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燃氣爆炸處置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燃氣爆炸處置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燃氣爆炸處置方案

第1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天然氣泄漏;堵漏技術;整體治理

天然氣作為一種潔凈的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天然氣管道發(fā)展進入繁榮時期,管道長度的日益增加,讓天然氣泄漏與治理問題顯得日益嚴峻。

1、天然氣泄漏的危害

隨著管網越來越復雜、管線越來越長,重大安全隱患問題愈加突出。天然氣爆炸極限很低(僅為5%-15%),屬甲類化學危險品,稍有泄漏就很容易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就可能發(fā)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設施破壞和供氣中斷等等。由于管道劣化和老化、自然災害和施工破壞等各方面因素,管道泄漏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爆炸事故頻頻發(fā)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生存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例如,2002年4月22日,我國鄭州市發(fā)生天然氣管道爆炸;2005年11月23日,北京市大興區(qū)天然氣管道爆炸,18人炸傷;2006年1月20日,四川省仁壽縣富加鎮(zhèn)天然氣輸氣管線爆炸,造成9人死亡、4人重傷、30余人輕傷;2007年3月12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天然氣輸氣管道爆炸,大火燒毀了數十輛挖土機和卡車,造成3萬多居民家中停電;等等。管道泄漏成為威脅城市天然氣供給體系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及時、準確地識別出管道泄漏將具有重要意義。

2、天然氣泄漏的形式及應對措施

近幾年,天然氣的泄漏、穿刺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天然氣的事故,除了違規(guī)操作,大多由于泄漏引起的,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2.1 天然氣大量泄漏

天然氣大量泄漏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普通的泄漏,另一種是因天然氣的大量泄漏導致的爆炸或火災。當面臨這兩種狀況時,可以采取五種措施來解決此項事故。1)派出先遣人員。先遣人員由專業(yè)的維修人員和技術管理隊伍組成。先查看現場,對事故的性質和部位做出分析,及時上報。然后進行初步的控制,如確定出危險區(qū)域,設定警戒線,監(jiān)護和檢查現場,防止擴大事故范圍,配合相關應急部門完成方案調整的現場工作,最后提出搶救現場的初步方案并上報,協(xié)助地方政府疏散危險地區(qū)居民。2)通報由綜合后勤隊伍組成的地方市政府。請求公安、消防、交通、120急救到現場協(xié)助工作。3)及時與由實施組長落實的上級部門溝通,確定搶救現場可行方案。對事故進行放空和截斷,對事故管進行放空、泄壓、換管焊接、質量檢驗和恢復流程處理。4)通知搶險隊。按照確定的方案安裝設備,盡快出發(fā),完成換管工作。5)分公司的生產運行部門通知外部協(xié)助單位。準備好設備后做好土方開挖、準備好場地,協(xié)助搶險隊順利完成換管工作。

2.2 閥組工藝區(qū)泄漏引起火災

因閥組工藝區(qū)泄漏造成火災與天然氣泄漏引起火災的應急措施相同。不過比天然氣泄漏引起火災的應急措施要多一個步驟。就是儲運隊的人員需要先進行自救,初步控制局面。首先要用最少的時間找到泄漏源的位置,找到泄漏源立即關掉所有氣閥,以最快的速度終止燃燒。其次,利用閥組工藝區(qū)內儲備的消防滅火器對勢頭較小,比較有把握撲滅的火苗進行熄滅。關閥斷氣滅火后,應考慮到關閥后是否會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溫高壓設備出現超溫超壓而發(fā)生爆破事故。所以完成上一步驟后,要盡快撤離現場,等待消防部門增援隊伍到來后,按照消防規(guī)程進行撲滅。

2.3 管線損傷引起的泄漏

天然氣大部分是采用管道輸送的方式送往需求地的,但管道的安全運送仍存在隱患。目前多家?guī)憾侣┕久磕晟先f起的堵漏工作證明,天然氣的泄漏事故遠大于起火事故頻率。而最令人不安的是,人們對于天然氣管道的處置與通常的管網維護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往往會因為缺乏專業(yè)的堵漏技術,釀成重大事故的發(fā)生。要對城市燃氣安全隱患進行整體排查,對查出的險工險段進行認真治理,做到萬無一失。特別是對道路拓寬改造后,管線位于機動車道上的地段;居住小區(qū)內燃氣管線上部已改為停車場或機動車輛經常通過地段;由于道路降坡而導致管線上部覆土減薄地段;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物料堆放占壓管線地段;各種管溝與燃氣管線綜合交叉、距離較近;凝水缸蓋損壞丟失等特殊地段必須逐一排查。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設置專門標志、派人值班巡視、跟蹤管理、禁止車輛停放、通行等嚴格措施,對特別地段一時整改不了的,要派專人死看死守。及時整改。對占壓管線問題,盡快制定整改計劃,采取各種措施解決此類問題,杜絕因占壓燃氣管線而引發(fā)的惡性安全事故。

3、天然氣泄漏整體治理措施分析

由于天然氣泄漏引起的事故時有發(fā)生,造成嚴重的后果,為了使天然氣泄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泄漏,要從設計和管理兩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1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監(jiān)控管理。

加強有關法規(guī)、技術標準的學習,提高認識,克服重使用、輕管理的思想,增強安全意識。建立嚴格可行的管理體系和工作程序。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完善的有關燃氣管道的設計、安裝、使用、檢驗、改造等各項管理制度。

3.2 嚴把工程施工質量關。

天然氣工程施工前,要對選用的管材設備進行檢測,特別是對高壓管線的材料更要嚴格篩選,并在設計時在每個管道燃氣用戶終端安裝燃氣泄露控制裝置。在施工中如發(fā)現有不按設計圖紙施工的現象,要堅決制止,并處罰有關責任人。工程驗收時,對不符合質量和氣密性要求的工段要堅決返工,并嚴肅處理責任人。唯有如此才能把燃氣管道的先天患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3 科學分類事故原因,制定多種堵漏技術

研究天然氣管道泄漏技術與堵漏對策的前提是如何將泄漏事故進行科學分類,再針對每一類泄漏事故研究相應的堵漏技術和產品。應根據天然氣管道泄漏的壓力等級、發(fā)生位置、泄漏原因和溫度的不同,來確定相應堵漏產品的密封級別、結構形式、對管線本體的保護形式和施工方式,從而形成解決不同泄漏形態(tài)的立體帶壓堵漏技術。

4、結束語

天然氣泄漏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泄漏也是可以預防的。我們應該建立嚴格可行的管理體系和工作程序,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完善有關燃氣管道的設計、安裝、使用、檢驗、改造等各項管理制度。天然氣供應維護部門配備足夠的燃氣管線巡查和搶修人員、配置專用設備,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確保燃氣安全;制定城市燃氣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處理突發(fā)事故的能力。相信隨著各項制度和預案的完善,天然氣泄漏問題最終能得到完美的解決?!?/p>

參考文獻

[1] 英國天然氣質量標準與經驗的啟示[J].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06,(06)

[2] 駱正山,王小完 基于天然氣泄漏的危害性分析及應用[J] 災害學,2009,(03)

[3] 孫艷麗,何俊峰. 燃氣鍋爐房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油氣田地面工程 , 2007,(05) .

[4] 郭蓮芳,趙亞軍. 燃氣鍋爐房設計體會[J]. 新疆有色金屬 , 2001,(01) .

