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計算機操作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操作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操作論文

第1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關鍵詞甘草酸藥理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甘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lensis的根及根莖,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為我國著名的大宗常用中藥材和工業(yè)原料,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量都很大,為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中草藥之一。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通經脈,利血氣,清熱解毒,止血祛痰潤肺的功效,廣泛地被用丁保肝、降血脂、抗癌、抗干擾素誘生劑及增強細胞免疫調節(jié)等方面?,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100多種有效化學成分,其中以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和甘草多糖為主。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GA)是一個最重要的甘草甜素類化合物,有顯著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可用丁人體抗衰老、抗炎、降壓、增強肌體免疫力、提高生理機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等,它以18-H的兩種差向異構體存在(α體和β體),兩者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甘草酸_銨(甘利欣)為α體制劑,具有明顯的降酶、抗炎和保肝作用;而強力寧和復方甘草甜素則為β體制劑。甘草酸在臨床上的應用表明了其確實的療效,本文就近年來對甘草酸豐富的藥理作用及機制研究進行了綜述。

1抗腫瘤作用

體內外抗腫瘤藥理模型的研究中,GA對不同腫瘤細胞株均顯示了較強的細胞毒作用,通過致細胞變異及誘導細胞凋亡等多種機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發(fā)揮細胞毒作用。利用細胞胞質溶膠混懸培養(yǎng)液以及完整的結腸細胞培養(yǎng)物兩種模型體系研究后發(fā)現(xiàn),GA通過抑制人體結腸腫瘤細胞中N-乙?;D移酶活性和DNA-2氨基芴的內斂可產生抗該腫瘤株增值的藥理作用,顯著降低乙酰轉移酶類在人體結腸腫瘤細胞清除系統(tǒng)的Km和Vmax的有效值[1],在亞細胞毒性濃度時,顯著性抑制芳香胺N-乙基酰轉移酶在人體結腸腫瘤細胞瘤株(colo205)的活性,且這一抑制作用呈現(xiàn)出劑量依賴性。同時,DNA-2-氨基芴內斂結構也受到了有效的抑制。該研究首次闡明GA通過抑制乙酰轉移酶活性和DNA加合物生成來抑制腫瘤的惡化,為臨床上GA的應用提供廠新的思路。另外,GA可通過刺激黑色素瘤細胞B16所含的黑色素生成,加速腫瘤細胞的“老化”。GA可劑量依賴性增加酪氨酸酶的表達信使RNA(mRNA)在細胞間質中的水平,進而提高蛋白質、酶活性、黑色素含量。研究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GA能增加絡氨酸酶依賴性蛋白質-2(tyrosinasc-rclatcdprotcin-2,TRP-2)的mRNA的表達,對TRP-1卻無顯著影響,說明GA在有效濃度范圍內無細胞毒性,因此在無毒性濃度內等量使用GA對正常黑色素生成無影響,以上結論表明GA通過轉錄激活機制進而誘導刺激黑素產生,發(fā)揮抗黑色素瘤的作用[2]。

GA的抗腫瘤藥理作用是多樣的,CHUNG等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后,得出的構效關系結論為進一步以GA前體結構開發(fā)新藥物提供丁思路:①GA能減滅細胞癌變刺激物(如乙醇、丙酮、醋氨酚、CCl4等)活化:酶學測定,通過抑制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CYPlA,)活性減少前致癌物的活化,GA具有化學性防癌的作用,可對抗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及丙烯基甲酸鹽等化學物質所致肝細胞癌變性損傷。α構型既抑制“增毒”的細胞素P450同工酶活性,減少致癌物的代謝活化,又顯著誘導口相酶活性,加快毒物和致癌物的排泄。α和β構型GA的抗癌變和急毒實驗比較研究顯示,α體抗D-氨基半乳糖肝損害作用優(yōu)于β體。α體分子結構與潑尼松相似,易與類固醇激素的靶細胞受休結合,抗癌變作用也大于β體。研究還表明,兩者均可通過調節(jié)免疫功能達到抑制、阻礙桿細胞癌變的作用,并且α體比β體作用更強[3]。②GA在體內可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成為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前者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細胞毒活性,后者可與毒物結合而增強解毒功能,使其迅速從尿中排出而降低致癌性有關。③GA有抑制腫瘤細胞生成的作用,很可能是變異細胞的增殖受到抑制,進而限制腫瘤細胞的增長。④GA可直接作用于肝細胞,拮抗肝糖原的蓄積作用,加快毒物和致癌物的排泄。另外GA的三萜糖甘在小鼠肝線立體中能誘導滲透性的躍遷使薄膜電位消失、吡啶核甘酸氧化、細胞色素釋放和吞噬誘導作用產生因子,從而達到抗腫瘤的作用[4-6]。

2抗病毒作用

病毒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嚴重地甚至能奪取生命。經過藥理學研究,GA作為甘草中的主要抗病毒有效化學成分,抗病毒作用顯著[7-13]。GA可明顯減輕肝細胞脂肪變及壞死,減輕肝細胞間質炎癥反應,抑制肝細胞纖維增生以及促進肝細胞再生等,且副作用少,是一種治療乙型肝炎值得重視與推廣的藥物。在對乙肝表面抗原表達的人肝細胞癌細胞系PLC/RRF/S’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甘草酸可以抑制異免疫體抗原(I-IBsAg)向細胞外分泌,并且具有劑量相關性。通過阻礙唾液酸的補充,GA抑制T-msAg的表達,從而抑制肝細胞被以乙型肝炎病毒破壞,改善了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障礙,增強和改善對IBsAg的抑制及I-IBV的免疫狀況。深入研究GA抗病毒的作用機制,主要可以被劃分為2種類型:①通過抑制病毒DNA復制產生抗病毒作用。據文獻報道,GA能劑量依賴性地有效地對抗二重感染拉古細胞(Raiicells)中EB病毒(Epstcin-Barrvirus)的復制。病毒抑制和細胞生長抑制的IC50分別是0.04和4.8mmol?L-1,選擇性指數(shù)高達到了120,顯著地抗病毒同時都正常細胞毒性很低。GA不影響EBV病毒對于細胞表面的吸附,也不使其微粒物鈍化,只是干擾EBV向細胞內的穿透,阻斷進一步的復制循環(huán)。所以,GA代表一種新的抗EBV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不同于核苷類似物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方法[8]。②GA可抑制黃曲霉毒素-B(AflatoxinB1,AFB1)在細胞內成活力從而減少其在肝細胞瘤細胞中的毒性[1]。AFB1有強烈的腐蝕氧化應激性,能強烈地誘導受到細胞發(fā)生癌變。研究表叫,在人體的肝癌細胞系(HepG2)中,GA能降低AFB1的細胞毒性,增加在細胞后處理過程中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表現(xiàn)出對抗性的保護作用,且這種保護效應能抑制肝毒素代謝活化,對于化學誘導細胞癌變性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80年代,日本學者首次報道了GA抗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曾引起轟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療原則是阻止病毒增殖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實驗證明GA可明顯抑制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1.23mg?ml-1濃度下即可對HIV增殖抑制率達到50%,但抑制HIV感染的有效濃度高,范圍狹窄,若要維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須持續(xù)人量給藥。Watanbe等給小鼠感染HIV病毒制成艾滋病模型后,觀察了GA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的小鼠存活期明顯延長,并且這些小鼠脾、淋巴結腫大被明顯抑制;對肛細胞、脾細胞和淋巴細胞進行培養(yǎng)后,發(fā)現(xiàn)它們的增殖能力增強。GA臨床用于治療艾滋病患者已收到一定效果,雖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但甘草已被稱為戰(zhàn)勝AUDS病的“仙草”[13]。

GA以其顯著的抗病毒效果以及豐富、獨特的抗病毒機制,將在抗病毒的臨床應用領域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抗血清作用

