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土木工程教學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實踐性很強,旨在為土木工程專業(y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但在教學中存在著教材與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脫節(jié)、教學模式老化等問題,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本文將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改革;探討
《土木工程施工》主要向學生講述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原理,內容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預制樁的制作、起吊、運輸和堆放、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鋼結構工程、腳手架工程、結構吊裝工程、防水工程、裝飾工程、流水施工原理、網(wǎng)絡計劃技術、施工組織總設計、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yè)課程[1]。近年來,隨著房地產的飛速發(fā)展,土木工程施工規(guī)模日益擴大。由于當前施工企業(yè)普遍缺乏專業(yè)素質,雇傭大量初中、小學學歷的農民工進行勞動力密集型作業(yè),在施工中暴露出各種問題[2]。所以,市場上急需大量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懂得施工組織的專業(yè)人才?!聊竟こ探虒W現(xiàn)狀卻不能讓人滿意。
1土木工程教學現(xiàn)狀
1.1教學模式老化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仍然實行封閉式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進行單向式“滿堂灌”,且這些教師往往缺乏工程施工的實踐經(jīng)驗;教師不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不能在課堂教學中直觀展示土木工程實際施工工藝、設備操作、施工組織計劃規(guī)律,也不組織師生討論、生生討論,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意識,而學生也無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關鍵點及土木工程施工核心技術[3]。
1.2理論脫離實踐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改革是適應建筑產業(yè)現(xiàn)代化需要的必然選擇。以特色土木工程專業(yè)為基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探討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工程應用能力。
關鍵詞:特色土木工程專業(y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改革
福建江夏學院是一所以經(jīng)、管、法等學科為主的大學,工科類專業(yè)較少。轉型之際,學校立足發(fā)展特色工科,將土木工程專業(yè)作為新建本科專業(yè)及重點建設專業(yè),以培養(yǎng)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創(chuàng)新學科專業(yè)建設,開展特色土木工程專業(yè)教育,以適應建筑產業(yè)現(xiàn)代化需求。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專業(yè)必修的基礎課,也是土木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與質量保證,對土木工程建設的經(jīng)濟性有重要影響,并決定著工程的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1]。開設該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應用方法,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奠定基礎,并為今后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時合理選擇與應用土木工程材料知識打下基礎。課程改革是教學改革的落腳點,課程建設與教育質量的提升有密切關聯(lián)[2]。本文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為例,探討基于應用型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改革。
一、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特點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主要特點是知識面廣、知識點分散、系統(tǒng)性較差,且理論性及專業(yè)性較強。土木工程材料按不同角度可進行不同的分類,而課程教材往往按材料類別分章節(jié),各個章節(jié)自成體系,章節(jié)間缺乏橫向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授課常以敘述式為主,主要是各種材料在工程和實驗上的經(jīng)驗總結,缺乏內容邏輯的串聯(lián)及理論分析、計算[3];學生學習片面化,難成系統(tǒng),往往僅處于識記層面而缺乏對知識點的對比聯(lián)系。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不同于一般基礎課程,除了理論課程外,還有實驗課程。實驗演示、現(xiàn)場參觀可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性認識;通過動手實驗驗證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學習試驗方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實驗課程還可增加設計類、綜合類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二、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學習方法不當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種類繁多,各類自成體系,教學內容大多數(shù)是敘述性和分析性內容;同時,土工工程材料發(fā)展迅速,新材料層出不窮,以致學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學習中難以抓住重點,出現(xiàn)什么都學、什么都學不好的情況。為了進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筆者從教材編寫、授課內容編排、課時分配等三個方面對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一)教材編寫
2013年,南昌大學與其他兄弟院校編寫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新編教材充分考慮到現(xiàn)有教材的不足,強化混凝土章節(jié)內容,增加了輕質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纖維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關知識;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弱化部分章節(jié),將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節(jié)內容進行相應刪減;緊跟土木工程材料發(fā)展趨勢,增加建筑節(jié)能材料章節(jié);設置案例,在各章節(jié)中多設案例,引導學生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與實踐相結合。
(二)授課內容編排
根據(jù)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特點,對授課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力求做到以下幾點:突出重點內容,授課時以水泥、混凝土、瀝青、瀝青混合料為主要重點,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質、氣硬性膠凝材料、建筑鋼材、新型墻體材料、建筑節(jié)能材料為次要重點,同時兼顧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漿、石材、木材等;體現(xiàn)專業(yè)特點,注意授課內容與不同專業(yè)方向的有機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專業(yè)重點突出水泥與混凝土的內容,土木工程道橋方向專業(yè)則要求掌握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則要求詳細講解大體積混凝土及其施工;緊跟土木工程材料發(fā)展趨勢,更新教學內容,授課時將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墻體材料)、新技術(如隧道盾構技術、大型混凝土構件預制技術)以及教師自身科研課題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中;結合工程應用,將國內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術在三峽大壩、杭州灣跨海大橋應用)融入課堂教學中。
(三)課時分配
教學策略是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方案。教學策略為實現(xiàn)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手段,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教學策略是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三方面動因的集成,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而進行思維策略加工形成的方法或模式。國內外學者對教學策略有很多定義,教學策略的含義所指不同,各個研究者的認識也不一樣。教學策略的目的性及其整體結構在文獻[1]中得到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被定義為教學策略[1]。文獻[2]從教學策略的使用角度闡述教學策略,指出教學策略是關于有效解決教學問題方法、技術的操作原則與程序的知識總和。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和技術,二是這些方法技術的使用,三是在利用過程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步驟[2]。文獻[3]從教學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考慮,注重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技術,指出教學策略具有動態(tài)的教學活動維度和靜態(tài)的內容構成維度,關鍵是指出了在動態(tài)的教學活動維度層面上,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有意識地選擇、計劃教學方式、方法以及靈活處理的過程[3]。
