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命題演講范文

命題演講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命題演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命題演講

第1篇:命題演講范文

文明禮儀主題演講詞500字 篇【1】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因為文明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文明,大家知道要怎么做呢?文明是遇到時老師或同學都說一聲“您好”;是與人和平相處不打鬧;是待人親切、友好、大方和寬容;是自覺撿起地上的紙屑,讓地球多增添一片新綠。

“文明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要學會講文明、懂禮貌,不說臟話、粗話、幫助人、愛護人。在校園里下課時,總能聽到那臟話從同學口里脫口而出,總能見到一些同學隨手亂扔垃圾,破壞了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這些是多么不文明的行為啊!我們要從小事上做起,講文明、懂禮貌、幫助人、愛護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嘛。所以請大家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講文明,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創(chuàng)造文明美好的環(huán)境。

“行為文明禮儀要遠離粗俗”

做文明人,就是要遠粗俗要離遠粗俗,遠離野蠻。同們之間有時會發(fā)生一些小的誤會,有的同學會一笑了之,有的會找其他同學評明,這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但有的同學會用相互打罵的粗俗行為去解決,這是一種野蠻的,請同學們記?。河写炙?、野蠻的行為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個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但它卻是生活里很重要的事,也是最堅難的事。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我們的文明禮儀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文明禮儀主題演講詞500字 篇【2】

你的一次伸手,把吃完瓜果扔進垃圾桶里,會讓大地增添一份綠意;你的一次彎腰,將地上的廢紙撿起來,會使道路上煥然一新;你的一聲勸告,告訴別人做好文明禮儀,會讓人民素質(zhì)提升地更快,你每一個文明的舉動,會使杭州更美……

“校園里,真熱鬧,小朋友,懂禮貌……”這一句句朗朗上口的三字經(jīng)讓同學們耳熟能詳。但是,我們口說無憑,怎樣才能真正做好它呢?

平常在我們休息的課余時間里,地板總是會發(fā)出撕心裂肺的“”聲,他覺得我們同學對它太不友好了,總是用腳“糟蹋”它,讓它破裂,骯臟,這是文明的采三學生嗎?校園里的一部分花草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每一朵花都有它最絢爛的時刻,可是有些同學們刻意地去破壞它,傷害它,鮮花凋零,一陣風吹來,多么凄涼。這是文明的采三學生嗎?

“鈴鈴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并肩沖出教室,跑向操場。教室的門被同學們個個身體撞擊地搖搖晃晃,時不時還會發(fā)出“吱吱……”的響聲。這是文明的采三學生嗎?吃飯了,餐廳里熙熙攘攘,仿佛走進了農(nóng)貿(mào)市場,喧嘩聲,喊叫聲響徹云霄。由于餐廳同學非常多,放盤子時總會有些擁擠,可是有些同學更加不守紀律,一定要擠到隊伍最前面先放。這是文明的采三學生嗎?我不禁感嘆道。此時我的心流淚了,中國真的被外國人這么貶低,這么歧視嗎?煞時,一個念頭油然而生:我要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讓我們銘記著文明禮儀,一起攜手打造更輝煌的明天!

文明禮儀主題演講詞500字 篇【3】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三字經(jīng)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jié)。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zhì)、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

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比如:下課鈴聲響后,有些男孩兒便橫沖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學大聲說笑,有時還說出一兩句臟話。還有的同學,可能因為一點口角紛爭而不依不饒,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好的風氣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絕。

有些同學認為要好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可真難。其實,從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xiàn)出來:在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在和他人告別時的一聲“再見”。只不過這些小事微不足道罷了。

文明禮儀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真真正正的實踐。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小主人,讓我們的校園失去粗言,充滿歡聲笑語,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中萬紫千紅的盛開吧!

第2篇:命題演講范文

設想:你獨自行走在一個沒有其他任何行人車輛、完全沒必要擔心出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剛好紅燈亮了,你是停下來等紅燈熄滅,還是觀察情況后繼續(xù)前行?

