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超級有趣的科學實驗范文

超級有趣的科學實驗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超級有趣的科學實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超級有趣的科學實驗范文

體驗自由落體的奇妙感覺,像太空人一樣進行失重訓練;利用煙霧和水蒸氣讓激光無處可循,然后像特工一樣在激光傳感隧道里躲避激光與身體的碰擦;通過像蜻蜓一樣的多個視網(wǎng)膜小格,透過動物“視”界觀察大自然,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親自來動手實踐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了解其原理及技術(shù)要點⋯⋯

是在上自然常識課嗎? 是的,只是把課堂搬到了寶貝科學探索館!

Think Town(寶貝科學探索館)

――打造中國兒童自己的科學探索館

繼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的成功推廣之后,THINK TOWN來到中國。針對3〜10歲的孩子,以“科學探索”為出發(fā)點,以“互動娛樂”為亮點,集互動體驗項目區(qū)和互動教育項目為一體,寶貝科學探索館讓孩子在娛樂中了解科學,在學習中增加興趣。

探索館占地超過3,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一家專門針對3〜10歲孩子而創(chuàng)立的科學探索館。近40個不同節(jié)目的科學互動館中館,涉及光學、化學、物理學等多門學科,按場館細分到藝術(shù)科學館和運動科學館。探索館內(nèi)還有多功能小劇場,全年將定期上演多臺兒童劇目。另附設創(chuàng)意休息區(qū)、雙語圖書館、迷你運動場、健康營養(yǎng)而經(jīng)濟的親子餐吧,以及為孩子特設的科學商店等。

來一次流汗的科學探索體驗

科學對比實驗表明,56%以上的個好,在11周歲之前養(yǎng)成。因此可以說,一次完整的、流汗的、未知的科學探索與體驗,將幫助塑造孩子的品格,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更將深刻影響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人生高度與人生成就。

探索館的整體規(guī)劃和室內(nèi)設計都照顧到3~10歲年齡段兒童的發(fā)展特點,采取互動式和寓教于樂的形式,全面調(diào)動孩子看、聽、聞、說、感、動的全方位感官體驗,通過獨立探索、學習和思考,豐富兒童的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起他們內(nèi)在潛能,塑造未來成就。在探索館,孩子將體驗“失重”,從而向往太空;孩子可以像花樣滑冰選手一樣體驗旋轉(zhuǎn)運動,體驗“離心力”;還可以進行火星攀巖,挑戰(zhàn)體力,考驗毅力;更可以遨游星空,探秘星座。

附:Think Town寶貝科學探索館 精選項目簡介

* 運動科學館

* Baby Zone 小小樂園

專為未滿5歲的低齡寶寶而設的人際交流體驗與辦家家游戲區(qū)。寶貝們可以在數(shù)十款小型且安全的辦家家道具、拼搭積木、益智圖書中自由選擇并組合游戲。

* Science Classroom 科學教室

一個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賞到摩登科學實驗、神奇科學制作品的自由舞臺。孩子們可以觀看,甚至是像加入魔術(shù)表演一樣參與到科學表演中來。

* Mini Golf 迷你高爾夫

只需要一根迷你高爾夫球桿、一個標準高爾夫球,孩子們在這兒就可以體驗高爾夫生活啦!周圍的環(huán)境 布置,是由特殊視覺的圖片與高爾夫球場的大幅看板制作而成,讓孩子身臨其境。

* Sky Jump 月球漫步

孩子們將系上固定得很保險的橡皮安全繩,完成模擬月球表面失重狀態(tài)下的太空行走體驗。身體將一邊上下垂直運動,一邊蹦跳著向?qū)Π兑苿?,仿佛自己就是下一個阿姆斯特朗!

*Zero G 自由落體

這是一個每次只可乘坐2人的神奇體驗器,來一次和太空人一樣的失重體驗。

* MMU 太空遨游

進入特制的MMU,孩子們能像宇航員一樣上下左右飄浮移動,在太空中神游一把。

* Cyber Wheel 天翻地覆

想想吧,這個地方的各個角落里有無數(shù)個空氣吸收管道在噴射緩沖氣墊,任一群小孩子在里面安全地蹦啊、跳啊、飛啊⋯⋯縱情游戲。這不僅能鍛煉體能,更可以培養(yǎng)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社交能力,目前丹麥教育部正將此作為重點推薦的兒童科普游戲器。

* Rock Climbing 火星攀巖

體驗一下壁虎漫步的感覺,這里有設置了很多障礙物和把手的仿真巖壁。在安全帶的保護下,孩子們可以體驗從墻面的起始點到終點,進行上下左右攀爬移動。全身協(xié)調(diào)性和必要的危機感是這個游戲體驗探索的重點。

