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我的語文教學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我的語文教學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的語文教學故事

第1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1. “誦讀”中教育學生的語言能力 能夠流傳下來并被編入語文教科書的古詩,它不是呆板八股文,它是表情達意、狀物寫景的明理工具,它具有豐富的情意性、思想性,充滿了人文關懷。所以,老師在教學朗讀古詩中要抓住古詩的用韻、平仄、句式、味道、感情,還有重點詞語,優(yōu)美的語言特色,讓學生在朗讀中品位,琢磨,理解;還要求學生數(shù)讀中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感情。

古詩幾乎都押韻的,讀起來都是瑯瑯上口的。除了要求學生讀準確,古詩的韻味最重要。畢竟,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文化素養(yǎng)還沒達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老師在范讀中,透過文字,注入感情,“讓詩歌是用以達到目的地的事物”。利用古詩的“工具性能”,教育學生文字的美、語言的美、思想的美,所以,優(yōu)美的朗讀首當其沖。

例如,《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游子吟》、《贈汪倫》、《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泊船瓜洲》等古詩表達的是濃濃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等,老師`范讀的時候,用深情,稍微慢的語氣。如《曉出凈慈送林子方》、《絕句》、《江畔獨步尋花》、《詠柳》、《》等寫自然景物美麗的詩歌,用清快明朗的語氣來讀。又如《春種一粒粟》,《蠶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漁者》表達了詩人對窮苦勞動人民不幸的生活的深切同情,所以用緩慢的、有點低沉的語氣來讀,把重要的詞重音讀。“農夫猶餓死”這句,“餓死”要讀出那種控訴的語氣來。

2. 在多元誦讀中抒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通過誦讀能將自己的體會、情感表達出來,通過讀,在課堂上營造教師、學生、作者彼此間心靈相融、情感相通、協(xié)調合拍的良好共鳴體,從而提高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審美、文化等綜合素養(yǎng)。且古詩詞“麻雀雖小,五臟懼全?!苯處熢谥笇W生誦讀時要注意詩的節(jié)奏、韻腳及合適的音調,從而恰當?shù)乇憩F(xiàn)詩中的思想感情。

重視朗讀首先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學生讀出不同的感悟,同時教師要成為引領學生朗讀的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讓學生漸入佳境,讀出層次:筆者在教學陸游的《示兒》時,按照這樣的教學流程進行朗讀指導。(1) 初讀詩文,介紹背景,了解詩人的“悲愁”心事。(2) 精讀詩文,了解遺憾,弄清詩人的“悲愴”心境。(3) 研讀詩文,理解信念,感受詩人的“悲壯”心愿。在初讀的基礎上,確定悲涼的朗讀基調,精讀詩文引領學生用深沉的語氣表達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研讀詩文時引領學生用堅定的激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的愛國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3. 讀出感情 注意節(jié)奏 初讀成句,研讀成意,品讀體會,那么自然就進入誦讀環(huán)節(jié)了。誦讀是情感的升華,更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拓展、鞏固的延伸。教學古詩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聲情并茂的個讀,加之繪聲繪色的齊讀,注重停頓和節(jié)奏,讓節(jié)奏和音律的美引導學生進入詩的境界,理解詩的內容。如《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語氣要緩慢,“使”后要稍停頓。下面詩句按平長仄短的規(guī)律試讀: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才能令詩有韻味,才能誦讀有感情,與作者心靈產生碰撞,達到共鳴,從而真正地走進文本。

第2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A-

0033-01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效益低,教師與學生在大投入中無法收獲正比的效益。筆者認為語文教學存在著目標單一化、途徑無效化、過程虛無化的問題,由此提出語文教學應實現(xiàn)目標綜合化,促使社會之人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途徑實踐化,促發(fā)內容形式的高度融合;實現(xiàn)過程主體化,促進課堂版塊的簡約高效,以此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目標綜合化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到各種錯誤教學思潮的影響,總是以單一逼仄的教學目標統(tǒng)領著語文教學的方向和策略,致使語文教學始終處于高耗低效的尷尬境地。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學生的認知活動,更是學生借助語文平臺認識世界、接觸社會、反思人生的過程。教學目標綜合化,就是要在語文教學中建立立體化、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還語文教學該有的立體和豐厚,讓學生在語文教學的滋養(yǎng)下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提升,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益無窮。例如在教學《牛郎織女》一課時,教師并沒有將教學的目標窄化在體驗人物形象的單一模式中,而是借助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幫助學生總結分析民間故事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則,從故事內容探討正確愛情觀的形成,分析制度與壓制對古代勞動人們的思想禁錮,并引領學生分析民間故事之間存在的差異與類同,豐厚了課堂教學的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也就順理成章。

二、途徑實踐化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能依托教師的越俎代庖,而必定要引導學生身體力行,通過自身在語文天地中的實踐,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提升。

