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模擬醫(yī)學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模擬醫(yī)學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模擬醫(yī)學教育

第1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目前我國多家高等醫(yī)學院校已引進代表最高端醫(yī)學模擬培訓技術的生理驅動高仿真模擬人(human patients simulator, HPS)和高端模擬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 ECS),但是如何將高仿真模擬系統應用于醫(yī)學教育中,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F就高端模擬系統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背景介紹

高端模擬技術用于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的培訓由來已久,但用于醫(yī)學教育領域,尤其用于同樣高風險的急診醫(yī)學領域卻僅有十余年的歷史[1]。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在醫(yī)學領域里的應用,醫(yī)學模擬教學由最初使用簡單的解剖示教模型、局部功能顯示模型或單項治療技能模擬練習器發(fā)展到計算機驅動模擬人。教員可以通過計算機編程設計病情,供學習者檢查診斷并進行一系列單項治療操作,并由計算機判定操作正確與否,隨之根據編好的程序改變模擬人“生存”狀況,或好轉或死亡,使學習者在沒有增加真實病人痛苦和危險性的情況下得到一個較完整的治療過程的訓練[2]。還可以通過軟件設計制造一種虛擬的病人環(huán)境和病情,學習者由屏幕可以看到病人體內的解剖結構和病變,并通過使用內窺鏡模擬器得到檢查或治療操作的觸覺感受,甚至聽到病人在接受治療時發(fā)出的聲音,使受訓者得到更為真實的臨床操作體驗[3,4]。但這些模擬方式多用于某些操作技能的訓練,對于更為重要的非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諸如搶救危重病人時的判斷、指揮、合作協調、資源利用及緊急情況處理等方面仍難以完成,還必須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逐漸學習積累。

近年來,一種更高端的模擬訓練系統——生理驅動模擬系統用于醫(yī)學教育領域,通過在外形和真人一樣的模擬人身上模擬各種病人的生理和病理學特征,對“醫(yī)生”使用的藥物和進行的治療操作產生相應的生理反應,并在與模擬人連接的監(jiān)護儀器中顯示各種生理數據,加之治療環(huán)境和方式的全面模擬,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交互式的教學情景,實現臨床真實場景下對病人的治療處理。使“護士”不僅可以了解“病人”的生理狀態(tài),判斷“病人”的病理變化和對藥物或治療措施的反應,練習使用各種搶救儀器設備,還能在小組模擬搶救中鍛煉提高非技術性能力,真正達到訓練培養(yǎng)護生臨床思維、實際動手和相互協調配合等綜合能力的目的。

2 高端模擬系統的主要技術性能

高端模擬系統具備生理型驅動的功能,可模擬各種臨床情況,如:在神經系統,眼瞼可以眨動、瞳孔大小可變化。在呼吸系統,氣道解剖精確,可模擬舌后墜、喉頭水腫及氣道阻塞等各種呼吸道梗阻的臨床情況;氣管插管“病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并且可直接反映在連接于模擬人身上的真實的監(jiān)護儀上;雙肺具有順應性,具有自主呼吸和機械通氣功能。同時可進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治療與操作練習。

高端模擬系統有獨特的醫(yī)患對話功能,特定的情景設置,學生練習時可以通過問診、體檢和分析相關的監(jiān)測指標來進行診斷,施加搶救治療措施,并觀察病人的各種反應。還可以利用創(chuàng)傷主件模擬各種傷害,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傷識別和處理,練習難度可以控制調節(jié)。

高端模擬系統用顯示屏可顯示心電圖波形、心率、心輸出量、呼吸頻率、血氧飽和濃度、血壓波形、體溫等。五導聯的心電監(jiān)護可以真實模擬各種不同的心律失常波形,可進行相關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除顫或起搏等治療。

高端模擬系統創(chuàng)傷災害系統可以選擇配置創(chuàng)傷和意外災難傷害組件,真實模擬六個靜脈和動脈出血及口腔、眼、鼻及耳道各種分泌物,并可控制流速。

在模型上可進行60多種常用藥物的各種途徑(包括各種穿刺、輸液、注射)的治療,對不同的藥物會產生相應的病理生理反應,如不同劑量的腎上腺素,對不同的“病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5]。

3 高端模擬系統在醫(yī)學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

3.1 時間方便性

臨床醫(yī)學教育依靠學生能見習到足夠的有教學意義的病人,每個醫(yī)學生都希望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病例,然而這往往受時間和機遇的限制[6]。使用高端模擬人就不用再等到一個病人來了才能進行訓練,用模擬系統進行訓練可以完全按照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安排。

3.2 可調節(jié)性

各種難度和階段訓練可以在模擬系統上進行,如基本概念的學習、基本操作的練習、急救練習等。模擬救護現場能使護生在判斷傷情和處理傷員時會考慮搶救時機,爭分奪秒最大限度地搶救生命,充分體現了急救醫(yī)學“急”和“救”的特點[7]。

3.3 可重復性和允許出錯

學生在使用模擬系統時不怕出錯,因為不會造成不良后果,當出現錯誤會被及時糾正,可以在模擬系統上進行反復的練習。這有助于培養(yǎng)護生的批判性思維,積極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現代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對已知的創(chuàng)造和對未知的探求過程[8]。

3.4 記錄和回放

訓練過程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記錄下來,包括攝像或者系統自帶裝置,訓練完成后學生和教師可以觀看或檢查記錄,進行討論和評價,有利于發(fā)現優(yōu)點和失誤,從而大大提高了對病人治療和診斷決策的準確性[9]。

3.5 高仿真性

采用模擬人進行教學能夠真實再現無數臨床環(huán)境,使教學雙方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受。模擬教學的特點都是在教學加入于實時情景之中完成的,其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技能操作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模擬教學的經典范疇情景教學[10]。

3.6 團隊協作能力

對一個病人的治療往往需要一個團隊來共同努力完成,學生可以利用模擬教學的優(yōu)勢,在高級模擬系統上進行團隊協作共同治療病人,從而明顯提高護生的團隊協作精神[11]。

4 國內外研究現狀

ECS是從1969年開始應用于教學,直至2002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才允許在心肺復蘇的教學領域中使用[12]。2003年Barsuk D等將ECS用于醫(yī)護人員的院前創(chuàng)傷管理的培訓,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高端模擬系統可提高醫(yī)護人員在院前創(chuàng)傷治療的能力[13]。2005年DeVita MA研究表明ECS可大大提高醫(yī)療人員的團隊協作能力[14]。

目前,全世界已經建有數百家醫(yī)學模擬訓練中心,在不同的醫(yī)學領域使用這類模擬系統進行醫(yī)學生的教學和臨床醫(yī)生的培訓,并建立了地區(qū)和世界性模擬醫(yī)學教學專業(yè)協會。尤其是在發(fā)達國家,這種高端模擬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1],不僅被引入醫(yī)學教學,甚至被當作臨床醫(yī)生準入考核的重要內容或用于疑難病例治療方案設計等諸多方面。