近年專家們又發(fā)現(xiàn)GA可以治療血液疾病的物質,為人類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徑。GA可顯著性減女血液中睪酮的含量,口服GA后,血清中的濃度睪酮濃度減少,其機制是干擾促成睪酮向雄烯二酮轉變的17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HSD)活性,且這種增強呈顯著的遞進式[14]。在治療哈斯氏疾病時,GA可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的增加,但其抗血清的作用仍不容小視:研究表明:GA在22-26歲的健康婦女的黃體期周期中對雄性激素的新陳代謝有影響。口服給予GA300mg?d-1,且不使用其他藥物方法時,血清腎素活性、血清腎上腺素、性激素,醛固酮和氫化可的松含量均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總的血清酮第一個月從(27.8±8.2)增加到(19.0±9.4),第二個月的治療開始顯現(xiàn)顯著性的差異(P<0.05),為(17.5±6.4)ng?dL-1,停藥后,雄烯二酮,黃體素和LH水平都不同程度的恢復;血漿腎素活性和醛固酮在治療期間被抑制,血壓和氫化可的松沒有變化。由此可以得出結論,GA可通過阻斷17-HSD和17-20分解酶的活性減少血清酮[15]。同時,GA能有效的抑制3α,20β-HSD,直接抑制酶作用結合物的競爭性拮抗作用,抑制11β-HSD和15-羥前列腺素脫氫酶發(fā)揮抗血清的活性[16]。此抗血清機理具有以下特點:極性更低,吸收更好;體內分布更合理,肝臟靶向性更強;抗炎作用更強;對腎11-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抑制更弱,不良反應更小;毒性更低,因而在臨床上GA的抗血清應用越來越廣泛。

4免疫調節(jié)作用

GA具有非特異性免疫調節(jié)作用,其主要是增強細胞免疫作用,可增強MNnψ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ψ的抑制活性,還可選擇性地增強輔T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鼠免疫系統(tǒng)腹膜內使用GA后白細胞總數(shù)(WBC)計量增加了5倍。當使用熊果酸、齊墩果酸等藥物對動物治療時最大白細胞總數(shù)只能持續(xù)6天,而使用GA尉動物治療時最大白細胞數(shù)可持續(xù)9天以上。熊果酸、齊墩果酸對動物使用后WBC總數(shù)的白分增加量分別為91.48±4.6%,135.75±6.4%,而使用GA后WBC總數(shù)增加量為114.9±18%。骨髓細胞和α-酯酶陽性細胞在用GA后也有增加,GA與抗原作用可增加脾內特異性抗體滴度和空斑形成細胞,顯著抑制遲發(fā)型超敏反應(DTH)。以上結果表明GA等對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活性有影響[17]。

5其他藥理作用

抗炎,抗菌作用:GA具有皮質激素樣抗炎抗菌作用,能夠抑制磷酯酶A活性,阻止組胺等活性物質的釋放,降低活性因子的反應性以廈抑制抗體生成,臨床上多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癰疽瘡毒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癥。據研究報導,GA的抗真菌活性作用驚人,具有巨大的前景[18]。

6心血管方面作用

GA具有降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通過動物模型證實,灌胃給于GA,對實驗性小鼠、大鼠血脂增高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高脂飲食誘發(fā)的家鴿血清膽固醇升高也有明顯抑制作用。離體及在體研究表明:GA可延長烏頭堿誘發(fā)的心律失常潛伏期,減少室顫率,增加哇巴因誘發(fā)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闡值口,推測GA可能具有影響心肌細胞離子通道的作用,應用膜片鉗技術觀察其對L型鈣通道電流(I-L)的影響,對探討GA對心肌細胞電生理作用機制提供廠很有意義的指導[19]。

7抗氧化作用

GA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其新穎的作用領域之一,且表現(xiàn)出的顯著效果逐漸引起科學家的重視[20,21]。類胡蘿卜素中的β-GA為超分子復合體,具有罕見的抗氧化還原的特性。EPR的白旋捕獲技術證明,絡合結構的GA可增加對斑蝥黃和胡蘿卜素的體內清除速率,比過氧化氫清除速率快10mmn[22]。

本文將GA豐富的藥理活性和作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以及相對深入的構效關系的研究,為以GA為先導物,合理地進行分子設計合成新化合物的研究確定了重要方向。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GA也將被更為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相關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為人類造福。

參考文獻:

[1]Chung,JG,ChangHL,LinWC,etal.InhibitionofN-AcetyltransferaseactivityandDNA-2-Aminofluoreneadductsbyglycyrrhizicacidinhumancolontumorcells[J].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2000,38(2-3):163-172.

[2]JungGD,YangJY,SongES,etal.StimulationofmelanogenesisbyglycyrrhizininB16melanomacells[J].ExpMolMed,2001,33(3):131-135.

[3]陶春祥.甘草酸的藥用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4,17(15):2285.

[4]HaseKJ,XiongQB,BasnetP,etal.Inhibitoryeffectoftetrahydroswertianolinontumornccrosisfactor-α-dcpcndcnthcpaicapoptosisinmicc[J].BiochemicalPharmacology,1999,57(12):1431-1437.

[5]MauroS,CristinaF,ArmaniniD,etal.Glycyrrhctinicacid-induccdpcrmcabilitytransitioninratlivermitochondria[J].BiochemicalPharmacology,2003,66(12):2375-2379.

[6]TuckerGR.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intheaetiologyandregressionofneuroblastoma[J].MedicalHypotheses,2002,59(2):117-128.

[7]李翠芹.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4,2(3):48-51.

[8]LinJC.McchanismofactionofglycyrrhizicacidininhibitionofEpstcin-BarrvirusreplicationinVitro[J].AntiviralResearch,2003,59(1):41-47.

[9]ChanHT,ChanCandHoJW.InhibitionofglycyrrhizicacidonaflatoxinB1-inducedcytotoxicityinhepatomacells[J].Toxicology,2003,188(2-3):211-217.

[10]LinG,NnaneIPandChengTY.Theeffectsofpretreatmentwithglycyrrhizinandglycyrrhetinicacidontheretrorsine-inducedhepatotoxicityinrats[J].Toxicon,1999,37(9):1259-1270.

[11]RomcroMR,ThomasE,ScrranoM,A,etal.Effcctofartemisinin/artcsunatcasinhibitorsofhepatitisBvirusproductioninan“invitro”replicativesystem[J].AntiviralResearch,2005,68(2):75-83.

[12]ChengJM,LinHJ,HsuYH,etal.AquantitativebioassayforHIV-1geneexpressionbasedonUVactivation:effectofglycyrrhizicacid[J].AntiviralResearch,2004,62(1):27-36.

[13]史桂蘭,胡志浩.甘草.酸藥酸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01,13(1):10-12.

[14]RobcrtAJ,GuinnJS,HarpcrML,etal.Liquoriccconsumptionandsalivarytestosteroneconcentrations.TheLancet,2001,358(9293):1613-161.

[15]ArmaniniD,MattarclloMJ,FiorcC,etal.Licoriccrcduccsscrumtcstostcroncinhealthywomen[J].Steroids,2004,69(11-12):763-766.

[16]DuaxWLandDebashisG.Structureandfunctionofsteroiddehydrogenasesinvolvedinhypertension,fertilyty,andcacer[J].Steroids,1997,62(1):95-100.

[17]RaphaelTJandKuttanG.Effectofnaturallyoccurringtriterpenoidsglycyrrhizicacid,ursolicacid,oleanoliicacidandnomilinontheimmunesystem[J].Phytomedicine,2003,10(6-7):483-489.

[18]StattiGA,TundisR,SacchettiG,etal.VariabilityinthecontentofactiveconstitucntsandbiologicalactivetyofGlycyrrhizaglabra[J].inpress.

