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藝術作品的欣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藝術作品的欣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藝術作品的欣賞

第1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 鍵 詞 :書法作品 內涵美 創(chuàng)作 欣賞

書法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具有民族風格的傳統(tǒng)藝術。欣賞與品評書法作品,可以獲得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情操。賞析優(yōu)秀書作,其用筆、結體、布白、神采、風格、行氣、形質等精妙,不僅能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鑒賞能力、分析能力,還有利于創(chuàng)造。因為書法作品的欣賞與品評同書法創(chuàng)作是不能截然分割的,書法創(chuàng)作過程有欣賞的因素,欣賞過程中又有創(chuàng)作的因素。

欣賞和品評實際上是兩碼事,但欣賞總要涉及到評論,評論又有助于欣賞,二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不好割裂而談。我們這里所論,是從欣賞者接受、反映、評價的過程而言。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是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當然,有內容美而形式不美的,有形式美而內容不美的,有內容美形式也美的,也有內容形式都不美的。我們所追求的境界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諧統(tǒng)一。當面對一幅書法作品百看不厭且值得回味時,就說明人的視覺已對客觀事物有美的感受。書法有其客觀的內容和主觀的形式,賞評一幅書法作品,大多是根據(jù)作品所給的印象去直觀地評說,如果只說這幅作品好或不好,原因卻無從論述,這也是不能稱之為欣賞與品評的。那么,到底怎樣欣賞品評一幅書法作品呢?

欣賞與品評書法作品需要一個步驟,是對書法作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審美過程。欣賞與品評書法的內容很多,無外乎點畫、用筆、結構、章法、布局、行氣、形質、神采、意境、風格、墨法等方面。剛開始,欣賞者面對作品,要保持一定距離,從宏觀上得到關于作品的整體印象,這一最初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欣賞者并不都是書法專家,他們對書法的評價很可能會局限在直觀上。這樣看來,書法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很重要的,要讓人見到作品就能感到書法作品和諧的外在的形式美,得到愉悅和滿足。這種最初的形象直觀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否進一步品評的基礎。遠看以后,欣賞者就要近距離仔細觀察探究每一點畫、用筆與結體,評價書法作品外在形式的細微之處,再從點畫回到章法中。實際上,這種具體分析的進一步深化是再一次地回到直觀,而對于第一次的直觀來說,是具備了理性分析的抽象直觀。

我們對美的欣賞和領略,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欣賞與品評書法作品,也必須從多方面去領悟,并把其與自己的認識聯(lián)系起來。若欣賞者也是書法愛好者或書法工作者,從專業(yè)角度去窺視,采用隔段時間去欣賞品評一次的方法,則會有新的感覺和收獲,甚至會同作品顯現(xiàn)出的人格化的物質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說與作品的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書者意欲表現(xiàn)出來的內在意識,這時便會傳給了欣賞者。這樣,作品已不再是與欣賞者對立的東西,而進入了欣賞者的情感世界。

轉貼于

書法藝術在我國,在世界上都享有很崇高的聲譽,要欣賞和評論古今書法佳作,必須對歷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有一個簡要的認識。書法以漢字為創(chuàng)作素材,不同的歷史時代產生了不同形態(tài)的漢字,眾多的書法家又對這些文字進行了不同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樣,則形成了各具風貌的書體和流派,書法作品也就因時代、作者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生命力的百花爭艷的書法大觀園。如唐楷中歐陽詢的險勁,柳公權的勁挺,顏真卿的雄健,虞世南的圓渾,褚遂良的娟秀,都是由于作者本人受不同時代的社會風尚和精神的影響,生活經歷、文化素養(yǎng)、性格傾向、美學意識、習書溯源等不同所形成的。換句話說,書法作品本身就體現(xiàn)了書寫者的氣質性格、精神風貌和時代特點。而欣賞者對書寫者習書經歷、所學碑帖、審美意趣、創(chuàng)作背景、意圖以及社會風尚等有所了解,則能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

當然,要能夠真正地理解中國書法藝術,達到較高的欣賞能力和審美水平,并非易事。這里面,沒有一個特定的模式和統(tǒng)一的標準,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實踐過程。眾多的書法愛好者或書法工作者中,重技巧輕理論或重理論輕技巧者仍有很多。有的只會寫而不會講,有的只會講而不會寫。古人的“善書者不鑒,善鑒者不書”之說(善于書寫的人不一定是鑒賞行家,善于鑒賞的人又不一定擅長書寫)似乎有一定道理。筆者看,二者都要兼顧,一個人要能真正地欣賞品評書法,不僅要多看,多分析玩味,還要更多地習書,與書法產生息息相關、脈脈相連的關系,才能對中國書法內在的美有更深的理解。當然,欣賞者欣賞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深淺,還往往取決于他個人的學問及其各方面的素質狀況,賞評水平也是隨著這些方面的提高而提高的。

第2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有效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251-01 許多同學認為,藝術欣賞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情??匆娏死L畫和雕塑作品,并引起了審美愉悅就是欣賞了繪畫和雕塑;聽見了音樂作品,并引起了審美愉悅.就是欣賞了音樂。真的是這樣嗎?

