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隱性德育家庭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隱性德育家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隱性德育家庭教育論文

一、家庭教育隱性因素的作用及現狀

家庭,是生命個體最先接觸到的成長環(huán)境。針對單個人來講,家庭的影響幾乎可以伴其一生。家庭中的德育多數情況下是以隱性方式而存在。它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沒有固定不變的現成模式。它的整個過程很大程度上隱匿于生活的瑣碎細節(jié)當中:父母的言行、子女教養(yǎng)方式、家庭經濟狀況以及“餐桌文化”等。個體成長過程中實際接收到鑄成思想觀念的訊號,多數并不是家長過多有意而為的教誨,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成長時因循著自身的感覺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和模仿。皮亞杰說:“暗示和模仿是最有力量的?!背砷L個體對家人言行的模仿,尤其是成年以前的模仿幾乎構筑了他們整個道德大廈的輪廓。這種現象類似于生理學上的遺傳,可以看作是人類“德性遺傳”的具體化。家庭生活對兒童方方面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因為血緣關系的特殊性,這種影響滲透到個體內心,由內而外發(fā)揮作用。所以這種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可以說帶有先天的“遺傳性”。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家庭德育教育不容樂觀。社會的變革讓人們在思想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這種思想轉變不經意的會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得最為真實和深刻。社會風氣往往是家庭教育的指向,當下道德失范事件時有發(fā)生,由此家庭教育也因此出現了種種不和諧甚至有悖常理的現象。有學者就指出現在家庭德育存在諸多問題:家長重言教輕身教、忽視子女需求、忽視子女潛能開發(fā)、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封閉等。同時,由于各種原因家庭教育已經沿著“實利主義”的方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家庭教育是比學校教育更帶有實利主義性質的教育,它帶有相當程度的強制性。”“自然,父母很關心自己的小孩,但這種關心往往是對兒童未來命運的關心,而不是兒童當下的感受,家長更加關心兒童的前途,比如成年后的工作類別和工作收入?!薄凹议L作為成年人所感受的生活壓力越大,他對自己孩子的未來命運就越關心,就越強制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充分的滿足當前社會對一個成人的要求,而不得不犧牲孩子當下的幸福?!彼葬槍δ壳斑@種狀況,有必要對家庭中具有品德隱性影響的主要因素做一番討論和研究,使得家庭隱性德育理論體系更為系統(tǒng)和完備。

二、家庭教育中隱性德育的重要因素

(一)物質環(huán)境

個體所處的物質環(huán)境對其自身發(fā)展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質環(huán)境除了能給個體提供足夠的生理需求供給,在其精神成長尤其是品德發(fā)展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亦是舉足輕重。家庭物質環(huán)境與家庭經濟結構息息相關,也可以說不同的家庭經濟結構決定了不同的物質環(huán)境。家庭經濟結構是指家庭經濟來源、家庭向社會獲取消費品的方式,經濟支配方式以及由此所決定的經濟生活方式等。很顯然家庭經濟的優(yōu)越能為個體的良好成長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經濟狀況好的家庭,成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這對一個在各方面都需要“營養(yǎng)”的成長個體而言是良好的外在環(huán)境。所以家庭經濟條件的狀況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可視的“衣、食、住、行”上,而且對兒童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在精神生活上也完全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加優(yōu)越的環(huán)境,而且父母的理解和關愛與經濟收入幾乎是呈正相關的趨勢。陳鶴琴先生認為,家庭教育應向兒童提供一個游戲、藝術、閱讀的環(huán)境。因為整潔雅致的環(huán)境與臟亂無序的環(huán)境相比,總能讓身處其中的人更加快樂健康,而且好的環(huán)境對促成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一個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自信,并富有遠見和抱負。家庭環(huán)境中諸多因素都與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且經濟狀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家庭偏好,如:家長的言行舉止、“餐桌話題”的內容、家庭交往人群的種類以及社區(qū)環(huán)境的好壞等等。因此,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風格,每個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必然也都帶有其家庭風格的烙印。注重身體健康的家庭,其孩子就非常講究飲食的品質;注重外在形象的家庭,其孩子對言行舉止以及服飾穿戴就格外留心;注重精神享受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則更愿意在文化領域進行消費等。家庭生活的“文化”風格,對耳濡目染的成長個體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這種深刻影響極有可能會伴其一生,不僅會成為他們自己的內在行為規(guī)定,而且也會成為他們審視外在事物的主觀依據??梢?,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不僅能夠幫助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而且對進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也具有助推作用。

