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三之歌范文

高三之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三之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三之歌

第1篇:高三之歌范文

高三政治關于價格考點

影響價格的因素

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影響價格

供求影響價格: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chǎn)、宗教信仰、習俗等)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xiàn)的。(反過來,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供求關系的變化,商品價格與供求是相互制約的關系)。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賣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

②供過于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買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成正比。)

①商品價值量由生產(chǎn)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對于商品生產(chǎn)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有利地位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生產(chǎn)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③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成反比。

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chǎn)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xiàn)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影響

①調節(jié)產(chǎn)②調節(jié)生產(chǎn)要素的投入。③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個別勞動生產(chǎn)率)④生產(chǎn)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chǎn)品。供求關系價格價格與價值商品的價值量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的意義

價值與價格的關系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與價格成正比)注:價格、供求和價值的關系:價值決定價格,價格與供求相互影響(不能說"決定"),而價值與供求無關(價值只取決于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格只能由價值決定。"價格由購買力決定"、"價格由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決定"、"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等提法都是錯的。

商品價格漲跌(即波動)的原因

(1)根本原因:價值決定價格。由于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降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增加),商品的價值量減少(增加),商品的價格下跌(上漲)。(2)直接原因:供求影響價格。供大于求,價格下降;供小于求,價格上漲。在市場上商品銷售的價格與價值不符,這主要是受供求關系影響所致。

商品的價值量、價值總量與勞動時間、勞動生產(chǎn)率的關系

(1)價值量:商品價值大小(單價);價值總量=價值量×數(shù)量。注:商品價值量由生產(chǎn)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對于商品生產(chǎn)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有利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chǎn)者努力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

價值規(guī)律

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chǎn)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注:這里的"等價交換"并不能每次交換都要等價,也不是指等價交換的次數(shù)多于不等價交換的次數(shù),而是指一個總的趨勢;即平均價格等于價值。②表現(xiàn)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注:價格不會無限漲落的根本原因是價值決定價格,直接原因是價格與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供求會影響價格,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供求。

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影響

(1)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一般說來,價格上升,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人們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

注:一般來講,當某商品價格上漲時,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會隨之增加,其互補商品需求量會隨之減少。

(2)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影響:調節(jié)生產(chǎn)規(guī)模,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個別勞動生產(chǎn)率),促使企業(yè)生產(chǎn)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chǎn)品。①調節(jié)生產(chǎn)規(guī)模:商品價格上漲,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商品的價格下跌,縮小生產(chǎn)規(guī)模。②提高(個別)勞動生產(chǎn)率。企業(yè)只有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才能縮短生產(chǎn)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chǎn)品提供降價空間,使其在價格競爭中乃至生存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③促使企業(yè)生產(chǎn)適銷對路的高質量商品。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質量好的商品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獲取更多的利潤。

結論:不管是"影響價格的因素"還是"價格變動的影響",歸根到底都是價值規(guī)律起作用,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和消費者應當遵循價值規(guī)律,時刻關注價格的變化,提高市場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

 

高三政治關于價格考點總結相關文章:

1.高中政治必修1有關價格的知識點總結

2.高三政治高頻考點匯總

3.2017高考政治考點匯總

4.2017高中政治有關價格考點

5.高考2017政治考點總結

第2篇:高三之歌范文

按照學習計劃,我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對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進行了以下總結:

一、理論、業(yè)務學習方面

通過學習“三治三提”重要精神,我對其內涵和基本要求有了進一步認識,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這是一次新時期下的機期。一個地區(qū)、一個部門也是一樣,作風決定作為。“治庸、治懶、治散,提質、提速、提效”看似簡單的十二個字,其深刻內涵需要我們不斷地結合實際進行挖掘和運用。我覺得這對我們教師,教育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需要謹記在心,也就說我們要時刻以我們的服務對象為本,以我們的教育對象為本,以我們的工作性質為本。

對于學習深度而言,我覺得由于主、客觀原因,自己對“三治三提”重要精神學習深度還不夠,對其深刻內涵和要求理解得還不夠透徹,這跟自身學習的時間太少和學習態(tài)度有一定的關系,需自己進行適當?shù)?ldquo;補課”。此外,我對其他政策、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和自覺性也還不夠,有時只注重本身業(yè)務有關的內容,對很多新事物、新知識學習掌握得不夠好,需進一步改進。

二、政治思想方面

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觀點,而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因而對“三治三提”重要精神實質理解得不深不透,反映在思想觀念上,就是對新形勢下出現(xiàn)的一些新的現(xiàn)象和矛盾,不能自如地運用理論的基本方法去分析、判斷和解決這些矛盾,思想不夠解放,觀念不夠創(chuàng)新。反思自身的工作,發(fā)現(xiàn)自己較多的是機械地完成了那些傳統(tǒng)工作,工作方法、形式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很不足。有時候還存在著畏難情緒,感覺很多條件都不成熟,導致怯于創(chuàng)新;有時候覺得作為新手完成該完成的工作即可,導致惰于創(chuàng)新。

深刻地反思之后,認為而作為一位一線教師,一定要帶頭改變這些思想觀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著眼于新思路、新視野、新舉措來推動新情況、新問題的新解決、新發(fā)展,努力增強加快發(fā)展的緊迫意識和危機意識,積極開動腦筋、著力研究適應教育工作新發(fā)展形勢的新方法和新舉措。

四、自身形象方面

第3篇:高三之歌范文

“新三板”股票的成交量總體不大,但有幾只股票成交的活躍程度卻比較突出,非常值得投資者關注。它們中間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轉板”預期強烈的個股;二是業(yè)績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的個股??傮w來看,有三大個股特別值得我們留意,它們是:世紀瑞爾、久其軟件和指南針。