[19]仰禮真,姚望,祁小燕,等.甘草次酸對豚鼠心室肌單個細胞L型鈣通道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床藥理,2002,13(3):161-163.

[20]PolyakovNE,LeshinaTV,SalakhutdinovNF,etal.Antioxidandandredoxpropertiesofsupramolescularcomplexesofcarotenoidswithβglycyrrhizicacd[J].inPress.

第2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和廣泛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管理也日趨普及。計算機輔助高等教育評估是其中一個比較新的分支,它的出現(xiàn)不僅改善了教育評估方式,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傳統(tǒng)教育評估方法向高效率、高質量和更加準確可靠的方向轉變,促進了教育評估系統(tǒng)的改革,推動了教育評估方法的更新。教育評估是高等教育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建筑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則是本科生培養(yǎng)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做好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工作,有助于改進建筑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的培養(yǎng)。遺憾的是,多年來對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工作普遍重視不夠,或者雖然重視,卻僅僅停留在定性評價的階段,缺乏準確可靠的評價標準,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將計算機引人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活動中來,可以大大改善這種狀況。計算機具有存儲量大、可連續(xù)工作等特點,而且利用計算機處理評估材料,獲得評估結果,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結果可靠的特點,只要指標體系建立合理,計算機能不受任何人為因素的干擾,提供給教學管理人員實事求是的結果,成為他們工作中得力的助手。為此,我們開發(fā)研制了建筑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計算機輔助評估預測系統(tǒng)(以下簡稱評估預測系統(tǒng))。

二、評估預測系統(tǒng)的開發(fā)研制

(一)基本原理與方法

如何實現(xiàn)評估過程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是開發(fā)研制該系統(tǒng)的關鍵所在。我們依據高等教育評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給出了建筑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的量化模型,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分為教師、學生、選題、客觀條件四個方面。各方面再細分則為二級指標,如:教師方面分為準備工作、課堂講授、出勤率、答疑情況、教學方式、教師職稱等六個方面;學生方面分為學習態(tài)度、平時成績、計算書完成情況、圖紙完成情況、創(chuàng)新情況、譯文完成情況等六個方面;選題方面分為結構類型、課題新穎程度、計算機應用合理程度、題目性質、外文資料、創(chuàng)新性等六個方面;客觀條件分為設計教室、繪圖儀器及圖板、機房及出圖設施、每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shù)等四個方面。

2. 設立評價等級V,V=1好(VI),較好(V2),—般(V3),較差(V4)|。

3. 構造單因素評判矩陣R,

其中,R中每一個元素rij表示第i個評價因素對第j個評價等級的隸屬度。

4. 設立各評價因素權重集A,例:一級指標權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據經驗,并依據以往各屆畢業(yè)設計(論文)評估結果經反復試算確定。

5.計算綜合評判矩陣

    

6.對各級指標體系重復步驟

     7.計算測評結果

    

求得最終評判矩陣B該量化模型針對畢業(yè)生總體進行評估,評價畢業(yè)生的綜合質量,改變了過去僅片面地對個人進行評估的狀況。

(二)評估預測系統(tǒng)的計算機開發(fā)語言

系統(tǒng)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機交互式界面,力爭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據本系統(tǒng)的特點和具體要求,我們選用了Windows環(huán)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視化編程語言開發(fā)本系統(tǒng)。VisualBasic5.0是微軟公司開發(fā)的功能十分強大而又簡單易用的可視化編程環(huán)境,編程速度快,界面質量高,是編寫Windows應用程序的最佳選擇。使用VisualBa?sic語言開發(fā)本系統(tǒng)充分體現(xiàn)了本系統(tǒng)處理數(shù)據、信息快捷方便的特點。

(三)評估預測系統(tǒng)的總體結構

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下安裝本系統(tǒng)后,啟動系統(tǒng),進人主菜單,依據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輕松完成評估工作,系統(tǒng)主框圖如下:

三、評估預測系統(tǒng)的優(yōu)點

1. 量化評估,提前預測,動態(tài)管理。該計算機輔助評估預測系統(tǒng)能夠對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進行預測。教學管理人員只要依據該系統(tǒng)的提示輸人各項有關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方案的參數(shù),系統(tǒng)隨即能計算出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的成績,從而對各項工作方案的結果作出預測。通過反復改變參數(shù)——計算成績,教學管理人員就能夠發(fā)現(xiàn)各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即哪一項安排對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實施下去會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項安排對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是不利的,實施下去必將導致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成績下滑。這種預測如果安排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開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對畢業(yè)設計(論文)方案進行調整,從而獲得滿意的效果。我們將99屆與往屆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較,發(fā)現(xiàn)由于老教授退休較多,本次畢業(yè)設計年輕教師比例上升,但年輕教師職稱偏低,講師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嚴重下降,用該系統(tǒng)初步預測發(fā)現(xiàn)畢業(yè)設計整體質量將要下滑。根據這個信息,系學術委員會馬上采取措施,對年輕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指導教師中講師一級必須具有碩士學歷,且應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在課題選擇及指導上必須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最后經系學術委員會嚴格審查后方可上崗。再用本系統(tǒng)預測后發(fā)現(xiàn),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最終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屆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已經結束,最終得分的確較98屆有所提高,與系統(tǒng)預測結果吻合較好。

2. 有效監(jiān)督,對癥下藥。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進行到中期時,系里為了加強對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檢查。該檢查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但對這些問題造成的結果卻很難預知。這樣的話,發(fā)現(xiàn)缺點往往不能及時糾正,任其發(fā)展下去必將導致不良后果。這時,如果用該計算機輔助評估預測系統(tǒng)進行一下“中期評估”,各種問題可能導致的結果將一覽無遺,且該系統(tǒng)會幫助教學管理人員清楚地發(fā)現(xiàn)各種導致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成績偏低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高效率地對缺點進行糾正,對優(yōu)點給予肯定,保證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順利進行,最終取得優(yōu)異成績。例如,99屆某老師所帶設計組,由于指導教師出勤率過低,中期檢查時系統(tǒng)評估預測該設計小組成績偏低,系領導馬上對指導教師進行了批評教育。由于糾正及時,最終這個小組成績達到了總體平均成績。

3.總結校核,公平合理。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結束后,系里要對指導教師、學生的工作學習成績進行評定。由于諸多非客觀因素的影響,結果往往難以做到公平合理。此時借助該系統(tǒng)對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的成績進行校核評估,可使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評定1:作更加公平合理。該軟件是“誠實的檢查官”,只要輸入的各項參數(shù)正確,系統(tǒng)將實事求是地予以評分,這就摒棄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第3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根據我們的調研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在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由基礎部或公共計算機教學部門負責日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困惑,比如:教材統(tǒng)一化,教案統(tǒng)一化,課件統(tǒng)一化等,這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⑴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各個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內容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公共部門負責教學,教案與課件統(tǒng)一,這使得無法滿足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要求,對文、理、工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進一步的重點引導,無法與他們的專業(yè)課程學習進行融合以達到輔助學習效果。

⑵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相同專業(yè)的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相對內地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要高一些;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給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中帶來困難。

⑶教學的方式、方法單調。由于基本上是采用案、統(tǒng)一課件,故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大同小異。大多數(shù)教師仍采用課堂集中授課一次與機房上機操作一次相結合的授課模式。缺乏在課堂中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⑷教材建設相對落后。這幾年計算機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而不少的高職院校公共計算機文化基礎授課內容依據市面的教材,而已經出版的教材內容均滯后于現(xiàn)實需求。以操作系統(tǒng)、Office辦公軟件等為例,部分高職院校仍在介紹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Office2003等內容,而目前較為主流的Win7、Win8、Office2007及以上的版本卻不予介紹。諸如此類的問題應在公共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過程中及時得到解決。筆者認為教師自編講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彌補教材的一些不足之處。