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公民有等紅燈的習慣,即使四周空蕩蕩的,紅燈一亮,老百姓都老老實實地等著。或許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常規(guī)思維,這老外確實呆板傻氣,對某些人為的規(guī)章制度不知靈活地變通。在自己認為合情合理或四周無人的情況下可以違反規(guī)定,這似乎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于是紅綠燈常常成為街頭的一道華而不實的裝飾。

追溯歷史的源頭,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有絲路花雨、四大發(fā)明、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文明的倩影曾與我們的祖先如影隨形,“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曾是世界授予華夏民族的頭銜。

但是,當我們踏著經(jīng)濟騰飛的步伐,盡情享受物質(zhì)文明帶給我們的便利繁華的今天,您可曾留意過國外的公共標語?大部分標語用英文書寫,但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便后請立即沖水”等文明告示卻用中文書寫。許許多多的老外對我們中國人的評價是“臟亂吵不守規(guī)則”。面對國人習俗在國際的惡劣影響,我們還能自我陶醉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雖然我們不是太陽,不可能將整個社會照耀,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只小小的螢火蟲,用微光將自身點亮。我們可以努力加強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嚴守個人的道德底線,為轉變種種不良行為作出點滴貢獻。我們的祖先講究自我修身,提倡“慎獨”,意思是在獨自一人、無人監(jiān)督時,要時時處處謹慎自覺地約束自己,不能因為無人知曉就放松自我要求,做出有違道義的事情。例如不能因路上無人就隨地吐痰丟垃圾闖紅燈。

第3篇:命題演講范文

   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首先給大家講這樣的一則報道,說得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shù)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你說這是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shù)是中國大陸來的游客。”同學們,你們看:不文明行為真是國恥啊?

   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媽媽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zhì),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zhì)如何,在這一細節(jié)中已有了答案。所以,今天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那么,怎樣才能當上“文明少年”呢?在此我建議同學們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在課堂上表現(xiàn)為:坐姿端正、凝神聽講、舉手發(fā)言;二、在課間表現(xiàn)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紙、不踐踏花草,不亂刻亂畫,不破壞公共財物,還要能主動撿起地上的雜物。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要朝樓下沖,不大聲喊叫(包括課間在教室里也不大聲吵鬧)。三、在社會中表現(xiàn)為:公交車上主動讓座,待人接物禮貌周到。文明禮儀還表現(xiàn)在一聲真誠的“謝謝”,一句真心的“對不起”,還有每日的“您早、你好、再見”等之中。特別是本周四、五兩天見到老師和檢查的領導就要喊“老師好!”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nèi)化的一種快樂!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chuàng)建和美的文明校園,人人爭做“文明少年”!

   關于做文明學生的主題演講稿范文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yǎng)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shù)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jù)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jié)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jié)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jié),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yǎng)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尤其是對于我們樂安實驗學校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學生是經(jīng)過各種途徑和努力后,才得以成為樂安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nèi)、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園內(nèi)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見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鬧,走路推推搡搡,隨意撞壞門窗,也不覺心疼;再例如校園內(nèi)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wèi)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相反,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優(yōu)良的學習成績?,F(xiàn)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zhì)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無數(shù)事例表明,走向事業(yè)輝煌,開創(chuàng)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zhì),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腿,不亂打亂鬧。我相信,我們?nèi)w師生經(jīng)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關于做文明學生的主題演講稿范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文明行為奏響和諧之歌。

   “和諧”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態(tài),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就是要建立一個文明的美麗的充滿朝氣的校園。

   作為一個生長在禮儀之邦的大學生,文明行為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根基,使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保證。

   首先,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是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基礎。

