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期收益評估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資產評估;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1-0185-01
資產評估方法是實現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技術手段,是將會計、統(tǒng)計、工程技術等學科的技術方法按照資產評估運作的內在要求,用資產評估的技術思路加以重組從而形成的一整套方法體系。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資產評估體系中三種基本方法,這些方法各有特色但相互之間又存在著內在聯(lián)系。
1 資產評估方法的區(qū)別
1.1 評估思路不同
市場法的評估思路是市場同類資產類比,即在比較被評估資產與近期已發(fā)生產權交易的參照物資產的差異的基礎上,將參照物資產的成交價格進行差異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市場法側重于“現在”時點――近期參照物資產的成交價格。
收益法的評估思路是收益還原和以利求本,即估測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收益法側重于“將來”時點――未來收益的獲得。
成本法的評估思路是成本耗費及貶值,即在估算被評估資產的重置價值后,再扣除從資產的形成并開始投入使用至評估基準日這段時間內所產生的實體貶值和功能貶值以及未來的經濟貶值,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成本法側重于“過去”時點――歷史成本的構成。
運用市場法進行資產評估需要滿足兩個基本的前提條件:其一是存在一個充分發(fā)育活躍的公開市場,其二是公開市場上要有可比的資產及其交易活動。
應用收益法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第一,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能夠預測并能以貨幣形式進行量化;第二,獲得未來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可以測算并能以貨幣形式進行量化;第三,被評估資產獲取未來預期收益的期限能夠預測。
采用成本法評估資產的前提條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被評估資產處于繼續(xù)使用狀態(tài)或被假定處于繼續(xù)使用狀態(tài);第二,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第三,形成資產價值的耗費是必須的且能體現社會或行業(yè)平均水平。
1.3 適用范圍不同
市場法適用廣泛,主要適用于公開交易的資產評估業(yè)務,不適用于專用設備及無形資產評估。
收益法的應用范圍較小,主要適用于有收益或有潛在收益的無形資產、企業(yè)整體資產、資源等資產的評估,不適用于無收益或風險不明的資產評估。
成本法主要適用于以資產保值為目的的固定資產類房地產、設備評估,不適用于歷史資料不全、價值不取決于成本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具有貶值因素的資產評估。
1.4 影響因素不同
市場法主要受被評估資產市場發(fā)育程度、供求關系及質量因素影響,收益法主要受未來預期收益和折現率的影響,成本法主要受重置成本、各種貶值因素及成新率的影響。
2 資產評估方法的聯(lián)系
2.1 評估目的的一致性
資產評估活動的一般目的是提供被評估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的客觀公允價值。評估目的的一致性決定了評估方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評估人員運用多種評估方法評估同一條件下的同一資產,并作相互驗證提供了理論依據。
2.2 具體方法的互通性
三種基本方法雖然在整體評估思路上有區(qū)別,但在許多具體方法的運用上具有互通性。如市場法需要在市場上尋找參照物,成本法中功能貶值的計算需要比較評估資產與性能技術更為先進的新型資產在運營成本上的差異;又如收益法需要對收益折現,在成本法中對功能貶值和經濟貶值的計算也用到了折現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彬.淺議資產評估方法的選用[J].現代商業(yè),2008,(32).
[2]胡玄能.三種資產評估方法的比較與建議[J].會計之友,2006,(7).
[3]于新穎.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及選擇[J].中國集體經濟,2009,(9).
關鍵詞:收益法;成本法;市場法;資產評估
一、前序
收益法也稱為收益還原法,是資產評估中經常使用的估價方法之一,那就是根據揣摩被評估的資產在未來預期中的收益來判斷其資產的價值,是一種在評估資產中將利追求本的思路。通過利用折現和資本化的方式來判斷被評估資產現有價值的方法。普遍性應用于評估具有收益或潛在收益的各種項目,包括商業(yè)用地、寫字樓、酒店、商場等。使用收益法的重點是在于預期收益和還原率兩項參數的確定,但在實際情況中預期收益和風險情況不容易準確估算的,以至于預期收益和還原率的取值兼有主觀隨意性,估價結果頗受懷疑。本文會利用實證分析,有重點的對收益法應用中暴露出的大多數問題提出及其相關的建議。
收益法的應用
二、收益法
收益法三個基本要素是:預期收益能夠準確和完整測算的被評估資產;被評估的資產要有時間取得預期收益。在進行評估資產中每一次運用收益法進行評估的時候是在企業(yè)長期投資評估和悟性資產評估以及整體資產評估時是經常性需要應用收益法的。在實際操作中,對資產收益的分析研究和短期評估目前和企業(yè)產品是否符合國家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是否與國家環(huán)保及能源政策要求相符合;市場里面的發(fā)展空間跟占有率變化的方向以及供求變化等情況是評估師需要注重的地方,評估預測長期收益的發(fā)展趨勢,就好些歸納到某一個特定的事件來處理。現實交易的形成是一投資者購買產生收益的 ,將事實存在的資金轉化為以后將來的資金(即轉化為未來貨幣收益的權利)是交易的目的,也就是資本化過程;收益法的幾個重要參數如下:
(1)資產在特定的一段時間持有其內因為所有者權益為了資產所有人帶來的現金流量,也包括在這短時間內所發(fā)生的所有收入跟支付是資產的收益的定義。資產的盈利能力水平跟生產能力決定了期間內的收益;而市場環(huán)境變化所產生波動情況決定了期末收益的多少,和期間內的實現的收益有直接的關聯(lián)。
(2)收益期。所謂收益期,無外乎是指資產的收益的主體對資產本身能持有多少時間,才能為以后的資產評估中如何判定資產活力,如何對資產活力進行實際衡量,如何界定剩余年限的計算,而年限可以分成有限和無限兩種。
一些資產的收益期中出現主要以下兩個因素:第一是對等契約形式,往往是具有法律效力,以合同和協(xié)議等形式對資產收益時間進行約定。實際中往往依據相抵原則,最終確定資產收益時間。第二往往是資產使用的年限,也就是資產的經濟方面的壽命,實際是可以通過各種科學技術,對資產獲利能力和產品市場壽命的影響程度來評估。
(3)資產折現率。折現率往往依據當時社會、企業(yè)狀況、評估資產實際損益情況由評估師按照定量定性兩個方面來綜合進行分析,其實質是未來收益折現為現在收益。
企業(yè)的收益通過是指:收益應是全部純收益,是由有經營獲利能力,能從事正常生產的各個企業(yè)法人或者經濟實體,通過獨立經營所得。而在資產的評估中對于收益的界定和兩個方面的主要因素來考慮,這種即是收益的主體與收益的結構。而從然而投資的收益,是歸長期的債權人和股東所擁有的;業(yè)主的收益這種是稅后的凈收益全部歸資本金的投入者所擁有;收益的主體上來說,各個企業(yè)法人的收益,這些是企業(yè)控制的全部資產而帶來的凈收益,這些都是規(guī)企業(yè)法人所擁有的;余下的收益,是企業(yè)法人的收益減掉所有特定的權益后所剩余的,最后全部歸普通股的持有者所擁有。
在各種不同的財務計算過程中都有收益法的運用,收益法在考核各項指標參數時更加的科學合理。折現率或資本化率、收益額、收益有效期限是收益法的主要的三項指標。應加強收益法對評估整體資產中的運用,獨立核算經濟實體資產、獨立創(chuàng)造利益和無形資產的評估中靈活掌握其運用。
三、企業(yè)資產的評估實例分析
運用收益法估算被評論企業(yè)跟其他經濟獨立個體或是無形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價值時是可以采用不同種類途徑來實現的,比如說使用年金法,只要能夠達預期內的收益目標,就可使用年金法來評估其中包括了永續(xù)年金發(fā)根有效期限年金法。拿將來以后期間的收益獲得的穩(wěn)定增長的以成比例發(fā)展做為一個前提,則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使用分段方法進行一個評估。分段方法的數學模型如下:
P為收益現值,Ri為第i年收益;r是折現率;N是劃分前期年份數,一般情況下設定為5年,因為5年內(在近期內比較)的數據比較準確、易掌握。
為了理解上述分段法計算公式,可通過以下方法解釋其具體含義:
假設:年份 1 2 3 4 5 6 7 …… 終止年
收益 R1 R2 R3 R4 R5 R6 R7……
第一階段(逐年預測收益并折現)前期P1
第二階段(按年金收益資本化法處理)后期P2
則被評估對象的價值為 P=P1+P2
分析收益法與成本法、市場法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三者之間的含義、依據及方法的不同之處:其中收益法是資產在運營過程所表現出來的收益能力高低來確定其內在的價值;市場法則是市場條件下,根據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出售資產時所實現的資產價格,而作為評估的目標價值。成本法則是取得資產所需要付出的重置成本,扣除已磨損價值所剩余內在價值反映已使用過的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價值;這三種基本方法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中的不同價值理論,在運用過程中也要結合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方法對資產來進行評估。無論選擇哪一種評估方法和途徑進行評估,都需要保證評估目的、評估假設與實際情況相符合,這樣才能保證運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得到的評估結果具有相互的驗證性。(西南財經大學;四川;成都;611130)
參考文獻
[1] (美)達摩達蘭.投資估價:評估任何資產價值的工具和技術[M] .朱祥武譯,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4.