試舉一例:陸游《游山西村>中有兩句很有名的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人讀了這兩句詩,什么也沒有看到,什么也沒有想到。有人看到了和想到了迷人的風景,有人看到了和想到了坎坷的人生,有人看到和想到了艱辛的事業(yè),還有人看到了餓和想到了曲折的愛情。風景或人生,事業(yè)或愛情,是陸游的詩句中所沒有提到的,它是欣賞者在陸游詩句的基礎上的想像,這就叫做審美再創(chuàng)造。欣賞者在感知藝術作品時為什么能進行審美再創(chuàng)造呢?從客觀上說,任何藝術作品都有空白和不確定性。從欣賞者主觀上說,就是對藝術作品的空白與不確定性作出了填補。

我們已經說過,藝術作品像一個謎語。畫面就是謎面,藝術家傳達給欣賞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謎底。謎面與謎底之間永遠存在著空白,留待猜謎者去填補。如果謎面與謎底之間沒有空白,謎面即揭示了謎底,猜謎者非但不感到有任何猜謎的,反而認為制造謎語的人把自己看作智力低下的笨蛋加以愚弄,感到屈辱與憤怒。如果謎面與謎底之間有一個適當?shù)目瞻?,猜謎者運用了全部智慧填補了謎面與謎底之間的空虛,破譯了謎底,就會感到空前的。藝術作品也是這樣的。優(yōu)秀的藝術家有意識地在作品中留下了空白與不確定性,這是一個艱苦的創(chuàng)造過程。如果接受者對空白、空虛進行了成功的填補,就會體味到創(chuàng)造的,也只有在這時才能體味到藝術家的良苦用心。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作出結論:感官接觸藝術作品是藝術欣賞的前提。沒有感官的接觸,就像瞎子在繪畫作品面前,聾子在音樂作品面前,是永遠也不可能產生藝術欣賞的。但是,感官接觸藝術不是藝術欣賞的根本特征。藝術欣賞的根本特征就是審美再創(chuàng)造。所謂審美再創(chuàng)造,就是欣賞者對藝術作品空白與不確定性的填補。如果對藝術作品的空白與不確定性作出填補,就叫做欣賞了這個藝術作品;如果對藝術作品的空白與不確定性沒有作出填補,就叫做沒有欣賞這個藝術作品。藝術欣賞與非藝術欣賞的分水嶺就在于是否對藝術作品的虛空與不確定性作出填補。這就是藝術欣賞與非藝術欣賞的本質區(qū)別。那么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審美再創(chuàng)造呢?

1.對藝術作品物質材料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任何藝術作品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質材料去塑造藝術形象,雕塑的烏木青銅、水泥石塊,繪畫的宣紙顏料、畫布油彩,都與它們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構成材料有極大的差別,這就是藝術作品的空白。欣賞者只有用自己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去填補這個空白,形象才能像一個真實的事物呈現(xiàn)在面前。讓我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羅丹的雕塑《青銅騎士》所用的物質材料是青銅。人們在欣賞這座雕塑時,沒有感到那是一個冰涼的、堅硬的、沒有生命、沒有思想的一塊青銅,而是感到"那初醒的人物,肺葉中充塞了新鮮的空氣,舉起臂來,似乎要離開他的底座,到世間去宣傳福音"。這時,欣賞者感到了他肌膚的溫暖,呼吸的起伏,肌肉的激動,思想的活躍。

2.對藝術作品三維空間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任何客觀事物都存在三維空間之中,但繪畫只能表現(xiàn)二維空間,這是一切繪畫作品都不可避免的空白。藝術家運用焦點透視法,引導欣賞者填補空白,創(chuàng)造真實的三維空間。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馬薩喬在圣瑪利亞新教堂繪制的壁畫《三位一體》中圣母、圣約翰和供養(yǎng)人。在欣賞者看來。這不是平面的繪畫,而是"打開"了墻壁的立體的雕塑,甚至有人能計算出這個幻覺空間的準確深度,似乎是一個任何欣賞者都可以隨時步入其間的真實的空間。

3.對藝術作品時間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繪畫和雕塑只能表現(xiàn)客觀事物運動過程的一個瞬間,但任何運動都是一個時間過程,這就是藝術作品的空白,留待欣賞者去填補。我們在緒論中提到的羅丹的雕塑《思想者>,這個作品有一個必須填補的空白:支著下領的右臂為什么放在左膝之上,這確實是一個不大自然、無法思考困難問題的姿勢。我們完全可以設想.思想者思考問題的最初姿勢一定是右臂放在右腿上,但是,他用這個姿勢思考問題時間已經很長了。雕塑是不能表現(xiàn)時間過程的,但是,羅丹的作品引導欣賞者對時間過程作出了審美再創(chuàng)造,表現(xiàn)了藝術家的巨大天才。

4.對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在形象與主題之間存在著一個大大的空白,期待著欣賞者去填補這個空白,這個空白越大越多,欣賞者的填補就越是多樣,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就越是多樣,甚至截然相反。作為一個有審美能力的欣賞者,不僅僅要有視覺和聽覺能力,還要具有其他的條件:第一,欣賞者必須具有~定的藝術修養(yǎng)。第二,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生活經驗。如果接受者與藝術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表達的思想感情反差過大,就無法填補這一作品所留下的虛空與空白。

5.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fā)式欣賞教學理念

第3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抽象美術;美術作品;教學策略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鑒賞抽象藝術作品是教學目標之一,也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抽象藝術是根據(jù)作品的形象與自然對象的相似角度轉換的一種藝術形式,與之相對的是具象藝術。在美術教學中,學生面對抽象藝術作品,很難領悟到其中的思想與內涵。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欣賞抽象藝術作品。