   試想,如果一走進我們的學校大門就看見的是滿地亂飛的紙片和塑料袋,草坪上是一道道走出的小路,耳朵里是不堪入耳的粗話,你的心情會好嗎?你會有認真學習的心情嗎?答案是否定的。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環(huán)保意識”是現(xiàn)代人的重要標志。我們應當切實的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系全球,著眼身邊。有句古話叫“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只有一個干凈美麗的校園才能使我們安靜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必要條件。構建和諧校園首先就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夕,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我們像枝葉嫩綠的幼苗,在老師的培育下茁壯成長。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要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互敬互愛。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校園還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三,誠信,文明的作風是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有利保證。我們的校訓提到“守誠”,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也提到“明理誠信”,足以見得誠信的重要性。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xiàn)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最后,良好的學風,校風會使我們的校園生活更加美好。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般不聲不響的吸引每一個學子奮勇前進。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

第4篇:命題演講范文

我們的使命演講稿1

各位同學: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話題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對于使命和社會責任,也許你們根本沒有考慮過,你們可能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至于什么使命和責任要交給那些偉大的人,如果你們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馬克思曾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無所謂,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與現(xiàn)存的世界的聯(lián)系而產(chǎn)生。”所以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使命和責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人的使命??箲?zhàn)的年代,人們有救亡圖存的使命,而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世界的主題的時候,當代大學生的使命變了。不再是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當然更不是沒有使命。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肩負的使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不過這樣一個使命,似乎有些遙遠,不切實際。我認為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年輕人,是國家新生活力的群體之一。這就對大學生的職責有了比較高的要求,首先對自己專業(yè)知識的掌握,這是最本源的任務和使命,和一切的基礎。其次是對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只有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才能夠符合高速發(fā)展變化的時代要求,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因而我們當代當代大學生要著眼于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用“三個代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再次還要接受較高層次文化的熏陶,這是一國一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你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國家大學生在文化變革中扮演的都是保守者的角色。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說說責任。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抑或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責任。

首先人應該對自己負責。人生在世,雖然活著不全是為了自己,卻有著對自己的責任,那責任是別人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對自己負責,就是要做一個無悔無愧的人。人活著,短暫幾十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名成家,也不是成名成家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所以,對自己負責,遠不是成名成家那樣簡單,而是要活得充實,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價值何在,也許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也許在別人的評價中??偠灾?,不能讓自己委屈,也不能讓自己遺憾。

同時,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大學生也有著不可推卸的對家庭的責任。盡管家庭并沒有刻意要求。而正是因為此前對家庭盡到的責任太少,成為大學生后,就更應該增強責任心。家是一個一出生就有的小環(huán)境,是一個永遠的歸處。都說“當你失意時,第一個想到要回去的地方就是家”。家庭成員之間是沒有功利的純正的關系,是都甘愿為其它家庭成員奉獻的。所以,盡一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既是對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的報達,也是給予自己心靈的反饋。

對國家,同樣有著責任。且不論公民的義務,單就國家的培養(yǎng)來說,知恩圖報就已經(jīng)是必然的了。對國家的責任,也就是歷史使命。天下興亡,匹夫有則,更別說是國家為之投入了的大學生,更別說是在這個相對和平的年代。也許這一目標是遠的,可是,只要堅定不移,就也是近的了。作為國家的人民,作為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無法也無須逃避我們的使命。只要能夠堅持著自己的方向,所有的人一道努力,就不會有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而社會主義中國,才是我們奮斗的熱土,才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無愧無悔的人,作為大學生,生在一個和平年代的大學生,肩負起應有的歷史使命,才能使人散發(fā)光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們的使命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剛拿到這個責任與使命這個演講題目時,我便問身邊的同學,你最先想到什么,有的人說,做好事沒報酬,有的人說去參軍保衛(wèi)祖國,還有的覺得責任就是使命,使命就是責任,二者沒有什么區(qū)別。

那么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

美國總統(tǒng)林肯21歲那年,在一家商店里當雇員。一天,由于一時大意,他多收了一位老婦人12美分。當發(fā)現(xiàn)后,他連夜趕了六英里的路,也就是9600米,將多收的錢還給了老婦人。

第二個故事。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在戰(zhàn)火硝煙的時代,放下手中的鋤頭,義無反顧的當了一名小小的士兵,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

在這兩個故事中,你們覺得哪一個重點表現(xiàn)責任,哪一個更著重于表現(xiàn)使命呢?

