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小學生教育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教育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教育計劃

第1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一、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線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采用了多種形式、辦法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多媒體、慕課、微課等一些等現(xiàn)代的、靈活的教學手段合理的綜合使用,積極探尋有效的學習方式,有效的培養(yǎng)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

1、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客觀要求

當前隨著社會發(fā)展、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高速的發(fā)展,人才需求模式也隨之不斷調整改變,社會各個方面的競爭壓力也在增大,這也就對當前的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社會更需要的是兼具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也據(jù)此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

2、學科自身發(fā)展必然要求

數(shù)學屬于基礎性的學科,是從日常實際生活中發(fā)展而來當然也要為日常實際生活服務。而且當前的數(shù)學理論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更加深入和實用。同時各個行業(yè)對數(shù)學理論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強,人們也都更加重視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因此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3、學生身心成長的需要

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特征在小學階段感性的思維相對活躍,比較易于接受一些直觀的新奇的事物,可卻不太好接受較為抽象的數(shù)學定理、數(shù)學概念及數(shù)學規(guī)律??墒菙?shù)學課程的學科正是具有抽象性這一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尤其需要教師要把較為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能夠轉化成為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感性認知,創(chuàng)造建設富有生活性的教學情境,導入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實案例來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講授,這樣才能使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最終能夠掌握、運用。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優(yōu)勢

教師若能將復雜的數(shù)學理論知識與小學生日常生活環(huán)境有機結合,把生活化的主旨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這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帶不無裨益。

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只有老師所講的內容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才能讓他們積極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進而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小學生而言,單一模式的學習效率較差,即便他們能盡力在課堂上認真聽老講,但對于知識的理解運用效果也不佳。教學和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一樣的,只有引發(fā)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才會自發(fā)的想去了解知識。

2、有利于小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小學生對抽象的知識點大多只是課堂的短暫記憶,若沒有深入的理解,經過一段時間,他們可能會逐漸淡忘老師課堂上的講解,對于知識點不能徹底掌握。這就需要教師將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講解給學生,引導學生能夠把抽象的知識點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況聯(lián)系起來,以此來加深學生的認知與理解,夯實了這樣的基礎,才能達到讓學生運用課堂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的目的。

3、有利于貼合新課程標準

傳統(tǒng)的教育是以接受知識為目標,以考試分數(shù)為目的,忽視關注實際生活,喪失了學習的真正意義,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出了 “教育要回歸生活”。而“教育生活化”的主旨也飽含了教育主管部門對全體一線教師的殷切期望,同時完全符合當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更有效地培育建設和諧社會的人才。

三、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實現(xiàn)途徑

若要更好的實現(xiàn)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來實施。

1、采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方式

教師如果想要創(chuàng)造和建設一個好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情境,導入方式一定要有情趣,能夠成功激起學生對于本堂內容的興趣,同時在導入時設計的問題必須符合學生當前對于知識和事物的的認知程度和生活經驗。一方面讓學生覺得問題的情境較為熟悉,另一方面問題又有一些更深層次的考慮有一定挑戰(zhàn)。在創(chuàng)造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能夠充分合理的使用生活中的實際物體、案例以及結合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概念表述得更為具體易懂。

2、借助生活化的教學設計形式

新課程非常注重把教學內容生活情景化,每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幾乎都配有相應的情景主題圖,該圖的內容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實時的知識體系相關性極高,使學生覺得在課堂上學習數(shù)學知識就和在實際生活中碰到了能夠運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相似。課堂的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最重要的過程,因此新課程在教學設計時能夠在重難點處建造形象生動的主題、教授語言生動活潑易于讓學生理解和產生共鳴,由此加深學生的認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

3、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

教師能夠把新課程標準和生活實際合理的結合起來,針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組織,調整、加工,更加合理的利用教材,同時把數(shù)學的知識合理的切入生活,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規(guī)律都是從日常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升華而來,由此引發(fā)和保持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當前的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越來越強,因此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手段也應該逐漸加強自主化的特性。

4、選擇更為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能夠把不同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和學生當前的實際生活經驗和認知程度結合起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營造出相對輕快愉悅的教學氛圍和課堂環(huán)境,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自己思索,相互交流,善于合作的學習形式,使學生有意愿闡述自己的想法,能夠自發(fā)的尋求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

5、提高數(shù)學生活化的應用性

第2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一、用心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點燃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

教師要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交際氛圍,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敢于表達,不必擔心被指責和奚落,這樣學生的交際情感才能易于被誘發(fā),交際的欲望才能易于被點燃。