世紀瑞爾和久其軟件無疑是“轉板”個股中的大熱門,而在此前它們已經(jīng)傳出過類似“緋聞”并有不少實質性的動作。那么在將來的創(chuàng)業(yè)板推出之后,其受“關注”的程度也會大幅提高。其次,一些業(yè)績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的個股也值得我們留意,其中的代表便是指南針,在證券市場總體火爆的大背景下,其業(yè)績的增長同樣也是令人興奮的,據(jù)了解,其2007年度的利潤總額預計將超過7000萬元。而在另一方面,業(yè)績的大幅增長無疑也加大了該公司的“轉板”預期。

世紀瑞爾(股份代碼:430001)

北京世紀瑞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瑞爾”或“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6日,經(jīng)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備案,2006年1月23日成為新三板第一批掛牌公司。公司作為一家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型企業(yè),公司產(chǎn)品覆蓋了軌道交通、能源/電力、石油/石化、水處理、智能建筑、電信等多個行業(yè)市場,主要為其提供生產(chǎn)過程控制和決策支持信息處理專業(yè)領域的產(chǎn)品平臺和應用解決方案。公司為網(wǎng)通和鐵通提供傳輸機房環(huán)境及動力設備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

分析點評:

世紀瑞爾作為新三板市場首批掛牌的企業(yè)之一,實力雄厚,掛牌后2天內交易15筆之多。公司2006年11月21日起暫停報價轉讓并于2007 年11 月23日暫停首次公開發(fā)行(A 股)并上市的申請工作、公司的股份從2007年11 月26 日起恢復股份報價轉讓。公司自公告暫停股份報價轉讓并公告申請IPO直至公告暫緩IPO申請并恢復報價轉讓,其間歷時將近一年。而公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經(jīng)過慎重研究并與保薦人充分協(xié)商決定暫停申請”,較之其他公司上會被否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主動性,可以想見,公司對未來的發(fā)展應是成竹在胸的。

從已經(jīng)公告的前三年財務數(shù)據(jù)看,世紀瑞爾的經(jīng)營狀況良好,近20%的每股收益年增長,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預計公司2007年度的業(yè)績仍將繼續(xù)保持平增長,每股收益有望達到0.38元左右。2006年報告中每股收益0.32元,環(huán)比增長18.75%。2年來公司的股價從3.23元逐步上升到了9元。公司05年06年的凈利潤分別是15,376,514.84元和18,340,506.14元。

久其軟件(股份代碼:430007)

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通過軟件企業(yè)認證的企業(yè),是一家集科研、開發(fā)、咨詢、培訓、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公司。2001年12月18日成功改制為股份公司,2006年9月7日在新三板掛牌,股份簡稱:久其軟件。久其軟件注冊資本4574萬元、凈資產(chǎn)近億元,久其軟件2003~2005連續(xù)3年獲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守信企業(yè)”稱號,2004、2005年連續(xù)入選中關村管委會“瞪羚企業(yè)”,2005年通過CMMI L3認證并榮登中國電子政務百強企業(yè)行列,2007年在中國IT市場年會中,久其軟件榮獲“中國報表管理軟件市場年度成功企業(yè)”桂冠。

分析點評

久其軟件是新三板市場第7只掛牌交易的股票,掛牌1年以來,共交易了將近700萬股,價格從7.19元穩(wěn)步提升到了15元左右。根據(jù)已公告的2006年年報顯示,2004年至2006年,久其軟件凈利潤穩(wěn)步增長,分別為1067.3萬元、1421.9萬元以及2887.5萬元,截至2006年底,未分配利潤為3058.37萬元。凈資產(chǎn)收益率高而且提升特別快,利潤增加快速是該公司的一大亮點。

公司經(jīng)營情況良好而且穩(wěn)定,從近2年臨時公告看,公司業(yè)務逐步擴大,全國子公司開設數(shù)量以及追加投資額度都成規(guī)模性擴張。公司主營業(yè)務突出,已為財政部、民政部、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網(wǎng)通、中國電信等多家國家部委及大型企業(yè)提供數(shù)據(jù)信息處理服務。該公司此前提出過IPO的申請,而且其在二級市場上時間短,轉板預期明確,股東惜售情緒較重,分散出去的股份也不多,但出人意料的是,其申請并未獲得發(fā)審委的通過。但總體來看,久其軟件仍然是“轉板”預期最為明確的公司之一,未來創(chuàng)業(yè)板的推出無疑給其帶來了較大的想像空間。

指南針(股份代碼:430011)

北京指南針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指南針”或“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8日。經(jīng)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備案,2007年1月23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專業(yè)證券分析軟件提供商之一,也是業(yè)內為數(shù)不多的擁有10年以上專業(yè)證券服務經(jīng)驗的公司。公司目前已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供專業(yè)證券信息服務的授權許可,并獲得為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提供專業(yè)期貨信息服務的授權許可。

分析點評

公司2006年年報公告每股收益0.35元,掛牌后,市場第一筆轉讓成交價格是3.30元,對應市盈率倍數(shù)為9.43倍。受益于2007年證券市場的火爆,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得以大幅提高,2007年中報公告每股收益為1.44元,環(huán)比增幅超過了300%,市場轉讓價格在短短的6個月內大幅上漲至11.40元(送股除權前),漲幅245%。

第4篇:高三之歌范文

關鍵字: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適格;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當事人通過虛假訴訟侵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形不斷增多。為遏制這一現(xiàn)象愈演愈烈,2013年1月1日實施的新民事訴訟法新增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該制度起源于法國,它是指因訴訟當事人進行訴訟詐害或受確定判決效力影響而受到不利原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不可歸責于自身的原因而未能參加原來的訴訟,以致于不能提出有利于自己的并且影響判決結果的事實或法律主張,從而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銷原確定判決的訴訟。自新民訴實施以來,訴至法院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案件日益增多,許多問題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顯現(xiàn)出來,原告適格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1 問題的提出

案例一:原審法院以判決的形式對A用B的資產(chǎn)歸還C的行為予以確認,B認為該判決結果嚴重侵害其合法權益,故請求法院判決撤銷原審民事判決。最終法院裁定認為,原審案件的訴訟標的是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的履行,B作為案外人,與該訴訟標的沒有實質上的法律關系,且該訴訟標的也不涉及B的利益, B并非該案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同時,原審判決結果僅僅是確定A如何履行涉案協(xié)議內容,與B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B也不屬于本案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此,根據(jù)民訴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B不屬于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主體。

問題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是否必須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或者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還包括其他類型的案外人?

