的作業(yè)要求,這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達到預期的效果。

3.3 教師還要加強反饋與校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要對學生的認識活動進行監(jiān)控、調節(jié)。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仔細認真地聽,不僅要評價內容是否正確、完整,還要注意語言是否規(guī)范,有無語病。不能沒有聽清回答,就草率表態(tài)。也不能在學生意見有分歧時,不加評議,把問題擱在一邊,而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此外,教師教學過程中,加強巡視、輔導,采取一對一的個體反饋、指導、校正,也是不可忽視。

4 精心指導學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改革課堂教學目的就是要把教學重心從“教”轉到“學”上來,重視學法指導,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最優(yōu)途徑,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能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學生是否有這種能力,是衡量他們主體作用能否發(fā)揮的又一重要體現。進行學法指導大致有如下幾條途徑:學法的直接介紹,教法的滲透轉化,教學過程中的及時點技和引導。教師重視教方法、教規(guī)律,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的規(guī)律。如《向沙漠進軍》一文,課文第一部分說明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第二部分說明怎樣向沙漠進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此類推,第三部分主要寫什么?全文的中心是什么?這就是教法轉化為學法。其次,可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教給不同的學習方法并設計出相應的操作程序,把有關學法變成學習過程中可供學生實際操作的具體步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進行學習。如‘從中心句入手’這一學法,可以設計如下三個操作程序:①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理解句意;②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重點寫了什么內容?③文中哪些詞句跟中心句的關系密切,這些詞句是怎樣表現中心的?

5 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

第2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關鍵詞】教育教學;課改;更新觀念;轉變角色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國教育界正在進行著一場悄無聲息的變革――這就是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對于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不管是在教育理念上還是教學方法上,這都要求我們來一次“洗腦”。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生長點是“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是“探究性學習”。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除了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外,還必須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如何從傳統(tǒng)中走出來,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我認為首先是教師自身應該從以下十一個方面去“洗腦”,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

1.教師不是“權威”,在某些方面,學生會比我們更“內行”

過去,我們在學生面前總是高高在上,一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受業(yè)恩師”姿態(tài)。其實我們必須承認,知識是發(fā)展著的,任何人的認識都是有局限性的。我們應該允許教師在某些知識領域有不懂的問題而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可以向學生承認自己不懂的問題,可以請學生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疑難,讓學生消除學習的“神秘感”。教師不應該以“知識的權威”自居,而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呼喚。

2.學生是有主觀意識的“人”而并非“羊”,教師不能牽著他們走

在成功的教育中,學生受到老師的直接影響而成才的例子很多,但與教育的普遍性相比,那些都還是非常典型的“個案”。我們面對的是千千萬萬的無數的個體,我們的教育并非是為培養(yǎng)這些老師模式的少數的“個案”,我們的社會還需要千姿百態(tài)的建設者。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牽著學生走”為“與學生一起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各具特色的人才。

3.我們不僅僅是教者,我們還應當是學生的“學友”

教育需要營造一種平等的氣氛。我們倡導專家型教師,但不提倡教師站在專家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教師要有甘當小學生的勇氣,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為學生的學友,這樣才能營造一種平等、愉快的良好的學習氛圍。

4.我們不能再以“靈魂工程師”自居,因為我們并不能預先設計學生的靈魂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教師不應該作學生靈魂的設計者,而應該作學生靈魂的鑄造者、凈化者。每一個有正常思維能力的學生都有他們自己的潛在的資源,教師要做的應當是如何去開發(fā)、挖掘出他們的這種資源。所以我們要成為學生“心智的激勵、喚醒者”而不是“靈魂的預設者”,要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

5.過去我們是學生學習的“信息源”,現在我們只是一個“信息平臺”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成為了學生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學生往往以教師的教導為至高無上的“圣旨”,缺乏師生互動,更缺乏生生互動。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信息。教師要努力促成課堂中信息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師要成為課堂中信息交換的“平臺”。

6.只有“一桶水”永遠不夠,我們必須努力成長為一條“生生不息的奔河”

我們曾經認可“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那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的觀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教師原來的一桶水可能已經過時,這就需要教師的知識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需要教師成為“生生不息的奔河”。不僅如此,我們更需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尋,以尋到知識的甘泉。

7.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能提出問題,而且我們要有勇氣面對學生的挑戰(zhàn)

新的課堂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向教師提出了問題,便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我們面臨的是數十個活生生的學生數十種各不相同的思維,開放的課堂中教師隨時可能接受學生的挑戰(zhàn),而成為應戰(zhàn)者,我們必須事先有心理準備,不能臨陣自亂。

8.不斷汲取營養(yǎng),讓生命之樹常青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總是喜歡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但不管是春蠶還是蠟燭,它們總是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就毀滅掉自己。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知識的營養(yǎng),不斷地更新自我,讓自己的生命之樹常青。我們不能每面對一代學生都只是“老生長嘆”,更不能只講“無私奉獻”一副“老黃?!蹦印N覀冊诰礃I(yè)的同時,也應該倡導有益的休閑和娛樂,一是因為“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二是因為這樣可以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要知道,我們面對的都是年輕的生命!