一、當前抽象藝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抽象美術作品具有自身較為突出、鮮明的特點與特征,因此在美術作品中很少有對現(xiàn)實客觀世界中現(xiàn)象的描繪,在作品中塑造和表現(xiàn)出的藝術形象往往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較大的差距,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就是通過應用顏色、點、線、面、以及肌理等獨特的繪畫語言形式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借以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欣賞抽象藝術,并能了解抽象藝術中的含義,這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帶來較大的難度。在抽象藝術作品賞析教學中存在教學困難往往是包括以下的原因:首先,抽象藝術作品本身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存在認識的困難;其次,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很難理解抽象美術作品中蘊含的深刻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抽象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與特點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對等性。在面對抽象藝術作品時,往往就會沿用具象藝術作品欣賞思維來對其進行賞析,這就導致賞析很難展開。這就需要制定積極的應對策略,從而激發(fā)學生賞析抽象藝術作品的積極性,并能使學生逐漸從具象藝術作品的欣賞向抽象藝術作品欣賞過渡。

二、抽象藝術作品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色彩與線條的魅力

學生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色彩斑斕的,學生的感官每天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彩刺激。在抽象藝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色彩與美術作品形式來引導學生對色彩進行感受與體會,從而逐漸引導學生對抽象藝術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缺乏直接體會抽象創(chuàng)作的機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涂鴉,因為通過涂鴉的形式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抽象藝術。同時,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能反映出其心理特征與情緒的變化。例如在其創(chuàng)作中的紅色,一方面可以表示熱情,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憤怒。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涂鴉了解抽象藝術的過程中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將色彩、形象結合起來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變化。

同時,由于抽象藝術在其創(chuàng)作中往往還具備一定的音樂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在聽到音樂后,將自己聽到的形象或者是情景通過應用色彩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在聽到音樂后,可以隨意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與體會進行繪畫,教師不可過多干涉,要使學生自由發(fā)揮。學生在完成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后,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其藝術作品對其中的情感進行判斷,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對抽象藝術的感知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賞析抽象藝術作品。

(二)抽象藝術教學要結合社會和個人歷史背景

在很多的抽象藝術作品賞析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對國外的抽象藝術作品進行分析,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認為只有國外才有抽象美術作品。但是,在中國美術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中,在各個時期不同的紋飾本身也是抽象藝術形式之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我國遠古時期的抽象藝術進行了解,這樣也可以使學生從點、線、面等不同的角度對抽象藝術作品進行進一步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能夠對抽象藝術的起因、發(fā)展歷程以及產生的社會效應等進行詳細分析,能夠對創(chuàng)作背景等進行重點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抽象藝術作品賞析習慣。

教師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和了解我國抽象藝術發(fā)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西方抽象藝術作品進行賞析,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難度也會減小。例如在欣賞康定斯基的《即興31號》作品時,引導學生了解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對理解其思想情感就比較容易。畫面中飛揚著玫瑰色、緋紅、蔚藍、黃色、橙色、紫色、翡翠色,還有黑色。單純地看著,就有許多愉悅在其中,表明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特點,主題也比較獨特。通過激烈變化的線條與強烈的色彩對比,充分地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雖然身處亂世,卻十分向往美好生活。《百老匯爵士樂》是蒙德里安的著作,反應當時美國紐約百老匯街夜晚的景象,獨特的色彩界限,用無數(shù)的長短不一的彩色矩形進行分割,形成強烈的畫面感,給人以熱鬧、愉快和舒暢的心情。欣賞此作品時,需要將抽象藝術作品賞析與創(chuàng)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進行有機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其審美水平。

總而言之,在高中藝術教學中引導學生鑒賞抽象藝術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釋放與緩解學習的壓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并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了保證抽象藝術教學課程的順利展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主體地位,并能發(fā)掘藝術作品中的規(guī)律與藝術價值,盡量以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抽象藝術作品中的深刻情感,從而促進其自身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4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審美評價

1.前言

現(xiàn)階段,國內教育的體制逐步的發(fā)展與完善,逐漸將應試教育模式淘汰,而開始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學生通過對美術知識的學習,使其擁有更高的審美評價能力和欣賞水平。在高中美術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以欣賞水平和審美評價這兩個角度作為教學出發(fā)點,利用審美體驗和審美交流手段,讓學生可以擁有對所欣賞的對象完成客觀性評價,并可以對欣賞對象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層次以及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從而達到我國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

2.如何實施高中美術欣賞的教學活動

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會涉及非常多的現(xiàn)代藝術作品,而要對這些作品進行欣賞教學活動,要較實踐教學活動所具有的困難大很多。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是由于學生在對一些傳統(tǒng)的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不同作品的背景和一些有關史料加以講解,可以讓所教授的內容變得豐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更好的提升教學的效果。不過,若是對現(xiàn)代藝術作品進行欣賞教學時,卻很難尋找到一些可以佐證作品內涵的材料。而且,對于現(xiàn)代藝術作品的欣賞切入點,也很難與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發(fā)生關聯(lián)。所以,會導致高中學生不易理解,在欣賞過程中,易形成一定的障礙,從而使得美術欣賞教學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學生對于審美意識以及感知的形成,僅僅通過日常生活的教育幾乎無法完成,要求學生要完成階段性學習才可以掌握。所以,高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持續(xù)的強化對于學生審美意識和感知的教育與培養(yǎng),讓學生擁有更高的評價能力,能夠對藝術作品所表達出的情感更加真實的把握。