答案是顯然的。

責任就是你必須要去承擔的事情,你應該做的事情。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社會普遍價值觀上的。而使命,簡而言之,就是重大的責任。但它的高度又建立在責任之上。

有些同學總覺得責任和使命是那些有成就的人該承擔的。仿佛它跟你八輩子都扯不上半點關系,誰愛承擔就承擔去。

但是,你要知道,從你在這個世界上降生開始,你就有了你該承擔的責任。

首先,我認為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是要活得充實,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你要給自己一個高度,然后用一生的時間去追逐它,不要認為你的目標太遙遠,只要你堅持不懈,你總會一步一步的接近。你不能讓自己后悔。就比如這次月考,我一跟別的班的同學談到月考,每個人都說:真的考得好差好差的。那你首先捫心自問,你對自己負責了嗎?不要花費那么多時間在失敗的嘆息上,這樣只會導致更大的失敗,努力了你才不會讓自己覺得遺憾,不是嗎?

我初三準備考青班的時候,我數(shù)學老師跟我說:以你現(xiàn)有的解答難題的程度要考上青班很難。我媽也說她知道我在這方面就這個水平。可我偏偏就跟這句話杠上了,什么叫我就這水平?我總覺得如果我在這一刻退縮了,放棄考試的機會,我將來絕對會后悔。我必須對自己負責??偠灾?,不能讓自己留下遺憾。

其二,便是對家庭,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其實這也就升華成了使命。

一個人會成功,第一,一定是他的目標明確,第二,一定是他的使命感很強。強大的使命感,能讓你突破任何的瓶頸,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你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做?

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我們的使命,既是對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的報答,也是給予自己的肯定。

作為中國新生力量中的一員,我們無法也不能逃避我們的使命。我們的使命便是為社會,為國家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做出貢獻。說不定數(shù)年后我們當中的一員就會成為第一個為中國贏得諾貝爾獎的人。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責任與使命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許可以讓你勝任工作,責任卻可以讓人創(chuàng)造奇跡。

第5篇:命題演講范文

5月15日,在災區(qū)垮塌的房子下面一位死去的母親雙膝跪地支撐身體護住

了3個月大的嬰兒,她的孩子毫發(fā)未傷,在孩子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機,屏幕短信顯示著18個大字:“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記住我愛你!” “我愛你”。在一個母親用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著這個孩子的時候,最美麗的語言就是這三個字“我愛你”。多么無私的愛,他可以讓我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當大地震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生命脆弱的同時,更感受到了愛的無私,愛的偉大,這種無私大愛所創(chuàng)造的生命奇跡。

無數(shù)感天動地的事跡在災難與傷痛中閃耀著人性的熠熠光輝,這耀眼光輝的根源就是人類所共有的愛,這種愛就是大愛無疆。 正是這樣一種對生命對愛的感動,讓我重新審視了生命的意義和作為一名護理的價值。

剛畢業(yè)時,我曾護理過一個五歲的白血病男孩。他從三歲開始就失去了一個健康小孩的所有歡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就在白色的病房里渡過,沒有了和小朋友們的嬉鬧,每天面對是穿著白色工作服的醫(yī)生和護士,但在他白色的床單上,我們總會看到他和他的母親親手為我們編織的五彩小金魚。