在我國,2004年初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率先在中國大陸地區(qū)開展急診醫(yī)學高仿真模擬教學工作[15]。2007年朱衛(wèi)民、劉媛航等認為高端模擬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使得醫(yī)學教育變得更鮮活、具體和形象,有利于學生系統、動態(tài)和完整地理解知識和體驗病人感受[16]。劉為萍等[17]也充分肯定此種教學方法,認為它可大大縮小理論教學與臨床實際的差距,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培訓手段,彌補了傳統教學存在的缺陷。但是高端模擬系統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需要編寫更多的符合醫(yī)學教育特色的應用軟件,需要探討更加有效的培訓模式和考評方法,需要制定統一的操作程序和規(guī)范,這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它對授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須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臨床綜合能力以及較高的教學能力[18]。另外,高端模擬系統雖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它畢竟不同于真實的病人,不能完全取代臨床實習或實踐[19]。其缺陷如不能與病人進行實時的交流,與臨床實際操作尚有一定差距等等。

臨床醫(y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代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反應能力等各種臨床綜合能力,成為現代醫(yī)學教育的新主題。高端模擬系統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在醫(yī)學教育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院校的認可和重視,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蓬勃發(fā)展,成為我國醫(yī)學教育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Grenvik A, Schaefer JJ3rd, De Vita MA, et al. New aspects o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raining [J]. Curr Opin Crit care,2004,10(4):233-237.

[2]李劍.醫(yī)學模擬教育與醫(yī)學教育革命[J].中國醫(yī)院,2004,8(7):73-74.

[3]Rowe R, Cohen RA. An evaluation of a virtual reality airway simulator [J]. Anesthanalg,2002,95(1):62-66.

[4]徐德軍,吳嘉賓,張利萍,等.模擬教學在麻醉學科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4,25(5):257-259.

[5]俞銳敏,蔣亞斌,張寧.高端模擬系統在急診醫(yī)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06(1):23.

[6]Gordon JA, Pawlowski J. Education on-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ulator-based medical education service [J]. Acad Med,2002,77(7):751-752.

[7]方海飛,丁國芳,韓焱.模擬教學在急救操作中的應用[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3,23(3):277-278.

[8]郭明賢,劉冬煥,徐巧玲,等.創(chuàng)新教育與護理教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4-25.

[9]Marshall RL, Smith JS, Gorman PJ. Use of a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 trauma management skills [J]. Qual Saf Health Care,2005,14(5):326-331.

[10]吳曉萍.基礎護理模擬教學與真人示教的論辯關系[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6):334.

[11]何麗,高建平.急救模擬訓練對提高手術室護士急救技能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3):30-31.

[12]Holcomb JB, Dumire RD, Crommett JW, et al. Evaluation of trauma team performance using an advanced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for resuscitation training [J]. Trauma,2002,52(6):1078-1085.

[13]Barsuk D, Berkenstadt H, Stein M, et al. Advanced patient simulators in pre-hospital trauma management training-the trainees' perspective [J]. Harefuah,2003,142(2):87-90,160.

[14]DeVita MA, Schaefer J, Lutz J, et al. Improving medical emergency team (MET) performance using a novel curriculum and a computerized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J]. Qual Saf Health Care,2005,14(5):326-331.

[15]孫長怡.生理驅動高仿真模擬培訓技術在國內急診醫(yī)學領域應用初探[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5,25(9):682-683.

[16]朱衛(wèi)民,劉媛航.智能仿真模擬人在護理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醫(yī)院,2007,11(7):79.

[17]劉為萍,白梅.運用ECS模擬人實施PBL教學的體會[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4(S1):92.

第2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醫(yī)學模擬教學兒科學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9-0139-02我國的醫(yī)學教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由最初的家傳、師徒式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到班級式的講授教學和背誦式教學,但由于醫(yī)療行業(yè)的特殊性,傳統教學中不可避免的醫(yī)療風險始終存在于醫(yī)學教育之中。現代模擬醫(yī)學教學以高科技為基礎,以模擬臨床實際情況為前提,以實踐教學、情景教學和個體化教學為特征,以其有醫(yī)療環(huán)境而無醫(yī)療風險為突出優(yōu)點,配合遠程教學、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必將在醫(yī)學教學方法上再次掀起一場革命。

一、什么是醫(yī)學模擬教學

醫(yī)學模擬教學就是利用各種模擬手段,再現臨床醫(yī)學的工作場景,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無風險的學習臨床知識和技能的條件與環(huán)境。[1]醫(yī)學模擬教學利用更加科學的、人性化的教學和考核手段培養(yǎng)醫(yī)學生敏捷正確的臨床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臨床綜合診斷能力及各項臨床操作技能,從而有效減少醫(yī)療事故和糾紛在臨床實踐中的發(fā)生。

醫(yī)學模擬教學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2] 1.基礎解剖模型,這是醫(yī)學模擬教學的早期階段,能夠給學生直觀印象;2.局部功能型模型,相對于前者的示教功能,局部功能型模型能起到更多培訓功能,學生可以對局部模型反復進行技能練習; 3.計算機輔助訓練模型,通過計算機軟件將具有各種醫(yī)學操作和人體體征的模型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對操作的反饋;4.生理驅動型模擬系統,和上一代相比,可以集更多的生理學功能、病理生理學功能、 藥理學功能以及廣泛的治療方法于一體,讓模型人能夠實時自動模擬出真實人體的各種癥狀、體征和對各種操作的反應,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功能的臨床模擬教學環(huán)境,提供給學生全新的實踐體驗;5.虛擬培訓系統,在生理驅動型模擬系統基礎上,對團隊進行模擬訓練,真實再現病人診治過程和方法。醫(yī)學模擬實驗室包括基礎技能培訓實驗室、??萍寄芘嘤枌嶒炇摇⑨t(yī)學模擬中心及模擬醫(yī)院。全球已建立1000 所以上的模擬培訓中心, 目前1/3以上美國醫(yī)學院擁有模擬訓練中心。[3]

二、醫(yī)學模擬教學在兒科的應用

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在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在臨床病例特點、查體治療以及臨床操作上也具有特殊性,加之患兒家長對患兒的關心,使很多學生沒有臨床練習的機會。同時,在醫(yī)療環(huán)境和醫(yī)學道德的因素下,教學時讓學生在不熟悉的情況下直接接觸病人甚至處理危急重癥是不安全的。而以往傳統的教學中,我們應用各種基礎解剖模型和多媒體課件授課,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論知識,但對于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卻收效甚微。更多的臨床技能訓練是在接觸病人后獲得的,而現在我們有了模擬人作為教學工具,可以讓學生在結束理論學習之后到臨床技能中心訓練。目前國際流行的模擬培訓模式就是采用“簡短理論講授+分項技術練習”及“綜合模擬演練+錄像分析總結”的方式。演練過程全程錄像、 錄音, 演練完成后回放錄像,指導教師進行錯誤分析和問題解答,然后可再次從模型上進行演練,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訓練,[4]加深學生的理解,促進醫(yī)學生的成長。