9.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來做“裁判”

我們不能總把課堂視為自己的課堂,而應該還課堂給學生。教師不能作課堂的統(tǒng)治者,因為統(tǒng)治者總免不了令人“懼怕”。教師應該從統(tǒng)治的“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在新課程中,教師不能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讓學生們在平等的交流中去充實他們自己的課堂,而讓我們教者在參與其間的同時,“裁判”學生,也“裁判”自己。

10.教育是第三產業(yè),我們是學生的“服務員”

在歷代神位上有“天地君親師”,現代也有著濃厚的尊師重教的風尚。雖然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要對他們講“尊敬老師”,讓他們學會做人,但面對現代的經濟社會,我們不能總是以“為師”的長者自居。學生家長花錢,我們出力來教育孩子,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商業(yè)服務關系(當然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商業(yè)關系),只是我們從事的這種商業(yè)活動更為特殊、更為復雜罷了。為學生服務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所以我們不能總是高高在上,一定要擺正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位置,充當好自己的角色。

11.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我們要重新思考“因材施教”的含義

過去,人們習慣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皥@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園丁”又是令人遺憾的,因為園丁把花木視作“另類生命”。園丁在給花木“澆水、施肥”的同時,還要給它們“修枝”、“造型”,他們都是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把花木塑造出來供人們欣賞。而在園丁看來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殘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們可以隨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為美的“病梅”,這實際上就是教師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學生身上。我們必須意識到,教師與學生的生命同源。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的缺點存在,應該允許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發(fā)展。教師應該給學生的成長引路,給學生的人生導向,而不是限制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更不能給不服自己管教的學生或有某種缺陷的學生“判死刑”。古人說的“因材施教”,并非是讓我們只針對學生自身的有利條件而“施教”,同時也要針對學生身上存在的不利因素甚至缺點而采取積極的正面的引導。教師應該多一些愛心,多一些對“問題學生”的理解與關懷,將學生的缺點當作財富而施教,因為它可能使你成為教育家――沒有任何一個教育家不是因為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這一點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

參考文獻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第3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 教學 問題 思考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赡壳霸谖覀冞@偏僻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教學中“滿堂灌”、“一言堂”的現象基本還是主流。教師占領著課堂,庖丁解牛式的把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時間長了學生就出現思維惰性,人云亦云,眾口一詞?;貧w課堂就是要解放學生,讓學生煥發(fā)激情,積極主動的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解決自己經過努力或同伴討論能解決的問題,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下面筆者就我縣新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問題,思考談談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1 我縣當前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在教學模式上依然如故

從目前看,不少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滯后,在新的方式尚未探索成形且得以鞏固、效果也難以稱好時,不少教師就會又回歸到傳統(tǒng)的教法上來施教于課堂。也有不少教師面對大班額的群體,認為討論、互動、情景生成等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不適應現實的教學環(huán)境,便認為只能采用“老一套”來施教。凡此種種心態(tài),反映在教學實施層面就會“依然故我”。

1.2 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上有所欠缺

細察我縣的教學狀況,我們無不感到還有許多教師陷入陳舊的教育模式中,以完成教學內容作為課堂的終極目標,而忽略對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上有所欠缺。總是擔憂學生素質低,不能適應新課改,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在課堂中會出現冷場現象等等,于是,在教學中教師難免會全程主宰教學過程,這樣就禁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3 部分教師缺乏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部分教師對新的課堂改革模式的學習缺乏鉆研精神,不能領會新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質,導致有些教師在課改實踐中縮手縮腳,瞻前顧后:不肯改、害怕改、不會改的情況比較普遍;缺乏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缺乏背水一戰(zhàn)的勇氣和決心、缺乏持之以恒的恒心與毅力、缺乏刻苦鉆研的習慣和精神!

1.4 不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部分教師不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忽視學習小組的建設與利用,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受束縛較嚴重:不肯展示、害怕展示、不會展示;如果在課堂展示上有所失誤,個別教師則斷然制止或粗暴呵斥,讓學生無所適從,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談不上激活創(chuàng)造力了。

2 在今后課堂教學改革中應做的工作

2.1 立足我縣實際,讓課改在現實的土壤中“生根”

新課改不是擯棄傳統(tǒng)與現實,一味地去追求“跨越”,體現“全新”,那無疑是在建造“空中樓閣”。我們應讓課改在“本土”上植根。把課程改革與本地本校具有傳統(tǒng)色彩的好做法、好經驗進行整合,使之在新的理念建樹下與課改接軌,并為課改服務。處理好“探究學習、自主學習與接受學習的關系”、“繼承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教學中求活與求實的關系”,“追求互動生成與要否進行知識講授”的關系、“能力培養(yǎng)與知識積累的關系”等等。這些現實問題不容回避,這也正是課改任務的艱巨性和歷程的艱難性所在。因此,我們在課改進程中能應多一份清醒與冷靜,少一些盲從與狂熱;多一分穩(wěn)妥與扎實,少一些輕浮與散漫。

