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媽媽對寶寶說的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媽媽對寶寶說的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媽媽對寶寶說的話

第1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蹣跚走路的兩個小寶寶碰面了,先是熱情地抱抱,然后開始一邊用手比劃,一邊咿咿呀呀地交流起來。咦,看上去兩個小家伙還談得挺融洽??烧f的話沒人能聽懂。寶寶又在說火星語了!

火星語,別怕聽不懂

當爸爸媽媽聽到從寶寶嘴里叫出“爸爸”或“媽媽”的時候。那興奮勁兒都甭提了。但是發(fā)現(xiàn)寶寶指著冰箱里的雞蛋叫“嘎嘎”,或是管外婆叫“巴布”的時候,爸爸媽媽傻眼了。這算是哪國語言啊?難道寶寶還在自創(chuàng)火星語?

面對寶寶說的火星語,爸爸媽媽不要驚慌失措,那是寶寶在學習語言摸索階段特有的表現(xiàn)。只要你們不動聲色,平時用正確的讀音跟寶寶說話,一段時間后,寶寶會自然而然地告別自創(chuàng)火星語。

別看寶寶小,寶寶在聽!

寶寶摸著沙發(fā)邊和床沿在家里走來走去,對家里的物品已經(jīng)很熟悉啦。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寶寶相當好奇!瞧,大人說話的時候,寶寶也在一邊認真地聽。

聆聽是寶寶學語言的前奏。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寶寶有個記憶庫,能把聽到的東西儲存在記憶庫里。平時多跟寶寶說話、講故事。寶寶記憶庫里的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說不定哪天,在爸爸媽媽交談的時候,寶寶就冷不防地插上一句呢!

少做動作,多動嘴

吃飯的時候,媽媽夾了一些青菜放在寶寶碗里;起床的時候,媽媽拿起衣服一言不發(fā)就往寶寶身上穿。等一下!媽媽忘記做了一件事!告訴寶寶:“這是青菜,吃青菜身體棒!”“這是媽媽買的新衣服,紅顏色的,寶寶喜歡嗎?”寶寶喜歡這樣的交流,他已經(jīng)不滿足于肢體語言交流,很想跟爸爸媽媽一樣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意愿。同時也會對爸爸媽媽的語言做出反應,因為寶寶的理解能力在不斷進步。給寶寶一個生動的語言氛圍,寶寶會如魚得水。在對寶寶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字句清晰。一遍,兩遍,多說幾遍,寶寶就明白啦!

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爸爸平時習慣說普通話,外婆說的是方言,有時候小耳朵里還會接觸到英語。寶寶聽聽這個,聽聽那個,是爸爸說的對?還是外婆說的對?該跟誰學呢?還是錄音機里講故事的叔叔聲音最好聽。你們都跟這個叔叔一樣說話吧!

在寶寶初學語言的階段,盡量讓寶寶接觸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少說方言,規(guī)范語言,讓寶寶感受漢語的語言美。為了寶寶學習語言的標準,全家都配合一下吧!

寶寶。大聲說出來!

起初寶寶的發(fā)音像蚊子叫,爸爸媽媽稍不注意還真沒聽到。所以,請仔細聆聽,不標準的發(fā)音也值得你給予熱情的鼓勵。寶寶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趁機引導寶寶說出這是什么。不能因為著急而強迫寶寶說話,也不能因為寶寶一直發(fā)音不標準而心急如焚,學習是要循序漸進的。

第2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寶寶為什么不向父母講出心里話呢?是他們真的“惜字如金”,還是小小年紀就和父母有“代溝”?都不是!其實,小家伙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暗語”向你表達著他的心聲,只是爸爸媽媽沒有讀懂罷了。

暗語一:哭鬧

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把妮妮放在奶奶家整整半個月。接回家后。原本很乖的妮妮,現(xiàn)在卻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兒大哭大鬧,要不就是毫無緣由地發(fā)小脾氣,又或是粘著爸爸媽媽寸步不離,活像一個小尾巴。暗語破譯:關(guān)愛

雖然寶寶很小,但感情卻很豐富。長時間被冷落,會讓他們?nèi)狈Π踩?,從而焦躁不安。他們需要被關(guān)注、關(guān)心、關(guān)愛時,卻又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表達出來。所以常常以“無理取鬧”的方式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

所以,要盡量避免對小寶寶長時間冷落。當然,平時就要記得,常常對寶寶表達你的愛。“含蓄”對寶寶可是毫無作用的哦!小家伙才不懂呢!你只要張開雙臂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或音時不時在寶寶嫩嫩的小臉上來一個甜蜜的kiss,這樣寶寶莫名的哭鬧情況會減少很多呢!

暗語二:沉默

媽媽發(fā)現(xiàn),原本整天小嘴不停,追著媽媽說這說耶的豆子突然變得不愛說話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有一天豆子從幼兒園回到家,興沖沖地想對媽媽講幼兒園里的事兒。從客廳跟到廚房,又從廚房跟到臥室,一直圍著正在干家務(wù)的媽媽轉(zhuǎn)。本來媽媽就累得暈頭轉(zhuǎn)向,再加上豆子的表達能力實在是不算好,說了半天一件事兒也沒說明白。媽媽就說:“豆子乖啊,去自己房里玩會兒玩具啊,媽媽忙,幼兒園的故事一會兒再說吧!”

