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考古發(fā)掘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考古發(fā)掘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考古發(fā)掘計劃

第1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文物考古單位為科學研究和配合建設工程及其他動土工程而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和考古發(fā)掘經費預算編制工作。

第二章考古調查、勘探預算定額

第三條考古調查是為了解地面、地下的古代文化遺存而進行的查閱文獻、實地踏勘、采集標本并做出文字、繪圖、攝影記錄,提出勘探或考古發(fā)掘計劃等工作。調查經費預算定額的內容有:調查人員的交通、住宿、補助費、民工費、技術工人費、文具及工具損耗費、設備更新折舊費、文物包裝運輸費、資料整理費及不可預見費。調查經費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編列。調查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計。調查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由文物部門核收10%的管理費。

第四條考古勘探是為了解地下古代文化遺存的性質、結構、范圍、面積等基本情況而進行的鉆探工作??碧浇涃M預算定額內容有:勘探人員的交通費、住宿費、補助費、民工費、技術工人費、文具及工具損耗費、設備更新折舊費、資料整理費、回填費、不可預見費等。

第五條普探指采用每平方米布孔5個的梅花點布孔法而進行的勘探工作。普通土質、孔深在2.5米深之內的普探定額標準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數量為6-8工/日計算。

第六條重點勘探指為了解墓葬及其他遺跡現象并在地面作出形狀標記而必須進行的鉆探工作。普通土質、孔深在2.5米深之內的重點勘探預算定額標準以每百平方米用工數量為80-120工/日計算。

第七條較軟土質以上述定額標準為基數最多核減25%。較硬、特硬土質或帶水操作以此為標準增加50-150%。孔深在2.5米以上,深度每增加0.5米,預算定額相應遞增10%。

第八條普探面積最低從100平方米起計算。重點勘探面積最低從10平方米起計算。

第三章考古發(fā)掘經費預算定額

第九條考古發(fā)掘經費預算內容包括:

一、人工費用:

1.民工費;

2.技術工人費。

二、其他發(fā)掘費用:

1.消耗材料費;

2.器材、設備更新折舊費;

3.記錄資料費;

4.運輸費;

5.占地補償費;

6.臨時建筑設施費;

7.標本測試鑒定費。

三、發(fā)掘工作管理費。

四、安全保衛(wèi)費。

五、不可預見費。

第十條人工費用:是指雇用的民工和技術工人所需的費用。

1.民工費用:日工資標準按當地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用工數量標準每平方米8-12工/日。

2.技術工人費用:依其從事的工種和熟練程度確定日工資標準,一般為當時當地民工日工資額的150%至250%。技術工人用工數量標準為民工用工數量的15%至25%。

第十一條消耗材料是指在田野發(fā)掘、文物修復和資料整理等工作中自然損耗的小型工具、文具、包裝、覆蓋材料等的費用開支。

第十二條器材、設備更新、折舊費指對發(fā)掘單位擁有的固定資產,如照相機、錄相機、測繪儀器、小型運輸工具、柜架等用于田野發(fā)掘、文物修復、資料整理工作等而損耗的補償費用。

第十三條資料記錄費是指田野發(fā)掘、文物修復、資料整理等工作所必需的文字、錄相、攝影、照相、繪圖、測量等工作的費用及印刷費用。

第十四條交通運輸費是指田野發(fā)掘、資料整理過程中民工和技術工人往來,器材設備、消耗材料、出土文物及生活資料的運輸所需費用。

第十五條占地補償費是指田野發(fā)掘中臨時占用耕地的補償。補償面積一般為實際發(fā)掘面積的100%-300%。補償數額視實際情況按季計算,經濟作物可按特殊情況處理,但最多不得超過發(fā)掘費總數的12%。

第十六條臨時建筑設施費是指田野發(fā)掘進駐期間所必需的臨時性建筑設施。包括民工和技術工人住宿房、伙房、值班房、工作用房、文物庫房及水電設施等。

第十七條文物標本測試鑒定費指必須送往專門科研單位或由有關專家對文物標本進行測試鑒定的費用。

第十八條上述費用預算定額見附表一,各項費用在考古發(fā)掘工作各個階段中所占比例見附表二。

第十九條管理費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fā)掘證照》進行考古發(fā)掘工作的單位所必須列支的人員及管理費用,包括工作人員的辦公、交通、住宿、補助、補貼及民工和技術工人的醫(yī)療、勞動保險、有關部門收取的勞動管理費等項費用。其定額標準為人工費用及其它發(fā)掘所需費用總數的20%。