[2] 蘭秋軍,馬超群.中國股市弱有效嗎? 來自數據挖掘的實證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 2005 , ( 4).
[3] 王建中, 李海英. 企業(yè)價值評估的 DCF模型實證研究[J]. 中國資產評估, 2004 , ( 7).
[4] 黃啟蒙.收益法估價應用中的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05
關鍵詞: 房地產;收益法;估價
本文從房地產評估的角度研究了當前我國房地產采用評估的基本方法--收益法。本文首先講述了我國關于房地產估價方法的現狀及特點。其然后提出了收益法在房地產估價中的意義、特點、計算公式等,同時也介紹了收益法在我國房地產估價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
一、我國房地產估價方法的現狀
因為我國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有限期,這一制度跟其他西方國家土地私有制不同,決定了我國房地產估價方法的相應變化,所以用于實際的房地產評估時要相應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我國目前房地產估價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法、成本法、市場比較法、假設開發(fā)法、路線法等。我國房地產評估工作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收益法和市場比較法,收益法是通過房地產的經濟效用為基礎來評估房地產價格的方法,所以收益法不但具有充分的學術理論依據,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在國內被廣泛用于收益性房地產的評估。
二、收益法在我國房地產估價中應用的特點
(一)收益法的含義
收益法是指通過估測被評估房地產未來預期收益現金流量的現值來判斷房地產價值的方法。它的思路是:在服從房地產評估的原則前提下將利求本,簡而言之就是采用資本化率和折現的方式來判斷預算投資的價值。收益法采用的技術手段是投資回報和收益折現,把所評估的房地產預期生產能力和獲取利益的能力作為估價的標準來評估房地產的價值。這種評估方法因為有理論的支持容易被各方所接受。
(二)、收益法估價的基本原理
收益法所依據的基本原理則是預期原理,假如將投資的時刻看成是評估時點的話,那么從現在開始購買具有一定收益年限的房地產是就表示在以后的收益年限之內可以不停的獲得凈收益。假如現在投入一定量貨幣的金額通過以后每年的預期凈收益的折現后得到的現值總和,那么這個現值金額就是該房地產的價格。
(三)、收益法適用的對象和條件
收益法僅僅適用于具有收益或者有潛在收益的房地產項目,對于無收益或潛在的收益難以計算的房地產項目不適用。收益法適用的條件是:能夠準確的預估房地產未來的收益,而且能夠比較準確的量化風險。
(四)、收益法估價使用的步驟
1.收集房地產的收入和相關費用的資料;
2.預估此房地產項目潛在的毛收入;
3.估算有效的毛收入;
4.估算運營的相關費用;
5.根據條件,選取適合的報酬率;
6.選擇適當的計算公式求出收益的價格。
(五)、收益法計算公式
如果在有限年期的情況下每年的年純收益為 A,收益保持相對穩(wěn)定,并保持n 年不變,資本化率固定為Y。 其計算公式為:
公式V= A/Y·[1-1/(1+Y)^n]
其中: V ── 房地產在估價是的收益價格
A ── 房地產純收益
Y ── 房地產資本化率
n ── 房地產剩余的使用年限
三、收益法存在的問題
(一)、房地產評估機構對收益性房地產的理解不到位
在進行房地產評估時,很多評估師指因為只考慮到眼前短暫的房地產所帶來的利益而采用用收益法,對于潛在具有收益價值的房產沒有采用收益法。
(二)、房地產評估中無形的資產所帶來的收益很難從房地產收益中剝離
由于評估師來自于不同的環(huán)境和背景,所以他們對無形的資產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就導致評估機構在房地產評估中,不經意的把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直接計算到房地產的收益中。有些評估師雖然意識到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是由于使用評估方法的限制,收益法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房地產評估價格信息的來源缺乏限制著收益法的正確使用
我國的房地產進入完全的市場經濟時間比較短,市場機制也不健全,信息來源有限,所以很多時候由于預期收益和資本化率確定的難度使得估價師在評估工作實際中不太愿意使用收益法。
(四)、運用收益法評估房地產價值的質量不是很高
這主要表現在:評估師因為企業(yè)、行業(yè)、政策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缺乏分析深入研究,缺乏房地產價格信息的積累,對于房地產產生的收益和資本還原率的把握不準確、取值隨意,最終導致評估結果與客觀實際偏差較大。其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評估師不能正確的運用收益法,另外就是外界的干擾。
四、運用收益法在房地產估價中相關對策
1、預期的收益選擇和確定。
與預期收益額有關收益的主要有三種:毛收入、有效毛收入、凈收益,對應的收益額確定為:毛收入總額、有效收入總額、凈收益額。由于每個經營者的素質、經驗和資源的差異,會導致現實的收益差距,故在選擇和確定預期收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客觀收益,而不能以現實收益作為估算的依據。
2.折現率即資本化率的確定
通常在確定折現率時,需要遵循四個原則:①不能低于無風險的報酬率;②不能把行業(yè)的基準率作為確定折現率的依據;③折現率要和收益額之間要相匹配;④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確定的原則。
收益法中采用的適當合理的資本化率,是應該同等于與獲取該房地產所產生的純收益具有著同等風險的折現率。
五、結束語
收益法在房地產估價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常用的4種基本方法之一,是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收益法在房地產評估中的應用環(huán)境跟以前比較起來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資本化率的取值方面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 在以后的實踐中應不斷總結經驗使之趨于合理和完善, 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依然任重而道遠。
六、參考文獻
[1]姜楠,王景山.資產評估[M].第一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1:第89-139頁.
[2]柯小霞.收益法在房地產評估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0,第21期:第237-238頁.
[3]馬小琪.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應用原理與異同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第1期:第23-26頁.
【關鍵詞】企業(yè)價值評估;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
一、當前企業(yè)價值評估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1)成本法。成本法又稱資產加和法,對于企業(yè)價值評估而言,具體是指構成企業(yè)的各種要素資產按重置成本法計算的評估價值加和并扣除各種貶值因素后求得企業(yè)整體價值的方法。(2)市場法。市場法是通過在市場上找出若干個與被評估企業(yè)相同或相似的參照企業(yè),以參照企業(yè)的市場交易價格及其財務數據測算出價值比率,通過分析、比較、修正被評估企業(yè)的相關財務數據,確定被評估企業(yè)的價值比率和評估值。(3)收益法。收益法,也稱收益現值法,是利用投資回報和收益折現等技術手段,將評估對象的預期獲利折算成現值,用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二、三種評估方法的比較分析
(1)評估原理的比較。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項資產時,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不會超過該項資產的現行構建成本,如果投資對象并非全新資產,投資者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不會超過扣除各種貶值因素以后的構建成本。市場法依據的是替代原理,即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購置某項資產時,愿意支付的價格不會高于市場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市場價格。收益法評估技術思路認為,任何一個理智的投資者在購置或投資于一項資產時,所愿意支付的貨幣數額不會高于所購置或投資的資產在未來能給其帶來的收益。從評估原理上講,三種評估方法都是科學的,評估方法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各種評估方法之間可以相互替代和驗證。(2)評估方法的前提條件。市場法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有一個活躍的公開市場,二是公開市場上要有可比的資產及其交易活動。收益法的前提條件一是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并可以用貨幣衡量,二是資產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可以預測并可以用貨幣衡量,三是被評估資產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成本法的前提條件:一是被評估資產處于繼續(xù)使用狀態(tài)或被假定處于繼續(xù)使用狀態(tài);二是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能夠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價值。(3)評估方法的局限。成本法是對單項資產的加和,成本法使用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對不可確指的資產如商譽進行評估。市場法的運用過程中,參照物的選擇和各種因素的調整難度較大。首先,評估對象和參考企業(yè)所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往往不盡相同;其次,對價值比率的調整是運用市場法極為關鍵的一步,需要評估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技術能力。收益法需要預測資產未來收益、資本化率、受益期限,這就需要認真分析影響資產預期客觀收益的主客觀因素,被評估企業(yè)所具有的行業(yè)風險、地區(qū)風險、企業(yè)自身風險,以及評估對象獲利時間的長短。成本法直觀、確定、容易理解,相對于市場法和收益法,其客觀依據較強。市場法通過市場比較來確定評估價值,是最直接、最具有說服力的辦法。資產的價值在于其未來為擁有者或控制主體帶來的收益,所以收益法也是一種較為科學合理的方法,特別是利用收益法估算的企業(yè)整體價值中包含了不可確指無形資產商譽的價值。
三、企業(yè)價值評估中評估方法的選擇