1.以目標遴選形式。語文教學中實踐的方式和策略可謂良多,而選擇怎樣的實踐形式則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文本內容由教師做出合理選擇,如果這一根本策略發(fā)生偏斜,則所有語文實踐只能處于形式主義的泥沼中,無法取得應有的價值。如《燕子》一課文字優(yōu)美清新,應以欣賞品味、朗讀咀嚼為主線;《二泉映月》文章情感飽滿真摯,則應以朗讀體驗、涵泳體悟為主線;《鳥語》一文寫作特色鮮明,則需要以探尋寫法、隨文練筆為主線等。

2.以目標甄別內容。到了高年級,文本的篇幅明顯變長,值得歷練的語言價值點比比皆是。顯然,語文教學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那么,教師該如何甄別遴選?筆者以為可從兩方面考量:在語言形式上要精煉優(yōu)美,富有典型性和獨特性;在價值意旨上要承載文本價值內核和思想重點。如教學《永遠的白衣天使》一課時,教師不是逐段地講授課文,而是先讓學生找出文本的中心語句:“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苯處熯\用這一中心句燭照全文,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一一尋找可供印證的內容,生發(fā)解讀體悟,形成朗讀探尋、理解思考、激情表達的實踐歷練,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過程主體化

1.教學環(huán)節(jié):由繁向簡。課堂中的教學設計過于復雜既容易影響教師的教學思路,同時也會干擾學生思考和品悟。教學設計應有意識地刪減繁瑣的環(huán)節(jié),留下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富有余地進行品味思考。如教師在執(zhí)教《哪吒鬧海》時,將課堂分成概述、詳述、轉述三個版塊,學生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對文本二度創(chuàng)作的轉換。教師教得清晰,學生也學得輕松。

2.教學程序:由放到扶。傳統(tǒng)的教學沿襲由教到學和由扶到放的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閱讀,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但語文學科更應該剔除一切干擾,讓學生率先界入文本,形成閱讀期待,以確保閱讀教學的原生態(tài)。例如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時,教師沒有對文本進行過多的指導,而是讓學生全身心浸入文本,讀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在交流時,學生提出了讓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八路軍為什么要讓一個孩子放哨?為什么王二小還沒有脫離敵人,八路軍就忙著開槍呢?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得不引發(fā)了關于兒童參與戰(zhàn)爭話題的討論,使得課堂邁向了新的層次。

3.教學模式:由個體到群體的優(yōu)化。班級授課制最大的意義在于學生觀點的彼此交互融通、思想的碰撞再生。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群體價值的力量,讓學生在合作中拓展認知視角與渠道,集思廣益,增加認知信息量,實現(xiàn)認知價值互補,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還以《牛郎織女》為例,在課文行將結束之際,教師要求學生分小組探究民間故事存在的共同性和差異性,讓學生在合作中大膽言說,自由表達,最終感知了民間故事的價值意旨,體驗了民間故事的創(chuàng)作初衷,提升對民間故事的審視層次。

第3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思想道德;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222-01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是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俗話說:育人之妙,存乎一心。因此,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我們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中蘊含著的豐富德育因素,選好切入點,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樣,使語文課堂影響人、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取得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從而達到“道”伴“文”行學語文的目的。初中語文教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yǎng)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可根據(jù)不同的課內外內容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來感染學生,用文章所體現(xiàn)的積極內容來陶冶學生,利用周圍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來點化學生,讓學生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有崇高道德的人。

我在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實踐中,對語文教學如何具體、靈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現(xiàn)將積累的幾點體會淺談如下。

一、要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特征

初中學生的年齡段大致在13~15歲這個范圍內,這是一個特殊的年齡層次,在“身”和“心”兩方面都呈現(xiàn)出自身獨有的特點。一般而言,和小學生相比時,他們表現(xiàn)得具有相對獨立的個性心理,具有初步的價值觀念,能分辨出一般的是非美丑,一般也能估量到自身行為的直接后果。但與高中生相比時,他們在人格心理、自覺的人生設計、理性分析能力諸方面又明顯要差一個層次。語文課的思想教育必須重視這些特點,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掌握學生心理特征,激發(fā)興趣十分重要,學生雖然年少,可心靈十分純潔,他們都希望受到表揚,表揚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榮。為此,我常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批語,在班里表揚。然而對于犯了點錯誤的學生,一般他們也總不想失面子,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處理這類問題十分慎重。有一次作業(yè)后,我讓一部分同學們把作業(yè)重新做一遍,結果有一位同學讓其他同學代為作業(yè)。當我知道了非常生氣,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評他一頓,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點,就保留了他的面子,過后和他交談,曉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淚。我在同學面前,不但不批評他,還表揚了他,后來他進步了。這樣,他更堅定了他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后來,他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還主動擔任班級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員,被評為“文明學生”。

二、要講究教學活動的方法與藝術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和兼顧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質教育,這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然而,語文教學畢竟應該以語文教育為主,我們不能因為強調德育而沖淡了語文教育的本色和主體。因此,德育教育在滲透中要講究藝術性和操作方法。