第二十條發(fā)掘現場的安全保衛(wèi)費用指為保證考古發(fā)掘現場及出土文物安全而雇用的專門保衛(wèi)人員及購置必要的保衛(wèi)器械、設施所需費用,其定額標準為人工費用及其他發(fā)掘所需費用總數的10%。

第二十一條不可預見費定額標準為人工費用及其它發(fā)掘所需費用總數的3%-5%。

第二十二條以上預算定額適用于耕土層及文化層平均厚度在1-2米以內的古代遺址。文化層平均厚度不足1米者,以此為基數遞減30%,文化層平均厚度不足0.5米者以此為基數遞減50%。文化層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每增加0.5米預算定額相應遞增15%。

第二十三條發(fā)掘對象為耕土層及覆土層平均厚度在0.5米以上遺址時,按每立方米用工數量為2工/日,另外編制清理耕土及覆土層預算定額。耕土層及覆土層在2米以上時,每增加0.5米,該預算定額相應遞增15%。

第二十四條一般考古發(fā)掘的面積最低從10平方米起計算。

第四章考古發(fā)掘特殊項目預算定額

第二十五條發(fā)掘對象為大中型墓葬或其他特殊遺跡時,可按發(fā)掘對象的形制、規(guī)模計算勞動力投入量,以此為基數另加200%-300%的其他發(fā)掘費用。其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視實際需要單獨計算發(fā)掘定額:

1.形制特殊;

2.規(guī)模巨大;

3.出土文物可能特別豐富或需進行特別保護;

4.其他如洞穴、沙漠、貝丘、懸棺、地下水位較高等特殊遺址。

第二十六條發(fā)掘工作中可能有塌陷、滑坡等一定危險時,可列支一定數額的安全加固費,定額標準不得超過發(fā)掘費總額的5%。

第二十七條發(fā)掘對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應額外增加不超過發(fā)掘費總額20%的文物保護費和不超過發(fā)掘費總額10%的資料出版費:

1.發(fā)掘總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古代遺址;

2.發(fā)掘總數在200座以上的古代墓葬;

3.出土文物特別珍貴、豐富或遺跡特別重要的。

第2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新區(qū)年內投入800億

8月11日,有媒體報道,開封市將斥資千億元,以重現北宋時期的汴京盛景。消息一出,就引起網友在微博上瘋狂轉發(fā),有稱贊的,也有質疑的。有網友更是指出,“其實就是借棚戶區(qū)改造之名把老百姓趕出去,原地搞商業(yè)房地產開發(fā)?!睂W上備受熱議的“清城計劃”,河南開封市“兩改一建”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對外界回應說,開封正在推進的是“兩改一建”(棚戶區(qū)改造、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是為落實國家棚改政策,結合實際提出的惠民措施,并無所謂“清城計劃”。

據了解,開封新區(qū)建設統(tǒng)籌開封老區(qū)發(fā)展,突出“古今文明交相輝映、新老城區(qū)各展風采”,新區(qū)既有歷史文化名城的古樸典雅,又有現代化城市的時尚與新潮,是一個厚重文化與充滿生機、活力的統(tǒng)一體,是一個時尚新潮、大氣靚麗、氣勢宏偉的現代化魅力之城、活力新區(qū),是展示開封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對外窗口。今年以來,新區(qū)已開工建設項目和新選址項目93個,預計總投資超800億元。8月7日,開封市在新區(qū)舉行今年101個總投資404億元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內蒙古遼上京遺址考古獲重大發(fā)現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千年前的契丹古國——遼國的首都遼上京進行考古發(fā)掘并獲重大發(fā)現。

此次考古發(fā)掘工作主要是對遼上京城的制高點,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遺址群進行發(fā)掘,發(fā)掘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在一個多月的考古發(fā)掘中,考古人員清理出保存較為完好的鋪地磚、石柱礎,以及數十根奇特的長條石等,出土了近萬枚銅錢,以及諸多制作精美的泥塑人面像、經幢座等與佛教有關的遺物。此次發(fā)掘中出土的最精美遺物,當數一個保存較好的石經幢座和半塊仰蓮雕花石座。石經幢底座呈八邊形,四角有四個獸頭,兩個獸頭保存較好,另外兩個已經被破壞。

