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成人論談范文

成人論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成人論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成人論談

第1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理論;中國成人教育;主體性;學習情境;反思

根據(jù)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對立統(tǒng)一地存在的,當間接經驗教育模式一度成為壓倒性的教學模式時,與之相對立的直接經驗教育就一定會有人提出來,并不斷發(fā)展。體驗式學習理論就是最重要的直接經驗教育模式之一。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思想和實踐自古以來就有,不過被學者有意識地、系統(tǒng)地提出來卻是20世紀以后的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體驗式學習理論已經被教育界認可,并不斷推廣到教學中。本文旨在通過梳理體驗式學習理論的發(fā)展歷程并歸納其基本形態(tài),探索發(fā)展我國成人教育的新思路、新對策。

一、體驗式學習理論的發(fā)展歷程

沒有任何理論是從天而降,體驗式學習理論亦然,就其存在雛形而言,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xiàn)體驗式學習。作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的某些教育思想完全符合體驗式學習的標準,而古希臘三圣賢之一的亞里士多德指出,就那些我們一定要會做的事情而言,必須在能做之前,就應該通過做它來學習它。但體驗式學習真正開始形成自己的理論,卻是20世紀以后的事,概而言之,此理論的發(fā)展大致經過以下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初至4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主要內容是“直接經驗+反思”。針對美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注重間接經驗及其廣為詬病的弊端,杜威從實用主義哲學出發(fā),詳細論述體驗式學習的本質。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經驗的改造。兒童經驗是教育的基礎,其主要目標則是積累兒童的經驗。愛玩、好動,即“做”是兒童的天性,并且這些經驗都是具體、現(xiàn)實的,在這些體驗中,兒童以及學員不但體驗活動,而且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反思性思維”,通過活動結果來檢驗最初的假設和猜測,實現(xiàn)學習者對經驗、體驗的改造。杜威的理論后來被概括為“直接經驗+反思”。第二階段,從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羅杰斯,核心內容是“直接經驗+情意體驗”。杜威的“直接經驗+反思”模式曾風靡一時,然而,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歷經近十年研究未達到理想效果后,這一模式的影響力急劇下降,但其尊重人性、強調個性、突出情意的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得到繼承和發(fā)展。在羅杰斯看來,學習絕對不能只有一種模式,其基本形式包括認知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前者主要指理論知識,如文學、語法等;后者則是指知識應用,如計算機操作、學醫(yī)等,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個性參與、內發(fā)動機、自我評價和滲透影響。由此可見,羅杰斯的體驗式學習比較強調個性的發(fā)現(xiàn)和培訓,強調學習要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和愿望,后人將其模式概括為“直接經驗+情意體驗”。第三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這一時期在思想上并沒有新突破,代表事件主要是一些組織的成立,這一階段的體驗式學習模式被稱為“戶外運動模式”。

20世紀60年代以來,過分強調以直接經驗為主的體驗學習模式之弊端持續(xù)顯現(xiàn),而課程本位教學活動逐漸回歸。體驗式教學的堅定支持者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把重點從理論研究轉向社會實踐,主要表現(xiàn)為建立一些以踐行體驗式教育為主旨的學會。1971年,“主題冒險”組織成立,同年,美國體驗式教育學會成立,不久后,發(fā)端于蘇格蘭的戶外訓練運動引進新的教學方法。這些組織以及新的教學方法把體驗式教育看作一種教育哲學和方法論,旨在通過置學生于直接經驗和反思中增長知識、發(fā)展技能和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期,發(fā)端于蘇格蘭的戶外訓練運動也在教育界掀起一波采用新教學方法的浪潮。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代表人物戴維庫伯的努力下,創(chuàng)造體驗式學習理論中迄今為止影響力最大的“體驗式學習循環(huán)模式”。20世紀70年代,在建構主義興起的背景下,學者開始從新的視角、以新的方法研究學習。人與人的互動、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互動,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建構備受學者關注。建構、主體間性、施動者、過程、嵌入等概念和視角引進學習研究并被廣泛應用。學習不能只是依靠體驗和反思,這些方法與途徑并不能使學習效果最佳化;學習被認為是通過經驗轉化創(chuàng)建知識的過程,而知識則來源于人們在互動中獲得的經驗以及經驗轉化成知識與行動的過程。庫伯在綜合杜威、羅杰斯等學者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體驗式學習循環(huán)模式”,它主要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具體體驗。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嵌入在某特定環(huán)境中的人與物活動,產生感悟并獲得特定知識。

第二,觀察與反思。學生認真回顧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經歷,并獨自或集體分析與反思。

第三,抽象的概念化。學生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即建構一個分析框架或理論模型。

第四,主動檢驗。學生在新的、相似的情境中主動檢驗自己的分析框架或理論模型。庫伯提出的體驗式學習的實質是綜合學習,它包括上述四個環(huán)節(jié),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代表最有效的四種學習方法:感知學習、反思性學習、理論學習和實驗。第五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代表人物是賈維斯,提出情境學習模式。庫伯的理論一開始在成人教育中由于應用效果好而得到迅速發(fā)展與傳播,但隨著其應用范圍的不斷推廣,學者發(fā)現(xiàn),這個理論模型并不適合學科學習,因此,這一理論模型對學校教育影響極小。賈維斯在反思杜威和庫伯等人理論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從原始經驗中進行的體驗式學習只是一種感性的學習方式,它最大的不足在于把第二手體驗完全排斥在學習過程之外。通過大量實驗,賈維斯發(fā)現(xiàn)庫伯的體驗式學習理論過于關注互動與建構,而過濾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與變量。為此,他提出情境學習論,其核心內容如下:知識與具體、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即情境緊密相連,是在某一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建構的。學習的本質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與他人、他物的互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學校或培訓機構應通過社會互動或其他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即學校或培訓機構應該把學生置于特定的社會情境中學習,使學生通過學習或培訓獲得真正完整的知識。情境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社會情境以及人與情境的互動和相互建構,這既有利于課堂學習的去情境化、抽象化,也有利于增強課堂的互動性,鼓勵學生相互討論與思考,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體驗式學習理論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

(一)情感體驗式

在有關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體驗式學習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主要目標是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他們對人生或對特定情形的態(tài)度。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這種教育方式的目標、任務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體驗式學習旨在打造團隊精神、激發(fā)學員潛能;但在國民教育中,其目標則變得相對寬泛,包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科學的人生態(tài)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情感體驗式學習通常從對真實情境的體驗開始,在此基礎上,學生既獲得表層知識,又發(fā)生深層情感、價值觀以及人生態(tài)度的積極轉變。在此學習方式中,核心是要喚醒事件情緒。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緒喚醒功能,情感體驗式學習的記憶效果越好。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兩個關鍵點,才能實現(xiàn)最佳學習效果:一是選擇典型的體驗情境,即那些情緒足、情感沖擊力強的情境;二是通過個人寫體會或集體討論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認真反思并客觀評價情感經歷,加深學生情緒信息的編碼和記憶。

(二)行動體驗式

這種學習方式的主要目標是獲得操作技能與行為經驗。語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實際操作是獲得實用技能尤其是動手技能的基礎,也是主要途徑。很難想象,沒有交流、沒有實際行動能獲得技術、提升能力。為提高實用技能,在行動體驗式學習中,學者和專家設計門類齊全、形式多樣的行動體驗式學習。當然,行動體驗式有時候也包含情境式體驗學習的形式與內容,但體驗式學習的內容并不局限于認知或情感,它的重點是行動。因為行動體驗式學習的核心內容是獲得并切實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質不是情感而是行動。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項技能,都需要反復實驗、不斷操作,需要在不同結果的基礎上不斷對試驗中的操作進行反思、調整、完善,這是行動體驗式學習的本質。一般而言,行動體驗式學習包括三個關鍵步驟:實際操作、結果反思以及行動修正。