在教俄國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義》一課前,我先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請同學們以《我的愿望》為題寫一段文字。有位學生這樣寫道:“我的愿望是以后設計電腦游戲,因為電腦游戲太有趣了?!边@位學生平時就喜歡玩電腦游戲,并因此影響功課。上課時,我讀了幾位同學寫的文章,其中就有這位學生的,不出我所料,有些同學聽了哈哈大笑,那位同學也意識到了什么,頭埋得很低。我趁機說:“大家不要笑,這電腦游戲并不是人人都能設計的,他其實就是想成為一名電腦軟件設計師,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理想,但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實現(xiàn)理想,就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點,你們有足夠的信心嗎?”接著,我給他們講了《生命的意義》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故事,當我講到保爾在身體殘疾、雙目失明的情況下,還以非凡的毅力堅持寫作時,我注意到所有的人都震撼了,包括剛剛那位低著頭的同學,也許他在暗暗下決心吧!此時,我讓大家齊聲朗讀保爾站在烈士墓前思索人生意義的這段話:“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呢?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你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這樣,在你臨死的時候,你能夠說:我的全部生命和整個力量都已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睆耐瑢W們鏗鏘有力的朗讀聲中,我已感受到了他們?yōu)閷崿F(xiàn)理想的高昂情緒和堅定信念。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藝術構思與傳達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為關鍵的是,構思與傳達的主體這“源頭”必須“活水”長流!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能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諧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去領略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藝術殿堂里一幅幅閃耀著人類理性光輝的美麗圖畫。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作為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新世紀的“德育工程”任務還很艱巨,如何將德育工作有機的滲透于我們的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待于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細致地嘗試與探索!

參考文獻:

[1]羅玉榮.芻議初中語文教學新課導入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10).

[2]陸超.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學習(上),2011,(4).

[3]肖云生.樊橋水;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導入[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22).

[4]蔣紅艷.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5).

第4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世人呼吁語文教學改革久矣。讀王君老師的文章,讓人從當下應試語文教學的沉重中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活在語文課”中的“青春語文”在成長。如果語文教學果若王君老師那樣執(zhí)著追求并勉力踐行的“青春語文”,如果每堂語文課都如王君老師那樣富有詩意、激情并充滿青春的活力,語文課還會“味同嚼蠟,形同雞肋”嗎?人們對語文教學還會有那么多的詬病嗎?

龐榮飛老師的文章用客觀冷靜的理性審視眼光,飽蘸著一個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刻思考和深沉情感,對王君這位70后語文教師的成長和改革探索進行解讀和分析,并提出了青年語文教師成長的路徑。

兩位老師的文字,如爛漫春光一樣讓人感到充滿詩意和激情。一口氣讀下來,除了讓人思考之外,還是一種享受。諸君不妨讀讀看。

(編 者)

在許多時候,我發(fā)覺自己是一個工作和生活不能完全分開的人。

朋友說,這不是最好的狀態(tài)。最好的狀態(tài)應該是工作歸工作,生活歸生活。但是,做教師的日子越久,我越發(fā)覺自己好像是生活在工作中。其突出表現(xiàn)為:每一天的語文課“嚴重”地影響著甚至支配著我的心情,夸張一些說,是影響著我的生存狀態(tài)。

如果今天的課有意思,我就會感覺生活是陽光明媚的。反之,如果今天的語文課比較失敗,那么,我就會覺得生活是必須及時調整改善的。每一天的語文課的質量,成了衡量我生活質量的一把重要標尺。

我并非一個工作狂。除了喜歡上語文課,我還癡迷很多其他事情:我喜歡體育鍛煉,能夠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長跑;我喜歡時裝,學生們還曾經(jīng)專門研究過“昭君”牌服裝;我愛好交誼舞,碰上好搭檔也能臭美幾下子;我喜歡寫作,總樂此不彼地像打扮自己一樣涂抹與教學有關或者無關的文字……但是,這些愛好給予我的樂趣,似乎都不如上了一節(jié)好課那樣純粹和持久。我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告別講臺了,我還能到哪里去尋找像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那樣穩(wěn)定簡單又可持續(xù)的快樂之源。

細細想想,我對語文課的依賴似乎也來得很正常。

我在重慶綦江這個小縣城平民聚居的一條街上長大,父母都是破產小廠的工人。家庭背景讓我們這幫孩子少有熱愛學習的。但我還算幸運――看小說、講故事等愛好使我的語文成績還算不錯。但我絕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雖然我鉚足了勁兒認真地學,但數(shù)理化還是只能成績平平。中學時代幾乎方方面面都乏善可陳如丑小鴨一般的我,在進入了中文系之后,在做了語文老師之后,卻突然全身充滿了破蛹為蝶的勇氣和力量。

毫不夸張地說,是語文課,把我引領進了生活的大門并且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平凡女孩兒生命的尊嚴和快樂。