第2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為有效防止城市公用事業(yè)供水、燃氣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及時處置可能發(fā)生的各類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wěn)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河南省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參照“__市重特大事故(險情)應急救援預案”,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城市公用事業(yè)供水、燃氣重特大安全事故處置應急預案(草案)。

一、指導思想

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指導,堅持政府統(tǒng)一指揮、有關各方協(xié)調一致的原則,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角度出發(fā),確保公用事業(yè)供水、供氣等設施正常運行,提高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處置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的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確保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

二、適用范圍

凡屬__市范圍內發(fā)生的供水、供氣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突發(fā)性事故,均適合本預案。

根據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和省、市關于重特大事故有關規(guī)定,結合公用事業(yè)系統(tǒng)行業(yè)特點,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定為重特大安全事故:

(一)在燃氣生產、運行、經營、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燃爆、泄露等重大安全事故。在自來水水源發(fā)生投毒、氯氣泄漏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或受傷20人以上的重特大人員傷亡事故;

(二)直接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的事故;

(三)造成區(qū)域性管道燃氣用戶停氣、脫壓或超壓在500戶以上的事故。

(四)造成區(qū)域性大面積停水用戶在500戶以上的事故。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__市公用事業(yè)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分管副市長為組長,武裝部、市委宣傳部、市建委有關單位領導為副組長,統(tǒng)一領導和指揮協(xié)調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根據事故嚴重程度,決定是否警戒、封閉事故現場、道路或區(qū)域;決定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新聞;決定臨時調度有關單位的人員、車輛、物資以及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其它重大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建委。具體負責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有關組織、協(xié)調工作,傳達落實領導小組有關指令。經領導小組授權,組織有關部門、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取證,并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和專家意見,擬定事故處置的技術措施。負責對外協(xié)調溝通事故分析匯總、信息上報等工作。

(二)建立__市公用事業(yè)供水、燃氣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援保障小組,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有關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建委、公安、交警、消防、衛(wèi)生、質量技術監(jiān)督、安全生產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相關人員組成。在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下,負責現場滅火、設置警戒區(qū)域、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收集相關證據、疏通道路交通、組織危險區(qū)內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嚴防新的傷亡事故發(fā)生;負責設立現場救護所,對受傷、中毒人員進行搶救,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負責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食宿安排;如發(fā)生大面積停水、停氣事故,在第一時間內協(xié)調相關鄉(xiāng)鎮(zhèn)及街道辦事處做好居民的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對死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wěn)定工作,妥善處理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wěn)定因素。

(三)建立__市公用事業(yè)供水、燃氣重特大安全事故調查小組,由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安監(jiān)局)和市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及相關人員組成。在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下,按照國家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時組織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按規(guī)定上報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并提出對事故責任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處理建議。

四、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和相關部門單位職責

市委宣傳部:統(tǒng)一事故信息及搶險救援情況,統(tǒng)籌做好新聞媒體的協(xié)調工作。

相關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及居委會(社區(qū)):負責做好對轄區(qū)市民群眾的宣傳、解釋、勸導、安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協(xié)助做好現場疏散、疏導工作;服從領導小組的決定,做好各項配合工作。

市建委:參與事故現場指揮,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項職能,協(xié)助領導小組進行現場指揮協(xié)調;做好事故調查工作;協(xié)助做好救援保障工作;負責現場市政環(huán)衛(wèi)方面的工作。負責組織制定現場搶修方案,協(xié)助領導小組指揮現場搶修,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xié)助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分析工作;負責協(xié)調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食宿安排,協(xié)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負責協(xié)調對死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wěn)定工作,妥善處理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wěn)定因素。

市公安局:參與事故現場指揮、事故調查;統(tǒng)籌指揮交警支隊及轄區(qū)公安機關做好交通秩序疏導、現場安全保衛(wèi)等各項工作。

市消防支隊:參與制定搶修方案,負責組織實施現場的滅火工作;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市安監(jiān)局:加強日常供水、燃氣的安全管理等檢查,做到防微杜漸;負責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統(tǒng)計、報告工作,負責組織事故調查并參與事故處理工作;負責監(jiān)督一般事故的查處情況。

市質監(jiān)局:參與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搶險方案的制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的技術、質量分析。

市衛(wèi)生局:負責組織開展危重病人救治,保障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

市環(huán)保局:參與現場環(huán)境污染的處置。

市監(jiān)察局: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市總工會: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市勞動保障局: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市交警支隊:會同轄區(qū)公安、交警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工作;負責做好事故現場的交通疏導工作。

市建委公用事業(yè)管理局:參與事故搶修方案的制定及事故原因的分析。

市建委規(guī)劃市政局:負責協(xié)調對事故造成的道路損壞的修復及其他配合工作。

市建委市容環(huán)衛(wèi)管理處:負責協(xié)調事故處理后的現場清掃及其他配合工作。

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或燃氣事故發(fā)生單位):負責協(xié)助制定現場搶修方案,具體組織實施現場搶修:做好生產調查、搶修作業(yè)、安全監(jiān)護、用戶通告等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調查、取證、分析工作。

市自來水公司:負責協(xié)助制定現場搶修方案,具體組織實施現場搶修:做好生產調查、搶修作業(yè)、安全監(jiān)護、用戶通告等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調查、取證、分析工作。

五、報告制度及處置程序

(一)報告制度

1.供水、燃氣發(fā)生事故的單位接警后,應在事故發(fā)生第一時間內立即報市建委,涉及消防、交通、救護等工作的,應同時撥打“110”、 “119”、“120”,并報告相關部門。

2.市建委、市公用事業(yè)局或供水、燃氣、發(fā)生事故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接警后,應立即趕赴現場,并將初步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市安監(jiān)局、市建委、市質監(jiān)局等相關部門。

3.安全事故發(fā)生單位應在事故發(fā)生后12小時內將事故簡要情況書面上報市委、市政府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發(fā)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人員(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份)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事故發(fā)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fā)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現場控制情況以及報告人。事故現場情況變化導致傷亡人員數量變化時,事故發(fā)生單位應及時補報。

(二)處置程序

1.各相關人員在接警后應立即趕赴現場,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服從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

2.及時搶救生命。凡事故現場發(fā)生人員傷亡,救援保障組應首先組織力量全力搶救傷員,送入就近醫(yī)院搶救。

3.制止事故發(fā)展或及時消除隱患。如事故有進一步發(fā)展的可能,要積極組織人員、設備或物資,盡快制止事故發(fā)展并及時消除隱患;如發(fā)生燃氣大面積泄漏或爆炸,應采取果斷措施,避免再次發(fā)生人員傷亡。如發(fā)生水源投毒等重大事件,應立即關閉所有閥門,并通過電視、廣播等方式及時通知各用水戶,避免事態(tài)的進一步擴大。

4.警戒與疏散。事故現場需緊急疏散人員或物資時,應在最短時間內劃定警戒范圍,組織引導人員、車輛和設備的疏散。如發(fā)生燃氣泄漏,現場應禁止所有火種,人員應向逆風方向疏散。

5.做好現場保護。事故處置結束,應保護好現場,為事故調查、分析提供直接證據,待事故調查組有明確指令后,再決定清除事故現場。如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簽字,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必要時應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進行錄像或拍照。

6.聯(lián)系外界求援。因處理事故需要有其它地市及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由領導小組統(tǒng)一協(xié)調、調度、落實。

7.重特大安全事故處置結束后,事故調查組應及時組織開展調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及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議,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檢查控制事故進一步發(fā)展的應急措施是否得當和落實,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后報市政府。如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處理工作機構,事故調查組應如實提供證據并配合調查。對處置事故中表現突出的個人與單位,予以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及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從講政治、保穩(wěn)定、促發(fā)展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熟悉預案,組織演練。市建委等有關部門要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本預案,明確各自任務要求和處置措施,做到裝備、人員落實,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并定期組織訓練和演練,力爭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各成員單位負責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參加應急處理工作;凡無故、借故不參加或拖延參加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或不服從統(tǒng)一指揮者,將追究其行政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四)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及市各有關部門要建立相應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機構,明確職責,確定人員,制定相關工作預案,設立專線電話。