(一)尊重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當眾說話尤其是在老師面前說話時,往往會產生畏懼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多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從而形成一種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可以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膽地開流。

(二)關愛學生,在表揚和鼓勵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

低年級學生喜歡受表揚,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我都給予表揚、肯定或獎勵。學生們就會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十分喜歡口語交際活動。這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學生就會思維活躍,發(fā)言踴躍。

二、精心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性的交際情境——激起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口語交際課上的情境設置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口語交際本身屬于情境語言范疇,有較強的隨意性、靈活性、可變形,所以在課堂導入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感受到課堂氣氛的輕松與靈活。

導入的內容應該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讓孩子們感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4冊《我該怎么辦》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小,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較強,所以在課堂導入時運用多媒體設計了一個符合兒童特點的童話故事,請學生動腦筋幫助圖中貓摘下掛在樹上的帽子。課堂氣氛就立刻活躍起來,孩子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努力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幫助貓。由此,奠定了整堂課教學的基調——參與、思考、表達。激起了學生的交際興趣,明確了交際內容。

利用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生不說不快之感。

例如,教學《伸出我們的雙手》,如果簡單地讓學生談談自己怎樣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學生說起來就會枯燥、機械化。讓學生分組創(chuàng)設不同的交際情境,如陌生人問路的情景,看到盲人過馬路的情景,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的情景……學生置身于不同的情景中各抒己見,交際氣氛異常激烈。

巧用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級口語交際課中的插圖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生動素材。教學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既能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求異的思維,也是一種聽說訓練。例如教學《打電話》時,有孩子說從第二幅圖上他知道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是星期日,理由是圖上的兩個小朋友是在家里打的電話,誰也沒上學;有孩子馬上說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說可能是已經放學了,他倆正在商量一道難題;還有孩子說放假的時候也有可能……僅僅一個圖中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就有這么多不同看法,且看法都很合理??梢姾⒆觽冊谟^察、思考、想象、表述的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養(yǎng)。

利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和平面型的教學方式轉化成音、像、文字等相結合的多媒體動態(tài)教學,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奇妙的動物世界》,我就播放“動物世界”的光碟,讓學生隨錄象去感受動物世界的奧秘,看后再讓學生交流體會。因為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興致濃厚,討論激烈。

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積極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拓展學生口語交際的空間

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流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墩n程標準》中強調以貼近生活的話題或情境來展開口語交際活動,重視日常生活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傳授口語交際知識。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的機會,為學生開拓口語交際的渠道,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錘煉,從而達到自如運用語言的水平。

(一)教材聯(lián)系生活,提供說話素材

在教學《我打算這樣布置房間》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房間布置,再讓學生說說電視中見到的,親戚、朋友家中的房間布置……討論如果你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會如何布置?最后讓學生分組交流,畫一畫自己的房間。教學活動緊緊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開拓了口語交際的渠道,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捕捉生活現(xiàn)象,提供說話機會

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師要用心捕捉生活現(xiàn)象,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每天給學生提供一個話題,如“不講衛(wèi)生會不會影響身心健康”、“隨地扔紙屑會不會影響環(huán)境”等,讓學生回家搜集材料、整理信息,將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教師還可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等。

(三)抓住活動機會,進行口語訓練

學校、班級經常開展活動,抓住活動機會也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第3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 英語學困生 成因和轉化

很多小學生進入初中的英語學習時,讓英語教師感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差,學習成績也差,成為學困生。其實,學困生也是一直困擾小學教師的難題。

通過對三、四年級初學英語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都表示喜歡學習英語。但是,為什么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多的學生不但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yè)也不能認真完成,漸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小學英語教育是啟蒙教育,如果讓一些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其以后的學習就必然會受到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一些因學習興趣喪失和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針對此類小學高年級英語學困生,討論怎樣把落后面縮到最小,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學困生的轉化,切實增強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效果。從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實踐的角度,多角度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各種原因,旨在探討應如何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對癥下藥,真正做到學困生的預防和轉化。

一、研究學生,對癥下“藥”

1.心理因素。通過了解和調研,筆者發(fā)現(xiàn)其實不少學困生本身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優(yōu)秀,他們想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因作業(yè)又多又難,再加上缺乏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學習品質,遇到難題就依賴同學和父母;他們的內心渴望表揚得到尊重,但又不敢發(fā)問,不敢回答,怕出丑。長期的兩面心理使他們產生了以下的一些心理障礙:(1)自卑心理。學困生上課不敢舉手,不敢回答,怕出錯,出丑;喜歡和成績不好的同學做伙伴,就是怕成績好的同學瞧不起他們。(2)惰性心理。對學困生來說,成績比較差,惰性是重要原因。他們有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表現(xiàn)在課堂上總是消極聽講,學困生在課堂上經常想其他事情、發(fā)呆、講空話或者做小動作,不少學困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抄襲甚至懶得做。(3)畏難心理。有些稍難一些的需要思考一下的問題,不愿去思考,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老師所教的知識太復雜,難以接受。