這下倒好,小喇叭徹底沒電了,晚上媽媽想聽豆子講幼兒園的故事時,小家伙卻耷拉著腦袋,不說話了。

暗語破譯:耐心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不想說話,只是有時寶寶想說點什么時,卻一下子被父母打斷或糾正。又或是寶寶說了半天,父母卻置若罔聞,完全沒在意寶寶說了什么,甚至有點不耐煩地要求寶寶閉嘴。這樣,寶寶滿腔的說話熱情就像是被潑了冷水般一下子沒了。

如果寶寶興致很高地想和你說話,爸爸媽媽一定要表現(xiàn)得很有興趣,不論寶寶的表述水平如何,都認真傾聽,千萬不要拿“我很忙”當托詞。

雖然2~3歲的寶寶在語言能力和技巧上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可以掌握至少200個詞語,但是依然不足以描述出他所看到的整個世界。所以,請爸媽耐心點,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替寶寶說出他要說的話,一定要聽他把話說完。如果寶寶實在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爸爸媽媽可以恰當?shù)靥嵝┬栴},引導寶寶順利地把心里話表達清楚。

暗語三:回避

小茹2歲多了,在家里時總是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刹恢醯模坏接變簣@,就變得沉默寡言,老師怎么哄、逗都不開口。特別是讓她在許多小朋友面前講個故事或是唱首歌,簡直比登天還難。平時如果有沒見過的叔叔阿姨想和她說話,她總是躲在媽媽的身后或是使勁拽著媽媽的衣服不松手。

暗語破譯:鼓勵

對小寶寶來說,他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幼兒園對他來說是全新的環(huán)境,對陌生的人的抗拒與恐懼是一種本能,采取回避或拒絕交流的方式其實是寶寶本能的自我保護行為。

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寶寶的小腦袋,對他說:“寶寶不怕,寶寶是最棒的!”,這樣略顯溺愛的行為,卻常常能給畏生的寶寶最大的心理支持,讓他可以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如何才能很好地和小寶寶溝通,輕松讓寶寶說出心里話呢?我們給您幾點小建議。找準時機:爸爸媽媽要想聽聽寶寶的心里話,也要

A 選擇好時機。和小家伙談心,千萬不能選擇那種正襟危坐的座談形式。他才不吃這一套呢!最好選擇寶寶興奮點比較高的時機,例如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在游樂園玩耍時、剛從超市回來時等。接觸的新鮮事越多,寶寶的話匣子越容易打開。

第3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個案1

3歲半的翠翠總是說話不算數(shù),剛剛答應好的事情轉(zhuǎn)眼就改了章程,根本不履行諾言。比如,她看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視,該到洗手吃飯的時間了,但是她就是不肯關(guān)電視。

壞媽媽的做法:

不管三七二十一,走過來就摁掉電視:“你這寶寶跟誰學的,講好的半小時關(guān),現(xiàn)在都什么時候啦?真叫人操心!”翠翠跑過來又打開電視,媽媽氣得在她小屁股上拍了幾下,勒令她必須關(guān)掉。翠翠不聽勸,哇哇哭鬧。

好媽媽的做法:

愛動腦筋的媽媽想出一個好主意,就是兩個人猜拳頭,誰贏了誰關(guān)電視,翠翠答應了?!笆^剪刀布!”媽媽贏了,讓翠翠自己走過去關(guān)掉電視。這樣她們就可以繼續(xù)玩游戲了。翠翠開心地照媽媽說的做,氣氛一片和諧。

專家評析:

年幼的寶寶講話不算數(shù)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跟年齡有關(guān),畢竟寶寶們都還小,一般剛剛開始建立社會交往原則,遵守約定、說話算話對于他們是一個比較新鮮的理念,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確立。當然,父母在給寶寶建立規(guī)則過程中的行為至關(guān)重要,很多父母在要求寶寶怎么做時,都會隨口給寶寶一些承諾,答應寶寶一些要求,但卻沒有把自己的說的話放在心上。而寶寶卻不會忘記。如果父母這樣隨口應承得很多,卻經(jīng)常不做到,就會給寶寶留下說話不算話的印象,失去寶寶對自己的信任,以后寶寶也會照樣模仿。

個案2

美丫家里來客人了,媽媽端上新鮮的草莓招待。美丫剛剛吃完草莓,這會兒也過來湊熱鬧,奶聲奶氣地說:“我吃完三顆就不吃了。”媽媽覺得美丫真懂事??墒牵酝耆w后,美丫卻繼續(xù)伸手拿草莓吃。

壞媽媽的做法:

“你不是說只吃三顆嗎?”媽媽當場揭穿她。美丫很不高興,而且讓客人也很尷尬,媽媽無奈地說:“這孩子,真沒辦法!”

好媽媽的做法:

媽媽不動聲色地拉著美丫悄悄問:“寶貝,吃幾顆了?”美丫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耍賴說沒吃夠。媽媽溫和地警告她,我們要遵守自己所講的話,要是不算數(shù)的話,客人可就不喜歡你了。而且,客人帶來的巧克力晚上也不給吃哦。美丫一聽,立刻住手。

專家評析:

寶寶說話不算話,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盡管寶寶還小,也不要回避這個問題。其根源還在于大人的態(tài)度,在違反約定的時候,品嘗爽約的后果,對于幫助寶寶建立行為準則至關(guān)重要。家長要給寶寶建立行為后果,幫助寶寶學會承擔責任。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遵守規(guī)則,就會承擔不愉快的后果,比如受到懲罰。因此在給寶寶建立規(guī)則的過程當中,必須讓寶寶學會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