第3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按照XXX公司《關于切實做好近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為確保XXXXX近期安全生產工作穩(wěn)定,第五供熱公司認真落實各項安全工作,具體如下:

一、開展事故警示教育培訓

開展了吸取江蘇響水縣“3.21”特大爆炸事故和湖南省常長高速發(fā)生大客車起火燃燒事故教訓培訓。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公司利用信息平臺、班組會等開展警示教育工作,對員工進行了燃氣安全、?;分R、應急自救等培訓。

二、召開相關會議安排期間安全生產工作

3月28日召開相關會議按照XXX公司《關于切實做好近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安排部署了近期安全生產工作:一是各工段要求加強供暖末期供熱設備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做好對熱源、換熱站及供熱管網重點部位的巡檢、巡查工作及燃氣檢測工作。如發(fā)現隱患要及時報告并處置,嚴格落實隱患整改“閉環(huán)管理”要求,保障供熱設施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二是生技部各工段結合冬季供熱運行中發(fā)現的設備隱患及缺陷,認真制定好夏季設備檢維修方案,明確工作標準和完成時限。三是各工段要認真開展好班前安全會議,反復強調安全生產及檢修工作的注意事項和工作要求,做好設備日常巡檢。凡涉及動火、臨時用電、有限空間、高空作業(yè)等危險性較大作業(yè)時,要嚴格落實作業(yè)票審批制度,并按照作業(yè)票中明確的安全措施進行作業(yè),做好安全風險防控措施,確保各類作業(yè)安全有序進行。四是各工段要做好車輛管理工作,確保行車安全,加強對車輛的安全檢查和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嚴防疲勞駕駛,確保交通安全。五是檢查地處低洼、山坡地段的青松燃氣鍋爐房、地下室換熱站、供熱管網檢查井等設施安全情況,核實是否存在滑坡危險,查清轄區(qū)范圍內周邊積水情況等。六是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做好應急值守,嚴格執(zhí)行單位2 4小時值班制,不脫崗、不缺崗,確保信息暢通,如遇突況,要按規(guī)定流程上報信息,不得延誤。

三、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

根據XXXXX下發(fā)的《關于深刻吸取江蘇響水縣“3.21”特大爆炸事故教訓切實加強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公司現階段供暖運行實際情況,自3月27日起對燃氣鍋爐房、換熱站、庫房、食堂、井室等現場開展了安全大檢查活動。對燃氣鍋爐房燃氣設施、燃氣檢測情況、消防設施、電氣設備等進行了檢查,檢查了8座燃氣鍋爐房、12座換熱站、2處庫房。發(fā)現各類安全隱患6處,整改6處,整改率100%。主要整改措施:1、二鋼鍋爐房:需修復鍋爐房門鈴,修復防火門閉門器。2、米東公務員鍋爐房:修復視屏監(jiān)控。3、東方嘉苑:清理站內排水溝雜物。4、頤和花園二期換熱站:修復消防水管道彎頭滲水處。5、卡子灣村鍋爐房調壓箱清理雜草。6、神新鍋爐房調壓箱清理雜草等。

四、開展了春季融雪型洪水期間防災專項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檢查了地處低洼、山坡地段的青松燃氣鍋爐房是否存在滑坡危險。對地下室換熱站、鍋爐房地下室排水溝、排污泵進行徹底清理,確保污水順利排出。及時清理、清除了屋頂冰柱。

五、與XXXX燃氣進行聯(lián)系,對4個運行鍋爐房燃氣設備進行了檢查,并對司爐工進行燃氣泄漏應急處理培訓,同時在現場進行了操作演練。

第4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天然氣 調壓站 消防安全

從2002年我國西氣東輸的全線開工及大額進口LNG(液化天然氣)合同的簽訂,南方缺電大省,如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紛紛上馬天然氣電廠的新建及原有燃煤電廠的改擴建項目。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使用天然氣,天然氣調壓站的在燃氣電廠的主要作用,是將來自高壓管網的天然氣(一般在4.0Mpag以上)降低到3.4Mpag左右,供燃氣輪機使用,并具有過濾凈化、計量的作用。主要設備組成為入口緊急關閉閥組、流量計、過濾器、水套爐及調壓閥組等組成,還包括壓力表、溫度表、安全閥等安全附件。

一、天然氣的主要物理化學特性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體積含量在80%以上,還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等烴類及二氧化碳、硫化氫、氮和微量的氦、氖、氬等氣體;基本上無味無毒,對人體無傷害;比重約0.55~0.79之間,比空氣輕,所以在空氣中容易上升擴散;天然氣的熱值大,易于燃燒,燃燒產物無污染;天然氣冷凝到零下162℃,就可以冷凝為無色無味的液體,體積縮小為氣態(tài)時的六百分之一,便于儲存和運輸;天然氣閃點為-190℃,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V%)為3.6~6.5,爆炸上限(V%)為13~17,最大爆炸壓力6.8 kg。

二、天然氣火災特點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第3.1.1條規(guī)定,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氣體屬于甲類生產火災危險性,因此天然氣屬于氣態(tài)甲類危險物品,天然氣火災有以下特點:1.火災爆炸危險性大;2.火焰溫度高、輻射熱強;3.易形成大面積火災;4.具有復燃、復爆性。

三、調壓站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工業(yè)用天然氣一般不添加加臭劑,所以調壓站內的燃氣微量泄露時,很難被察覺和及時發(fā)現。因此,在設計時要全面考慮調壓站內的工作壓力、工作溫度、管道材料和介質特性,對設計、安裝、檢驗、運行、檢修提出不同的要求。事故危險性越大,管理越嚴,可以大大減少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危險性,是一種經濟合理、科學先進的管理原則。

關于調壓站的設計,參照GB50183-2004《原油和天然氣工程防火設計規(guī)范》,以下幾點應注意:

1.調壓站應位于電廠廠區(qū)的一角或邊緣,且在電廠廠區(qū)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且宜避開在窩風地段建設。這樣可以避免將火種吹向調壓站,而且萬一有泄露發(fā)生,氣體容易擴散;2.調壓站按生產形式及規(guī)模可劃定為五級站,其站外區(qū)域和站內的防火間距應分別滿足五級站的要求。設計部門在業(yè)主控制投資和受用地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往往難以達到防火間距的規(guī)范要求,只能與有關部門協(xié)調從而采取性能化設計的辦法來解決,需要通過充分的論證或試驗確定防火間距,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避免或減少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散發(fā)天然氣的設備與明火的防火間距應大于其正常生產和檢修時的擴散距離。(2)滿足消防撲救時的作戰(zhàn)場地,方便靠近火場,減少火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防止火災蔓延。(3)按危險性、重要性區(qū)別確定防火間距,比如同類設備之間可以適當縮小甚至不設間距,減少占地;不同類之間的設備適當加大間距,避免相互干擾,減少火災發(fā)生時的損失;重點保護對象間距適當加大;危險性大的建筑遠離無關建筑。(4)在考慮當前的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的同時,又要考慮技術發(fā)展,比如工藝設備技術提高、消防裝備水平提高、消防技術的發(fā)展等等;3.調壓站內如有儀表間時,其設置位置應滿足防火間距的要求,且其內部的儀表電氣設備、照明裝置和電氣線路應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4.調壓站內的水套爐,應視為正壓燃燒爐,按密閉的工藝設備對待,而不能當作散發(fā)火花的設備。5.調壓站內不宜設火炬,可以有集中放空管,高度不低于10米;6.調壓站的防雷、防靜電設計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規(guī)范的相應要求;7.調壓站應設消防車道,消防車道凈寬不應低于4米、凈高不低于4.5米,并應滿足消防車轉彎半徑的要求,保證消防車輛通行;8.電廠內的燃氣管道宜在地面以上,一旦發(fā)生泄露,便于及時發(fā)現和檢修;9.調壓站宜為露天或半露天,利于通風,發(fā)生泄露時不會在某個高點積聚。