案例二:A公司的債權人B以A公司與C公司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訴訟中達成和解并經(jīng)法院制作的調解書侵害其合法權益為由,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B認為其符合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條件。但法院最終裁定認為B 作為A 公司的債權人,對A公司和C 公司爭議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沒有獨立請求權,也無直接牽連,不符合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適格的標準。

問題二:哪些第三人可以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而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2 問題的分析

第三人撤銷之訴規(guī)定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中,也就是“前兩款規(guī)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訟,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針對問題一,目前存在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根據(jù)法條的規(guī)定,該訴訟主體只能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不包括其他案外人;另一種觀點認為,該訴訟主體不僅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應包括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該訴訟主體應當是受原判決既判力約束的案外第三人。

筆者認為,必要共同訴訟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其中一人不參加訴訟,爭議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就難以確定。對于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法院必須追加其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進而合并審理并在裁判中對訴訟標的合一確定。從該角度分析,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無權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另外從審監(jiān)解釋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也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態(tài)度,其對必要共同訴訟人與其他案外人作出區(qū)別對待,即必要共同訴訟人在原審中的地位是當事人,其他案外人不是。必要共同訴訟人提起再審應當全面審理,其他案外人提起再審,只審理提出異議的部分。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時只審查原生效判決中侵犯第三人的部分。因此,若用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處理必要共同訴訟人質疑生效裁判的案件,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矛盾。

對于其他類型的案外人,如受詐害訴訟侵害的一般債權人是否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筆者持肯定態(tài)度。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立法目的是為受生效裁判不利影響的第三人提供實體救濟,若將原告適格的標準設置的過于嚴格,不利于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實現(xiàn)該制度設立之初的目的。在審查當事人是否具有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資格時,應該重點審查當事人是否“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對于法條規(guī)定的“前兩款規(guī)定的第三人”則應采取相對寬松的審查標準。

此外,對于原審判決生效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還是按照普通程序另行,應以該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請求判決的內容是否撤銷原生效判決為劃分標準。若需要撤銷原生效判決,則應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反之,則以普通程序另行。

針對問題二,目前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該第三人與案件所涉法律關系有密切聯(lián)系,案件處理結果對他的利益有直接影響;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須考慮第三人與案件法律關系的關聯(lián)性,只要案件處理結果影響到他的利益,即可認定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而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筆者認為,對于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適格的問題,也應采取相對寬容的審查標準。根據(jù)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可以將其分為“被告型第三人”和“輔助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是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并且判決其承擔相應責任的第三人,因此此類第三人一般不存在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必要。而輔助型第三人則是指與他人之間的訴訟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申請參加訴訟的第三人。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對于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給出過這樣的意見,認為“受訴人民法院對與原被告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無直接牽連和不負有返還或者賠償?shù)攘x務的人,以及與原告或被告約定仲裁或有約定管轄的案外人,或者專屬管轄案件的一方當事人,均不得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通知其參加訴訟?!钡撘庖娖鋵嵤轻槍Ρ桓嫘偷谌颂岢龅模谌顺蜂N之訴保護的是輔助型第三人,因此原則上只要案件的處理結果影響到了第三人的利益,其都可以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3 小結

第三人撤銷之訴雖然在實踐適用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但它為解決我國司法實踐中權利主體申訴難以及維護司法權威,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對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適格問題淺議,以期該制度能更好地運用于司法實踐。

參考文獻

1、段厚省.各類型民事訴訟的訴訟標的和識別標準;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第8 卷).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2、陳銀灃.試論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完善.法制與社會.2014.2.

第5篇:高三之歌范文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思想作風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日常工作中,只是一心想本職工作抓好,對全局觀念認識不高,存在局限性。同時,個人政治理論素質有待提高,有時忙于工作,在學習的深入性和系統(tǒng)性上也做得不夠,有許多東西往往學后就丟,鉆研不深,學得不夠。

2、在工作作風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主動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靠慣性思維工作。

二、存在問題的剖析原因

存在以上問題雖然有一定的主觀原因 ,但剖析根源主要還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l.理論學習意識不夠強。由于平時工作繁忙,所以對一些政策法規(guī)和理論性指導知識,沒有加強主動學習 ,因此自身業(yè)務水平總是得不到更好提高 ,造成工作中處理一些問題時 ,總是缺乏政策指導或把握不準。

2.工作思路不寬,創(chuàng)新性不強。

在平時的工作中,對處理一些工作任務和問題時 ,只是立足于完成任務,沒有因地制宜、拓寬思想,工作方法缺乏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性,造成一些問題雖然得到解決 ,但效果不理想。

3.基層工作不夠深入,有些問題解決不夠及時。

平時工作中對群眾反映的一些問題 ,因工作忙沒有及時深入基層,全面分析,只是片面了解,簡單處理,造成一些問題雖然得到處理,但解決不夠及時或效率不高。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確實做到認真把握各類政策法規(guī)來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第6篇:高三之歌范文

關鍵詞: 價值取向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三個“遷移”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近幾年開展得“如火如荼”,從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看,回歸生活世界是教學課程改革的趨勢,而政治教學強調的是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強調探索性的學習,尊重高中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這使得我認識到課程教學應該注重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溝通,倡導在生活中成長,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世界觀,在活動中深化教學,使得高中學生能緊扣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時展的脈搏,不斷深化對政治新課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認識。

一、注重政治教學方法的“遷移”,把學生引進課程來,同時讓學生走出課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潑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角色,投入學習,愛上學習,使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要求,集中學生的思維方向,調節(jié)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情緒,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煉之以志,導之以行”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就是在政治教學中的“引”法。

