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對經濟學指標的影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對經濟學指標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對經濟學指標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對經濟學標的影響。方法將240例室性早搏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均采用同樣的基礎西藥治療,觀察組加服中藥湯劑。治療4周后,評價臨床療效,行24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QT離散度(QTd)、竇性心率振蕩(HRT)、心率變異性(HRV),記錄不良反應,計算成本效果比(C/E)。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50%,高于對照組的79.17%(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QTd變小而HRT、HRV變大(P均<0.05),且治療組較對照組變化更顯著(P均<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E為14.32±2.85,低于對照組的23.18±2.65(P<0.05)。結論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室性早搏療效確切,且經濟實惠。

關鍵詞:室性早搏;中草藥;成本效果比;經濟學分析

室性早搏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1],發(fā)作時輕者可致患者胸悶、心悸,嚴重時可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甚至造成患者心源性猝死。近年來大量文獻[2]報道顯示,室性早搏已被認為是心源性猝死的獨立高危因素。對于該病的治療原則因人而異,需根據患者有無器質性心臟病等進行危險分層,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3]。雖然,奎尼丁、普羅帕酮、胺碘酮等藥物一直被認為是防治室性早搏的有效藥物,但也同樣具有致心律失常的雙重作用,一旦使用不合理極易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誘發(fā)死亡[4]。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的興起,中草藥通過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整體調理,能達到陰平陽秘、標本兼治的目的[5]。我們通過中草藥合理配伍聯(lián)合西藥治療室性早搏,以取長補短、協(xié)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經濟負擔。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室性早搏診斷標準;②Lown's分級在Ⅱ級或以上;③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④早搏次數>30次/h,且伴有心悸、氣短與乏力;⑤左心室射血分數>45%;⑥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⑦病歷資料完善。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認知功能低下及語言溝通障礙;②肝腎功能嚴重異常;③嚴重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以及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或因藥物、電解質紊亂、貧血、甲亢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室性早搏;④對藥物過敏;⑤合并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房撲、房顫、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其他惡性心律失常;⑥研究期間依從性差、失訪或因重大事件退出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武清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240例,其中男164例、女76例,年齡42~74歲;室性早搏病程2~45d,冠心病病程3~10年;Lown's分級Ⅱ級58例,Ⅲ級118例,Ⅳa級64例;基礎疾病:高血壓病118例,高脂血癥68例,慢性支氣管炎58例,糖尿病25例,腦血管疾病1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均>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2治療方法兩組均采用同樣的基礎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適當活動、避免勞累、防寒保暖以及西藥治療,比如慢心律、阿替洛爾、乙胺碘呋酮等。觀察組加用中藥湯劑,以苦參30g、黃芩30g、葛根30g、生地30g、麥冬15g、黃連15g、炙甘草15g為基本方,臨床癥狀改善后改為苦參30g、黃芩30g、葛根30g、黨參20g、生地15g、阿膠20g(烊)、麥冬15g、麻仁10g、生姜3片、大棗6枚、炙甘草20g。上述中草藥分兩次煎煮25~30min后取湯600mL左右,每日1劑,每日3次,每次150~200mL,中藥湯劑于飯前1h溫服,西藥于飯后半小時服用。2周為86一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1.3臨床療效判斷方法觀察用藥前后臨床癥狀、體征變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醫(y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guī)范》[7]和《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8]評定臨床療效。顯效:室性早搏次數下降>85%,心悸、胸悶、頭暈等表現(xiàn)消失。有效:室性早搏次數下降50%~85%,心悸、胸悶、頭暈等表現(xiàn)緩解。無效:室性早搏次數下降<50%,心悸、胸悶、頭暈等表現(xiàn)無改變,甚至病情惡化。1.4心電圖指標觀察方法于用藥前后行24h動態(tài)心電圖,觀察QT離散度(QTd)、竇性心率振蕩(HRT)、心率變異性(HRV)。手工測量24h動態(tài)心電圖振蕩起始(TO)和振蕩斜率(TS),HRV包括24h連續(xù)正常R-R間期標準差(SDNN)、24h內連續(xù)5min節(jié)段的平均正常R-R間期標準差(SDANN)、24h內連續(xù)正常的R-R間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鄰的R-R間期差值>50ms心搏數占全部所分析信息期內心搏數的百分比(PNN50)。1.5不良反應觀察方法定期檢測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能,記錄不良事件情況。1.6經濟學指標觀察方法兩組掛號費、檢查費、診療費和(或)床位費等成本基本一致,只計算藥品直接成本,所有費用以2014~2016年本省三級甲等醫(yī)院收費標準和醫(yī)院中標藥品價格為準。成本-效果比(C/E)=(治療總成本/治療總效果),其值越低說明意義越大。1.7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顯效68例、有效4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顯效47例、有效48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79.17%,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2.2兩組24h動態(tài)心電圖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QTd、HRT、HRV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治療后QTd、HRT、HRV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指標比較,2.3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發(fā)生頭暈、惡心各1例,對照組發(fā)生頭暈、惡心、心動過緩各1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4兩組C/E比較觀察組C/E為14.32±2.85,低于對照組的23.18±2.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室性早搏可于任何年齡段出現(xiàn),且隨年齡增長發(fā)生率增加,特別是器質性心臟病者出現(xiàn)室性早搏后危險程度相對較高[9]。近年研究認為,QT、HRT、HRV與室性早搏的發(fā)生、進展及預后有關,為其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和治療效果評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10]。QTd作為一種能反映整體心室復極的不同步性指標,其離散度越大提示心臟電活動恢復的同步性變化也越大,為折返激動的發(fā)生奠定了基礎,被視為預測室性心動過速、室顫、急性心肌梗死的參考依據[11]。HRT能夠反映心臟在室性早搏發(fā)生后對動脈壓力反射和心臟自主神經的緊張性,尤以TO和TS應用最為頻繁,其中TO可作為判斷室性早搏后竇性心律是否加速的依據,TS可視為是否減速的參考[12]。HRV是指逐次心跳間期之間的微小差異,其發(fā)生是由于心臟竇房結的自律活動,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斷受到神經中樞、壓力反射、呼吸活動等調節(jié),導致心臟每搏間期通常會存在的幾十毫秒差異,所以可作為評價心臟迷走神經、交感神經緊張性、均衡性以及對心血管活動影響的指標[13]。基于上述認知,積極篩選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分析其與室性早搏的相關性,探討其內在聯(lián)系,有助于為臨床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和途徑。近年來,胺碘酮、索他洛爾、β受體阻滯劑等西藥或射頻消融術在室性早搏治療中應用效果甚佳,96有效降低了致死率。但研究也表明,西藥治療室性早搏存在諸多不良反應,且無法顯著改善患者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射頻消融術存在不同程度風險,且難以于基層推廣應用[14]。中藥或中藥復方作為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的精髓,能多靶點、多環(huán)節(jié)、多途徑干預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且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具有“病證結合、以病統(tǒng)證”的特色與優(yōu)勢,成為目前研究熱點[15]?!侗静菥V目》記載:“苦參,清熱解毒、祛風燥濕、殺蟲利尿”,也有“苦參專治心經之火”的論述?,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中所含的苦參堿、氧化苦參堿、金雀花堿等多種生物堿,具有非特異性“奎尼丁樣”功效,可提高心肌舒張期興奮閾值、延長有效不應期、使折返活動落入有效不應期,所以能夠抗心律失常。黃芩中的化學成分同樣可延長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具有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且能抑制膽堿酯酶活性、提升乙酰膽堿水平。黨參能清除自由基,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麥冬具有改善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有助于扭轉心動過速、恢復竇性心律[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室性早搏效果顯著,能明顯減少早搏發(fā)生次數,改善心悸、胸悶等臨床癥狀。同時,觀察組QT、HRT、HRV指標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本方法能調控心肌耗氧指數、降低心肌耗氧量,減輕心肌缺血,維持心肌細胞正常電生理活動,改善心肌自主神經功能,從側面客觀地反映了本方法治療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中藥湯劑應用安全可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且,采用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能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符合國家政策,有助于改善醫(yī)患關系。因此,中藥湯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室性早搏是一種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PodridPJ.Aggravationofarrhythmiabyantiarrhythmicdrugs(proarrhythmia)[J].CardElectrophClin,2010,2(3):459-462.