3.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對于藝術的審美評價

3.1高中美術教師要不斷的強化學生審美價值的客觀性,具體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加以嚴格的指導,讓學生的審美可以更加的客觀。不同的人進行藝術作品欣賞過程中,由于所具有的習俗以及不同區(qū)域所產生的差異性,所以,會導致不同的人對于同一藝術作品形成具有一定差異的價值觀。對于同樣的藝術作品,不同的人在欣賞過程中所形成的感受也是具有一定差異的。例如,若是某人遇到一些使自己不愉快的事情,那么,多么愉快的作品也很難讓他感到快樂。而若是某人遇到一些使自己愉快的事情,即使欣賞的作品表達的內涵極為深沉,也可能會讓他感到愉快。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時,要恰當?shù)倪x用一種欣賞用資料,然后還應當對所選用的資料進行一定的評價,若是不能將資料選用恰到好處,那么會很難實現(xiàn)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而若是教學中所使用資料涉及的欣賞水平要明顯的比高中生具有的欣賞能力高,則在進行欣賞教學時會很難的進一步開展。所以,要求教師要對資料進行全面的查閱,同時也要掌握高中生所具有的欣賞水平,如此才能夠更好的促進高中生審美評價能力的提升。3.2要培養(yǎng)高中生審美評價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性。在對欣賞對象進行審美評價時,會有一定的客觀性因素。不過,審美評價過程和感受過程均會摻雜著一部分的主觀因素影響。審美評價的主觀性以及客觀性相互之間是不矛盾的。之所以不矛盾,正是由于審美行為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審美主體來完成。所以這一過程中也必然要受到主體所具有的經驗和知識的影響。因此,在審美評價過程中,一些行為也定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成分。也正是由于審美評價具有這一主觀性,才需要對于藝術作品的審美評價時,要實現(xiàn)客觀與主觀的統(tǒng)一。

4.如何了解高中生對繪畫欣賞的審美評價

一般來講,對于繪畫藝術作品來說,其具有一定的再現(xiàn)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性,即繪畫藝術作品擁有作品內容和形式的多重性,也決定了繪畫藝術作品中包含有隱處以及顯出的不同類型的內容。而對于高中生來說,這些特性是極為不易掌握的,會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審美評價和對審美欣賞的學習活動。高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將繪畫藝術作品所包含的層次加以劃分,并且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層次中較為重要的層次,再對繪畫藝術作品進行相應的感知分析,促進學生所產生直覺的出發(fā)角度由感性轉變至理性。并且,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關于繪畫藝術作品的教學,要更加的重視對繪畫作品評價及分析的方法,而不能采用指令式教學方法,應當采用建設性的教學方法,以使學生可以更為客觀與全面的完成對繪畫作品的審美評價。

綜上所述,目前素質教育工作中,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工作是極其重要的組成內容。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美術知識學習,能夠使高中生擁有更高的審美評價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也正符合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要求。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應當依照學生所擁有的審美評價能力,通過合理的審美評價練習,促進高中生審美評價能力和欣賞水平的提升,以更好地改善高中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效果。

作者:林宜宏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學

參考文獻:

[1]耿艷娜.試分析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02).

第5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當代大學生要適應社會發(fā)展就應全面發(fā)展自己,除了扎實地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能力。因為藝術鑒賞是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藝術鑒賞課作為公共選修課。藝術鑒賞課的課時安排是有限的,油畫鑒賞是藝術鑒賞的內容之一,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要給學生介紹優(yōu)秀作品的內容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鑒賞方法,形成良好的鑒賞思維。本文主要依據(jù)美術鑒賞的過程來論述大學生該如何鑒賞油畫作品。

油畫鑒賞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欣賞,與油畫創(chuàng)作一樣,都是人類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所謂鑒賞,是指“人們對藝術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過程。人們在鑒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藝術作品的具體感受出發(fā),實現(xiàn)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飛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油畫鑒賞是鑒賞者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感受、理解與再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精神活動來正確認識藝術作品的。我們欣賞一幅優(yōu)秀的油畫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悅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會給人帶來精神享受,有的作品還能引起觀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鳴。

美術鑒賞的過程

在當下的藝術市場中,油畫作品賣得越來越“火”,價格越來越高,廣大百姓也逐漸喜歡鑒賞和收藏油畫。作為一名油畫鑒賞者,怎樣才能看懂一幅油畫的內容和畫家的思想呢?欣賞者在進行美術鑒賞過程中,一般分為幾個步驟,文中主要論述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審美再創(chuàng)造這三個步驟,并針對每一個步驟都提出相關的鑒賞方法來引導欣賞者對油畫作品進行鑒賞。

1、審美感知

審美感知是指當欣賞者開始接觸藝術作品時,就被藝術作品外在構成形式和內在情感意蘊所吸引和震撼。當欣賞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畫作品上時,審美注意就開始了,感知是審美的出發(fā)點。欣賞者欣賞油畫時一般先是被畫面色彩和構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將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審美感知不是某種單一或單純的感知反應,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人的心理諸功能、因素自由活動的結果。這一過程在時間上相當短促、迅速,具有直覺性的特征。