2.家庭環(huán)境因素。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農民進城務工人數(shù)不斷增長,學校里很多學困生的家長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由于家長工作地點不斷發(fā)生變化,孩子也隨著頻繁變換學校。他們家庭生活條件一般比較艱苦,家長疲于應付工作,根本沒有能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更是暇顧及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本校六年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較多,在六年級一班的學生中隨機抽取了三十名學生做調查,54%的家長很少檢查甚至從不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即使檢查,也有大半家長只停留在翻看和口頭檢查上,更不用說給孩子另外布置作業(yè)并輔導孩子的作業(yè),調查顯示80%的家長在晚飯后不是加班,就是看電視、聊天、打麻將,82%的家長很少布置或從不布置課外作業(yè),經常給孩子買課外書的家長只占調查人數(shù)的12%。尤其是英語學科,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英語我們一點也不懂,沒有能力輔導。這類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習慣非常差,成為最讓教師頭痛的“學困生”。另外隨著社會離婚率的提高,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創(chuàng)傷也造就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孩子,他們自卑感重、性格孤僻、無心向學,身邊缺少親人的鼓勵。久而久之在英語學習中不懂的東西就越來越多,產生厭學情緒,成績明顯比其他同學低,從而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成為“學困生”。

3.英語基礎因素。學困生的英語基礎非常薄弱,連最基本的單詞都會弄錯,詞組和句子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更別說是語法和閱讀了。造成這些學困生英語基礎薄弱除了主觀原因之外,還有不少客觀原因,因為很多英語學困生是從外地轉入的學生,分別來自不同地區(qū),這些孩子初進班級,連用普通話交流都存在問題,更何況是英語學習,造成這些學困生英語基礎薄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些教師認為他們無可救藥,從而忽視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于是他們的學習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無力償還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

4.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經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困生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地聽老師講課,這說明他們的有意注意能力急需培養(yǎng)。60%左右的學困生記憶能力比較弱,對學過的知識記不住或遺忘較快。在學困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更不可忽視。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學失誤積累所致的。對于學困生,很多人只盯著智力因素,而一直輕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這其實是教學的一大失誤。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遇到較大困難與非智力因素有緊密的關系。學困生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跳過不讀或胡亂讀一下,經常拖拉作業(yè),遇到難題就依賴別人,60%的學困生只對機械抄寫感興趣。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他們怕學、厭學,絕大多數(shù)是由學習目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導致的。

教師首先要對每個學困生做好完整的調查,細致的分析,弄清每個學困生的成因,才能轉化這些學困生。

二、激發(fā)興趣,逐步提高

學困生大多數(shù)因為離班級的一般水平有了很大的距離,所以對英語學習沒有了興趣,但是興趣又是英語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內因,因此,為了有效地激勵學生學習,應采取以下措施。

第4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正如寓言中雕塑家精心雕刻丑陋的樹根一樣,應充分認識到后進生的成因并對后進生的形成原因進行思考。為轉化后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制定策略。

1 用心靈贏得心靈――教師因素的影響及策略

由于個體發(fā)展差異,學生在學習成績上的差異也是自然而然的。有的教師為了追求高優(yōu)秀率、合格率,對后進生施加壓力仍不奏效時就采取歧視、冷落、甚至辱罵、體罰等手段,使后進生進一步喪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產生自卑心理。不良的班級輿論和關系也可能導致后進生產生自卑心理。此后這些學生所喪失了自信更喪失了自尊,更嚴重的是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對教師乃至對教育的敵意。

例如我的班級上曾有這么一個后進生,開學不久,總是曠課,于是我在班會上嚴厲的批評了他,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在那次班會后老有意躲著我。發(fā)現(xiàn)后,我便主動叫他來辦公室和他談心,了解到他認為自己在班上由于成績差,加上紀律表現(xiàn)不好總是被老師批評,被同學笑話,就覺得很沒面子,抬不起頭,萌生了退學的想法。所以我才意識到后進生其實也有很強自尊心,若是不正確引導,他們就更加自暴自棄。從那以后,每當這個同學有點小的進步,包括幫老師抱作業(yè),我都會在班級表揚他,抓他身上的閃光點,慢慢的這個同學發(fā)生了改變,改掉了陋習,期末還取得了使我意外的好成績。