個案3

曉歡4歲,說話卻像大人一般老練,每次都把親朋好友逗樂了??墒?,不知是否因為開玩笑還是話太多了,媽媽發(fā)現(xiàn)最近這小家伙講話完全不算數(shù)。比如帶他出去玩,說好去動物園的,但是快到動物園時又突然說他不想去了,要去兒童樂園;而走了沒多久,卻又想去動物園了,吵著鬧著要回去。

壞媽媽的做法:

在曉歡又一次說話不算話時,媽媽火大了,當即沖他吼道:“你想折騰死你媽是吧,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我看你就欠抽!”曉歡不屑地反駁:“哼,你還不是答應我的事總反悔!說好在外婆生日那天帶我上外婆家,后來又說不去……”沒想到曉歡能舉出實際例子來,媽媽語塞了。

好媽媽的做法:

見曉歡翻出自己的“罪證”,媽媽心存愧疚地向兒子道歉,并適時彌補錯誤,再問:“媽媽是不是說話算數(shù)的?” 曉歡點頭?!澳敲茨阍撛趺醋霭??”媽媽繼續(xù)問。曉歡鄭重地承諾:“以后我也要說話算話!”

第4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1歲時,大多數(shù)寶寶開始嗯嗯啊啊學說話了,2周歲時他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所說的話了,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

學說話

幾個有趣特點

* 如果你的寶寶首先迷上的是學步,那么,他開口學說話的時間就會遲一點。媽媽不必擔心。

* 寶寶通常先學會聽人說話,然后才自己開口說話。媽媽不用逼寶寶開口,平時跟他多說話就行。寶寶會把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的單詞(盡管還不會說出口),好好地藏在腦子里。

* 大多數(shù)寶寶1歲半時特別愛對大人說“不”,可能變得不聽話,對媽媽所說的話聽而不聞,經(jīng)常尖叫以示抗議。

媽媽該做什么

一旦寶寶開口說話,語言表達進步的速度是很快的。沒多久,他就能指著那些熟悉的事物說出其名稱,識別熟悉的人名、物名以及自己身體部位的名稱。

寶寶會傾聽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并以驚人的記憶力把它們儲存下來。平時,媽媽應該隨時隨地教給寶寶正確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稱,說話盡量緩慢、清晰又簡單。

寶寶可能還是習慣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意思。媽媽不要心急,可以通過不斷提問,促使寶寶用語言來回答,參與對話,如:當寶寶手指著冰箱想什么時,你可以問他,“你要喝東西?”然后耐心等待寶寶回答。你也可以再問:“你要喝什么?牛奶嗎?那我們喝牛奶吧”。如果寶寶一直不回答,你千萬不要拿著食物或飲品不放,死心眼地要寶寶回答你的問題,以免挫傷寶寶說話的情緒。

15~18個月的寶寶喜歡玩語言游戲。媽媽可以邊玩,邊讓寶寶識別事物,如:“你的耳朵在哪兒?”“媽媽在哪兒?”

此時,寶寶的詞匯量激增,但是,吐字依然不清晰。你千萬別把注意力放在糾正寶寶的發(fā)音上。大多數(shù)寶寶說話都會發(fā)錯音,你只需回答時強調(diào)那些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就行了,不用特意糾正。

2周歲時,寶寶會說短語了,甚至是2~4個詞組成的短句。由于語言發(fā)展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2周歲了還不會說話。此外,寶寶的詞匯量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寶寶嘰嘰呱呱說個不停,有的寶寶半天才憋出一個詞。

大多數(shù)寶寶在1~2歲時會有以下共同點:

⦁18個月時會說約15個詞。

⦁2周歲時至少會說2個詞語構(gòu)成的短句。

⦁2周歲時能明白大人發(fā)出的簡單指令。

你可能會碰到的麻煩

有的寶寶一直都不說話,爸爸媽媽擔心他是否患有自閉癥。有自閉癥及相關(guān)情況的寶寶說話的確較遲,但同時還有明顯的溝通上的問題,譬如:社交活動少,興趣愛好單一,行為呆板。你若有疑問,要及時請教醫(yī)生。

玩游戲

寶寶的特點

此時,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及手指靈活性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媽媽可以利用玩具幫助寶寶提高這些技能。

寶寶玩的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嬰兒期他通常只是雙手搖、敲擊和扔玩具,現(xiàn)在,寶寶的興趣擴大了,注意力主要放在學走路和了解事物的功能上了,他對搭積木感興趣了,喜歡用玩具手機模仿大人打電話,推著玩具車來回走,感受著自己身體的力量和控制力。

寶寶開始會玩“假裝游戲”了:假裝從空杯子里喝水,用香蕉當電話,把積木想象成汽車,等等。寶寶一天天在進步哦。

這一階段,你要安排寶寶跟小伙伴一起玩。學會分享玩具,學會輪流等待,學會遵守和維持秩序,這對寶寶今后的成長都是很重要的。

充滿矛盾的小精靈

⦁寶寶學會了走路,意味著他更獨立了。這個時期,寶寶一方面渴望獨立和自由,另一方面又離不開媽媽陪伴時的舒適與安心,所以,他很矛盾。媽媽最好陪在他的身旁,給他信心與勇氣,但是,不用時時指導他,事事關(guān)注他。

⦁這個時候的寶寶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他不喜歡與別人合作,也不喜歡和別人分享玩具。所以,媽媽要準備更多的玩具,好讓每個小朋友都玩得開心。當寶寶們不樂意分享、發(fā)生爭執(zhí)時,你要隨時調(diào)解。