四、調壓站竣工驗收檢查內容

1.調壓站周圍要安裝鐵制圍欄,門口設立靜電釋放器;2.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3.醒目位置安置警示標語,禁止非授權人員入內;4.設備的防靜電接地;5.防雷擊裝置;6.在可能發(fā)生泄露的位置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器;7.如有條件,安裝火焰探頭,監(jiān)視重要設備;8.如有條件,安裝監(jiān)視器,監(jiān)視整個調壓站的運行情況;

五、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針對設備特點和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各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保障落實。如非授權人員禁止入內;禁止攜帶火種、非防爆通訊器材進入調壓站;應穿戴棉質(或不起靜電的)勞動服,禁止穿帶鐵釘的鞋入內等等。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操作人員的規(guī)范操作是杜絕人為火災事故的關鍵,因此新上崗前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yè)部門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培訓,使操作人員掌握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預防火災的措施、初期火災的處理方法以及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等,并定期進行復訓。

3.組織防火巡查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單位應當明確防火巡查的責任部門、責任人和職責。確定檢查頻次、參加人員、檢查部位、內容和方法、火災隱患認定、處置和報告程序、整改責任和看護措施、情況記錄等要點。防火巡查和檢查時應填寫巡查和檢查記錄,巡查和檢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在記錄上簽名。巡查、檢查中應及時糾正違法違章行為,消除火災隱患,無法整改的應立即報告,并記錄存檔。

4.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演練。燃氣事故的應急處置重點為切斷氣源、撲滅初期火災、防止蔓延以及人員的安全疏散和保護周圍重要設施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關鍵崗位、主要負責人的聯(lián)系電話;(2)確定人員撤離路線及集合地點;(3)確定調壓站火災時的緊急處理操作步驟;(4)確定消防車輛的滅火位置;(5)確定請求支援的具體方案。

單位應定期組織員工熟悉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通過預案演練,逐步修改完善;相信通過天然氣調壓站的設計單位、使用單位、管理單位及監(jiān)管單位在實踐中的不斷學習、總結,安全技術會越來越成熟,安全管理越來越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GB50183-2004《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5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燃氣管道;泄漏;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文獻標識碼: A

1、查找燃氣的泄漏點

對燃氣泄漏點的查找是一項重要而又細致的工作。要求巡查人員巡查時細心觀察,仔細思考,并運用先進的設備儀器如管道探測儀、管道檢漏儀等精確查找。

1.1、仔細觀察燃氣管線周圍的環(huán)境有無變化。如:管道覆蓋層上有無土壤塌陷、滑坡、下沉、人工取土、堆積垃圾或重物;管道上是否搭建建筑物;管道安全距離內有無因其他工程施工和重型車輛碾壓而損壞管道基礎的;有無在管道中心線兩側排放腐蝕性物質等。這些現象和行為都會加速管網的老化,甚至造成泄漏。

1.2、燃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但是用戶使用的煤氣必須經過人工加臭,加臭劑一般選用四氫噻吩,它具有特殊的臭味,燃氣一旦泄漏,易于被人聞到。

1.3、有些燃氣管道因敷設時間長,竣工資料不全等因素,具置的確定需要管道探測儀。手推式埋地管道泄漏檢測儀能測出燃氣的泄漏,工作時在地面沿管路推行,儀器的采樣吸氣口與地面始終保持接觸狀態(tài),采取這樣的方式,既可避免在沒有管道的地方去進行無意義的檢測,同時,又因為吸氣口緊貼地面,燃氣一旦竄出地面還未及擴散就已被吸入,這樣即使是微小的泄漏也會被檢出。

1.4、發(fā)現異常點后就要在異常點上方的地面打出探孔,目的是導引泄漏的燃氣向地面自由、垂直上升,為確認漏點的準確位置。探孔的數量至少在3個以上,探孔的深度應盡可能接近或超過管道的埋深(考慮到漏點有可能是在管道的下方)。探孔打好后,就要逐個測量各探孔的氣體濃度。這時的探孔因深及管道,泄出的氣體會順著探孔竄出地面,因而,通過對各探孔所測濃度大小的比較,即可判斷漏點的準確位置。對于較大漏點的濃度測量(測試濃度超過5%),有必要采用量程為0~100%L的高濃度的可燃氣體檢測儀。根據經驗,80%以上漏點的上方探孔所測濃度都超過了5%。

2、燃氣管道泄漏原因及問題分析

2.1、細菌腐蝕漏氣

細菌腐蝕幾乎在土壤中均可發(fā)生,發(fā)生腐蝕后的管道表面有黃色或黑色的質地疏松的銹層,創(chuàng)面邊緣不整齊,清除腐蝕產物后創(chuàng)面較粗糙??筛鶕g創(chuàng)面選擇尺寸合適的補件焊接修復,但需注意腐蝕點周圍管材的腐蝕情況,避免因管壁過薄導致焊穿造成漏氣。如果腐蝕區(qū)域較大,則只能采取更換管段的修復方式。圖 1 為某搶修現場被細菌腐蝕的燃氣管道。

圖1 被細菌腐蝕的燃氣管道

2.2、雜散電流腐蝕

雜散電流腐蝕穿孔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且隨機性強。雜散電流腐蝕創(chuàng)面光滑,邊緣較整齊,產生黑色腐蝕產物。修復方式同細菌腐蝕,但應注意多數雜散電流腐蝕并不單一出現。圖 2 為某搶修現場雜散電流腐蝕穿孔的燃氣管道。

圖2 雜散電流腐蝕穿孔的燃氣管道

2.3、外力破壞

其他施工單位在燃氣管道附近施工,進行爆破、鉆探、打樁、頂進、挖掘、取土等,因不清楚燃氣管道位置極易破壞燃氣管道導致泄漏。事件發(fā)生后,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降壓更換管段、焊補丁; 如受損管道需要大面積降壓從而影響用戶用氣時,可采取先帶壓或稍微降低管道壓力捆扎抱卡等臨時措施,等用氣高峰過后采取降壓焊補方式修復。

2.4、施工質量不合格導致泄漏

這類事故多發(fā)于近幾年內通氣的燃氣管道。檢測到燃氣泄漏后開挖發(fā)現,管道由于施工工藝、防腐不達標或焊接質量不合格等原因漏氣。

2.5、自管用戶燃氣管道泄漏

用戶自管產權的燃氣管道因缺乏正確管理、有效運行維護易發(fā)生泄漏。典型地區(qū)為北京市海淀區(qū)世紀城區(qū)域,由于區(qū)域內管道為自管產權,缺乏專業(yè)運行維護,并且土壤含水量高,雜散電流較大。

3、燃氣管道泄漏事故預防及控制

由于燃氣管線和設施大都是隱蔽工程和地下工程,點多、線長、面廣,所以能及時發(fā)現隱患便成了燃氣安全運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3.1、建立燃氣施工質量追溯機制

燃氣管道投產后因施工質量導致漏氣多集中在通氣后半年至兩年。因此新建燃氣工程質保期設置為通氣后兩年,兩年內若發(fā)生因施工質量導致的燃氣泄漏,實行扣分降級并用保證金支付相關搶險費用。連續(xù)多年未發(fā)生質量事故的施工單位可相應增加分數并退還保證金。評級高低關乎工程實施過程的相關政策落實以及相應保證金的額度。這樣一方面能有效控制因施工質量導致的漏氣事故,另一方面促進施工信息登記制度的完善。