(三)認知體驗式

顧名思義,認知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學習主體的認知,獲得第一手知識并提高認知技能。它對學習地點、學習場所的要求相對較低,無論在社會實踐還是在課堂情境中,無不適用,相較之下,前者較為普遍。在理論上,每個人無時無刻都有意無意地在現(xiàn)實世界中獲取新知識。不論是外出旅游,還是實地調研,甚至是去水果園摘水果以及與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屬于認知體驗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沒有固定過程可言,有時候它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而在另外一些場合,它則可能是極其復雜的試驗或研究過程。這種學習方式有四個常見步驟:感知和體驗真實世界、進入實際;在此基礎上回顧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經驗;建構理論框架或理論模型;在實踐中檢驗理論框架或理論模型。

三、體驗式學習理論對成人教育發(fā)展的要求與啟示

(一)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

不論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學中,還是近現(xiàn)代以來從西方引進的現(xiàn)代教學中,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體,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一直是被動的接收者、受動者。在此歷史背景的影響下,成人教育這個特殊的教育領域亦未能走出學生在教學中被動學習的窠臼。根據(jù)體驗式學習理論,針對特殊的教育對象和教學環(huán)境,學生可以是教育的主體。如果實現(xiàn)這個“歷史大逆轉”,就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1.轉變思想觀念,這是基礎工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先在教師、學生以及整個社會包括相關職能部門中樹立學員是教學的主體這個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最終真正實現(xiàn)學員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思想觀念的轉變極其困難,個人有路徑依賴,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同樣有路徑依賴,對于中國這個人口近14億的超級人口大國而言,要在教學這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實現(xiàn)全民式的思想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可以通過試點的形式,在全國思想比較開放的城市率先進行,然后向全國推廣。2.設置相關課程,這是關鍵步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針對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課對象,要設置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要設置一些以學生授課、學生動手實驗、學生相互討論、學生相互點評、學生相互打分的課程,既讓學生適當扮演教師的角色,又讓學生通過動手、思考等途徑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既能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加深他們對課堂的印象,使知識的獲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沒有設置專門的課程,也可以在教學中多增加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這其實也是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要因教育內容、教育對象而異。同時,所謂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其本質是一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說,不要為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教學形式而采取形式主義,最終忽視教學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學生重視學習情境

中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學習情境,不論是在升學教育中,還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學習情境基本以課堂為主。近年來,實驗、社會調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學升學教育中,學習情境仍然不被重視。成人教育較之于其他教育,更應該重視學習情境。營造成人教育的學習情境,關鍵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1.把握學習情境的生活性。學習情境的獲取與設置,絕對不能為書本上的知識內容所束縛,而是應該面向學生的真實生活。換言之,就是要在鮮活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就地取材,及時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學習情境的核心標準是能夠體現(xiàn)知識發(fā)現(xiàn)的過程、滿足知識應用的條件以及體現(xiàn)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2.把握學習情境的懸疑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情境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在學習情境中設置懸疑。學習情境中的懸疑性并不是知識本身,二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學生在課本上不可能找到現(xiàn)成答案,同時,教師也不會直接為他們提供答案。學生只有經過艱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最終獲得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的現(xiàn)實內涵,并獲得情感體驗。

(三)要使學生形成反思的習慣

儒家思想十分重視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孔子在《論語》中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思考并不等于反思,反思是思考的一部分,與一般思考相比,反思不僅強調要對理論進行檢驗,還強調要及時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1.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反思起點。生活是最好的教師,這句話同樣適用在體驗式學習理論中。生活無處不是學習。學生通過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吸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經歷的事件越重要,吸取的教訓也會越深刻。一些印象深刻的非重大事件同樣可以是反思的好對象,前提是要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如堅持在日記中反思。2.在教學中形成反思思維。日常生活中的反思是一種自覺的、習慣性的反思,而課堂上的反思,則更多的是一種思維上的反思———是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形成的,而且更多的是理論、方法、思維上的反思。相比之下,這種反思更加抽象,更加具有哲學色彩,同時也更加具有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通常需要教師學生的精心設計。

參考文獻:

[1]徐靜.我國成人教育發(fā)展的問題與制度反思[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6(6):40-42.

[2]龐維國.論體驗式學習[J].全球教育展望,2011(6):9-15.

第2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班主任 德育 學生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币虼?,中學班主任工作應該是指承擔班主任職責的中學教師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即“按照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體魄健康的公民?!绷殖绲陆淌谠鴱牧鶄€方面概括了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其一,著重領導班級德育;其二,積極協(xié)調各科教學;其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其四,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其五,指導校外課外活動;其六,聯(lián)系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梢?,班主任擔負的任務比一般教師更為艱巨復雜,在素質教育中德育工作歷來都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的政治態(tài)度、道德品質、思想作風和工作質量,對班集體的形成、發(fā)展和學生的成長產生著深刻的影響。班主任素質的高低、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班集體的好壞;班主任工作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本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影響到素質教育的質量。因此,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貫徹落實到每個班,學??偸沁x滿腔熱情、思想政治覺悟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

新形式下中學班主任要搞好班級德育工作,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F(xiàn)就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踐談點粗淺認識。

一、言傳身教――注意教師的示范作用

言傳身教是我國古老的教育原則。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在教育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對最終實現(xiàn)教育目的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對學生起著影響、滲透、示范和教育作用。教師的人生取向、價值觀念都自覺不自覺地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身為班主任,要求學生不能穿金戴銀,自己穿著就要樸素大方;要求學生按時到校,自己就不能遲到;要求學生勤奮、刻苦,自己就要有責任感、事業(yè)心。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我們自己就應先具備這種美好品質。一位班主任積極樂觀,笑對人生,就容易使學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學生性格開朗、樂觀。

二、知人論事――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

班主任只有全面細致地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身體狀況、學習情況、思想品德、情緒狀態(tài)、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才能從實際出發(fā),找出學生各種行為表現(xiàn)的內在聯(lián)系和動因,工作也才能有的放矢。當代中學生的新特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在價值取向方面由單一選擇轉向多元選擇,積累知識轉向學習能力培養(yǎng);在學習與教育方面,中學生們普遍認為增長才干是第一需要,愿意學習,但學習途徑還比較窄,另外他們具有獨立的個性特征,并且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得到了強化;在人際交往方面,交往心理日益主動、開放,同學關系呈現(xiàn) “成群”狀態(tài),網絡也正在強烈地影響著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在消費方面,學習消費成為他們消費中最主要的部分,中學生消費的實用性、多樣性、個性化、差異性色彩加濃。

所以作為中學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做好,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的方法和措施。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特別注意教育那些表現(xiàn)特殊的個別生:或是上進心強,各方面表現(xiàn)超群;或是思想品質較差;或是成績特別差;或是膽小怕事,性格孤僻等等。對優(yōu)秀生,要在幫助他們發(fā)揮才能和特長的同時,及時指出其缺點或不足,使他們繼續(xù)努力,永不自滿。要特別注意做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三、樹立典型――發(fā)揮班干的表率作用

班委會在班主任直接領導下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助手,是學生的“領頭羊”。 平時班主任要通過學習、課外活動、班級活動等形式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其言行,洞察其內心世界,從而充分調動班干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級德育,班主任可以“人在家中坐,盡知班上事”,既能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又能取得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好效果。但這要求班主任要做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班主任要慎重選擇班干部,打破以成績選班干的傳統(tǒng)觀念,選取的班干要素質好,觀念強,能力強,威信高,能夠認真負責,既能嚴于律己,又能馴服學生,受學生擁戴。二是要敢于放權,班干要有安排權,活動組織權,早讀安排權等等。三是要樹立班干威信。如班主任可以有意安排些事情,讓班干在同學面前顯身手,以樹立班干威信。同時,還要信任班干,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于班干在處理班級工作時存在的某些失誤,班主任不要因為班干的一些失誤而懷疑其能力,甚至隨意撤換。

四、與時俱進――探索德育新方法

第3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 輪機 認識實習 校企合作 資源共享

1 現(xiàn)實需要對輪機工程專業(yè)認知實習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國航海院校蓬勃發(fā)展,航海事業(yè)蒸蒸日上,每年從各大航海院校畢業(yè)和培訓機構取證的航海學生很多。在交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培訓管理規(guī)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09年第10 號)實施后,對師資、硬件設施、船員培養(yǎng)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航海院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實施后,各個航海院校開始按照新公約的要求,重新調整課程結構,優(yōu)化課程設置。航海院校的在校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校外實習的課程的改革相對力度小,略顯單薄。