陜西榆林衛(wèi)城城墻修復成“貼皮”工程

8月21日,《東方今報》披露,榆林衛(wèi)城城墻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榆林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年久失修,曾多次坍塌。繼去年榆林市政府啟動南城墻加固保護工程之后,榆林衛(wèi)城西城墻保護工程于今年5月下旬啟動,項目總投資5500多萬元,計劃11月底完成。然而,這樣的修復在很多居民看來卻屬于“貼皮”工程,并未真正起到保護城墻的作用,而是一種對真正文物的破壞。陜西榆林投入5500多萬元修復古城墻,也是想為現代人留下更多的文化古跡,挖掘古城墻豐厚的文化魅力,也讓業(yè)已損壞的古城墻得到修復,造福更多市民。可所謂的城墻修復竟然成了貼皮工程,就是僅重新修復城墻外側墻壁,其余幾乎不動。

北影廠三老樓列入近現代建筑保護名錄

近日,輿論熱議北京電影制片廠即將被拆除一事。8月27日,市規(guī)劃委對此做出說明,北影廠改建正著手今后利用的前期工作。北影廠內的主樓、東樓和西樓2007年已被列入《北京市優(yōu)秀近現代建筑保護名錄》,市規(guī)劃委已按規(guī)定明確要求予以保留。位于北三環(huán)中路77號的北影廠正式拆遷,拆遷后原址將進行一個綜合房地產項目建設,此事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熱議。

8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表示,文物局的意見是原址保護并已將此意見反饋給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是否繼續(xù)拆除還需等待市規(guī)劃委或上一級部門作出最終批復。有專家表示,北影廠的拆遷對文化影響很大,希望對北影廠近現代建筑群予以保留。市規(guī)劃委表示,關于北影廠改建工程,土地所屬方駐京某部隊和使用方北京電影制片廠,經過多年努力,解決了長期土地權屬問題,正開始著手今后利用的前期工作。據介紹,在確定第一批保護名錄時,市規(guī)劃委也曾明確要求這些建筑的所有方和使用方,遵守不得隨意拆除的要求。

貴州古老宗祠現神秘外文字母雕刻無人破譯

貴州天柱縣坌處鎮(zhèn)三門塘劉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迄今已有230多年,光緒初年維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重修門面牌樓,由三門塘的王澤寰設計繪圖。這一精美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別致,氣勢雄偉。宗祠正前面壁上浮雕彩畫層層疊起。大門兩側各有三根凸起的假柱直插檐頂,假柱每節(jié)骨段上均為塔樓式裝飾。各層假柱之間又有圓頂假窗或圓頂真窗。左右兩側還各塑有一口洋式大鐘。面壁兩側檐脊上,浮雕有動植物。動物浮雕有昆鵬、麒麟、奔鹿、雄獅、鳳凰、紫燕等,各具姿態(tài),栩栩如生,有的在虎視江波,有的則展翅欲飛。植物浮雕有翠竹、紅梅、蓮蓬、花草等,若臨風搖曳,或暗吐芬芳,構思奇巧,工藝超群。

祠的正面兩高柱上方,對稱地凸塑著十一組外文字母,每組二字,分別是HN、OA、CK、PR、ON、NC、FL、TY、EL、VH、UA和UA、PR、TN、 BL、CV、HO、UT、NA、UL、EO、CA。兩側山墻二進柱上方又各有一行不對稱的字母,左五組,為TH、UN、AP、OV、IL,右七組,為 HU、NA、PR、OV、IC、BL、KE。這些字母組合如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有待識者破譯。

電影名人“露面”北京藝術博物館

9月8日,逄小威《面孔》二期拍攝工程啟動儀式上,馮小剛、張藝謀、鞏俐、張子儀、孫紅雷等幾十名為觀眾所熟知的電影名星、電影導演的黑白影像照片共同亮相北京藝術博物館,同時這次展覽也是“電影的面孔”中國電影人肖像作品攝影展。這是逄小威繼8月1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屆奧運冠軍肖像攝影作品展后,又一個攝影成果展示。兩個展覽,不同領域的被攝群體,呈現出了攝影人的獨特視角。據了解,此次展覽將持續(xù)到9月26日。

西安考古發(fā)現2000多年前漢代水管道

第3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關鍵詞】 公眾考古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實踐