以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教學為例,窒息復蘇需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建立新生兒的生命體征,這對于新生兒科醫(yī)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而且是必須掌握的技能。如果一個初學者沒經過足夠的訓練就直接面對窒息患兒實施操作,如果因為操作不夠熟練延誤最佳復蘇時間或者出現操作的失誤,其后果將是極其嚴重的。但是每個醫(yī)務人員又都是從初學者開始的,如何讓初學者有更多、更安全的操作機會?模擬教學就能助初學者一臂之力。教師在講授新生兒窒息復蘇的內容之后,可以利用模擬人設定特定環(huán)境,將模擬病兒交給學生處理。

以一個窒息復蘇的操作為例,教師告訴學生,假設現有一位經產婦足月妊娠,進入分娩前期,入院后不久即破羊水,羊水中有黏稠的胎糞,類似“豌豆湯”,胎心監(jiān)視顯示偶有晚期減速,判斷應該可以陰道分娩。嬰兒完全降生后,肌張力差,呼吸微弱,中心性紫紺,教師將模擬窒息的模擬人交給學生處理,學生按照窒息復蘇指南進行以下操作:在經大孔吸引管清理口咽內的胎糞后,置于輻射暖臺,從氣管插入氣管導管,接上胎糞吸引管一邊退管一邊吸引,這時教師提示吸引管內無胎糞吸出,嬰兒呼吸仍微弱,于是學生進行下一步操作,包括用溫毛巾擦干嬰兒,輕拍腳底誘發(fā)呼吸,同時重新擺正頭位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應用面罩緊貼其臉給予通氣支持,10分鐘后,教師提示嬰兒呼吸規(guī)律,心率達到150次/min,未吸氧狀態(tài)下皮膚粉紅,于是學生考慮逐漸停止正壓通氣,經過觀察后,將新生兒放在母親胸前。至此整個模擬復蘇過程結束,教師點評學生在操作中的表現,并可以適時給予指導糾正。這樣的窒息復蘇病例,可以給練習者反復多次的訓練強化,甚至增加病例的難度,從而提高其窒息復蘇水平,讓其在真正面對類似情況時能夠駕輕就熟地操作??梢韵胂?,如果沒有模擬人,讓練習者直接對現實的病人進行復蘇,不僅無法實現訓練的重復性,更不能有效保證病人安全。

實施模擬教學當然離不開模擬人,美國METI公司(Medical education technologies Incorporation)在1999年研制出兒童綜合模擬人,在2004年研制出新生兒智能化綜合模擬系統,可真實模擬急診時兒童和新生兒的所有相關體征,如瞳孔狀態(tài)、動脈搏動、心律、心肺聽診等,并可使用臨床急救措施如CPR、藥物治療等。智能化模擬病人,會根據操作者的不同施救措施,表現出不同的生命體征變化。通過模擬人開發(fā)的病例編輯功能,教師可根據臨床實際或教學需要自主編輯所需的急診病例,供學生訓練使用。通過模擬人網絡交互功能能完成全體教學,教師可隨時獲取學生的操作數據,及時糾正或指導。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相信會有更多更先進的模擬人被研制出來,造福人類。

三、醫(yī)學模擬教學的意義

醫(yī)學模擬教學可以加深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操作能力,讓學生提前接觸臨床操作,大大加速了學生的成長,當他們實際操作時就不再是一個完全的新手了??陀^來講,在當前實際醫(yī)療環(huán)境中讓一個毫無操作經驗的學生在病人身上進行有風險的侵入性操作,當然也是無奈的選擇。但如果通過模擬教學,學生在模擬人身上進行過反復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有一定操作經驗的基礎上轉向在病人身上操作,這無疑會更加安全,對病人更是多了一份人性化的照顧。這不僅反映著醫(yī)學技術進步,而且標志著醫(yī)學道德進步,更高層次上實現了對人的尊重,[5]同時也提高了實習生第一次實際操作的成功率,對于樹立他們的信心,促進醫(yī)學生成長是很有利的。特別是如今,隨著患者自身保護意識的增強,醫(yī)患糾紛呈現上升趨勢,模擬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孫靜,萬學紅.現代醫(yī)學模擬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1).

[2]萬學紅,姚巡,卿平.現代醫(yī)學模擬教學的發(fā)展及其對醫(yī)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8(6):413-415.

[3]Akaike M, Fukutomi M, Nagamune M, Fujimoto A, Tsuji A, Ishida K, Iwata T.Simulation-based medical education in clinical skills laboratory.J Med Invest.2012;59(1-2):28-35.

第3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情景式模擬教學;基礎醫(yī)學教學;應用

R-4

在過去幾年的日常教學過程中, 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的嘗試, 目前已經將此教學模式應用于機能實驗學、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基礎醫(yī)學課程。創(chuàng)設情景化的模擬教學方法應用于基礎醫(yī)學實驗的教學, 其教學效果得到學生的一致認可。

一、情景式模擬教學方法現狀

情景式模擬教學方法在基礎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很好的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 在理論和現實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但是, 離其全面應用和推廣還有一定的距離。

1.經驗不足。面對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一些教師固執(zhí)的認為模擬和真實始終有差距, 沒有看到醫(yī)學模擬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的潛力, 部分授課教師從思想上到行動上都排斥新方法的使用, 從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情景式模擬教學方法的推廣。因此, 我們需要進一步對情景式模擬教學方法的相關內容進行更為深入和廣泛的探索和論證, 提出可行性、科學性以及有效性兼顧的新模式。

2.無規(guī)范教材以及缺乏評價機制。如何規(guī)范教學過程, 編寫高質量的教學資料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如何監(jiān)督情景式模擬教學的質量, 建立一套適合情景式模擬教學模式的評價機制等問題是擺在醫(yī)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情景式模擬教學在基礎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1.對象與方法。一是對象: 選擇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五年制實習學生90 名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3 ± 1.5) 歲。男學生20 人,女學生30 人,在學習成績三學期平均成績?yōu)椋?79.5 ± 5.6)分。二是方法: 課前教師準備典型情景模擬病例,病例為多個臨床實例綜合編制而成,可以概括該疾病臨床表現和典型特征,盡量覆蓋理論教學課重要知識點,涉及該疾病臨床實際工作中常規(guī)須解決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問題。有病情演變過程和病情變化時針對性的診療處理方法。組織學生病例討論:帶教教師扮演病人,首先要求學生獨立詢問病史并分析可能出現的重點體征,教師給出模擬病例的陽性體征并對同學的問診和分析進行評價。第二步,由同學自主判斷分析后得出初步印象診斷,提出需進行的輔助檢查項目和初步治療意見,教師對同學的印象診斷是否正確、輔助檢查是否合理進行評價。第三步,教師逐步分階段給出模擬病例中輔助檢查結果、治療后效果和病情演變,由同學動態(tài)推演分析病情,修正診斷和檢查治療方向,評估預后。最后根據教師給出模擬病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理清該病診斷治療思路。并對實習學生的表現綜合評價。

2.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情景模擬式病例討論教學方法,滿意率達到95%,受到學生的好評,多數同學表示愿意積極參與,進行過2 次以上病例討論的同學,多數能進行獨立、系統的病史詢問,面對患者的自信心有較大提高。對病情變化的觀察判斷能力增強,對病情演變中出現的一些異常情況能理性分析,具有一定的處置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實習效果。

