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杜甫春望范文

杜甫春望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杜甫春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杜甫春望范文

【關(guān)鍵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山水畫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62-01

黃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畫家,擅長山水畫創(chuàng)作,其風格主要以水墨、淺絳為主,多描繪江南景色,與同時代的王蒙、倪瓚、吳鎮(zhèn)并稱為“元四家”。其代表畫作《富春山居圖》涵蓋了他對山水畫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全部心血,被稱為“畫中之《蘭亭》”,享有極高盛譽,影響深遠。

一、《富春山居圖》的藝術(shù)特色

《富春山居圖》為紙本水墨畫,縱長33厘米,橫長636.9厘米,主要描繪了秋初之際富春江一帶的秀美景色。其采用獨特的橫卷式構(gòu)圖法,將視點基于同一水平線上橫移,由平面逐漸向縱深展寬,整幅畫卷上的景物排列有序,富有層次感。黃公望指出“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盵1]他在安排山石樹木時,多以松竹點綴坡石作為近景,用山川作為遠景來加以襯托,中間再以水隔開,由近及遠,用“闊遠”替代了宋代時的“平遠”與“高遠”,在虛實之間用微妙的過渡層次加以渲染,展現(xiàn)了空靈意境之美。

黃公望在繪畫過程中注重筆墨技巧的運用,整幅畫采用淡雅水墨,以披麻皴為主要用筆技法,勾皴交替結(jié)合,筆墨利落多變。用淡墨皴擦點染畫山石,畫樹則由淡墨向濃墨逐漸疊加,注重處理樹干間的前后關(guān)系,講究錯落有致,整幅畫作無大筆的墨,唯樹木畫法或濃或淡,畫面和諧自然。

詩書畫三者相結(jié)合,是元代文人畫的一個基本特征。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圖》的創(chuàng)作中追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了“書畫同源”這一藝術(shù)思想。他著重于眼前的自然山水,將自身情感融入自然山川,用畫作再現(xiàn)其當時所觀察到的自然景色。同時為了不破壞畫作意境,沒有在畫面中大篇幅書寫詩文,僅僅只是在畫末題寫跋尾,使之與繪畫渾成一體。

二、《富春山居圖》的意境特點

黃公望一生歷經(jīng)坎坷,晚年信奉道教,云游四方,將情感寄予山水之間,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尋求生活和藝術(shù)的方向。他通過捕捉大自然的如畫美景,加以藝術(shù)化的處理,達到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真與美的統(tǒng)一,即“物我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陡淮荷骄訄D》中的山巒樹木與水面流動疏密交織得當,采用層層遞進的畫面格局,通過大片空白給人以無限遐想,三遠并用的構(gòu)圖法更使畫面凸顯深遠空靈之感。畫中營造的蕭條淡泊、淡雅天真、超然出世的意境不僅是黃公望心之所向,也是當時元代文人畫生存狀態(tài)的真切體現(xiàn)。

中國山水畫講究天、地、人三者合一,表面描繪自然景色,實則表現(xiàn)人生哲理。郭熙在《林泉高致?畫訣》中描述:“凡經(jīng)營下筆,必合天地。何謂天地?謂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間方立意定景?!盵2]《富春山居圖》沒有直接對自然景觀進行機械的寫實,而是將意境與自然巧妙結(jié)合,更加注重表達畫家的內(nèi)心情感,以體現(xiàn)出真正的“物我兩相融”的境界。

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合,最終也歸于合。2011年被分藏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首次合璧展出,賦予了它復雜而深刻的政治含義,象征著我國兩岸文化的合并,寄寓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深意,大大提升了民族和文化的認同度。

三、《富春山居圖》對后世山水畫的影響

黃公望的《富川山居圖》作為元代山水畫的最高代表,對后世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有著不可缺少的指引作用。黃公望將前朝畫家的藝術(shù)手法進行繼承并加以改革,強調(diào)以書法入畫,將詩書畫三者相結(jié)合,注重筆情墨趣,大大豐富了山水畫的用筆方法。在畫作色調(diào)的選擇上,摒棄五彩不用,利用純水墨的濃淡體現(xiàn)景物的變化。他說:“山水之法,在乎隨機應變,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概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盵3]在繪畫技能中的皴法上,重新詮釋了董源的“披麻皴”和“礬頭皴”,使得其畫作中的皴法自成一家。