也只有讓學生一開始就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的情況下,才能讓他們進一步掌握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學習方法,我們也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合作精神、競爭意識與責任感的、能自主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現(xiàn)代人。

同時,我們能把學生“引”進來,還得讓他們“走”出去,走到生活中。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教學內容也要變。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指出“教科書應該是活的、真的、動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靜的、讀的”。因此,我們在引進學生使用課本時,就應該特別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既善于利用課本,又敢于跳出課本,改變以“課本”為中心和唯一教學內容的傳統(tǒng)做法,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中介,使學生走出去,走到生活中,使課本與生活相互補充、印證,建立起聯(lián)系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開放的教學內容。

如高一經(jīng)濟生活部分,其理論有一定深度,對高一學生來說要理解有一定困難。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化難為易呢?讓學生走出課程,回到社會生活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比較廣泛,市場買賣、銀行交易、隨處可見的公司、無處不在的廣告、新聞中政府首腦會議無不隱含著一定的經(jīng)濟常識,并且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可以用實例、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列舉法等,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講“生活、消費與貨幣”時,可以由老師先把學生引進課程,具體講述概念,并做解釋,然后提問,同學們說到“經(jīng)濟”,你們想到什么,一下子讓學生走出課程。讓全班學生每人說一個答案、不能重復,看哪一類詞匯、現(xiàn)象學生在生活中列舉得比較多,教師再加以引導的同時大家一起分析、歸類。這樣的“引進、走出”,一方面能使學生的思維大門打開,使枯燥的概念生動起來,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確了主題,我們認識和處理問題時,要注意將書上的原理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相結合的觀點,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在于掌握,而是在于運用,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更讓學生明白運用的過程又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

二、注重政治教學過程管理的“遷移”,依學生個性特點而定教學法,依學生生活實際而開展教學活動。

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教學一樣,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使學生從無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導學生如何從無知的此岸到達有知的彼岸。

從此岸達到的彼岸的方法很多,可能會有學生認為購買、張船票就可以達到;而有些學生以為搭建一座橋也可以通過;更有些學生會認為若岸不是很遠,可以游過去……諸如此類,這時候我們就得注重政治教學過程管理的“遷移”,老師不能搞“一刀切”。因為學習方法有共性,更有個性。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這是由學生不同的個性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即由學生不同的性格、氣質、能力、習慣、愛好、興趣及學習基礎等因素決定的。學習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我明白學習方法只有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才能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方法,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衡量指導學習方法是否恰當,主要是看指導的學習方法是否合乎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否能使學生取得實際的效果。

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導師應該記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部交給學生,而是使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使學生采用正當?shù)姆椒ㄈデ笾?,去改進自己?!蔽覈艜r候就有“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一說,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予以指導,教師應把學習方法的指導當做自己光榮的義務和責任。如:在綜合復習時,大家可以一起暢談復習方法和技巧,教師也可提供一些學習方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及時溝通、共同探討,這樣每個人都能試著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如“降落傘式學習方法”等。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是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xiàn)知識,能力和素質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三、注重學生課余時間的“遷移”,讓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

新一輪課改的教學內容編排為課堂的開放性提供可能,教學中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翅膀,實現(xiàn)政治與社會和現(xiàn)實的鏈接。教學中把課本的相關內容通過設置情境、語境、幽默法的方式再現(xiàn),合乎學生接受生活的常識。創(chuàng)設情境所選用的材料必須與課程教學的內容有內存聯(lián)系,再者材料的選用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再根據(jù)高中生活的身心特點——注意力不十分集中,但興趣愛好廣泛,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等,采取一些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形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欲。

如:情境法。在講“公司的經(jīng)營”時,可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成立一個高二(×)班有限公司,課代表任董事長,每一位學生都是公司成員,都要為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出謀劃策,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下,通過一些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可以使沉悶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靈感,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同時,不管采用何種形式,都要遵循一致性、啟發(fā)性、情感性、針對性、簡明性原則,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做到精和趣,達到主客觀體的一次次碰撞和統(tǒng)一。

又如幽默法。我認為就是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吸引力的相當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種心靈的機智,一種表達的藝術,一種使人在愉悅氣氛中接受影響的方法。思想政治課堂上的幽默能夠活躍教學氣氛,更生動、靈活、巧妙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我也試經(jīng)常運用幽默語言進行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如在講“法人”概念時,我先提出“法人是不是人”、“法人是不是法國人”、“法人是不是懂法律的人”等一連串富有想象力的提法,讓學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學的定義,然后把學生組成若干小組,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讓他們以此方法相互討論。寓教于樂,真正使思想政治課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課程。

同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學生,使他們領悟做人的道理,同時,使學生樂于上思想政治課,從深層次上增強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課下也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表揚激勵為主,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感中生活、學習,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友善融洽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體到生活中,應多給學生以關心和贊揚,這樣,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又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愿望。如:及時提醒剛上完體育課的學生穿上衣服,叮囑感冒、生病的學生多喝開水、按時吃藥,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很溫馨,從而會因為信任這門課的任課教師而喜歡上這門學科。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必須充分開發(fā)學校、家庭、社會等對學生發(fā)展有益的政治教育資源。而關注回歸生活,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特征,更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實際,實現(xiàn)課程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相互吻合,做到明理篤行,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能讓學生體驗實踐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修訂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2]吳慕菊著.新課程改革.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第7篇:高三之歌范文

我國銅鏡傳說是軒轅黃帝始造。我國銅的發(fā)現(xiàn)很早。1973年陜西臨潼姜寨發(fā)現(xiàn)仰韶早期黃銅片,距今約6600年;1978年在甘肅東鄉(xiāng)發(fā)現(xiàn)馬家窯文化銅刀。這些銅刀、片經(jīng)長期使用磨光,有照人的功能。從此時到齊家文化歷經(jīng)2500年,但是至今沒有考古實物證明這一時期有銅鏡。1975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中出土了一面圓板具鈕鏡,直徑6厘米;第二年又于青海貴南尕馬臺發(fā)現(xiàn)一面圓板具鈕鏡,直徑8.9厘米,因當年鈕已壞,而在其上方打了兩個孔以便持拿(圖1)。齊家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100~3700年,距傳說的黃帝時代不遠。我國的銅鏡從此便以圓板具鈕鏡的式樣誕生了,這是為什么呢?