3.討論。情景模擬病例討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實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教學中病例是經過臨床多個真實病例綜合加工,具有疾病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與臨床理論課所學知識能較好吻合,同時又含有一些干擾因素,具有一定迷惑性,討論起來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和真實感。教學中的病例,由教師扮演病人,要求實習學生親自采集病史,并給出相關陽性體征,要求學生對該疾病進行討論分析,給出診斷、鑒別診斷和需要進行的相關檢查,擬定診治方案,并分階段給出必要的輔助檢查結果、治療效果和診斷修正,體現出疾病診斷和治療過程情況的動態(tài)變化,給學生以醫(yī)生的實際工作體驗嘗試。直觀性較強,有助于理解和記憶,授課方式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提高了實習生實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醫(yī)學實踐中來,變被動傳授為主動求知、思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學效果有明顯提高。

總之, 我們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情景式模擬教學應用于醫(yī)學基礎理論課作了一定的探討, 從研究的結果來看,這種教學方法在不增加臨床教學資源和教學課時的情況下,增強了基礎醫(yī)學教學的教學效果, 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早期接觸臨床, 使抽象理論直觀易懂, 加強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 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從基礎向臨床過渡。

參考文獻:

[1]陳朝霞.病例討論對實驗診斷學教學中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4,41(1): 65-67.

第4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摘 要 模擬課堂教學是介于說課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之間的一種教學形式,主要包括面試模擬教學和能力測試模擬教學兩種形式。文章從四個方面談及了提升體育教師模擬課堂教學能力的參考做法,意在促進進步,助推成長。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模擬課堂教學 展示

模擬課堂教學是指在一定(規(guī)定)的時間內,教師通過口頭表達、形體語言、各種技能及組織形式的展示而進行的一種教學形式,亦稱無生上課。筆者通過近兩年的觀摩、實踐及思考,總結了一些自認為值得借鑒的做法,不妨介紹一番。

一、貴在充分準備

(一)反復回放“自己”。一是聽自己的錄音,如去除無用語,杜絕口頭禪,做到語言精煉、有用;找準關聯詞、轉折詞,做到陳述流暢、過渡自然;在進行評價時,不輕易使用“好”、“棒”等寬泛詞。二是看自己的錄像,做到表情大方不拘謹,精神飽滿很給力;眼神顯活力,走動不隨意;服飾要得體,哨子不晃蕩。

(二)銘記重點環(huán)節(jié)。授課前,進行自我提醒,要按常規(guī)運作,基本不要偏離教學設計,讓聽課者明了流程、理解意圖;根據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計劃中的進程并結合事先對“學情”的了解,準確定位教學重點與難點;圍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來選擇、設計教學策略;講解清晰、簡明,示范標準、瀟灑。

(三)竭力閃亮登場。牢記先入為主,力爭獲得好評、取得成功。對此,授課者必須認真進行開場模擬:一是凸顯言語的禮貌與親和,如面帶微笑向評委們問好,以鞠躬對各位專家深表敬意;二是以適中的語速、平緩的語氣,宣布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堅信終獲成功的勇氣;三是以活潑、精準的形體語言,表達舍我其誰的“霸氣”。

二、重在大膽展示

(一)口頭表達抑揚頓挫。模擬課堂教學中的口頭表達既不同于滔滔不絕的說課,也不同于側重巡回指點的常規(guī)課堂教學。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有鮮明的個性特色、極強的個人魅力外,更要注重在環(huán)節(jié)過渡、重難點強調、教法的運用及學法的指導等表達時的抑揚頓挫,使評委因此而“入迷”。

(二)形體語言恰如其分。所謂形體語言,就是授課者通過身體的某種動作來表達情意、傳遞信息及獲悉反饋的載體,是直觀性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高效運用。作為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要深諳形體語言的內涵,選擇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以引起評委的注意,讓評委輕松地明白其表達之意。

(三)技能展示得心應手。模擬課堂中的技能展示雖不及常規(guī)課堂那么重要,但卻不可或缺,因為不過硬的動作示范及不專業(yè)的技能展示,既不能讓評委產生“好感”,更會使體育學科失去“身教重于言傳”的優(yōu)勢。體育教師只有熟悉動作方法、理解動作要點,才能保證展示時的得心應手。

(四)模擬組織收放自如。模擬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因無生參與而無法暴露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組織問題,教師可以放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劣勢是看不到課堂的師生互動、學練情況,體現不出教師的應變能力、組織效果。對此,授課者要善于解讀評委的目光、表情,呈現出收放自如的理想“情境”。

三、易在靈活應對

(一)消除緊張心理。沒有工作經驗的教師最容易怯場,面對“正襟危坐”的評委,腦中一片空白,不知從何出手。筆者的招數:一是目光偏離評委,調整呼吸,平靜擺脫恍惚;二是回憶自己教學中的閃光點,靜心“移植”、“嫁接”;三是待情緒平穩(wěn)后,微笑面對評委,主動示意開講。過了緊張期,膽子自然會大起來,“輕裝上陣”就成了必然。

(二)激活表達思維。不少年輕教師在模擬教學中表達時常??えD―語言生硬且長時間重復某一內容,自己覺得難堪,評委為此糾結。要跨過這道坎,必須激活表達思維:一是平時多讀《演講與口才》,強化表達訓練;二是了解模擬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認真總結,及時反思;三是想象教學情境,尋找意思相近的話語來進行替代。

(三)設法掩蓋“硬傷”。為了能夠招聘到優(yōu)秀教師,組織單位或招聘學校絕不會過早公開“教學內容”,這難免會觸碰到部分應聘者的“硬傷”。怎么辦呢?一是對模擬課堂教學的共性部分進行個性化“改造”,爭取不走樣;二是積極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多展示過人之處;三是采用師生探討、交流的方法和形式來組織教學,讓評委覺察不到“硬傷”。

四、成在細節(jié)處理

(一)順暢教學流程。在進行模擬課堂教學時,授課者應盡可能地不留教學設計的痕跡,避免“割裂”課堂、阻礙流程現象的發(fā)生。因此,要求授課者,一要掌握銜接的辦法和技巧,讓觀摩者感覺其渾然一體;二要讓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找到落腳點,讓觀摩者看清設計意圖;三要關注時間的充分利用,讓觀摩者不覺得這是低效課堂。

(二)亮化信息轉換。在模擬課堂教學中,信息的轉換必不可少,因為它是辨別說課與授課的重要依據。授課者盡管面對的是無生課堂,可不能因此而忽略這一細節(jié),而應把觀摩者或評委當成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為此,一要虛擬“信息”并及時傳輸,觀察他們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了解“學情”;二要收集反饋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形成應對措施。

(三)關注“個體差異”。雖然體育模擬課堂不存在“個體差異”,但授課者萬萬不能省略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原因,一是新課改理念強調的人文關懷必須落到實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教育;二是學生的人格是平等的,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三是順應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體育教師在進行模擬課堂教學中,展示得好,能取得“此處無生似有生”的良效;展示得亮,會收獲“此處無生勝有生”的奇效!

