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產后抑郁癥婦科護理體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產后抑郁癥婦科護理體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產后抑郁癥婦科護理體會

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系統(tǒng)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發(fā)于產后1個月內,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產后孤僻、失眠、睡眠過多、愛哭、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現厭世悲觀情緒或自殺傾向等,嚴重威脅產婦健康,進而影響嬰兒的情感、智力或行為方面向不利方向發(fā)展[1]。本次研究選擇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婦科治療的產后抑郁癥患者168例,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入全面優(yōu)質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婦科治療的產后抑郁癥患者236例,隨機分成護理組及對照組,每組168例。所有受試者均自愿同醫(yī)院簽訂知情同意書。護理組年齡19~35歲,孕周37.5~42周分娩,初產婦139例,經產婦29例;分娩男嬰53例,分娩女嬰115例;對照組年齡18~36歲,孕周38~41.5周分娩;初產婦133例,經產婦35例;分娩男嬰56例,分娩女嬰112例。兩組產婦年齡、分娩孕期、嬰兒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進行抗抑郁治療的同時,給予常規(guī)抑郁癥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精神、情緒、飲食等臨床表現。護理組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入全方面優(yōu)質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及醫(yī)學常識普及等[2]。產后抑郁癥患者發(fā)病可能原因在于其尚未做好從女人到母親之間角色轉換的準備及心理認同。部分患者由于受到重男輕女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害怕因生女孩而受到家人冷落或責備,也可能因丈夫的大部分注意力在孩子身上而情緒低落[3]。因此,護理人員應采取患者能夠接受的語言及行為,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積極解決產婦的多種心理問題??剖覂乳_展關于護患關系及產婦心理咨詢相關內容的培訓課程,安排護理專業(yè)素質過硬、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培訓講師,組織科室內護理人員分批接受培訓,并進行考核。

1.3療效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護理效果判斷標準主要包括:痊愈:患者的精神異常癥狀完全消失,情緒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心理抑郁癥狀有一定程度的緩解;無效:患者抑郁癥狀改善不明顯,甚至惡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組痊愈159例(94.64%),有效9例(5.36%),無效0例;護理滿意者165例(98.21%),不滿意者3例(1.79%);對照組痊愈150例(89.29%),有效13例(7.74%),無效5例(2.98%);護理滿意者135例(80.36%),不滿意33例(19.64%);護理效果及滿意度比較,護理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后抑郁癥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誘發(fā)的一種綜合性病理反應,嚴重威脅產婦身心健康,進而對嬰兒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產后抑郁誘發(fā)因素具體包括以下:①生理:在妊娠及分娩的過程中,特別是分娩前后24h內,產婦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劇烈,成為產后抑郁癥能夠發(fā)生的生理學基礎[4];②心理:產婦平素性格或好強、或固執(zhí)、或敏感,可能因嬰兒性別造成的心理落差,或嬰兒身體情況較差以及分娩前后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不夠,或者因育兒知識或經驗較少,存在較重的育兒挫敗感;③社會:丈夫及家人對產婦的關心不夠、婆媳關系是否和諧以及家庭是否和睦或產婦工作意向等;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對產婦的關心情況也可能造成其產生負面情緒。據臨床調查顯示,產婦抑郁癥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自我評價降低、情緒低落、暴躁等;也能夠出現無食欲、嘔吐等胃腸道不適癥狀;或思想無法集中、語言表達能力下降、綜合判斷能力下降等全身癥狀。醫(yī)護人員在發(fā)現產婦表現抑郁癥狀后,應高度重視,盡可能選擇對哺乳無影響的抗抑郁藥物,幫助產婦完成日常產褥期保健工作,對其進行心理治療,助其適應母親角色、建立對自身的認同感,同時在患者不排斥同護理人員進行身體接觸的情況下,進行物理按摩治療;住院期間產婦可在醫(yī)護人員或家屬的陪伴下,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以舒緩情緒。綜上所述,在產后抑郁癥患者護理工作中,加入全面優(yōu)質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受到患者廣泛歡迎,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及應用。

作者:張建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