媽媽該做什么

一旦寶寶開始學步,媽媽一定要注意他的安全。盡量給寶寶創(chuàng)造自由行走的機會,幫助寶寶快樂地行走。這個時期,寶寶喜歡玩“躲貓貓”和“拍手游戲”,喜歡模仿成人,熱愛做家務(wù)活。這是好現(xiàn)象,媽媽要支持寶寶。你洗碗時,可以給寶寶一個玩具容器,讓他“幫著洗”,也可以讓他“幫忙”收拾不會打破的器皿。媽媽做飯時,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玩具鍋和湯匙等。

寶寶可能喜歡以下玩具:

⦁色彩明亮的球。

⦁積木。

⦁蠟筆或其他記號筆。

⦁動物玩具或娃娃。

⦁玩具汽車和火車。

⦁幾何形狀分類球,玩具洞洞板(把七彩繽紛的圓柱插在板上,幫助小朋友學習數(shù)字,認識圖案,能訓練他們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簡單的拼圖。

⦁推拉的玩具,能騎的玩具車和木馬。

讓寶寶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用玩具來幫助寶寶掌握各種身體和四肢的動作技能,為寶寶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媽媽還要給寶寶讀書,讓寶寶指出書中他認識的事物,或者指著書中的圖片讓寶寶說出其名字。給寶寶講述書中的故事,和他談?wù)撘惶飚斨兴l(fā)生的事情。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耐心等待寶寶回答。寶寶回答后,你最好重復寶寶的答案,或者擴展他的答案。

你可能會碰到的麻煩

*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容易發(fā)脾氣。譬如不愿意做某事而大吵大鬧,也可能是要表達他內(nèi)心的不滿與挫折。此階段,寶寶還會表現(xiàn)出比較強烈的占有欲,希望大家都聽他的,別人拿走東西,媽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他都會哭鬧。

寶寶發(fā)脾氣時,你可以給寶寶有趣的東西來轉(zhuǎn)移注意力。平時,不要讓寶寶累著或餓著肚子做事情,尤其是你要寶寶努力完成新任務(wù)時,這樣容易導致寶寶發(fā)脾氣。

第5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一個星期前,編輯部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在信里,一位叫唐燕的媽媽說,她很喜歡“嘉賓媽咪面對面”這個新欄目,她自己在教女兒學說話、學音樂方面有一點小心得,但她是個很平凡的媽媽,不知道可不可以上《為了孩子》雜志。

后來,我們和唐燕通了電話,了解到她22個月的女兒已經(jīng)會說相當完整的話了,還會背10多首唐詩、念20多首兒歌、唱京劇……看來,唐燕媽媽的小心得的確不簡單。于是,我們約定去她家采訪。

唐燕女士的家在上海虹橋路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qū)里,那是一套小小的二居室,擺放了許多寶寶的東西,挺擁擠,也挺溫馨。

唐燕的寶寶名叫孫語忻,我問她多大了,小小人兒口齒特別清楚、回答還相當復雜:“寶寶22個月了!”她還告訴我,她的小名叫小月亮。

接著,小月亮為我表演了一套一套的拿手絕活:念到“舉頭望明月”的時候,她就高高地昂起頭;唱“我家的表叔”時,她拉了一個很夸張的拖腔,非常有趣。

小月亮是怎樣培養(yǎng)出來的呢?唐燕為我們一一道來。

唐燕媽媽的小心得

1、在懷孕的時候,對著胎兒說話、給孩子聽音準好的古典音樂真的很管用。

2、小月亮5個月的時候,媽媽天天帶她去附近的小公園,把一路上的景物一一指點給寶寶看:“那邊有小小的樹”、“天上有紅紅的氣球”……看門的老大爺說:“你這個媽媽呀,進了公園,嘴里就沒有停過?!?/p>

3、小月亮1歲時就會說完整的句子了,像:“爸爸抱抱寶貝!”這時,唐燕有意識地開始教她繞口令和歇后語,比如,看到玩具馬,就教寶寶:“媽媽騎馬,馬罵媽媽!”看到水仙花,就說:“水仙不開花――裝蒜!”寶寶很喜歡這些聯(lián)系生活、生動有趣的語言,學得很快。

4、鼓勵孩子說出的“原創(chuàng)性語言”,有一次,小月亮看有松鼠的小畫書,總結(jié)出了一段有趣的結(jié)論:“松鼠有大尾巴,寶寶沒有大尾巴,寶寶有小屁股?!碧蒲嗑捅頁P說,寶寶說的話真有意思。

5、多讓孩子看畫書,聽兒歌、故事、音樂磁帶。有時,小月亮把畫書上的臉盆叫成飯碗,唐燕發(fā)現(xiàn),書上的臉盆還真像飯碗,就讓小月亮自由發(fā)揮了。

6、教孩子念唐詩的時候,媽媽蹲到和孩子一樣高的高度,讓寶寶看著媽媽的口型學習,孩子特別有興趣。

7、每天晚上7―8點是小月亮的最佳學習時間。

古箏媽媽的幸福生活

唐燕是上海一所重點中學的音樂老師,她從小學彈古箏,現(xiàn)在,每當夕陽西下,她還會展開古箏,和小月亮一起在箏頭琴尾彈奏、嬉戲,享受生命中最溫馨的時刻。

唐燕是38歲做的母親,她微笑著訴說了高齡新手媽媽的種種不便,又說,每周外婆帶寶寶3天、奶奶帶寶寶2天,媽媽相對就輕松一點了,而且,見識過不同家規(guī)的寶寶適應力也加強了,很開朗。