(二)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繁衍過程中逐步形成并通過家庭成員表現出來的。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綜合“教材”或無書“典籍”,對兒童的社會化起著根深蒂固的先導作用,對全體家庭成員起感染、約束、控制和同化作用,直接左右他們的價值取向、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傮w來講,家風是一種類文化的傳承,而這種傳承又極大的體現了精神傳承的內隱性、長期性、深刻性。所以,家風側重的不是父母外顯地要求孩子們怎么做,即主動教育。這并不是說完全抹殺主動教育,而是指家風的傳承體現在父母通過自己長期的自我行動來潛在地對孩子施加影響。與外在的直觀教育相比較而言,這種影響和對象(孩子)之間有明顯的被動性,顯然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受影響個體對這個影響的消化吸收。不過,就事實而言,家長的主動教育與其名副其實的外在行動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會強化這個影響,身體力行往往收獲的效果最大。對于模仿能力極強的成長個體而言,對實際行動的模仿要易于對口頭說教的理解。所以,家長的行為舉止會在無形中滲透到子女心中,并深刻地影響著孩子言行舉止。家風的遺傳性持久且強大,縱橫的雙向影響能波及到很多人。國外曾有研究者對此做過調查研究:美國康乃狄克州愛德華家族,講究道德注重修養(yǎng)的家風,使得其家族在長達200年的時間里,八代人沒有被關、被捕、被判刑的;同一時期,紐約州朱安家族,由于家風敗壞,八代人中出現了300多乞丐,400多人因酗酒死亡,63人被判徒刑,七人被判死刑。由此可見,家風的傳承性不容小覷,其惡劣影響可以波及到幾代人。家風作為一種類文化傳承,其沿襲的方式大致是家長主動的教育以及自身言行的潛在影響。主動的教育多體現為灌輸性和強制性,而后者則不同,它往往更能激起成長個體效仿的意愿,就產生的效果而言,無處不在的潛在影響實效更佳。所以良好的家風的傳承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受教育者一方,更多的也在考驗施教的長輩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能否把自身塑造成良好的榜樣。就內容而言,家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所依照的理論價值體系也并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家風也在舍棄陳舊的內容,不停地被加入新的元素。所以良好的家風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在受到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而它的與時俱進是它發(fā)展改良的動力,同時也讓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

(三)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撫養(yǎng)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但是家對于某些兒童來說是溫馨的,對某些兒童來說卻是牢籠和戰(zhàn)場。專制權威性父母,把一切管得過死過嚴,嚴格限制兒童的行為與自由,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稍有不滿,則嚴加懲罰,這種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對周圍人事缺乏信任感,行為舉止畏首畏尾,成就動機不強,性格存在著很大缺陷;民主式父母,尊重兒童的想法和行為,注重親子間的溝通,鼓勵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給予指導性建議,孩子容易成長為有自信、有主見、性格健全、熱愛探索并富有創(chuàng)造力。看似家長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并未有意而為地夾雜著諸多人格教育的內容,但其實這種種方式就已經潛在的對孩子的某些觀念造成了深刻的影響。這些影響一旦積久成深就會繼而形成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很難再發(fā)生改變。家庭成員之間享有平等的權利,履行平等的義務,所以對待家庭內外大事,要通過家務會議平等協(xié)商,妥善解決。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家庭成員之間應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同時還要做到征求并尊重成長個體自身的意見和發(fā)展需要。使得青少年在文明、民主的家庭環(huán)境中,自然、積極、健康的成長。

(四)家庭人際關系

家庭人際關系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關系,尤其是感情關系。理想的家庭成員關系應是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尊重友愛,整個家庭和諧有序。良好的家庭關系對孩子個性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聯(lián)心理學家說:“個性特點是個體在發(fā)展過程中與人們相互關系的產物?!奔议L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既影響兒童的智力發(fā)展,還會對他們的情緒機能、個性發(fā)展、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融洽親密的人際關系會使孩子形成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助于他們增強生命活力和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家庭成員之間溝通良好,相互理解,彼此信賴和尊重,能夠使成長個體精神振奮,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家庭人際交往是成長個體和家庭以外成員進行交往的摹本和參照,所以良好的家庭成員相處方式不僅提供給孩子優(yōu)良的成長環(huán)境而且為他們在家庭以外進行為人處事時樹立了典范,同時也增強他們自主自動形成良好性格和品質的能力。不良的家庭成員關系對家庭成員尤其是成長中的個體具有非常惡劣的影響,在類似環(huán)境里成長的兒童性格往往有很多缺陷,偏執(zhí)、孤僻、冷漠、甚至往往還帶有暴力傾向。格魯克指出犯罪青少年家庭的共同特點是“這些家庭的父母,對待孩子可能是敵視的或冷漠的,而很少是有感情的,他們不是打孩子就是忽視孩子,少有給孩子指導?!焙⒆拥某砷L在后天往往會因為環(huán)境的差異而變得千差萬別,模仿的本能會因為自身的深切感受而得到千萬倍的加強,所以從最初的模仿開始,家庭成員的關系就成了他們對外進行交往的第一手教材。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遇好則好、遇壞則壞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明顯的傾向。雖然在這樣一個長期的成長過程中,尚會有不確定性,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和諧美好家庭成員關系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兒童人格上會更健全,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上更具有可塑性。

(五)家庭成員言行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在其《父母必讀》中提到:“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或教育兒童、吩咐兒童時,才是進行教育,你們生活的每時每刻都在教育兒童。你們的舉止、談吐,你們怎么對待先進人物、敵人和朋友,怎樣歡樂和憂愁等等這一切都對兒童具有重要的意義”。父母的言行是子女天然的模仿樣板,而這一切的發(fā)生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兒童未成年以前模仿能力是賦予其獲得技能和習慣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不需要耗費力氣就可以習得的小習慣上。例如,言談舉止、一言一行。而又由于父母和其他長輩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性以及朝夕相處的緣故,他們的行為舉止對兒童而言具有無可辯駁的正確性,所以依照他們所做的去做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坝衅涓副赜衅渥印?,這句就是對父母言行可以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的鮮明寫照。所以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在不講究語言文明,相互出言不遜,罵聲不絕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污言穢語早早就成為孩子語言的一部分;而在一個注意文明用語、互相尊重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文質彬彬,守規(guī)矩,懂禮貌。這僅僅是個體成長的一小部分的舉例,而更深刻的有關人格形成的影響也包含在其中。

作者:豐帥 吳曉博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