尤其是一些在00年代紛紛改制、新建職業(yè)教育的大專和中專院校,其航海教育經驗不足十年,行業(yè)基礎較為薄弱,在校學生多,而可供學生實習的船舶太少,不能完全滿足在校學生上船認知實習。一條遠洋船舶大約可配備22名左右船員。如果需要大規(guī)模接納學生進行認知實習,勢必要增加房間、提供比較大的伙食配備和更多的安全救生設施,航運企業(yè)則需要對船舶進行改造,投資金額不菲,投資方不明。

船舶作為“移動的國土”,航行于大海之上,陸地支持度有限,一旦船機設備發(fā)生故障,船機故障的排除主要依靠輪機員自身的技術力量。因此,相對于其他專業(yè)的崗位,輪機員更要具備過硬的操作技能以及遇到事故冷靜分析、獨立處理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船員和船舶的安全?,F(xiàn)在航海科技更新較快,設備應用更加復雜,教師的知識更新存在時間差,一些情況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演練不到的。

2 開展學生上船實習的必要性

(1)雖然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通過到實訓室埋頭苦練來達到。但是,從職業(yè)發(fā)展來說,這畢竟不是真是的工作環(huán)境,也很難去模擬實際船上工作的高標準、突發(fā)性和復雜性。因此,航海院校已普遍開展了上船認知實習。(2)很多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對航海職業(yè)缺乏了解。就學后,可能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夠融入航海氛圍。通過上船認知實習,使學生提早接觸到專業(yè)的崗位,了解行業(yè)實際工作狀況,決定其職業(yè)發(fā)展方向。學生產生分流,部分學生將來不打算從事航海相關職業(yè),或者決定要從事這個行業(yè)。(3)堅持從事專業(yè)崗位的這部分學生,將會充分利用上船認知實習的機會,明確未來崗位要求,從小事開始,全面了解專業(yè)應該要學習的知識。這對其以后的校內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一些主推進動力裝置、船舶輔機等專業(yè)課程本身的教學內容較為枯燥難懂。如果學生在上船認知過程中,由帶隊老師進行先期介紹說明,使學生在腦海中存有印象,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可對號入座。再經由授課老師的講解和點撥,便產生恍然大悟、撥云見日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積極性。

3 認知實習模式探討

3.1 院校與院校合作

隨著交通部老“育”字輩船舶的退役,擁有自己實習船舶的航海院校越來越少。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配備比較完善的實習船舶有12艘。其中,以大連海事大學“育鯤”輪最為著名。大連海事大學是交通部唯一一部直屬院校,得到交通部的直接支持。其他航海院校,尤其是新建高職院校擁有這樣的資源則很困難。而“育鯤”輪作為一艘純教學船舶,在大部分時間內是??吭诖a頭的,形成資源浪費。建議各地域臨近院校加強交流,積極探討資源共享的可能性。

3.2 院校與航運企業(yè)合作

這是一種多方雙贏、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對于航海院校來說,學生通過認知實習提高了職業(yè)素質和操作水平,會大大受到航運企業(yè)的歡迎,從而提高了學院的知名度;對于航運企業(yè)來說,航海院校的老師具有很強的知識理論水平,能幫助船舶解決一些在航行中遇到的棘手問題,為企業(yè)節(jié)省一筆開支;對院校學生來說,拓展了自己的視野,了解了將來的工作環(huán)境,為自己的職業(yè)道路奠定基礎;對于院校“雙師素質”教師來說,可以及時更新知識,增加自己的海齡,縮短適任證書換證時間。

3.3 院校與港口、造修船企業(yè)合作

學生在完成船上認識實習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船舶航期、航線、船舶種類、大小等等,航運企業(yè)的安排不一定能夠恰當?shù)貪M足需要,航海院??梢酝ㄟ^和港口、造修船企業(yè)來進行合作。

我國的航海院校基本都開設在東部沿海地區(qū),港口業(yè)務發(fā)達,船舶進出量大。在一些散貨碼頭,船舶一般都要靠泊七天左右,航海院校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登船,向船舶上經驗比較豐富的船員請教。

造修船企業(yè)分部比較零散,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通過去造修船廠實際工作車間進行學習,雖然效果沒有跟船實習那么明顯,但是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有好處的。

4 注意事項

(1)加強對跟船老師、上船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輪機工程專業(yè)學生的主要實習場地機艙,是一個高溫、布滿鋼鐵、設備昂貴的環(huán)境,人每走一步都要小心。學生對認知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這是一次旅行,是由學院提供的一次游玩的機會,對工作和學習不認真負責。加上對環(huán)境不熟悉,會發(fā)生學生受傷(摔倒剮傷、燙傷等)、設備受損等情況,這都是學院和企業(yè)所不愿意見到的。甚至會耽誤企業(yè)的正常運行,對以后院校和該企業(yè)之間的合作造成創(chuàng)傷。

(2)選派高水平跟船教師。跟船教師要對機艙的所有設備非常熟悉。因此,建議航海院校派遣至少大管輪以上職位的教師來擔當此任。另外,在船舶航行過程中,機艙是一個高噪音的地方,非常吵鬧,因此教學過程只能在機艙集控室內來完成。但是集控室空間有限,不能一次容納大量學生,只能分批次進行,則跟船教師每天要進行多批次的教學工作。

(3)妥善維護與合作方的關系。如在與航運企業(yè)合作模式中的經費問題。船舶接納學生吃、住、實習,是一筆較大的消耗。這筆費用的來源是衡量這種模式能否繼續(xù)進行的一個關鍵。

第4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  公民社會   公民道德  倫理責任

                       一

    “公民社會”及其研究在西方有歷史淵源,但是,九十年代“公民社會”(又稱之“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研究自從西方掀起熱潮后,迅速在東方國家引起了反響,東方國家的學術界也出現(xiàn)了探討公民社會的熱潮。有的學者認為,這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對東方國家影響所致。固然這是一個理由,但還不是根本的原因。文化交流可能會引起異地學術界對某些問題的關注,但不可能形成熱潮。某種文化或研究熱必然有其深刻的社會因素。公民社會研究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大范圍的尤其在東方國家熱起來,與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不無關系。筆者以為,公民社會形成是有條件的(公民社會形成的趨勢是公民社會研究的前提),一是經濟條件,一是文化條件,①兩者缺一不可。其中經濟條件是根本的,僅有文化上的理念,公民社會是無論如何建立不起來的。但另一方面,如果具備了經濟條件,而缺乏文化條件或文化資源支持不充分的話,那么,公民社會或許也會緩慢地推進,然而,不僅進度緩慢,而且可能出現(xiàn)畸形發(fā)展的情況。其實,公民社會研究的目的,也正是試圖從文化上對其發(fā)展作理性的合理引導。這一論點可以從歷史和現(xiàn)實得以證實。

    “公民”概念在西方出現(xiàn)比較早。公民一詞最先用于西方的古希臘,古希臘究竟在何種意義上使用公民這個概念?在古代希臘,公民與當時的城邦政治制度有密切的關系。城邦是古希臘一種比較特殊的國家形式:國家主要以城市為基礎而建立起來,因而有城市國家之外稱,這是產生公民的環(huán)境條件;但是“希臘城邦的本質特征在于其獨特的社會政治結構,尤其在于其公民的身份、地位和作用。”[1](p29)作為奴隸制國家,希臘城邦存在大量的奴隸,除了奴隸以外,就是自由人。自由人不同于奴隸,在人格上他們是獨立自由的,然而并非所有自由人都擁有政治權利。只有公民才獲有政治權利,其他如外邦人、婦女等自由人則沒有政治權利??梢?,公民體現(xiàn)的是一種政治身份,表明公民是城邦的主人。在希臘文中,“公民”(polite)一詞由“城邦”(polis)一詞衍化而來,意為“屬于城邦的人”。[1](p32)城邦因公民而存在,同樣,公民因城邦而存在。其中,城是地域概念,邦是公民團體概念。強調公民與城邦的緊密聯(lián)系,更能看出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公民既然是城邦的主人,那就決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權利,并且所有公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共同決策城邦的重大事務。城邦公民除了政治權利以外,還擁有土地的權利,當然與這些權利對等的是公民要承擔保衛(wèi)城邦的義務。