1.評估方法的選擇的實質。第一,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與具體技術方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片面地把資產評估中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當作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人為將資產評估方法限制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方法的范圍內。比方成本法中也利用費用折現的方法確定功能性貶值或經濟性貶值,收益法中也通過市場比較確定資產合理的收益額、收益期限和資本化率。第二,對特定經濟行為,在相同市場條件下,對處在相同狀態(tài)的資產進行評估,其價值應該是客觀的,評估方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各種方法的驗證提供了理論依據。資產評估方法選擇實際上包括了一個不同層面的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和綜合的過程,這個過程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層面的選擇:其一是關于資產評估技術思路層面的選擇,即分析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所依據的資產評估技術思路的適用性;其二是在各種資產評估技術思路已經確定的基礎上,選擇恰當適用的實現各種評估技術思路的具體評估技術方法;其三是在確定了資產評估技術思路和具體評估技術方法的前提下,對運用各種評估技術思路和具體評估技術方法所涉及到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我們必須強調資產評估方法選擇是資產評估技術思路與實現評估技術思路的各種具體評估技術方法,以及各種評估技術方法所使用的各種經濟技術參數選擇的統(tǒng)一。
2.評估方法的選擇。(1)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與評估目的,評估時的市場條件,被評估對象在評估過程中的條件,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基礎和價值類型相適應。這里所說的評估目的主要指的是資產評估的特定目的,資產評估的特定評估目的既是資產評估所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又是資產評估結果的具體用途。資產評估特定目的會在宏觀層面上對資產評估對象及其面臨的市場條件具有約束和限定的作用,從而對評估技術思路、評估具體技術方法和評估方法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評估時的市場條件和評估對象的條件是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主客觀因素,它們與資產評估目的一起不僅共同構成了資產評估的價值基礎,也構成資產評估得以進行的條件基礎和信息基礎。不論是資產評估的技術思路的選擇,還是實現這些評估技術思路的具體評估技術方法的確定,或是評估技術方法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不可能離開或偏離資產評估得以進行的條件基礎和信息基礎。如處于困境中的企業(yè)、收益具有周期性特點的企業(yè)、經營狀況不穩(wěn)定以及風險問題難以合理衡量的私營企業(yè)就不適合用收益法進行評估。資產評估中價值類型是資產評估價值基礎之上的資產評估結果及其價值屬性。價值類型是從資產評估結果及其價值屬性的角度對選擇資產評估技術思路、實現評估技術思路的具體評估方法,以及具體評估方法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進行約束。從理論上講,資產評估中的三種基本方法都可以評估資產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注冊資產評估師必須清楚,不論運用什么方法評估資產的市場價值,必須保證評估方法所使用的各種信息資料都取自于公開市場的證據。而不論運用什么方法評估資產的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都應當考慮相關的非市場因素。評估方法作為實現評估目的及其價值目標的手段和工具,評估方法及其運用不應當,也不允許偏離所要實現的資產評估目標及其要求。(2)評估方法的選擇受各種評估方法運用所需的數據資料及主要經濟技術參數能否收集的制約。每種評估方法的運用所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參數的選擇,都需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作為基礎和依據。在評估時點,以及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某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的收集可能會遇到困難,當然也就會限制某種評估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在這種情況下,評估人員應考慮采用替代原理和原則,選擇信息資料充分的評估方法進行評估。例如,對于既無市場參照物,又無單獨經營記錄的資產,只能選擇成本法進行評估;對于工藝比較特別且處在經營中的企業(yè),可以優(yōu)先考慮選擇收益法;面對相對活躍的市場和充分的參照物,可優(yōu)先考慮選擇市場法等等。(3)注冊資產評估師在選擇和運用某一方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應充分考慮該種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并注意滿足該種評估方法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清楚,在選擇和運用評估方法時,如果條件允許,應當考慮三種基本評估方法在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如果注冊資產評估師可以采用多種評估方法時,不僅要確保滿足各種方法使用的條件要求和程序要求,還應當對各種評估方法取得的各種價值結論進行比較,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做相應的調整,確定最終評估結果。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清楚,關于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實際上是專業(yè)評估人員根據實際條件約束下的資產或模擬條件約束下的資產的價值進行理性的分析、論證和比較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做出有足夠理由支持的價值判斷。任何將評估方法選擇和運用的過程簡單地理解為評估公式或評價模型的使用或計算的過程都是不正確的。
參考文獻
[1]溫蓓.國有企業(yè)改制應重視商譽評估[J].中國資產評估.2006(10)
[2]李雪,于曉紅.企業(yè)改制中的資產評估及其方法應用[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8(12)
一、評估方法
按照評估方法與評估目的相匹配的原則,本次評估采用收益法進行。收益法是指通過預測被評估無形資產經濟壽命期內各年的預期收益,并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現求和,得出評估基準日的現值,以此確定被評估無形資產價格的一種方法。收益法的基本原理是資產的購買者為購買資產而愿意支付的貨幣量不會超過該項資產未來所能帶來的期望收益的折現值。收益法的適用前提條件為:
(1)被評估資產必須是能夠用貨幣衡量其未來期望收益的單項或整體資產;
(2)產權所有者所承擔的風險也必須是能用貨幣來衡量的。本次評估采用收益法的理由如下:
①某省H醫(yī)藥電子商務系統(tǒng)軟件具備持續(xù)使用或經營的基礎和條件;
②資產經營與收益之間存在較穩(wěn)定的比例關系;
③未來收益和風險能夠預測及可量化。
④對該資產未來收益預測較為客觀,且折現率的選取較為合理。
收益法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P:被評估資產的評估值;未來第i年資產的預期收益;
r:折現率;
n:預期收益年限。
二、評估過程
由收益法公式可知,重點在于確定收益期限、預期收益和折現率三個參數。
1.收益期限的確定
本次委估的計算機軟件屬于電子商務公司的專用系統(tǒng)軟件,由于該領域內的軟件對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極高,因此軟件競爭相對受到一定限制,該軟件的使用壽命要比一般領域里的軟件的壽命相對長一些,故可判斷該軟件的經濟壽命至少達到5年。
另一方面,由于本次評估的軟件內涵包括源程序和相關文檔,受讓方可以進一步升級、完善甚至再開發(fā),若考慮進行兩次再開發(fā),每次開發(fā)可以延長1-2年壽命,則我們認為該等軟件的經濟壽命應該可以達到8年。即從評估基準日計算,在今后的8年內,通過對軟件的不斷改進,本次評估的軟件在今后8年內不會完全被更為先進的軟件所取代。
2.預期收益的確定
參閱H公司2003-2006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對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判斷H公司是否存在超額收益。
考核超額收益主要從企業(yè)的銷售凈利潤率和資產凈利潤率看是否超出行業(yè)的和社會的平均水平。H公司2003年至2006年的銷售凈利潤率穩(wěn)定在2.28%至4.9%之間,四年平均為3.65%,對于電子商務公司來說算是保持相當高的水平。因為醫(yī)藥電子商務屬于長線投資,前期網絡建設投資巨大,但越到后期投入比例越少,相應地利潤率也會逐年提高。H公司2003年至2006年的資產凈利潤率在5.16%至16.62%之間,且逐年增加,其四年平均為10.28%。假定將該企業(yè)的總資產變賣成現金存入銀行,獲取合法利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一期憑證式國債,發(fā)行期為2006年3月1日-3月31日。本期國債總額為600億元,其中3年期420億元,票面利率為3.14%,5年期180億元,票面利率為3.49%。而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以下簡稱存款利率)分別為3.24%和3.6%可以認為社會平均收益水平指標。H公司前四年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0.28%,是社會收益水平3.24%的3.17倍。前四年的資產收益率大大超過同行業(yè)的、第三產業(yè)的和社會的平均資產收益水平6%。故評估人員確定H公司存在超額收益。
營業(yè)收入以某省100億元藥品交易額為依據計算。本項目未涉及增值稅,營業(yè)稅按5%,城市維護建設費及教育費附加分別按營業(yè)稅的7%和4%計取。本項目為醫(yī)藥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建設項目,若取得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所得稅稅率為15%,現遵循穩(wěn)健原則,按33%計算。
備注:前1-2年為H公司外購該軟件的建設期,原因是該軟件系統(tǒng)要求相關的硬件設施比如大型服務器、局域網等作為固定資產投資。
3.確定該無形資產的利潤分成率
根據對該類軟件的交易實例的分析,以及該軟件系統(tǒng)對被評估企業(yè)的收益貢獻性分析,采用對銷售收入的分成率為3%。在國際市場上一般技術轉讓費不超過銷售收入的3%—5%,如果按社會平均銷售利潤率10%推算,則本軟件技術轉讓費為銷售收入的3%的利潤分成率為30%。在技術商品的買賣中,利潤分成率LSLP(Licensor’sShareofLicensee’sProfit)的計算公式為:
LSLP(%)=技術商品價格/買方獲得總利潤*100%
4.確定折現率
