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貨幣犯罪案件難點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貨幣犯罪案件與人民生活聯(lián)系緊密,一直是經偵部門工作的重點。文章通過文獻檢索法研究相關文獻,分析辦理貨幣犯罪案件的難點及對策。通過分析辦理貨幣犯罪案件的難點,探究難點的成因,以期幫助經偵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辦理貨幣犯罪案件。
關鍵詞:經濟犯罪偵查;貨幣犯罪;難點
在經偵實踐中,辦理貨幣犯罪案件始終是重中之重。當前,貨幣犯罪案件有猖獗之勢,危及到普通民眾的生活,甚至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針對當前形勢,辦理貨幣犯罪案件面臨的難點如下:
一、作案手段多元化難以發(fā)現(xiàn)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貨幣犯罪的犯罪手段也日趨多元化。在制作手法上,傳統(tǒng)的造假技術不斷革新,設備更加先進。犯罪嫌疑人將激光照排電子分色制版、機制膠版印刷以及彩色復印等高新技術和彩色噴墨打印機、彩色復印機等高新設備用于偽造貨幣,制作出的假幣也更加難以分辨。除傳統(tǒng)的犯罪手段之外,一些新型的犯罪手段也逐漸興起,以遼寧地區(qū)為例:一些犯罪嫌疑人幾個人聚在一起,設立一個窩點,利用計算機和小型打印機分工合作,再輔以傳統(tǒng)手段,在短期內就可以制造大量的高仿真假幣;網(wǎng)絡的普及、快遞的發(fā)達也為犯罪嫌疑人帶來了可乘之機,一些犯罪嫌疑人制作好假幣在網(wǎng)上進行兜售,或是本身不進行制作而在網(wǎng)上購買,鑒于目前快遞管理制度不健全,犯罪嫌疑人互不見面即可實施犯罪;國內的貨幣犯罪嫌疑人同國外的貨幣犯罪嫌疑人相勾結,走私大量的外幣,如由于地理原因丹東就成為了朝鮮制作的假美元的主要集散地。①總而言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更加多元化,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是當前我們打擊貨幣犯罪的主要的難點。
二、獲取證據(jù)難度大
一般來說,經濟犯罪不同于其它刑事犯罪通常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犯罪現(xiàn)場。辦理經濟犯罪案件大多通過賬簿、票據(jù)等書證來進行查證。然而,貨幣犯罪在取證方面具有難度大的特點。一方面,由于貨幣的流通性,貨幣犯罪交易完畢后,犯罪嫌疑人在假幣上所留的痕跡往往被覆蓋不存在證明意義。另一方面,貨幣犯罪作案人員已經形成組織,分工明確,呈網(wǎng)絡狀。在經偵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在一個貨幣犯罪組織中有犯罪嫌疑人的同鄉(xiāng)、同村、甚至家庭成員。甚至在一些資源貧瘠、地形特殊、交通不便的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整個村莊都以實施假幣犯罪為生的局面。如此一來,由于犯罪嫌疑人之間的地緣、血緣關系,犯罪嫌疑人之間勢必互相包庇、縱容。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貿然進行偵查,則偵查取證工作必然步履維艱。
三、案件反復難以根除
辦理貨幣犯罪案件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貨幣犯罪案件難以根除。在實踐中,絕大部分案件是在運輸、買賣或持有、使用環(huán)節(jié)破獲的,偽造環(huán)節(jié)破獲的很少,這主要是因為在販運、持有、使用環(huán)節(jié)破案相對較為容易。由于公安機關經費和人員的限制,很難對犯罪線索持續(xù)深入偵查,有時只能就案辦案。但是如果貨幣犯罪案件不能夠追根溯源,打擊只是流于表面,則此類罪行難以根除,就不能切實消除其社會危害性。此外,《刑法》中對于持有、使用假幣的刑罰處罰較輕,最高刑期為有期徒刑十年。一些犯罪嫌疑人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即使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會刑滿釋放后重操舊業(yè),繼續(xù)從事貨幣犯罪。另一方面,我國現(xiàn)金使用量大,一些群眾收到假幣、發(fā)現(xiàn)假幣犯罪不及時上報公安機關,任其存在,使假幣“流通”順利無阻。同時還抱有“吃虧”心理,收到假幣后,不是積極向有關部門上交假幣,提供情況、幫助破案,而是轉嫁損失,將假幣繼續(xù)使用,導致假幣“流通”有空可鉆。這種“轉嫁損失”的心理為假幣提供了生存空間,只要假幣仍能夠“流通”,作案人就不會停下制造假幣的步伐。以上就是當前經偵工作中辦理貨幣犯罪案件面對的主要難點,面對困難我們要深入分析,追根溯源,找尋出真正有效的方法來解決辦理貨幣犯罪案件的難點,維護國家經濟秩序。
[參考文獻]
[1]程小白.經濟犯罪偵查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
[2]姚淑記.貨幣犯罪案件的偵查難點及對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
[3]石會燕.假幣犯罪案件偵查措施的運用[J].新疆警察學院學報,2015.
[4]榮鈺湘.偽造貨幣罪刑罰分配的解讀[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
[5]原軍,張帆.遼寧地區(qū)假幣犯罪特點調研報告[J].遼寧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1.
作者:衣美霖 單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