⑸教學考核方式有待進一步探索。根據我們的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考試是以浙江省一級計算機水平考試為依據,采用上機操作形式,甚至有些院校以省計算機水平考試成績替代課程期末考試成績,而這樣的教學考核方式難免會讓人理解為應試教學,失去了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最基本意義??甲C只是水平的象征和檢驗,絕不是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學好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作用是輔助學習其他專業(yè)課程。

2高職院校不同專業(yè)學生對計算機文化基礎模塊學習的需求統(tǒng)計與分析

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分為以下模塊: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模塊、Windows操作模塊、中英文字錄入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數(shù)據庫使用基礎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同時對電子、化工、建筑、會計、英語、市場營銷等涵蓋工、理、文、商科不同專業(yè)教學內容進行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的專業(yè)學生對不同的模塊需求各不相同。

3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實施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

根據上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我們對其結果進行了分析,如圖7所示。圖7中,分別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模塊、Windows操作模塊、中英文字錄入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數(shù)據庫使用基礎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進行了學生學習需求統(tǒng)計和分析。從圖7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各個專業(yè)對Windows操作模塊、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這四個模塊的需求比較大,因此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對上述的四大模塊加強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理工科學生相對文科學生而言在數(shù)據庫使用基礎模塊、多媒體技術模塊、信息安全模塊等方面要求高一些;同時發(fā)現(xiàn)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對數(shù)據庫使用基礎模塊也同樣有著像理工科學生一樣的需求;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對中英文字錄入模塊、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塊要求比其他專業(yè)都要高,我們認為這與學生未來就業(yè)定位有一定的聯(lián)系。我們探索了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實施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

⑴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課程組授課教師根據所授課的對象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根據調研分析結果對文理工科在內容上做相應的調整和拓展,達到有的放矢。

⑵教學團隊分工與協(xié)作。從原來的教研室案、統(tǒng)一課件、材,到教學團隊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模塊備課,并將模塊備課的授課資源相互分享。同時每位教師也依據不同專業(yè)班級有選擇性地對模塊內容進行增減。

⑶突出實際教學效果。對每一次課程授課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從內容上更加突出計算機的實用性,結合當前的計算機技術及時補充授課內容,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的結合,課堂邊學邊做。授課地點選在實驗室,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先理論后操作有一定的區(qū)別。

⑷考核方式創(chuàng)新。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輔助其他課程學習??己瞬粦皇菍⑹∫患売嬎銠C水平考試通過率作為教學目標,而更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使用計算機提高效率。比如,每年畢業(yè)班的學生都會因畢業(yè)論文格式而糾結和煩惱,課程組成員在講授Office辦公室自動化模塊時就以我院的畢業(yè)生論文及論文格式要求為例進行排版,讓學生提前學習論文排版。畢業(yè)生就業(yè)求職簡歷的制作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素材,這樣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該課程的學習實用性。

4結束語

第4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7-0051-02

隨著知識領域的拓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已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的有力助手,并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洞髮W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學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啟蒙計算機知識的重要基礎課程。由于在各地的中、小學中已開展了計算機信息化教育,因此,《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要更加深入和系統(tǒng),本著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等幾方面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其與《大學計算機基礎》理論教學相輔相承。

1.硬件實驗?!洞髮W計算機基礎》理論課教學詳細講述了計算機硬件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系統(tǒng)主板及各部件的作用、常用的外部接口及功能、存儲器的安裝及用途、總線及其分類和常見輸入、輸出設備的連接與使用等。理論教學結束后,如果沒有相應實驗教學的輔助,這些知識將只能成為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因此,我們開設了一個硬件實驗機房,由20臺計算機組成,每臺計算機配有相應的打印機、掃描儀、傳真機和數(shù)碼相機等。將學生三人分成一組,60人一次課,進行計算機的拆裝、外部設備的連接和操作系統(tǒng)及驅動程序的安裝。硬件實驗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好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2.Word實驗。Word應用軟件許多學生在中學時就接觸過,因此,在大學的實驗課里要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拓展。我們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Word實驗里除了介紹基礎知識,還注意在其實際應用方面的涉獵,分別加入了報刊雜志排版、科研論文排版、畢業(yè)論文排版及傳統(tǒng)流程圖、N-S圖、個人簡歷和課題申報等表格制作模塊。每個模塊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報刊雜志排版中,使用一本近期發(fā)行的雜志中的一頁作為模版,讓學生從文字輸入,圖文混排等基礎方面入手,完成文檔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建,感受排版的全過程。在大學生活中同學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科研論文和畢業(yè)論文的排版問題,因此,以往屆優(yōu)秀論文及教師的科研論文作為樣例,熟悉在論文排版中經常遇到的標注、腳注、尾注及公式編輯等操作,為以后的應用打下基礎。通常在學生二年級時要學習程序設計課程,涉及程序流程圖的繪制,因此,在Word實驗中加入了流程圖的畫法這一模塊,為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掃清障礙。另外,在學生畢業(yè)時還要制作個人簡歷,參加工作后申請項目時還需要制作課題申報表格,我們使用人才市場中用人單位發(fā)放的個人簡歷和本校的課題申請書作為樣本,教學生不規(guī)則表格的制作,滿足了學生的實際的需求。改革后的Word實驗,與中學的Word課程有很大的不同,更貼近實際,將Word應用逐步推向深入。學生真切感到了它的實用價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Excel實驗。在Excel實驗中使用了“案例教學法”,先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入Excel的各種操作。如在講解Excel的公式與函數(shù)時,給出一個表,表中包涵一個班30名同學的學號、性別、姓名及五門課程的成績,在不講公式與函數(shù)的情況下讓學生求出每位同學的總分、平均分、分數(shù)等級及在班級中的名次,統(tǒng)計出各科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及格率,計算出班級總人數(shù)、男生人數(shù)、女生人數(shù)、男生平均分和女生平均分等。開始學生信心十足,使用各種方法,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非常煩瑣,這時,引入Excel的公式與函數(shù)的概念,引導他們使用相應的函數(shù)得到結果。學生頓覺眼前豁然開朗,興味十足,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4.Powerpoint實驗。在Powerpoint實驗中讓學生自己拍攝照片,搜集素材,制作以美麗校園、我的大學生活、我的室友們等為主題的演示文稿。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不僅學會了Powerpoint的操作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校園的了解,也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最后,每人10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的作品。在作品欣賞時,我們還為學生提供了歷屆畢業(yè)生的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答辯的演示文稿,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有了榜樣和目標,同時,對Powerpoint的應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Access實驗。在Access實驗中,采用了“項目驅動法”做數(shù)據庫的開發(fā),如建立“圖書管理”數(shù)據庫。先建數(shù)據表,如“職工基本信息表”,再針對這些表設計查詢、窗體和報表。項目的完成貫穿教學的始終,結合課堂上關于數(shù)據庫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對關系數(shù)據庫、關系、屬性等概念有了具體的認識,也對Access有了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隨著項目的完成,學生普遍擁有了成就感,對學生的自信心是一個極大鼓舞。

6.網絡實驗。隨著以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效利用互聯(lián)網,迅速、快捷地獲取信息已是大學生必備的能力。我們在網絡實驗中首先教學生如何瀏覽網頁,利用互聯(lián)網的搜索引擎查找需要的內容,其中包括利用網上圖書館查找專業(yè)資料、檢索國、內外期刊和下載論文等。其次,讓學生在網上申請郵箱,學會收發(fā)E-mail,并通過E-mail交實驗報告。然后,教學生申請QQ號,通過QQ發(fā)送在線和離線文件,并在QQ上建立“大學計算機基礎”群,隨時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教學生制作網頁,并通過分工合作的形式,將網頁組織在一起,形成“大學計算機基礎”網站。通過網絡實驗,學生學會了如何使用互聯(lián)網,并能正確對待互聯(lián)網帶給我們的便利。利用網絡擴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模式的改革在學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受到學生和專業(yè)課教師的一致好評,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水平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活躍了思維,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也使學生將來能緊跟時代步伐,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呂鳳英,劉若慧.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天中學刊,2010,25(5):83-84.