3.2、組建專業(yè)運行維護應急隊伍

按照分工不同建立并完善各個專業(yè)化的隊伍。實行網格化無差別運行模式和生產運行管理系統(tǒng)( PDA) 輔助運行,實現運行管理的信息化。網格化無差別運行模式是將現有管轄區(qū)域劃分為若干網格,每一個網格由一名運行人員運行管理,運行人員在特定周期內對網格內的燃氣管網設施進行運行檢查。生產運行管理系統(tǒng)( PDA) 輔助運行則是管網運行人員運用 PDA 手持終端,通過導航系統(tǒng)與管網圖檔系統(tǒng)的結合,指引運行人員按照管網位置快速準確運行,并自動生成運行軌跡,有效提高運行質量與監(jiān)管力度。燃氣管網管理單位需制定燃氣管網泄漏檢測計劃,按管道壓力、投產時間、歷史泄漏數據等條件制定不同的巡檢周期,形成檢測計劃+檢測隊伍+多種儀器配合( 泄漏檢測車、探管儀、激光檢測儀、嗅敏儀、手推車式鉆孔機等),保證泄漏檢測工作的迅速、精確、高效; 成立專業(yè)化應急搶險隊伍,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統(tǒng)一調度,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標準,保證突發(fā)險情的快速響應和有效處置。建立健全運行督查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運行維護、泄漏檢測與分析、應急搶險工作的監(jiān)督力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及時進行調整,保障高效運行。

3.3、有效的對外施工配合機制

燃氣管網屬地管理單位建立專業(yè)施工配合組,加強管網運行管理,及時發(fā)現施工跡象。與其他市政單位建立有效的協(xié)調平臺,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豐富資源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對于常規(guī)的施工配合,需要運行維護人員發(fā)放《施工配合單》; 對于深槽開挖、施工現場燃氣管道、現場動用大型機械等情況,需要采取燃氣管道保護措施的項目,則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簽訂《安全協(xié)議書》,屬地單位針對施工現場管道情況制定《應急處置方案》,由施工單位制定《施工安全保護方案》,并聘請第三方( 具有燃氣資質的設計單位) 審核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安全保護方案》。施工配合完畢,及時將各類資料存檔備查。

3.4、完善自管用戶管理和建立社區(qū)協(xié)作網絡

自管用戶的設備設施隱患問題已經成為管網運行管理最大的安全隱患之一,需要盡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將自管戶疏于有效管理的燃氣設施盡快納入正常的運行維護范疇。

以強化企業(yè)社會責任,提高社會安全用氣保障能力為出發(fā)點,建立政企合作、社企聯(lián)手的安全用氣協(xié)作網絡,將社區(qū)安全用氣管理工作納入到社區(qū)綜合治理管理網絡中。與政府、街道、社區(qū)、居委會以及社區(qū)物業(yè)公司建立人員保障機制,建立信息互傳機制,建立快速處置機制,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通過互相緊密配合,提高安全隱患的處置率,提高安全型燃氣具的普及率,提高居民用氣常識知曉率,提高燃氣管道違章占壓整改率和降低用氣事故發(fā)生率。

3.5、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燃氣企業(y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①完善SCADA系統(tǒng),實時地接受遙測點的壓力、流量、溫度參數,自動繪出動態(tài)的曲線。對異常情況報警,由系統(tǒng)發(fā)出指令,迅速地排除故障。

②建立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和燃氣管道檔案。它既實現了竣工資料的計算機管理,也是水力計算、搶修決策的基礎資料。首先組織人員在管線普查的基礎上對圖檔資料進一步核實、補充、整改,使圖檔資料齊全完整、準確,為實現微機化奠定基礎。然后通過微機管理,保持儲存資料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并能快速、方便、準確地檢索信息和及時提取信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

總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燃氣供應開始大幅度地增長,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也讓燃氣企業(yè)頭疼。由于燃氣管道經常出現漏氣、中毒、爆炸等事故,致使燃氣企業(y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維修和賠償。作者認為燃氣企業(yè)可以通過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注重工程質量、加大對違章建筑占壓的管理力度、組建專業(yè)運行維護應急隊伍、普及安全知識,實施群防群治等方法,預防燃氣管道的泄漏。

參考文獻

[1]趙金輝. 燃氣管道泄漏檢測定位理論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

[2]曹明濤. 燃氣管道故障識別的實驗與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

第6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特種設備 重大危險源 風險控制 應急處理

1 前言

特種設備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和設施的總稱。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場所和設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險能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場所和設施。辨識、評價、控制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是做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發(fā)生的關鍵。

2 危險源的分類

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fā)生中的作用,結合事故致因理論,危險源可分為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第一類危險源是指生產過程中,實體存在的危險物品或能量超過臨界量的物質。第二類危險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誤和環(huán)境因素。

物的故障是指機械設備、裝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實現預定的功能的現象。從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設計、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維修、使用不當,或磨損、腐蝕、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人的失誤是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被要求的標準,即沒有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現象。人的不安全行為也屬于人的失誤。人的失誤會造成能量或危險物質控制系統(tǒng)故障,使屏蔽破壞或失效,從而導致事故發(fā)生。

一起事故的發(fā)生往往是兩類危險源共同作用的結果。兩類危險源互相關聯(lián)、互相依存。第一類危險源是事故的內因,決定事故的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是第一類危險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條件,決定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

3 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的辨識

參照(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結合特種設備的重要程度,可將以下特種設備確定為第一類重大危險源:

(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鍋爐:①額定蒸汽壓力大于2.5MPa,且額定蒸發(fā)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鍋爐;②額定出水溫度大于等于120℃,且額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的熱水鍋爐。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壓力容器:①介質毒性為極度、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類壓力容器;②易燃介質,最高工作壓力大于等于0.1 MPa,且PV大于等于100MPa.m3的壓力容器。

(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壓力管道:①輸送有毒、可燃、易燃氣體,且設計壓力大于1.6 MPa的長輸管道;②輸送有毒、可燃、易燃液體介質,輸送距離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稱直徑大于等于300mm的長輸管道;③中壓和高壓燃氣管道,且公稱直徑大于等于200mm的公用管道;④輸送GB5044中,毒性為極度、高度危害氣體、液化氣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等于100mm的工業(yè)管道;⑤輸送GB5044中,毒性為極度、高度危害液體介質、GB50160及GBJl6中規(guī)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可燃氣體,或甲類可燃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等于160mm,設計壓力大于等于4MPa的工業(yè)管道。

(4) 醫(yī)用氧艙。

(5) 大型游樂設施。

(6) 客運索道。

按照特種設備嚴重事故隱患的界定,可將以下情況確定為第二類重大危險源:

(1) 使用非法生產的特種設備的;

(2)超過特種設備規(guī)定的參數范圍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裝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裝置失靈而繼續(xù)使用的;

(4)已經報廢或者經檢驗檢測結論為不允許使用而繼續(xù)使用特種設備的;

(5)使用有明顯故障、異常情況或者責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種設備的;

(6)使用未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的;

(7)操作人員未持證上崗的;

(8)不符合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安全標準規(guī)定、在人口密集區(qū)設立的特種設備。

4 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的分析評價

危險源的分析評價是控制事故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來說,重大危險源的分析評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辨識各類危險因數及其原因與機制;

(2)依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3)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

(4)評價危險事件發(fā)生概率和發(fā)生后果的聯(lián)合作用;

(5)風險控制。即將上述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檢查風險值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否則需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險水平。

5 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的風險控制、管理與事故應急

風險控制主要是通過探討失效發(fā)生的原因,從而采取相應措施,降低失效的概率,減少事故損失。風險管理是控制風險、減少損失所采用的各類檢驗、監(jiān)控方法與過程的統(tǒng)稱。風險管理,一般從降低失效的概率和減少事故損失兩個方面考慮。