但是,古代希臘盡管有公民,以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城邦政治制度,但卻沒有公民社會。古希臘的城邦政治制度可以看作是政治文化,其中合理的因素如公民所具有的自由權、政治權,和公民內部的平等權成為后人所追求的普遍權利,被延續(xù)下來。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則把它奉為革命的口號和資產階級建國的思想基礎,意為城邦的“polite”(公民)在英文的“burgher”、“citizen”里則包含著公民內在的自由、平等的涵義。古代希臘的公民政治之所以沒有形成普遍意義的社會現(xiàn)象,是因為古希臘的公民僅是一小部分人,整個社會的本質還是奴隸經濟基礎上的奴隸制社會,不具有公民社會形成的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古希臘有關于公民政治乃至公民道德的論述,但沒有公民社會的理論。

    在西方社會思想發(fā)展史上,關于公民社會的討論有兩次。這兩次討論也能折射出西方公民社會發(fā)展的兩大。一次是近代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早期。其理論形態(tài)表現(xiàn)的是資本主義原初狀態(tài)時的自由主義思潮,是西歐資產階級思想家為了反對封建主義國家觀念而提出的社會理論,目的是為了維護和推進資本主義經濟,進而維護和推進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公民社會討論的客觀依據(jù)是西歐公民社會產生的經濟條件已經具備且公民社會正悄然形成。追溯歷史,城市的崛起以及市民階層的形成無疑是公民社會產生的條件,“從各個城市的許多地方性居民團體中,逐漸地、非常緩慢地產生出市民階級?!?[2](p60)市民階級的出現(xiàn)是公民社會形成的主體條件,而市民隊伍的擴大與城市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的。然而,所有這一切卻都是大工業(yè)市場擴張的結果。沒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是不可能有西歐近代意義的公民社會,當然也產生不了以英國洛克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公民社會思想,和以德國黑格爾為代表的國家學說。而他們的理論則不僅在于反映發(fā)展中的公民社會,更在于引導公民社會朝他們設想的理想方向發(fā)展。

另一次討論就是九十年代以來的公民社會的討論。前已述及,這一次討論與世界現(xiàn)代化過程中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迅猛發(fā)展而引發(fā)的政治社會的激烈變化直接相關。與前一次不同的是,參與公民社會討論的主體遠遠超出了歐洲地域而帶有世界性,討論所涉及的范圍之廣、內容之深刻、概念之新也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提出全球公民社會的概念。[3](p124)然而,雖然這次討論帶有全球性(意味著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都面臨公民社會發(fā)展的問題),但各個國家公民社會的發(fā)展還是不平衡的,發(fā)展的內涵也有很大的差異,特別對現(xiàn)代化后發(fā)的東方國家,其公民社會的發(fā)展不僅受制于不夠現(xiàn)代化的經濟因素的制約,而且還受到公民文化資源欠缺的影響。尤其是后者,其制胕的副作用更大。

以西方國家為主的兩次公民社會的討論都證明了現(xiàn)代化與高度發(fā)展的市場經濟是現(xiàn)代公民社會形成的物質條件,各個國家公民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差異根本上就是現(xiàn)代化程度的差異。任何國家公民社會發(fā)展的進度都將受制于其經濟現(xiàn)代化的水平。

  二

第5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人工成本管理;核心;重點;難點

人工成本是企業(yè)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所發(fā)生的各種直接和間接費用的總和,主要由工資、福利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勞務費、勞動保護費和其他薪酬等組成。煤炭企業(yè)人工成本是商品煤生產成本支出的主要組成部分。煤炭企業(yè)加強人工成本管理有利于優(yōu)化人力資源結構,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費用支出,提高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職工和企業(yè)共同發(fā)展。

一、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提高企業(y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當前煤炭企業(yè)普遍推行市場化精細管理,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也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還有存在以下問題。

(一)職工薪酬制度設計不盡合理

煤炭行業(yè)普遍采用工效掛鉤的工資制度,根據(jù)考核情況核定提取包干工資,在包干工資限度內進行工資分配。這個制度安排是好的,但是沒有相關的制度設計作為支撐,在執(zhí)行過程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考核指標局限在某幾個指標上,沒有形成指標體系;工資分配制度不夠完善,分配不夠公平合理,程序不夠公開透明。這些都體現(xiàn)出職工薪酬頂層設計中的突出問題。

(二)勞動力組織不夠科學

煤炭企業(yè)的勞動組織一般以區(qū)科為主,根據(jù)生產計劃安排相關班組和人員完成工作任務。由于工作任務輕重不一,造成人員安排上苦樂不均。有些企業(yè)雖然實行單項工程定額預算,但局限于安排相關單位和個人做工程,激勵措施不到位,考核評價不明晰,勞動組織沒有打破原來的條框限制,對勞動力的調配效果不盡人意。

(三)人工成本管理思路不夠明確

有人認為,人工成本管理就是降低費用支出,具體來說就是壓低工資水平和福利費。有人認為,人工成本重在減人提效,就是要減少用工。這些認識都是對人工成本管理片面理解的結果。依據(jù)這些認識制定的政策和制度,不但不能把人工成本降下來,還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循環(huán),造成職工與企業(yè)關系緊張。

實踐表明,人工成本管理需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調控。若片面強調降低工資和福利費,勢必降低職工的收入水平,影響職工隊伍穩(wěn)定,降低人工成本的使用效益。若片面強調減人提效,勢必造成工力不足,影響勞動組織和生產任務的完成,不利于安全生產。人工成本管理需要在分析各種成本性態(tài)的基礎上,優(yōu)化人工成本結構,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益,實現(xiàn)職工和企業(yè)和諧發(fā)展。

二、解決人工成本管理問題的建議

通過分析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加強人工成本管理需要拓展思路、開放思維。其核心在于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在于提高勞動力組織科學化水平,難點在于促進富余勞動力轉移,因此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薪酬制度設計

在現(xiàn)有的工效掛鉤、包干工資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以績效考核為主體的激勵性工資制度。設置科學、完備、系統(tǒng)的指標考核體系,建立專門的績效考核部門,根據(jù)每個部門和每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業(yè)績和工作表現(xiàn),一一對考核指標進行量化賦分,根據(jù)賦分結果確定績效考核級次,根據(jù)考核級次提取和分配工資。嚴格績效考核的剛性約束,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調整考核級次。在工資總額構成中,有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各種津貼和補貼等,突出績效工資的主體地位。此外,對于福利費、社會保險費、其他職工薪酬等,也要有完善的制度設計。通過剛性的、激勵性的績效薪酬制度,激發(fā)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各崗位員工對照工作標準各負其責、各盡其能,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人工成本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二)加強勞動組織

充分利用現(xiàn)有人力資源,合理挖掘人力資源潛力,科學調配人工,實現(xiàn)工力與生產任務相配比,提高勞動組織的科學化水平。第一,對現(xiàn)有人力資源進行詳細測算。充分測算本企業(yè)現(xiàn)有職工的學歷水平、工作經歷、職業(yè)技能、職業(yè)資格、健康狀況等信息,為安排工力提供詳實的基礎資料。第二,整合人力資源,形成用工合力。打破在基層區(qū)科內調配勞動力,進行勞動組織,完成生產任務的習慣做法。向各綜采、掘進、開拓、準備、機電等基層單位發(fā)放生產許可證,明確各單位可以承包的工程項目類型,鼓勵各單位承包單項工程,增加本單位工資收入。第三,在井下生產單位推行單掌單面單項工程人工定額。對開工的單項工程,細化工作量測算,在測算的基礎上預裝勞動力,通過勞動力的合理布置,以最少的用工成本實現(xiàn)最大的經濟效益。第四,在地面生產單位和機關部門推行定額定員。細分地面生產單位和機關各部門的班組設置,因崗設人,各司其職,防止人力資源不飽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浪費。