[2]胡緒英,何明瑞.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的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5):4066-4068.

[3]劉艷,李曉安.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實驗室科學,2012,15(1):40-41.

第5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Photoshop是由Adobe Systems開發(fā)和發(fā)行一款功能強大的圖片處理計算機軟件,目前其已廣泛應用于戶外平面廣告設計、影樓攝影后期處理和多媒體課件制作等領域,其功能強大且操作便捷,目前已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圖片處理軟件。本文就該軟件在醫(yī)學論文圖片整合中的一些應用技巧做一簡要介紹,旨在為醫(yī)學工作者在論文撰寫圖片整合方面提供針對性的實踐參考。

【關鍵詞】Photoshop 醫(yī)學論文 圖片整合

1 醫(yī)學論文圖片整合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醫(yī)學工作者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遇到圖片的調色、圖片格式的轉換、像素的設置、多個單幅圖片向一副圖片的整合等諸多問題,由于圖片處理技巧的缺失,往往造成圖片處理不符合期刊的要求,延誤論文撰寫和發(fā)表的進度,筆者就醫(yī)學期刊論文圖片處理要求,就多個單幅圖片向一副圖片的整合(包含序號和標尺的添加)處理技巧做一針對性的介紹。

2 Photoshop在醫(yī)學論文圖片整合中的應用

2.1 Photoshop版本的選擇

本文軟件選擇Photoshop cs2.0簡體中文版,cs2.0版雖然是Photoshop較為早期的版本,但具有該軟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功能,cs2.0中文版的優(yōu)勢是軟件本身只有數(shù)百兆,占用內存小,刪減了不常用的功能,對計算機配置要求較低,且已被漢化便于操作使用,完全能滿足對醫(yī)學論文圖片處理的要求。

2.2 多個單幅圖片向一副圖片的整合

本文以四副單個圖片整合為一副圖片為例,在軟件中依次將四副單個圖片打開,任選一幅圖片點擊菜單欄圖像-圖像大小,并記錄圖片的寬度、高度及分辨率;空白背景圖層構建:點擊菜單欄文件-新建,參數(shù)設置:高度和寬度設置約為單幅圖片的二倍多一些(空白圖片上放置四幅圖片),像素設置與單幅圖像素一致(圖1);四幅圖片移動至空白圖層:選擇工具欄移動工具,依次拖動四幅圖片至空白圖層,形成一個多圖層圖片,同時關閉原四副圖片,在活動圖層面板分別點擊“圖層1-4”文字給每張圖片針對性命名;圖片的排版:以四副圖片平排各兩張為例,使用工具欄移動工具分別移動各張圖片至大置,在軟件上、下刻度線上拖動形成交叉參照線用于精確定位(參照線不會被保存至圖片),圖片與圖片間的距離根據期刊要求參照刻度線確定,操作同時可使用放大鏡功能放大圖層,使用鍵盤上下左右進行微量精準調節(jié)(圖2)。

2.3 圖片序號和標尺的添加

序號的添加:點擊圖層面板下部“創(chuàng)建新圖層”,選擇新圖層,點擊“排版文字工具”并選擇字體和字體大小,在空白圖層上依次鍵入ABCD,并分別拖動文字至圖片右下角,可使用參照線進行準確定位;標尺的添加:標尺是醫(yī)學論文表示圖中顯微結構大小的參照線,新建空白圖層并雙擊文字重新命名“標尺”,選擇“標尺”圖層,點擊選擇“矩形選框工具”,在標尺圖層中建立矩形空白選取,然后點擊菜單欄編輯-填充,顏色使用黑色(可根據需要變換顏色),Ctrl+D取消選區(qū),快捷鍵Ctrl+T可通過控制滑塊調節(jié)標尺的長度和寬度。

2.4 圖片的保存

圖片保存常用格式有三種:JPEG、TIFF和PSD,三種格式各有特點。JPEG格式壓縮量較大,圖片數(shù)據容量較小,為常用格式,TIFF格式壓縮量小,圖片數(shù)據容量較大,但圖片顯示細節(jié)較好。PSD格式是多個圖層并存能夠被Phtoshop識別的一種圖片格式,嚴格來說并不是圖片,但它能保存圖片的圖層原始狀態(tài),其優(yōu)勢是為圖片的修改做了備份儲備。

3 結語

Photoshop軟件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在各個領域應用十分廣泛,醫(yī)學領域尤其是醫(yī)學形態(tài)學領域使用最為常見,熟練掌握該軟件的操作技巧在醫(yī)學工作者圖片處理過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除了以文字形式介紹外還制作了相關操作屏幕錄像視頻供交流學習(https:///cknZu4Xy9Dk9w 訪問密碼 d954),旨在為醫(yī)學工作者論文圖片處理提供一些基礎性操作幫助。

(通訊作者:李明)

參考文獻

[1]陳瑛,龔著琳,蘇懿,等.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醫(y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06):79-80.

[2]蔣斌.Photoshop實用教程[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15-18.

[3]馬月進.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案例教學實踐[J].計計算機教育,2010(02):87-89.

[4]張昌林,陳 素,李 彬,陳健美.多媒體技術及其醫(yī)學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11-161.

[5]張屹,黃欣,謝浩泉,等.交互式微視頻教學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3(05):48-54.

作者簡介

高欣(1977-),女,山西省呂梁市人。現(xiàn)為長治醫(y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第6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網絡逐漸得到普及和覆蓋,并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網絡的覆蓋為人們的生活、娛樂、辦公提供了便捷的網絡環(huán)境。但同時也存在計算機網絡操作的漏洞,使得不法分子利用相關技術,在網絡中傳播病毒、竊取重要機密信息,嚴重危害了社會的穩(wěn)定,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維護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安全,需要對威脅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的因素進行了解,并針對這些因素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確保計算機網絡運行可靠性。 

2 網絡計算機安全的概念及威脅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種類 

2.1 計算機網絡安全概念 

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指的是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的管理中,運用先進的網絡管理技術及相應的控制措施,確保在網絡環(huán)境下計算機運行的數(shù)據完整,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安全性、適用性。計算機的安全在網絡環(huán)境下需要得到兩方面的保障,也就是計算機物理安全及計算機邏輯安全。其中計算機物理安全是指計算機的系統(tǒng)設備中跟數(shù)據相關的設施,應受到物理相關原理的保護,以免設備元件丟失或損傷;計算機邏輯安全是指計算機在網絡環(huán)境下,其運行要符合邏輯,確保數(shù)據的完整、可用及保密性。 

2.2 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在威脅的原因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種類型,包括自然因素、突發(fā)因素、人為因素。其中,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中的安全隱患和自身帶有的薄弱性對計算機網絡的自然因素及突發(fā)因素具有重大影響,而人為因素主要是由人的刻意行為引發(fā)的,是威脅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安全的最大因素。人為因素主要是通過非法入侵的手段,對計算機數(shù)據和編程進行篡改、竊取、破壞,或病毒傳播。另外,因計算機網絡自身的特征,使其存在一定的潛在威脅,易導致信息泄露、非權限訪問、資源耗損或被竊取、破壞等。其特征及危害如表1所示。 

2.2.1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項全面開放的技術,其網絡環(huán)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攻擊,特別是物理方面的威脅。物理威脅主要指的是身份識別發(fā)生錯誤以及間諜行為、偷竊行為等。其中偷竊行為就經常發(fā)生,使得一些含有國家、企業(yè)等重要文件的計算機機器設備被偷竊,造成了機密信息的泄露和嚴重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在使用互聯(lián)網時需要有用戶名及用戶密碼,若身份識別沒有順利進行,就會使計算機網絡在運行中失去保護屏障。身份識別包括口令破解、算法考慮不周、口令圈套、隨意口令等。 