我國古代傳說中有伏羲、女媧這樣的偉大人物。傳說伏羲氏誕生于今甘肅天水一帶,而后轉入中原。他總結了以往先民的經(jīng)驗,為了游牧、漁獵的需要,順應牧草與獵物的分布而轉移各地,因而必須解決方位和氣候變化的問題。《周易?系辭下傳》記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卑思捶耍鲇^天體的結果,發(fā)現(xiàn)日月星有其運動規(guī)律,認為天是圓的,日月也是圓的,日月星代表著光明,后人稱為三光。崇拜太陽是人類祖先共有的,太陽給人們帶來溫暖、光明,每天東出西入,天像個大圓頂。而地總是相對平直,認為地是方的。這天圓地方之說長期影響后人。伏羲還發(fā)明了“河圖”“洛書”“八卦”,這也都是從天圓地方和山、川、雷、風等自然規(guī)律總結后而發(fā)明的(圖2、3、4)。安徽含山出土的玉片上刻有與八卦、河圖、洛書相關的紋飾,方玉片上刻有大小二圓,二圓之間刻有8個箭頭,方玉片邊刻有類河圖的不同數(shù)字的點(圖5)。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七彩陶盆,那人面即為太陽神的形象。盆的圓口沿繪有8個方向符號,亦可看成是早期的八卦符號(圖6)。還有許多彩陶都刻繪有太陽紋。由此可見距今8000~4100年前的祖先對天體的圓的認識和對日月的崇拜。因此,齊家文化銅鏡一開始就以圓形出現(xiàn)一點也不奇怪。

齊家文化銅鏡見于報道的兩面都是圓形:其一背面光素無紋;其二背面是七角紋飾,七角內有斜線,這在同期彩陶上是常見紋飾,可以認為是對天光、日光、火光的歌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一面齊家文化銅鏡,傳為甘肅臨夏出土。該鏡圓形,直徑14.3厘米,厚0.15厘米,紋飾為三角紋加斜線,并有3道凸弦紋,也是歌頌天圓和崇拜太陽的(圖7)。夏商周的銅鏡全部都是圓板具鈕鏡。比如《中國青銅器全集》卷16載有一面圓板具鈕葉脈紋鏡,直徑12.5厘米,為河南安陽小屯婦好墓出土,弓形鈕,背有3道凸弦紋,間有8組葉脈線和放射線,邊緣飾有連珠紋。這8組葉脈紋與安徽含山出土的玉片上的箭頭紋驚人的相似,只不過后人對同一紋飾取了兩個名字罷了(圖8)。另一面為同心圓放射線紋圓鏡,直徑11.8厘米,同樣出自婦好墓,弓形鈕,以鈕為中心飾7道同心圓,圓與圓之間布滿放射直線,也是對太陽光芒的贊美與崇拜(圖9)。

那么,我國銅鏡為何在背面中心作鈕穿繩呢?這就像西亞與埃及等地的有柄鏡,由于他們強調權杖,權杖對于他們是最重要的,那些法老像都是手握權杖,所以鏡子也必然以有柄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中國長期以來的文化傳統(tǒng)是結繩,結繩記事,結繩作網(wǎng)……結繩是需要繩的,當代考古證明,在距今28000年的山西峙峪人遺址就發(fā)現(xiàn)了有用繩跡象的骨箭。距今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就有了骨針,骨針必然要用繩,還有他們打獵用的石球,是用系繩來打擊獵物的,也要有繩。距今8000年的甘肅秦安大地灣原始民屋是圓形的,獨有405號屋是方形,屋內兩柱之間有繩的痕跡,是古人的結繩記事房。兩柱之間布滿了橫向繩跡,6厘米左右一排,有60~70排之多。在仰韶文化遺址也有類似情況,在大的居民區(qū)內,也有結繩記事房,這說明結繩記事在當時已相當普及。

我國文字產(chǎn)生之前,有一個很長的結繩記號時期,至少有4000余年,那也是一個文明時代。繩在遠古人類生活中是極為重要的,是與生活密切連在一起的,所以中國銅鏡一開始就是圓板具鈕方式,以鈕穿繩來持鏡而照,而且穿繩后要打結或編成辮花來美化它。中國人用繩打花結一直延續(xù)至今日,這近萬年的歷史中,中國人的繩文化與心理形成了不了的情結。中國銅鏡一出現(xiàn)便是圓板具鈕鏡,它的特征便是圓和結。

春秋戰(zhàn)國至清代,我國銅鏡歷經(jīng)2500年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三次發(fā)展高峰,但始終是以圓板具鈕鏡為主體,形成了一條主線。

春秋戰(zhàn)國時禮崩樂壞,百家興起,各種學說爭鳴不斷,思想非?;钴S。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的思想,順從自然。自然便是天上日月星,地上山河百靈,可見依然有天圓地方的思想。人類在順其自然的情況下,更多地關懷人類自身的問題,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墩撜Z?衛(wèi)靈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進一步強調的是人的作用,所以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些敬奉各種神靈的禮樂重器大大減少,而關乎人類自身的銅鏡得以蓬勃發(fā)展,形成我國銅鏡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無論數(shù)量、質量、品種和產(chǎn)地都超過前代。銅鏡以圓形為主,出現(xiàn)了少數(shù)方鏡。那些四龍、三龍、四鳳、三鳳和龍鳳同鏡,都是以龍鳳飛舞在圓天上為表現(xiàn)主題(圖10)。那些三山、四山、五山和六山鏡,也是以山作為天人之間的媒介而加以描繪的。還有一些銅鏡設計成外圓內方的天圓地方的構想,背面均設計為具鈕式,是一種雙弦、三弦、四弦紋鈕。