這種尊嚴和快樂的獲得是從一堂堂的公開課開始的。朋友們戲稱我為“賽課專業(yè)戶”“得獎專業(yè)戶”“公開課專業(yè)戶”。有一段時間,在輿論的左右下,我也反思過懷疑過公開課的價值。時至今日,當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護送著更青春的同仁們走上公開課的講臺時,我依舊常常百感交集。因為,我已有足夠的自信這樣為公開課定位了:它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簽署了一份自己教學生命的“質量保證書”。如果你曾經(jīng)登上過教學藝術的高峰,曾經(jīng)享受過教學藝術的高峰體驗,那么,你的追求就永遠會只在高峰。在公開課上,你所成就的,不僅僅是幾節(jié)“代表作”,而是成就這些代表作的追求優(yōu)秀的習慣。這習慣會使你終身孜孜不倦地興趣盎然地去成就“家常課”的厚重和精彩,于是,你也就有了成就自己人生的厚重與精彩的更大空間。

對教師而言,人即是課,課即是人,人創(chuàng)造了課,課也完善著人!上課,從優(yōu)秀的公開課到厚重的“家常課”,于我自己而言,收獲的不僅僅是榮譽,更是素養(yǎng)、學識、經(jīng)歷的磨煉、砥礪及至關重要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我的青春,變成了一堂堂活色生香的語文課;而一堂堂活色生香的語文課,也見證了我多彩靈動的青春。語文課上的一問一答,一顰一笑,真誠互動,在我不算太短的人生旅程中,鋪筑的都是純凈華美莊嚴肅穆的生命的紅地毯。

正是這無數(shù)節(jié)難忘的語文課,催生出了我的“青春語文”的教學理念。

提出“青春語文”,來源于我對現(xiàn)實語文教學狀況的切膚之痛。語文是最應該充滿青春活力的學科,中學生更理所當然是青春的代名詞,語文教師作為語文和學生之間的橋梁,理應更加生活得富有詩意和更充盈激情。但是,現(xiàn)實的狀況卻恰恰相反。在應試教育的重軛下,語文教學很難借助新課改的春風實現(xiàn)真正的突圍。本該青春的語文已然暮氣沉沉,最應青春的學生卻老態(tài)龍鐘。而語文教師,更是成為了教師中的弱勢群體,沒有發(fā)言權,難有行動力,心靈額頭白發(fā)蒼蒼。

語文教學呼喚活力!莘莘學子呼喚青春!

第5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材;經(jīng)典閱讀;有效閱讀;方法

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也是學生一定要掌控的技能。初中語文教學過程匯總,也讀教師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備一定的引導作用,而語文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其影響著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更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依據(jù),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為了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實施更為優(yōu)質的閱讀教學。

一、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典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發(fā)展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學受到以往教學形式的影響,教師對于經(jīng)典閱讀素材的應用教學并不關注,在學生學習中也沒有給予有效的引導,以此導致實際經(jīng)典素材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沒有提升,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也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國教學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師和學生看來最大的教學目標就是完成考試,但是實際教學中忽視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工作。并且,現(xiàn)階段經(jīng)典閱讀素材內容較為單一,在實施閱讀教學中沒有關注分析閱讀素材的理念和基本內容,學生沒有開闊自己的視野。由此,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明確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典閱讀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教學需求提出優(yōu)質的解決方案。

二、初中學生經(jīng)典作品閱讀的原由

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提出的教學方案都是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設置的,并沒有結合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分析,教育模式也難以滿足科學發(fā)展要求。在以往語文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對經(jīng)典閱讀素材引用、劃分和整合等形式實施學習,但是這些教學方案,難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本理念產生共鳴。依據(jù)實際案例分析可知,學生實際閱讀經(jīng)典作品的效率較低[1]。

三、提升初中經(jīng)典素材閱讀有效性的教學方案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師在實施初中語文經(jīng)典閱讀素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實施教學指導,激發(fā)學生學習和閱讀的興趣。在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的背景下,學生依據(jù)教師的引導對經(jīng)典閱讀素材實施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多學習一些具備深層含義的文章,如在學習《紅樓夢》、《三國演義》、《孫悟空》等經(jīng)典名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電視劇的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和故事背景有所了解,以此加深故事的印象,并且將自己學習到的知R引用到作文和生活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優(yōu)質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

教師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環(huán)境,促使學生收到環(huán)境的熏陶,自主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并獲取更為豐富的語文閱讀知識,同時教師要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為學生構建自主參與活動的平臺。在學習經(jīng)典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作品改編的舞臺劇、話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但可以依據(jù)活動認識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還可以鍛煉自身的表演能力,以此激發(fā)經(jīng)典閱讀素材的興趣[2]。例如,在學習《雷雨》文章的過程中,選擇文章中的一段對話,引導學生進行故事情境的再次演繹,如下文:

周沖:然而我們永遠不可以算是頂好的朋友么?

四鳳:我預備跟我媽回濟南去。

周沖:不,你先不要走,早晚你同你父親還可以回去的。我們搬了新房子,我的父親也許回到礦上去,那時你就回來,那時候我該多么高興!

四鳳:你的心真好。

周沖:四鳳,你不要為這一點小事來煩憂。世界大的很,你應當讀書,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過許多人跟我們一樣地忍受著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樂。

四鳳:唉,女人究竟是女人?。ê鋈唬┠懵?,(蛙鳴)蛤蟆怎么不睡覺,半夜三更的還叫呢?