黃公望的山水畫注重意和趣,既追求唐人的簡古道路,又接受宋人師法自然的思想,作畫過程中充分將自身感受融于畫作之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獨到見解和細微觀察,表現(xiàn)了與大自然的相攜共進,對元代山水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公望作為一代藝術(shù)大師,博學多才,卻生不逢時,只有歸隱山林,將自己一生悲喜交集的情感融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用自然山水之美表現(xiàn)主客相融、物我兩忘的境界,折射出了中國山水畫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陡淮荷骄訄D》作為其繪畫藝術(shù)上的巔峰之作,不僅改變了宋代精工寫實的畫風,更對明清兩代甚至于現(xiàn)代的山水繪畫產(chǎn)生了深厚影響,將傳統(tǒng)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到極致。

參考文獻:

[1](元)黃公望.寫山水訣[A].中國畫論類編(下)[C].臺北:古典藝術(shù)出版社,1957.

[2]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3]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下)[M].臺北:古典藝術(shù)出版社,1957.

第2篇:杜甫春望范文

2、《春望》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第3篇:杜甫春望范文

《春望》選自杜甫寫的《全唐詩》,杜甫是宋朝的一位現(xiàn)實主義的愛國詩人,字子美,字號是少陵野老。

這首詩寫于公元757年3月,當時正是安史之亂,詩人在景色明媚的暮春三月,目睹百姓被叛軍屠殺、搶劫的各種悲慘的場面,由此感慨萬千。于是作者就寫出了這首著名的詩篇。

詩歌《春望》開始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出了當時山河依舊,物事人非,雖然是草木欣欣,但印入詩人眼中的卻是滿目凄涼。因此,詩人不禁發(fā)出了:“祖國的大好山河一片凄涼的嘆息?!?/p>

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出了詩人在極度傷感的情況下,看到花都想流淚,聽見了鳥的叫聲都會心驚。

第4篇:杜甫春望范文

草堂詩魂

我不喜歡李白。不錯,李白是那個時代最光彩奪目的人,但他太飄忽了,一會兒想玩盡巫山云雨,一會兒欲上青天攬明月,是那一副爛醉如泥的“酒中仙”模樣,揮不完的愁緒喝不完的酒。而與他齊名的杜甫卻令我著迷。

杜甫遠不如李白有名氣,至少在唐朝當時看來是這樣的。他只是那個不甘屈做“翰林侍奉”的青蓮居士,只是希望游歷名山大川,廣結(jié)四海朋友文人騷客中的一個。所以青年的他不為人熟知,在我們的印象里,他只是一個手拉拐杖身著蓑衣的老叟。李白在唐朝時就狂妄稱“仙”,不過真正被稱為“詩仙”要等到宋朝。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是無所謂“詩圣”的。人們的觀念中似乎只容得下大圣人孔子和亞圣孟子,一直到了幾百年后的明朝,大家才開始用“詩圣”來稱呼杜甫。從李白到杜甫的落差足有數(shù)百年之長,

不同于李白的是,當李白在感慨自己懷才不遇時,杜甫開始為人民而擔憂了。他會在貧困潦倒時接濟其他窮人,甚至于當他所住的茅屋被秋風吹破時他會想到天底下沒有一室棲身的人民。

而談及唐朝,不能不說“安史之亂”。話說安史之亂時,叛軍抓住了杜甫以及其他一些官員,到了長安城,這個無帝王的國都,一番搶掠之后,他們把杜甫放了。之所以放了,是因為杜甫的官職太小了,只是偌大的工部的―個檢校工部員外郎,于叛軍來說沒有利用價值。說到這里我又有話要說了。古代人的詩文集子,經(jīng)后人整理輯錄,一般都喜歡用作者的謚號或曾經(jīng)有過的最大的官職來命名這本集子。如劉基的《誠意伯文集》、王安石的《王荊文公詩箋注》、朱熹的《朱文公文集》等等。最突出的要數(shù)王維了,官至尚書右丞,有《乇右丞集》。而我們可憐的杜甫,有《杜工部集》,讓人一看覺得好像杜甫官至工部尚書什么的,其實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小吏而已。