秦漢是銅鏡發(fā)展的第二個高峰,幾乎全是圓形,只見一例長方鏡,那就是1979年山東淄博出土的長方鏡。第一類為草葉紋鏡,以圓的邊緣為天圓,以內區(qū)的方欄為地方?,F(xiàn)在學者認為這方即是社,而方欄外的草葉紋應當是麥穗紋,即是稷,這樣便成了天圓之下是社稷的布局。而方欄之內的銘文常常是“見日之光,天下大明”“見日之光,天下大陽”“見日之光,長毋相忘”等(圖11)。漢代初年,朝廷“以靜養(yǎng)農(nóng)”的政策和輕徭役的措施使得民眾從連年戰(zhàn)亂中解放出來,與前代相比輕松許多,此類銅鏡便表達民眾如同重見天日一般的喜悅,即“天下大陽”了。

第二類為規(guī)矩鏡。規(guī)矩產(chǎn)生很早,近年出土的漢初臼晷(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上有規(guī)矩紋,在日晷放射線刻線上刻有T、L、V三種符號?!渡袝检`耀》:“分寸之晷,代天氣生,以制方圓。方圓以成,參以規(guī)矩,昏明主時,乃命中星,觀玉儀之游。”規(guī)矩鏡的流行期是從漢初經(jīng)王莽到東漢 早期?!癟”代表四正,即正東、正南、正西、正北;“L”是規(guī)矩中的矩,是木匠用的直角尺,在鏡中位置與代表四正的T相對;“V”為圓規(guī),簡稱規(guī),是畫圓的工具,在鏡中居四隅之位。這類鏡多數(shù)都是外圓內方,T、L、V代表的是天地間八個方向的位置,亦有八卦的意味。李學勤先生考證應為“八極”,也具有相當?shù)牡览?。王莽時期因鏡有自銘為博局,或稱為博局鏡,但其天圓地方的概念沒改。在四方欄中加飾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進一步證明其方即為地的代表。規(guī)矩紋當中配以四神則進一步證明規(guī)矩的方向意味。博局是一種游戲,是根據(jù)規(guī)矩紋的分布而發(fā)明的,但規(guī)矩是母體,博局是衍生物。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件唐代的帛畫,畫的是伏羲、女媧像,女媧手持規(guī),伏羲手持矩,其意是天圓地方之說來源于遠古,沒有規(guī)矩就不能成方圓。

第三類為四神鏡。亦稱四靈鏡,即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神代表天體中的二十八星宿,朱雀代表南方七宿,玄武代表北方七宿,青龍代表東方七宿,白虎代表西方七宿。從朱雀到白虎又代表火水木金四星,中央鈕處代表中央土,這說明四神是天體的代表。在銅鏡中四神從配角逐步變?yōu)橹黧w紋飾,當時鏡銘亦有“左龍右虎避不羊(祥),朱雀玄武順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后來以信奉道教為主的人們認為朱雀、玄武代表的老陽、老陰,進而在鏡的紋飾中東王公、西王母代替了朱雀玄武的位置。因四神還代表春夏秋冬,人們認為一年中起決定因素的是春秋,也就是說決定在龍虎,所以當時鏡銘中有“角玉巨虛日有喜,上有龍虎四時宜”。青龍代表陽,白虎代表陰,就是說天上陰陽合,那么人間一年四季就順利。東漢中晚期銅鏡中出現(xiàn)了只有龍虎為主題的龍虎鏡。以往學者認為是龍虎對峙鏡,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古人認為那是龍虎配,正如龍鳳配,后人認為它們能給人間帶來吉祥。也與當時的神仙思想相合。

簡述一下與銅鏡紋飾相關的天地盤。1977年安徽阜陽出土的六壬式占盤及太乙九官占盤,一為天圓式盤,一為地方式盤,是典型的天圓地方模型。此前于1972年在甘肅武威出土的褐漆式盤(圖14),由天盤地盤組成。天盤為圓凸形,上刻七星北斗,外刻兩圈文字,第一圈為十二月神,第二圈刻有二十八星宿,圓邊上刻有150個刻度;地盤第一圈刻天干和地支,第二圈刻二十八星宿(為天地對應),邊刻182個刻度。占盤本是占卜求吉日的神器,但對研究古代天文歷法亦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正是天圓地方說的有力證據(jù),是天人感應的證據(jù),更重要的是對銅鏡的設計生產(chǎn)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隋唐之際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fā)展的時期,歷經(jīng)“貞觀之治”“永微之治”和“開元之治”,社會各方面均有蓬勃的大發(fā)展。銅鏡的生產(chǎn)制作亦形成第三個高峰,到達高度發(fā)展,其數(shù)量大、質量高、品種多,并且出現(xiàn)菱花和葵花形鏡,還有方鏡與亞字形鏡等等,專為政治服務的“千秋鏡”,佛道專用的法鏡都紛紛出現(xiàn)。但是其造型仍以圓板具鈕鏡為主線。在2005年嘉德拍賣會上有一面圓鏡,為唐初之物,板模、質量,品相極佳,有銘文8個字:“模星放日,圖形象質”。銘文是說銅鏡是模照日月星三光來制作,其圓是本質。