周沖:不,你不是個平常的女人,你有力量,你能吃苦,我們都還年青,我們將來一定在這世界為著人類謀幸福。我恨這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我們都是被壓迫的人,我們是一樣。

四鳳:二少爺,您渴了吧,我跟您倒一杯茶。(站起倒茶)

周沖:不,不要。

學生依據(jù)對文章的情境展現(xiàn),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展現(xiàn)的情感特點,以此與文章產生共鳴。

(三)對學習方案實施優(yōu)化

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強,一般沒有充裕的時間實施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構建合理的閱讀方案,以此提升實際閱讀效率,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優(yōu)化經(jīng)典閱讀素材的實際意義。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經(jīng)典作品中的優(yōu)美段落、富含深意的句子、經(jīng)典描寫等內容實施記錄和整合,并在閱讀之后,結合自身的理解提出觀點,以此提升自身經(jīng)典閱讀作品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質的文學素養(yǎng)。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整篇文章的意義進行研究和分析。在結束閱讀之后,學生和教師需要溝通彼此的心得,也就是對所閱讀的作品實施積極的研究,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面對經(jīng)典閱讀素材中較難理解的部分,教師需要及時提出科學的引導,防止學生因為復雜難懂的知識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經(jīng)典閱讀作品是我國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需要得到學生和教師的關注。經(jīng)典閱讀作品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提升經(jīng)典閱讀素材的教學質量,不斷整合案例經(jīng)驗,提出優(yōu)質的教學放散,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到學習工作中,并且學習中構建優(yōu)質的閱讀習慣[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影響力,培育學生閱讀能力也是一項復雜而又全面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實施,由此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保持一定的耐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持之以恒中提升初中經(jīng)典閱讀素材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羅賢華. 探析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06).

第6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論文摘要:針對當前中職生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的特點,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活動體驗,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借助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對文本學習體驗,提高職專學生的語文能力。

職業(yè)中專語文教學的性質、特點和任務決定了它既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延續(xù),又必須在此基礎上實施新的更高層次的變革,有效地引導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中等專業(yè)學校的語文教學又好又快地發(fā)展,以提高職業(yè)中專的語文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必須正視職業(yè)中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實際,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導與實施,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那么,下面就“如何提高職業(yè)中專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這個問題,結合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激發(fā)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動機是能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而這種動力是由其學習目的決定的。在某種目的的支配下才能形成一定的學習動機,支配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千方百計把學生這種學習動機激發(fā)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那么有什么辦法呢?

首先,明確學習目的。目標不明,目的不清,難有學習動力。一旦目標清晰,目的明確,學習就有了動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語文作為一種重要的實際工具是自己將來就業(yè)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之一,使他們認識到中專生的學歷盡管較低,就業(yè)形式比較嚴峻,但現(xiàn)在社會需求大量的有一定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技能人員。幫助學生牢固地樹立起學歷低就業(yè)不一定難,多掌握一門技能可多打開一扇成功之門的觀念,從而讓學生把語文學習當成自身的需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其次,回歸生活,拉近學習距離,點燃學習欲望。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談論于丹教授和她的《論語心得》?!墩撜Z》這本讓很多人敬而遠之的經(jīng)書,在沉寂了幾千年之后,突然在一夜之間被老百姓所接受,所傳誦,這是為什么呢?筆者以為于丹教授的成功不是因為《論語》本身的魅力,而是她把原來高高在上的《論語》放回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給原本深奧枯燥的經(jīng)典賦予了生活的意義?,F(xiàn)實中的一個個生動的事例,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個個小故事,無疑使《論語》與老百姓緊密貼合在一起。這件事告訴我們:知識本身沒有深淺之分,但教法卻有好差之別。好的老師就是要讓你的知識以恰當?shù)姆椒ㄗ雒浇?,盡可能多地傳授到學生那里。中職學生的基礎差,特別對一些傳統(tǒng)文化往往提不起興趣,但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讓學生了解它們,繼承它們。我的做法是:深入淺出,拉近距離。我從一些簡單的句子入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從中體會它富含的哲理。慢慢地由簡到難。利用學生喜歡的故事形式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各地的風俗習慣。點滴滲透,潤物無聲,傳統(tǒng)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天書,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回歸生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明白語文不僅能夠記錄自己,還能讓我們閱讀他人;不僅能讓我們創(chuàng)造未來,更能讓我們穿越歷史。傳統(tǒng)文化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介紹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無處不在的魅力。它不僅是文學,更是哲學,是人生。學生在享受文字的過程中變得成熟、深刻、快樂。我想如果語文能這樣地被人們所理解,那也就實現(xiàn)了現(xiàn)在提倡的“大語文”的觀點。這要比簡單的認識幾個字,會幾個語法更能體會語文給我們的作用。