欣賞者在鑒賞油畫的審美感知階段,作品能讓欣賞者迅速地獲得藝術享受的滿足感。這時欣賞者可以運用情感性欣賞法,因為藝術作品的構成存在形式是其獨有的藝術魅力,欣賞者跟油畫作品開始見面時一般不會用理性思維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藝術作品最打動自己的地方。當然審美感知也需要欣賞者具備一定的欣賞眼光才能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作品。大學生開始學習鑒賞油畫作品時,一定要選擇中外美術大師的代表作,因為這些大師的作品都是經過時代和歷史的檢驗所保留下來的,也是各時代、各國最具有價值的藝術精品。我們只有多看優(yōu)秀作品,加強文學藝術的修養(yǎng),欣賞油畫藝術的眼光才會越來越高。

2、審美理解

人們在鑒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出發(fā),實現(xiàn)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飛躍。審美理解是欣賞者能領悟作品的外在構成形式因素、內在情感指向與藝術魅力等。在鑒賞油畫時,我們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時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傾向,同時,還需理解與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畫家人格以及藝術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說,人觀看對象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把知覺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結構相對照的過程,而不是一種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過程”。[2]欣賞者面對油畫作品時,一般是在以往經驗的心理結構的基礎上去判斷和評價它。欣賞者的審美觀念與審美經驗有關,還有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人生經歷、興趣愛好、文化修養(yǎng)、個性傾向和氣質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賞者具有與藝術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學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作品。

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運用理智性欣賞法來對油畫作品進行審美理解。如鑒賞寫實主義油畫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題材、產生的背景、豐富的內容情節(jié)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識。鑒賞古典主義油畫我們應站在歷史的角度用人文主義精神和美術的造型知識去解讀它們,還可以關注油畫技法等問題。大學生運用理智性欣賞方法時應將理性與感性、情感[dylw.net ]與理智進行有機結合。例如,當我們面對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時,首先會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她都朝著你微笑,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之后欣賞者會發(fā)現(xiàn)畫面是采用穩(wěn)定的三角形構圖,蒙娜麗莎那優(yōu)美的雙手和背景中靜謐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協(xié)調、相呼應,整個畫面流露出自然、優(yōu)美、高雅的藝術氣息??傮w來說,它充分體現(xiàn)出達芬奇所代表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3、審美再創(chuàng)造

藝術鑒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行為,欣賞者的鑒賞活動是積極能動的精神創(chuàng)造性行為。欣賞者應敢于拋開藝術家與批評家既定的規(guī)范框架指令,去大膽探索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性認識、批判等。我們可以在知覺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情感記憶和審美理想,對藝術形象加以想象和聯(lián)想,使作品內容更豐富。

這一階段欣賞者可以運用情感與理性綜合的藝術欣賞方法,以直接感知性與分析研究性相結合而領略、理解藝術作品。在審美欣賞中,對作品內在意義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來聯(lián)系的。想象是欣賞者在對油畫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把某些經驗的東西提出來進行回憶、聯(lián)想、類比,有很強的主動支配性,是具有綜合統(tǒng)一性能的感性活動。當鑒賞立體主義油畫、表現(xiàn)主義油畫時就需要我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現(xiàn)出的和模糊不清的東西。因此,大學生要從古今中外的名畫中品嘗美,從生活中提煉美,之后再創(chuàng)造視覺美。非美術專業(yè)的大學生要想積累審美經驗,就應該進行藝術形式感的專業(yè)訓練,培養(yǎng)自己對藝術和美的感受能力。

結語

欣賞者每一次鑒賞油畫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藝術感悟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只要你對藝術充滿熱情,加強文學藝術的修養(yǎng),充分運用和調動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識對油畫作品加以關注,多學習、多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就能逐步練就出敏銳而準確的藝術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澤厚著.美學三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2][美]魯?shù)婪虬⒍骱D分?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第6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平面設計;圖形的創(chuàng)意及運用;意義

著名的加拿大學者麥克魯安曾經大膽預測過,當今的社會將是:

“圖形時代”社會取代了文字文化的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變遷、社會的前進是圖形所能記憶的藝術表現(xiàn),其藝術魅力無法比擬。在科技網絡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強力碰撞相互融合,

現(xiàn)代文明和傳統(tǒng)文明的傳承以及鮮明的反差之間的相互碰撞,造就了當今平面設計作品中圖形設計的的多元化,現(xiàn)今人們的審美觀已經不同往昔,審美要求以及審美的意識也在大幅的提高,圖形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變化,以滿足人們追求圖形圖像視覺的震撼和享受。圖形設計的多元化對平面設計藝術的發(fā)展意義重大,并且對藝術世界的格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平面設計與圖形設計

平面設計內容是二維設計空間的各種素材的設計和組合分布,包裝的設計、網絡網頁的設計、DM廣告的設計、海報的設計、媒體平面廣告、pop廣告的設計、書本的設計、期刊的設計等等都是平面設計的藝術種類。其中圖形的運用是貫穿所有平面設計的種類,因為圖形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平面設計作品的好和壞,好的圖形設計讓平面設計藝術作品不單單起到宣傳的作用,還能更好的反映平面設計藝術作品的內涵,使人感受到視覺的享受,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平面設計藝術作品中,圖形設計和其他藝術門內相比較能突出表現(xiàn)藝術與科學的相關聯(lián)是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的統(tǒng)一,是其他藝術種類所不能比擬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莊子的著作《莊子?外物》一書中說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眻D形時代的到來,是要求設計師們不斷地對平面設計藝術中圖形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宣揚,彰顯自我圖形設計觀念,讓平面設計藝術作品中的圖形設計更能迎合時代的氣息,從而使平面設計藝術作品因為有了圖形設計的點綴而充滿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