2.2 讓集體備課成為提升教師專業(yè)成長,提高教學有效性,實現教學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提倡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除了要研讀教材內容,還應研讀教材體現課標精神的具體所在,還要交流各自在“用教科書教”時,運用了怎樣的方法,安排了怎樣的活動,設計了怎樣的問題,將企盼達到怎樣的效果等這些有助于“改革”與“轉變”的具體問題上。如果學校里每周的集體備課都能重視落實這些實際問題,那么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在同步于理念的學、思、做合一的進程中,必將會逐步地呈現出好的效果來。

2.3 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要解放思想,相信學生

我們深信: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會還我們一個驚喜。我們應該由舊模式下“主演”變成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名“導演”,由站在黑板的前面變?yōu)樯硖帉W生們中間,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評價者。我縣有部分學校也在進行課堂改革探索,相信改革者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習主動性增強了,表達能力提高了,同時,這樣的課堂也深得學生的喜愛。

2.4 在課堂改革中,加強班級小組建設

因為小組建設可以發(fā)揮小團隊的作用,是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各學區(qū)(校)要注重抓好小組建設:制定出臺并組織學習小組考評制度、改變傳統(tǒng)的座位安排、對學生重新進行分組、加強對小組長的教育與培訓,重視對小組的考評與管理。這樣,當小組建設初見成效時,高效課堂才能打造起來。

2.5 要真正營造教師“個人反思”的研究氛圍

營造教師“個人反思”的研究氛圍,把教師工作上升為一項真正意義上的“行動研究”。讓“學-思-做”的工作方式成為廣大教師職業(yè)生存方式,從根本上改變廣大教師的職業(yè)思維習慣,在終身學習的歷程中打造為一名“學習型教師”,讓學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

2.6 改革現有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第4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教育管理 改革

一、前言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體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過度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應試教育體制是與我國學生人口基數大高校數量少等現實密切相關的,雖然飽受質疑,但是仍是我國在現階段最主要的人才選拔模式,包括高考制度在內的各種考試制度構成的應試教育體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仍將是我國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新時期,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世界的聯(lián)系交流更加廣泛后,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更高的標準。當前我國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更加具備實用性和應用性,必須能夠一專多能,素質全面發(fā)展,這對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我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著重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終身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由此,小學教育管理體制也應順應這一趨勢,加強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從體制機制高度為從小培養(yǎng)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和動手能力提供保障。

小學教育管理是我國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小學教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作為新一輪小學教育改革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改革小學教育管理體制勢在必行,小學教育管理體制的先進性和完善性是當前我國小學教育實現科學發(fā)展的關鍵。緊緊抓住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這一關鍵,實現小學教育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為提高小學教育質量和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1.教學管理模式落后

教學管理模式落后是我國小學傳統(tǒng)教育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征,也是存在于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小學教學管理是一個涉及到多方面的綜合系統(tǒng),管理模式的落后直接影響小學教學水平。當前,我國小學教學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管理手段上行政手段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兼具強制性、權威性和實質性的行政手段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充當著重要角色,但是卻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推進逐漸落后于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另一方面,小學教學管理中缺乏人文關懷,以人為本是我國推進小學教學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原則,在傳統(tǒng)小學教學管理中,學生的訴求、師生的個性發(fā)展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切以學校規(guī)章制度為準,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強調學生成績的重要性,特別在面臨小學升初中壓力的五六年級學生中,學習負擔過重,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在這種教學管理模式下,學生和教師只能完全依照學校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課余活動,學校都有著嚴格細致的管理條例。一方面,這些條例為師生的行為提供了指導和規(guī)范;但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2.小學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小學是整個教育體制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相比于中學教師和大學教師,小學教師無論是在學歷、職稱、經驗還是在薪資、福利等方面均有著天然的劣勢,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國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教育發(fā)展不平衡,小學教師隊伍素質體現最為明顯。城市小學教師特別是重點小學教師大都出身名校,農村小學教師學歷較低,有些甚至僅為高中畢業(yè)。小學教師隊伍素質不高主要體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思路僵化。新時期小學教育改革要求小學教師能夠具備較高的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更好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掌握更多的教學手段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應用,解放思想,增強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時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yǎng)。

三、改革小學教學管理策略研究

1.全面改革教學管理模式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痹诋斍靶W教學管理模式日益僵化且落后于時展及學生需要的背景下,全面改革小學教學管理模式刻不容緩。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之于小學教育的積極性,通過改革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來更好地調動利用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成績,最終達到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