二、開展活動體驗,促進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1.影視欣賞,討論探究。在開展影視欣賞活動。影視片是一種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藝術,它滲透著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評價,具有 豐富的德育內涵。它通過表現(xiàn)美的心靈,美的行為、美的意境來感染人,使人們在欣賞評論影視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質教育。作為大眾化的影視藝術,它以其直觀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實性吸引著廣大青少年朋友。正因為這樣,語文教師應多開展一些影視欣賞活動。如學生觀看了故事片《焦裕祿》,語文教師便可以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在課外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各抒已見,最后認識到,當官要當清官,做人要做真人!這些有益的活動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2.舉辦小型故事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舉辦小型故事會,將讀和說的能力培養(yǎng)與道德品質的形成相結合。語文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舉辦小型故事會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多說。要做到言之有物、會說,必須多讀。開卷有益,只有多讀,才能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我在講授完“傳記”這一單元后,試舉辦了一次“兩分鐘故事會”。這一單元的重點課文是《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課文教學目的之一是學習廉頗、藺相如顧全大局、以國事為重的優(yōu)良品質。針對這個目的,我設置了一個課外活動。讓每個同學準備1~2個小故事。并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第一,主題必須體現(xiàn)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獻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長。在兩分鐘左右講完;第三,情節(jié)要符合傳記的特點;第四,采取抽簽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演講。結果,每個同學都作了認真的準備,故事會開得很成功。其中不乏 精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譚嗣同舍身變法等等。這次有趣的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鞏固了傳記文學的結合所學教材基本特點,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增長了他們見識,同時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3.角色表演,調動參與。根據(jù)中專生的特點,圍繞教學目的,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排短劇,進行角色表演,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中專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以具體的文學作品為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簡單易行,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如在學習老舍的話劇《茶館》時,教師可以找?guī)孜辉诒硌莘矫嬗胁拍艿耐瑢W,讓他們在熟悉劇本內容,把握劇本思想的基礎上,分配角色,在課堂上演出劇本中的精彩片斷,模仿課文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進行表演可以讓學生更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中體驗課文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動,加深對人物的理解,使得同學們如同身臨其境,既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了劇本的主旨,通過表演,學生們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達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增強文本學習的體驗性

現(xiàn)代技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給語文教學幫了一個大忙,它寓教學于一定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設情景中,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有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下,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進行,從而在大腦皮層中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在語文教學中,利用諸如多媒體之類的教學手段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yōu)美的旋律、精美的畫面,營造出了詩作的氛圍,學生們沉浸其中,就能較快地克服學習障礙,輕松得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例如可以運用配樂朗誦體驗情感,語意的表達加上旋律的伴奏,可凸現(xiàn)出一個立體的情感世界,學生沉醉在這樣的情感世界,更容易體驗出作者的豐富情感。如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組織學生聽這首詩的配樂朗誦。當樂聲響起,學生一面聆聽著朗誦者之詠嘆抒情,一面也隨音樂誦讀,感受著那美妙的樂曲,身心沉浸在琵琶聲中,仿佛走到尋陽江頭,在夜色中,迎著瑟瑟的秋風,看到茫茫江水、望著水中的寒月和岸邊的楓葉衰草,品味著琵琶聲中流露出的傷感,學生們在動聽的音樂和朗誦中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jù)職專學生的特點,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并根據(jù)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增強學習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與學習語文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江偉.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與改進舉措[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第7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關鍵詞]咬文嚼字;語文教學;教育

語文教學中最基礎、最根本的內容是什么?毫無疑問,應該是辨字釋詞,這不僅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顯露教師“內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往往可以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功效。如何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做到卓有成效地辨字釋詞?讓學生照搬、照抄和照背字典顯然行不通,這需要在“咬文嚼字”上狠下功夫。

一、“咬文嚼字”的教學體現(xiàn)

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例,在課堂教學中,只要很好地做到把“咬文嚼字”同“課文情境”和“片段練習”緊密結合起來,語文教學就可以實現(xiàn)藝術與效果的雙贏。

(一)“咬文嚼字”與“課文情境”相結合

新課標要求,“在閱讀的過程中,聯(lián)系上下文,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p>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如何讓學生結合課文情境,進行有效的學習呢?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shù)不清的挽聯(lián)掛滿了墻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薄白返俊笔鞘裁匆馑寄??學生通過朗讀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段話中作者使用了“致敬”、“痛苦”“送挽聯(lián)”、“送花圈”等詞語,這些都是追悼的具體內容,表達的是對死者的懷念之情,“追悼”的意思不言而明。接著往下讀,“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边@里又出現(xiàn)一個詞“吊唁”,學生發(fā)現(xiàn)“吊唁”和“追悼”有相同的意思,那就是二者都表示對死者的懷念。這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吊唁”還有一層意思是什么嗎?學生回過頭,上下文反復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吊唁”同時還對死者的家屬表示安慰。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了“追悼”的意思,而不必通過查閱工具書知曉,追悼“表示沉痛地懷念之意”,盡管這樣也可以體會得到,但是“致敬”、“痛苦”“送挽聯(lián)”、“送花圈”等詞語已經(jīng)準確、形象、充分地表達出了它的意思,并且還讓學生知道了“追悼”的具體形式。

這樣的“咬文嚼字”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記住了詞語的意思,體味了詞語的感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到應該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運用。