半個世紀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師的一句話:“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2 用陽光的溫暖輕撫他的心靈――家庭因素的影響及策略

有的學生是因為父母離異,家庭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成為單親家庭。這樣的學生情感易陷于憂郁、沮喪、悲觀和苦悶狀態(tài),學習毅力不堅定,有的學生是因為父母進城打工,被留在家里成為留守兒童。負責照顧他們的老人絕大多數(shù)是文盲或半文盲,難以從體力和智力上擔負監(jiān)管重任。有的學生因為是獨生子女,長輩和父母過分溺愛,如“眾星捧月一般”。

例如;我的班級中有一個叫陳強的同學,我發(fā)現(xiàn)他剛進校的時候,經常夜不歸宿,上課也不聽講趴在課桌上睡覺??迫卫蠋熞步洺7从乘粣劢蛔鳂I(yè),通過向其他同學了解,知道他父母離異,進校前就經常去網(wǎng)吧包夜,進校后繼續(xù)偷跑出學校上網(wǎng),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急在我的心里。我翻閱和收集了大量資料,發(fā)現(xiàn)陳強的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著“教育功能欠缺”的問題。根據(jù)陳強的實際情況,我為他找到解決的方法:

我首先找來孩子的父親告訴他不能總把怨氣和怒氣擺在臉上。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哪怕有再多不順心的事,都不哉與孩子分享。作為父親,應該先要想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費任。對孩子學業(yè)上的進步要鼓勵,思想上的進步也要鼓勵,除此之外,我還要求孩子父親定期打電話或走訪學校,主動向學校老師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表現(xiàn)等情況,與學校教育同步進行。

我通過家訪,還找到陳強的母親,和她促膝談心,請她與前夫共同擔當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節(jié)假日回家來與孩子說說話、洗洗衣服、逢年過節(jié)把孩子帶回家分享節(jié)日快樂,經過多次的交談,她慢慢理解與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認真地擔負起作為母親的責任。使幫教工作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

3 真誠欣賞,觸動心弦――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及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p>

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是復雜多變的,其表現(xiàn)形式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

第5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大多數(shù)技校學生在畢業(yè)之后直接就業(yè),缺乏系統(tǒng)的社會實踐鍛煉。由于他們年齡小,心理尚不夠成熟,因此對于自己選擇的職業(yè)的認識往往較模糊,這導致他們的素質和社會需求存在差異,而德育教育就是消除這種差異的橋梁。因此實施生活化德育教育就成為技校的重要課題。

一、技工學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自身的特點,技工學校比較重視結合理論與實踐,但德育類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依舊存在就理論談理論、忽視與實際生活的對接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技校的教師應堅持探索生活化德育教育方法及途徑,使學生獲得開放的受教育的環(huán)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由被動作為轉化成主動作為,釋放個體潛能,用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技工學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具體路徑

1.促進德育課教學方法生活化

技校生活化德育教育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德育課教學方法,在德育課教學中盡可能避免德育教育的生硬說教和純學科化,采取淡化教育痕跡的無意識教育、生活化教育。教師要發(fā)揮學生在德育課中的主體地位,用學生喜歡的生活化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提高道德水平。當?shù)掠n的話題涉及助人為樂時,很多學生覺得助人為樂是惹禍上身,教師就可組織學生以“究竟該不該扶摔倒的老人”為主題開展辯論活動,讓正反兩方各抒己見。學生依托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理性的思考,在辯論中闡述自己的觀點,逐漸達成共識:要扶摔倒的老人。這樣就把枯燥的道德說教變成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引導技校學生日常人際交往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發(fā)生巨大改變。教師要注意引導技校學生日常的人際交往,促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一些技校學生很可能遭遇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的窘境,他們渴望教師的關心、同伴的友情和父母的關愛;一些技校學生缺乏義務感、責任感,只想著享受,玩樂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利用生活化德育教育引導技校學生學習基礎的人際交往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溝通能力,使他們慢慢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技校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消費,熱愛勞動,為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

3.堅持德育關系的技巧

技校學生如果只是被動地依據(jù)教師的要求去接受問題,往往會產生倦怠甚至是逆反的心理。為改變學生的這一不良心理狀態(tài),教師可利用技校學生愛上網(wǎng)的特征,隱藏自己的身份,用同齡人的口吻和學生網(wǎng)聊,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tài),隱蔽德育教育意圖,讓學生產生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然后因勢利導轉化學生思想,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的。這種生活化的德育教育體現(xiàn)德育教育的技巧性與師生互動性,使德育教育的過程更輕松、效果更顯著。