* 藝術(shù)科學館

* Chinese Inventions 中國發(fā)明

讓孩子們親手體驗四大發(fā)明中的“造紙術(shù)”與“印刷術(shù)”。原來,自己也可以動手造出一張體面的“紙”并印上點想表達的“文字”或“圖案”――本來么,科學來自生活。

* Magic Mirror 幻鏡隧道

這是一條魔幻的隧道,全部由神奇的鏡子組成,行走其中,孩子們會看見扭曲變形的光影,而他們自己的模樣,也將變成胖、瘦、高、矮等多種樣子,超級有趣。游戲?qū)Ш⒆犹剿鳕D―所謂影像,即光線反射的產(chǎn)物,而光是可以變形的。

* Pin Screen 3D雕塑

用科學的方法,孩子們也可以是雕塑大師!這里有一個數(shù)萬枚圓頭針的聚集體,能夠隨嵌進去的物體而變形,在針頭表面對應形成凸起和凹陷的部分,從而呈現(xiàn)這個物體的3D立體模型。試試看,用自己的臉、手或身體做3D立體雕塑吧。

* Mix Color 光學調(diào)色板

這是個用“故事”和“光”裝扮點綴的空間,在這里孩子們會聽到與大自然各種顏色相關(guān)的種種傳說或童話,并利用燈光、激光等發(fā)光體進行游戲。比如,當同時按下紅、黃、綠三原色按鈕中的2個以上,就可了解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的變化,從而探索光的神奇。

* Constellation 穹隆探秘

關(guān)上所有燈光,讓孩子的眼睛在黑暗中適應一段時間后,打開星座投影機,屋內(nèi)夜空中的星座圖就會展現(xiàn)出來。邊放映與該星座相對應的畫面,邊播放星座故事與傳說,激發(fā)他們對于神秘星座的好奇。

* Color Space of Light 繽紛世界

光的體驗利用了遙控裝置控制發(fā)光屏幕的顏色,能按照孩子們的指令變化色彩。既能讓孩子認識各種顏色的發(fā)光體,又使得孩子們對于如何通過遠程的控制實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感到好奇。

* Magic Stick 光學拼圖

這里有的是能發(fā)出各色光芒的墻面、魔棒,給孩子們一個展示天賦本領的機會。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稱心的道具,從而學習各種顏色的名稱與特征,并利用多種顏色的魔杖呈現(xiàn)文字、圖畫、數(shù)字等,培養(yǎng)更強的創(chuàng)造力和色彩感覺。

* Science Show 科學表演坊

科學老師會利用各種道具與器材,表演一些引人入勝而精致有趣的科學小品或魔術(shù),極大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qū)長壽路1118號

第2篇:超級有趣的科學實驗范文

2005年6月14日,雅典國際田聯(lián)超級大獎賽傳來捷報,牙買加短跑名將鮑威爾以9秒77的成績打破了由美國選手蒙哥馬利保持的男子百米世界紀錄9秒78。還是這位“牙買加飛人”,2007年9月10日又在意大利城市瑞提舉行的國際田聯(lián)大賽中,以9秒74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接受記者采訪時鮑威爾說:“假如今天的風速再理想些,我準能跑出更好成績?!边@是一句大實話。當順風風速每秒2米時,百米成績能比無風時快0.15秒。鮑威爾兩次打破世界紀錄都占了1.7米每秒“順風”的大便宜。而美國選手蓋伊2007年6月在銳步田徑大獎賽中創(chuàng)造出9秒76的世界紀錄時,卻因為當時跑進方向的風速達到每秒2.2米,超過國際田聯(lián)規(guī)定的每秒2米上限而成績無效。真可謂“成也順風,敗也順風”。

同樣的悲歡也落在跳遠運動員頭上。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比蒙的“世紀一跳”8米90就是在恰好每秒2米的“順風”下“誕生”的。直到23年后的東京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美國選手鮑威爾才以8米95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新的跳遠世界紀錄。但幾分鐘前美國名將劉易斯就跳出了8米91,更早打破了“比蒙極限”,可惜當時的風力為正2.90米,因此紀錄沒有被承認??梢婏L的作用對田徑比賽多么“生死攸關(guān)”?!昂蔑L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不少世界紀錄是靠著“搭順風車”創(chuàng)造出來的。反之,超過2米每秒的“順風”又會將最出色的成績“一風吹”。但無人抱怨這一規(guī)則的鐵面無情。正如西諺所說:“風大的時候火雞也會飛?!?/p>