本次評估以宏觀預測的商業(yè)服務業(yè)經濟增長最低值8%作為行業(yè)風險報酬率(《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4年經濟藍皮書);以當年國債五年期利率3.49%作為無風險報酬率;以無風險報酬率的80%即2.51%作為其他風險報酬率。
折現率=8%+3.49%+2.51%=14%
關鍵詞:產權交易 企業(yè)整體資產 評估 收益現值法
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的理論分析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yè)產權交易日顯頻繁,由此涉及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的事項也日漸增多。由于理論界和實務界對企業(yè)整體資產所包含的內容、范圍及含義存在分歧,因此對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應采用何種方法也存在分歧。不同的評估方法產生不同的評估價格,最終影響企業(yè)產權交易的公平性。
筆者認為,對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是采取單項評估加總還是采取整體評估的方法,應該取決于資產交易的不同目的。單項資產評估強調的是一般資產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而整體資產評估強調的是資產的組合效應,因此,一般來說,當組成企業(yè)的各類資產分別被當作一般生產要素來轉讓時,整體資產評估只能采用單項資產評估加總的方法;如果企業(yè)的資產業(yè)務涉及到產權變動,如股份制改造、合資、兼并等產權交易,即企業(yè)被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轉讓時,企業(yè)資產應采用整體評估的方法。
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采取整體評估方法進行評估時,不能以企業(yè)(或者說是企業(yè)的全部資產)作為直接評估對象,而必須以企業(yè)內由多種資產所組成的資產集合體所具有的獲利能力作為評估對象。因為前者實質上是單項資產評估的疊加,沒有揭示出企業(yè)各項資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而企業(yè)作為一個盈利性組織,在本質上必然要求各項資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使其具有生產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構成企業(yè)整體的各項資產,作為具體的生產要素在企業(yè)中發(fā)揮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它們必須按統(tǒng)一的盈利目標要求構成整體,從而具有作為整體的特定功能。因此,企業(yè)中即使單項(件)資產并不十分完善,但它們同樣可以綜合、統(tǒng)一成具有良好功能的整體。所以,在企業(yè)產權交易過程中,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時,必須以資產集合體所具有的整體獲利能力作為評估對象,即應采用收益現值法來評估企業(yè)整體資產,并據此判斷企業(yè)整體資產的價格。
收益現值法在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中的運用
采用收益現值法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就是根據企業(yè)整體資產未來的獲利能力,即未來的預期收益,按適當的折現率和資本化折算成收益現值,并以此作為企業(yè)的產權交易價格。這里所說的折現率是指將未來收益折算為現值的比率,一般應等于社會平均資產收益率,因為資產評估的價格應是社會公平價格。而資本化率則是指投資回收率,即每年按多大比率收回投資資本,實質上也是單位資本形成所需要的年收益額,因此它在本質上也決定于社會平均資產收益率,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意味著比照資金投入量的大小取得相應收益的權利,等量資本可以取得等量收益。但在實際評估中,往往按照資本無風險、最安全、收益率最低的原則來計算確定資本化率,以行業(yè)平均資金利潤率為基礎,同時考慮市場利率、通貨膨脹率等因素。
由于企業(yè)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不同及預期收益的變化趨勢不同,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的收益現值法具體有兩種操用方法:
年金本金化價格法
年金本金化價格法是在分析企業(yè)內外部情況的基礎上,預測出企業(yè)未來若干年的收益,并將其年金化,然后再把已年金化了的企業(yè)預期收益資本化,以此來確定企業(yè)整體資產的評估價格。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P――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價值
I――資本化率 R――折現率
A――企業(yè)年收益率
Rt――預期未來第t年企業(yè)收益
年金本金化價格法是假定企業(yè)未來若干年內的收益水平足以代表企業(yè)未來長久的收益水平。因此這一方法適用于已進入規(guī)模生產期,且預計今后生產經營比較穩(wěn)定、收益波動較小的企業(yè)。
預期收益能力法
預期收益能力法是在充分了解企業(yè)內外部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yè)近幾年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狀況的分析,預測出企業(yè)未來幾年的年收益,并假定從第“n+1”年開始直至未來永久,企業(yè)將保證等額的年收益并作出預測,然后將兩部分收益進行折現處理,同時對后階段的收益現金再進行資本化,以此來確定企業(yè)整體資產的評估價格。計算公式為:
式中:
P――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價值
Rt――預測年限內第t年的預期年收益
Rn+1――從第n+1年開始直至未來的等額年收益
R――折現率 I――資本化率
運用收益現值法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應注意的問題
收益現值法的適用條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證券市場發(fā)育的健全,各種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運用收益現值法對涉及產權交易的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將成為一種必然,而且也是與國際接軌的基礎。但是并不是任何企業(yè)的產權交易都可以以企業(yè)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為對象運用收益現值法來進行評估。在實際工作中,任何一項資產都可作為單項資產進行評估,即單項資產的評估沒有什么條件,從而采用單項資產評估加總的方法來確定企業(yè)整體資產的價值也是無條件的。但是以企業(yè)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為對象運用收益現值法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則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
首先,企業(yè)整體資產必須能夠不斷自我補償和更新,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持續(xù)使用,并保證其獲利能力。我們知道,當企業(yè)資產分別采用單項資產評估加總的方法和以整體資產獲利能力為對象進行整體評估的方法進行評估時,其評估結果在質上和量上都是不同的。從質的規(guī)定性來看,整體評估是從企業(yè)資產所具有的整體獲利能力來評估企業(yè)的價值,因此其評估結果是企業(yè)的收益現值或者說是企業(yè)的整體交易價格。而單項資產評估加總所得的結果則是企業(yè)的重置價格,即是在現時價格水平上重新購建企業(yè)全部資產的支出,或者說是企業(yè)各項資產分別出售的變現值。而從量上來看,整體資產評估價值往往與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間有差異。這種差異便是由資產的集合效應所帶來的“商譽”,這種商譽實際上是超額收益本金化的現值,但它不能單獨計量,必須從企業(yè)整體獲利能力上進行綜合評估。當然實際中也存在負商譽的企業(yè),企業(yè)出現負商譽實際上就是潛在虧損,長期虧損的企業(yè)不符合持續(xù)經營條件,不能采用整體評估的方法,只能采用單項資產評估加總的方法。
其次,企業(yè)整體資產的未來收益必須可以預測,并可用貨幣計量。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的實質是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而不是資產本身的成本價值,因此,如果企業(yè)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即企業(yè)的未來收益無法預測或無法貨幣化,則不能采用整體的方法。必須指出,這里所指的企業(yè)未來收益不是指企業(yè)未來的生產經營收入,而是指業(yè)主收益,即企業(yè)未來的稅后凈收益。從企業(yè)發(fā)生產權變動、確定企業(yè)產權交易價格這一特定目的來看,潛在的投資者所關心的只是成為該企業(yè)的業(yè)主后能獲得多少預期收益,而其能夠分享的收益只是稅后凈收益。
再次,必須有相對完善的產權交易市場。這是企業(yè)產權交易得以進行的外部條件,它必須具有以下特征: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交易各方沒有強制、壟斷和操縱價格的能力;交易各方都具有充分的經濟信息,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了解市場情況;交易各方都是理性的市場主體,具有獨立判斷和理智選擇的能力;有較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保障。
確定企業(yè)未來收益應考慮的因素
運用收益現值法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從而確定企業(yè)的產權交易價格,關鍵是要正確地估計企業(yè)的整體獲利能力,合理地預測出企業(yè)未來收益。因此,運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評估時必須充分考慮影響企業(yè)未來收益的各種因素。
企業(yè)所擁有的現實存量資產。企業(yè)現實存量資產是指企業(yè)所擁有的全部可確指的資產。一般情況下,企業(yè)擁有的資產數額越大,其獲利能力也就越大。因此,對企業(yè)進行整體評估,首先必須考慮以單項資產評估值為基礎的企業(yè)資產總額,這是對整體資產進行評估的基礎。
企業(yè)存量資產的質量及匹配情況。企業(yè)只有擁有質量優(yōu)良的資產且內部資產結構合理,匹配協(xié)調,才能最大限度的形成綜合生產能力,企業(yè)資產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資產的匹配包括各類資產之間的匹配和同類資產之間的匹配。一般來說,固定資產盈利能力較強,但固定資產的增加,勢必導致流動資產需求的增加,當流動資金短缺時,就會造成停工待料,使固定資產閑置,造成企業(yè)收益率下降。同類資產間的匹配也同樣重要,如:企業(yè)機器設備與房屋建筑物間的匹配,生產設備與動力設備之間的匹配,主要材料與輔助材料的匹配等,同樣會影響企業(yè)綜合生產能力的形成和發(fā)揮。