4.重視開展德育實踐教育活動

生活化德育教育是實踐性的工作,要求技校依托校園文化活動,促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接受先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形成優(yōu)良道德品質。如教師要讓技校學生直接參與實踐活動,在德育實踐中直接體驗。教師可組織模擬面試、模擬招聘等德育實踐教育活動,或開展技能節(jié)、禮儀表演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充實技校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fā)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價值。

三、小Y

第6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摘 要】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文章從教學氛圍、教學藝術、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提出激發(fā)小學生說話興趣的策略,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說話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6-0117-02

語文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母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一直以來,受到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口語訓練在教育教學體系中未得到充分重視,導致很多學生缺乏與其知識水平相符的口語表達能力。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才作為人的基本素質,逐漸成為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了口語交際的學習模塊,《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很多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口語訓練。對于教師來說,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充分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與訓練的主動性。那么如何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呢?筆者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從以下四個方面注意:

一、教學氛圍上,努力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只要一想到要在班級發(fā)言,心里就緊張。多數(shù)人緊張的原因是參加此類訓練少,怕自己說不好,惹同學笑話,丟了面子。所以教師上課首先要想辦法解決學生的面子癥結,緩解學生恐懼說話的心理。

美國學者梅里爾·哈明所著的《教學的革命》一書中介紹了一種使用真理啟示語的辦法,對小學生語言訓練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他將一些能對學生產生積極心理暗示的話語送給學生,比如“人人都需要時間思考和學習”;“可以犯錯誤,那是我們的學習途徑”;和學生們齊聲朗讀。剛開始,學生還不好意思,讀得并不整齊,但是幾遍之后就好多了,學習的勁頭明顯增強,而人看上去卻輕松了不少。這樣在第一次上課時就緩解了學生集體性的緊張情緒。以后的上課過程中, 當他發(fā)現(xiàn)學生都特別緊張時,就會說:“你們還記得我送給你們的真理啟示語嗎?”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想起來,這樣就在緊張的時候進行了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這對消除緊張情緒有很大幫助。這個方法在小學階段極具操作性,效果也相當不錯。當然,消除緊張的方法還有很多,有時候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講點小故事,有時候教他們做做深呼吸,讓他們喝點水潤潤嗓子,有時候教師也可以很坦然地把自己完全放到學生中去,和他們做一樣的練習。這樣的話就能營造出一個相對輕松、活躍的氛圍,只要學生不過分緊張,說話的基礎就有了。

二、教學藝術上,不斷提高教學感染力

任何一門課程,如果教師講課態(tài)度冷漠,學生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谡Z訓練是一個技能訓練,需要學生親身實踐,同時不能讓他們覺得枯燥和繁難,所以教師應該以十分飽滿的熱情和豐富的語調來給學生傳遞知識。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用豐富的態(tài)勢語來輔助教學。上課時,教師的面部表情、眼神、身姿、手勢對學生都有極強的暗示性。學生在很多時候正是通過教師的態(tài)勢來猜測自己表現(xiàn)如何。因此,我們要想讓學生有說話的信心,就必須要注意態(tài)勢語的運用。比如,教師臉上常帶微笑,要學生發(fā)言用“請”的手勢,在學生說話的時候不要隨便搖頭等。其中,在目光語方面更要特別注意,如果教師用熱烈、期待的眼神去注視學生,他們就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支持,一定會大受鼓舞,變得勇敢起來。如果用嚴肅的、冰冷的眼神,或者不去正視他們,一副瞧不起他們說話水平的樣子,他們就會產生緊張、惶恐、畏懼的情緒,當然就主動不起來。即使說話也是唯唯諾諾,好像總是害怕出錯,被教師批評。

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身姿,從中獲得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及時調整訓練方式。有時候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心里有想法,但總是東張西望,似乎自己不敢先說而期待有人能開個頭一樣,那么教師就應及時地請這個學生來做練習。而有的學生,在被請起來之后,表情看起來不那么自信,教師應該示意他不要緊張,如果真的不能完成,應給予理解的表情??傊?,教師的態(tài)勢語一定要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信任和寬容,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自信。