[2]LeeV,HemingwayH,HarbR,etal.Theprogmosticsignificanceofprematureventricularcomplexesinadultswithoutclinicallyap-parentheartdisease:ameta-analysisandsystematicreview[J].Heart,2012,98(9);1290-1298.

[3]張憶雪,陳漠水.室性早搏與心功能不全關系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4,35(5):791-793.

[4]王小川,謝曉慧,陸浩,等.抗心律失常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文獻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21):1825-1826.

[5]伍建光,賴俊宇.烏梅丸加減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40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22):212-215.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3-238.

[7]沈紹功,王承德,臼希軍.中醫(y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guī)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7.

[8]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心血管藥物對策專題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26(1):5-11.

[9]陳太波,雷寒,呂斐.室性早搏的新認識[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22):2390-2393.

[10]黃悅,楊濤.穩(wěn)心顆粒與倍他樂克治療室上性早搏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中醫(yī)藥,2016,33(9):525-527.

[11]EllisER,ShvilkinA,JosephsonME.Nonreentrantventricularar-rhythmiasinpatientswithstructuralheartdiseaseunrelatedtoab-normalmyocardialsubstrate[J].HeartRhythm,2014,11(6):946-952.

[12]YamadaT,LauYR,LitovskySH,etal.Prevalenceandclinical,electrocardiographic,andelectrophysiologiccharacteristicsofven-triculararrhythmiasoriginatingfromthenoncoronarysinusofVal-salva[J].

[13]于永梅,沈琳.室性早搏的中醫(yī)辨證論治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29(5):136-139.

[14]朱敬玲,李新新,勞海燕,等.10種抗室性心律失常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與經濟性分析[J].藥學研究,2015,34(2):106-108.

[15]楊燕靈,胡雪晴.益心舒膠囊治療氣陰兩虛、瘀血阻絡型室性早搏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2015,13(2):269-270.

[16]晏明英,鄧志,徐德偉.通冠復脈湯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38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7):200-203.

作者:王振剛 單位:天津市武清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