一個被病痛折磨的五歲小孩,一個隨時可能會失去孩子的母親。是什么力量讓他們?nèi)绱藞詮姡渴鞘裁戳α孔屗麄儧]有絕望和放棄。

是愛,是對生命的熱愛。在這個母親看來,生命如果存活一天就一定要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我們不僅要感恩我們生命的存在,更要讓我們有限的生命去施展無限的愛。再短暫的生命,只有有愛,同樣可以綻放出人性的光芒。

現(xiàn)代護理事業(yè)奠基人南丁格爾說:護士的工作對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塊、木片和紙張,而是具有熱血的生命和人類,護理工作是精細藝術中之最精細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護士必須具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

那顆同情的心,那雙愿意工作的手就是護理工作者為無數(shù)生命所施展的愛。

我是一名輸液區(qū)護士。配藥、輸液、接瓶、拔針就是我們工作的主旋律。

每天我們穿梭在排著長隊的走廊,耳旁是小孩的啼哭和尖叫,空氣中時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和不安情緒。

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們的愛堅韌持久。我們用愛為病人送上一杯溫

水,我們用愛呵護痛苦的,我們用愛擦干傷心的眼淚,我們用愛寬容患兒向我們吐來的口水,病人不理解的抱怨和辱罵。 沒有豪言壯語,平凡的話語中卻滲透著對生命的認真和責任。這就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和愛護。

我們不再感到委屈和負重。因為我們用愛守護生命。這種愛,是黑夜中閃亮的明星;這種愛,是夏日絲絲的清涼;這種愛,是冬天暖暖的陽光;這種愛,是責任、真誠和奉獻。

這種愛,讓我們用人性的光芒照亮和溫暖備受病痛折磨的生命。

用愛守護生命,感受生命的尊嚴。用愛守護生命,感受愛的無窮力量.

擦干眼淚 讓我攙扶著在廢墟上屹立

信心點燃信心

體溫相互溫暖

第6篇:命題演講范文

在我看來,《開學第一課》作為一節(jié)中小學的必修課,無疑具有醒世作用。沒有一個人不珍惜自己僅有一次的生命,沒有一個人會漠視安全問題導致的嚴重后果。但不把安全教育與自己的命運、生命時時刻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卻大有人在。這充分說明了某些學生不是不珍惜生命,也不是不想要安全,而是安全意識淡漠,不懂得怎么去保證安全?!爸R守護生命”開學第一課對于中小學而言,開宗明義地詮釋了珍惜生命的意義所在。

安全教育當前的確是每個學校的大事,但現(xiàn)在學生安全教育以學校老師灌輸式為主,學生對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極差。要提高學生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開展宣傳活動,尤其要開展校外宣傳,但現(xiàn)在學校開展校外宣傳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無疑這就產(chǎn)生了矛盾。這也是目前學生安全教育的一個“瓶頸”。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上好《開學第一課》,將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個社會,較好地彌補了校內(nèi)宣傳安全教育的不足之處。

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其實并不單純是一個學校教育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學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全社會來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安全問題就會存在隱患。盡管學校一直將安全教育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但學生的意外安全事故卻時有發(fā)生。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學生的安全教育到底在哪兒出了問題?

第7篇:命題演講范文

關鍵詞:作業(yè)題;考試題;考研真題;命題

巖石力學課程包涵的內(nèi)容多,公式多,并且計算量偏大,知識瑣碎,如何學好這門課是許多學生要面對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在大一大二階段學習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課程后,許多學生對力學有關的課程感到害怕,在心理上已經(jīng)默認巖石力學又是一門難以跨越的課程,學習的信心隨即垮掉。面對這一情況,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校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改革,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

眾所周知,巖石力學包涵眾多知識點,有基礎概念、基本理論,還有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如巖石的蠕變理論、巖石的強度理論、地下空間圍巖應力場計算等內(nèi)容,著實難倒了一批學生。教學過程中遇到以上知識點,教學速度、學生聽課效率明顯下降。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們采用習題訓練和考試命題方式改革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變講題思路,重在落實基本概念和理論