二、圖形的創(chuàng)意及運用

現(xiàn)今社會是圖形的社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圖形設計藝術,因為平面設計藝術作品中圖形設計是最經濟最時尚的表現(xiàn)方式,能用最簡潔的圖片放大平面設計藝術作品的最大價值,使平面設計藝術作品起到良好的傳播推廣,讓人能通過圖形設計對平面設計藝術作品過目不忘,因為圖形設計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平面設計藝術作品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圖形設計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眾多的平面設計作品中想要打動人,使人們能對平面設計藝術作品產生共鳴,這就需要圖形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富有時代氣息,這就要求平面設計師們對圖形設計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和獨特的設計理念構思,圖形的創(chuàng)意是衡量一個平面設計師所應該具有的藝術內涵和設計理念及所必須具備的獨特設計風格,平面設計藝術作品圖形的創(chuàng)意必須要設計師們熱愛生活,藝術靈感來源于生活,所設計的作品也能彰顯出時代的氣息,縱覽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們的藝術成就,無不發(fā)現(xiàn)其知識的淵博,對生活的感觸和領悟,藝術作品的瞬間都充滿時代的氣息,像偉大的畫家畢加索的《和平鴿》,至今都讓人感慨和平的偉大,和平來之不易,偉大的畫家達.芬奇的藝術創(chuàng)意來源于他的博學,他曾是機械師、工程師,還是位著名的數(shù)學家,這在他的藝術作品中能充分反映出來,他的藝術創(chuàng)意經常帶有自然學科理性思維和藝術想象的融合體,二者巧妙的運用到藝術作品中,他的藝術作品總能使人遐想無限,其藝術作品充滿了藝術魅力,像他的代表作之一的《蒙娜麗莎》是至今都讓人感慨萬千,吸引了世界各國的藝術家都對其欣賞研究。平面設計中圖形的設計離不開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意和藝術靈感,因為平面設計作品是來源于生活,廣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所以平面設計師們一定要對生活方方面面有所了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能被廣泛地運用和接受,要將生活中的點滴靈感運用到圖形設計創(chuàng)意中,使得平面設計作品因為圖形設計的完美凸顯出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使平面設計作品充滿藝術活力。現(xiàn)今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平面設計作品理念的更新顯得尤為重要,產品的更新?lián)Q代相當?shù)目?,消費形式日新月異,如果平面設計作品中圖形設計千遍一律,沒有新意,將會失去藝術生命力和商業(yè)價值,平面設計藝術中圖形設計要想給人印象深刻,揮之不去,就必需要有創(chuàng)意,出奇創(chuàng)新才能使得平面設計藝術作品煥發(fā)藝術生命力和商業(yè)價值。平面設計藝術的設計師們必須能保持思想上的活躍,領悟生活,始終保持對事物的想象和聯(lián)想力,在平面設計藝術中,圖形設計上要做到構圖的創(chuàng)新、新穎,能緊緊抓住設計作品的藝術內涵,能充分表現(xiàn)出平面設計作品的藝術魅力和主題鮮明,在平面設計藝術作品中對圖形設計創(chuàng)意是相當漫長和究雜的構思,是要求平面設計師具備藝術涵養(yǎng)和藝術創(chuàng)作天賦,在漫長的創(chuàng)作中如何能尋找運用海闊天空的想象力和靈感來進行在圖形設計創(chuàng)意,尋找到平面設計藝術作品樣式和設計情感的完美融合。

第7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美術欣賞;課堂教學;新嘗試

1997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試用)》將高中美術欣賞課程定義為必修的“藝術欣賞課”。高中美術欣賞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重點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更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

鑒于藝術欣賞課的學科特點和重要意義,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中上好高中美術欣賞課,打造創(chuàng)新人才呢?筆者作了以下嘗試。

一、把握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審美形態(tài)教育

審美形態(tài)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形成敏銳的審美知覺和對美的欣賞感悟能力。

高中美術欣賞課是藝術學科,高中美術欣賞課程偏重于學生的“眼到、口到、心到”,教學是在以欣賞為主線的審美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藝術修養(yǎng)及審美情趣。

課堂教學離不開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與指導,在課堂中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審美形態(tài)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和藝術中美的形態(tài)與結構的識別與鑒賞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美術知識,掌握必要的審美方法,提高審美的能力。

在此教學階段中,在賞析藝術作品形式與結構美的基礎上,挖掘作品的深層含義,對學生進行美感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即使離開教材,離開課堂,也能懂得如何鑒別和欣賞。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的能力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美,也充滿了美。在藝術欣賞教學中,注意生活與美育之間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美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開展豐富多彩的審美活動,比如結合學生的衣著打扮,欣賞色彩的搭配,把色彩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指導我們的日常著裝;欣賞建筑作品時,除了結合教材學習必要的知識外,還可以結合我們城市的建筑、公園、街道、雕塑等,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審美活動中,使學生真正學會發(fā)現(xiàn)、評鑒、欣賞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與靈感,提高學生的生活審美能力。

三、整合資源,多元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美術欣賞課程是在文化的整體發(fā)展統(tǒng)攝下的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十分強調對其他學科的滲透與融合。

在教學時,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各學科的有益資源,加強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在對學生進行欣賞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升華美術欣賞教育的內涵和意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審美情趣。