20世紀60年代以來,考古學與社會、與公眾的關系成為西方考古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公眾考古學由此誕生。公眾考古學主要是面向大眾的考古學,交流與解釋是其核心思想。在中國,公眾考古理念也逐步得到實踐和推廣,除了通過報刊、圖書、電視、網絡等媒介面向公眾傳播考古知識外,考古相關機構和學者也積極嘗試探索公眾考古活動,發(fā)揮保護和傳播文化遺產主力軍的作用。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文物和遺址的收藏、保護與展示平臺,也成為參與公眾考古實踐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層次也隨之提高,歷史、文化及文化遺址對公眾有很強的吸引力,博物館也因此成為文化旅游中的熱點。為適應和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多數博物館改變傳統(tǒng)的以“物”為主的簡單、枯燥、單一的展示方式和闡釋手段,轉而以觀眾為中心,充分站在觀眾視角來全盤考慮博物館的展覽陳列設計和公眾闡釋手段,把考古、歷史與公眾的心理、觀念、情感和需求相結合進行綜合設計,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文化資源的享受。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專門為宋代古沉船“南海I號”打造的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澳虾號”的發(fā)現,對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及我國古代的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貿易史等有著極為重要的科研價值。從發(fā)現伊始,就已引起世界巨大反響,史無前例的整體打撈創(chuàng)舉更是轟動全世界。作為目前世界上船體較大、船載文物數量巨大、保存較為完好的珍貴水下文化遺產,“南海I號”聚焦著世界公眾的目光。為更好地讓公眾了解“南海I號”,了解我國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和水下考古文化,海絲館也通過多種嘗試來滿足公眾的需求,踐行公眾考古理念。

1 公眾考古理念的實踐

1.1 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海絲館堅持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博物館文化,強調博物館服務社會、服務公眾的意識。英國有位學者提到:“博物館最值得珍視的資源不是展品,而是觀眾”。這不僅因為公眾的參與能夠證明博物館的存在價值,更因為博物館作為向公眾傳遞考古、歷史知識和信息的平臺,服務的對象是公眾,而公眾作為文化遺產的享有者和保護者,在博物館所獲得的不僅是豐富的生活,開拓的視野,更是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和責任。因此,觀眾才是博物館發(fā)展的動力源泉,觀眾的需求和感受決定著博物館的發(fā)展方向。

為此,海絲館一切工作都圍繞著觀眾及社會教育來進行,圍繞著為公眾服務來展開,牢固樹立“觀眾至上”的觀點,建立完善的教育、導覽咨詢、休閑便民及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為觀眾營造一個舒適、和諧、便利的參觀環(huán)境。由于博物館的觀眾是多元的,他們的文化背景、學習形式和參觀目的都各有不同,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參觀需求,我們也設置了觀眾留言簿和服務熱線,吸取觀眾提出的寶貴意見和要求,及時解決觀眾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幫助觀眾愉悅地參觀和學習,全面體現博物館的優(yōu)質服務,讓觀眾能高興來、滿意歸。

1.2 開放展示發(fā)掘和保護現場

入館后,“南海I號”面臨著發(fā)掘、保護與展示的重大課題,觀眾也對此充滿了好奇心。為滿足觀眾的探知欲,提升觀眾的體驗感,博物館與考古隊在對“南海I號”的發(fā)掘和展示中融入公眾考古理念,將發(fā)掘場景和文物保護場景向公眾開放。2010年的二次室內試發(fā)掘過程,全程向觀眾開放,觀眾既可透過水晶宮和水下考古工作平臺現場觀看考古人員如何清理淤泥,如何挖出文物,如何對文物進行現場保護,又能通過發(fā)掘現場的高清數碼錄像機將所有細節(jié)一一捕捉。通過現場觀摩,獲得直觀感受,初步了解文物考古的基本程序,感受文物出水的喜悅感和文物保護的迫切感和責任感。在考古發(fā)掘后,考古隊員也及時在館內召開發(fā)掘成果的新聞會,吸引了國內眾多媒體的參與,通過媒體向觀眾傳達考古信息和考古成果。

1.3 設立開放式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

為讓觀眾初步接觸和了解文物保護及修復的相關理念和基本知識,館內設立開放式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向觀眾展示文物脫鹽浸泡、陶瓷器、鐵器、木質文物等各種材質文物的修復、文物信息的采集、凝結物的清理等內容。通過對“南海I號”出水文物保護修復的現場展示,來提高公眾對水下文化遺產的自覺保護意識。

1.4 開展流動博物館活動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和學生了解“南海I號”,了解海洋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我館還在每個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展展覽進社區(qū)、進校園活動,以圖片、影像資料的形式通過講解員的生動描述將文物、歷史知識傳遞給廣大群眾,讓平時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群眾能夠免費體驗文化的魅力。