參考文獻:

第5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英語;情景教學;場景;模擬創(chuàng)意

中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大基本技能中,聽說應該是重中之重,而高中英語教材也設計了情景教學的場景,如看圖說話,對話示范,邊聽邊說,提問與回答,復式對話,單選對話,閱讀交談,游戲等等,雖不可說是包羅萬象,但可以說是種類齊全。這些設計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準備作出了極好的鋪墊。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僅憑書上所設計的情景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顯得有些表面化,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紙上談兵,談到身邊的事情,感覺不上來,容易結結巴巴,甚至感到語塞,不知從何說起。倘若有人開個頭,他們就可能接著說下去,筆者認為這是由于這些場景多為虛擬,與生活實際有些脫節(jié)有關。

為了使用學生的實際口語水平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情況,在情景教學場景的設計和引導學生在情景創(chuàng)意方面作了一些嘗試。以模擬,創(chuàng)造真實或較為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

一、拷貝模擬

何為拷貝模擬?通俗地說,就是把書本上的場景搬到現實中去。例如,在當我們做map puzzles時,把書中的地址換成本地的大家熟悉的,而且用所學詞匯可以表達出來的地名,這樣,學生心里都有一幅圖,足不出戶“理論聯系實際”,說起來得心應該手,游刃有余。在學生詞匯和語法知識到了一定程度,還可以進行較高層次的拷貝模擬。比如,在初三階段。

二、人工模擬

人工模擬不同于虛擬,是指在現場(寶室內或室外),“指鹿為馬”,人為假設一些地點、人物,設計一個場景。比如,三人行騙的故事,一男一女、一前一后,一老者隨后揀到6美元錢,女的返回,說是她的,老人把錢給她。誰知先走的男的返回后說是他的,另一男子從窗戶探出身子證明說是那位男人的,這位男的威脅說老者不交,警察局見。老者只得又給6美元這位男子。老者離開,三賊人分臟。我們用窗戶當窗戶,墻邊課桌拉開當街道。這種場景對話,簡單易行,不需要道具,因地制宜,就可表演。

三、自然模擬

所謂自然模擬,就是所見所聞,結合課本上出現的對話或課文,編成情節(jié)短劇。比如:我班學生上學坐校車,曾經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把車證掉在地上,查票時沒有找到,售票員讓他補票,爭論幾句后他只得補票。而第二天售票員在車上發(fā)現后找到班主任,退還車票錢,并表示道歉。老師要求學生根據這一內容改編成新的情節(jié)劇。由于是大家親身經歷,用英語寫作并演出,真情實感,效果不言而喻。

雖然情景模擬在學生感性方面作了知識準備,學生達到了一定水平,但模擬終歸是模擬,遇到生活實際,常常不能學以致用。在此階段,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情景,進行力所能及的構思和創(chuàng)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四、改編創(chuàng)意

在學習特別是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逐步提高,一些能說會演的學生也就會嶄露頭角。作為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引導這部分學生開始創(chuàng)作。開始創(chuàng)作有一定難度,只能從改編入手。改編的材料主要有這幾個來源:(1)語文課本;(2)英語閱讀材料;(3)其它語言材料。我們在班上常常鼓勵學生自己改編節(jié)目。如《三個火》,由翻譯小說改編而成;《威尼斯商人》由語文課本改編。其實在此之前他們并未接觸英文材料。

五、自由創(chuàng)意

第6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本文分析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利用信息技術,借助藍墨云課程平臺,整合課程資源,探索一套事半功倍的教學模式。

1 ERP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規(guī)則復雜,難以掌握。ERP沙盤模擬實驗是真實企業(yè)運營的一種抽象模擬,對于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對企業(yè)各部門的職能和相互關系來源于課本,沒有真實的體驗。但是企業(yè)的正常運營涉及到籌資、投資、生產、營銷、研發(fā)、物流等各個方面,受到來自各個方面條件的制約,企業(yè)要不斷地提升自我,贏得競爭,就必須理解市場規(guī)則,并將其熟練的運用。沙盤課的規(guī)則是細致繁雜的,包括生產的規(guī)則,采購的規(guī)則,財務的規(guī)則,下訂單爭訂單的規(guī)則等等。學生在初次接觸,沒有親自操作的情況下,規(guī)則過于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在操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由于規(guī)則不熟悉而出現的錯誤操作和錯誤決策,比如學生在模擬運營的前兩年,沒有訂貨直接采購,訂了貨不買,生產線、市場和產品開拓等不按周期開發(fā),應收賬款直接使用等等。這些操作失誤和決策失誤會影響后續(xù)的經營狀況,不僅影響自身公司的經營,也會讓市場競爭狀況打破平衡,會讓模擬經營的效果大打折扣。

(2)報表復雜,難以“平帳”。每一年經營完成后,需要對每年的經營狀況作以總結,通過填寫綜合費用表、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來盤點經營業(yè)界,進行財務分析。依據模擬流程,每一小組的賬務準確無誤,與盤面資產一致,符合“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基本會計準則才算一年的經營完成,可以開始下一年度的模擬經營。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年終報表填制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會給教學進度和教學組織帶來較大影響。而報表填寫又是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報表來盤點經營業(yè)績,通過數字化管理,提高經營管理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理解經營結果和經營行動的邏輯關系,所以報表工作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3)課時有限,意猶未盡。我們沙盤模擬實驗集中兩天時間完成,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讓學生既要掌握規(guī)則又要完成6年的模擬運營。同時由于學生在初始幾年的規(guī)則不熟悉,總是出現決策失誤,到最后兩年,規(guī)則完全掌握之后,卻沒有時間來實踐自己的經營策略,在課程結束時,學生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但又沒有時間再來一遍。因此,課時成了本課程一個較為重要的困難。

(4)成績評定難度大。一般考在實訓結束后,每個小組都會有一個實訓成績,按照總成績的排名來確定實訓成績。沙盤實驗屬于注重實驗過程的課程,因此,其過程性考核要作為考核內容的主體。但是在以往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課程集中,而過程性考核具有一定的難度,表現突出的學生老師會記住,但是不可能把每個學生的表現都能完全記錄準確,因此就會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所懈怠,出現“搭便車”的現象,影響實驗教學效果。

2 實驗教學模型設計

要解決上述問題,依靠移動信息技術,借助藍墨云班課平臺,讓老師和學生在互聯環(huán)境下達到溝通和資源共享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移動設備上的課程訂閱、消息推送、作業(yè)、課件、視頻和資料服務,通過藍墨云班課進行課前通知、課前推送資源、查看課前學習記錄、課堂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討論教學、任務教學,及時通知與分享教育資源,使課堂翻轉,構筑課堂良好的學習“勢能”。結合藍墨云網絡平臺的功能,結合ERP實驗課程特征,設計以下教學模型(圖1)。

