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陜北秧歌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我國而言,陜北秧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其群眾基礎廣泛,表現(xiàn)形式豐富,其起源于以往的儺祭,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秧歌也有了明顯的變化,逐步的由以往的驅魔辟邪轉化向了娛樂方面,并且和勞動生產(chǎn)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成為了人們祈求吉祥、慶祝豐收的一種重要形式。本文主要對陜北秧歌的起源、嬗變和其在舞蹈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推動陜北秧歌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儺祭;秧歌;陜北秧歌
秧歌這種技術形式將歌舞結合在了一起,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非常的流行,特別是北方地區(qū),其中陜北秧歌最為典型。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陜北秧歌的表演內容和形式都在不斷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并且還經(jīng)歷了漫長的嬗變過程。時至今日,在我們的生活中,陜北秧歌的影響還非常大。
一、陜北秧歌的起源
對于陜北秧歌的起源,主要說法包含了下面幾項:首先,有的人認為秧歌起源于陽,并且其本名也應該是陽歌,這種起源說法主要因為在上古時期,人們非常崇拜太陽神;其次,有人認為秧歌起源于秧,并且這種說法也是最普遍的,這種說法中,認為秧歌是在田間勞作的時候出現(xiàn)并發(fā)展的,古代人們祈求豐收,并且在發(fā)展的時候,也將戲曲、武術以及雜技添加了進去,從而形成了民間歌舞;最后一種說法在于秧歌起源于儺,認為其是鄉(xiāng)人儺和其他地方吸取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陜北秧歌也是如此。此外,陜北秧歌來源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但是筆者認為,我國歌舞都是和敬神驅鬼有著直接關系,所以陜北秧歌也應該是來源于儺祭。在原始時期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比較低下,有一種恐懼心理,其也會采取種種措施,努力的博得超自然能力同情,經(jīng)常會通過一些儀式來博得同情,認為超自然能力是神靈所為,這便是原始信仰。而原石信仰包含了巫術、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神話以及自然崇拜等組成的。巫和舞蹈是分不開的。儺文化的原始形態(tài)便是進行儺祭,這是一種巫術活動,和中國圖騰制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國在古代時期,生產(chǎn)力水平非常的低下,在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便會通過敬神驅鬼活動來將自己的困惑化解掉,這便是儺祭。中國儺祭的種類比較多,包含了鄉(xiāng)人儺、宮廷儺、軍儺和寺院儺幾種,進行儺祭的時候,主持人會手持兵器、帶著面具進行驅鬼。陜北的秧歌也是在儺祭的基礎上進行了演變,從而發(fā)展而來的,扭秧歌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法器和道具也和儺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二、陜北秧歌嬗變的過程
(一)盛唐以前
在盛唐以前,秧歌主要是通過儺祭來進行驅鬼,而到了盛唐的時候,胡人文化進入中原地區(qū),秧歌也得到了發(fā)展,更加重視人的娛樂。陜北地區(qū)在古時候也是農(nóng)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一個區(qū)域,我國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在這個區(qū)域中生活過,其嬗變的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也比較多,在盛唐開始之前,陜北秧歌繼承的時候周朝沿襲下來的儺祭,也就是所謂的殃歌,隨著胡人文化的涌入,秧歌也吸收了其靈動的形式,秧歌也有了新的內容。
(二)宋明清時期
在這個時期,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逐步的由北方地區(qū)轉向了南方地區(qū),秧歌中也添加進去了一些南方生活的內容,比如說插秧等等,秧歌的名字也從以往的“秧歌”逐步的嬗變成為了現(xiàn)在的“秧歌”。陜北地區(qū)原本就是各種文化的融合地區(qū),這也將其獨特性很好的體現(xiàn)了出來,在宋金時期,陜北也是重要的戰(zhàn)場,范仲淹便曾經(jīng)在陜北地區(qū)屯兵,并且士兵基本上都是南方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南方軍儺和陜北秧歌結合在一起,給陜北秧歌增加了新的內容,這個時期秧歌從以往的殃歌逐步的轉化成為了村田樂。通過研究史料,我們也能夠發(fā)現(xiàn),在南宋時期,秧歌被成為村田樂。而秧歌這個稱呼,起源是在明清時期,這個時候的秧歌已經(jīng)進入了人們的插秧活動中,非常的普及,名字也發(fā)生了變化,成為了秧歌。
(三)新秧歌時期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后,紅軍到達陜北之后,秧歌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將時代色彩很好的體現(xiàn)了出來,演員由以往的僅僅是男性,轉變成為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一起表演,表演的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期,陜北秧歌出現(xiàn)了很多的小分類,比如說陜西榆林秧歌、米脂秧歌、延安秧歌等等,其內容和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
三、在舞蹈教學中推廣陜北秧歌的措施
(一)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陜北秧歌的文化內涵
陜北秧歌本身便和人民群眾的勞作有著直接的關系,并且將陜北人民的情感和生活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其本身的生活態(tài)度便是非常積極向上的,能夠體現(xiàn)和困難斗爭的精神。在進行秧歌教學的時候,老師首先必須將秧歌蘊含的文化內涵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對秧歌的興趣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參與到秧歌中去的積極性也會上升。
(二)重視教授人員的培養(yǎng)
學校想要做好秧歌教學必須做好任課教師的培訓工作,對于那些比較優(yōu)秀的傳承人員,學??梢匝埰涞綄W校中作為哦客座教師來傳授知識,此外,學校還應該進行專門老師的派遣,讓其深入到秧歌發(fā)源地中做好實地學習,進行秧歌特點的挖掘,總結相關的知識,只有這樣學生對秧歌的興趣才會真正的提高。
(三)學校必須給秧歌教學足夠的支持
想要在學校中切實做好陜北秧歌教學,僅僅需要學生和老師是不夠的,學校還必須給其足夠的支持,學校必須真正的認識到秧歌的重要性,開展一系列的秧歌表演或者比賽方面的活動,這樣陜北秧歌的發(fā)展空間才可能不斷擴大,秧歌也會得到普及。
四、結語
在我國的民間藝術中,陜北秧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想要做好藝術傳承工作,不但需要研究其發(fā)展歷程和嬗變的過程,還必須重視秧歌教學工作,切實做好陜北秧歌的教學,這樣才能夠幫助陜北秧歌更好的繼承和發(fā)展,秧歌這種民間藝術才可能真正的得到發(fā)揚。
[參考文獻]
[1]明文軍,閆楨楨.身感教學:投“身體”于“儀式”之中——陜北秧歌實驗教材“民俗部分”理論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4,2:1-5.
[2]鄧捷.關于“表象訓練法”在舞蹈動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龍巖學院學報,2011,3:73-76.
[3]馬婧.美之于情——舞蹈教學中對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的探微[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12:51-52.
作者:雷娟娟 單位:榆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