(三)促進勞動力優(yōu)化轉移

針對煤炭企業(yè)不在崗員工較多,傷病體弱員工占比較大的實際情況,把這些員工安排到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的崗位,有利于減少用工支出,促進勞動力優(yōu)化轉移。具體來說,可以將老弱人員和排查出的安全無把握人員安排到看守和維修崗位,將原崗位上的身強力壯的人員充實到一線崗位。制定激勵政策,促進機關人員向地面生產崗位轉移,地面人員向井下輔助崗位轉移,井下輔助崗位向井下一線崗位轉移。通過崗位轉移,進一步充實井下一線勞動力,減輕井下的勞動壓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同時,經過崗位轉移,實現(xiàn)富余勞動力在企業(yè)內部安置,有利于穩(wěn)定職工隊伍。

(四)做實職業(yè)技能培訓

煤炭企業(yè)作為高危行業(yè)和艱苦行業(yè),相當部分的作業(yè)屬于特種作業(yè),對安全技能和職業(yè)技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做實員工培訓,有利于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有利于提高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能力,有利于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提高職業(yè)技能水平,有利于員工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職業(yè)培訓應該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改變你聽我講的傳統(tǒng)局面,開展自主性、探究性、過程性和情景式學習。通過培訓,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一人多能,一人多證,提升素質。特別是開展相關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培訓,應該深入生產一線,在工作面開展各項學習課題,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在組織培訓中,能請本單位兼職教師講課的不委外培訓,確需委外培訓的要加強調研研究,選擇效果好、費用低的培訓機構,加強對員工培訓結果的考核,使培訓不走過場,收到實效。

(五)增加勞務收入

在勞動力合理組織的基礎上,對富余勞動力的安置也是加強人工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煤炭企業(yè)應該在掌握富余勞動力的基礎上,加強對相關人員職業(yè)技能的轉移型培訓,引導相關人員從事對外創(chuàng)收崗位,增加勞務收入。根據(jù)煤炭行業(yè)特點和煤炭企業(yè)職工的特點,富余人員可以從事對外工程承包、加工修理、裝卸運輸?shù)葮I(yè)務。如果本企業(yè)處于衰退期,可以適時組織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組成托管團隊,托管外部礦井,為實現(xiàn)職工轉移提供基礎保障。富余職工增加的勞務收入是煤炭企業(yè)收入的重要補益,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是節(jié)約商品煤人工成本的一個措施。

(六)依靠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是降低人工成本支出的一個重要途徑。推廣綜采綜掘,提高機械化水平,對主要采掘設備進行自動化改造,實現(xiàn)自動控制。對部分機電和供電設備設施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推廣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這樣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安全事故,而且可以相應減少勞動用工,節(jié)約人工成本。

第6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一)、14至16周歲低齡犯罪上升。

犯罪主體低齡化日趨嚴重,未成年犯罪的人數(shù)在大幅度增長,其中14至16周歲低齡犯罪,2004年為18人,2005年為23人,2006年為27人,2007年為29人,2008年為30人,2009年為52人。

(二)、被害人多系在校中小學生。

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多系未成年人,其中2004年為12人占30%,2005年為17人3占36%,2006年為23人占47%,2007年為31人占53%,2008年為34人占67%,2009年為57人占82%。

(三)、未成年犯出獄后重新犯罪人數(shù)增多。

未成年犯出獄后重新犯罪率出現(xiàn)上升趨勢,2004年為9人占,2005年為11人,2006年為12人,2007年為13人,2008年為16人,2009年為20人。

(四)、網吧或學校周邊成為主要犯罪地。

網吧或學校周邊逐漸成為案發(fā)地或主要犯罪地。其中2004年為3起占23%,2005年為5起占33%,2006年為6起占37%,2007年為7起占49%,2008年為11起占51%,2009年為21起占67%。

(五)、搶劫犯罪所占比例高。

在未成年人所犯罪中犯占特別是既侵犯群眾財產又危害人身安全的搶劫犯罪,呈不斷上升趨勢。其中2004年為5起占20%,2005年為7起占25%,2006年為9起占27%,2007年為27起33%,2008年為39起37.5%,2009年52起占45%。

(六)、網絡游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誘因。

據(jù)統(tǒng)計,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網絡游戲正逐漸成為未成年違法犯罪的直接或間接誘因,其中2004年為12起占5%,2005年為24起9%,2006年為26起11%,2007年為48起75%,2008年為52起占87%,2009年為62起占98%。

(七)、被判處非監(jiān)禁刑罰的未成年人數(shù)呈不斷增長趨勢。

2004年判處未成年人206人,非監(jiān)禁刑67人,占總數(shù)的32%;2005年判處未成年人為273人,非監(jiān)禁刑93人,占總數(shù)的34%;2006年判處未成年人285人,非監(jiān)禁刑105人,占總數(shù)的36%;2007年判處未成年人406人,非監(jiān)禁刑160人,占總數(shù)的39%;2008年判處未成年人383人,非監(jiān)禁刑164人,占總數(shù)的42.8%;2009年判處未成年人479人,非監(jiān)禁刑206人,占總數(shù)的43%。

二、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自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

(一)、基礎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缺失已成關鍵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跟基礎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缺失存在著直接關系,學校教育體制存在缺陷,學校注重升學率,重知識“輸入”輕品德“塑造”,忽略對學生人生觀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況不了解,學生自暴自棄犯罪時,老師才如夢方醒。有的學生為了不受其他學生欺侮,加入到不良少年團伙中尋求保護;有的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安心,經常曠課,結識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導致最終輟學失學。從犯罪統(tǒng)計情況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成為未成年人的犯罪規(guī)律,“不愛學習、控制力差、沒有主見、不懂法”的未成年人認知上有偏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輟學失學后長期處于無業(yè)狀態(tài)或暫時從事缺乏穩(wěn)定性的服務行業(yè),最易突破道德防線走上犯罪岐途。

(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不夠。

全社會未形成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共同防范意識。網吧監(jiān)管不到位,“黑網吧”大量存在,青少年長時間在網吧里沉溺于網絡,對生理和心理容易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長期處于亢奮狀態(tài),脾氣容易失控;未成年人的性格正處于發(fā)展之中,不少網絡游戲存在著暴力血腥畫面,對未成年人性格塑造產生不良影響,他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尚未成型,心理生理發(fā)育不成熟,易受不良網絡游戲的影響,對事物缺乏是非判斷力,遇事不懂得用道德、知識觀念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此外,部分學?;蚣议L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督不夠和教育不及時,加之部分家庭因離婚等原因的影響,失學、輟學學生陷入網絡游戲無法自拔,難以培養(yǎng)正確的興趣愛好,更容易產生犯罪意識和犯罪動機。

(三)、網吧或學校周邊治安巡邏力度不夠。

網吧或學校周邊已逐漸成為主要犯罪地,由于這類案件的大部分被害人亦為未成年人,出于種種原因和考慮,他們一般不主動報案或指證,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只是已經偵破并被的案件,實際發(fā)生的案件要遠遠多于法院受理的案件。從某個角度來講,未成年犯罪氣焰會更加囂張。

(四)、缺乏對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問題的深入研究。

對于未成年人在網吧或學校周邊,針對其他未成年人強搶少量錢財?shù)幕蚍缸镞^程中隨身攜帶管制刀具器械的案件,在如何正確區(qū)分此罪與彼罪、重罪與輕罪時,缺乏明確的、具體的和可操作的數(shù)額標準和情節(jié)標準,法官在定罪量刑時缺乏具體尺度。強調“教育為主、刑罰為輔”的刑事政策,打擊的力度不夠嚴厲導致一些少年犯重復犯罪,甚至誘導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中,長期以來兩種案件無法得到從重從快處罰,一類是未查獲贓物,而犯罪嫌疑人否認犯罪行為,雖然有被害人指認或目擊證人指證的案件;另一類是未成年人團伙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一時不能分清主從犯和罪責的案件。