2 關于今后實踐的幾點意見和思考

2.1 增加體驗式的展覽活動

即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中,要增加觀眾參與體驗歷史的機會和條件,豐富個體的歷史認識與體驗。使觀眾在體驗過程中能主動探究、發(fā)現知識并消化理解,通過體驗獲得感官上的刺激,從而引發(fā)觀眾的興趣,調動觀眾的熱情。如開設“觸摸過去”活動,“南海I號”出水的瓷器很多,各窯口的破碎瓷片也有很多,可挑選一些典型的各窯口的代表性瓷片讓觀眾直接觸摸,增強直觀感受,并將古代和現代瓷片放置一起,讓觀眾親自觸摸感覺二者的不同。再如模擬考古,在考古發(fā)掘中,劃出一小塊地方,讓觀眾代表在專業(yè)考古學者的帶領下動手參與體驗現場考古,了解基礎的考古、文物和保護知識等。

2.2 延伸展覽內涵

如定期邀請專家在館內開設講座、陶藝培訓班,與學校聯合舉辦夏令營、博物館修學游活動,與電視臺合作舉辦博物館知識有獎問答親子活動等等,為觀眾帶來趣味、知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同時,可依據本館的船文化特色,結合市場調研和觀眾意見,有計劃地設計和營銷旅游紀念品,讓紀念品成為文化宣傳的一大載體。

2.3 提升講解藝術

將考古基礎知識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作為講解的重要內容向觀眾加以闡釋。例如對于我館的船木,應該簡要描述遺物出水的具置、年代、材質和保護狀況,還原藏品出水的時空環(huán)境??萍伎脊排c文物保護知識也可引入講解,如有修復痕跡的瓷器,可介紹在文物修復中對瓷器所應用的基本方法。在講解中,還可穿插一些故事性的描述,但要時刻堅持以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為宗旨,將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宣傳教育放在首位。

參考文獻:

[1]李琴,陳淳.公眾考古學初探[J].江漢考古.2010(1).

[2]郭立新,魏敏.初論公眾考古學[J].東南文化.2006(4).

[3]鄭媛.試論在中國建立“公眾考古學”的必要性[J].文物世界.2010(4).

第4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關鍵詞:中原地區(qū) 城垣 龍山時代

城址規(guī)劃是指在城址建設中全面、長遠的計劃,偏重于宏觀布局方面,是對城市各項設施的初步考慮,對于確定城址形制、規(guī)模以及發(fā)展方向有指導性作用。史前城址的規(guī)劃應該包括城垣的形狀和環(huán)壕、基礎設施設立、城市與河流的關系等。

現有的考古資料表明,中原地區(qū)史前城址已發(fā)現14座,分別是鄭州西山[1]、淅川龍山崗[2]、安陽后崗[3]、登封王城崗[4]、淮陽平糧臺[5]、郾城郝家臺[6]、輝縣孟莊[7]、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8]、平頂山蒲城店[9]、濮陽戚城[10]、濮陽高城、溫縣徐堡[11]、博愛西金城[12]?,F據已表資料將這些城址從城垣形狀入手進而對城址的規(guī)劃進行初步的分析,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一、圓形城垣

目前僅發(fā)現鄭州西山城址一座。城址平面近圓形,總面積3.45萬平方米。殘存城角處呈45°與兩邊相連,與原始環(huán)壕聚落相近。城墻外繞以環(huán)壕。城門發(fā)現北、西門各一處,均偏離中心位置。正對北門內側發(fā)現南北向道路一條。西門內東側有一處夯土建筑基址,呈扇面形狀,周圍有數座房基環(huán)繞,其北是一個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廣場。大量儲物窖穴分布于城內西北地勢高處,城內北部和城外西部各有一處氏族公共墓地,說明此時的城市已有了一定的功能分區(qū)。西山城址屬仰韶文化晚期,始建和使用的年代約在BC3300一2800年間。

二、 不規(guī)則形城址

目前也只發(fā)現安陽后崗一座。在遺址西、南兩面發(fā)現長約70米、寬約2-4米的夯土墻,全貌不明。經已發(fā)現城墻弧度推測,城垣應為不規(guī)則橢圓形。后崗龍山遺存延續(xù)時間長,經14C 測定,城墻的建造和使用年代應屬于該遺址中晚期,約BC2500-2100年。

三、矩形城址

進入到龍山時代,中原地區(qū)絕大多數城址都為矩形。目前已確定的有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臺、郾城郝家臺、輝縣孟莊、新密新砦、新密古城寨、平頂山蒲城店、濮陽戚城、焦作徐堡、博愛西金城等。

