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二十四詩品道家哲理審美表現(xiàn)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二十四詩品道家哲理審美表現(xiàn)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二十四詩品道家哲理審美表現(xiàn)

摘要《二十四詩品》是文論發(fā)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理論價值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本文通過對文本語言表達上道家用語的借鑒、詩論表達上道家象征手法的借鑒,進一步論證道家哲學審美性對《二十四詩品》的影響,以便更具體地分析道家哲學審美影響下的《二十四詩品》所具有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關(guān)鍵詞《二十四詩品》;道家哲理;道家審美

一、語言表達上道家用語的借鑒

《二十四詩品》是司空圖的一篇詩論著作,這部著作可謂是司空圖內(nèi)在思想的反映。司空圖生活于動亂不堪的晚唐社會,內(nèi)心極度苦悶,為了謀取自我精神上的安慰,其積極地在老莊哲學中尋求解脫。正如他在《自誡》一詩中寫道:“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取信于老氏,大辯欲訥言?!备浞值仫@示了他對老莊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故而在《二十四詩品》這部著作中“自然之道”貫穿于始終?!抖脑娖贰芬缘兰业摹白匀恢馈睘槠涓?,在語言表達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老莊的影響,或直接引用,或從中借鑒。如《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1]就直接來源于《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保?]《二十四詩品》的每一篇在語言表達的用詞上都有對老莊哲學語言的借鑒,因為老莊的哲學語言基本是通過自然之語來表現(xiàn)道家所強調(diào)自由自然之心。司空圖在其基礎之上有了繼承與發(fā)展,他通過老莊哲學用語來表達其詩論觀,使得其著作更加形象。如《實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保?]此句便是典型地結(jié)合道家哲學用語用表達其詩論觀。

二、語言表達上取物喻象與以人喻象

(一)取物喻象

在道家的意識觀念里,“道”是不可說的,“道”甚至也被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普通用語是不足以清晰明理地表達出“道”的理論內(nèi)核。正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他認為這種道與名是極其高深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故而老子在表達其道家哲學理論時也會借助一系列物象,而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正是這種理論觀點的直觀表達。司空圖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故在其詩論著作中出現(xiàn)了取物喻象,如《精神》:“青春鸚鵡,楊柳樓臺?!保?]這句是典型的取物喻象,通過物象的具體表述來突出作者所強調(diào)的作詩作文要有生氣、有精神,不要太過單一?!抖脑娖贰吩诒磉_上通過取物喻象的象征性描寫,把融合了道家哲理的詩論觀通過詩意性的話語表現(xiàn)出來,使其詩論觀更具體、易懂,且表達出來的詩論觀具有了概括性與精煉性,進一步突出了司空圖詩論觀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二)以人喻象

道家提倡虛靜觀與自然觀,但道家所提倡的哲理觀點具有朦朧性與神秘性,所以直白的話語不足以表達道家所倡導的精神內(nèi)核,故而為了表達、傳遞其哲理性的觀點,他們便借助了人象。道家一直強調(diào)所謂的“仙風道骨”之人,這一類人物都具有灑脫的個性,他們放浪形骸,不畏世俗,歸隱山林,在寂靜縹緲的自然世界尋求自我的精神寄托,而司空圖在文本中也塑造了一系列道家所謂的隱士形象。《二十四詩品》是一部文論著作類書籍,文本反映的是一些理論性的內(nèi)容,如果直白簡單地表述,會致使其理論實質(zhì)表達得不全面、不清晰,從而增加理解上難度,所以司空圖在表述時借助了道家所具有的人象表現(xiàn)其觀點,如《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蹤?!保?]《二十四詩品》中出現(xiàn)了畸人、幽人、高人等一系列形象,他們歸隱山林,享受者自然之寧靜、山水之靈氣,形成了與自然合一、與道合一之精神境界,他們都是道家所強調(diào)的空靈自然之代表。《二十四詩品》對這些人物形象的借助,既可以更全面地闡釋它的詩論主張,也使得文本具有了清新淡雅的文風,即增強了文本詩論的審美性?!抖脑娖贰吩陉U釋其理論觀點時,借助了道家所倡導的取物喻象與以人喻象。老子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7],所涵蓋的就是一種至善至美之態(tài)。物象的存在是為理論服務的,物象是具體的,理論在借助它闡釋時又必須超出物象本身,從而去賦予物象言外之旨、象外之象,如《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保?]也正因為此,使得《二十四詩品》的理論陳述具有了道家所強調(diào)的空靈深遠的審美性。

三、結(jié)語

《二十四詩品》是一部詩論著作,但它并不是枯燥的理論闡釋,而是在理論的用詞表述、語言表達等方面借助了道家哲學理論與哲學審美,使其詩論觀更加具體形象、文本表述更具詩意性,進一步加強了文本的審美性。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體會到道家哲學審美對《二十四詩品》的影響,從而促使讀者進一步體悟其詩論的詩意性與審美性。

參考文獻

[1][3][5][6][8]杜黎均.二十四詩品譯注評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61.151.125.84.115.

[2]孟慶祥.莊子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6.

[4][7]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3.53.165.

作者:樊玉清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