唐代李氏王朝稱道家祖師老子李耳為先祖,對道教格外看重。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多次召道教法師張果、司馬承貞、葉法善進宮設壇講道,故道教甚盛。道教對鏡文化非常重視,道教用鏡常常是道士自己設計制作,比如天臺司馬承貞在玄宗八月五日千秋節(jié)時,將自己設計制作的道教鏡獻給唐玄宗。這在正統(tǒng)《道藏》中有詳細表述,司馬承貞上表曰:“此鑒所以外圓內方,取象天地也。中列爻卦,備著陰陽也。太陽之精,離為日也。太陰之精,坎為月也。星緯五行,通七耀也。雷電在卯,辰為雷也。天淵在酉,兌為澤也。云分八卦,節(jié)運四時也。此表之文也,其方周流為水,以瀉四溟;內置連山,以旌五岳;山澤通氣,品物存焉。此立地之文也……故曰:‘含象鑒’?!北砦闹罅碛腥犁R設計圖及其銘文,其一為:“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寫規(guī)萬物,洞鑒百靈”。其二為;“龜自卜,鏡自照。吉可貞,光不耀”。道教以鏡與日、月、天、地、水等視一體,其光能洞察一切,避除一切鬼怪,日月天地水的神圣靈氣,可以通過鏡來傳達,在練功中獲得神異之功,以達圓滿。在道教經(jīng)文中處處有“鏡”字在其中。唐代凡道教鏡皆以圓形為其造型。

唐代佛教亦相當盛行。佛教與本土文化交融中,形成了不同流派,但對鏡的理解則是共同的,即把鏡的圓和佛教的教義修行結合起來?!洞笳亍贰秷A覺經(jīng)》等佛教經(jīng)文中對鏡的圓的論述比比皆是。如:“圓光者,大日圓光,猶如明鏡,于明鏡中皆顯萬物?!薄八闹菆A滿,是真報身受法用樂。一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xiàn)諸色相。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xiàn)眾生諸善惡業(yè),以是因緣,此智名為大圓鏡智?!碧拼姆鸾嚏R很多,且以圓形為主,題材有迦陵頻伽鏡、寶相花鏡,飛天蓮花鏡等等。

進入宋、遼、金、元,銅鏡真正漸入世俗社會,有的鏡還標明每兩一百文的價格,成為商品。其造型更加多樣化,有圓、菱花、葵花、方形、亞字形、盾形、鐘形和花瓶形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仍以圓形鏡為主體。人們追求圓滿光明之心依然未變。在唐以前,銅鏡隨葬都是放在尸體的頭部、胸前及左右肩等處,而宋、遼、金、元的墓葬中,懸于墓室穹頂是普遍現(xiàn)象,這表明當時人認為人死了靈魂不死,仍需要光明,以便在轉世中投向光明的未來。墓室內營造出一個小的天文空間,把銅鏡看成是日月?!逗颖毙瘡埼脑灞诋嬆拱l(fā)掘報告》中有如下描繪:前室“正中繪蓮花藻井,中嵌一銅鏡”。后室藻井中心也嵌一銅鏡,還繪有太陽與二十八星宿。顯然將墓室營造成一個小的天體空間,祈求以鏡代替日月而給墓室?guī)砉饷鳌?/p>

明清以來,銅鏡的發(fā)展又基本上回到圓板具鈕鏡為主的時代,并且其突出特點是出現(xiàn)大量圓板吉語鏡。其內容與漢三國吉語有所不同。那時的吉語多是“八子九孫居中央”“位居三公”“五男四女凡九子”家有五馬千頭羊”“人生于七十有一”等等。而明清的吉語則是“狀元及第”“福山壽?!薄案垭p全”“五子登科”“連中三元”“三元及第”“龍鳳呈祥”等等。我們看“福山壽?!薄褒堷P呈祥”“喜生責子,福壽雙全”都是沒有數(shù)字限制的?!拔遄拥强啤薄叭暗凇奔Z鏡中有一面是“百歲團圓”,意味著五世同堂,這在那個年代也是極難達到的目標。清代還有一些方鏡,其銘文卻又回到遠古的主題。如“日初升,月初盈,纖翳不生,肖茲萬形,是日櫻寧,瑩乎太情”“如日之精,如月之明,水天一色,犀照群倫”。既是對日月的歌頌,又是對銅鏡的贊美。

第8篇:高三之歌范文

學校教學的高質量往往源于教學常規(guī)管理工作的高質量。然而,以往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教師應付的多,腳踏實地落實的少。近年來,我校創(chuàng)新教學常規(guī)管理思路,以“教學競賽”“課題研究”“命題或資料編寫”為載體努力提高管理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以“教學競賽”為載體,提高集體備課質量。所謂以“教學競賽”為載體,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就是以各級教研部門組織的教學競賽為契機,引導全校教師積極參賽,并借此推動相關教研組(或備課組)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具體做法是:(1)不放過任何一次參加教學競賽的機會。只要有此類教學競賽活動,學校必派教師參賽;(2)一人參賽,集體備課。參賽任務不是由參賽教師一人承擔,而是作為一項集體任務交給相關的教研組(或備課組),并要求該組教師通力協(xié)作,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集思廣益、凝聚智慧,為參賽教師做好最充分的準備;(3)就參賽成績提出明確目標。提出目標是為了給相關教研組(或備課組)一定的壓力。當壓力轉化為動力,“教學競賽”的集體備課便扎實有效地開展起來了。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以“教學競賽”為載體的集體備課,能使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備課質量也明顯高于以往的教師單獨備課。

2.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高教學反思質量。所謂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高教學反思質量,就是把教學反思融入課題研究之中,讓教師把反思材料的撰寫與課題研究資料的積累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1)要求每個教研組都要有研究課題,并盡量爭取省、市級課題立項。沒有省、市級課題的教研組,就以身邊遇到的突出教學問題為視角選題并列入學校課題進行研究;(2)盡力為課題研究創(chuàng)造條件。學校提倡教研組把課題研究納入教研活動之中,教研活動時間即課題研究時間,教研活動內容即課題研究內容;(3)注重研究素材的積累。在課題研究中撰寫的研究材料,也可作為學校要求上交的教學反思材料。這種把教學反思與課題研究有機結合的做法,一方面能把零散的教學反思材料變?yōu)橄到y(tǒng)的課題研究資料,使教師撰寫的反思材料得到一定的價值體現(xiàn);另一方面,由于課題研究積累資料的形式比較寬泛,零散的教學心得、簡單的教學札記、平凡的教學故事、特別的案例分析都行,所以不論教師是否擅長寫作,寫起來都不會感覺困難。