而當時杜甫被放了出來,看到了滿目瘡痍的長安城,不禁黯然淚下,寫下了不朽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全。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別的詩一般只有兩句為名句,為金句。而《春望》一首,八句,抽哪兩句出來都是含金量十足的?!胺榛稹眱删浼纯傻辣M世間因戰(zhàn)亂而流離失所的人的心聲??梢哉f,《春望》一首即可抵過開元盛世的一切功績。

而那草堂,那所曾經(jīng)在春夜里細聽雨聲的茅屋,曾經(jīng)在秋天里被秋風所破的茅屋,已成了詩人靈魂永久的居所?,F(xiàn)在的杜甫草堂已是比實際大得很多倍美很多倍了,這其中包含了人們太多的臆想,認為杜甫的草堂就應該夠儒雅,這才像是一個大詩人的居所。

杜甫最后是貧病交加而死的,死在一條鄉(xiāng)間小道上。人們不愿相信,于是有了另一個版本:杜甫死在湘江上的一條小船里――正駛往他的故鄉(xiāng)襄陽。

花間啼血

我不喜歡宋詞集,包括《宋詞三百首》,因為它們都毫不例外地把李煜排除在外。當然,我這種情緒是無理取鬧的,因為李煜是五代的詞人,央在唐宋之間。我只是氣憤,作為詞的鼎盛,詞的經(jīng)典,詞的輝煌的《宋詞三百首》,只因這一個小小的緣由把李煜拒之門外。

李煜的詞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他是南唐的君主,生活可說是極盡奢靡,每天只是吃喝玩樂,荒于政事,此時期的詞大部是描寫宮廷生活,奢萎靡。后來他做了亡國亡君,詞風開始變化,開始愧悔、憂愁,為自己、國家而感慨。特別是趙匿胤把他軟禁在他原來的宮殿內(nèi),那份思潮,便如洪水般涌來,往日的奢華,如今物是人非,宮闕還在,只是自己已是人之國的囚客。

李煜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詞人。有人拿李與李煜相提并論,大有把他們父子全稱“二李”之意。我認為李煜跟李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級別。論輩份李是李煜的兒子。我想,這事可不能像王羲之和王獻之合稱“二王”那樣。五代沒一個人能扛得過李煜,馮延巳又如何,吹皺春水而已,蕩不起波浪。他們都沒有李煜人生的巨大落差。而這正使李煜備感灰暗絕望,寫出了后唐王朝衰亡后的飄零落寞。他后期的詞作,價值遠高于前期,不再是金陵宮殿內(nèi)的玉宵春帳了。這要多謝趙匡胤,是他帶著宋的金戈鐵馬,一路南征,無意間造就了一個偉大的詞人。

他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他的花問習性是君王不該具備的,這注定了他終將會是一個亡國亡君。上天錯誤地把一個詞人的靈魂安在一個君王身上。同樣,若干年后,上天再一次錯誤地把一個畫家的靈魂安在另一個君王身上,這就是宋徽宗趙佶。但不同的是,上天在安排一場造化,使李煜不淪為千年后被人指責的喪志的昏君。這又令我想起了明朝那個喜歡斗蟋蟀的皇帝,他與李煜既相同又不同。

李煜詞作之中,我最愛《虞美人》,一吟三詠,悲痛憂愁化作滔滔江水,妙極: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叉東風。敵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詞既出,余詞盡費。其余的詞,任你再如何有見樹亦只不過是次品,還有誰能重塑一個李煜,再寫出這樣的華章;還有誰的愁緒能如春水,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只出過一個這樣的李煜??梢哉f,是他的人生經(jīng)歷,給了他后世人不可再造的輝煌。

第5篇:杜甫春望范文

解釋: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原文: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作者介紹:杜甫,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6篇:杜甫春望范文

杜甫,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7篇:杜甫春望范文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杜甫:字子美,漢族,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人,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早年與元稹齊名,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8篇:杜甫春望范文

2、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____蘇軾《少年游·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____李覯《鄉(xiāng)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____張九齡《望月懷遠》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____高適《別董大二首》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

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____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____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____馬戴《灞上秋居》

11、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____宋之問《渡漢江》

1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1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15、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____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16、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____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17、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____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1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____杜甫《春望》

19、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____張九齡《西江夜行》

2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____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

2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2、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____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guī)》

第9篇:杜甫春望范文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南北朝·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guān)文章閱讀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