通過“藍墨云班課”可以讓老師可以輕松管理自己的班課,管理學生、發(fā)送通知、分享資源、布置批改作業(yè)、組織討論答疑、開展教學互動。

3 ERP沙盤實驗教學實踐

3.1 課前學習資源的推送

教師在易企秀等微場景開發(fā)平臺上開發(fā)“學習指南”微場景,課前學習的資源主要包括課前學習任務單、教學視頻(音頻)、課件、PDF或Word文檔。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在班課中查看學習資源,教師在上課前可以通過班課查以及往屆學生上課比賽場景等做成視頻資料以提高學生興趣。學生通過手機或網頁平臺來自主學習,然后完成自主測驗題目,針對有疑問的知識點可以與同學討論,也可以向老師請教,教師來及時解答。根據沙盤規(guī)則的內容筆者出了20道選擇題,涵蓋了規(guī)則該項目的所有重點內容,通過系統后臺上傳到云班課教學平臺上,并設置了重復做題次數。學生每次答完題提交后可顯示得分、時間及排名,由于可以重復做題,所以學生為了爭取靠前的排名(排名靠前的可以獲得額外經驗值的獎勵),不斷看書找答案然后重做,直到題目完全正確才肯罷休。至此,課前預習的目的基本達到。

教師可以根據班課后臺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沒有及時完成課前學習的學生推送提醒通知,并且在課前通過云班課的“測驗”、“問卷調查”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更有針對性地準備課上活動的設計。

3.2 課堂實驗學習

根據云班課“自學測試”的統計結果,教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再結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主要問題分析以及重難點突破。

在實驗實驗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對學生進行引導、激勵,。教師的主要職能應該是解釋沙盤的運行原理和規(guī)則,監(jiān)督指導學生的運作過程和評價總結學生的運營成果。有的組在經營遇到困難的時候或制定本組的發(fā)展戰(zhàn)略的時候會請老師出主意,老師應只給出指導性的意見,鼓勵他們勇于克服遇到的難題,切不可越俎代庖。在運營規(guī)程中,對戰(zhàn)略性失誤造成的困難,鼓勵他們挺過難關,做好以后各年的規(guī)劃,并讓他們明白,風險是與企業(yè)運營相伴相生的。報表做不平衡是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要讓學生回憶會計學中學到的相關知識,使他們養(yǎng)成記賬準確清楚的?慣。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邀請往屆優(yōu)秀學生來做助教,輔助教學。

3.3 課后評價

根據各公司期末經營狀況,老師對各公司經營中的成敗因素深入剖析,提出指導性的改進意見,并針對本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高屋建瓴的案例分析與講解。最后,講師按照逐層遞進的課程安排,引領學員進行重要知識內容的學習,使以往存在的管理誤區(qū)得以暴露,管理理念得到梳理與更新,提高了洞察市場、理性決策的能力。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云平臺來總結自身在實驗過程中的得失,有好的想法和經驗也有開辟出討論區(qū)供學生來討論,最終形成實驗報告。

3.4 實驗成績評定

藍墨云班課記錄學生參加出勤、問卷投票、頭腦風暴、討論答疑、計時測試、小組任務 、課堂提問、每周的經驗值增長,這些客觀的數據更能夠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學生整個實驗過程的學習都會作為最終成績的一部分。

第7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P鍵詞】模擬教學;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提問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222-01

教師提問是幼兒園集中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指教師依據特定的活動目標,根據相關的活動內容,設置一定的疑問情境進行教學問答的一種活動組織形式。模擬課堂教學是現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實踐方式,通過模擬課堂,學生能夠鍛煉自身的教學能力,但在模擬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關注更多的是過程的設計,忽略了提問的藝術。在模擬幼兒園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在學生的提問方面進行引導。

一、觀察結果及分析

筆者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中7個小組的5次課堂模擬教學進行了非參與式觀察,采用了等級評定、頻率計數的觀察記錄方法。

(一)模擬幼兒園教學中學生提問的數量。通過觀察發(fā)現,學生在模擬教學時提問數量較多,每次活動至少提問20次,最高時達40次左右,說明提問是常用的引導幼兒思考的方式,而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也確實廣泛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

(二)模擬幼兒園教學中學生提問的水平。通過觀察統計,在模擬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停留在知識(回憶)水平上,只有12.5%的問題是需要幼兒理解的,5%的問題是屬于應用水平,而分析水平、綜合水平、評價水平方面的問題少之又少,一共才占7.5%。所以,在模擬教學中,低水平的提問和高水平的提問分布極其不平衡,學生提問水平還是處在一個較低的層次。

(三)在模擬教學中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通過觀察數據得知,在回答問題的方式中,齊答和個別回答分別占37.5%和60%,而通過討論后匯報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分別占1.6%和0.9%。

在學生模擬幼兒園教學中,多采用個別回答和集體齊答的方式請幼兒回答問題,但是齊答只適合于答案明確又唯一的簡單答案,長期大量使用這種回答方式,會導致幼兒思維膚淺化、表面化。而個別回答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幼兒,導致一部分幼兒得不到關注,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從而導致這部分幼兒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生通常認為,用自由回答和討論后匯報這兩種方式不利于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和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一般不會采用,這也體現了在模擬幼兒園教學中學生對提問的高度控制。

(四)在模擬教學中學生的回應方式。觀察統計表明,在模擬教學中,學生回應的方式主要是簡單肯定、表揚贊賞、習慣性重述,而簡單否定和自己代答這些應答方式運用較少,而運用誘導追問、鼓勵質疑的方式也相對較少。“好”“很棒”“真棒”這樣簡單又單調的詞語出現頻率較高,這樣的回應方式幾乎沒有實際意義,表面上是夸獎,但是當幼兒聽了太多這樣沒有針對性表面化的回應時,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二、思考及建議

(一)在設計教案時,要引導學生精心設計好問題。要注重問題的目的性,要想好不同層次的問題,發(fā)問要由淺入深,注重問題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無意義的提問,能夠緊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要把握好提問的難度和時機。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如果問題過于簡單,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問題太復雜,會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模擬課堂教學中,把握好問題的難度是很重要的。這需要學生在設計教案時認真思考如何設置問題。另外,提問的時機也很重要,應注意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只有在幼兒有困惑、有興趣的時候才是最佳提問時機。

(三)在回應方式上要有指導性的評價。在模擬教學中,學生最大的問題是回應方式單調,所以應引導學生在回應方式上多做努力?;貞恼Z言應該具有針對性,并能夠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思考,或者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四)關注課堂邊緣“幼兒”。在模擬教學中,學生一般傾向于請舉手的幼兒回答問題,這不利于不舉手或很少舉手的幼兒的發(fā)展,所以應引導學生去關注那些從不舉手或很少舉手的幼兒,有意識地鍛煉他們在集體面前發(fā)言的勇氣,積極鼓勵他們舉手提問或回答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邱家軍.課堂提問的類型與技巧[J].山東教育科研,2002,(6):44。

[2]厲凌華.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提問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教育研,2000,(3):61一62。

[3]尤書才.幼兒科教活動中提問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6):89.

[4]施良方,崔允郭.教學理論:課堂教學原理策略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張麗.試論有效課堂提問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25-28.

[6]趙志敏.對幼兒園科學區(qū)角活動中教師提問方式的研究[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11):28-30.

第8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Abstract: Experi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nod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model in the aspect of sharing resources and exert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e paper also expatia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in relieving the deficiency of experimental room, saving the experiment outlay and arous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wareness, it is the very important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in the future.