第6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父母是孩子學習語言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語言發(fā)展有深刻影響。嬰兒聽覺研究專家發(fā)現(xiàn),嬰兒腦內(nèi)的“聽覺地圖”大概到1歲左右完成,在此期間,給零歲嬰兒輸送越多的有意義的聲音,越能促進嬰兒腦內(nèi)主管聽覺的神經(jīng)元的敏感性。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嬰兒獲得的詞匯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親對嬰兒說話的數(shù)量。

剛出生的嬰兒,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對他說:“寶寶,我是媽媽”。“寶寶,這是奶,你餓了吧”。當給寶寶穿衣服時,當給寶寶喂奶、換尿布時,要和寶寶說話,告訴他:“媽媽在給你換衣服,涼不涼???伸伸小胳膊、抬起頭”等等。也就是說盡可能地與孩子多說話,這是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時間一長,這種語言信息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里。隨著他的智力發(fā)育,再經(jīng)過幾十次的語言重復,他就明白,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到了1歲的時候,他可能會叫“爸爸,媽媽”了,當成人對他說:“寶寶,你的球呢?”他會轉(zhuǎn)身去找,說明他已經(jīng)明白了話的意思。當?shù)搅艘欢〞r候?qū)殞毜恼Z言會突然爆發(fā),于是很多話都會說了。

誤區(qū)二:用“奶話”(兒語)和寶寶說話

“奶話”(兒語)指剛出生8~9個月的嬰兒,隨著成人的語音刺激“咿咿呀呀”學話。這時,年輕的父母看到孩子想要說話的急切樣子,便教起了諸如“汪汪(狗)”、“咕咚咕咚(喝水)”之類的奶話。這種教授方法雖然生動有趣,符合孩子的特點,有助于孩子形象思維的開發(fā),但是卻容易忽略孩子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其實,對于孩子來說,記住“狗”和“汪汪”所花的時間相差無幾,而前者是遲早要學的語言,后者卻是不久就要拋棄的語言。因此,為了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開發(fā),家長在教孩子學說話時,應注意將理性詞匯和感性詞匯相結(jié)合。

兒童語言發(fā)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jīng)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guī)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fā)展。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于單詞句階段,寶寶經(jīng)常發(fā)出一些重疊的音,如“抱抱”、“飯飯”、“打打”,結(jié)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他的愿望,如說抱抱時,就張開又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2歲時,出現(xiàn)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fā)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fā)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因此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或?qū)殞氈v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托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因此,不管孩子怎樣說話,父母都應該用正確的語言來回每件事,并用標準的話語來糾正孩子的話,這樣就可以通過父母的正確語言示范,寶寶能較早學會說完整的句子。

誤區(qū)三: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jīng)明白成人的話以后,而他還不會從口中說出,如果說寶寶指著水瓶,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遞給他,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他的要求就已經(jīng)達到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當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他拿著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時,會努力去說“水”,僅僅說一個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誤區(qū)四:不讓老人說家鄉(xiāng)方言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寶寶交給奶奶爺爺看護,但又擔心老人說的是家鄉(xiāng)方言,會影響寶寶以后的語言發(fā)展,所以就一再叮囑:不讓老人和寶寶說話。有的家長認為和寶寶說話他也聽不懂,所以不用說也可以。

寶寶生來就喜歡聽各種不同的音響,喜歡父母和他們說話,喜歡這種聽覺刺激,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會有不同的反應,開始會很驚訝地看你,看你的表情,正哭鬧著會突然停止。寶寶認真接收家長給他的聽覺刺激,有利于聽覺注意力的集中和靈敏。另外用方言和寶寶說話也可以讓寶寶多掌握一種語言,父母后期注意培養(yǎng)就不成問題,不與寶寶說話會使孩子因缺乏聽覺來源刺激而減弱甚至喪失聽覺功能。

第7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多跟寶寶說話

盡管此時寶寶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卻在快速地發(fā)展,這種發(fā)展是建立在“聽”的基礎(chǔ)上的。

看上去寶寶對父母講的話沒有反應,實際上這些語言已經(jīng)在寶寶的大腦中留下烙印了,所以不管寶寶有沒有表現(xiàn)出興趣,爸爸媽媽都要多跟寶寶說話。

與寶寶共同活動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共同活動,例如:一起去超市購物,一起去拜訪新朋好友,一起進餐等。

這些共同活動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fā)育,隨著寶寶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參與的活動越來越多,寶寶的智力、語言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都會快快地發(fā)展起來。

帶寶寶到戶外去

戶外是寶寶學習與玩耍的好地方,有許多吸引寶寶的動物、植物等。爸爸媽媽可以經(jīng)常帶寶寶到戶外,認識各種小動物、美麗的植物,擴大寶寶的視野和活動范圍,這樣寶寶才能更聰明哦!

在帶領(lǐng)寶寶戶外活動時,盡量向?qū)殞毥忉屩車囊磺校瑥亩_發(fā)寶寶的智力,發(fā)展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

和寶寶共同閱讀

想要讓寶寶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從現(xiàn)在就開始吧!閱讀是一種幸福,讓寶寶從小就跟爸爸媽媽一起去體驗閱讀的樂趣!