2.2.2計算機網絡的全球性 

因計算機網絡不限國籍,具有全球連通性,使得計算機網絡會受到局域網、本地網甚至更寬范圍的有害程序入侵。有害程序入侵包括病毒入侵、木馬危害、軟件的更新或下載等。另外,因網絡系統(tǒng)的各項設備相互連接,當某一設備遭受病毒入侵,容易形成整個網絡安全環(huán)境的破壞。 

2.2.3計算機網絡的共享性 

計算機網絡資源可供人人共享,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在網絡上或搜尋信息。網絡的連接需要依靠線纜,而線纜連接和系統(tǒng)會存在一定漏洞,容易對網絡環(huán)境造成安全威脅。線纜連接包括撥號進入、竊聽、監(jiān)控、冒充等節(jié)點,所形成的每個節(jié)點數(shù)據信息都有可能被搭線竊聽。系統(tǒng)漏洞主要是指在不安全的服務、配置及系統(tǒng)初始化等,使得計算機在網絡運中因自身的漏洞,對網絡安全環(huán)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 

3 網絡環(huán)境下計算機的安全現(xiàn)狀 

3.1 計算機網絡管理不全面 

雖然計算機網絡技術已被得到廣泛應用,但依然存在一些操作系統(tǒng)上的缺陷,包括計算機網絡管理的缺陷。計算機網絡管理類型多樣,有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安全硬件及軟件、內存的安全管理等。計算機網絡具有連接性,若某一程序管理出現(xiàn)問題,就極有可能致使整個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甚至癱瘓,讓黑客有了更多機會攻擊、破壞計算機網絡的電腦程序,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3.2 互聯(lián)網絡中的漏洞 

計算機的互聯(lián)網功能,使其在為用戶提供某一網絡服務時,易遭遇非法入侵。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計算機在傳輸信息、安裝軟件、加載資料、執(zhí)行操作功能等時候會遭到不法入侵,那是因為計算機本身具有傳送信息的功能,而傳輸信息的時候經常會存在一些可執(zhí)行的文件,這些可執(zhí)行的軟件需要通過編寫才能形成電腦程序,而編寫程序難免會存在人為疏忽,讓計算機網絡遭致破壞甚至癱瘓。此外,可執(zhí)行軟件在傳送運行中,若受到遠程監(jiān)控或被安裝間諜軟件,就會使相關信息造成丟失,使編寫程序受到侵害。

3.3 計算機網絡的病毒侵害 

計算機網絡的操作系統(tǒng)可以被重新創(chuàng)建,其進程具有一定的支撐性和維護性,所以程序軟件在運行或遠程操作中,容易遭到病毒的入侵、破壞,對計算機硬件設施和軟件功能造成損傷。另外,計算機病毒具有長短不一的潛伏期,可進行自我復制,若某一計算機系統(tǒng)遭到入侵破壞及監(jiān)控,其他計算機也有可能遭到病毒入侵,使其程序在黑客計算機中被監(jiān)控,或由于用戶下載了帶有病毒的軟件、瀏覽帶病毒的網頁時,同樣會給病毒入侵有可乘之機。 

3.4 不具備計算機安全意識 

計算機網絡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但在運用計算機網絡時,很多人不具備計算機網絡安全意識。由于普遍用戶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不足,且相關操作知識有限,所以在瀏覽網頁、傳輸信息、和相關聯(lián)網操作時,不注重對信息的保密,也沒有安全意識,很容易誤判一些網絡信息或軟件,接收別人的傳送文件或下載帶病毒的軟件,致使計算機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形成信息的外泄等。 

4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4.1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的物理措施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物理措施是指在網絡背景下,計算機的運行要具備健康、安全、穩(wěn)定的物理環(huán)境,包括計算機的機房安全、硬件設施安全。在計算機機房中,要確保其不受電磁干擾和地震危害,保證機房環(huán)境具有防火、防潮、防水等功能。另外,實施計算機物理措施,還要對安裝計算機設備的周邊環(huán)境進行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記錄、處理,檢查計算機機房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對電纜的正常指標進行檢查,觀察機器設備在運行時是否存在雜音或異常情況,對機房人員的進出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免一些非授權人員對機房設備進行人為破壞。 

4.2 健全政府管理機制 

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對相關企業(yè)甚至國家安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還需要通過法律手段對網絡非法侵入和網絡犯罪行為加以約束、制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絡操作行為做進一步的規(guī)范,并注重提高計算機管理人員的的管理技能及法制思想,使其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政府管理機制要針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管理規(guī)范,例如計算機網絡安全資料管理機制、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管理制度、網絡維護管理制度等,確保和規(guī)范計算機的網絡安全,使得計算機網絡操作有法可依。 

4.3 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技術水平 

4.3.1加強計算機的病毒防治技術 

計算機病毒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對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操作存在較大的威脅,并逐漸呈現(xiàn)智能化病毒的趨勢。因此,一定要提高計算機的病毒防治技術,通過有效的殺毒軟件和預防病毒入侵的手段,提高計算機網絡的運行安全。通過提高計算機防病毒手段,使計算機網絡在運行中防病毒軟件能夠準確、及時地發(fā)現(xiàn)病毒并刪除危險。當前,計算機網絡防病毒軟件一般常見的有瑞星殺毒軟件、360殺毒軟件、卡巴斯基殺毒軟件等。 

4.3.2加強計算的防火墻技術 

防火強技術也叫隔離技術,是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強技術通過控制訪問權限,阻止黑客攻擊,并預防病毒侵入服務器,使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數(shù)據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防火墻技術是一項獨立于其他計算機系統(tǒng)的安全工具,加強防火強技術對防火強的硬件設備進行設置,可以提高計算機服務器的運行安全。 

4.3.3加強計算機網絡的加密技術 

加強計算機網絡的加密技術主要是對計算機儲存信息和網絡傳輸信息加以重新編碼,使其具有一定的破解難度。計算機網絡的加密技術包括連接端口、網絡節(jié)點、網路連接等的加密,不同的加密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計算機數(shù)據加密技術主要分為四種類型:計算機數(shù)據完整性的辨識、計算機數(shù)據的傳送、計算機數(shù)據的存儲、計算機密鑰管理技術,其中計算機密鑰管理技術又分為解密密鑰技術和加密密鑰技術。 

4.3.4計算機入侵檢測技術 

計算機入侵技術與防火墻技術相比較更加新型,不僅對防火墻的弱點有補充作用,而且可以以最快的時間檢測到入侵者,并對其入侵行為加以分析、控制,做出必要的應對措施,以保全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安全。計算機入侵檢測系統(tǒng)技術,主要是對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中的節(jié)點進行數(shù)據信息的收集、分析,檢驗計算機網絡在運行中是否已被入侵,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具有較全面、及時的保護。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計算機網絡運行安全也受到一定威脅。為了在網絡環(huán)境下,維持計算機的運行安全,需要對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正確的應對措施,有效控制、防范非法入侵行為,對計算機出現(xiàn)的系統(tǒng)漏洞及時修補,維護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振美.分析計算機安全問題[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14,06(27):13-15. 

[2] 韓銳.計算機網絡安茜的主要隱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信息通信,2014,01(133):152-153. 