三、未成年犯罪防范對策

(一)、加強基礎教育,延伸義務教育,擴展職業(yè)教育。

在學校防控上,應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加強政府與學校的聯(lián)絡,為未成年人教育提供穩(wěn)定和持續(xù)的支持,如在學校開設職業(yè)培訓課程,為這些學校派設法制副校長等,幫助他們克服青春期的各種困難、職業(yè)選擇以及從學校教育到勞動力市場過渡期間所碰到的困難。在完善立法上,加強對家長、學校的制約??梢灾贫▽iT的養(yǎng)育法或在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guī)定有關內容,強制父母采取行動對孩子負責。同時有必要制定專門的法律,以便學生在被學校除名時得到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

(二)、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建立閑散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統(tǒng),要分析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根據(jù)不同情況,開展“一幫一”、“多幫一”的幫教服務,在生活上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在學習上幫助他們進步,在行為上幫助他們矯正不良習慣,扶持他們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促進其健康成長。針對違規(guī)網吧、不健康“口袋本”圖書等誘發(fā)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突出誘因,加大聯(lián)合打擊力度,嚴格查處“非法”網吧,落實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等措施。設立舉報熱線、成立監(jiān)督員隊伍,建立監(jiān)督、舉報和快速受理機制。政府設立專門的或聯(lián)合的機構來管理網吧,加強對網吧的管理、監(jiān)督,加大取締“黑網吧”的力度,依照行政法律法規(guī),在地方規(guī)章中增設對違規(guī)經營網吧的管理人的處罰措施。量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指標,建立督促檢查制度,加大對專門事項及大案要案的督導力度,督促各部門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建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責任制。把責任分解到相關部門。強化責任追究,對失職、瀆職、責任落實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得力的,要依照有關法律查究有關單位或人員的責任。同時,健全獎勵制度,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積極推動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和綜合評價體系的建設。通過具體項目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發(fā)揮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作用,運用警示教育、同伴教育等方式,開展豐富多彩法制教育活動。積極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風氣,設立青少年專題網頁、專欄,組織開展網上未成年人活動;創(chuàng)作、編輯、出版、播出優(yōu)秀的未成年人讀物和報刊欄目,建立協(xié)調聯(lián)動機制,加大協(xié)調力度,牽頭有關部門協(xié)作配合,加強溝通與聯(lián)系,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工作,通力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強大社會網絡體系,從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不斷上升趨勢。

(四)、增強未成年人自身防范意識。

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相關知識更加欠缺,通過舉辦自護培訓班等形式,宣傳自護知識,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開展自我保護教育要圍繞治安防范、心理健康等主題。教育未成年人在面對侵犯時應保持冷靜,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要留意對案犯特征的記憶,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予以詳細說明。此外,要堅決杜絕未成年人進入“黑網吧”,減少天黑出行。公安機關加強夜間和凌晨對網吧學校周邊的治安巡邏,制造出“打黑除惡”的強大宣傳聲勢。

第7篇:成人論談范文

論文摘要:對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應作廣義的理解,是教育倫理功能的延伸,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包括內含式倫理責任與外生式倫理責任,是遠程教育的活動主體在遠程教育活動中依據(jù)“善”的標準而對行為的道德素養(yǎng)所施加影響的過程,同時它又與教育倫理存在著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一、現(xiàn)代遠程教育倫理責任的內涵

現(xiàn)代遠程教育是教育的延伸與拓展,它必須滿足教育的本質特征,即使人向善,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從某種程度上講,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是教育倫理功能的一種延伸。教育的倫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滿足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規(guī)范和傳承社會倫理道德功能。教育倫理功能作為一種啟示教育者“應該如何”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模式,它指明教育者所擔當?shù)纳鐣熑渭捌鋬仍谝罁?jù),并向教育者展示履行這種社會責任應確立的價值體系和應遵循的行為模式,它規(guī)范著教育主體在教育中的行為,能夠促進教師對學生的全面關注,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對于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的內涵,可以理解為促進遠程學習者全面發(fā)展和教育公平、公正的發(fā)展而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它包括內含式倫理責任與外生式倫理責任。外生式倫理責任是指教育公正、公平、教育人道、教育的尊嚴和教育的人文關懷等社會教育倫理道德在遠程教育中的反映與投射,即社會對遠程教育提出的現(xiàn)實要求,尊重人的個性,肯定人的價值,以確保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使人人都能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內含式倫理責任是指現(xiàn)代遠程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項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而必然體現(xiàn)的人類道德精神或倫理要求,它是現(xiàn)代遠程教育這一教育活動方式的內在性要求,是保證教育活動得以存在的道德合理性基礎,即關護人的需要,以促進人的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F(xiàn)代遠程教育倫理責任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傾向性,一方面,現(xiàn)代遠程教育倫理責任是要依據(jù)一定的倫理信念、倫理準則和行為規(guī)則對實施遠程教育行動者和參與者的行為進行激勵與約束,因此,遠程倫理責任具有主體傾向性;另一方面,現(xiàn)代遠程教育倫理責任是通過對遠程教育成果的倫理評價和倫理選擇,約束遠程教育的形成與應用,因此,遠程倫理責任又具有客體傾向性。

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責任意識源自于遠程教育角色的分化、人的能力的增長和對教育產生的結果的自覺性以及交往關系的發(fā)展,當教育者的言行能夠給學習者以心靈的震撼,能夠激勵學習者的學習,讓學習者能夠強烈地感覺到教育者在價值追求、道德品質、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心理表現(xiàn)方面具有光芒四射的魅力,就會自覺地、自發(fā)地在自己內心產生一種由衷的傾慕、向往和追求,這種被教育者對教育者所具有的尊重和愛戴,就是對教育者自覺的學習和模仿。遠程教育的相關主體不僅應充分考慮遠程教育過程中的倫理責任,使遠程教育內在地接受教育倫理功能價值體系的制約,而且還應該在深刻地領悟其中的倫理精神的基礎上,主動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新的教育倫理責任價值體系。這種新體系,秉承原有的普遍性的教育精神,應使倫理體系及其精神實質隨遠程教育—倫理實踐領域的拓展而拓展,而使它形成一種可隨遠程教育調適和變更的開放性框架。

二、現(xiàn)代遠程教育倫理責任的定位

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影響人的求知求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而求真求實是人的道德品質中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也是教育所必須承擔的倫理責任。教育倫理的傳承功能使我們在繼承已有的道德文明時又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育的倫理責任對人的心靈直接給予指導和幫助,規(guī)約著教育主體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倫理的發(fā)展方向。”遠程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延伸,它的倫理責任必須滿足教育倫理功能的所有特征,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fā)展,促進終身學習的理念向更深層次發(fā)展。但是,現(xiàn)代遠程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在滿足教育的基本倫理功能外,它的倫理責任還有別于教育的倫理功能。

(一)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與教育倫理功能的相同點

第一,對人施加‘善’的影響,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教育學的特征是使人向善,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它的第一層含義是其本義,即“‘善’的影響”和“使人善良”;第二層含義是轉義,即“使個體完善發(fā)展”;第三層含義是第二層含義的轉義,指“使個人成為完善發(fā)展的社會人”。即教育不僅要注重個人的知識發(fā)展,更要注重個體人格的發(fā)展,使人向善,培養(yǎng)學習者的社會道德和倫理責任。建立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就是為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構建學習型社會、促進終身學習的理念向更深層次發(fā)展,為提高學習者的素質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條件。遠程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延伸,必須滿足教育使人向善的基本倫理特征,把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理解為促進學習者發(fā)展的一種“‘善’的責任與影響”,是對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主體施加的、使之能夠在教育活動中依據(jù)“善”的標準而對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負責,對他人的學習負責,推動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注重塑造教育主體的教育德行,使之符合教育倫理的基本特征。