三、教學內容上,精心選取學生愛說話題

在課堂上,除了教材中給出的話題,教師可以精心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或者比較關注的話題。話題要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來,符合他們的生理、心理成長發(fā)育特點和知識結構的相關要求,既要讓學生有想說的沖動,又讓學生能說出話來,也還要讓他們從話題的闡述和辯論中明辨事理,獲得知識。低年級可以多選用敘述類、說明類話題,高年級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議論類的話題。

筆者觀摩過一次小學語文課是這樣組織教學的:教師要學生們自己提供想談論的話題,兩人組成一隊參辯。有學生提出來討論“上學可以帶手機嗎?”四個學生上臺,開始還有些緊張,都還很拘束,但是很快就進入了激烈的爭論。其中有一方稍微弱一點,幾次接不上對方的話。臺下的學生都替他們著急,小聲給他們支招。教師抓住時機說:“誰想上來幫忙?快來!”話音剛落,就見一個男生幾乎是沖了上去,還擼了兩下袖子,非常自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又有兩名學生抑制不住發(fā)言的沖動,走上講臺參與辯論。隨后,教師提出:“上學帶手機的壞處是什么?”“如果沒有手機,如何跟家人及時聯(lián)系?”等系列問題,學生們發(fā)言都十分踴躍。之所以能有這樣熱烈的課堂氛圍,主要原因還在于這個話題有可辯性,學生們曾進行過這些問題的思考,都有不同的想法想要表達出來。所以教師在備課時選擇話題不宜太寬泛、太空洞、太抽象,更不要出一些學生很少接觸到的題目,學生無話可說,自然就不敢 “出丑”了,更不可能形成熱烈的談論局面。

四、教學評價上,善于肯定學生訓練成效

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都有得到肯定的愿望,特別喜歡聽到表揚,所以教師要抓住時機對他們的口語訓練情況進行積極評價。例如,完成得很出色,我們可以贊美他,“不錯!”、“做得很好!”、“我覺得你很棒!”;完成得一般,我們可以用鼓勵的話去評價,“你有進步!”、“我覺得你比以前好多了!”、“我想你下一次會做得更好!”;失敗的同學也不要太責備他,要給他理解、安慰的話,“沒關系,下次再來!”、“今天是不是太緊張了?別害怕!”假如其他同學有一些善意的笑聲,教師應該幫助他擺脫尷尬的局面。

教師對學生積極、真誠地評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如果每個人從教師這里得到的都是“我行!”、“我可以做好!”、 “不用緊張,沒什么大不了的。”、“有很多人支持我!”的暗示或評價,他們在口語訓練中心理包袱就會小一些,興趣就會大一些。反之,如果學生訓練之后得不到任何評價或者總是否定、批評,他就會對自己的說話能力產生懷疑,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卑的心理,完全失去說話的自信。

當然,要想充分調動學生說話的興趣,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口語練習的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了,教學才能相長,教學效果才會良好,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說話積極性的問題,對學生付出多一點的愛心和智慧,就一定能讓口語交際成為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并且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第7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生活化視角,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和要求,探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生活即教育”。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就如同為學生搭建起一座聯(lián)系美術和生活的橋梁,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感知美術的魅力與價值,又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生活。所謂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簡言之,就是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從生活化角度出發(fā),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通過創(chuàng)設富含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美術。

 

與傳統(tǒng)美術課堂教學相比,生活化課堂無疑具有較大優(yōu)勢,其不僅是小學美術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之舉,有效地打破了傳統(tǒng)時間和空間的格局限制,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而且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整體效率有十分明顯的作用。以下,筆者就從生活化視角出發(fā),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構建生活化課堂。

 

一、加強引導,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大多數(shù)美術作品的素材都源自于生活,因此要學習美術,首先要善于觀察生活,懂得發(fā)現(xiàn)和挖掘生活中的美。教師在教學小學美術時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少不更事的小學生,他們大多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缺乏美術素材的積累,故而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之前,首先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通過細致觀察、深入其中,捕捉生活中任何關于美的事物。

 

只有學生累積起一定的生活經驗,懂得發(fā)現(xiàn)和欣賞生活的美,他們才能夠在學習中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比如筆者在教學《小樹快快長》這節(jié)課時,就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讓學生到學校的各個角落,觀察不同種類的樹木,并在學生觀察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不同樹木的形態(tài),包括樹冠的形態(tài)、樹葉的形狀、樹枝的粗壯,等等。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等親身觀察和近距離接觸,對樹木有了更加立體的認知,同時感受到不同樹木的美。這種認知和美的享受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增進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開展生活化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結合課堂教學主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意味的情境中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需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具體可感,二是充滿生活化意味。只有具體可感的情境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美術,才能幫助學生突破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發(fā)展發(fā)散思維,而充滿生活化意味則是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基礎。對此,教師可以在新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比如在教學《童話的小屋》一課時,筆者先準備了一段《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動畫片,并在課堂上播放。