企業(yè)或其產品所具有的某些優(yōu)勢。如企業(yè)具有行業(yè)壟斷性質或產品專利等特殊優(yōu)勢,具有長期建立起來的優(yōu)秀品牌或因達到經濟規(guī)模而使成本降低的一般競爭優(yōu)勢。這類企業(yè)在特定期間內收益會很高或收益增長較快,但具有特殊優(yōu)勢的企業(yè)會隨著壟斷的解除、專利到期而使收益及收益增長速度下降;具有一般優(yōu)勢的企業(yè)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競爭者不斷成長,其收益及收益增長率也會慢慢下降。因此在評估時要充分考慮進入企業(yè)所在行業(yè)的難易程度。無論是資本還是技術的原因,進入企業(yè)所在行業(yè)的難度越大,即行業(yè)壁壘越高,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消失的速度就越慢。
企業(yè)經營管理水平。企業(yè)擁有同樣的資產,但由于經營管理水平不同,其資產的獲利能力會產生相當的差距。對企業(yè)管理水平的考慮,除注意企業(yè)管理層的才能、經營管理思想方式外,還應對企業(yè)的人員構成、技術素質、員工的集體認同感,特別是企業(yè)信譽等進行綜合考察。
企業(yè)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經濟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間地域上有機的結合,對企業(yè)的運輸成本、勞動力成本和經濟效益產生重要影響。企業(yè)所處地理環(huán)境是影響企業(yè)獲利能力的重要因素,評估時也應著重進行考察。
企業(yè)受宏觀經濟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程度。一般來說,企業(yè)受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程度越南深,其收益的波動性也越大,評估時應將收益的波動性與對企業(yè)評估時所采用的折現率結合起來,這類企業(yè)的風險性較大,因此應采用較高的折現率。
收益的確定應以企業(yè)現有規(guī)模為基礎。如通過發(fā)行股票、增資擴股、合資及資產重組等帶來的未來收益不能全部歸為待評估企業(yè)整體資產的價值。因為這意味著企業(yè)資產的產權主體發(fā)生了變化,其收益并非為原產權主體獨自享有,也包括應該有新的產權主體所享的部分收益。如果其現有規(guī)模不宜測算,而以其產權主體發(fā)生變動后的預期收益作為測算基礎的,則必須將新股東應享有的收益予以扣除。
除以上這些因素外,企業(yè)在確定收益時還要考慮企業(yè)產品技術發(fā)展前景、市場發(fā)展前景、產品銷售價格、生產成本以及以前年度的生產經營業(yè)績等,總之,對企業(yè)整體資產進行評估時,必須對影響企業(yè)未來收益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從而使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價值盡可能合理。
參考資料
1.湯巖麗,企業(yè)整體資產評估方法探討,《中國資產評估》,2001.4
一、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參數的確定
(一)自相關期權估價方法的適用性檢驗
知識產權收益的自相關性主要是源于被解釋變量的自相關,也就是經濟變量的慣性作用。由于知識產權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改進的機會,其應用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存在收益的慣性作用,如果前期知識產權管理到位,價值提供的多,那么后期肯定會沿用前期的管理模式確保價值不會遭到損害。如果前期管理不到位,價值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那么后期就會對前期的模式進行糾正,確保價值能夠被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來。因此,知識產權收益一般來說是存在自相關性的。
知識產權的收益存在自相關,滿足自相關期權模型的假設條件,但是對于評估而言,理論上的分析還不足以確保假設的正確性,因此在使用自相關期權模型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要對知識產權的收益進行自相關檢驗。在自相關檢驗方法中,一般有殘差圖示和回歸分析、D-W檢驗以及高級自回歸檢驗。D-W檢驗通過對預期收益進行一階自回歸,得到D-W統(tǒng)計量,計算過程清晰,計算結果可靠,并且在該檢驗過程中可以再次進行統(tǒng)計顯著性檢驗,因此可以在繪制散點圖初步確定存在自相關的基礎上,使用該方法進一步判斷自相關性。在使用回歸檢驗法進行檢驗時,需要建立多個輔助回歸方程,通過對模型進行顯著性檢驗來確定是否存在自相關性,其檢驗過程十分復雜。該方法與高階自相關檢驗法一樣,主要適用于二階以上自相關性的檢驗。由于自相關期權模型假設收益存在一階自相關,因此放棄使用這兩種方法,確定選用圖示檢驗法和D-W檢驗法對知識產權的預期收益自相關性進行檢驗。
(二)參數的確定
使用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需要確定七大參數,模型參數的確定方法也要根據所評估的知識產權進行相應調整,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各參數在用到實物期權估值后意義的變化。
1.知識產權的預期收益現值S
要得到某類知識產權的收益現值,如果該類知識產權能夠在市場中找到已經應用了類似的知識產權生產出的產品,那么就可以據其收益情況用收益法估算自身產品的收益,并通過分析整個行業(yè)和該類知識產權的風險確定恰當的折現率,對收益進行折現得到預期收益現值。如果知識產權是獨創(chuàng)的,找不到類似產品,則可以根據專家預測產品未來市場情況,得到模擬的收益現值。
2.知識產權的執(zhí)行價格K
知識產權的執(zhí)行價格即知識產權開發(fā)應用商業(yè)化成本的現值,主要包括研發(fā)設備投入、人力成本以及維護成本等。這些數據需要根據現有的會計數據及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作出估計。當預計技術未來會發(fā)生變化時,成本也會發(fā)生變化,此時如果能夠構建出恰當的成本變化函數,可以使執(zhí)行價格的估計更加準確。
3.知識產權的期限T
知識產權的期限也就是知識產權擁有競爭優(yōu)勢的存續(xù)期,一般取決于知識產權本身的屬性。在確定該期權時,一般主要根據知識產權給所有者帶來競爭優(yōu)勢的年限來確定,如果該年限無法確定,則使用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年限確定。
4.知識產權的收益波動率
在實物期權估價模型的各個變量中,知識產權收益波動率是最難估計的一個變量。這是因為很多知識產權具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并且大多是首次投入到市場中。確定該參數一般是通過尋找擁有相同或類似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的歷史數據,得出其股票價值的近似標準差。如果無法找到擁有相同或類似知識產權的上市公司數據,也可以先確定影響該類知識產權收益波動率的各種因素,通過綜合考慮影響因素的變化,間接估算出該知識產權的收益波動率。
5.無風險利率 rf
無風險利率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投資于國債等幾乎無風險的債權時所能獲得的收益率。嚴格來說,在實物期權模型中要求是以與期權存續(xù)期相同的該類債券的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在我國,由于政府對利率的嚴格調控,也可以使用同期的銀行利率進行計算。
6.歷史影響系數β
該系數是自相關期權定價模型的重要特征,它體現了資產前期表現對后期的影響,反映了資產收益自相關的程度。通過對自相關檢驗的各種方法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D-W檢驗能夠很容易地得出該系數。并且由于該檢驗隨機項的產生機制是一階自回歸,與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相一致,D-W統(tǒng)計量中的即是歷史影響系數β,因此該系數可以通過D-W統(tǒng)計量來計算得到。
(1)
其中,是原數列應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的殘差,為一階自回歸系數。
7.極小常數值h
h>0是預先設定的任意小的常數。h在模型推導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模型體現自相關過程,因為自相關需要從連續(xù)時間上表示出前期和后期。同時,由于自相關期權估值模型是連續(xù)時間模型,要體現連續(xù)時間的前后期就要求h要盡可能小,幾乎可以趨近于零。并且其取值大小對估值影響不大,雖然原則上h>0,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可以簡單假設,這并不影響估值的準確性。
通過對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和B-S(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進行比較發(fā)現,由于基礎假設不同帶來模型參數設置的不同,在B-S五大基本參數的基礎上,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設置了另外兩個參數變量,分別是極小時間間隔和歷史影響系數。其中極小時間間隔的主要作用是幫助體現連續(xù)時間段上的前期和后期,并且要求該間隔盡可能小,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fā),提出可以為其賦值為0,從而簡化模型的計算但并不影響模型的準確性。歷史影響系數的主要作用是體現標的資產的自相關性,資產前期的收益表現會對后期產生影響從而存在潛在的價值,因此該系數對模型的應用至關重要。從適用性檢驗中可以利用D-W統(tǒng)計量來計算得到歷史影響系數,從而為該模型的應用提供了思路。
二、案例比較分析
(一)案例說明
某項知識產權利用收益法經過評定估算,于評估基準日2007年6月30日的評估價值為34532.25萬元。已知預期收益如表1所示。
將該案例利用自相關估價模型得到的結果與B-S模型和收益法估計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二)B-S評估
利用B-S期權模型進行評估,首先必須確定其五個參數。
1.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在收益法評估結果的基礎上加上基建期初始投資成本,從而直接得到該項知識產權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萬元
2.執(zhí)行成本現值
在評估基準日,基建期的投入成本與未來的現金流量現值是公司作出是否進行投資決策的關鍵要素。如果投入成本過大,公司可以延時或者放棄,此時,投入成本與期權模型中的執(zhí)行價格的涵義一致,因此將基建期的成本投入作為執(zhí)行成本,可得到:萬元
3.存續(xù)期
通過前期的技術分析可知,該項知識產權的可利用年限為18.9年,為方便計算,取T=19年。
4.預期收益波動率
根據技術人員的經驗,預計預期收益波動率為30%。
5.無風險利率
我國政府的記賬式國債期限最長期限為15年,因此無法直接得到與期權存續(xù)期相等的國債利率,但是根據表2,通過比較10年期國債和15年期國債的利率走勢,可以預估20年期債券利率大約在5%左右,因此可得到:r=5%。
將上述參數帶入B-S模型,得到使用B-S模型的評估值為:C=58793.29萬元
(三)自相關期權模型評估
1.模型可行性分析——收益相關性檢驗
首先通過圖示檢驗法初步判斷預期收益是否存在自相關性,再通過D-W檢驗法得到確切的統(tǒng)計量值,并通過統(tǒng)計顯著性對模型合理性再次進行檢驗。將表1中的數據做殘差散點圖,大部分散點落在一、三象限,說明序列殘差存在正相關性,同時也表明序列r,即該知識產權的未來收益存在正相關性。