全面改革小學教學管理模式,首先需要以校長為核心的小學管理者樹立改革的堅定信念,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結合本校教學實際,深入課堂,加強對師生的了解,從而為更好地推進教育管理改革奠定基礎。作為小學教育的總策劃者和總管理者,校長在這一過程中擔負著最大的職責,小學校長必須加強對本校師生的了解掌控能力,通過深入課堂,加深與師生的交流,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參與到教育管理中來,從而將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真正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同時,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必須要始終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聯(lián)系,將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作為改革的重要目標,更加強調通過改革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重視教師在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機制作為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保障,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唯分數論”的格局,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提出對師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2.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是改革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關鍵,也是提高小學教育質量的重點。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方面,要在小學教育現有教師隊伍中加強教師職業(yè)素質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另一方面,要從師范院校學生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要注重平衡城鄉(xiāng)差異和地區(qū)差異。建立一支專業(yè)素質過硬、職業(yè)道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是小學教育管理改革得以成功的保障,小學教育中教師需要言傳身教來給學生更好地樹立榜樣,因此過硬的教師素質是小學教育質量的基礎。就教師隊伍素質的構成而言,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道德素養(yǎng)同樣重要。一方面,小學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能力,從而提高自身掌握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師個性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增強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奠定基礎。始終堅持“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學理念,真正達到小學教育“言傳身教”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5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具有廣泛應用的學科。這兩個特點使科學探究在化學發(fā)展過程中能夠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學習的提倡,能夠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科學概念、科學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精神。

一、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的觀測和實驗,并對結果進行思考。

例如,我們在進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學習中,由學生自己帶蠟燭,自己在課堂上進行實驗,運用除味覺以外的所有感觀,盡可能對一支蠟燭在點燃前、燃著時和熄滅后的三個階段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現象作詳盡的、客觀的描述和記錄。尤其是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比紙上練兵要強得多,這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各種信息手段搜集相關的資料和信息,設計實驗并驗證假設。

例如,在對“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學生通過查詢有關資料,了解到二氧化碳能夠使燃燒著的木條熄滅并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成白色渾濁,自己動手用排水法收集兩瓶人呼出的氣體,并通過三組實驗進行對比。學生通過向裝有呼出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得到“人體呼出氣體中CO2含量比空氣中多”的結論。再通過向兩瓶不同氣體中插入燃著的木條“得出空氣中O2 的含量比人體呼出氣體大”,以及通過向干燥的玻璃片呼氣,得出“人體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的大” 等結論。

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觀察、交流,進行了幾組簡單的對比實驗后,從而獲得了一些事實性信息,相比呆板地聽教師的傳授,自己沒有任何實踐,只是被動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三、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能夠直接提出問題或通過描述已學知識與所發(fā)現問題的沖突所在,從而明確提出問題。

在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是否相等時,學生會直接提出問題:化學反應有新的物質生成,那么反應前物質的質量和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相等嗎?

學生知道要想知道反應前后的質量是否相等,就需要使用天平。學生通過動手做鐵釘和硫酸銅反應,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以及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發(fā)現反應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質量守恒定律。但有些同學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蠟燭燃燒過程中,天平發(fā)生傾斜,蠟燭質量減輕,這個似乎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但經過分析與討論,發(fā)現蠟燭燃燒產生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去了,導致質量減小,從而認識到質量守恒定律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從而加深了對物質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對學生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評價也是我們所必須研究的問題。

我們可以收集學生的探究活動報告形成檔案袋,并對收集到的數據和證據進行分析,形成一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報告,客觀地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6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觀念是人們對事物本質特征和價值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看法,是人們確立處理事物原則的心理基礎。轉變人們的教育觀念,應切實注意三個基本問題:

一是判斷標準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有可能丟掉傳統(tǒng)觀念中的優(yōu)秀特質,而不恰當地吸納現代社會中的糟粕。筆者認為,關鍵性的判斷標準就是教育運行與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二是轉變觀念的方法問題。觀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社會文化的反復浸潤與個人反復地嘗試和體驗逐漸形成的。教育觀念的形成與轉變也不可能脫離這一規(guī)律。它既依賴于改革的時代以及整個社會文化觀念的變遷與發(fā)展,也依賴于人們在教育改革實踐中發(fā)自內心的真切體驗。因此,引導人們了解改革開放年代國內外改革的信息,鼓勵和支持教師投身教育改革實踐,讓他們親身體驗改革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這是從根本上轉變人們教育觀念的唯一出路。

三是改革中核心教育觀念的定位問題。筆者認為,重點轉變哪些教育觀念,既要看其在整個教育觀念體系中是否起到統(tǒng)領和中堅的作用,又應針對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與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嚴重對立的方面。否則,教育觀念的轉變就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和針對性。為此,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應進一步確立以下核心教育觀念。

一、堅定確立尋求多元邏輯體系的教育新觀念

邏輯思維能力是構成人的思維能力的最重要的品質,而人的這種思維品質只有經過長期地訓練和個人不斷地反思及體悟才能逐漸形成。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尋求恰當而清晰的邏輯主線,是我們始終必須堅持的基本教育觀念和原則。

