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剪紙藝術對圖形設計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剪紙藝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歷史源遠流長,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和思想追求,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承載體和表現形式。其裝飾象征、夸張百變的獨特個性,為現代圖形設計提供不盡的靈感,一剪一紙中感受民間裝飾藝術剪紙的深厚文化底蘊,尋找與現代圖形設計的契合點,感受傳統與現代設計所碰撞出的獨特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民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傳承下來的重要成果,早已獲得國家的重視,采取了“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振興”等一系列保護措施。2006年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傳統藝術,刀尖紙下的文化鐫刻
1.1剪紙,古老的民間藝術
剪紙,一種鏤空藝術,視覺上給人以通透和藝術感,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布革等片狀材料?,F在所說剪紙藝術,是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兩者區(qū)別在于時間,造紙術西漢時期出現,東漢時期進行改良,所以在此前是不可能以紙為載體所進行的剪紙創(chuàng)作,不過先唐時期已有運用金箔、皮革、樹葉為載體進行的鏤空雕刻,戰(zhàn)國遺物出土的文物里就有“銀箔鏤空刻花”,這些為剪紙藝術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剪紙藝術,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北朝時出現,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隋唐宋代開始普及,明清時期剪紙藝術達到巔峰,家家戶戶剪紙隨處可見,逢年過節(jié)或新婚喜慶,人們都會剪窗花裝飾家中,以此來烘托歡愉喜悅的氣氛。作為可以追溯到農耕文明時期的藝術形態(tài),一剪一紙下真實記錄和反映了社會的倫理觀念、藝術信仰和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國民俗生活中最普遍、最本源、最具文化象征意義的傳統習俗之一。
1.2百變,剪紙藝術的特色
夸張多變性。作為民間藝術的創(chuàng)作形式,群眾基礎為剪紙的創(chuàng)造性賦予了更多可能,大家不走形式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進行設計表現,將不同形式、特色的物象組合,改變常規(guī)形態(tài),營造出獨特地域剪紙風格特色。我國光是以地區(qū)來分,就已經有南京剪紙、揚州剪紙、安塞剪紙等多種類別,又可依據紋樣、寓意、用途再進行細分,其形式多樣,卻又各具特色。如南京工藝美術大師陳耀的剪紙作品《十二生肖圖》,將虎頭枕與孩童、花草等元素以夸張的比例關系組合,營造出天真爛漫、開心歡愉的氛圍,以此來烘托過年時熱鬧喜慶、生機勃勃的景象。裝飾象征濃郁。剪紙看起來似乎會被紙面所局限,但也正是空間限制才催生了對裝飾的探索。主體造型的歸納、點線面塊的處理、紋樣裝飾的設計,變無序為有序,化寫實為抽象,為有限紙面增添了無限可能。中國剪紙的題材表現多為寓意象征類,表義性強,作品滲透出創(chuàng)作者的淳樸思想和真摯情感,觀者看見圖形造型和裝飾紋樣就能感同身受其中的情感。傳統剪紙作品《生命花樹》,表現的是黃土高原人民勞作時的景象,融入了民間傳說形象抓髻娃娃、鹿鶴、奇花異草、鹿頭花等紋樣。畫面裝飾意味不言而喻,抓髻娃娃作為受驚驅鬼辟邪招魂用的象征,鹿鶴則有吉祥如意長壽的寓意。古代人民寄美好的期望于生命之樹,希望可以鎮(zhèn)住妖魔鬼怪,讓家族多子多福。陰陽平衡之道。陰陽之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它強調世間萬物的對立統一,互存互化。從“萬物負陰抱陽”言論中可以看出,它涵括世間萬物,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有高度概括。陰陽觀念早在氏族社會時期,在人類對于自身和自然界的觀察中就已經出現,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發(fā)明了陰陽圖,融天地變化之術、陰陽物理、社會進化、生產經驗等于八卦卦義中,我國古代《易經》中也有提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這思想也對中華人民產生深刻的影響,民間剪紙藝術多采用陰陽刻的表現技法,主圖多陽刻,配以陰刻輔之,呈現出畫面的平衡對稱、虛實相間的效果。我國剪紙大師王雪峰作品深受老一輩影響,他從民間美術作品中汲取靈感,作品呈現出超越時空的藝術表達感,畫面細節(jié)中所傳達出的對稱和諧、均衡律動、細膩虛實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2圖形設計,現代設計的交流媒介
2.1圖形,信息傳播的視覺形式
圖形是由繪、寫、刻、印等手段產生的圖畫記號,是說明性的圖畫形象,有別于詞語、文字、語言的視覺形式。①圖形的起源與人類社會生產的發(fā)展密不可分,早在人類原始社會,人們?yōu)榱松a勞動與社會活動需要,已經開始以圖畫標記的形式進行聯絡,北美印第安人巖石壁畫上的圖形符號,就是當時人類以圖形進行交流的最好證據。隨后,圖形歷經“圖形向文字轉化”“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fā)明”“產業(yè)革命”三次重大的發(fā)展,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至今仍處于電子信息時代,圖形和文字語言等媒介一樣,蘊含著必要傳達的信息,與文字不同的是,圖形受地域文化水平等的影響較小,受眾會因為文字不通而難以溝通,卻可以從圖形中獲取信息。它以更獨特的想象力、特殊的造型、藝術的構圖、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吸引受眾,在現代設計中發(fā)揮著獨特的魅力。
2.2通訊,圖形發(fā)揮的重要意義