(1)美術與語文課程的融合。文字是表達內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文字的描述不僅能帶來美的享受,更能帶來心靈上的震撼。通過與語文課程的結合,讓學生學會描述美、想象美,提升審美能力。

(2)美術與音樂課程相結合,將音樂帶進美術欣賞課堂,進一步烘托了審美的情境與氛圍。結合作品,選擇相應的音樂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播放,視聽結合,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心靈感受,引起心理共鳴,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與啟發(fā),升華審美情趣。

(3)美術學科與自然學科結合,運用自然學科的技術和方法,為學生講解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背后的知識與故事,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形成立體、全方位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靈感。

(4)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相滲透,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到美術欣賞課堂中,幻燈、投影、電腦等設備,以及相應教學軟件的應用,使得學生不僅能欣賞靜態(tài)的藝術作品,還能欣賞動態(tài)的美,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學手段與課堂氣氛也令人耳目一新,學生也更宜于接受。

(5)美術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發(fā)揮了美育的更大作用。在美術課堂上,創(chuàng)設平等情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藝術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興趣以及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學生在欣賞此作品時也受到了思想、情感和興趣的影響。

藝術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境界。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欣賞起來可以陶冶情操,完善意志,使欣賞者的人格境界得以提升等。藝術作品在引起欣賞者的激動和共鳴中,喚起了優(yōu)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種種思想感情,在潛移默化中使欣賞者接受某種道德情感,受到某種精神品質的熏陶,從而改善人們的情感狀態(tài),影響人的行為。

(6)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還要綜合運用歷史、政治、經濟、宗教、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因為文化的發(fā)展與經濟、政治、歷史、社會、宗教等方面是緊密相聯(lián)系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政治、經濟、歷史等大的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大多反映了時代和社會歷史特征。在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時,離不開這些方面知識背景的支持。充分展示藝術作品的外在與內涵,充分挖掘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教師要增加知識儲備,提高個人能力。

在藝術欣賞課堂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與技能來審美,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并大大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總之,高中美術欣賞課是深化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特殊而積極的一步,教師必須從實踐出發(fā),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從開放性、多元化的角度出發(fā),充分運用各種方法,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與內容,挖掘美術欣賞教學的內容與意義,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能力與質量,從而打造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8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藝術心理學的內涵

藝術是指通過形象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因表現(xiàn)手段和方式不同,通常分為: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語言藝術(文學)和綜合藝術(戲劇、電影)。特點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方法并獨特優(yōu)美而豐富多采。在我們探討藝術的內涵時,可以將一些繪畫、音樂以及與藝術有關的特殊活動當作表現(xiàn)和反映藝術價值的特定媒介,這樣就可以從人們的情感、意識等方面進行交流與滲透。在現(xiàn)代商品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期,藝術越來越廣泛的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激發(fā)著人們的精神需求,藝術發(fā)展的趨勢將走向無限化。

心理學是指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xiàn)的科學。心理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維、情緒、意志等。現(xiàn)代心理學的產生,心理思維驅動著一切的實踐活動,指導并調節(jié)人們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過程。心理學所提供的關于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性的知識,在為人類各個領域實踐活動的服務中是十分必要的。

藝術心理學也稱“心理學美學”。研究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欣賞過程的心理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研究內容包括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想像和審美思維,藝術欣賞中的理解、判斷和鑒賞以及藝術家的個性心理結構等。心理現(xiàn)象在每個人身上產生時,又總是帶有個人的特點的。在藝術實踐活動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現(xiàn)象,如在我們欣賞美術作品時出現(xiàn)的對畫面色彩的溫度感;這些都是思維的結果。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以及其它實踐中經常發(fā)生的認識活動。

藝術作品中的心理需要

在我們對藝術欣賞的過程中,作為主體的人與所被欣賞的事物之間存在一種辯證的關系,而且主體對客體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繁榮發(fā)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在對物質需求滿足的情況下,對精神上的滿足標準逐漸增加,甚至精神追求所達到的愉悅感是物質上無法超越的。這是人們擁有審美基礎的情況下,所要進行的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它不同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審美水平。當一個人具備了藝術審美的能力,藝術家將會創(chuàng)造出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藝術作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樣才使得藝術品實現(xiàn)了其藝術審美的價值,才能在社會中發(fā)展其各項功能。

因此,接下來我們要理解大腦對感官外界事物的功能,這樣才能深入認識作為主體的人是怎么進行藝術欣賞的。首先,大腦的前期準備過程是主體的各個感覺器官對外界事物信息的感知,并將這些信息儲存起來。之后在進行藝術欣賞和藝術實踐活動的時候,主體的大腦被豐富、大量的信息充滿,就會對藝術作品產生升華與感悟,能更好的理解和認識藝術作品。在這里大腦儲存信息的豐富程度,是欣賞藝術品時理解能力的關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遇到各種各樣新奇的事物,我們接觸它,感知它并將信息儲存在大腦中,對這些事物的感悟也引起了我們的情感和行動,并在之后會因為一定的條件再次出現(xiàn)。