盡管諸多學者對教學策略的內涵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但人們將教學策略通常理解為: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謀略,具體體現(xiàn)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筆者認為,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專業(yè)背景下,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下,為保證教學質量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手段,以及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形式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采用等,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思想。
土木工程專業(yè)課教學策略類型及其運用
關于教學策略的類型,以往研究者歸納了很多,比如自主式教學策略、替代式教學策略、合作式教學策略、競爭式教學策略、學徒式教學策略、評價策略,等等。這些策略在土木工程課程教學中能不能適用,分別能用在哪些方面,值得研究。根據(jù)土木工程專業(yè)課程特點,可以歸納如下適用教學策略類型。
(一)自主式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尋找教學目標,安排學習,并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風格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動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這種策略可以把信息與學生的認知結構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討,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效果較好。但存在的不足也是明顯的,如目標設計不妥,可能導致認知超載或情緒低落,學習效果差。這種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學生已具有所學課程的相關知識。對學生的基礎要求較高,適于學習成績較好并自我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理論性較強的土木工程專業(yè)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采用自主式教學策略,給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查閱資料,教師重點解決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這種策略在知識性較強的課程中能較好地適用,比如地下空間開發(fā)、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地質等課程。
(二)替代式教學策略
一、課堂教學
(一)突出重點
“土木工程材料”較多的課程內容,在有限的學時內不可能全部講解,應根據(jù)專業(yè)性質,分清主次,突出重點。以程云虹等主編的《土木工程材料》[1]為例,課堂重點講解的內容是:緒論,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質),第二章(無機膠凝材料),第三章(水泥混凝土),第四章(砂漿),第六章(土木工程用鋼),第七章(瀝青及瀝青混合料)。通過緒論的學習,學生對土木工程材料有一個梗概的認識,對“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第一章讓學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力學性質及耐久性能等,同時了解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即材料的組成、結構和構造及其與材料性質之間的關系;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及第七章分別講解工程中最常用的幾種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質及應用。而第五章(砌筑材料)、第八章(木材)、第九章(合成高分子材料)及第十章(建筑功能材料)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但教師應適時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并勇于提出問題。課堂教學中,把重點講解的內容講深講透,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做到學有所獲;避免面面俱到,不求甚解。而且,有了重點講解的內容作為基礎,學生自主學習其他章節(jié)才不會感到困難。突出重點的課堂講解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結合,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又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意識。
(二)科學講解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內容比較松散,講解時容易產生平鋪直敘的感覺,甚至索然無味;如能精心安排、科學講解,效果會大不一樣。比如,通用硅酸鹽水泥包括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及復合硅酸鹽水泥,如果按照教材一種水泥接著一種水泥地講,學生學起來會感到重復、堆砌、凌亂,甚至不知所云。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要進行科學整合,重點把硅酸鹽水泥的礦物組成、水化及凝結硬化過程、技術性質等等講解透徹;而在介紹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時,抓住活性混合材料的潛在活性及摻活性混合材料水泥的二次水化反應,然后用對比的方法給出各種水泥的共性和個性,這樣內容緊湊了,脈絡清楚了,學生掌握起來也就輕松了。了解了技術性質的異同點,進一步掌握各種水泥的工程應用就會很容易。再比如,在現(xiàn)代水泥混凝土技術中,外加劑已經(jīng)成為水泥混凝土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因此,為了內容的系統(tǒng)和完整,一般教材(如文獻)都將“外加劑”放在“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中來介紹。但外加劑是用來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如果不了解混凝土的性能,很難深入理解外加劑的作用,因此,在講授時,應作適當調整,把“外加劑”放到“混凝土拌和物的主要性能”和“硬化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后面來講,這樣會更加方便學生對相關課程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傊?,科學地組織和講解課程內容,對于做好“土木工程材料”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首先,從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土木工程材料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其實,每個人在實際生活中都積累了很多相關經(jīng)驗,只是由于不具備專業(yè)知識,而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比如,某一水泥砂漿地面破損了,用水泥砂漿修補以后,需要澆水覆蓋一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種做法,但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這是為什么。在講解水泥的水化、凝結及硬化過程時,提到這一現(xiàn)象,學生一定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養(yǎng)護,并及時讓學生了解養(yǎng)護需要一定的溫度、濕度及時間。這樣,把學生來自于生活的直接經(jīng)驗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消除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大量列舉工程實例。典型的工程實例是理解和消化理論知識的最有效方法,注重材料的工程應用背景,避免脫離工程孤立地講解材料。比如,在講到混凝土耐久性問題時,實例之一:北京三元立交橋橋墩,建成后不到兩年,個別地方發(fā)生“人字形”裂紋,經(jīng)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發(fā)生了堿-骨料反應;實例之二: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泄漏,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等。另外,還可以用數(shù)字來說明,“在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建筑工業(yè)總投資的40%以上用于現(xiàn)存結構的修理和維護,60%以下用于新的設施”。通過大量實例,使學生認識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了解到很多混凝土結構的過早破壞不是由于強度不足,而是由于耐久性不足。最后,重視實驗教學。實驗課是“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驗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實驗課上,學生對從書本上學到的材料有了直觀的認識,對材料的性能進一步了解,在自己動手做實驗過程中,提高應用材料的能力。同時,通過實驗驗證基本理論,學習實驗方法,培養(yǎng)科學研究的能力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