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程序員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程序員實習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程序員實習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程序員實習心得體會

第1篇:程序員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從GitHub旅程開始,就一腳踏進了真正的企業(yè),而企業(yè)的面試也已開始。

這個改變會發(fā)生嗎?多久會發(fā)生?它在國外已經(jīng)發(fā)生了,我肯定這是大勢所趨。

我預計,很快就會在中國發(fā)生。

我曾收到一位同學的問題:“找工作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答案是:“弄清雇主的需求到底是什么?!?/p>

美國軟件工程師Joel Spolsky曾發(fā)出類似感嘆:招聘難,難于上青天。也許沒有哪個行業(yè)像IT這樣,無形資產(chǎn)占據(jù)公司的絕大多數(shù)資產(chǎn)。坊間傳言比爾·蓋茨曾說:只要允許我?guī)ё?00個人我可以再造一個微軟。這話沒搜到出處,但從側(cè)面反映了IT公司中智力資產(chǎn)所占的比重。所以,招聘也許是IT公司決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Joel Spolsky把他在這方面的觀察、體會和洞見集結成小冊子Smart and Gets Things Done。

美國招IT人士難成這樣,搞得Joel Spolsky寫書語重心長地勸公司善待工程師,中國招人更是難上加難。從 2008 年到現(xiàn)在,我一直想:招人能不能有點竅門,或?qū)嵱梅椒?。結論:幾乎沒有。我用過大家都用的方法:

在水木BBS上發(fā)帖子(有點效果);

在藍色理想(有關網(wǎng)站設計與開發(fā)人員之家的網(wǎng)站)上發(fā)帖子(無效);

在技術郵件組里發(fā)帖子(無效);

買 51job/智聯(lián)服務(有點效果);

給所有可以想到的人打電話,請他們推薦(無效);

給所有和你討論過創(chuàng)業(yè),喝過點小酒的人打電話(無效);

約前同事私下談(有效)。

我用過大家可能沒有用的方法:

上twitter,看某人的follower,一個一個看,看他們的twitter、博客、Google Reader 分享,想辦法搞到郵件,半夜電話騷擾;

上豆瓣,挑幾本重量級的書,去找想看、看過、正在看這本書的人,一個一個看,看他們的活動、博客、Google Reader分享,想辦法搞到郵件,半夜電話騷擾;

找同事,問他們都看什么技術博客,想辦法搞到郵件,半夜電話騷擾。

雙方:都在大海撈針

正是這樣的不易,有不少公司內(nèi)部培養(yǎng)人,它們的邏輯是一上來就招到靠譜的人太難了,但找一塊靠譜的璞玉然后雕琢相對簡單。這倒是個辦法,但難免陷入糾結:培養(yǎng)好了,人跑了怎么辦,還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應聘者覺得自己“海投”,大海撈針。而招聘者何嘗不也是大海撈針。

招聘真的很難。以至于招聘者每年絞盡腦汁出新的筆試題,題目要不太簡單也不太難,能夠濾掉絕大多數(shù)濫竽充數(shù)的,又要保證真正有能力的;考慮審題人的時間成本只能多數(shù)用選擇題,而選擇題又是可以猜答案的。更悲催的是,有些題目連公司的員工都會做錯……筆試之后是面試。短短幾個小時的面試(大多數(shù)公司連幾個小時的面試時間都沒有),既要全面考察基本知識,又要考察編程素養(yǎng),還要考察性格心態(tài)。最后,還有一項根本沒法考察,卻占據(jù)程序員相當工作時間的——debug能力。

面試官不但得找準問題,不因?qū)Ψ揭活}答對而妄下結論,也不因一題答錯扼殺機會,還要從面試人的舉止言談、分析問題的方式,甚至寫程序的筆跡,觀察他的性格、做事的方式和心態(tài),這時的面試官,非要具備心理分析師的水準才行。

這廂招人的雇主苦不堪言,那邊找工作的人也是一團亂麻。絕大多數(shù)應屆生直到畢業(yè),也不清楚他們想去的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能力,或者說,他們到底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我收到很多這樣的來信,大學生們很想學點東西,但又不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該學到什么程度。有一次,我面試了一位同學,簡歷上寫著編譯原理課的大作業(yè)得了一等獎??晌乙粏柺裁词沁f歸下降,他就傻眼了。

現(xiàn)實的結果是,對絕大多數(shù)應屆生而言,簡歷上最具信息量的部分不是“精通XXX,熟悉YYY,掌握ZZZ”,也不是“在UUU實習過”,反倒是越來越被認為不重要的:畢業(yè)學校。畢業(yè)學校本不應該最具信息量,之所以最具信息量源于悲劇事實:簡歷上其他條目實在信息量太少了??孔V的面試者學會了無視簡歷上華而不實的內(nèi)容,只相信親眼所見。