講解完教程上的習題后,教師應再給學生布置部分類似習題進行訓練。多數(shù)學生能夠通過模仿把題目做出來,但是其中部分學生因為沒有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思維靈活性較差,照辦照抄例題的思路去解題,結果可想而知。遇到這一情況,教師應改變過去的講題方式,比如在講解有關庫倫-莫爾強度理論的習題時,許多學生可以靠死記硬背記住此公式,但無法說出具體的道理,也就是沒有深入理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采用深入淺出的辦法將涉及此公式的概念和公式一一列舉,又進行公式的推導和巖石力學實驗現(xiàn)象的講解。

借助圖形記憶法,將微元體力學平衡模型和應力莫爾圓圖形進行再次展現(xiàn),然后逐步推導,通過梳理整個過程,多數(shù)學生掌握推導過程,因此許多學生就很快能夠理解公式(2),并且能夠靈活多樣地運用到此類題目的求解中。通過分析學生期末考試的結果發(fā)現(xiàn),這類題目答題效果非常不錯。

二、在習題中,摻雜部分重點大學的考研真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許多重點大學每年巖石力學的考研真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通過挖掘和分析發(fā)現(xiàn),許多題目可以用于日常教學,讓學生練習,通過訓練,許多學生因為做出部分題目或一個題目的大部分內(nèi)容,逐漸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女同學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工科的許多女生普遍感覺力學難學,但她們在背誦基本概念上較占優(yōu)勢,我們在編排題目時,盡量多安排一些概念題和問答題,這樣多數(shù)女生都能夠回答正確,逐漸對巖石力學有了信心,同時也提醒學生,課程知識點是非常深奧的,但只要抓住了多數(shù)基礎知識,完全能夠學會這門課程。

三、在考試中,注重考察基礎知識,不追求難題偏題怪題;利用心理暗示作用,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考研真題激情,樹立信心

基礎知識,特別是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是構成一個學科的基本元素。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可以促進學生理解概念,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體系,所以一般考試中的基礎知識分值占總分的60%-70%左右。

對于重難點,許多學生反映聽不懂,我們采用卸壓方式,就是把往年重點大學的部分考研真題展現(xiàn)給學生,暗示學生這是考研真題,難度并不大,你們看后也可以做出來,從而讓多數(shù)學生逐漸樹立起信心。在此基礎上,逐漸讓學生認識,學習內(nèi)容雖難,但是考試題目還都是基礎知識,但難度大的題目占的分值較少,許多學生認為自己能夠做出來最難的考研題目,對于一般的題目會更有信心。其次,暗示學生,考試的題目有可能超過考研的難度,不僅是題量上,還有難度上,暗示的目的是給學生適當?shù)膶W習壓力,另外的主要目的讓學生通過考試,明白考研題目的難度比期末考試的小,對于一些學生來說考研更不在話下,這樣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巖石力學的信心。通過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在研究生考試中的巖石力學考試中分數(shù)考得非常高。這無疑推動了在習題和考試命題上的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入。

三、結論

通過作業(yè)題訓練和考試題命題改革,有效促進了巖石力學課程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有針對性的課后習題和課堂習題的訓練,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增強。通過訓練,許多學生克服了在聽講理論時開小差、做題時不精力集中的毛病。

在課堂上訓練習題時,教師可直接引用一些歷年重點高校的考研真題,暗示學生這是某某高??佳姓骖},這樣極大地調(diào)動了多數(shù)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快速進入狀態(tài),有的學生認為做出這些考研真題,就能夠考上研究生,或者達到研究生的水平,因此格外認真。在部分考試題下面插入題目來源說明,告訴學生這是某高校哪一年的考研題,考后多數(shù)學生反映這些題目做得好。

沿襲“題海戰(zhàn)術”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針對難點,將題目涉及的公式的來龍去脈和推導過程都一一展現(xiàn),借助圖解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多數(shù)學生聽講之后都能夠很好的地理解公式,摒棄了過去靠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迎超,耿凡,張成林.巖石力學課程的現(xiàn)狀與案例教改思路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51-55.