2.一階自回歸的判斷
由于該自相關期權定價模型要求收益是一個一階移動平均過程,因此首先要對其進行檢驗。對數列預期收益r及提前一期預期收益r(-1)數列應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得到一階自回歸的統(tǒng)計分析表,如表4所示。
通過表4可以看出,D-W統(tǒng)計量的值是0.85,比較接近于0,顯示出序列r存在正自相關。同時,回歸的統(tǒng)計顯著性檢驗也顯示通過,證明結果是可以接受的。進一步檢驗是否存在二階自回歸,如表5所示,D-W近似等于2,且二階滑動平均過程是不顯著的,因此說明收益滿足一階自回歸滑動平均過程,符合模型假設。
通過檢驗和一階與二階自回歸分析,證明了知識產權的收益存在自相關性,一方面說明在以往的評估方法中,不對知識產權的收益進行相關性分析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使得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的應用具有了實踐基礎。
3.參數確定
由于對該知識產權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執(zhí)行成本現值、存續(xù)期、預期收益波動率和無風險利率的選取在兩個期權估價模型中的內涵一致,因此此處沿用表3的數據。除了上述五個參數之外,應用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還需要確定另外的兩個參數:歷史影響系數和極小常數值h。其中,h值的意義在于輔助模型的推導,并且要求盡可能小,因此可以簡單假設其值為0。同時根據式(1)和表4可以得到:,從而,。
由此,可得到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的七大基本參數取值如表6所示。
4.評估結果
根據自相關期權估值模型可得到,;該知識產權的價值為萬元。
(四)評估結果的比較分析
對該知識產權通過三種估值方法進行評估,得到估值結果對比情況如表7所示。
從表7可看出,三種評估方法得到的評估價值還是存在很大差異。首先,使用收益法評估的價值是該知識產權的獲利價值。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評估出的價值比收益法評估的結果高了約70%,高出部分價值是戰(zhàn)略價值,這是因為實物期權估值模型更全面地考慮到了未來存在的一些機會的價值,其能夠有效避免知識產權價值的低估問題。使用自相關期權估價法評估出的價值比收益法的結果高了約81.64%,比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估價法的結果高了約6.7%1,這是知識產權的內部管理價值,這說明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更好地評估出了管理柔性的價值。由于可以根據該知識產權的前期利用狀況來調整后期的管理策略,避免前期存在的問題,維持正確的管理措施,其預期收益之間勢必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使用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評估知識產權得到的價值應該是最全面的。
三、基于收益自相關判別來識別管理效應
由于D-W檢驗和歷史影響系數之間存在著一個近似的定量關系,因此可以從D-W統(tǒng)計檢驗結果入手,來分析這一歷史影響系數,從而在估值之前進行管理效應的識別,為企業(y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已知,由這一關系可知2,DW的取值范圍在[0,4]之間,當DW接近2時,數據不具有相關性。這個接近程度根據數據特點而不同,會有一個約束上限和下限()。
當,時(),說明收益之間存在正相關性,管理是正效應的;當,時(),說明收益之間存在負相關性,管理是負效應的;當,時(),收益之間的相關性不明顯,管理無改進;當時(),說明知識產權的收益是獨立的經濟變量,每年的收入不可預測、是一個隨機變量,這說明沒有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利用。
同時,對于知識產權而言,其期限一般較長,像商標等甚至具有無限期的性質,因此,分析該系數對估值結果的影響可以幫助企業(yè)管理者認識到其影響程度,并根據此影響程度進行決策調整,從而改進企業(yè)價值。令從[-1, 1]之間以5%的比率變化條件下計算評估值,當收益負相關和不相關時,對自相關期權估值的影響甚小,可忽略不計,這恰好說明在沒有管理效應時,知識產權的歷史影響不是主要因素;當收益正相關時,這種影響使得評估值在2%~3%之間增長,隨著相關程度的增強而加大。
任何經濟收益,只要具有獲利性質,則其收益一定是具有時間相關性的,以往在估值模型中假設收益是獨立隨機變量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符合經濟規(guī)律的。但是現實中收益的大小又受到內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有可能體現不出這種相關性,因此就有必要在估值之前判定這種收益的關系,如果沒有,說明企業(yè)的管理存在問題,就應該對企業(yè)管理層提出警示,尤其是呈現管理負效應時,促使管理層提出改進策略,為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測提供基礎。在改進的管理水平上再進行評估,才是有意義的,因為在評估中首先是假設企業(yè)處于持續(xù)經營或者至少在平均管理水平上。只有收益呈現正相關時才能使得這一假設成立。
不僅如此,可以根據表4所示的一階移動平均過程的回歸方程形式來預測收益,如果遇到收益的跳躍,則以該跳躍點為重新預測的起點。
對于知識產權來說,很多評估目的是為了評估新技術購買的交易價值,或者為知識產權開發(fā)與否作出價值判斷,因此,該系數的準確性對評估價值至關重要。
四、結論
本文提出在評估知識產權時要對其收益進行自相關檢驗,并提出了具體的檢驗方法,并以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的歷史影響系數為指標來量化收益的管理效應,從而為企業(yè)提升其自身價值提供了途徑。同時,本文將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應用于知識產權的價值估計,并提出了其七個參數的確定方法。通過對知識產權的實物期權特性分析以及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在評估知識產權中的適用性分析,發(fā)現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為知識產權評估提供了更為合理的評估途徑,實例分析證明了這一點。
知識產權的獲利價值是由于其壟斷性帶來的,可利用收益法來評估;戰(zhàn)略價值是評估企業(yè)未來發(fā)展機會部分,可利用實物期權模型來評估;而經營管理價值是體現企業(yè)在知識產權存續(xù)期內的管理柔性的,根據其前期管理經驗來調整后期的管理策略,這一管理使得其收益出現自相關性,因此可利用自相關期權估價模型來評估。
經營管理價值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產權進行收益管理而不斷積累的,這部分價值由于分散性和模糊性導致目前并未得到有效重視。對收益管理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日常管理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通過對前期管理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管理思路,使知識產權應用的前后期順利銜接,從而挖掘出潛在價值。而這一過程正是知識產權收益呈現自相關特征的原因。
商譽的評估與其他無形資產評估相比較,也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有:(1)整體性。商譽評估的整體性是依據商譽的非獨立性。 由于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因而它不能單獨存在,只能依附于企業(yè)整體,是所有有形資產共同作用的結果。離開了企業(yè),商譽的載體就消失了,也就不存在商譽的價值。因此,商譽是企業(yè)整體價值中一個無形的構成要素。評估它的價值要從企業(yè)整體獲利能力上把握,并且只有在繼續(xù)經營的條件下,企業(yè)的商譽才是有價值的。(2)分析性。 商譽評估的分析性是依據商譽構成要素的多元性。形成商譽的因素很多,難以用任何方法或公式對其形成的各項個別因素單獨確定其價值,只能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作為依附于企業(yè)整體的一項無形的綜合經濟資源來看待,所以,商譽評估的結果也是按照一個總額對其計價,不能按照形成商譽的每個因素單列評估值。(3)評估基礎的單一性。 這一特性是由商譽的實質決定的。由于商譽形成的不可確指性,商譽存在判斷標準的唯一性以及商譽的評估結果是對企業(yè)未來超額收益的按現時價格的反映,商譽評估的基礎只能是企業(yè)超額效益。(4)評估結果的雙重性。 商譽的價值是由企業(yè)整體收益水平體現的。其價值量大小取決于企業(yè)整體收益水平和行業(yè)平均收益水平的比較,當企業(yè)的收益水平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時,商譽的價值為正值,反之,則為負值。由于商譽具有正負性,因此,它的評估對企業(yè)獲利能力也具有積極或消極影響。商譽的評估值,既可能使企業(yè)資產出現增值,也可能使其出現貶值。
企業(yè)改組過程中應否對改組企業(yè)的商譽進行評估入帳,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主張不能對改組企業(yè)的商譽評估入帳。其主要理由為:(1)改組企業(yè)的商譽是自創(chuàng)商譽,按照目前會計通行的做法, 自創(chuàng)商譽不確認入帳。(2)資產改組中對商譽的評估還缺乏切實可行、科學的方法,主觀隨意性較強,改組企業(yè)出于自身的考慮,往往要求評估機構高估商譽價值。高估商譽折價入股,會損害新投資者的利益,這顯然與商譽的性質不相符。實際工作中對商譽的誤解,也增加了改組過程中商譽評估的難度。
企業(yè)改組中是否對商譽評估入帳,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改組模式來確定。在整體改組模式下,如果改組后沒有新的投資人加入的條件下,改組企業(yè)的商譽不能評估入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在改組前和改組后是繼續(xù)經營的同一企業(yè),只是企業(yè)制度和經營機制發(fā)生了變化,沒有影響企業(yè)的產權發(fā)生變動,這與一般繼續(xù)經營的企業(yè)是一樣的,自創(chuàng)商譽不評估入帳,符合會計處理慣例。在分離改組和合并改組模式下,應對改造企業(yè)的商譽評估入帳。其依據是:(1)保護投資人權益的需要。在分離改組和合并改組模式下,涉及到改組企業(yè)的產權發(fā)生,如果改組企業(yè)存在商譽,為了保護改組企業(yè)投資人的利益,有兩種方法,一是對改組企業(yè)的商譽評估確認入帳,即將改組企業(yè)商譽價值折股入帳。二是不對改組企業(yè)的商譽評估入帳,改組企業(yè)資本對新投資人實行溢價,以此彌補改組企業(yè)投資人商譽的價值。在這兩種改組模式下,資產評估是一個必須的內容,在對其它資產進行評估的同時,一起對商譽進行評估,可以保持改組工作的完整性。(2)商譽會計慣例的需要。 在分離改組和合并改組模式下,實質上發(fā)生了企業(yè)的轉讓行為,只不過不象兼并那樣直接、明了。在這兩種模式下,改組企業(yè)讓渡了一部分股權,因此,它符合在企業(yè)轉讓時需對商譽確認的會計慣例。(3 )現行法規(guī)的要求。《國有資產管理局關于組建上市公司及發(fā)行上市股票資產評估若干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改組設立社會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上市股票”必須進行資產評估:“社會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資產及負債均應劃入資產評估的范圍,其中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機器設備、在建工程、建筑物、土地使用權、專利、商譽和商標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其他資產、負債等,不得遺漏?!?/p>