登封王城崗,1975-1981年間,河南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發(fā)現了東西并列的兩座龍山文化小城,2002-2005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對王城崗遺址擴大發(fā)掘,在小城的西南發(fā)現面積為34.8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大城。兩座小城的地勢是西城高于東城,兩城隔一墻而連屬,東城的西墻即西城的東墻。東城墻體不部分被五渡河沖毀,該城角的建筑形制為內角凹弧狀,外角呈凸圓狀,向外突出2米左右,疑為“馬面”設施。西城城墻大部分都有保留,其西南城角建筑形制與東城西南城角相同,似為馬面設施。

淮陽平糧臺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各185米,城內面積約為3.4萬平方米,如加上城墻及外側附屬部分,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城墻系用小版筑堆筑法建造而成,其南門有兩個土坯壘筑的門衛(wèi)房,南門路土之下埋設有公共排水管道,均是目前所發(fā)現最早的同類建筑。城址始建年代為BC2500年。

輝縣孟莊龍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梯形,城內面積約12.7萬平方米.東墻保存較好,長約375米,北墻殘余260米,西墻殘長180米,南墻被毀。城墻的筑法為鏟高墊低,先將地基整平然后在內外兩邊取土分段堆筑而成。城外有護城河,寬約20米,其始建年代約為BC2700年。

新密新砦發(fā)現有龍山文化城址和新砦期城址。其中龍山城址平面為方形,現存東、北、西三面城墻及護城河,城內面積約70萬平方米。東墻和北墻是利用自然沖溝的內壁修整、填土夯筑而成,東墻南半部大部分被雙洎河沖毀。發(fā)現護城河、城壕和內壕三重城壕防御體系。

博愛西金城城址坐落在沙土堆積的土丘之上,平面大致呈圓角長方形,其中西南角向內斜收,城內面積約25.8萬平方米。四面城墻均保存較好,北城墻長560米,西城墻長520米,南城墻長400米,東城墻長440米,在南城墻和西城墻上各有一個缺口,似為城門遺存。在北城墻、東城墻和南城墻外側發(fā)現有排水溝圍城的壕溝。該城址的始建年代為龍山文化中期,至龍山晚期已經廢棄。

四、 小結

通過對中原地區(qū)史前城址的分析,將其分為圓形城垣、不規(guī)則形城垣和矩形城垣三種,暫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1、 城垣形狀具有階段性特征。仰韶晚期和龍山早期城垣為圓形,龍山時代城垣多為矩形。圓形城垣是早期城市的初始階段,其產生與仰韶文化晚期大量出現的圓形環(huán)壕聚落不無關系,中原早期城垣經歷了由圓形到矩形的發(fā)展過程。

2、除龍山崗城址的形制尚不明以外,史前城址均有壕溝,新密新砦城址還出現了護城河、城壕、內壕的三重環(huán)防御模式。

3、城垣布局臨近河流的規(guī)劃思想。因生產力限制,鑿井技術尚未出現,早期城市用水主要來源于自然河流,故中原地區(qū)史前城市均建于位置較高的臨近河流的臺地上。

4、城垣多為一重。除王城崗可能存在大城、小城兩重城垣外,余皆一重城垣。

5、城門數量多為1~2個,不超過4個,一個城門者多建于東墻,如王城崗郝家臺、孟莊目前均似發(fā)現一個城門,位于東城墻;古城寨、平糧臺,南北各有一個城門;戚城、徐堡似東、西城門各一個。另外,王城崗小城中的西城似有南門;新砦城北外壕有三處缺口,西內壕中部有缺口,城垣相對應地可能建有城門。

6、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多見于城址內中北部。王城崗幾處大面積夯土基址,新砦城的淺穴式大型建筑均位于城內的中部偏北處;古城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位于城址中部略偏東北;徐堡城中部發(fā)現一處堆筑臺地,可能為城址中的重要部位之一。(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參考文獻

[1]a.張玉石、楊肇清:《新石器時代考古獲重大發(fā)現―鄭州西山仰韶時期晚期遺址面世》,《中國文物報》,1995年9月10日。b.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鄭州西山仰韶時代城址的發(fā)掘》,《文物》,1997年第7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龍山崗仰韶時代晚期城址發(fā)掘收獲》,《中國文物報》,2013年3月29日。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9年安陽后崗遺址發(fā)掘報告》,《考古學報》,1985年第1期。

[4]a.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王城崗與陽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b.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呢:《登封王城崗考古發(fā)現與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區(qū)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陽平糧臺龍山文化城址試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郾城縣許慎紀念館:《郾城郝家臺遺址的發(fā)掘》,《華夏考古》,1992年第3期。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輝縣孟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密市炎黃歷史文化研究會,《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城址發(fā)掘簡報》,《華夏考古》,2002年第2期。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局:《河南平頂山蒲城店遺址發(fā)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5期。