[2]蘇堪華,龍芝輝.“油氣井工程巖石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158-159.

[3]喻清,曾晟,楊月平,等.礦物資源工程專業(yè)“巖體力學”課程教學[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22-124.

[4]劉開云,喬春生,劉保國.研究生巖石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日]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79-82.

第8篇:命題演講范文

【關鍵詞】高考化學 實驗命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3-0155-01

縱觀三年來江蘇高考化學實驗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試題的考查目的、呈現(xiàn)方式、題目內(nèi)涵較之老課程試卷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品質(zhì)、實踐運用及其中蘊含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更為突出。

一 命題走向之實驗基礎考查――回歸教材,關注細節(jié)

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是化學實驗的基礎,也是歷年高考化學實驗考查必考內(nèi)容之一。近年來江蘇新課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注重對教材中的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及pH計等常規(guī)儀器使用和過濾、蒸發(fā)、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考查,如:2008年卷題6對實驗室制取并收集NH3、構成銅鋅原電池、檢查裝置氣密性、利用排空法收集CO2的裝置正確性的考查;2009年卷題6,對制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和用酸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用容量瓶稀釋配置鹽酸、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的操作正確性進行考查;2010年卷題7,對制取CO2、NO、O2裝置的正確性和制備乙酸乙酯、洗滌沉淀、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的操作進行考查。從中不難看出:所考查內(nèi)容均為教材中常規(guī)儀器的使用和基本實驗操作,但對實驗細節(jié)的考查更為突出,如2009年卷題6,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考查分液時有機層從分液漏斗下端是否放出;2010年卷題7,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為5.2是否正確。實驗細節(jié)的考查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講實驗”、“畫實驗”、“背實驗”的現(xiàn)象是有力的回擊,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應對策略:高考實驗基礎考查的目的是檢驗考生的常規(guī)儀器使用和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分組實驗教學,開足開齊實驗,注意引導學生正確進行實驗操作,關注實驗現(xiàn)象、細節(jié),提高學生分組實驗的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實驗作風。在化學實驗復習備考時,應強化對教材中常規(guī)儀器使用、實驗基本操作、氣體的制備、藥品變質(zhì)與保存、離子的鑒定、物質(zhì)的鑒別與檢驗、推斷等作專題復習,以達到鞏固實驗基礎之目的。另外,還應針對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某些典型實驗進行歸納、對比,總結規(guī)律,由點到面,形成知識網(wǎng)絡,力求實驗基礎知識網(wǎng)絡化。

二 命題走向之實踐運用考查――化工流程,環(huán)保處置

新課標要求“反映現(xiàn)代化學研究成果和發(fā)展趨勢,體現(xiàn)化學時代特色,以化學視角觀察社會、科學、生活,關注化學學科最新發(fā)展,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睆娬{(diào)“有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新課標的要求在江蘇高考化學實驗試題命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如2009年題17,考查廢舊印刷電路板的回收利用,題18考查水處理消毒劑ClO2的制備、檢測,題19探討治療高血壓藥物多沙唑嗪鹽酸鹽的合成;2010年題16,討論化工廠利用鋇泥制取Ba(NO3)的工藝流程,題17考查燃煤煙氣脫硫方法的原理,題18考查新型銼離子電池的開發(fā)和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試題以工藝流程、操作流程、產(chǎn)品生產(chǎn)、環(huán)保處置等流程提問或情境設問,其特點是:(1)素材來源廣泛,工業(yè)流程、最新科技成果信手拈來;(2)提問靈活,不受素材限制,流程中超綱部分可以不設問,其中小間還可設計為開放或半開放式;(3)流程圖只提供一個素材背景,即使其中某問不會也不影響后面問題的作答,減少“連帶失分”現(xiàn)象;(4)降低了猜題押題的風險。這種命題方式可綜合考查學生的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過程分析、比較歸納、綜合推理、表達交流的能力,有助于引導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關注生產(chǎn)生活實際,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