筆者認為,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并不在于過分重視邏輯的力量,而在于它把教學中的邏輯僅僅定位在學科邏輯體系。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學科邏輯外,還存在事物或活動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學生認識事物的心理邏輯等,而后兩種邏輯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過程,也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不管是尋求哪一種邏輯,強調教學過程的邏輯性,都應是判斷教學過程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當前有兩種傾向值得注意:

一是視野狹窄,仍然固守系統(tǒng)的學科邏輯體系,不重視其他邏輯體系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不利于創(chuàng)建一個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生活經驗的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從教育學的觀點看,學科邏輯體系有一個弱點,這就是它較有利于學生掌握規(guī)范的知識體系,但不利于課改所期望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多重教育目標的實現。因為許多方法、情感、態(tài)度、道德和價值觀教育目標難以在概念和知識體系中實現,只能在學生切實參與的真實性情境中才能實現。

二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傳統(tǒng)教學模式,僅僅強調事實、生活和經驗的作用,否定學科邏輯和知識體系在學生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須承認,學科知識體系是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對相關領域知識的系統(tǒng)總結和概括,它不僅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而且以其鮮明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正因為如此,傳統(tǒng)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雖然長期受到人們的批評,但以其傳遞知識的有效性和對人們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的巨大影響力,仍在學校教育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應當說在堅持邏輯體系的前提下,尋求邏輯體系的多元化,是未來教育、教學改革重要的發(fā)展方向。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如何選擇邏輯主線,這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復雜問題。在筆者看來,三種邏輯有共同的地方,但也存在不小的差異。

首先,人的認識事物的邏輯是與人的生命發(fā)育過程密切相連,它受制于人的生理發(fā)育過程。發(fā)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證實,人的思維方式經歷了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等幾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表現出不同的思維方式??茽柌褚苍赋觯煌挲g人在道德判斷上使用不同的邏輯方式。

其次,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遵循了自然的邏輯。它有綜合性特征,并始終按照自己的邏輯軌跡行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最后,學科邏輯是按成人的思維方式以相關概念、原理為材料,以一定的邏輯體系構建的,其目的是試圖深刻地剖析事物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人的認識事物的邏輯、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和學科邏輯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路線、順序和節(jié)奏展開的。區(qū)別在于:前兩種邏輯是一種客觀的實然存在,不論人們怎樣看待它,它都會按照自己特有發(fā)生和發(fā)展的路線、順序和節(jié)奏行進,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而學科邏輯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用來表達事物本質特征和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由語言和數據構成的體系,具有鮮明的主觀性和局限性。這種主觀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可能對也可能錯;其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可能周全也可能不周全;其三,人們表達對事物認識結果的方式和順序,可能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也可能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因而那種認為只要依據了學科邏輯就可以解決所有的認識和教育問題并把它作為教學中唯一邏輯體系的觀念是錯誤的,是導致在教育和教學中忽視學生生活經歷和實踐經驗以及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心理規(guī)律的觀念基礎。

上述分析給我們這樣一種啟示: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學科邏輯體系的價值,因為它畢竟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和一定條件下被自然和社會歷史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是前人認識成果的結晶。但我們決不能把它看成是絕對正確和唯一可以信賴的邏輯體系,至少在一些領域如道德和道德教育領域,現有的學科體系并不那么令人信服。當前我國教育教學的要問題仍然是過于迷信學科邏輯體系,而忽視甚至放棄人的認識事物的邏輯和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而后兩種邏輯對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人們的認識更具有本質性的制約和影響意義。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或稱自然的邏輯具有終極的力量,它既是學科邏輯探究的目標,也是判斷其是否正確的標準。很顯然,沒有邏輯體系的教學過程一定是糟糕的,但僅有學科邏輯體系的教學過程也存在種種弊端。理想的教學過程應當是教師在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邏輯方式的基礎上,或者按照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邏輯線索,或者按照學科邏輯體系幫助學生展開認識自然、社會和自我的過程。這應當是一個邏輯體系明確同時依據學生和教學內容不同而富于變化的多元邏輯體系的展開過程。

二、堅定確立改革目標與各地現實教育資源相一致的改革觀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在考慮教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我國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世界教育特別是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從全局和長遠的觀點看,確立這些改革目標是必要和恰當的。但也應看到,我國經濟、文化和教育發(fā)展的基礎和水平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為不同地區(qū)對人才有不同的預期,而且表現在不同地區(qū)和不同學校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供的整體教育資源和技術條件是不同的。

配比關系分析表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想目標的達成對教育資源和相關教育技術有較高的要求。而從目前的一般情況看,我國許多地方現有的教育資源和技術條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支撐力量相當薄弱。