[10]趙新平、李一丕:《濮陽縣戚城新石器時代和東周城址》,《中國考古學年鑒2009》,文物出版社,2010年。

第5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關鍵詞】公眾考古 博物館考古 敖漢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層次也隨之提高,歷史、文化及文化遺址對公眾有很強的吸引力,博物館也因此成為文化旅游中的熱點。為適應和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多數博物館改變傳統(tǒng)的以“物”為主的簡單、枯燥、單一的展示方式和闡釋手段,轉而以觀眾為中心,充分站在觀眾視角來全盤考慮博物館的展覽陳列設計和公眾闡釋手段,把考古、歷史與公眾的心理、觀念、情感和需求相結合進行綜合設計,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文化資源的享受。

二、公眾考古理念的實踐

1.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博物館應堅持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博物館文化,強調博物館服務社會、服務公眾的意識。英國有位學者提到:“博物館最值得珍視的資源不是展品,而是觀眾”。這不僅因為公眾的參與能夠證明博物館的存在價值,更因為博物館作為向公眾傳遞考古、歷史知識和信息的平臺,服務的對象是公眾,而公眾作為文化遺產的享有者和保護者,在博物館所獲得的不僅是豐富的生活,開拓的視野,更是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和責任。因此,觀眾才是博物館發(fā)展的動力源泉,觀眾的需求和感受決定著博物館的發(fā)展方向。

為此,博物館一切工作都圍繞著觀眾及社會教育來進行,圍繞著為公眾服務來展開,牢固樹立“觀眾至上”的觀點,建立完善的教育、導覽咨詢、休閑便民及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為觀眾營造一個舒適、和諧、便利的參觀環(huán)境。由于博物館的觀眾是多元的,他們的文化背景、學習形式和參觀目的都各有不同,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參觀需求,我們也設置了觀眾留言簿和服務熱線,吸取觀眾提出的寶貴意見和要求,及時解決觀眾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幫助觀眾愉悅地參觀和學習,全面體現博物館的優(yōu)質服務,讓觀眾能高興來、滿意歸。

2.開放展示發(fā)掘和保護現場

面臨著發(fā)掘、保護與展示的重大課題,觀眾也對此充滿了好奇心。為滿足觀眾的探知欲,提升觀眾的體驗感,在發(fā)掘和展示中融入公眾考古理念,將發(fā)掘場景和文物保護場景向公眾開放。發(fā)掘全程向觀眾開放,觀眾既可通過考古工作現場觀看考古人員如何清理遺址表面的土層,如何挖出文物,如何對文物進行現場保護,又能通過發(fā)掘現場的高清數碼錄像機將所有細節(jié)一一捕捉。通過現場觀摩,獲得直觀感受,初步了解文物考古的基本程序,感受文物出土的喜悅感和文物保護的迫切感和責任感。在考古發(fā)掘后,考古隊員也及時在館內召開發(fā)掘成果的新聞會,吸引國內眾多媒體的參與,通過媒體向觀眾傳達考古信息和考古成果。

3.設立開放式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

為讓觀眾初步接觸和了解文物保護及修復的相關理念和基本知識,館內設立開放式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向觀眾展示石器、骨器、陶瓷器、鐵器、木質文物等各種材質文物的修復、文物信息的采集、凝結物的清理等內容。通過對文物保護修復的現場展示,來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自覺保護意識。

4.開展流動博物館活動

為了讓更多的市民和學生了解歷史并開展展覽進社區(qū)、進校園活動,以圖片、影像資料的形式通過講解員的生動描述將文物、歷史知識傳遞給廣大群眾,讓平時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群眾能夠免費體驗文化的魅力。

三、案例介紹

龍祖玉源粟之鄉(xiāng)--神奇的敖漢。敖漢位于內蒙古赤峰市的東南部,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多年的考古資料證明:旱作農業(yè)從這里起源,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在這里發(fā)光,鳳從這里展翅,龍在這里發(fā)祥……遠古的祖先在這片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們探尋、發(fā)展的足跡。

敖漢的神奇當屬那些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敖漢境內陸續(xù)發(fā)現了四千多處不同時期的古代遺址,遺址數量居全國縣級之冠。這些遺址包括近萬年的小河西文化,8200-7400年的興隆洼文化,7200-6400年的趙寶溝文化,6700-5000年的紅山文化,5000-4500年的小河沿文化,42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和3200-2500年的夏家店上層文化,這些延續(xù)發(fā)展、沒有斷層的文化遺存填補了中國北方考古編年的空白,使中國北方的考古學文化譜系齊全,脈絡清晰,讓敖漢旗蜚聲中外,成了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qū)史前文化研究的中心,被學術界譽為文明太陽升起的地方。