爸爸媽媽可以選擇適合這個年齡的寶寶讀的書,如一些認知顏色、數(shù)量的小布書,會發(fā)出聲音的書,可以翻翻找秘密的書。這些書一定會帶寶寶踏上迷人的奇幻之旅!

與寶寶一起游戲

無論多么華麗的物質(zhì),都比不上爸爸媽媽與寶寶一起親昵地游戲!在各種各樣的愉快的游戲中,寶寶的多種能力都會得到發(fā)展,還能和爸爸媽媽很好地互動,建立起親密的、安全的依戀關(guān)系。

讓我們看看,現(xiàn)在寶寶都能和爸爸媽媽玩些什么好玩的游戲吧!

1.請寶寶指出來

用具:鏡子

玩法:讓寶寶站在鏡子前面,問:“寶寶的鼻子在哪里?”讓寶寶指出對應的器官(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以由爸爸媽媽代替寶寶指出來),接著繼續(xù)說其他器官,如小嘴巴、小眼睛、小小手、小腳丫等。

作用:幫助寶寶理解自己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有助于寶寶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小貼士:等寶寶熟悉了自己身體的部位之后,將指的對象換成小玩偶,問:“小熊的鼻子在哪里?”還可以讓寶寶參與日常的活動,如:吃完飯后自己擦嘴巴,自己擤鼻涕,自己梳頭發(fā),幫媽媽的臉蛋擦雪花膏等。

2.聽指令,做動作

玩法:爸爸媽媽面對寶寶,發(fā)出簡單的指令,如拍手、點頭、搖頭、吐舌頭、跳一跳、張大嘴等,一邊說一邊向?qū)殞毷痉?。盡管年幼的寶寶聽不懂,可還是會通過爸爸媽媽的示范模仿大人的動作。當寶寶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話時,可以只說指令不做示范,讓寶寶自己跟著指令做動作。

作用:可以幫助寶寶理解動詞,發(fā)展基本動作。

小貼士:寶寶1歲以后,理解的語言會增加,這時可增加任務(wù)的難度,如:吩咐寶寶外出時自己取外套,把垃圾丟進垃圾筒等。

3.我學小動物

玩法:爸爸媽媽可以說兒歌“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狗汪汪叫,小山羊咩咩咩,小鴨小鴨嘎嘎鬧,一個娃娃走過來,學習小貓喵喵叫!”并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邊說邊做出對應小動物的動作和姿態(tài)。當寶寶年齡稍大時,爸爸媽媽說到“一個娃娃走過來,學習……”說出動物名稱后,就讓寶寶自己學對應動物的叫聲。

作用:讓寶寶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叫聲和動作,刺激寶寶發(fā)音。

小貼士:爸爸媽媽也可以制作相應的動物頭飾佩戴。在戶外看到小動物時,可以向?qū)殞毥榻B這種小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并請寶寶模仿。

4.炊具音樂會

用具:廚房里的各種炊具,如鍋、碗、瓢、盆、筷子或勺子。

玩法:把準備好的各種炊具倒扣在桌子或地上,然后給寶寶一根筷子或一把勺子,讓寶寶敲打。寶寶敲打時爸爸媽媽可以對應說出寶寶敲打的對象的名稱,如:“鍋、鍋,咚咚咚;盆子盆子,砰砰砰;小碗小碗,叮叮?!?/p>

作用:讓寶寶理解各種常用炊具的名稱,并幫助寶寶認識不同的聲音。

小貼士:在寶寶敲打的時候可以加點背景音樂,并漸漸讓寶寶跟著大人的話語敲出節(jié)奏,以增強寶寶的音樂感受力。

5.小瓶聽我來講話

用具:各種空的小瓶子,如飲料瓶、水杯等。

玩法:爸爸媽媽和寶寶各分幾個小瓶子,先向?qū)殞毷痉秾⑿∑孔涌墼谧彀蜕?,然后發(fā)聲。不同大小、材質(zhì)的瓶子聲音不同。讓寶寶也拿起同樣的瓶子,嘗試發(fā)出聲音。

作用:刺激寶寶發(fā)音,并讓寶寶感受在不同瓶子里自己的聲音也是不相同的。

小貼士:寶寶熟悉了對著各種瓶子發(fā)音后,可以用瓶口或手輕輕敲打嘴巴,并保持聲音連續(xù),這時就會發(fā)出“哇哇哇”的聲音,可以讓寶寶的聲音更好聽。

6.水蒸汽,指點點

用具:冬天有水蒸汽的玻璃或是浴室鏡子。

玩法:用手指在有水蒸汽的玻璃或鏡子上點上或畫上各種各樣的圖畫、數(shù)字、符號或文字。

作用:讓寶寶運用手指,增加手指的靈活性,并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的興趣。

小貼士:如果用浴室的鏡子,就要先在浴室放熱水,并保證鏡子上有水蒸汽。同時要注意房間的空氣流通和溫度的改變,防止寶寶著涼。

7.萬寶錦囊

用具:一個口袋(或紙盒),各種小物件。

玩法:將小物件放進口袋,然后告訴寶寶:“這是‘萬寶錦囊’,猜猜里面有什么?”然后爸爸媽媽從口袋中摸出一個物件,告訴寶寶:“哇!我摸到了一把鑰匙!”并將摸到的物品呈現(xiàn)給寶寶看。也可以請寶寶到口袋中摸一摸。