一是教師資源問題?;A教育課程改革是由一套先進完整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以及相應的熬育教學技術所構成,它的實施和發(fā)展依托于一大批專業(yè)化水平較高的教師。這些教師不僅應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較深厚的學科造詣以及較高的教育學科和心理學科修養(yǎng),還應有處理復雜教育教學問題 ( 如學生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傾向的評估鑒別與個性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問題、班級管理與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心理與行為不良學生的矯正問題、學習困難學生的發(fā)展問題、校本課程開發(fā)及高水平的教學設計問題、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恰當地處置生成性教學資源及突發(fā)事件的問題、教學及學生發(fā)展水平的評估問題、各類活動的設計與恰當調控問題以及協(xié)調學校、社會、家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取向的問題,等等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巧和專業(yè)能力。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國多數地區(qū)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還較低,無法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yè)素質的較高要求,這就使先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在許多地區(qū)和許多學校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是評價技術問題。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人們就對評價技術給予很高的期望,這種期望來源于人們對現有教育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直觀而簡單的邏輯分析。既然教育中許多問題直接來源于中考和高考,那么徹底改革以中考和高考為核心的教育評價制度,似乎就可以帶動基礎教育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但善良的人們忘記了我國現行評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必須滿足兩種條件并依賴一種技術。這兩種條件是: 1) 決定誰來享受主要由國家稅收支撐的高一級教育資源的考試或評估必須是公平的,否則就違反了公用財政資源使用的基本原則; 2) 用來考試或評估的成本必須是現實社會經濟條件所能承受的。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能夠提供的相關條件和技術手段都無法滿足上述要求。

首先,以使用公用財政資源為基礎的高中和高等學校在錄取學生時,必須堅持公正的原則,這就要求考試內容和相應技術必須滿足公正原則的要求。從目前我國所掌握的考試技術看,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在較短時間里準確地評估出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組織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水平的成熟的技術和方法。

其次,在人情文化日益嚴重、權力尋租現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況下,任何缺少明確標準而依賴人的主觀判斷的考試方法和技術,都容易成為人情和權力尋租的借口,從而損害國家教育的公正形象和國家考試的公信力。教育畢竟是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們在使用新的考試或評估辦法時,必須仔細權衡改革的整體代價。

評價技術資源的匱乏,使期望以評價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策略很難在短時間里取得成功。長期負責我國高考工作的資深人士楊學為指出, “ 從理論上說,考試能考各種能力,而高考所能考的能力十分有限 ” ; “ 我國高考由于競爭激烈,若沒有大綱或命題超綱,可能使學生負擔更重,不可取,但若拘泥于大綱,則可能使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訓練,本應是訓練的能力卻被異化成死的知識,學生的頭腦充滿了這種死知識 ---- 這是學習負擔重、創(chuàng)新精神差、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 ; “ 隨著中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考生水平的提高,試卷的絕對難度必然是 ‘ 水漲船高 ' ,這促使學生不斷努力,從而不斷提高考生的知識水平,但同時會使考生始終處于緊張之中,沖擊德、體,迫使一些學校采取不正確的方法去提高考生的應試能力,加重了考生的負擔 ” ; “ 自科舉至高考,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上述 ‘ 弊端 ' 是選拔性考試的必然結果,是解決不了的 ‘ 絕癥 ' ,是解不開的死結 ' ,不要把克服 ‘ 弊端 ' 作為高考改革的目標,不是說 ‘ 弊端 ' 是解決不了,而是說考試解決不了 ” 。這進一步說明,改革的目標是理想的,但通達理想目標的道路和舉措必須依據現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因而,只有堅定確立改革目標與各地現實教育資源相一致的改革觀念,才能保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效、有序扎實地進行。

三、堅定確立實現教育促進人的發(fā)展和促進人的社會化兩種功能的基本觀念

世界教育改革似乎始終在關注人的發(fā)展和關注人的社會化之間左右搖擺,而它們各自依賴的理論基礎 ---- 人本主義和社會本位主義又在長達上千年的爭論中難分伯仲。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發(fā)展是人類個體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而幫助盡可能多的個體盡可能充分的發(fā)展又是理想社會的基本目標之一;另一方面,人是在社會文化的滋養(yǎng)下實現發(fā)展的,健康地完成符合主流社會要求的社會化過程既是年輕一代融入社會生活所必需的,也是社會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因此,過分關注單一目標的教育改革由于違背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年輕一代成長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最終都難以成為長期而穩(wěn)定的主流教育方式。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世界教育改革正是沿著辨證地處理人的發(fā)展和人的社會化之間的關系的基本路線行進的。

由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在許多學校及家長、教師無視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長期盲目地加大學生課業(yè)負擔,致使學生身心不堪負重的情況下提出的。因此,在改革的初期,強調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凸顯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倡導教學的趣味性、開放性、生成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必須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一味強調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學生,而忽視按照公民的標準幫助學生健康地實現社會化過程,也是當前基礎教育面臨的普遍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其主要表現是:學校忽視道德教育;教師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專業(yè)化水平很低;學生道德發(fā)展的水平、社會交往和社會生活的能力普遍低于社會對他們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筆者認為,我國的基礎教育在實現教育的兩種基本功能方面發(fā)生了嚴重失調,單一強調實現一種功能的改革思路并不能全面解決我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反而會使人們對改革的目標和路線發(fā)生懷疑。因此,應當堅定確立實現教育促進人的發(fā)展和促進人的社會化的兩種功能的基本觀念,并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努力尋找能同時較好地實現教育的兩種功能的改革路線和策略。