企業(yè)改組中商譽評估的前提和方法企業(yè)改組中確定改組企業(yè)商譽的價值,是改組中的一個難點和關鍵內容。為了搞好這項工作,應依據一定的前提條件,運用合理的評估方法對改組企業(yè)的商譽進行評估。
根據商譽的性質及其評估特性,企業(yè)改組中對商譽的評估一般應建立在以下前提條件之上:(1)繼續(xù)經營前提。 它是指改組企業(yè)將以現在經營實體和經營狀況持續(xù)不斷地經營下去,而不會發(fā)生改變。經營實體如果發(fā)生變化,不再存在,商譽附著的主體消失,商譽不再存在。經營狀況如果發(fā)生變化,改組企業(yè)盈利能力下降,商譽的價值源泉減少,導致商譽價值的降低甚至消失。(2)超額收益前提。 超額收益是改組企業(yè)是否存在商譽的先決條件。改組企業(yè)存在超額收益,表明存在商譽,應評估入帳;反之即使改組企業(yè)擁有某些形成商譽的因素,也不能將之作為商譽評估入帳。也就說,在繼續(xù)經營的前提下,改組企業(yè)商譽最終表現在企業(yè)的超額收益上,商譽價值的存在與否,關鍵在改組企業(yè)整體收益水平的高低,對它的評估總是與企業(yè)整體評估相聯(lián)系的,商譽的評估方法也只能從企業(yè)整體評估角度來加以運用。當前,商譽有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割差法
割差法是用企業(yè)的總體價值扣除各項有形資產和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價值后的差額,以之來確定企業(yè)商譽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采用割差法一般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確定企業(yè)總體價值。其計算原則是:假設買主在購買一項資產時所付出的代價,不僅不多于他購買具有同樣風險因素的同類資產,并且還能預計該項資產用于既定目的投資時,可以為其帶來連續(xù)的預期收益,將連續(xù)的預期收益折現,折現之和即為該項資產的現值。
第二步,確定企業(yè)有形資產和可辨認無形資產價值。由于這些單項資產都是能夠重置,需要進行補償的,一般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重置成本法比較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重置全價和應計損耗,在運用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的客觀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重置成本法是單項資產評估運用得較為廣泛的方法。特別是在企業(yè)改組中,運用重置成本法對單項資產進行資產評估,可以提供單項資產的價值資料,有利于調整帳簿和重編報表。
第三步,割差計算商譽的價值。商譽價值=企業(yè)總體價值-企業(yè)各單項資產價值之和
割差法在企業(yè)改組中運用較為方便,企業(yè)改組必須進行資產評估,改組企業(yè)各單項資產的價值資料已經具備,只是用企業(yè)的預期收益折現確定企業(yè)總體價值,就能評估商譽的價值。割差法的基本思路是企業(yè)總體價值大于各單項資產價值之和的差額是企業(yè)實際已擁有,但尚未入帳的資產,確認為商譽。割差法評估商譽是以資產的價值為基礎。這一思路在理論上是合理的,在確定的企業(yè)總體價值和各單項資產價值都是公允和真實的情況下,評估的商譽價值也是客觀和可信的。但是,割差法沒能反映商譽是超額收益的實質,再加上人為評估的因素,評估的商譽與企業(yè)實際擁有的商譽差距較大。
(二)超額收益法
超額收益法是以改組企業(yè)的超額收益為基礎,以之評估企業(yè)商譽的方法。這種方法體現了“商譽依企業(yè)超收益而存在”的性質,因此,這種方法從理論上講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可進而分作三種方法:
1.超額收益倍數法
超額收益倍數法是將超額收益的一定倍數作為企業(yè)商譽的評估價值。這種方法的具體運用步驟為,首先確定企業(yè)所處行業(yè)的正常收益率,可用行業(yè)平均收益率來代表正常收益率,并根據改組企業(yè)資產總額計算出正常收益。其次,根據企業(yè)過去3~5年的盈利情況,計算出企業(yè)的盈利水平。企業(yè)的盈利水平減去正常收益即為超額收益。最后,依據評估主體的經驗,在經得投資各方同意的情況下,確定超額收益的倍數,評估計算出商譽的價值。
超額收益倍數法計算方法簡單,但人為因素太重,影響其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在改組商譽評估中,常常作為筐算之用,而非評估入帳的方法。
2.超額收益資本化法
超額收益資本化法的基本思路是超額收益是商譽創(chuàng)造的利益,按一般資本報酬率,需有多少價值的資產才能創(chuàng)造這一利益,據此確定商譽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G=(I-rC)/i式中:G——商譽價值I——預期年收益r——行業(yè)資本平均收益率C——企業(yè)的資本額i——資本化率超額收益資本化法是基于改組企業(yè)在未來幾年的收益水平足以代表企業(yè)存續(xù)期間的收益水平。因此,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那些已進入成熟期,并且在可預計的若干年內,生產經營比較穩(wěn)定的改組企業(yè)。
3.超額收益現值法
超額收益現值法的基本思路是改組企業(yè)商譽這項無形資產能給企業(yè)在未來時期內帶來多少超額收益,這些超額收益按一定的資本報酬率進行折合成現值,以之對商譽進行評估。這種方法的步驟為:首先,合理確定改組企業(yè)超額收益的剩余經濟壽命。其次,確定在剩余經濟壽命期內的超額收益。最后,評估確定商譽的價值,測定合理的折現率,企業(yè)剩余經濟壽命期間預期超額收益的折現額之和,便是企業(yè)的商譽評估值。
超額收益現值法反映了企業(yè)超額收益不可能永久存在的客觀事實,當改組企業(yè)的超額收益只能持續(xù)有限年度時,應運用此方法來評估商譽價值較為合理。
商譽評估中的幾個問題
(一)商譽評估的基本參數及其確定
影響商譽評估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兩個:收益額和收益率。
1.關于收益額。在改組評估工作中,收益額是指企業(yè)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條件下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獲得的報酬額,代表性的指標是凈利潤和現金凈流量。一般來說,收益額應選擇企業(yè)現金凈流量。其依據是:首先,現金流量比凈利潤更具有客觀性。企業(yè)凈利潤是按照權責發(fā)生制計算出來的,確定成本、費用時包括了當期計提的折舊費用、各種攤銷費用等非付現成本,而折舊費用、攤銷費用的計算,受人的主觀因素影響折舊費用和攤銷費用等付現成本,計算出的凈現金流量就較為客觀。其次,現金凈流量比凈利潤更體現現代財務理念。按照現代財務理念,對于企業(yè)獲取未來的收益,不僅要考慮其數量,而且要考慮獲得收益的時間,即在進行財務對策分析時必須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現金凈流量指標具備這個條件。改組企業(yè)預測確定未來收益額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因素:(1)商譽評估中預期收益的特殊性。 預期收益是受改組后行為主體影響的,因而現行影響收益的主觀不利因素應該排除,它不是因改組而產生的,而改組效益新增收益的因素也不能計算在內,但企業(yè)擁有的構成商譽的有利因素,如職工素質、工作秩序、公共關系、卓有成效的管理,只要已經形成足以對未來產生影響,應予以考慮。 (2)影響預期收益的物質因素。企業(yè)物質因素長期制約收益,因而需根據現實物質條件來確定預期收益,但若資產轉用、局部修復、改進可以大大提高效益,不是改組行為的影響,而是經營行為的結果,應考慮增收的預期收益。(3)影響預期收益的環(huán)境因素。未來環(huán)境的變化, 雖然確實與當前資產狀況無關,但是由于資產不能適應這種環(huán)境變化,從而影響收益,則應考慮。
2.關于收益率。收益率的代表形式有:(1)一般銀行利率。 它代表了最一般的資產收益率,是除銀行儲蓄外的任何一項投資的最低機會成本。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非完全市場化,通常不作為資產收益率的確定依據。(2)無風險利率。它是指政府發(fā)行債券的利率, 常常又稱為安全利率。由于我國債券市場的不發(fā)達,債券利率也不反映資金的市場利率。(3)風險收益率。風險與收益并存。 投資者因承擔風險需要有較高的投資回報,高于安全收益率的額外報酬率即為風險報酬率,其高低取決于承擔風險的大小。(4)組合收益率。 它是由幾個收益率指標進行組合所形成的收益率。在資產評估中,收益率指標一般是組合收益率。商譽評估中的組合收益率是指折現率及本金化率。理論上其數值一般為安全收益率、風險收益率、通貨膨脹率三者之和。實際評估中,依評估對象及目的不同進行選擇。在改組中評估商譽應選擇行業(yè)平均收益率,其理由為:(1)行業(yè)平均收益率是一種組合收益率。 它是反映一個行業(yè)或同類企業(yè)投資平均獲利水平的指標,包括了進行一項投資的安全收益率,進入改組行業(yè)承擔投資風險的報酬率以及為使投資保值而抵補通貨膨脹影響的報酬。(2)行業(yè)平均收益率體現商譽的本質。 商譽是依超額收益而存在,超額收益是企業(yè)超過行業(yè)平均收益率的差額。以此評估的商譽價值才是真實的。(3)體現了企業(yè)改組的特點。 改組企業(yè)雖然導致了行為主體、經營機制等發(fā)生了變化,但不會損害企業(yè)的創(chuàng)利源泉。改組企業(yè)的創(chuàng)利源泉是原行業(yè)領域,以行業(yè)平均收益率評估商譽才是合理的。
在商譽評估中應保持資產收益率與收益額同一口徑。在企業(yè)商譽評估中的收益額及資產收益率有若干種,但不論選擇何種指標作為企業(yè)收益額及資產收益率,兩者必須保持其計算口徑及統(tǒng)計口徑的一致。另外,評估當中,應注意現有會計報表的財務指標的計算口徑是否符合企業(yè)評估要求。在一般情況下,不可照抄現行會計報表中的有關指標作為評估中的收益額及資產收益率,需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商譽評估中的重疊性
第一條 為規(guī)范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制定本指導意見。
第二條 本指導意見所稱商標資產,是指權利人所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持續(xù)發(fā)揮作用并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注冊商標權益。
第三條 本指導意見所稱商標資產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資產評估準則,對商標資產的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fā)表專業(yè)意見的行為和過程。
第四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遵守本指導意見。