第二,關注人的生存景象,注重生命教育的意義。遠程教育是實現(xiàn)人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教育形式和實現(xiàn)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基礎,不能把遠程教育理解成僅僅是技能的、謀生的知識教育,而是要著力引導學習者發(fā)現(xiàn)知識對于社會、對于人生的意義,成為開發(fā)人的潛能的有效的策略。在網絡環(huán)境下,由于學習者身份的多重化,學習者既可以向同伴學習,也可向教師請教,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使學習活動變得更加復雜,如何保證遠程教育向我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這需要我們建立新的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需要我們將現(xiàn)有的教育倫理向更深層次拓展,積極培養(yǎng)教師和學習者的社會責任感。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是為教育服務的,而技術是為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支持,倫理責任則為技術提供指導,以期技術更好的為教育服務。遠程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如何提高遠程教育主體倫理責任則是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遠程教育主體的倫理責任意識必然與遠程教育的整體德育相結合、相協(xié)調,這也是遠程教育的新內容。 轉貼于

第三,注重人的道德修養(yǎng)的形成。培養(yǎng)人的道德修養(yǎng)是教育倫理的一個重要功能,其目的是使人能夠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具備一定的倫理責任,這個目的可以轉化為道德主體在道德倫理知識、道德倫理素質和道德能力上的具體要求。對于道德主體而言,道德倫理知識的掌握、道德倫理素質的形成和道德能力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三者是一種互動的關系。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是教育主體的內在道德倫理素質的外化,是以人的內在素質為基礎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實際對遠程教育所承擔的現(xiàn)實責任。遠程教育的教育主體對遠程教育道德倫理規(guī)范和準則的踐履,是經由承擔的責任和道德行為體現(xiàn)的,二者有效的實施依賴于教育主體道德能力的高低,而落實到行為是遠程教育倫理責任的核心目標,在倫理道德范圍內,行為主體的行為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它是直接關系到遠程教育成敗的關鍵。

(二)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與教育倫理功能的不同點

第一,從社會層面看,人們更加關心遠程教育的質量?,F(xiàn)代遠程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面對的教育對象大多是成年人,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大多是在市場原則下進行的,人們對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的追求日益強烈,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將市場的原則帶進遠程教育,給遠程教育倫理的失范帶來滋生的機會,有些教育機構不僅為名利來欺騙學習者,而且還大量的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降低了機構之間的互信度,擾亂正常的學術秩序。因此,就“責任心”這個層面上講,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倫理責任是主體建立在對自己需要的理性認識和對行為基本是非判斷的基礎上,是一種實事求是、不虛夸,用真實的力量來實現(xiàn)自己追求的目標選擇,而責任感和負責的態(tài)度是遠程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和基礎性條件,它能夠催生教育主體的智慧和能力,促使主體做好每一件工作,并提升教育主體的社會意識,以保證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

第8篇:成人論談范文

當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或貨幣持續(xù)升值的情況下,在升值前如把外幣換成人民幣,一旦人民幣升值,投資者便能獲得與升值幅度相應的收益(把本幣兌成外幣即可兌現(xiàn)該收益),這促使投資者追逐我國資產,最有吸引力的是股票和房地產,投資者不但獲得升值收益還能獲得股票房地產本身增值收益。巨額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市,促使股價房價上漲進一步吸引資金,促使股價房價進一步上漲,從而出現(xiàn)泡沫經濟。

海外投資者考慮的因素除了物業(yè)的價格、收益率以外,還要考慮匯率的因素。例如日本人若想在香港投資物業(yè),首先把手中的日元兌換為港元,而當他出售物業(yè)后,又需將所得的資金轉回為日元。因此,海外投資者還要擔負匯率變動的風險。隨著房地產投資行為的日益國際化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同幣種的兌換即匯率問題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我國,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我國房地產的價格也經歷了一個快速上漲的過程。近幾年,大量外匯投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房地產市場,他們主要進入的是高檔住宅物業(yè)和商業(yè)物業(yè),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外匯的投機者已經形成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熱錢也大幅度向房地產市場流動。而對以國內需求為主的中、低檔住宅市場來說,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引起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房地產價格的聯(lián)動效應,房地產整體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十分巨大,而在大型城市這種效應更加明顯。

2.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進口的影響也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直接的影響是,匯率升值后,進口商品的價格由以外幣計價轉化成以人民幣計價后,將會發(fā)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間接的影響是,人民幣匯率變化也會通過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引起進。進口量的調整。當進口價格發(fā)生變化時,根據(jù)需求價格規(guī)律,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隨之調整。當需求彈性不同時,進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樣的。根據(jù)需求彈性理論,需求彈性越高的商品,進口價格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就越大。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外國商品進入該國,要收回同樣的外國貨幣,其價格相對便宜,商品就具有競爭力,有利于外國商品進入。所以,我國貨幣升值后,進口將增加。但是,具體到各個行業(yè),影響不一樣。對于生產要素進口行業(yè),升值將會使這些行業(yè)進口成本下降,進而改善其盈利狀況。如航空業(yè),其燃用油依靠進口,人民幣升值降低了其進口成本,對行業(yè)產生有利影響,同時國內航空公司債務多以外匯浮息貸款為主,人民幣升值后債務由以外幣計價折算成以人民幣計價后將有所下降,為航空公司帶來直接會計賬面的匯兌收益,外幣債務還本付息時則讓企業(yè)節(jié)省了人民幣計價的財務成本與費用。其他原料大量依賴進口的行業(yè)也可能會從人民幣升值中受惠,如造紙、鋼鐵、石化、電力設備等行業(yè)。

人民幣升值后,一個單位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同樣在國際市場上也可以購買更多的產品。我國的石油高度依賴進口,人民幣升值后,同樣的花費可以儲備更多的能源,這樣有利于構建國家戰(zhàn)略能源儲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除此之外,我國雖是鋼材生產大國,每年卻大量地從印度等國大量進口優(yōu)質鋼材,利率調整有利于降低進口鋼材價格。對于進口替代性行業(yè),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從而對國內的同類產品帶來沖擊,尤其是那些在技術含量、品牌以及質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產品,必將影響其價格和市場份額,從而導致盈利狀況惡化。如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yè)等??偟膩砜?,由于我國企業(yè)的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在國內都出現(xiàn)了可替代的產品,而且工藝、質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很多國外廠商開始把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內,這也增加了國內產品與進口商品之間的競爭。這些都有利于降低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價格彈性。所以,匯率升值后我國進口商品價格的下跌不會引起進口量的大幅增加,對我國的進口影響不大。企業(yè)增加進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進出口順差過大,通過進口國內稀缺的原材料和先進技術裝備支持國內產業(yè)發(fā)展和技術升級,對平衡國際收支,增強貨幣政策獨立性,促進國民經濟持續(xù)、健康和均衡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對具有上述作用的企業(yè)進口不但不應限制,而且應給予大力支持。所以,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我國進口以及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

3.利用外資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種不同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

(1)人民幣升值提高外商在我國的投資成本。人民幣升值會提高我國原材料、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對國際市場的價格,增加外商在我國投資辦廠的成本。例如,相對于人民幣升值前,外商投資辦廠所需的土地價格、工人的工資、建設廠房的材料價格、生產設備、當?shù)夭少彽脑牧系某杀径继岣吡?。隨著外商投資成本升高,外商投資企業(yè)的資本預期收益率降低。另外,在合資企業(yè)中,人民幣升值使中外合資企業(yè)中中方的資產價格升高,外資的股權比例下降。投資成本的增加會降低我國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導致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減少。

第9篇:成人論談范文

關鍵詞:視頻資源;機器人概論;教學;探究

作者簡介:刁智華(1982-),男,河南夏邑人,鄭州輕工業(yè)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講師;羅雅雯(1983-),女,河南夏邑人,鄭州輕工業(yè)學院附屬中學,中級教師。(河南鄭州450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教改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072-02

高校機器人概論課程屬于基礎性較高、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需要教師以機器人實體為依托,針對類型和原理以及應用實例進行啟發(fā)精講,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知識獲取到知識認識水平跨越的提高。然而,由于機器人昂貴的價格以及學校經費的限制,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現(xiàn)代教學理論,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同時,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構建、復現(xiàn)、模擬教學情境。隨著科技進步和廣大老師的不斷追求和探索,尤其以計算機技術、嵌入式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引入教學過程后,教育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教學視頻以計算機作為教學策略的主要載體,把多種媒體描述的教學信息整合進行信息傳遞,具有較強的真實感和感染力,不僅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還使得以教學視頻進行課堂教學的模式更趨個性化和多樣化,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教學的效果得到提高。盡管如此,視頻資源在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所存在的問題也一步一步地突顯出來。