作用:幫助寶寶理解小物件的名稱,發(fā)展寶寶的觸覺。

小貼士:當寶寶稍大些,能夠模仿大人簡單的話語時,可以請寶寶摸摸口袋中的東西,然后在成人的示范下嘗試說出自己摸到了什么。

8.分水果

用具:常見的水果或水果模型(如蘋果、香蕉、橙子等),一個籃子,玩偶。

玩法:把各種水果或水果模型放到籃子里,再拿一些玩偶,如小熊、小兔子等等,然后對寶寶說:“小熊想要吃蘋果,請你幫它拿一個蘋果吧!”讓寶寶把蘋果拿出來裝作給小熊吃。接著可以繼續(xù)說其他水果,如橙子、梨、獼猴桃等,讓寶寶根據(jù)家長說的水果名稱拿出對應的水果。

作用:幫助寶寶理解各種水果的名稱,將水果的名稱與水果一一對應。

小貼士:當寶寶可以完全勝任這個游戲之后,可以將水果換成蔬菜、日用品等,并增加語言的難度,例如:“請你幫小熊拿一個紅色的水果”,“請你幫小兔子拿一個綠色的蔬菜”。

9.五彩小豆子

用具:各種顏色的豆子,一個盤子。

玩法:爸爸媽媽依次將豆子放到盤子里,邊放邊對寶寶說:“這是黃色的豆子,叫黃豆;這是綠色的豆子,叫綠豆……”豆子放完后問寶寶:“綠豆在哪里?請你拿給我?!辈⒄垖殞氂脙蓚€手指捏起來,放到爸爸媽媽的手心里。

作用:幫助寶寶理解各種豆子的名稱,認識顏色,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小貼士:玩小豆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密切監(jiān)控,防止寶寶誤食豆子發(fā)生危險。

10.兒歌接龍

玩法:爸爸媽媽唱兒歌,唱到簡單的、重復的歌詞的時候,故意不唱,讓寶寶接上。例如兒歌《小豬小豬》中,歌詞唱道:“小豬小豬肥嘟嘟,吃飽就睡呼嚕嚕,叫它起床它瞇起眼,張口就說不不不?!背阶詈蟮摹安徊徊弧睍r,就故意停頓,讓寶寶嘗試接上。

第8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一、用正面語言避開寶寶的反抗

    佳佳的媽媽說:2歲以后的佳佳總和我對著干,你越說“你不要……”,他馬上會對你說:“我就要……”。

    有時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反對我說的內(nèi)容,而是不愿聽我說否定他的話。我試著用直截了當?shù)恼Z言對他提要求,效果卻比原來好。

    分析:2-3歲的寶寶會拚命保護他們的自我意識,不管正確與否,他們會對否定他們的人產(chǎn)生強烈的反感。請多對寶寶使用正面的語言。

    二、使用非語言行為表示贊許或反對

    冬冬的媽媽說:我家冬冬有這樣一個特點,當他做錯事時,如果你對他喊叫“你怎么這樣不聽話”,特別是旁邊還有其他人時,他肯定會對你擰起小脖子,撅起小嘴,表示不服。但如果你用制止的目光和表情面對他,他倒會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乖乖地停止了動作。

    分析:在很多情況下,寶寶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表情、肢體語言和目光所傳遞的信息。

    三、主動改變環(huán)境優(yōu)于被動改變寶寶

    妮妮的媽媽說:我家妮妮就愛吃零食,結(jié)果,每到吃飯時就不好好吃了,怎么說都不聽,我們常常為這件事著急。奶奶看到了就說我,你與其對寶寶大呼小叫地不讓她吃零食,你別給她買不就是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話真有道理。

    分析:有些情況下不要只埋怨寶寶,有時寶寶的不聽話是因為我們?yōu)樗麆?chuàng)造了不聽話的條件。

    四、讓寶寶在合理范圍內(nèi)做限制式選擇

    聰聰?shù)膵寢屨f:我家聰聰現(xiàn)在也愛說“不”,問他“我們?nèi)コ燥埡脝?”“不!”,“我們?nèi)ニX好嗎?”“不!”可有一次在他對我說“不”以后,我對聰聰說“今天睡覺前你是喜歡媽媽給你講乖乖兔寶寶的故事,還是聽媽媽給你講獅子王的故事?”不管他選擇了哪一個故事,他都乖乖地跟我上了床。

第9篇:媽媽對寶寶說的話范文

喂藥有優(yōu)勢

此時的寶寶比較小,其味覺發(fā)育還不太完善,對各種味道(包括苦味在內(nèi))并不敏感,對藥物的反應比較輕微,當然也還不知道反抗。相對來說,給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喂藥有一定的優(yōu)勢。

喂藥有劣勢

3個月以內(nèi)寶寶的吞咽功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此時喂寶寶吃藥時很容易嗆到氣管里。而且寶寶的胃功能還不完善,容易發(fā)生嘔吐,再加上新手媽媽缺乏經(jīng)驗,有時喂藥方法不當,往往吃進寶寶嘴里的藥不多,撒得倒更多,沒有達到吃藥的效果。

喂藥妙法

“奶瓶”法

湘湘3個月了,身體一直都不好,從小就愛感冒發(fā)燒之類的。最讓湘湘媽心煩的是每次給湘湘喂藥,由于太小很容易嗆著不說,有時還會因為方法不當而浪費不少藥。因為剛開始她是用小勺喂的。后來經(jīng)過摸索,湘湘媽嘗試著用奶瓶喂藥,效果很不錯。不但不容易引起嘔吐,還省時省力,一舉兩得。