第五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與商標資產價值估算相關的其他業(yè)務,可以參照本指導意見。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六條 從事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的評估機構應當持有財政部門頒發(fā)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
第七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資產評估準則。
第八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經過專門教育或者培訓,具備商標資產評估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評估經驗,具有專業(yè)勝任能力。
第九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在合理考慮評估對象、評估目的、市場條件等因素的基礎上,恰當選擇價值類型。
第十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合理確定評估假設和限定條件,分析、估算中應用的數據、信息應當與評估假設和限定條件保持相關性和一致性。
第十一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勤勉盡責,保持應有的職業(yè)謹慎,避免出現對評估結論具有重大影響的疏漏。
第三章 評估對象
第十二條 商標資產評估對象是指受法律保護的注冊商標資產權益,包括商標專用權、商標許可權。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明確商標資產的權利屬性。評估對象為商標專用權的,應當關注商標是否已許可他人使用及具體許可形式。評估對象為商標許可權時,應當明確該權利的具體許可形式和內容。
第十三條 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資產評估涉及的商標通常為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
第十四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要求委托方明確商標的基本狀況,通常包括:
(一)商標的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及其說明,商標注冊號、注冊期限及核準的注冊類別;
(二)商標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以及商標注冊、轉讓和繼承程序辦理情況;
(三)指定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
(四)在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情況。
第十五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關注商標資產的法律狀態(tài)。商標資產的法律狀態(tài)通常包括商標注冊人及變更情況,商標續(xù)展情況,商標專用權質押情況,商標專用權權屬糾紛及涉及訴訟情況等。
第十六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將評估對象確定為單一商標或者商標組合。
對商標專用權評估時,應當將商標注冊人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和服務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作為商標組合。
第十七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許可權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要求委托方提供商標登記機關的備案資料或者有關商標許可約定的書面文件,應當關注商標許可形式對商標資產價值的影響。
第十八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注冊商標專用權質押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關注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歷史質押記錄,以及對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注冊的相同或者類似商標一并辦理質權登記的情況。
第四章 操作要求
第十九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對商標資產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必要的現場調查、市場調查,并收集相關資料等。
注冊資產評估師在調查過程中收集的相關資料通常包括:
(一)商標注冊人的基本情況;
(二)商標和有關權利事項登記情況;
(三)商標權利限制情況,包括在時間、地域方面的限制以及質押、法律訴訟等;
(四)公眾對商標的知曉程度;
(五)商標使用的持續(xù)時間;
(六)商標宣傳工作的持續(xù)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七)與使用該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相關的著作權、專利、專有技術等其他無形資產權利的情況;
(八)宏觀經濟發(fā)展和相關行業(yè)政策與商標商品或者服務市場發(fā)展狀況;
(九)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使用范圍、市場需求、經濟壽命、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競爭狀況;
(十)商標使用、收益的可能性和方式;
(十一)類似商標近期的市場交易情況;
(十二)商標以往的評估及交易情況;
(十三)商標權利維護方面的情況,包括權利維護方式、效果、成本費用等。
第二十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盡可能獲取與商標資產使用相關的財務數據或者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對商標資產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必要的分析。
第二十一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了解商標資產與相關有形資產以及專利權、專有技術和著作權等無形資產共同發(fā)揮作用的情況,并考慮其對商標資產價值的影響。
第二十二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分析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需求,關注商標的美譽度、認知度以及商標商品或者服務在相關行業(yè)的市場競爭力等因素對商標資產價值的影響。
第二十三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 關條件,分析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一種或者多種評估方法。
第二十四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收益法進行商標資產評估時,應當合理確定預期收益。
商標資產的預期收益應當是因商標的使用而額外帶來的收益,可以通過增量收益、節(jié)省許可費、收益分成或者超額收益等方式估算。確定預期收益時,應當區(qū)分并剔除與商標無關的業(yè)務產生的收益,并關注以下因素:
(一)商標商品或者服務所屬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
(二)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地位;
(三)相關企業(yè)的經營情況,經營的合規(guī)性、技術的可能性和經濟的可行性。
第二十五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收益法評估商標資產時,可以按照銷售收入、利潤或者現金流等口徑,合理估算商標資產預期產生的收益。
第二十六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收益法評估商標資產時,應當根據商標商品或者服務所屬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合理確定收益期限。收益期限需要綜合考慮法律保護期限、相關合同約定期限、商標商品的產品壽命、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份額及發(fā)展?jié)摿Α⑸虡宋磥砭S護費用、所屬行業(yè)及企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商標注冊人的經營年限等因素確定,收益期限不得超出商品或者服務的合理經濟壽命。
第二十七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收益法進行商標資產評估,應當綜合考慮評估基準日的利率、資本成本,以及商標商品生產、銷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經營、市場等方面的風險因素,合理確定折現率。商標資產折現率應當有別于企業(yè)或者其他資產折現率。
商標資產折現率口徑應當與預期收益的口徑保持一致。
第二十八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市場法進行商標資產評估時,應當對收集的可比交易案例與評估對象進行比較,分析在交易時間、權利種類或形式、交易方的關系、獲利能力、競爭能力、預計收益期限、商標維護費用、風險程度等方面的差異。
第二十九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成本法進行商標資產評估時,應當考慮商標資產價值與成本的相關程度,恰當考慮成本法的適用性。
商標重置成本包括合理的成本、利潤和相關稅費等。
第三十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運用成本法進行商標資產評估時,應當關注評估對象的貶值。
第三十一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對同一商標資產采用多種評估方法評估時,應當對各種方法形成的初步評估結論進行比較分析,形成合理的最終評估結論。
第五章 披露要求
第三十二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在履行必要的評估程序后,根據《資產評估準則――評估報告》編制評估報告。
第三十三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執(zhí)行商標資產評估業(yè)務,應當在評估報告中披露必要的信息,使評估報告使用者能夠合理理解評估結論。
第三十四條 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在評估報告中反映商標資產的特點,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一)商標注冊人的基本情況;
(二)商標的基本情況;
(三)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基本情況;
(四)商標商品或者服務的生產、銷售中涉及的著作權、專利、專有技術等其他無形資產的情況;
(五) 商標資產產生收益的方式;
(六)商標剩余法定保護期限以及預計收益期限;
(七)對影響商標資產價值因素的分析過程;
(八)使用的評估假設以及限定條件;
(九)商標資產許可、轉讓、訴訟以及質押等情況;
(十)有關評估方法的主要內容,包括評估方法的選取及其理由,評估方法的運用和邏輯推理計算過程,各重要參數的來源、分析、比較與測算過程,對初步評估結論進行分析并形成最終評估結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