根據管理學關于控制關鍵的少數和控制變化趨勢的理論,當前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控的重點是:

(1)對重大危險源實行重點監(jiān)控,逐臺登記建檔,定期現場巡查,動態(tài)掌握安全狀況。

(2)規(guī)范特種設備操作、管理人員(尤其是鍋爐操作、氣瓶充裝、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提高作業(yè)人員的素質。嚴格管理,杜絕無證操作、違章操作,防止人為事故的發(fā)生。

(3)加強特種設備生產質量的監(jiān)督(尤其是起重機械的安裝質量的監(jiān)督檢驗),繼續(xù)打擊非法生產特種設備的行為。

(4)強力推動壓力管道的檢驗工作,加強壓力容器、起重機械安全附件的檢查。

減少事故損失以降低損失幅度為主。緊急隔離,緊急減壓,帶壓堵漏,設置截斷閥、消防設施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應急計劃的目的是抑制突發(fā)事件,盡量減少事故的危害。一個完整的應急計劃由兩部分組成:現場應急計劃(由企業(yè)負責制定)和場外應急計劃(由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應急計劃應提出詳盡、實用、明確和有效的技術和組織措施。企業(yè)應對每一個重大危險源制定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企業(yè)應定期檢驗和評估現場應急計劃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在必要時進行修訂。場外應急計劃應包括:應急機構的組織、通訊系統(tǒng)的建立、專項設備的信息、專家信息源、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事故預防、預測、預警、應急響應、后期處置、保障措施等。

特種設備應急處理一般包括緊急疏散、現場急救、險情排除、火災撲救等。

(1)緊急疏散。發(fā)生危害介質泄漏時,應立即組織警戒區(qū)及污染區(qū)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對發(fā)生易燃易爆和液態(tài)氧介質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應組織群眾向上風向,迎風轉移;對發(fā)生有毒介質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爆炸或泄漏的,應組織群眾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用濕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風向,迎風轉移。

(2)現場急救。針對事故傷害特征,組織醫(yī)療機構實施救治。

(3)險情排除。根據發(fā)生事故的特種設備的技術、結構和工藝特點以及發(fā)生事故的類別,制定搶險救援技術方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對發(fā)生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質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泄漏的,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置泄漏。處置泄漏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處理。修補和堵塞泄漏口,制止介質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

(4)火災撲救。針對介質特性,選擇正確的滅火對策。對液化氣體類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wěn)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第7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滅火救援;現場危險因素;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C35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在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消防隊擔負著滅火救援的重大職責,他們的工作以搶救人員生命為己任,面對瞬息萬變的災害事故現場和嚴峻的應急救援形式,滅火救援現場時常發(fā)生傷亡情況。對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滅火救援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了解事故現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持續(xù)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加強實踐訓練,做好安全防護,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保障滅火救援現場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盡可能避免人員傷亡。

一、滅火救援現場危險因素分析

1、建(構)筑物坍塌

在撲救建(構)筑物火災中,消防員因建(構)筑物坍塌被埋壓造成傷亡的情況發(fā)生較多。如2014年2月4日,某市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發(fā)生火災,在火災撲救過程中,起火建筑突然坍塌,造成2名消防戰(zhàn)斗員犧牲、2名消防戰(zhàn)斗員負傷。

2、中毒

在滅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煤氣、液化石油氣、沼氣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如2009年7月3日,某市污水井事故,消防部隊迅速趕赴現場展開救援,歷經4個多小時救出10名遇難者。在救援過程中,1名消防隊員因受困者神志不清將其佩戴的空氣呼吸器面罩拽掉造成中毒,不幸犧牲。

3、爆炸或爆燃

在滅火救援中,由于危險化學物品發(fā)生爆炸,壓力容器、化工設備超溫超壓發(fā)生爆炸,可燃氣體擴散遇明火發(fā)生爆燃極易造成消防官兵的傷亡。如2012年10月6日,常吉高速地穆庵隧道口發(fā)生一液化氣槽罐車側翻泄漏事故。消防隊在施救過程中,槽罐車突然發(fā)生爆炸,造成3名消防員犧牲。

4、洪水卷走

在滅火救援中,因地基或河道等突然垮塌、繩索斷裂、安全鉤脫落等原因,易導致救援人員墜水從而引發(fā)傷亡事故。如2013年6月7日,某消防中隊在處置一車輛陷水事故中,由于洪峰突至導致路基突然陷裂,使得2名消防戰(zhàn)士被洪水卷走,其中1名被救,1名失蹤。

5、觸電

在滅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電線脫落或觸碰、使用破拆工具時接觸電線、電氣開關,易造成消防員傷亡。如2009年8月2日,某消防中隊1名戰(zhàn)士在某燈具廠火災撲救中,深入著火車間內攻滅火時被突然脫落的帶電導線擊倒,經搶救無效犧牲。

6、墜落

在滅火救援中,消防官兵因高空作業(yè)造成墜落傷亡事故時有發(fā)生。如2010年4月19日,某住宅小區(qū)住戶家中突然失火,為救出屋內被困人員,消防隊1名戰(zhàn)士從8樓利用保險繩沿室外窗戶下至7樓,在沖入火場救人時,不幸墜樓犧牲。

二、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官兵傷亡原因

1、消防官兵傷亡的客觀因素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及市場格局的千變萬化,新事物層出不窮,新型材料被廣泛應用,新工藝及新技術不斷更新?lián)Q代,建筑風格越來越多樣化,建筑高度你追我趕,內部結構日益復雜,人員密集度及可燃物也相應增大,使得火災形式,越來越復雜,大大增加了消防官兵的傷亡概率。社會的發(fā)展也帶動了物流業(yè)的興起,物流的頻率與日俱增,運輸的物品五花八門,在目前?;返膬Υ?、運輸、銷售等監(jiān)管體制還不足夠完善的情況下,物流事故也呈現頻率高、多樣化、毒害性、突發(fā)性,救援難度大等特點。

人類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生態(tài)的不斷破壞,使得洪澇災害、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頻發(fā),救援行動也呈現難度大,時間長,涉及面廣及專業(yè)化需求程度高等特點,對消防員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們生活的高節(jié)奏和高科技的應用,使得各類災害事故往往在不可預料的情況下發(fā)生,發(fā)生征兆不明顯,反應時間短,事故頻率高且處置要求高,客觀上給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構了嚴重威脅。

2消防官兵傷亡的主觀因索

2. 1安全制度不完善

目前,國內消防部隊對消防官兵的傷亡仍只停留在總結戰(zhàn)評、事跡宜傳、追究責任或如何避責等方面,而缺乏對消防員傷亡事故的深人調查、分析、數據采集、統(tǒng)計分類等,對因果性、規(guī)率性等事故特性還把握不準。因此,消防官兵傷亡的調查分析制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監(jiān)控等風險管理制度仍需進一步摸索和完善。

2. 2安全意識不強

部分消防官兵在災害處置現場,認為此類事故見多了,喜歡用習慣性思維考慮,容易麻痹大意,存在僥幸心理和盲目戰(zhàn)斗,不注重安全隱患排查,不注重安全防范,憑經驗處理,導致官兵傷亡在疏忽中發(fā)生。如在撲救可燃氣體火災中,不關閥斷料就將明火撲滅;在建筑物火災中,在沒充分研判建筑的完整性和牢固性的前提下,就貿然內攻。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隊的安全管理往往只注重平時的日常工作,而疏略了災害現場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如火場要求設立安全員,但安全員大多成了擺設,對進出火場的人員數量、姓名、個人防護裝備佩帶及其性能把關不嚴。如處置高速公路上危化品災害事故,隨意設置警戒距離,對警戒區(qū)域內抽煙和打電話的人員監(jiān)管不嚴。