 

當學生津津有味地看完短片之后,筆者便為這個童話故事添加后續(xù):白雪公主離開城堡后,住進了小矮人的房子,但是可惡的皇后仍舊不肯放過她,皇后使用魔法,將小矮人的小房子變沒了。講到這,孩子們仿佛置身其中,不禁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們著急,這時筆者故作神秘地表示自己能為她們變出房子,孩子們聽到后喜出望外。然而,在“變”的過程中,老師的魔法竟然“失靈了”,只變出一堆大小、顏色、形狀不一的紙盒材料。這時筆者便對孩子們說:“老師的魔法失效了,咱們一塊來為白雪公主建造童話的小屋好嗎?”孩子們歡欣鼓舞、熱情高漲,積極地參與到動手制作中。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美術學科和生活的理解。

 

三、強化美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當然,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動手實踐,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因為小學生大多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但是動手表現(xiàn)能力較差,如何將心中所想的通過畫筆表現(xiàn)出來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對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入現(xiàn)場,以“寫生”和“臨摹”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教師要善于將技法教學與美育結合起來,將美和創(chuàng)造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以此陶冶學生情操,張揚學生個性,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在布置關于《秋收》這一主題作業(yè)時,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城里長大,沒有去過農村,因此很難真正見到秋收的場面。于是筆者在課堂快結束前,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秋收”的視頻,視頻中的場景:麥田在秋風中卷起層層麥浪,黃燦燦的麥穗飽滿而又美麗,烈日炎炎之下,汗流浹背的農民們在稻田里不停地收割,雖然辛苦,但各個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通過這樣充滿生活化且富含美的教育,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因而在學生的習作中所表現(xiàn)的元素也相對豐富起來,其中不乏寫實而又充滿美的習作。

 

四、運用美術,點綴生活

 

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自于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服務于生活。將美術生活運用于生活實際是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的主要要求之一,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繪畫技巧,培養(yǎng)審美能力,而且要教會學生學以致用,懂得將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將美術用于裝點生活。在教學課堂中,筆者時常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美術活動對校園、班級、家居等環(huán)境進行美化。比如讓學生制作校園海報用于粘貼,制作彩色剪紙用于裝點班級一角,折紙折花用來美化房間,等等,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引導他們感受美術學習和美術創(chuàng)作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

 

總之,美術的學習離不開生活,最終也應用于生活。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時,要善于站在生活的角度,通過利用生活資源,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為美術課堂教學注入“生活”的活水,以此訓練學生的繪畫技巧,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第8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教育策略

小學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心智上、思想上,尚且不成熟。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便有必要了解學生基本心理特征,然而根據(jù)學生心理上存在的缺陷采取有效引導,進一步使學生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然而,現(xiàn)狀下,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此便有必要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礎上,制定并落實有效強化策略。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

1.1認識程度不夠:現(xiàn)狀下,存在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夠的情況,這一情況使心理健康教育進入盲區(qū)。一方面,表現(xiàn)為教師會將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在兩者搞混淆的情況下,便難以解決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大大弱化[1]。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危害性,未能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等角度出發(fā),在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的情況下,從而難以促進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

1.2缺乏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現(xiàn)狀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重點課程是語文、數(shù)學及英語。雖然大部分學校能夠認識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沒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而設置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學生的思想、品行,但這與心理健康教育方針存在很大偏差。與此同時,部分學校雖然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在課時上存在不足,同時缺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場所,這樣就大大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難以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提供條件。

1.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作,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非常重要。比如,最基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但從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小學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方面較為薄弱,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素質整體不高,這樣便很難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優(yōu)化及完善。

2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策略探討

2.1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要想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強化,有必要及時轉變教師觀念,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2]。對于教師來說,需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學生的日常學習及生活出發(fā),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并為營造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制定有效方案。比如:一些小學生為了獲得家長或教師的表揚而努力學習,希望考到一個好的成績,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學生便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針對這一心理問題,教師便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使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得到有效端正。同時,需改變教育理念,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從而促進學生成長及發(fā)展。

2.2合理設置課程,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少不了相應課程的支持。為此,便有必要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并充分挖掘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得到有效實現(xiàn)。例如:在小學語文課程《理想的風箏》一課中,便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師需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提問———“文章中主人翁劉老師是一個殘疾人,但是同學們知道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嗎?”教師通過問題的精心設置,能夠讓學生領悟到劉老師對生活保持的積極樂觀心態(tài)。通過上述教育,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正面的心理,從而使學生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難時,不會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勇敢地去面對。