球類運動項目對風速更加敏感。按照奧運會規(guī)則,“大球”比賽風速控制在0.5米/秒,“小球”比賽風速不得超過0.2米/秒。2005年羽毛球世錦賽中,許多頂尖級好手都“望風披靡”,運動員戲稱美國阿納海姆體育館空調(diào)系統(tǒng)為“龍卷風”。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落成的羽毛球館一改大口徑送風的傳統(tǒng)辦法,將氣流分解到觀眾坐席下的9100個通風口,便是為了確保館內(nèi)風速完全達到奧運會規(guī)定標準。

如何迅速準確地測定風速,從來是競賽場上容不得半點含糊的大事。19世紀中期人類發(fā)明了魯濱遜風速儀,將4個半球形的“杯”按“杯口”垂直于地面方向,順次安放在十字形水平支架外端形成“杯輪”,因為“杯”的凸面和凹面在空氣中的形狀阻力差異很大,無論風從何方吹來,都會形成力矩差,帶來“杯輪”沿豎直軸向同一方向旋轉(zhuǎn)。由于對稱放置的“杯”容易彼此遮擋并受另一邊力矩的抵消,“杯”的線速度只能達到風速的1/3。1926年,加拿大人帕特遜制造了互成120°夾角的3“杯”風速儀,使“杯輪”的持續(xù)轉(zhuǎn)動力矩明顯增大。另一種旋翼式風速儀的“翼輪”沿水平軸轉(zhuǎn)動,如同磨坊的風車和電扇的槳葉,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勻速性。此后出現(xiàn)的“熱絲”型風速儀則完全另辟蹊徑,用電流將電阻絲加熱到環(huán)境溫度以上,由于不同速度的風對電熱絲的冷卻作用不同,便可通過測出電壓或電流的變化來計量風速了。

今日運動場上常見的超聲波風速儀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它的基本原理是,讓成對的交換器相互發(fā)出和接受超聲波脈沖,由于空氣是聲波傳遞的介質(zhì),氣流運動的速度會影響聲波傳遞的速度,因此,通過測量和計算超聲波傳遞中的時間差就可以確定風速的大小。跳遠競賽和百米競賽分別需要在跑道旁1.22米高度測量出直接影響運動成績的5秒和10秒平均風速。

測速儀和“鷹眼”

當美國網(wǎng)壇名將羅迪克以“火箭發(fā)球”頻頻得分后,球場屏幕和電視上都會同時公布他驚人的發(fā)球速度,中國羽毛球選手付海峰一記劈殺,觀眾便能馬上直接看到這個322千米每小時的世界紀錄。對球速進行準確及時地現(xiàn)場報告,不僅是運動員的一大刺激點和興奮點,也是當今各種球類比賽的一大“賣點”和“看點”,讓觀眾“定量”了解運動員的能力和技巧。究竟是一個什么系統(tǒng)在完成此項繁難任務呢?

這便是“默默無聞”蹲在賽場后面角落里的球速測量儀。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不妨先重溫一下我們生活中都曾有過的經(jīng)歷。當汽車疾馳而來時嘯聲尖銳,絕塵而去時笛聲嗚咽,這種聲調(diào)的變化是“聲源”運動的結(jié)果。發(fā)聲體的振動使周圍空氣產(chǎn)生疏密相間的縱波叫聲波,開來的汽車能將聲波的疏密間隔“壓”得更緊,帶來頻率增高;離去的汽車卻將聲波的疏密間隔“拉”得更開,造成頻率降低。于是我們便聽到了高低不同的聲調(diào),這種現(xiàn)象稱為“多普勒效應”。電磁波比聲波的傳播快將近百萬倍,但同樣會產(chǎn)生“多普勒效應”。交通警察的“雷達槍”把一束微波射向行駛的汽車,反射回來的微波再被“雷達槍”接受,通過比較發(fā)射波和反射波頻率的不同,就能立刻計算出汽車的速度。運動場上的球速測量儀和交通警察的“雷達槍”原理一樣,不過發(fā)出的微波是射向飛行的球,根據(jù)接收到回波的“多普勒頻移”計算出球的飛行速度。必需提及的是,交通警察的“雷達槍”和運動場上的球速測量儀都應盡量放置在運動目標的正前方或正后方,偏離角度越大“多普勒效應”越弱,測量的誤差越大。

2004年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中,小威廉姆斯在關(guān)鍵時刻的一記漂亮回球被錯誤判罰為出界,致使對手卡普里亞蒂獲勝。盡管司線員明確表示球落在界內(nèi)而裁判阿爾維斯卻不予理睬。這一事件直接促進了“即時回放系統(tǒng)”的亮麗登場。媒體興奮地說,如果裁判的兩只眼睛無法適應今天的球速,就讓高科技的第三只眼睛早日睜開吧!