第7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0 引言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對計算機技能的掌握和熟練的應用已成為信息化社會對當今大學生的最基本要求。計算機基礎教學作為高?;A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其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熟練的應用計算機常用軟件,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讓學生能利用計算機更好地解決專業(yè)領域中的問題。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注重實踐操作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單一,很難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完成對學生的課后指導。并且對計算機軟件的實踐操作在日后需要應用時很容易忘記之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微課作為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通常以微視頻資源為中心,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畫面完成對某個知識點的講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從而提高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

1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沒有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由于全國各個地區(qū)和學校的信息化教育程序的差異,學生接觸計算機的程度不同,導致剛入校的大一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非常熟練,有的學生又很少接觸到計算機,甚至還有少數(shù)同學幾乎沒有使用過計算機。然而在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教授的內容卻是完全相同的,這種統(tǒng)一化的教學內容,對于計算機水平較好的學生來說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對于計算機水平較差的學生又顯得難度過高,很難使學生對該課程產生興趣。

1.2 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的教學多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一般都是教師對知識點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和演示,再安排學生上機操作練習。由于上機時間有限,很多同學無法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課后練習又沒有教師的輔導,這樣的情況會嚴重的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差。

1.3 教學課時少

在學校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時普遍減少,以我校為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時由原有的60學時壓縮到現(xiàn)在的45學時,在這些課時中不僅要學習計算機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常用的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和操作。由于課程的知識點較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差距明顯,部分學生會明顯跟不上教學進度,在課后練習時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導,問題逐漸積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

如何在學時少、知識內容多、任務重的情況下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的教學水平是我們面臨的嚴峻問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將其與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所面臨問題。

2 微課的特點

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

微課教學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具有短小精悍、授課形式多樣、主題突出、易于傳播等特點。其中短小精悍是微課最主要的特點。由于最容易被接受且學習效果最好的時間是5-10分鐘,所以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為10分鐘左右,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其次微課授課內容明確,主題突出、設計合理、簡潔而又完整。微課以微視頻為主要實現(xiàn)手段,講授過程多以知識點和教學主題來呈現(xiàn),使講授內容碎片化、點狀化,和傳統(tǒng)的課程中錯綜復雜的教學內容相比更加精簡。最后微課基于網絡,可以在線播放觀看,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保存到移動設備,有助于網絡的傳播與使用。微課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碎片,結合課堂教學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3 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不是單純地將傳統(tǒng)課堂的知識內容進行切片并加工成視頻,制作微課應以學生為中心,對教學時間和內容進行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安排和規(guī)劃,重新組織教學信息,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對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體現(xiàn)出趣味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自主觀看和學習。本文以使用Word制作長文檔目錄為例,闡述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 教學內容選取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中,使用Word進行長文檔排版是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但是從學生后期的應用情況來看,特別是在對課程設計報告或畢業(yè)論文等長文檔的排版時,很多學生對長文檔目錄的制作都存在問題,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靠手工錄入的方式來完成的,并沒有使用到Word自動生成目錄的功能。使用手工錄入的方式來編制目錄不僅不規(guī)范,也非常容易出錯,如果對論文的內容稍有改動后還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更新目錄。筆者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對我校高年級學生做了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都表示大一學習完之后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到具體應用時對相關的知識內容幾乎沒有太多映像。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學生最感興趣的畢業(yè)論文排版為案例,制作微課講解如何使用Word完成長文檔目錄的制作。

3.2 教學設計

根據選取的教學內容,再結合微課的時長進行教學設計,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

本次微課采用了場景再現(xiàn)的導入形式,微課的導入部分顯示一位學生正在使用手工錄入的形式制作畢業(yè)論文的目錄,在制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法不僅繁瑣并且很容易出錯,于是詢問老師使用Word制作目錄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這樣的導入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本次微課要解決的問題,也明確了本次微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

整個教學內容以我校畢業(yè)論文的排版格式為案例,從分析一個完整的目錄結構開始,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要制作出一份目錄,必須要先設置文檔各級標題的樣式及正確的為文檔插入頁碼。由此展開分析Word中的樣式、分節(jié)符、制作不同頁碼、插入目錄等知識點,在分析相關知識點的同時再通過實例演示具體的操作過程,整個教學內容結束后也就完成了畢業(yè)論文目錄的制作。

3.3 微課的制作

微課視頻媒體呈現(xiàn)形式多樣,制作工具也有很多選擇。本次微課使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課件,盡量采用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形式以更好地展示要表達的知識內容。微課的錄制和后期制作使用的軟件是Corel VideoStudio。

準備好微課要使用案例素材和PPT課件之后,就可以啟動屏幕錄制軟件開始錄制視頻。錄制的過程中一邊講授一邊演示,PPT課件用以展示相關的知識點,盡量使講解的過程生動有趣。最后再將錄制好的視頻進行后期的編輯和整合,并制作微課的片頭和片尾。

3.4 微課的應用

微課視頻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共享給學生,不僅可以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參考,也可以作為課堂資源進行引入,這樣的引入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作為視頻資源可以長期保存并且易于傳播,在課前可作為學生預習的引導,課后可輔助學生鞏固練習,即使是學生因為長時間未應用和學習而遺忘相關的知識內容,也可以通過微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微課可以實現(xiàn)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使傳統(tǒng)課堂得到延伸和擴展,應用微課教學方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

第8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安全,節(jié)能控制ATX

 

1 引言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是能源的巨大消耗與安全方面的問題。計算機業(yè)高速發(fā)展,正在使用的計算機遍及每一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著大量電力能源,同樣使人類面臨環(huán)保節(jié)能方面問題,此外在計算機管理領域還存在數(shù)據保密安全方面的問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是當今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

2 剖析問題,重點考慮節(jié)能與數(shù)據安全

計算機領域的環(huán)保節(jié)能與數(shù)據安全,應從計算機的AT/ATX控制管理模式入手,通過分析關機狀態(tài)下ATX管理模式計算機的耗電情況,同時分析Windows等廣泛應用的系統(tǒng)與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的重要數(shù)據安全問題,提出對計算機管理控制模式的合理化建議和相對應實施方案,規(guī)范計算機在節(jié)能環(huán)保與數(shù)據安全的管理與操作。

針對以上問題,研究人員已研究出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案與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計算機領域在原基礎上又會出現(xiàn)許多關于環(huán)保節(jié)能、數(shù)據安全方面等新的問題。由于節(jié)能與電源有關,我們就從電源管理方面入手網絡安全論文,對環(huán)保節(jié)能、數(shù)據安全方面,進行剖析如下:

研究計算機領域的環(huán)保節(jié)能,首先要分析計算機對環(huán)境的干擾、污染、能耗。計算機工作中,對周圍產生微波干擾、輻射污染,工作人員長時間工作對眼睛的損害、在低頻率聲音環(huán)境中時間長了容易引起疲勞,長期靜坐在計算機前工作會引起各種相關疾病等等。這一些問題已有許多人員在研究,并已在計算機中使用了ATX管理模式及其他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具體的計算機領域中還是大量存在能源浪費的問題,這是由于計算機的大量普及造成的。正是由于計算機的大量普及,我們就應該認真考慮計算機的節(jié)能問題。由于ATX電源管理模式在計算機中占的比重很大,對ATX電源管理模式的計算機進行節(jié)能分析就成為必要。ATX管理模式的計算機只要接通交流電源,即使在關機狀態(tài)也會消耗電能。使用ATX管理模式的計算機又是如此之多,因此,重提和研究節(jié)能環(huán)保,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計算機操作人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少在關機后,再去關閉交流電源開關,實施斷電,浪費了大量的電能。還有,由于大多數(shù)計算機沒有斷開交流電源,關機后的時間內一般無人看管,可能會引起一些事故,是一個安全隱患。因此在不使用時,應該讓計算機完全斷電。以前,采用AT管理模式的計算機,由于采用直接的斷電控制模式,不會存在此類問題。但以前的AT管理模式無法實現(xiàn)計算機的智能化管理。

計算機領域的數(shù)據安全方面的研究:關鍵詞)的計算機,可以通過網絡喚醒已關機的計算機,遠程控制此計算機實現(xiàn)盜竊機密數(shù)據的目的。

通過以上剖析,結合AT與ATX管理模式的優(yōu)點,考慮系統(tǒng)的智能化管理與安全以及節(jié)能,探索找出了問題之所在,我們可以用如下具體方案克服和解決上述問題。

