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窺西方文化和對外交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西方文化與英美語言
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容,而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人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語言和文化相互纏繞,密不可分。作為西方文化主要載體的英語與西方文化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對外交往中,只掌握語言而不了解文化,常常會帶來理解與溝通上的困難。例如三A英語(代表三個以A開頭的英語詞組即assurance自信心,achievement成就感,acceleration加速度)的卷首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自恃英語水平很高的中國留學生初到美國就鬧了笑話,他逛商店時,柜臺小姐熱情地迎上前問“Yes?”,他卻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在國內(nèi),我們習慣地將yes理解為“對”“是這樣”,而在英美地區(qū),當用聲調時,yes意為CanIhelpyou?(我能幫你忙嗎?)是柜臺小姐主動向客人提供服務時的常用語;又如在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tǒng)競選中,經(jīng)??梢月牭絙abykisser這個詞組,其實,這是美國人送與政客的特別名稱,政客們?yōu)榱诉x舉獲勝,不惜“出盡八寶”,時刻笑臉迎人,見到母親抱著嬰孩也會搶過來kiss一番,以示與民眾打成了一片。美國人將政客稱為babykisser是極盡諷刺之能事的;再如,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Time)在描述美前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曾使用過這樣一個詞組:Nixon'sOdysseytoChina.Odyssey是古希臘詩人荷馬所寫的一部英雄史詩,它描繪了英雄Odyssey在古城特洛伊(Troy)陷落之后所經(jīng)歷的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歷程,在此用來喻指中美關系正?;?jīng)歷的漫長過程。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讀者,是很難理解這個詞組的確切含義的;還有,在今天的商戰(zhàn)中,經(jīng)??梢月牭紸chilles'heel一詞,該詞來自于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Achilles是位戰(zhàn)神,他威力無比,任性自負。出生后被其母倒提著在冥河水中浸過,除未浸到水的腳腫外,渾身刀槍不入,戰(zhàn)無不勝。故其意為“唯一致命的弱點?!逼鋵崳瓦B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往往與西方文化有所聯(lián)系,比如我們在業(yè)余時間玩的撲克牌中J、Q和K,就分別是英語單詞Jack(杰克)Queen(皇后)和King(國王)的首字母,在古希臘神話中各有所指。總之,語言的使用與國家、民族、歷史和一個人的經(jīng)歷和文化水平都有密切的關系,對許多的英語句子和詞匯,要經(jīng)過仔細的玩味、聯(lián)想和推敲,貫通全篇脈胳,了解其歷史、文化淵源,才能理解其確切含義。
二、西方文化與西方名稱
英美名稱是對外交往過程中一個要接觸到的重要問題。英美商業(yè)產(chǎn)品的命名和譯名都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對外交往中,我們不應該將名稱僅僅作為某一產(chǎn)品的代號來處理,若能認真探討其與文化的關系,一定會受益無窮。比如可口可樂是19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的一位藥劑師在無意之中發(fā)明的,其助手認為有兩個大寫字母C會很好看,因此就將這種奇異的飲料命名為Coca-Cola。20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開始在上海生產(chǎn),它被翻譯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蠟”,很少有人問津,于是就公開登報懸賞350英鎊征求合適的譯名,上海一位名叫蔣彝、當時正在英國講學的教授以“可口可樂”四個字一舉奪魁。“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的最好的品牌名,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且比英文更有寓意,生動地暗示出產(chǎn)品帶給消費者的感受———好喝、清爽、快樂———可口亦可樂,從而使消費者胃口十足,擋不住的誘惑油然而生,350英鎊的成本換來了今天在中國數(shù)十億的銷售額;又如,汽車中的Bens,一開始在中國翻譯成“笨死”,香港叫“平治”,直到找到“奔馳”這個貼切的譯名,才開始在中國大地奔馳如飛;再如,汽車中BMW的譯名從“別摸我”演化為“寶馬”也堪稱為神來之筆;還有雀巢(Nestle)既是其創(chuàng)始人HenriNestle的姓氏,又代表“安全、溫馨、母愛、自然和健康”。正如人的命名一樣,企業(yè)和產(chǎn)品的命名和譯名也應該承載一個品牌的文化內(nèi)涵,傳達品牌的主張和承諾,從而才能為老板們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三、西方文化與對外禮節(jié)