圖形具有鮮明的視覺特色,易識別易解讀易傳播,在設計表達中可以充當“通訊官”的角色。信息通訊,圖形在視覺傳達過程中,通過含蓄或直白的表現方法,將重要信息快速而準確傳達給受眾,傳播過程中涉及人對外界的感知,以及圖像信息的接收、分析、歸納、比較、判斷、記憶和反饋,是一個互動過程。形象通訊,不同細品文字,讀者需要在筆者辭藻華語中構建對世界的認知,如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文字藝術的魅力,勾起讀者對哈姆雷特的無限想象,但如果莎士比亞直白地將哈姆雷特的形象公諸于世,那世上也就只有一個哈姆雷特了??缯Z言通訊,文字語言受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限制,只能在固定范圍內進行識別,而圖形性質是廣泛的、世界的,設計元素來源生活來源實踐中,帶有國際特征的圖形利于各國受眾識別,比如廁所的男女圖形、部分交通標識圖形,即使從較遠距離識別,仍可以做出反應。雖然也會有帶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圖形難以被解讀,但相比文字而言,圖形比文字更易于認知和記憶,也便于廣泛的傳播。
3跨時空對話,剪紙藝術對現代圖形設計的啟示
3.1情感,傳統藝術的真情流露
由于特定的時期和文化背景,剪紙藝術的創(chuàng)作目是單純的、非營利的,創(chuàng)作初衷源于生活勞動和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者利用剪刀在一張張紅紙上寄托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現自己內心情感和對世間萬物的幻想,經典作品《老鼠娶親》,披紅掛彩的鼠新郎,披頭插簪的鼠新娘,敲鑼打鼓的鼠迎親隊伍,似人間的娶親模式,洋溢著濃郁張揚的歡喜氣氛,人們期寄和它們和平相處,免受侵襲,體現出人們尊重生靈、敬畏自然的信仰。同樣,當代設計者可以考慮在圖形設計中融入更多情感表達,或借助傳統藝術的表達形式與現代設計形式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作。著名圖案學家張道一先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山東絲絨廠創(chuàng)作的壁毯作品《伏羲女媧圖》,成功將傳統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形式巧妙結合,作品中伏羲、女媧、神龍、烏龜、游魚等元素都是以剪紙的方式單獨創(chuàng)作,而其余畫面元素則通過繪畫形式作出,最后別出心裁地將二者進行組合拼湊,創(chuàng)作出這幅具有現代設計意味的作品。
3.2大膽,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作心境
傳統剪紙藝術發(fā)源于民間藝術家,以家族或師徒的形式傳承,創(chuàng)作者大多隨心所欲表達,沒有繁瑣條框限制,帶一把剪刀、一張紅紙,隨處找地方坐下,邊聊邊剪,沒結束前不知手下會創(chuàng)作出怎樣的作品。所以每個地域集群的藝術作品自成一派,風格迥異。這是對歷史語境、民風民俗進行的設計表達,其價值也已超越民風民俗延續(xù)至今,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guī)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是具有目的性和導向型的人類生產造物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少不了會受市場、商業(yè)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大大削弱其創(chuàng)造性。因此,對傳統剪紙藝術隨心所欲創(chuàng)作心境進行感知是極具前瞻性的行為,現代設計師對這種無目的、無意識的創(chuàng)作心境也早已展開探討,2019年清華美術學院藝術家李禹煥進行了《開放的維度》主題講座,他說道:“我們的文明已經發(fā)展到這樣一個階段,形容是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也不為過。人類中心主義的近代思想已經崩壞,正如米歇爾福柯所言:‘人已死去’。將世界以及畫布,當作自己的殖民地進行支配,恣意揮灑創(chuàng)造的藝術家已經不復存在了?!雹跓o意識的設計表現慢慢被現代設計拾起,這是潛意識里的觀念表達,不受外界世界的影響,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剪紙藝術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現代無意識創(chuàng)作觀念不謀而合。
3.3造型,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
剪紙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但又完全不同于實際生活中造型,民間剪紙藝人十分善于利用自由透視的構圖,不去刻意遵循近大遠小、高矮比例、結構透視,常通過簡潔概括的藝術造型確定主題,隨后再進行裝飾性的創(chuàng)作,在二維的紙面表現三維的事物,以超正常的視覺表現力,甚至是有些荒誕怪異、古怪笨拙的超現實的形式去表現。我國民間藝術大師庫淑蘭,作品中具典型代表形象“剪花娘子”,該形象以大盤臉、高鼻梁、膚色白、眼睛大、眼黑多、口型小為特色,并在創(chuàng)作中始終遵循這樣特點,無論正視還是側視的人,眼睛始終為正視,表現出超越自然形象的創(chuàng)作理念,極具個人造型特色。
4時代碰撞,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新可能
我國傳統藝術種類繁多且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瑰寶,呈現著我國作為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地域,作為重要支撐之一的剪紙藝術,其極具鄉(xiāng)土氣息和民族感受力,以超震撼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直延續(xù)至今,然而在幾千年的歷史齒輪下,時代的超速發(fā)展掩蓋了剪紙藝術的傳統魅力,使其發(fā)展緩慢,甚至有消逝的跡象。作為當代設計行業(yè)的一份子,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脈絡和思想精髓也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要緊緊把握時代脈絡,以現代設計眼光去發(fā)現傳統藝術文化的新魅力,使其煥發(fā)出更強的生命力,深刻認知設計師身份,反思設計師的時代擔當。
參考文獻:
[1]李齊露.傳統圖形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20):77.
[2]李兵.從圖案到設計———張道一的剪紙藝術[J].美術觀察,2020(09):124-125.
[3]鄭雯倩.民間剪紙在平面設計工作中的美學體現[J].家庭生活指南,2020(08):123-124.
[4]梁倩,孫慧良.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美學價值[J].藝術研究,2020(03):22-23.
作者:陳葳 單位: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