2.3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結合上述分析認識到現(xiàn)狀下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針對教師進行心理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培訓教育,同時加強實踐學習,不斷總結教育經驗,以此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jù)。例如:教師可以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特征,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3]。并在活動中邀請學生家長參與進來,讓家長通過觀摩、聽課的形式,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教師需學會與家長溝通交流,以互相交流經驗的方式共同制定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從而使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優(yōu)化。2.4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為糾正學生負面心理提供有效依據(jù)。因此,可以開展有組織、有目的的心理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教師需留心觀察,了解學生基本心理問題,進一步通過心理輔導,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有效消除。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鼓勵等方式,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使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此外,要積極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讓學生擁有心理傾訴對象,從而為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保證。

3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現(xiàn)狀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有必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合理設置課程,挖掘有利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并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等。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將能夠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為小學整體教學工作的完善奠定夯實的基礎。

作者:程永生 朱希梅 單位: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鎮(zhèn)升陽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吳騭霞.新課改下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3,13:144.

第9篇:小學生教育計劃范文

    家長只有主動配合老師,同班主任在思想方法上保持一致,共同致力于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學校教育才能更富成效。班主任只有求得學生家長的全力支持,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更好開展。如果家長對孩子都放棄了,單靠班主任的努力也將無濟于事。

    班主任要和學生家長加強日常性溝通。日常溝通是“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班主任通過同家長的日常溝通,可以側面了解到學生的家庭狀況、社會背景、成長經歷、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因為學生在學校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思維動向和這些方面都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會比較孤僻;家境比較富裕的孩子,往往就比較傲氣。只有掌握了每個學生家庭和學生自身的不同情況,班主任才能做到對癥下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去教育不同的學生。同時,班主任通過日常溝通,還可以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的平時表現(xiàn),可以同家長交流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既讓家長掌握學生的在校情況,也可以使家長在學生的教育上同學校保持一致。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主動同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日常溝通中解決好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家長也一定要重視班主任在溝通中反饋的情況,協(xié)助老師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創(chuàng)新家校合作的方式。班主任有效與家長溝通,可以采取召開家長會、定期家訪、到校面談、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在充分利用上述溝通方式的同時,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凹倚Mā本褪前嘀魅闻c家長溝通方式的創(chuàng)新,就是充分利用網(wǎng)絡信息這個平臺,及時向家長反饋問題、通報情況,實現(xiàn)家校間信息的即時傳遞。班主任可以用“家校通”向家求意見,商討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有效辦法;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狀況,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長通報學生成績,告知放假日期和發(fā)放補助情況?!凹倚Mā弊尲议L與老師之間溝通便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利用“家校通”這一有效信息平臺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校通”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注重和家長溝通中的細節(jié)問題。溝通是一門學問、一項技巧。家校合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與家長溝通的細節(jié)問題,只有這樣工作中才能做到收放自由,游刃有余。一是要和家長以誠相待。尊重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班主任與家長交流,語氣要委婉,態(tài)度要誠懇,不能只站在學校一方講話,不能把家長當做學生來訓斥,要和家長交朋友。只有互相尊重,合作才有基礎。二是要盡量多報喜少報憂。學生在學校表現(xiàn)的好,老師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家長聽說孩子有了進步,心情自然高興,可以增進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也就能夠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班主任如果經常打電話向家長告狀,不但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長了家長也會很厭煩,既不利于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也不利于家校的長久合作。因此,要多報喜少報憂,能在學校解決的,盡量在學校解決。三是輕易不要找家長到校。這里面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作為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而言,自尊心強,愛面子,如果班主任一旦把家長找到學校,就會把問題擴大化,學生會感覺受到羞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怨恨惱怒的心理會更嚴重,不但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還造成了學生與教師的對立,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其二,作為學生家長,他們都有自己的一攤事業(yè),或者都在為生活而忙碌,班主任因為一點小事動輒就找家長到校,家長會認為教師小題大做,時間長了家長就會反感,即使到校了也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在意,同樣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一定不要輕易找家長到校,要在校內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盡可能在學校把問題妥善處理。萬不得已找家長時,也一定要想好怎么同家長溝通,要取得怎樣的溝通效果,要采取什么樣的溝通方式??傊?中職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班主任掌握一些與家長溝通的技巧,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和管理中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