怎么培養(yǎng)IT企業(yè)真正需要的人才?實戰(zhàn)能力怎么培養(yǎng)?代碼素養(yǎng)怎么培養(yǎng)?協(xié)作溝通能力怎么培養(yǎng)?學習能力怎么培養(yǎng)……這些問題,就是當下人才培養(yǎng)/招聘的慘淡現(xiàn)狀。在雇主和學生之間,橫亙著一條巨大的鴻溝,兩頭都著急,兩頭都有動力,但就是沒有方法。

這一切,也許將在未來幾年發(fā)生變化。

書單計劃

現(xiàn)在,企業(yè)對招聘者簡歷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靈活變通。比如,ThoughtWorks招聘時希望招聘者能給出自己的博客地址,一個積累多年的技術博客比任何簡歷都更能說明問題。可惜,這個做法也有一個弊端——并不是所有技術牛人都寫博客,有人就是只干不說。但是,這表明了一個思考方向——尋找更具鑒別力的過濾器。到底什么既通用,又能夠有效鑒別應聘者的能力高低呢?答案——書。

我一直認為:很多時候,是否好好看完一本好書,對一個人的提升往往能達到質(zhì)的區(qū)別。就算不好好看完一本好書,馬馬虎虎看完好書,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面試時,我經(jīng)常詢問對方看過哪些技術書籍,經(jīng)常上哪些網(wǎng)站,訂哪些博客。其中,書籍這一項的區(qū)分度最高。

好書和壞書的差別,本質(zhì)上就是學習效率和大方向的差別。一本爛書浪費半年時間,一本好書卻可以帶來扎實的基礎和開闊的視野。讀爛書浪費時間,但讀好書卻節(jié)省時間。為招聘頭疼的公司可以列出“應聘俺們公司前必讀的十本書”。姑且把這個計劃叫做“書單計劃”,這個計劃有幾大優(yōu)點:

清晰、明確。完全可度量。

防偽:讀沒讀過,一問便知。

不在乎是否“泄題”:書單完全公開。想背題?背書吧。

管你用心不用心讀,只要讀了,讀完了,就有區(qū)別。真正的好書,你想不被吸引都難。

不存在“怎么做”的障礙,所有人都知道怎么讀書——一頁一頁讀。

不需要招聘者投入精力:書單在此,就這么簡單,您看著辦。

評估的負擔很大程度轉(zhuǎn)移到了應聘者身上:是不是認真看完了,有沒有心得體會,您自己掂量。沒看完別來找我們。

當然,書單計劃需要自己淘自己學。微軟工程師熊力曾在微博上寫道:“我當年畢業(yè)的時候總結了一個公式: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大學四年買過的技術書籍價格的總和?!币韵率俏覀€人認為面試微軟前必讀的10本書。

Code: The Hidden Languag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編碼的奧秘》)

Computer System: A Programmer’s Approach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tǒng)》) / Windows via C/C++ (《Windows核心編程》 /《程序員的自我修養(yǎng)》

Code Complete 2(《代碼大全》)/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程序員修煉之道》,我也把這本書稱為《代碼小全》)

Programming Pearls (《編程珠璣》)/Algorithms / Algorithm Design / 《編程之美:微軟技術面試心得》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C程序設計語言》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C++程序設計語言》/ Programm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Using C++ 《C++程序設計原理與實踐》/Accelerated C++

The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計算機程序的構造和解釋》)

Clean Code 《代碼整潔之道》/ Implementation Patterns《實現(xiàn)模式》

Design Patterns (《設計模式》)/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敏捷軟件開發(fā)(原則模式與實踐)》

Refactoring (《重構》)

注:以上同一條目下用“/”隔開表示任選。

GitHub

光有書單計劃還不夠,因為書只管基礎知識,更難以量化衡量的實戰(zhàn)能力又怎么辦?目前,除了“練”之外還沒有其他好辦法??墒?,在大學里做的項目,或大作業(yè),能起到練的作用嗎?解決的辦法直到最近幾年才成為現(xiàn)實——GitHub誕生于2008年春天,第一年就產(chǎn)生了46000個公共項目,一年半后,用戶數(shù)達到10萬。2011年9月,GitHub迎來了百萬用戶,超過兩百萬個項目。

真實的項目、流程和人名,一切代碼review、check-in、test、build、document,甚至討論、計劃和brianstorming,都是項目歷史的一部分,都可以像棋局那樣復盤。有經(jīng)驗的面試者只要掃兩眼GitHub歷史,挑幾個check-in歷史看看,便能迅速判斷這個人是否滿足要求。與大作業(yè)不同,GitHut里有源代碼管理系統(tǒng)、自動化build,有check-in、review,有分工、合作,最重要的是GitHut是一個集市,牛人相互吸引。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