要實現教育的兩種基本功能,至少不能忽視以下兩個原理:其一,人的社會化是逐步發(fā)展的過程,是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是個人自主選擇、決定和權力不斷增長的過程?,F在有一種盲目的傾向,即在人本主義的旗幟下,不分學生的年齡特征,夸張性地強調學生具有與成人一樣的權利,而沒有看到人的社會化是一個學生能力、權利和責任,即社會化水平逐漸增長的過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成人教育 ( 成就人的教育 )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為如此,學校、教師和家長幫助年齡較低的學生選擇學習和社會化發(fā)展的方向和基本路線是必須的,也是學校、教師和家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當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成人代替學生進行選擇,而是幫助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自主的選擇。

第7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關鍵詞】課程改革現狀學生觀教學觀

所謂語文有效教學是指語文教師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學習特點和語文學科特點出發(f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教學行為,發(fā)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設平等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最終使全體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實現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審視目前小學語文課堂的現狀則是:課堂講授平鋪直敘多,創(chuàng)設情境少,無視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新舊知識的銜接與鋪墊,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教師講得多,學生活動少,教師的講解獨占課堂,不關注學生的感受、體驗和需求,忽視他們思考的過程、說的過程、寫的過程,依靠課后的強化訓練和重復操練實現對知識的鞏固,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隨意提問多,激發(fā)思維少,課堂教學上雖然關注了師生互動,卻往往以預設的教學問題把學生納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學框架,幾乎無法激發(fā)思維,影響了思維的密度和長度,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低效互動多,當堂落實少,課堂教學只追求形式互動,追求表面的課堂活躍、氣氛熱烈,而忽視活動的效益和及時反饋矯正,不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更不能將教學目標"落實"到底;重復作業(yè)多,分層布置少,作業(yè)設計不科學,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啟發(fā)學生思考、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分層分類選擇的作業(yè)太少;課堂講授多,課下延伸少,教師把講功用在了課堂上,但隨著課堂時間的減少,學生自主修習時間的增多,這種依靠課堂指導的方式越來越受到挑戰(zhàn)。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效率低下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變革。

針對在實施新課程中面對的許多矛盾和困惑,教師必須更新觀念。

一、樹立現代學生觀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樹立現代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也就是說他們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教師要善待他們,要理解他們的不足,學習中、回答問題時允許他們犯錯誤,學生是可教的、可能的、有潛力的;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學生作為一個生命存在,具有關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動發(fā)展的需要和可能,教育的任務是把這些需要與可能轉化為現實的力量。"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等成人的介入,教育者一定要善待我們的孩子們;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對話中實現有效的學習。教師應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吸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主動發(fā)現,主動探索;把學生看成是有差異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需要、性格、氣質和思維特質等方面的個體差異,要提倡個別化或個性化教學。

二、樹立新的教學觀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判者,教師作為組織者,就是通過組織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問題等方式讓學生自主、積極地去發(fā)現和領悟需要掌握的知識,教師必須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作為設計者,教師必須把課程內容轉化為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適應性的教學問題,建構起開放的、生成的、充滿生命力的對話式教學體系。有效的設計會調動起師生的每一根神經,讓師生的每一個細胞都活躍起來,這力量來自于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與交流。作為指導者,教師要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慧和超越時空再現歷史的學識,說明和解釋已知條件下事情發(fā)生的狀況和特點,揭示知識的建構過程,指引學生去發(fā)現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實現學生的自主成長。作為參與者,教師要經常和學生一起探索知識的關系、結構、特征和規(guī)律等,就像葉瀾說的:"不僅要成為學生資源的激發(fā)者,而且要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資源,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生成的重組者和動態(tài)生成的推進者"。作為評判者,教師必須通過學生對認識結果進行表達、交流、批評和修正,引導他們對自己結論的正確性作出分析和論證。評判不僅應該可信的指明學習上的不足,而且應該指出補正的道路。

三、構建良好的教研觀

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是教師不斷提升自我的成長需要,是創(chuàng)建新的教育生活世界的追求。因為只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經驗,才能觸及教育的本質和生命成長的本質,才能將自己教研思想轉化到自身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學生觀、教學價值觀、教學過程觀和教學評價觀。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很多的領域需要我們去求索,一邊教學,一邊研究,理念與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風格。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擁有提出新的教學思想,教育理論的追求。

參考文獻:

第8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信息技術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10-0164-01