2.4專業(yè)知識缺乏

部分指戰(zhàn)員不注重平時的專業(yè)理論學習,災害現場只憑經驗和滿腦子沖勁做事,對特殊災害事故的危險狀況不清不楚,對?;返奶匦约疤幹靡c不明不白,極易導致消防官兵傷亡。如對堿金屬火災用水撲救,導致堿金屬與水發(fā)生反應產生可燃氣體爆炸;對深井救援不佩帶空氣呼吸器,盲目進人井底施救導致中毒。

2. 5戰(zhàn)訓基礎薄弱

目前,部局、總隊、支隊都要求基層中隊每周2個半天“六熟悉”,但基層中隊由于工作繁多或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落到實處的中隊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以編制檔案資料應付上級檢查。即使中隊開展過六熟悉,有些干部也因責任心不強,只是走走過場,沒有深人了解和研判單位的危險部位,對預案修訂工作也不夠重視。此外,基層中隊官兵對煙熱、化工裝置等模擬項目的訓練少之又少,且日常安全避險課程的訓練也較為缺乏,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導致官兵束手無策,防不勝防,造成傷亡。

三、滅火救援作戰(zhàn)安全管理研究

1、提高自身素質

火災事故對消防隊的滅火救援行動的快速性、多樣性、協(xié)調性有著很高要求,需要消防隊員在接到119電話的第一時間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快速針對現場情況制定行動方案,建立指揮系統(tǒng),及時前往現場。所以,公安消防部隊的各級指揮員、戰(zhàn)斗員都要努力學習專業(yè)的滅火救援知識,包括消防法規(guī)、滅火救援基礎、消防裝備、滅火應用、火災撲救等,切實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并熟練應用,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和自身安全。

2、做好裝備分配

技術裝備配置是圓滿完成各種急、難、險、重等滅火救援任務的根本保障,也是推進消防部隊現代化建設的有效手段。為有效應對日益復雜的火災現場,滿足各種類型火災救援的需要,消防部隊要積極爭取經費,提高在滅火技術裝備上的投入,增加防毒搶險、個人防護等裝備技術性。同時,結合滅火救援裝備采用有針對性的模擬實戰(zhàn)訓練,提高消防隊員的實戰(zhàn)能力,熟悉各種滅火設施的工作原理,以達到訓練目的。

3、提高實戰(zhàn)能力

訓練是提高消防部隊實戰(zhàn)能力的根本途徑,只有貼近實際又嚴格的多組合、多科目的實戰(zhàn)訓練,才能提高消防員在事故現場的應對能力。首先,立足實際需求制定多樣的實戰(zhàn)訓練方案,使操場訓練和現場演練、單兵訓練和小組訓練、技能訓練和實踐性訓等有機結合,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其次,結合裝備制定訓練內容,有什么裝備就訓練什么操法,會使用設備、會操練使用。對于新設備要仔細研究,將現有設備編成操法,組織消防員熟悉其原理和性能。第三,訓練方法要創(chuàng)新,形式要多樣,因地制法,利用各種場地組織訓練,以適應各種類型的火災現場。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克服或減少滅火救援中事故頻發(fā)的現象,需要消防部隊全體官兵齊心協(xié)力,共同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做法,防止重蹈覆轍,避免新生事故。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效預防的目的,實現安全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穎.加強滅火救援現場安全防護工作的思考[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36(11):211-212.

第8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關鍵詞 危險氣體 檢測報警 應急 應用

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性等的危險特性,隨著現代化生產的發(fā)展,生產規(guī)模日趨擴大,其生產過程中巨大能量潛藏著危險源,尤其是重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危害極大。如果能及時準確地發(fā)現裝置中可燃、有毒物料的泄漏,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來預防和控制重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人身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氣體檢測報警器是用來測量空氣中的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當氣體超標時能發(fā)出超限報警的事故預警裝置,一般情況由現場檢測器和指示報警兩部分組成(即DCS控制系統(tǒng)),可以在早期發(fā)現危險化學品的輕微泄漏,在危險化學品企業(yè)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安全檢測報警與應急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

雖然危險氣體安全檢測報警與應急系統(tǒng)的應用在危險化學品企業(yè)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安全檢測報警與應急系統(tǒng)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監(jiān)控人員對檢測報警和連鎖裝置不重視?;て髽I(yè)的DCS系統(tǒng)和檢測報警連鎖裝置主要為生產安全服務。而某些區(qū)域工藝參數因工藝元原因發(fā)生報警次數較多,或是檢測報警連鎖裝置動作頻繁而影響生產,故現場操作人員對DCS報警不重視,有的甚至關閉報警蜂鳴器和切除檢測報警連鎖裝置。這樣造成現場可燃、有毒氣體發(fā)生泄漏,控制室人員不能及時發(fā)現,延誤了應急處理的最佳時機,甚至會引發(fā)重大火災或中毒窒息事故。

2.應急響應的處置不及時。生產裝置發(fā)生物料泄漏時,因為現有DCS報警聲音與工藝參數報警不一致、或DCS不報警等原因,致使監(jiān)控人員沒有及時發(fā)現可燃、有毒氣體泄漏,或者發(fā)現后找不到泄漏點,不知如何處理,或者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不正確、處置速度慢,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事故重大隱患。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報警不被引起重視的原因分析。大多數企業(yè)現有的DCS報警控制系統(tǒng)發(fā)生報警時不能自動顯示報警位置,易導致崗位人員混淆造成重視不夠;有些即使進入報警位置也只能顯示報警位號,需要崗位人員從報警位號找到并轉換為對應的實際報警部位,易延誤泄漏的應急處理時機。甚至有些企業(yè)為了不中斷生產或者為了降低生產的損失,忽視安全報警,甚至人為關掉報警連鎖裝置。

2.應急處置不合理的原因分析。在檢查的過程中發(fā)現,目前企業(yè)現有的應急預案主要針對重大事故而言,涉及面廣、操作性不強。另外,一線崗位上的應急處置措施卻沒有得到企業(yè)領導和相關操作人員的足夠重視。

3.管理部門和儀表維護人員的不能實現監(jiān)控管理的原因分析。企業(yè)對固定式氣體檢測報警器的監(jiān)控一般通過DCS控制,因此只有現場裝置人員在控制室中才能得監(jiān)控信息。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及儀表維護人員間缺乏信息共享,沒有將監(jiān)控信息在企業(yè)內部網絡及時,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

三、系統(tǒng)實施后的應用效果

1.提高了企業(yè)總體應急管理水平,特別是實現了在石油石化企業(yè)在危險化學品泄漏時,能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處置”,達到在第一時間控制現場事態(tài)、防止事故發(fā)生和擴大的目的。

2.系統(tǒng)在滿足目前企業(yè)安全監(jiān)控需求下,實現了安全報警系統(tǒng)集中監(jiān)控與分布監(jiān)控相結合,找到了既能獨立監(jiān)控又與其他系統(tǒng)(如:DCS,ESD)聯(lián)動的最佳方案,目前在國內石油石化企業(yè)中屬于率先開發(fā)應用。

3.將事故預警設備與應急處置控制聯(lián)系起來,擴展和延伸了事故應急管理系統(tǒng),將氣體泄漏、氣體檢測報警與緊急切斷保護裝置連鎖及操作人員的正確應急處理步驟有機進行聯(lián)動,充分地發(fā)揮和利用了計算機的優(yōu)勢,在技術上實現信息通信、報警聯(lián)動,并能通過網絡火災報警情況,各部門可通過網絡在第一時間了解發(fā)生報警的相關信息,并及時做出預防和處理措施。