(二)“咬文嚼字”與“片段練習”相結合

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作者在形容拉車的車夫時,使用了一個詞“飽經(jīng)風霜”。通過查閱工具書,學生知道了“飽經(jīng)風霜”的意思是,“形容經(jīng)過很多艱苦困難”。這樣的解釋對學生而言比較模糊,到底“飽經(jīng)風霜”應該是什么樣子呢?學生很難弄清楚。這時候,如果老師“平地起奇峰”,“請大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用幾句話描述一下拉車的‘飽經(jīng)風霜’的臉是怎樣的。”學生都完成以后,老師請同學分別把自己的片段與大家分享,不乏精彩的描寫,“這位拉車的不過三十多歲,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歲,臉黑黑的、瘦瘦的,布滿了一道道的皺紋,眼圈深凹了下去,眼里充滿了血絲,看山去像一個霜打的茄子”。從學生的文字里,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飽經(jīng)風霜”不僅理解了,而且通過他們豐富的、形象的、準確的想象,使得這個詞語的內涵在學生的頭腦中“活”了起來。

只要做到把“咬文嚼字”與“課文情境”和“片斷練習”有機結合起來,語文教學就能實現(xiàn)藝術與效果的雙贏。

二、“咬文嚼字”的意義體現(xiàn)

通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個教學實例,我們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咬文嚼字”必不可少,它至少具有以下兩方面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咬文嚼字”可以有效避免語文的異化

由于對新課標的曲解和誤解,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不少甚至可以說具有一定規(guī)模和級別的公開課、參賽課、示范課異化成為了政治課、故事課、活動課等等,表面熱熱鬧鬧,實際卻失去了語文的味道。如果堅持“咬文嚼字”的原則,就可以回歸文本,聚焦語言,真正做到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從而避免語文異化情況的發(fā)生。

其次,“咬文嚼字”可以充分感受語文的魅力

第8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 小學語文 人文素質

《課標》明確指出人文素養(yǎng)包涵以下內容:“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薄罢J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憋@然,這段話指出了注重利用傳統(tǒng)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素質是當今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讓傳統(tǒng)文化回歸語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怎樣適時適度地把傳統(tǒng)文化融匯于語文教學中呢?

一、語文教師要做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者和精通者

我認為,語文教師要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相應的傳統(tǒng)文化根基和藝術修養(yǎng),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東西闡釋出來,還能引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教師要勤于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先豐富了自已,使自己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通者,才能豐富語文教學,才有利于把傳統(tǒng)文化有機地融匯到語文教學中去。

我非常熱愛我們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常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誦讀許多古詩詞和經(jīng)典。我還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的忠實觀眾,《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jīng)》《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論語心得》等書籍我都非常喜歡,這些欄目和書里面有很多關于歷史知識、傳統(tǒng)文化的介紹和歷史人物的解說,我從欄目和書中汲取了許多有益的知識,并把他們融匯到我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傳統(tǒng)文化的播種者,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的心中,總要自已心中有陽光?!?/p>

二、學生要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

兒童時期是記憶學習的最佳時期,也是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和形成高尚人格的關鍵時期。通過讀經(jīng)、誦經(jīng),規(guī)范言行,修身養(yǎng)性,明德開慧,培養(yǎng)人格。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1.每天早晨利用5分鐘晨讀時間講成語故事。我精心選擇了三百個典型的成語,在成語故事的學習中,學生一學期就增加300多字的識字量,還讓學生了解了30多個文化常識,知道了60多個文學典故。本學期,我們開展了成語接龍,數(shù)字疊塔,歷史故事等多項活動,用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的成語學習。

2.利用晨讀10分鐘誦讀古詩。因為我所教的是二年級的小學生,如果對他們進行枯燥的講解是不行的。我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古詩故事,通過觀看故事,讓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和詩人要表達的情感。這種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笨梢娛欠瘛皹穼W”是極為重要的。每學期舉行一次古詩文競賽活動(“千古美文”朗讀比賽、古詩文名句填空比賽、詩詞短劇表演賽、古詩文知識比賽等),一學期下來,學生已經(jīng)會讀會背80首古詩,并能理解詩的含義。

3.每天中午課前10分鐘進行《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等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在學習時要適時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去講授。例如,發(fā)現(xiàn)學生不尊重父母時,就要對學生用《弟子規(guī)》中片斷:“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然后對學生進行啟迪教育: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通過讀經(jīng)、誦經(jīng),規(guī)范言行,修身養(yǎng)性,明德開慧,培養(yǎng)人格。借由先哲的風范,熏習我的子弟,引用圣賢的智慧,教導秉性淳良的孩子。

三、注重日常教學中營造語文課堂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

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例如,學習《母親的恩情》一課,我就首先從《游子吟》這首詩開始,讓學生們從詩中感受到母愛是那么尋常,又那么偉大,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shù)游子的心。

第9篇:我的語文教學故事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活動 語文課堂

首先,提出這一設想的理論依據(jù)是這樣的:

1.語文教學的性質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們在學習文章時對文章的品評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學模式,只要是設計問題就必然讓我們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各類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發(fā)地品評文章,完成活動要求。

2.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以往我們無論如何利用設計問題或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這一目的時,感覺學習的面都很窄,只有個別學生在參與,學習主動性不夠,沒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時間量的付出、低效或無效的課堂教學效果,聽了許多節(jié)語文課都是這種感覺。如果讓語文活動成為課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會有所不同。這樣,每一堂課的語文活動都能起到鍛煉學生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

3.學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夠在愉快中學習。

過去的教學模式無論怎么變學生都不太喜歡,因為它畢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讀。但如果是語文活動就會有所不同,我想這樣的活動學生一定都樂于參與。既然參與了,那么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一定會有所提高。

教師對于設計語文活動的把握一定會比設計有預設性的問題要靈活機動得多,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還有,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設計活動中來,學習主動性會更高。

其次,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到底是什么呢?

我認為是諸如演講、導游、故事比賽、朗讀比賽、表演課本劇、賽詩會、游戲、書法品評、習作品評、名人訪談等等活動。有人會說:“我們平時也在用這些方法?!痹谶@里我要強調的是:過去我們只是偶爾用或很短的幾分鐘用,現(xiàn)在我們卻是用它來代替了整堂課的教學。以《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為例,在教學課文時,第一課時的閱讀過程我們可以用寫悼詞紀念總理為活動的開端,讓學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來向總理告別。再請學生朗讀課文,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學生已經(jīng)能夠體會到人們的心情、課文的內容了。再談談作者哪里寫得好,學生是能夠說出來的,因為他們有心理上的體驗。

我們不是一直在說好的文章能讓讀者的心理產生共鳴嗎?我們的設計就是為學生搭建一個能夠產生共鳴的平臺,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有所收獲。

第二課時的識字教學可以開一個書法品評會。

不難想象,這樣的活動無論是在讀文還是學文,也包括認字、書寫、寫作方面,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日積月累,語文素養(yǎng)一定會有極大的提高。

再次,如何來開展語文活動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實踐:

在教學一年級語文時,我上過一堂“趣味識字課”,方法是讓學生在他們精心布置的教室中找自己想學的字來學習,學生找了將近120個字,除了過去認識的大約還有七八十個是生僻的字。然后我讓學生畫蘋果,把自己認識的字畫出來,學生特別高興。接下來我又讓學生根據(jù)字義做動作讓大家猜(當然這個活動要先在小組里表演,這樣準備才充分),結果學生很快就認識了這些字,而且還會輕松地組詞呢!最重要的是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還有一堂識字課,在學完詞語后我讓學生編故事,學生興趣也很濃。

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雨鈴鐺》一課時,我開展的活動是詩歌朗誦會,學生有感情,有動作,背得還相當熟練呢!詩歌的意境美全展現(xiàn)了出來,又有什么必要再分析呢?結尾的時候讓學生續(xù)寫詩歌,一年級的孩子同樣寫得很棒。這不是語文素養(yǎng)是什么呢?

有人會認為那都是識字、詩歌等簡單內容的教學,我們的習作、閱讀是沒有辦法進行活動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學習老舍的《草原》一課時,我讓學生當導游,雖然倉促,效果不盡如人意,但草原的幾個特點學生還是找到了,而且,文章寫得好的部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用上了,能寫出導游詞,難道不是學生的進步嗎?《一夜的工作》,我們開展的活動是評價,結果越評到最后學生越感動?!缎〕瓕憜T》這一課,我們可以讓學生講故事,這樣,敘利奧的心理活動、品質不是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嗎?而且最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抓住重點,對縮寫文章還很有幫助呢!聲情并茂的口語表達能力不也同樣是一種語文素養(yǎng)嗎?

對閱讀教學用活動方式進行有時確實感覺像蜻蜓點水,文章分析不透。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過去我們分析得很透,學生仍然不會寫文章,不會讀、不會用。既然這樣,我們何不讓它徹底成為擴展知識的范疇、寫作能力提高的工具,讓它徹底把過去的指導寫作這一包袱放下來,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受它的束縛呢?那畢竟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思想!

口語交際就更不用說了,《競選班長》、《我最敬佩的一種行為》、《小記者模擬采訪》、《說說什么樣的人是英雄》等等活動,哪一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呢?另外,我在作文教學時,除了告訴學生寫人、寫物、寫事、寫景要注意的順序還有表現(xiàn)方法外,從來都不講這個題目怎樣寫,學生想怎樣寫見仁見智?!暗谝淮蝊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對你說”、“我的小家”等等,只要層次不亂,愿意怎么寫就怎么寫。每次寫完的作文我都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修改,選出最好的或無法修改的在班里讀,大家品評或修改。另外,我還鼓勵學生給校廣播站投稿,或給其他兒童刊物投稿。不管結果如何,參與就是進步,就有提高!當然,語文教學的活動還有很多,如表演課本劇、續(xù)編故事、與名人網(wǎng)上聊天、賽詩會、寫字比賽,這一切都可以運用到語文教學中。當然,開展之前的方法指導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