隨著我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的出臺,我校開始全面使用新教材、新課程綱要進行教學。從2009年9月份開始到現在經過了三年時間的教學實踐,每一位教師都有這樣一種體會:新課程確實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活力;給課程帶來了新的生機;給師生帶來了新的體驗。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作為一門傳統(tǒng)的薄弱學科,如何在實施新課改后,真正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每個信息技術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談談對新課改下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一、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人的學習最初都來自實踐,來自面對面的交流。信息社會中的信息交流應當是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問題,所以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同樣少不了交流,缺不了理論結合實踐。我們只有將實際問題引入教學中,將教學內容應用到實際中,才能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平時可讓學生充分運用網絡及所學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鍛煉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如用電腦設計黑板報、統(tǒng)計成績、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制作網頁等。學校應定期組織以電子報刊、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網頁制作為主要內容的電子作品評選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學生的網絡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遞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指導思想,能使學生在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中體現自己的中心地位。以《搜索》教學為例,要讓學生明白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們更快更準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教學過程中我們緊抓知識脈絡,將教學目標任務化,以任務為驅動,教學設計過程設計了國慶節(jié)去敦煌旅游,請學生分別用分類查找的方法、關鍵字查找的方法查找去敦煌的往返車次、景點、住宿酒店。實踐證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希望獲得成功體驗的心理設計的任務,使得每個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得以發(fā)揮,也使每個學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滿足。在積極、互動、協(xié)作的課堂氣氛中,課程目標很好地得到了實現。

三、營造一種動態(tài)的、充滿生機的課堂

以往上課時往往會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調控課堂,把握好“管”與“放”的分寸,也是教師需解決的難題。一方面,按新課程的要求,在合適的時機、階段,教師必須增強對教學指導的開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從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和實際學習興趣出發(fā),讓學生去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質疑、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想法,切忌將預設的教學目標,自己的經驗、態(tài)度、價值觀強加給學生。另一方面要看到課堂教學的復雜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常常隨機應變,注意課堂中的熱鬧而不混亂,即學生可以處在一種熱烈研討、你爭我辯的自主學習氛圍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學習,這些理念對改革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信息技術學科所要教學的知識可謂浩瀚無邊,我們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么多內容,只能無限地提升,不斷地獲取。信息技術教師不可能把信息技術的每個知識點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個知識點鉆研透后再教給學生。同樣,學生的知識技能也不可能完全依賴教師的教導獲得。所以,學生要更好地獲取知識,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的模式。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主動地去獲取信息,彌補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例如,在講“文件的下載”時,我是以文字的下載為示范,學生很容易學會。這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網頁上有很多漂亮的圖片,這些圖片如何下載呢?很多學生認為小菜一碟,動手一試才知道并不容易解決。有些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發(fā)現,圖片是不能簡單地復制下來的。這些與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都緊密相關的技巧,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鍛煉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處理好課本與課件之間的關系

第9篇:新課程改革教育觀范文

一、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反復強調,要重視培養(yǎng)、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并指出“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強調重視激發(fā)和保持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是我們體育課程建設的一個進步。為此,廣大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熱情,提高了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效果。

對于接受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來講,學習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義務?!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是國家對未來公民健康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yǎng)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政府意志的體現。對于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作為學生來說,有些教材(如田徑、體操、武術等)學起來可能有些單調、枯燥,但是只要對實現課程目標有好處,就得認真去學,而且還要學好。新制定的《普通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提倡選項教學的同時,把田徑教材特別規(guī)定為學生必修內容,而且還專門為其規(guī)定了學時與學分,就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體能素質。體育課程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二、提倡學生體育想象

1、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美國學者恒內斯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行為》一文中提出:“創(chuàng)造力包含了知識、想象和評價能力,沒有知識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力?!崩纾嚎梢宰寣W生編一些健美操、游戲等代替耐力訓練,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把這一枯燥的練習變成愉快教學,以激發(fā)練習的情緒,使其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發(fā)展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驅使行為的一種心理動力,能驅使人去進行想象和探索事物的規(guī)律。例如通過形體課、健美操、體育舞蹈可以對學生進行形體美、姿勢美、動作美等美育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三、培養(yǎng)自鍛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

剛才提到了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選擇練習,這是有前提的,就是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自鍛能力。所謂自鍛能力,就是指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進行獨立鍛煉的能力。我們知道人的能力是個性心理特征之一,與活動緊密聯(lián)系著,人們只有通過不同的活動,才能形成和發(fā)展各自不同的個性。自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培養(yǎng)才能產生,因此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鍛能力極為重要。

自鍛能力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1、認識能力:包括學生對學習、鍛煉的進取動機,以及對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實踐能力:即運用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獨立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

3、調節(jié)能力:即在獨立鍛煉過程中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包括對練習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姿勢的調節(jié)能力。

4、檢查能力:即對鍛煉效果的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能力。

以上四個要素相互溝通、有機聯(lián)系,我們在實踐中不能忽視其中一點。

通過上述對自鍛能力的概念及要素的論述,我們可以推想出這樣一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既有目的又有目標,既有約束又無束縛,既有集體學習又有自由活動范圍,去自主、積極學習。事實證明,這種方法不僅有效,而且已被普遍承認是一種發(fā)展個性的好方法。

四、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

學生學習知識,除了依靠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還要受到興趣、情感、動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能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從而迸發(fā)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處于主動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