藝術實踐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

心理活動是一種最基本的活動,主題進行藝術欣賞時,心理活動占首要位置,對藝術作品的感知就是人們感性層面的活動。一件藝術作品傾注了藝術家的審美與情感,當人們主動參與進藝術實踐活動中,就是人們在自然而然的帶著感情來欣賞藝術品。只有人們對擺在面前的藝術品放進自己的感情來欣賞,就會實現(xiàn)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如上所述,主體質的飛躍是一種藝術欣賞時變?yōu)槔硇哉J識的過程,即大腦對所感知信息的分析能力。我們知道,一個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也就是主體大腦對藝術品大量信息的分析內容,包括藝術品題材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所選用的體裁是否一致。大腦是腦的高級部位,是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而且因人而異,不同審美基礎的人對藝術品的體會是不同的。

第9篇:藝術作品的欣賞范文

關鍵詞:美術欣賞 主動思考 感受

美術欣賞是一種藝術行為,盡管很多藝術作品使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困難,但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覺卻應是相通的。以往老師在講課時,多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向學生灌輸既定的想法,這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機會,久之,學生就缺少了學習的主動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授美術欣賞時,對每一幅作品的相關趣聞做引導性闡釋,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比如說,首先讓學生自己對一幅作品進行想象,去思考其中個人所感受到的美和意義,去體驗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讓他們在這些想象的過程中,對作品產生最強烈、最深刻的感受。其次,讓學生去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造過程。很多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在創(chuàng)造時都是艱辛、痛苦的。中國明代藝術家徐渭曾是個精神病人,卻在極端痛苦的折磨下創(chuàng)作了多幅驚世之作,被齊白石所敬仰。深刻了解這些作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有效地激發(fā)出來。

二、正確地引導學生的美術欣賞方法

(一)感受引導

學生對作品的感受在起始時都可能是片面的,所以教師要逐步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對作品的感覺和評論趨于“鑒賞”地去領悟。藝術作品的魅力是可以引起欣賞者的審美聯(lián)想的,學生欣賞時,除了第一感覺,還要引導他們對作品的內容、主題、思想等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有了這樣的欣賞引導,學生對各種藝術作品就會有更深的理解感受,他們就會變被動吸收知識為主觀體驗情感,從而大大提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畫詩引導

畫詩引導是針對中國古代的美術作品欣賞提出的引導方法。中國古代山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是中國美術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美術作品中常是畫中有詩的。不同于西方的寫實性、線條、陰影、結構等,中國的美術作品主要靠意境和情感打動人心,所以,相對于西方作品的理論性,中國美術作品的欣賞教學更需引導。如徐渭《墨葡萄圖》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睆倪@首詩中,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到徐渭歷經的滄桑,及其壯志難酬的悲憤和壓抑。倪瓚的《六君子圖》,氣象蕭疏,近乎荒涼,并無特別突出之處,但經過黃公望的題詩可以讓人理解得更多,元代漢族知識分子的不滿情感躍然紙上。

(三)情境設定

為了增強學生的美術鑒賞感受,教師可以根據(jù)欣賞的作品主題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更能加強學生的想象和理解。如欣賞中國美術作品時,可以放一些民族音樂、古箏曲、洞簫演奏曲等,使聽者置身一種古典的環(huán)境中。如欣賞外國美術作品,可以設定一些視覺氛圍,能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感受作品的畫面感、陰影和結構色調等。

三、美術欣賞教學的意義

從理論意義上來說,美術欣賞可以陶冶學生的心性情操。美術作品的藝術性,來源于對美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所以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可以有一種美的教育,潛移默化之下,逐漸地就提高了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就可以進一步影響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性情塑造。其次,有助于學生了解歷史。不同的藝術作品來自不同的歷史時期,這些作品既有藝術角度的審美,也有歷史文化的意義。在對這些作品的欣賞中,可以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古今文化的差異等,欣賞藝術的同時開闊視野,使學生在美術欣賞的過程中,也能獲得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再次,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霸娭杏挟嫞嬛杏性姟?,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中,同時也包含大量的文化知識。文、藝相互滲透,學生不僅掌握美術欣賞的方法和美學知識,也能豐富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

實踐的意義在于,通過良好的把握對于美術欣賞的教學研究與引導學生主動體驗,讓學生通過全方位的審美方式,差異、評定等有針對性地進行美術欣賞引導,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只有通過不斷完善學生的美術欣賞的引導工作,才能讓他們在對于美術的學習與鑒賞中得到知識,更好地與品位、高雅相融合、靠近,激發(fā)學生對于“美”的領悟力,對于“藝術”的獨特感知力,實現(xiàn)真正的美術欣賞價值。

四、美術欣賞對學生主動體驗發(fā)展中的作用

美術欣賞,可以說是人們對于美的體驗、臨摹、觀感。它是一種來源于心靈的觸碰,是人生與美術作品的有效融合。美術欣賞不僅在視覺上對于學生是一種體驗、觀看,在心靈上也是一種新的人生感受與認知。通過美術欣賞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享受,更能通過美術欣賞提高他們對于另一個世界的認識。依據(jù)學生對當代事物與社會、情感等的認知度,讓他們能夠通過美術欣賞進行主動體驗,讓他們擴大知識領域、學習范圍,一步步提高其修養(yǎng)、思想、心靈等精神境界,通過主動體驗美術欣賞,讓學生們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與審美水平。因此,重視與做好學生的美術欣賞應成為所有美術教育者的主動體驗。

參考文獻:

[1]張圣維.如何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J].科技平臺,2007.6(17):250

[2]陳木斌.在美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嘗試[J].教師,2010.7(72):57~58.

[3]任清善.淺談高中美術欣賞及引導方法[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