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們具有共同的語言、風俗和習慣,形成了共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在很大程度上用同樣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由于社會制度、民族傳統(tǒng)、地理環(huán)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交際中就有著各具個性的語言模式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由于社會制度、民族傳統(tǒng)、地理環(huán)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交際中就有著各具個性的語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際模式,這種模式由于產(chǎn)生的背景不同,有時會出現(xiàn)截然的反差和根本的對立,常常具有不可移易性和不可通約性。比如,中西文化在稱謂上的差異較大。西方稱謂不拘禮節(jié),多用名字相稱,不僅兄弟姐妹間如此,即使對長輩和師長,也有直呼其名的,這與中國文化中長幼有序的稱謂習慣不同;又如,中國人自古以謙謙君子而自居,在送禮時常常會說些“禮物菲薄,略表心意?!敝惖脑?,而西方人在送禮時,則習慣上會說些“這是我特意為你挑選的,是名牌”等話;再如,隱私在西方倍受重視,中國人談話時通常愛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工作、收入、身高、體重等,以示關心和愛護,而這些話題卻正是西方人的禁忌。種種文化差異的事實說明,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溝通是順利交際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如果囿于本民族文化長期積淀的交際模式去交往,不必要的誤解和誤會是難以避免的。
四、西方文化與風俗習慣
20世紀60年代,由于越戰(zhàn)殘酷現(xiàn)實的威脅,無數(shù)美國青年逃離文明的現(xiàn)代都市,群居于荒郊野嶺之中,他們大布遮體、蓬生須發(fā),男人戴耳環(huán)和手鐲,被人們稱為Hippie(嬉皮士),他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著對政府及一切傳統(tǒng)觀念的懷疑和不滿,渴望和平的到來。70年代,現(xiàn)代都市的冷漠和資本經(jīng)濟對人的漠視首先刺激了敏感的年輕人。在完全是年輕人的藝術形式———搖滾樂當中開始出現(xiàn)了大量冷漠、恐怖的形象,從歇斯底里的嘶叫和憤怒,到幾乎沒有形式的歌。許多年輕人開始模仿那些被稱為Punk風格歌星們的裝扮。當那些留著針狀、雞冠狀發(fā)型、臉上涂著可怖的油彩,穿著金屬一樣衣服的年輕人出現(xiàn)在人群當中的時候,他們要表達的是赤裸裸的內(nèi)心世界。而進入80年代,當那些住豪宅、開名車、著名裝的Yuppie(雅皮士)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經(jīng)濟有了巨大的發(fā)展。許多年輕人在新興的技術性職業(yè)中找到了天地,收入豐厚,社會地位高,他們要盡情地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90年代剛剛開始,代表著美國計算機產(chǎn)業(yè)中心的西雅圖便出現(xiàn)了令新一代青年心儀的新的搖滾樂形式和文化:Grunge。其代表搖滾歌星KurtCobain從不穿西服,只穿T恤和襯衣,穿破了洞的寬牛仔褲,從不用洗潔劑洗頭洗臉。沒有悲也沒有樂。當Cobain飲彈自殺后,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在燭光中為他的遺言而熱淚長流:“我已經(jīng)沒有快樂了,與其湮滅生,不如迸發(fā)死?!币轮蛫蕵饭倘徊荒苷f明一個人的什么,可當它試圖說明什么的時候,卻能說明得非常深刻。那我們中國來說,改革開放初期,一些人下崗和失業(yè),人們的情緒躁動不安,就連娛樂界也流傳著一種浮躁的文化。比如當時有一種收錄機的電視廣告,伴隨著許多人的扭動出現(xiàn)了一句廣告詞:“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還有一個冰箱的廣告,當一個男人在沙漠中寂寞地長途跋涉時,突然爆發(fā)出一句廣告詞:“每當我看見天邊的綠洲,我就想起了東方———齊洛瓦”。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一種不安和迷茫的文化心理特征。而改革開放發(fā)展到今天,人們的情緒已穩(wěn)定下來,更需要一種親情與和諧,就連國內(nèi)最牛的電器行業(yè)海爾集團也將其廣告詞從最初的“海爾,中國造?!备某闪私裉旄悠揭捉说摹昂枺嬲\到永遠?!庇纱丝梢?,任何社會的文化都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西方的酒文化也在不斷向中國的餐桌上滲透。歐洲的葡萄酒傳入中國始于13世紀的元朝,是隨著天主教傳入同時發(fā)生的,最初的中國教徒們大部分來自于上流社會,他們認可并接受了部分的西洋文化,閑來無事時,品一兩杯洋教士帶來的葡萄酒自然就不稀奇了。盡管葡萄酒在中國的餐桌上也曾略領風騷,卻總難成氣候,始終無法取代傳統(tǒng)白酒的霸主地位。直至最近幾年,葡萄酒才逐漸得到了國人的青睞,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味道,更是因為它在這塊土地上所獲得的對飲用者文化修養(yǎng)及社會地位的象征意義。但葡萄酒的飲用過程中富含著豐富的西方文化,如果按照中國人飲用白酒的傳統(tǒng)習慣來對待,在對外交往中往往會貽笑大方。比如說有許多所謂的文人雅士常常將雪碧滲到干紅中開懷暢飲,這些行為在西方人看來就未免有點不倫不類;又如,在飲用葡萄酒時西方人十分講究酒與肉的搭配,一般說來,要紅酒要配紅肉,白酒陪白肉。紅葡萄酒(主要由葡萄皮加工而成)一般要與羊肉、牛肉同時飲用,這類肉在未煮之前的顏色為紅色,故稱為紅肉;而白葡萄酒則要配以家禽、魚類等白肉。這樣的搭配不僅顏色相一致,而且味道也協(xié)調。紅葡萄酒味道較濃烈,可以覆蓋住牛羊肉強烈的氣味;而白葡萄酒味道微妙稀薄,正好與家禽、魚類等相配。由此可見,認真研究西方的酒文化,在對外交往過程中也往往會助我們一臂之力。對外交往交往的頻繁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勢所趨,認真探討西方文化與對外交往的關系,充分認識和中西文化模式的差異性和統(tǒng)一性,積極地融西方文化于對外交往之中,才能在對外交往過程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的交際能力。
作者:秦紅霞 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