應對策略:從高考實驗試題中可以看出,不論試題情境的信息有多么新穎、圖像有多么復雜,以它們?yōu)檩d體來考查的化學知識卻是簡單的,都是課標和《考試說明》中要求必須掌握的基本內(nèi)容。因此,在平時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需重點關注如何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實際,絕非知識毫無邊際的擴大與補充;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提煉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能通過信息提取轉化為解決問題服務;編制實驗訓練題時,要注意運用與生產(chǎn)、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相聯(lián)系的化學實驗為載體,多角度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講評實驗練習時,要注意知識內(nèi)涵與外延的有效挖掘,而不是高談闊論,更不是越深奧越好;要通過表格與圖像等信息模擬再現(xiàn)生產(chǎn)或科研過程中的實驗過程,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工業(yè)生產(chǎn)、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的聯(lián)系,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

綜上所述,從近三年江蘇新課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高考實驗試題注意與生活和實際的聯(lián)系,加強了對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和推理、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日常實驗教學和實驗復習備考中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規(guī)定實驗教學要求,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既不能盲目拓展實驗內(nèi)容、增加學生負擔,也不能忽視新課程實驗探究性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化學知識,訓練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形成基本觀點;同時重視化學實驗與生活生產(chǎn)實際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和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第9篇:命題演講范文

這個不起眼的透明硅膠塊是一個模型人體器官,從中伸出的幾根細小的管子可將大量液體及空氣以難以察覺的方式泵進泵出。這套裝置被稱為“器官芯片”,硅膠塊中內(nèi)置了人體活細胞,可以模仿人體組織架構和人體器官的物理運動。它有助于加速藥物研發(fā)速度,降低研發(fā)成本,并引領個人化藥物的發(fā)展趨勢。

美國哈佛大學維斯生物啟發(fā)工程研究所研發(fā)的這種“肺芯片”,被倫敦設計博物館評為“年度最佳設計”。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建筑與設計部資深策展人保拉?安特那利(Paola Antonelli)是這個獎項的提名者,她還安排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購買了這款芯片作為永久館藏。她說:“這是設計創(chuàng)新的象征。理論上說,這個發(fā)明能夠避免動物和人體藥物試驗產(chǎn)生的誤差,還能提高藥物試驗的效率,并將研究成果更快地向外推廣。”

各種微型器件在透明高分子聚合材料制作的“芯片”里再造了一個人體器官的組織接口,各種細菌、藥物及人體白血球在其中的行為作用可以很容易地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具體來說,有一個極小的通道貫穿其中,一張多孔薄膜沿著通道將它從中分開,一側充填著人的肺部細胞,另一側是毛細血管細胞。讓空氣在一側流通,另一側模仿血液流動,并利用真空來產(chǎn)生舒張、收縮動作,“肺芯片”就能模仿呼吸的過程。

“器官芯片讓我們看到了以前無人知曉的生物機制和行為?!本S斯生物啟發(fā)工程研究所創(chuàng)始董事唐?因格博(Don Ingber)說,“現(xiàn)在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能看到人體器官中進行的分子級活動,包括那些只在人體細胞而不在其他動物細胞上發(fā)生的事。大多數(shù)藥廠在狗、貓、鼠和人身上試用新藥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試驗結果,有了器官芯片之后,它們將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測試出藥物在人體上發(fā)生的特殊作用。

迄今為止,因格博和他的團隊已經(jīng)研發(fā)出大量不同的器官芯片,包括腎芯片、肝芯片以及會蠕動的腸芯片等,目前正在研發(fā)可供化妝品和家庭清潔用品生產(chǎn)廠商使用的皮膚芯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