針對機器人概論課程的教學需求,文章首先指出了視頻資源的優(yōu)點,總結了視頻資源在其他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視頻資源在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改進策略。

一、視頻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

機器人概論作為一門選修課,在講授應用實例時有其靈活性、生動性的一面,但是在講授原理和基本技術時也有其抽象、枯燥乏味的一面。視頻資源因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樣化的優(yōu)點,為學生在課堂上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和學習途徑。這不僅加大了有效信息量,增加了書本內容的形象性、生動性,同時借助視聽并舉的先進技術,一方面為教師提供直觀、高效的教學手段,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素質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在機器人概論教學中科學地運用多媒體視頻資源有以下幾個作用。

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調動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根本動力。機器人概論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教學實踐活動。那種把書本知識通過課堂講授和板書被動地教給學生的教學方法缺乏藝術性,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視頻資源利用生動的畫面和豐富的教學途徑,開辟一種學習和感知情境,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課堂學習興趣、調動活躍性思維、加強主動學習的能力。比如,在講授空間機器人一章時,對于空間機器人的介紹,可以先通過播放配有視頻和音頻的錄像,對美國已經發(fā)射升空的火星機器人探測器進行介紹,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空間機器人從發(fā)射到降落的整個過程,調動學生主體投入的激情。視頻資源的這種將文字符號變?yōu)樾蜗蟊普娴囊曈X畫面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改變口述加板書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教學弊端,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始終處于學習和求知的興奮狀態(tài),從而更有利于理解所學的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2.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中,視頻資源能夠以特有的魔力誘導和刺激學生的多重感覺器官,不僅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變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實踐活動,還進一步加深了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實際教學實踐過程中,利用視頻資源進行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容易進入學習角色,還能夠根據(jù)視頻資源的內容將所學知識在聲像和語言所構成的情景中再現(xiàn)模擬,使學生更容易進入最佳認知和行為準備狀態(tài)。

3.加強知識獲取與內容保持

視頻資源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對于書本知識的獲取和后期記憶的保持非常重要。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其中的一個心理實驗結果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 來自視覺,11% 來自聽覺,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從上述結果可知,通過視聽覺途徑獲得的信息高達94%。視頻資源依據(jù)其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的特點,理論上依據(jù)這種手段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的信息量,遠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和板書要強得多,而且效率應該得到成倍提高。他的另一個心理實驗的結果顯示: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這種結果表明:對于既能聽到又能看到的教學方法,其知識的保持效率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這說明視頻資源應用于教學過程不僅能夠加強書本知識的獲取,而且對于知識的保持也非常有利。

二、視頻資源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機器人概論教學過程中,大多以板書和投影相結合的視頻教學為主,教師通過電腦和投影儀對機器人概論課程的內容進行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少數(shù)教師將視頻資源引入課堂教學中,利用視頻資源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中,如何應用現(xiàn)有的視頻資源和開發(fā)新的適合不同教學需要的視頻資源進行教學活動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視頻資源作為教學手段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xiàn)有視頻資源不足

在機器人概論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大量的關于不同類型機器人的視頻資源進行視頻教學,而學校層面和教科書出版商現(xiàn)有的視頻教學資源極其缺乏,使其在教學過程中視頻的應用存在諸多不便,甚至在一些章節(jié)達到無視頻可用的地步,嚴重影響到視頻教學的普及與效果。不僅如此,早期的視頻資源保存技術也大大制約了現(xiàn)有的視頻資源的數(shù)量。教育技術發(fā)展初期,錄像帶是教學視頻資源的唯一保存介質。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大量采用硬盤、硬盤陣列或光盤等介質保存。原保存在錄像帶上的教學視頻資源,受內容過時、保存時間過短和保存條件過高等因素的影響,大量地被淘汰,只有小部分被轉換成新的教學資源。[1]多種原因造成了各校新的可用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的尷尬局面。

2.視頻資源長短難以把握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視頻資源的缺乏,使得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能用的資源不多,更不用說能完全符合教學要求的資源。大部分視頻資源來源于網絡下載,視頻資源的長短無法由教師掌握,而且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的視頻資源長短不一。如果播放的視頻資源太長學生容易產生厭倦煩躁情緒,影響教學進度;而如果播放的視頻資源太短則又會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無法了解機器人相關的詳細內容,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多數(shù)情況下,視頻教學時間的長短主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有度地進行播放,還可以采用圖像處理和視頻剪輯軟件等工具對視頻資源進行編輯,對重點內容進行提取加工,滿足課程教學需要。

3.在教學上過于依賴視頻

有的教師在教學上過于依賴視頻,嚴重影響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視頻是教學的手段,但絕不是唯一手段。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行教學,有的甚至以視頻代替自身講授,只是執(zhí)行一個放映員的角色,這樣不僅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而且也會大大限制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多樣性。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機器人概論課程都適宜采用教學視頻。有效的方法是教師上課插播視頻時,要時刻緊扣教材,而不是脫離教材內容、偏離教材的主線。在選擇視頻資源時,盡量選擇一些能較好反映書本知識的內容,而不是選一些與課程內容毫無關聯(lián)或牽強附會的視頻,更有甚者播放一些以娛樂、暴力為主的影視片。這種做法雖然當時博得了學生的一些好感和歡笑,但對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卻沒有任何好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視頻資源在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改進策略

針對目前視頻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適當?shù)母倪M策略,并將其應用在實際教學環(huán)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的改進策略如下。

1.適量使用視頻資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度把握視頻材料的使用,就長度而言,一般在15分鐘以內。[2,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根據(jù)教學要求進行板書,對視頻材料的背景進行介紹,簡要概述視頻資源的主要內容,并根據(jù)內容的重要程度要求學生從中理解和把握什么知識;視頻資源播放完畢后,教師要根據(jù)板書內容對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圍繞視頻材料的內容,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或者由學生根據(jù)視頻內容提出問題,教師和學生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既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聲情并茂的活躍氛圍中學習,有利于學生對視頻材料的了解和書本知識的把握;教師又可以控制好課堂,把握好教學過程,完成預期教學目標。

2.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程度和渴望程度。從近期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反映效果來看,許多學生對機器人概論課程的學習仍然過多地沉浸在枯燥乏味的數(shù)學推導以及簡單字面上的理論理解上,缺乏對理論深刻的理解和基本內容的透徹分析,尤其對工程應用的背景了解不足,系統(tǒng)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理解不全面。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講授應該以視頻資料為載體,借助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重點對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進行介紹,這樣不僅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而且力爭實現(xiàn)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內化。

3.充分利用網絡工具搜集視頻資源

視頻資源庫的建設是一項十分艱苦而長期的工作。[4]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視頻教學需要大量的視頻素材,目前較為有效的途徑是發(fā)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下載視頻資源,依托不同的網絡工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基于不同的網絡平臺,課程中學生感興趣的重要內容,接收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意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建議學生自行查找與課程相關的視頻信息及相關動畫,達到深刻理解課程內容的目的;勤與學生探討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多做指導,并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這種做法的好處有兩個: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多了解相關的機器人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實視頻資源庫。

從實際教學效果看,98%的學生都能比較自覺地完成視頻資源的查找工作,而且課堂教學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期末考試時,通過率達到100%,優(yōu)秀率為65%。對于基礎性和理論性較強的考題,學生的反饋結果一致,認為視頻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視頻資源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了高校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解決了高校機器人概論課程教學遇到的實際問題?;诂F(xiàn)有的教學體系,視頻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具啟發(fā)性,適合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只要教師在機器人概論教學實踐中適量使用視頻資源,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充分發(fā)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工具搜集視頻資源,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斷發(fā)現(xiàn)和改進視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宗讓,李驥平,李曉銘.教學視頻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

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7):95-97.

[2]吳泉成.淺析視頻資源在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