由于寶寶天生都對奶瓶比較感興趣,媽媽在喂寶寶吃藥時可以從這里“做文章”哦!而且用奶瓶喂藥避免了藥物的浪費,不會讓藥撒得到處都是。

1 把奶瓶沖洗干凈,用開水燙一下。特別是用于喝奶粉的奶瓶。

2 用溫水把藥物溶解在奶瓶里。

3 讓寶寶通過奶瓶吸吮藥物。

4 喝完藥后再在奶瓶里倒入一點溫開水,讓寶寶喝下去,以去除嘴里的苦味。

Tip:這個方法有個弊端,等寶寶稍微長大后,可能會厭惡奶瓶。

“注射”法

豆豆兩個多月,最近天氣太熱了,豆豆的抵抗力有點弱,昨天竟高燒38℃。豆豆媽帶他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說豆豆需要吃藥降溫,便拿來一個注射器。豆豆媽當時還以為是要打針呢!結(jié)果醫(yī)生讓豆豆媽抱好豆豆,讓豆豆把頭靠在豆豆媽身上別亂動,將那支不帶針頭裝好藥的注射器放進豆豆嘴里,5秒鐘,藥喂完了,又簡單又快捷。這不禁讓豆豆媽很詫異!

用“注射法”喂寶寶吃藥方便快捷,現(xiàn)在很多媽媽都使用了這種方法。只是她們有的是從藥店買的喂藥器,構(gòu)造跟注射器差不多。

1 準備好一支消過毒(再次使用時可以清洗后用開水燙一下)的沒有針頭的注射器或喂藥器。

2 將要吃的藥量好量裝入注射器或喂藥器。如果不是液體類藥物,可先溶解一下。

3 把寶寶抱好,讓寶寶的頭不要亂動。媽媽一個人喂藥時可以將寶寶的頭靠在自己的身上,給寶寶一種情感的慰藉。

4 把事先準備好的有藥的注射器或喂藥器放在寶寶嘴的一側(cè),慢慢將藥打入。

5 喂完藥后,媽媽可以再用奶瓶或小勺喂寶寶一點水,以去除嘴里的藥味。

Tips:

1 注射器或喂藥器要放在寶寶嘴的一側(cè),這樣寶寶不張嘴也可以放入,不要放在中間,放中間易嗆著。

2 藥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一次注太多藥會溢出來,一定要根據(jù)藥量分幾次打入。

條件反射法

可可3個月了,身體一直很健康,沒生過病。有時也挺懂事的,好像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一樣,貌似一個早熟的小家伙??汕岸螘r間由于天氣變化太快的緣故,小家伙不小心感冒了,一直咳嗽個不停??煽蓩屇脕砹酥箍忍菨{,不論是用勺子還是滴管,小家伙就是不肯張口。后來可可媽想了一個好辦法,對著寶寶的嘴唇邊輕輕地吹了一下,這小嘴就反射般地張了開來,藥也很輕松地喂下去了。

如果這么小的寶寶在媽媽給他喂藥時不肯張嘴,媽媽可以利用“條件發(fā)射法”。因為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對臉部嘴唇邊的忽然碰觸會下意識地產(chǎn)生張嘴反射,對比較近距離的吹氣可能產(chǎn)生張嘴、吞咽等系列條件反射。媽媽在給寶寶喂藥時可以利用這樣的“好時機”,將藥匙或滴管輕輕地放入寶寶的口中,但是要注意安全。此外,媽媽還要確保自己沒有感冒癥狀哦!不然會傳染給寶寶的。

技巧法

軒軒媽是一家網(wǎng)絡(luò)公司的編輯。由于軒軒是一個早產(chǎn)兒,體質(zhì)一直都很弱,動不動就感冒發(fā)燒,有時還拉肚子,在兩個月時就開始補鈣。剛開始給軒軒喂藥時,軒軒媽把她抱坐在腿上,還需要軒軒爸搭把手。軒軒爸左手拿著藥瓶和小勺,右手拿著玩具。兩人要忙乎好一會兒,又說又逗才能把藥硬灌下去。往往藥撒得到處都是,軒軒因為嗆噎又哭又鬧。后來經(jīng)過慢慢地摸索,軒軒媽掌握了一套喂藥技巧,自己一個人就能讓寶寶順暢地吃下藥。

軒軒媽的一套喂藥技巧是這樣的:

1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給他圍上圍嘴,用一個比寶寶的嘴要小的勺盛上藥,慢慢喂進去。

2 一般的藥都有一天幾次,每次多少量的要求。媽媽在喂時可以靈活處理為少量多次,一天的量服足即可。而不必按要求說是幾次就幾次,量少對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3 藥喂好后,緊接著喂兩勺水,去去藥味。再抱起寶寶輕拍后背,讓藥順暢地流進胃里。

喂藥“說明書”

1 不要直接喂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狀,加水調(diào)成稀汁后才能讓寶寶服下。最好買那種顆粒狀或液體類的藥物。

2 最好不將藥物與乳汁、奶粉混合,因乳汁、奶粉中的蛋白質(zhì)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

3 調(diào)和藥物的水要用溫涼的,因為熱開水會破壞藥物成分。而且水要適量,太多的話,寶寶喝不完,達不到藥效。

4 最佳的喂藥時間宜在吃奶后1―2小時,這時胃中的奶已部分排出,可減少寶寶因藥物刺激引起嘔吐。

5 需要空腹服的藥物,宜在吃奶后3―4小時喂,這時寶寶的胃已經(jīng)排空,有助藥物吸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guān)文章閱讀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