3.以“命題或資料編寫”為載體,提高試題研究質量。所謂以“命題或資料編寫”為載體,提高試題研究質量,就是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造和爭取各種命題機會,提高教師的命題能力。具體做法是:(1)要求學校的學生學業(yè)水平測試題必須由教研組(或備課組)成員輪流“坐莊”命題,所命試題要提交組內共同討論和修改;(2)積極推薦和爭取有實力的教師參加各級教研部門組織的統(tǒng)一命題和教學參考資料編寫工作,為教師爭取更多、更高水平的命題機會;(3)經(jīng)學校審核批準,對因教學和命題購買資料、書籍所需費用,學校給予報銷,為教師的試題研究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通過命題和資料編寫工作的鍛練,教師們普遍感覺到在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中考命題方向、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和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受益匪淺。(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厚德中學)

第9篇:高三之歌范文

一、高標準備課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考情。必須結合近年高考試題仔細研讀《考試說明》《課程標準》。根據(jù)高考題型的設計及難度系數(shù)情況做教學案的設計。做到:考點尤其是高頻考點清晰、重難點突出、課堂和課后作業(yè)設計科學合理、練習題精挑細選、單元檢測反復斟酌、熱點材料必須鏈接教材知識點。這樣的教師規(guī)范教學和學生規(guī)范訓練,在考試中的表述也就會科學、合理、專業(yè)。

2.精編學案。高三教師要認真?zhèn)浼毥滩模瑐浜每键c,備透重難點,通過編制教學案,把教學思路展示出來,這個過程可以在備課組內集體完成,也可以單獨進行,但必須超前完成。

3.備好學生。筆者所在學校學生類別多,加之近年來新課改后許多學生對理科有畏難情緒,所以文科生劇增。但基礎參差不齊,學情復雜,所以設有文科尖子班、加強班、普通班、體藝班(美術、音樂、體育等),因此,在一輪復習設計學案時,突出課標要求,夯實基礎,把當堂課的知識點弄清楚、練明白,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環(huán)節(jié)多,并適當設置梯度,每節(jié)課前檢查要有批語,并給予表揚鼓勵,各類班級和學生之間不進行比較,但要看學生的進步幅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二、高效率授課

課堂教學是整個政治課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尤其新課改形勢下,

課時數(shù)減少,時間緊,任務重,課堂教學的高效益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向課堂要質量、要分數(shù)、要效益。具體分以下幾步。

1.考查教材基礎知識。鞏固基礎知識是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每節(jié)課用一定的時間對本課基礎知識進行檢查,一方面是對學生課前預習的監(jiān)督,另一方面在檢查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檢查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采用隨機提問,或者書面檢測的方式,或者利用認真設計好的書面練習,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檢查過程中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講解,沒有掌握好的內容適當強化。

2.緊扣主線,突出重點,把握好邏輯聯(lián)系??壑骶€就是教師對于每一個模塊、每一個章節(jié)的知識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框架。然后給學生講清楚。突出重點即依據(jù)考綱,分清主次,凡是考綱給定的知識范圍都是考生應該復習的內容,但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在考綱規(guī)定的知識范圍內,做到抓重點、帶一般,重點知識要重點講,重點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時。把握好邏輯聯(lián)系就是復習要依據(jù)教材的特點和邏輯要求,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讓學生在學到具體知識的同時,又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如,在《生活與哲學》模塊中的“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時,就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明白這一框題在整本書中的重要位置?!罢軐W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主要是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入手,說明了哲學的產(chǎn)生是時展的產(chǎn)物,從而說明了哲學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接著又著手分析了哲學與以往歷史所產(chǎn)生的哲學有何不同,從而順理成章地得出“哲學的基本特征”。最后說明哲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合乎邏輯地得出了“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這就從整體上把握了整個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生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儲備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來分析材料、論證材料,從而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學習、去發(fā)現(xiàn)、去領悟,學生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將會逐步得到提高,從而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如,我在復習《政治生活》中的《走近國際社會》時,恰逢“中日沖突”升級,于是我創(chuàng)設了分組討論的情境,學生討論熱情高漲,但我在討論不久后馬上給出思考題目:(1)中日兩國沖突的原因是什么?(2)中方為什么會提出嚴正交涉的嚴重抗議?(3)如果日方也向中方表示嚴重抗議,你如何看待?(4)預測一下中日關系發(fā)展趨勢。當他們帶著問題自己去思考、去討論、去探索、去歸納后得出以下課本知識要準備鏈接: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知識點。

隨后我又結合前幾年國內反日游行過程中的砸車和抵制日貨行為給出“公民應怎樣理國”“經(jīng)濟生活知識分析抵制日貨

的做法”等問題課后討論……

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展示個性的選擇,也有助于學生縱橫構建立體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把時政熱點復習做到位并落到實處,課堂也因此而富有生命活力!

4.強化練習,鞏固提高。針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訓練是復習課中非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每節(jié)課留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進行檢測,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回顧,達到鞏固知識、深化理解、提高應用能力的目的。當然不是每個模塊和每次都必須這么做,可以靈活運用。

三、關注課后延伸

1.寫出教學反思。每堂課后,教師肯定有所感覺,我哪里感覺特別好,學生掌握了什么,解決了什么,還有什么失誤,及時寫下課后反思或者小結。

2.消化總結,鞏固記憶。要督促學生整理和完善筆記、追憶課堂,鞏固基礎知識,達到熟練掌握;概括總結、形成框架,提高學生宏觀把握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將知識點前后聯(lián)系。

3.加強練習,提高能力。布置學生課后練習,要精挑細選,找出針對性、時效性強的題目,學會選題、學會改題、學會編題,練習內容更要注重層次性、適度性,講求適度,既要有一定的難度、深度能夠滿足高三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