關鍵詞: 虛擬儀器;實驗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

Key words: Virtual Instrument;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innovation abilities;practical abilities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9-0260-02

0 引言

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充分發(fā)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把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關內容和思想滲透到專業(y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去,特別是在實驗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鍛煉他們“愛問、善問、會問”的思考習慣和解疑的動手能力[2],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s,簡稱VI)是目前國內外測試技術界和儀器制造界十分關注的熱門話題。它是在計算機科學和微電子技術迅速發(fā)展和普及的今天,出現的一種基于計算機的自動化檢測儀器系統,是現代計算機技術和儀器技術完美結合的一種概念性儀器,充分利用了計算機強大的圖形界面(軟面板)和數據處理功能[1],能對被測對象進行真實的測量與測試,代表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設計思想。“虛擬”一詞應該是針對傳統的以硬件為主的儀器而言。

在學生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利用虛擬儀器實驗平臺開展基于虛擬儀器的實驗教學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工科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節(jié)省實驗經費、節(jié)約實驗時間,虛擬儀器實驗教學模式是將來工科專業(yè)實驗發(fā)展的重要趨勢。

1 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學生利用具體的實驗設備和實驗箱進行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感官認識[2],培養(yǎng)學生的現場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1 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創(chuàng)造性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實驗室給學生提供有專用的實驗箱和實驗儀器。實驗箱上的器件、芯片、元件等都已經焊接在特制的電路板上,學生只需用插針線按照實驗步驟和實驗內容進行簡單的連線即可完成實驗。

這種借助于實驗箱進行的實驗,因為學生不清楚實驗的具體接線,不理解實驗的工作原理,學生往往非常被動、按步照班地進行接線,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動性。

1.2 不利于實驗資源的共享 一般來說,傳統的實驗教學,一種實驗儀器和實驗箱只能開展一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如果別的課程也需要做實驗,那就需要更換實驗箱或實驗室。這種專用的實驗箱和實驗儀器非常不利于實現實驗資源的共享,從而導致資源浪費、經費增長、場地緊張等。

1.3 不利于統一管理,維護困難 工科學生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例較重,往往一個專業(yè)需要開展實驗的課程也較多。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每門課程都需要購買專用的實驗設備或實驗箱進行實驗,這樣就需要設立若干實驗室進行保管并實施實驗教學,如此便形成了實驗室較為分散的局面,無法統一管理實驗設施,開放程度也較差,維護非常困難。

2 基于虛擬儀器的實驗教學模式相關軟件

利用相關的虛擬儀器軟件實現實驗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挖掘學生的潛能、鞏固理論教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第9篇:模擬醫(yī)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虛擬實驗室;立體化;教學模式

根據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以就業(yè)能力為導向,強調知識與技能并重,優(yōu)化現有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模式成為了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的重點。

《儀器分析》在高校教學設置中是一門具有實踐性的重要基礎和專業(yè)課程,在教學中需既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視實踐操作的培養(yǎng)。傳統的《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同時,由于經費和實驗空間的限制,大型精密儀器的購買和使用成為了高校實驗室建設的“短板”,因此,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整合教學資源,優(yōu)化該課程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虛擬實驗室的開發(fā)成為了高校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國內外多所大學如霍普金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都已對虛擬實驗室建設進行了研究,并建設了一些適合于藥學、化學專業(yè)的虛擬實驗室[1]。但基于課堂虛擬實驗室的《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尚未被提出,這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虛擬實驗室

虛擬實驗室亦稱為合作實驗室,最早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Willian Wolf教授于1989年提出的,最初是為了方便不同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遠程協作或共享數據[2]。

虛擬實驗室的本質是借助于圖形圖像、仿真和虛擬現實操作流程等,在計算機上所營造的可輔助或部分代替?zhèn)鹘y實驗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的虛擬實驗教學系統,是現有教學實驗室的數字化和虛擬化,是可為學生提供高仿真模擬度的、全程參與的操作平臺。

1.2 立體化教學模式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課程為單元,以能力培養(yǎng)為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動用所有教學元素的立體化、全方位的教學體系[3]。其中,教學資源立體化是指教學過程中紙質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相結合;教學方式立體化是指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類比式等多方式完成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立體化是指在傳統課堂授課的基礎上,融合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課堂虛擬實驗室、網絡資源等現代教育技術,多種手段相輔相成,最終形成教、學一體的格局。

2.課程虛擬實驗室的構建

目前我們自行開發(fā)軟件,構建“原子吸收”、“紅外光譜”課堂虛擬實驗室。該虛擬實驗室的構建包括以下板塊:儀器組成與構造展示板塊、儀器原理介紹板塊、實驗操作與模擬分析板塊,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建立《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

2.1 儀器組成與構造展示板塊

“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包含銳線光源、原子化系統(火焰、石墨爐)、分光系統、檢測系統等四大部分?!凹t外光譜”虛擬實驗室展示傅里葉變換型紅外光譜,包括光源、邁克爾遜干涉儀、吸收池、分光系統、檢測系統等五大部分。當鼠標移動到相應系統時將每部分放大展示,并顯示文字說明,以便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儀器組成與結構。

2.2 儀器原理介紹板塊

此板塊主要介紹原子吸收光譜法和紅外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主要介紹朗伯比爾定律、共振吸收線、峰值吸收法等基本理論,紅外光譜法主要介紹分子振動方式和紅外光譜產生的基本條件。主要是幫助學生強化記憶,促進實驗操作的完成。

操作者通過鼠標完成虛擬儀器中光路的動態(tài)演示,可以直觀了解實驗原理。同時,軟件中集成“原子吸收”、“紅外光譜”操作的演示視頻,能夠讓學生對不清楚的操作進行自學。

2.3 實驗操作與模擬分析

“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中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中的含鈣量”的模擬實驗分析過程?!凹t外光譜”虛擬實驗室包括“未知試樣(C8H10)的定性分析”、“未知試樣(C7H9N)的定性分析”兩個模擬實驗分析過程。該板塊為驗證性實驗,學生通過計算機操作,模擬實驗過程,完成定性或定量分析,進一步理解儀器工作原理。

在完成實驗操作中,關鍵操作步驟設有陷阱,只有當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完成,該實驗評分才為滿分,否則,軟件會自動減分,并在實驗結束告之操作不當的步驟。如此,學生可以反復練習,直至最終掌握儀器的使用流程。

同時,在“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中存入常見元素如鎂、鈣、鋅、銅、鉛等分析線數據,“紅外光譜”虛擬實驗室中存入常見有機物的紅外吸收光譜圖,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完成分析測定,為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奠定基礎。

3.《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3.1 《儀器分析》課程的特點及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儀器分析》課程是我校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課程主要內容是利用現代分析儀器,根據物質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進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光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和電化學分析法。

在《儀器分析》課程的傳統教學中,通常采用“傳授―強化―記憶”的教學模式進行,并且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是在不同時間、空間獨立進行的。該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教學內容是單向信息傳輸[4],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傳統模式中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驗教學不同步[5]、實驗儀器不足、實驗教學以示教為主、學生動手機會少,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掌握專業(yè)技術知識,嚴重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yǎng)。