3 具體方案及效果分析

3.1、充分考慮環(huán)境及工作要求,對于一些使用AT電源管理模式可滿足要求的計算機,則不要使用ATX電源,改用AT電源。

ATX電源關機狀態(tài)下維持了一個比較微弱的電流,計算機并沒有徹底斷電,因而在關機后的這段時間里存在消耗電能的現(xiàn)象。對不需要使用ATX智能化電源管理或對電源的智能化要求不高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論文,完全可采用AT模式電源做計算機電源。這樣可徹底節(jié)約計算機關機后的電能消耗,杜絕了計算機關機后的安全隱患,并能防止其他人通過網絡遠程喚醒控制已關機的計算機,保護了計算機上的數(shù)據。

3.2、在ATX模式電源中增加斷電開關及控件,在計算機系統(tǒng)關機后,計算機電源自動或由手動控制斷電開關,切斷電源。

該方案簡單可行,研究開發(fā)與生產的費用也很少,適應所有具有智能管理模式功能的計算機終端。在一些電器設備中已使用,如長虹電器產品的電源就應用過此類電路,效果理想。此方法需要在電源電路中增加相應的電路及元件。此方案具有ATX管理模式節(jié)能的優(yōu)點,增加了斷電控制功能,即在節(jié)能降耗上節(jié)約了計算機“關機”的這段時間里所消耗的電能,當電網異常時,在關機的狀態(tài)下,也能起到保護主機,防止損壞的作用。在數(shù)據安全方面,別人(包括自己)無法利用網絡異地開機,保證了此計算機上數(shù)據的安全。當然,如果計算機操作員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關機后再按插座上的斷電開關(一般的計算機電源插座上都有開關)的習慣后,也可以達到節(jié)能及安全方面的效果。但操作人員一般都較懶散,所以考慮在計算機ATX電源中增加斷電開關及控件,這樣,在節(jié)能及安全方面效果也就明顯優(yōu)于原來的ATX模式或AT模式的計算機。

3.3、進行產品研究,綜合AT/ATX電源管理模式,適當改變電源的受控電路,使計算機管理兼具兩者的功能。

ATX電源管理模式除了具有自動關機的功能之外,還能夠支持系統(tǒng)休眠和STR,如果使用的是在線式UPS,當UPS蓄電池電量即將耗盡時還會自動報警和關機。ATX電源管理模式在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的管理之所以優(yōu)秀,這主要歸功于計算機的智能化程序管理模式。但由于人們操作計算機時的不良習慣,才使ATX模式得在節(jié)能及數(shù)據安全方面不盡如人意,也讓研究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人員在這方面還有可研究的空間。而AT模式不存在軟件開關機器、鍵盤開機、網絡喚醒等功能,與ATX模式相比,在計算機關機后的數(shù)據安全及節(jié)能方面具有小小的優(yōu)勢。

綜合AT、ATX電源管理模式的優(yōu)點,研究ATX管理模式的電路結構及工作原理,適當改變ATX電源的受控電路網絡安全論文,再在計算機系統(tǒng)的關機控制程序模塊中增加一“斷電”功能模塊,使電源既具有智能電源管理功能,也兼有AT/ATX電源管理模式的優(yōu)點,增加關機斷電的功能。這樣,計算機就具有了兩種關機狀態(tài)(“關機”與“斷電”)可供操作者選擇。在節(jié)能及安全方面效果也就明顯優(yōu)于只具有ATX模式或AT模式的計算機。這種電源,可以成為符合節(jié)能降耗環(huán)保與數(shù)據安全方面新的計算機部件。

4 結束語

在計算機無法實現(xiàn)微功耗,系統(tǒng)無法真正實現(xiàn)數(shù)據安全的情況下,有必要結合現(xiàn)階段的具體情況,重新分析原來的管理模式,在原管理模式的基礎了進行研究改革,對已研究的成果進行必要的補充研究分析,在應用技術成果的基礎上,研究新技術,開發(fā)新產品,進一步完善已有的研究。本文針對計算機目前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及數(shù)據安全方面的問題,做了一些簡單的研究和探索,雖然是簡單的研究探索,但對于計算機研究機構和生產廠家,應是一個不錯的參考與選擇。這對于當今在計算機行業(yè)就如何實現(xiàn)計算機的節(jié)能環(huán)保及數(shù)據安全,具有較高的指導和利用價值,具有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向文.計算機的節(jié)能管理[J]. 科技廣場, 2008, (01)

[2]高山,徐秀軍.計算機省電方法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 2009,(08)

第9篇:計算機操作論文范文

一、建立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實踐操作,老師在運用案例法進行教學時,所用的案例應當以教學任務以及目標作為根據,通過豐富多彩的案例來為學生建立學習情境,從而讓學生可以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老師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問題。通過建立問題情境,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與運用知識,得到更多更好的動作操作機會,并且還有利于激發(fā)出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是運用案列教學的關鍵,學生的是否積極參與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在講解word的有關知識時,可以依據教材上的小案例,設計出一個畢業(yè)論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論文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清楚的看到論文中的文字、段落、頁眉等問題。學生一般都對畢業(yè)論文比較重視,因為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可以使得學生真正進入到情境式的學習中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探索能力

計算機老師在運用案例法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是關鍵的參與者,因此這就需要老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起著引導的作用,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應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還應當重視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老師所組織的教學案例應該突出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通過轉變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老師在上課時,為了讓學生對圖像處理軟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案例,設計出一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比如讓學生做一份學校宣傳海報、那學生熟悉的任務或事物利用軟件展開處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報,展示給學生。當學生看到利用軟件處理過的圖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時,便對軟件處理有了濃厚的興趣,都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操作起來,這樣,就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老師所組織的案例應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相關,充分挖掘出學生優(yōu)勢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分析與自主思考能力,通過探索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學法的開放性與探索性。

三、教案的設計與實施步驟

1)教案的設計。

老師在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時,如何設計案例是十分關鍵的,案例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老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與內容、學生的特點與實際情況來確定應該如何設計案例,并且保證案例的實用性與先進性等。同時老師還應當建立與學習主題有關的情景,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案例中,讓學生在完成案例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要點。老師所設計的案例應當包括所有的知識點,基礎的知識點作為主要部分。比如,老師在講解Office的有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用Excel制作通訊錄、用PowerPoint制作動感宣傳片等等。

2)實施步驟。

在上課前,老師應當要求學生對案例進行預習,讓學生對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講課時就不會生疏。在運用案例教學法展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學生展示案例,并引導學生展開有關的討論。在向學生展示案例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建立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出學生對案例的興趣。其次,老師應當把教材作為主要根據,設計出的案例應當與教材緊密相關,在學生分析案例時,老師從旁指導,讓學生從各個方面來作出思考,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通過小組討論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案例分析的結果展開歸納,并且要求學生對案例的理解進行匯報。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結論的糾正與評價,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引導學生自己學會查缺補漏,保證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計算機知識。老師應當要求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老師應當考慮在已經完成的教學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針對性等,從而使得老師對案例教學法教學效果做出總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

四、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老師在選取案例過程中應當選取一些比較真實、生動有趣的案例,這樣才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老師選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響了案例教學法的成功。案例教學法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老師就必須通過自己搜集材料、選取案例,這就要求老師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經驗知識與調控課堂的能力,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要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基礎知識上運用,這樣才能通過老師的引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另外,老師在教學中還應當注意那些計算機成績較差、不主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學生,應當著重對這部分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案例教學法的關鍵是對案例的選取,但是如今我國大部分高校對計算機這門課程尚未建立有關的案例資源庫。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技藝,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老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還應當與其他教學方法相融合,使得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

五、結束語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