4.建立危險氣體泄漏時的應急管理數據庫。按照科學、實用、簡明、易行的原則,在對裝置進行分析評估風險的基礎上,編制了危害氣體泄漏時的應急處置預案,錄入被監(jiān)控設備的“車間人員熟知的設備名稱的語言”,導入了被監(jiān)控設備照片。有效發(fā)揮了預警系統(tǒng)及其應急技術措施緊密銜接性,防止和減少了操作人員在應急響應時出錯率。

四、結束語

危險氣體安全檢測報警與應急管理系統(tǒng)已經在很多企業(yè)廣泛應用,但是無論危險氣體安全檢測報警性能如何靈敏,應急管理系統(tǒng)如何完善,最終是由人去管理和操作的,企業(yè)不能只注重系統(tǒng)和裝置的安全性能而忽視人員操作的重要性。因此,企業(yè)對安全保護裝置的重視,做好現場使用人員對該系統(tǒng)的培訓學習、做好現場操作人員的應急演練等配套工作,危險氣體安全檢測報警與應急管理系統(tǒng)才能真正發(fā)揮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第9篇:燃氣爆炸處置方案范文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為依據,以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出發(fā)點,全面提高全市應急處置重、特大災害事故的能力,有效發(fā)揮搶險救援戰(zhàn)勤保障作用,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方案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重特大火災,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災害,建筑倒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空難,爆炸及恐怖事件,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礦山、水上事故,重大環(huán)境污染,核與輻射事故,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

三、組織機構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消防應急戰(zhàn)勤社會聯(lián)動領導小組。

組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市安監(jiān)局局長

*市公安局副局長

成員單位:市安監(jiān)局、公安局、消防大隊、衛(wèi)生局、環(huán)保局、氣象局、建設局、行政執(zhí)法局、民政局、交通局、人防辦、供電公司、燃氣公司、供水公司、移動通信公司、石油公司。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的協(xié)調與上報組織工作。

辦公室主任:*市政府應急辦主任

成員:*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負責,市安監(jiān)局、公安局、中醫(yī)院;環(huán)保局、氣象局、園林處、行政執(zhí)法局、民政局、交通局、人防辦、消防大隊、供電公司、燃氣公司、自來水公司、移動通信公司、石油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在*市消防應急戰(zhàn)勤社會聯(lián)動領導小組的協(xié)調下,互相配合,密切協(xié)同,積極采取措施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組織開展救援和處置工作。根據事故災害情況和程度由市政府成立救援和處置工作總指揮部,消防應急戰(zhàn)勤社會聯(lián)動領導小組在總指揮部領導下開展工作。

四、各部門和單位的職責和任務

市公安局職責任務:

1、設定災害現場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出入;

2、疏散受災群眾;

3、防止災害現場出現盜竊和刑事案件的發(fā)生;

4、維護現場附近交通秩序;

5、保障火場附近道路上的救援車輛暢通;

6、對處于鬧市區(qū)較大的災害現場實施交通管制。

7、完成總指揮部下達的各種作戰(zhàn)任務;

市安監(jiān)局職責和任務:

1、負責全市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工作;

2、組織協(xié)調指揮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協(xié)調有關應急救援力量參加事故搶救。

市消防大隊職責任務:

1、了解災害事故現場情況,組織偵察、判斷災害事故現場的主要方面。向參戰(zhàn)的下級指揮員部署救人、滅火等任務,檢查執(zhí)行情況。

2、遵循“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指導思想,快速反應,快速調派力量,正確判斷災情,科學決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營救遇險人員,控制災情發(fā)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危害。

3、具體職責是:組織搜集、上報現場情況,確定搶險救援技、戰(zhàn)術措施,部署作戰(zhàn)任務,組織協(xié)同作戰(zhàn),落實安全保障。

4、搶險救援組織指揮應當堅持“統(tǒng)一指揮、逐級指揮”的原則;緊急情況下,可實施越級指揮。上級指揮員到達現場后,應當實施組織指揮或者授權指揮。

5、發(fā)生重特大災害事故(事件)時,現場指揮員及相關人員參加由政府統(tǒng)一領導的搶險救援總指揮部,了解報告災情信息,掌握處置情況,落實領導指示,并按照總指揮部的決策部署,組織指揮部隊開展搶險救援行動。

6、完成總指揮部下達的各種作戰(zhàn)任務。

市園林處職責任務:

對于供水不足的較大火場,出動所有市政灑水車保障火場消防車供水。

市交通局職責任務:

組織鏟車、吊車、挖溝機協(xié)助搶險救援。

市自來水公司職責任務:

1、保障災害現場附近消火栓、水鶴好用;

2、給災害地區(qū)自來水管網加壓;

3、及時搶修使用過程中損壞的消火栓。

市醫(yī)院職責任務:

1、搶救事故中受傷人員;

2、協(xié)調各科室對災害現場中受傷人員進行及時救治;

3、協(xié)調血站、防疫部門做好受傷人員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市環(huán)保局職責任務:

1、對毒害品災害事故的環(huán)境檢測;

2、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極限的測定;

3、及時向指揮部提出毒化品威脅群眾的疏散建議。

市人防辦職責任務:

1、協(xié)助撲救人防工程火災及救援工作。

2、在反恐怖應急行動中協(xié)助有關部門對現場的核、化、進行鑒定。

市供電公司職責任務:

1、及時切斷對災害事故現場參戰(zhàn)人員安全有威脅的供電線路;

2、搶修并保障災害事故處置中的用電。

市氣象局職責任務:

1、災害事故現場的天氣預報工作;

2、向災害事故現場指揮部提供天氣變化對災害事故現場的影響相關數據。

市移動通信公司職責任務:

1、保障災害事故現場的通信暢通;

2、保障災害事故現場與外界的通訊聯(lián)絡.

市石油公司職責任務:

1、為災害事故救援現場的參戰(zhàn)車輛提供油料保障;

2、提供事故現場技術和裝備支持。

市民政局職責任務:

1、安置受災群眾;

2、保障受災群眾和參加搶險救援人員的食品、飲用水、燃料、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五、應急處置與救援措施

(一)災害事故發(fā)生后,市政府應急指揮部應當針對事故的性質、特點和危害程度,立即組織相關部門,調動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力量,依照本章的規(guī)定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采取應急處置措施。

(二)重特大火災,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災害,建筑倒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空難、爆炸及恐怖事件、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礦山、水上事故,重大環(huán)境污染,核與輻射事故,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等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wèi)生事件發(fā)生后,市政府相關應急指揮部,可以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

項應急處置措施:

1、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并妥善安置

受到威脅的人員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qū)域,封鎖危險場所,劃定警戒區(qū),實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員提供避難場所和生活必需品,實施醫(yī)療救護和衛(wèi)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3、立即搶修被損壞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共設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員提供避難場所和生活必需品,實施醫(yī)療救護和衛(wèi)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設備、設施,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人員密集的活動或者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采取其他保護措施;

5、啟用市政府設置的財政預備費和儲備的應急救援物資,必要時調用其他急需物資、設備、設施、工具;

6、組織公民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專長的人員提供服務;

7、保障食品、飲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8、依法從嚴懲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穩(wěn)定市場價格,維護市場秩序;

9、依法從嚴懲處哄搶財物、干擾破壞應急處置工作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維護社會治安;

10、采取防止發(fā)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單位要站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高度,從大局出發(fā),充分認識做好應急戰(zhàn)勤社會聯(lián)動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領導要親自抓,業(yè)務部門要認真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應急戰(zhàn)勤聯(lián)動預案,把此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聞警即動,快速反應。各單位要合理安排好執(zhí)勤力量,確保全天候備勤.遇有災害事故現場,在接到調集命令后,要迅速出動,及時趕赴災害事故現場,快速展開救援工作,不得貽誤戰(zhàn)機。

(三)協(xié)調配合,形成合力。在災害事故現場救援中,各單位要在市政府和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tǒng)一指揮下,按照各自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