3.2 《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調查

Tyler(1949)曾指出:學生的“需要”與“興趣”是教育目標的主要來源之一[6]。因此,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滿足學生求知,提高授課效果,優(yōu)化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設計了“《儀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問卷調查表”,在充分了解學生對課程現狀的意見與建議后,確定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3.3 《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基于本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該課程教學大綱,將板書、CAI技術,實驗視頻、課堂虛擬實驗室等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板書提高教師即興講解的闡述效果;利用CAI技術和實驗視頻提高視聽效果,增加課堂信息量;利用課堂虛擬實驗室演示儀器裝置、原理及使用方法,與學生互動,使理論和實踐操作的學習同步,促進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同時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類比式等立體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理解相關的原理和概念。

在課內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將傳統實驗與課堂虛擬實驗室有機結合,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預習實驗。為解決傳統實驗預習停留在對單純文字的理解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主觀看并運行虛擬實驗室,使其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儀器工作原理。②虛擬實驗與現場實驗同步。借助虛擬實驗室,先對學生進行示教實驗,如看完原子吸收實驗教學軟件,即刻將學生帶入實驗場地,對實物進行觀摩學習。這時教師重點介紹儀器的工作原理,再進行儀器基本操作,加深感性認知。③實驗和規(guī)范操作同步。教師完成示教后,以虛擬儀器代替?zhèn)鹘y實驗儀器,可安排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驗操作,不熟悉的部分還可反復運行,規(guī)范并強化實驗操作。

在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中,保留具有代表性的驗證性實驗項目,再利用虛擬實驗室的優(yōu)越性,教師給學生劃定題目范圍或鼓勵學生根據熱門話題自擬實驗項目,按照真實儀器正常運

行的過程進行探索性仿真操作,逐步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經歷完整的科研實踐體驗:查閱文獻-確定選題-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處理數據-完成報告,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4.結論

虛擬實驗室在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實踐也表明,這種方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但虛擬實驗室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完善。

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是對現有教學觀念的突破,打破了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和實驗操作教學融為一體,在實踐中教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實現教學過程中真正的互動及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鄧碧如.輔助教學的虛擬儀器分析實驗平臺建設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7):172-173

[2]李育,趙靖霞,楊根金等.探討分析儀器虛擬實驗室的設計[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3):163-164

[3]唐文武,王漢青,王志勇等.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視角[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4):105-107

[4]王大紅.高職“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儀器分析》課程為例[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6):72-76

[5]郝玉翠,艾智,孟麗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化學,2012,,27(4):20-22

[6]徐勝臻,曹敏惠,陳長水等.構建農林院校有機化學實驗立體化課程體系的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3,16(6):63-65

唐山學院教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JG1402

??] ? ? ? ?]? @? :black'>虛擬實驗室

虛擬實驗室亦稱為合作實驗室,最早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Willian Wolf教授于1989年提出的,最初是為了方便不同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遠程協作或共享數據[2]。

虛擬實驗室的本質是借助于圖形圖像、仿真和虛擬現實操作流程等,在計算機上所營造的可輔助或部分代替?zhèn)鹘y實驗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的虛擬實驗教學系統,是現有教學實驗室的數字化和虛擬化,是可為學生提供高仿真模擬度的、全程參與的操作平臺。

1.2 立體化教學模式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一種以課程為單元,以能力培養(yǎng)為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動用所有教學元素的立體化、全方位的教學體系[3]。其中,教學資源立體化是指教學過程中紙質和數字化教學資源相結合;教學方式立體化是指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類比式等多方式完成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立體化是指在傳統課堂授課的基礎上,融合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課堂虛擬實驗室、網絡資源等現代教育技術,多種手段相輔相成,最終形成教、學一體的格局。

2.課程虛擬實驗室的構建

目前我們自行開發(fā)軟件,構建“原子吸收”、“紅外光譜”課堂虛擬實驗室。該虛擬實驗室的構建包括以下板塊:儀器組成與構造展示板塊、儀器原理介紹板塊、實驗操作與模擬分析板塊,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建立《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

2.1 儀器組成與構造展示板塊

“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包含銳線光源、原子化系統(火焰、石墨爐)、分光系統、檢測系統等四大部分?!凹t外光譜”虛擬實驗室展示傅里葉變換型紅外光譜,包括光源、邁克爾遜干涉儀、吸收池、分光系統、檢測系統等五大部分。當鼠標移動到相應系統時將每部分放大展示,并顯示文字說明,以便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儀器組成與結構。

2.2 儀器原理介紹板塊

此板塊主要介紹原子吸收光譜法和紅外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主要介紹朗伯比爾定律、共振吸收線、峰值吸收法等基本理論,紅外光譜法主要介紹分子振動方式和紅外光譜產生的基本條件。主要是幫助學生強化記憶,促進實驗操作的完成。

操作者通過鼠標完成虛擬儀器中光路的動態(tài)演示,可以直觀了解實驗原理。同時,軟件中集成“原子吸收”、“紅外光譜”操作的演示視頻,能夠讓學生對不清楚的操作進行自學。

2.3 實驗操作與模擬分析

“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中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中的含鈣量”的模擬實驗分析過程?!凹t外光譜”虛擬實驗室包括“未知試樣(C8H10)的定性分析”、“未知試樣(C7H9N)的定性分析”兩個模擬實驗分析過程。該板塊為驗證性實驗,學生通過計算機操作,模擬實驗過程,完成定性或定量分析,進一步理解儀器工作原理。

在完成實驗操作中,關鍵操作步驟設有陷阱,只有當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完成,該實驗評分才為滿分,否則,軟件會自動減分,并在實驗結束告之操作不當的步驟。如此,學生可以反復練習,直至最終掌握儀器的使用流程。

同時,在“原子吸收”虛擬實驗室中存入常見元素如鎂、鈣、鋅、銅、鉛等分析線數據,“紅外光譜”虛擬實驗室中存入常見有機物的紅外吸收光譜圖,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完成分析測定,為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奠定基礎。

3.《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3.1 《儀器分析》課程的特點及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儀器分析》課程是我校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課程主要內容是利用現代分析儀器,根據物質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進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光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和電化學分析法。

在《儀器分析》課程的傳統教學中,通常采用“傳授―強化―記憶”的教學模式進行,并且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是在不同時間、空間獨立進行的。該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教學內容是單向信息傳輸[4],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傳統模式中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驗教學不同步[5]、實驗儀器不足、實驗教學以示教為主、學生動手機會少,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掌握專業(yè)技術知識,嚴重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yǎng)。

3.2 《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調查

Tyler(1949)曾指出:學生的“需要”與“興趣”是教育目標的主要來源之一[6]。因此,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滿足學生求知,提高授課效果,優(yōu)化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設計了“《儀器分析》課程教學現狀問卷調查表”,在充分了解學生對課程現狀的意見與建議后,確定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3.3 《儀器分析》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基于本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該課程教學大綱,將板書、CAI技術,實驗視頻、課堂虛擬實驗室等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板書提高教師即興講解的闡述效果;利用CAI技術和實驗視頻提高視聽效果,增加課堂信息量;利用課堂虛擬實驗室演示儀器裝置、原理及使用方法,與學生互動,使理論和實踐操作的學習同步,促進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同時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類比式等立體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理解相關的原理和概念。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