“即時回放系統(tǒng)”有個絕妙的別名“鷹眼”,正好出自發(fā)明者霍金斯姓氏的前4個字母?!苞椦邸蹦茉?0秒時間內(nèi),將球在三維空間飛行的動態(tài)軌跡和精確落點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不僅避免了無謂的糾紛和爭執(zhí),監(jiān)督了裁判的失察和不公,還給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角,增加了新的觀賞元素。2006年納斯達克100大師賽中“鷹眼”系統(tǒng)首次正式使用,運動員每場有兩次機會申請“鷹眼”仲裁。

“鷹眼”為什么能如此“明察秋毫”又“面面俱到”呢?這是一個由10臺高速攝像機和數(shù)臺電腦以及大屏幕組成的系統(tǒng),計算機將球場上整個立方空間劃分為毫米級的測量單元。安放在不同位置和角度的高速攝像機全息捕捉網(wǎng)球運動的基本數(shù)據(jù),再通過電腦成像技術(shù),重建與合成網(wǎng)球飛行軌跡的三維圖像并顯示在大屏幕上。國際網(wǎng)聯(lián)表示了對“鷹眼”的高度認同和欣然接納。網(wǎng)壇巨星阿加西說:“在我2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這項新技術(shù)為網(wǎng)球增添了新的維度,無論對于運動員、球迷和電視觀眾都是最興奮的事?!?/p>

小道具的大能量

讓我們將目光從運動場上那些高精尖的“前沿科技”移開,觀察一下許多司空見慣的“雞毛蒜皮”,同樣會發(fā)現(xiàn)有趣的知識。當綠茵場

上的足球運動員被踢傷后左盤右旋疼痛難忍時,常會看到醫(yī)護人員飛奔而來,拿出一只小“噴壺”往傷痛處噴射一些霧劑,“壺”里究竟是什么“藥”呢?原來是密閉壓力下的氯乙烷。這種液體的沸點為13℃,噴到運動員皮膚上立即“沸騰”并帶走大量的汽化熱,使創(chuàng)傷處急劇降溫。冷凍能使神經(jīng)傳遞速度減緩,冷的感覺能壓倒痛的感覺起到局部麻醉作用,并能刺激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難怪這種“冷療”常常能立奏奇效。

這里還要關(guān)注一個運動場上被熟視無睹的“日用品”,那就是體操、舉重、投擲、攀巖都須臾不可缺的“鎂粉”。這種白色粉末的“真實身份”是碳酸鎂,許多文獻和生產(chǎn)廠家都說“鎂粉”的功能是吸汗,保持手的干燥,增加和器械之間的摩擦力,以免打滑和脫杠,這應該是簡明扼要的介紹。然而,幾乎同樣數(shù)量的文章指出,潮濕的手摩擦系數(shù)更高,例如,剛洗過的腳穿進鞋子困難,數(shù)鈔票時要在指頭上蘸水,掄大錘時往手上吐唾沫并產(chǎn)生了“唾手可得”的成語。因此,反對的文章反問:如果“鎂粉”僅為了增加摩擦,何不把器械表面做成“砂紙”?

真理畢竟只有一個。實驗表明,使用“鎂粉”后,在平滑的玻璃上拖動一個重物摩擦力增大,但在粗澀的橡膠上拖動同一個重物卻摩擦力-減小,可見“鎂粉”到底增加還是減小摩擦力并不能一概而論。

對于“鎂粉”良好的吸濕性從來無人懷疑,但碳酸鎂吸水究竟是顆??障堕g的吸附,還是形成了進入碳酸鎂晶格的“結(jié)晶水”?論者又各執(zhí)一辭。最后還得請科學實驗出來說話,x射線晶體結(jié)構(gòu)衍射測試表明,“鎂粉”對水分的吸收完全是微小顆粒周圍的吸附,這一過程中,碳酸鎂分子的晶體結(jié)構(gòu)沒有發(fā)生變化。

看來對“鎂粉”功能合理的解釋也許應該是,當手上的汗液形成了光滑的“水膜”時,“鎂粉”吸濕增加了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力而防止打滑;但手掌在器械上急劇轉(zhuǎn)動時“鎂粉”又能起到襯墊作用,相當于在中間添加一層“小球”作“滾動摩擦”?!版V粉”同時還填平了手掌的褶皺和紋路,增加了和器械的接觸面,將握力變得更加實在和均勻??傊安敕邸蹦芨纳剖謱ζ餍档陌盐?,讓摩擦力在合適范圍內(nèi)易于控制,使動作更加隨心所欲和擒縱自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