如何更好的對這些古文化遺產進行宣傳、保護、傳承工作,是擺在敖漢考古界的一大重要課題。

四、關于今后實踐的幾點意見和思考

1. 增加體驗式的展覽活動

敖漢之所以被稱為“龍祖玉源地,華夏第一村”,是因為對敖漢興隆洼遺址的發(fā)掘。興隆洼遺址是興隆洼文化的命名地,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奇特的服飾“蚌裙”和奇特的葬俗“人豬合葬居室墓”等重要考古發(fā)現。在對興隆洼文化的宣傳展示中,可以根據發(fā)掘資料復原八千年前的興隆洼人生活場景,通過復原的房屋、制陶場面、圍獵和用火的一些情景讓觀眾直觀的感受到八千年前古人的衣食住行。即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中,要增加觀眾參與體驗歷史的機會和條件,豐富個體的歷史認識與體驗。使觀眾在體驗過程中能主動探究、發(fā)現知識并消化理解,通過體驗獲得感官上的刺激,從而引發(fā)觀眾的興趣,調動觀眾的熱情?;蜷_設“觸摸過去”活動,如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都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但每個時期的石器都有不同的特點,可以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石器讓觀眾直接觸摸,增強直觀感受,并將不同時期的石斧、石刀或磨盤、磨棒放置在一起,讓觀眾親自觸摸感覺它們的不同,直觀簡單的就能理解每個時期石器的特點并能加以區(qū)分。再如模擬考古,在考古發(fā)掘中,劃出一小塊地方,讓觀眾代表在專業(yè)考古學者的帶領下動手參與體驗現場考古,了解基礎的考古、文物和保護知識等?;蛘叩竭z址實地參觀,更是直觀的學習,親身的感知。

2.延伸展覽內涵

如定期邀請專家在館內開設講座,與學校聯合舉辦夏令營、博物館修學游活動或舉辦小講解員培訓班等活動,與電視臺合作舉辦博物館知識有獎問答親子活動等等,為觀眾帶來趣味、知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同時,可依據本地的文化特色,結合市場調研和觀眾意見,有計劃地設計和營銷旅游紀念品,讓紀念品成為文化宣傳的一大載體。

3.提升講解藝術

高水平的講解可以使陳列增輝,使觀眾在欣賞展品、增加文物知識的同時得到精神的愉悅、心靈的共鳴。好的講解能緊緊圍繞展覽的整體脈絡將考古基礎知識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融入到講解詞中,對展覽涉及到的歷史事件、科技成就、經濟狀況、文化特征、文物概況等都要有所描述,甚至展覽中沒有出現而又與展覽相關的內容也可收錄其中。例如在講解碳化黍和粟的時候,現場只能看到一些黑色的谷粒,應該簡要介紹這些碳化谷粒發(fā)現的地點、時間、發(fā)現過程以及發(fā)現它們的意義。如這些碳化粟粒和黍粒發(fā)現于敖漢旗興隆溝遺址,2003年在對遺址采集的土樣進行浮選時,發(fā)現了1500多粒碳化了的植物籽粒,這些籽粒經北京大學、日本和加拿大的權威部門鑒定,是距今8000年的碳化粟粒和黍粒,比中歐地區(qū)發(fā)現的谷粒遺存早了2700多年,由此敖漢被定位為“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yè)的起源地”,敖漢也有了“谷鄉(xiāng)”的美譽。碳化粟黍的發(fā)現,說明興隆洼時期已開始少量的種植粟和黍,很難想象敖漢的先民們經歷了怎樣的艱辛萬苦才遴選出了適合人們進食的最佳食物,至今用谷子加工做成的小米飯和黍子磨面做成的粘豆包仍是敖漢最具傳統(tǒng)特色的美食。再如講解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時,可以從興隆洼文化的原始豬首龍形象講起,再到趙寶溝文化刻畫以豬、鹿、鳥為題材的龍鳳紋尊形器,再到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讓觀眾清晰的了解到龍文化在敖漢的孕育和發(fā)展過程??萍伎脊排c文物保護知識也可引入講解,如有修復痕跡的瓷器,可介紹在文物修復方面的一些知識。如我們館展出了一批遼代的墓壁畫,在講解壁畫的內容和壁畫發(fā)現的意義時,可穿插講講壁畫的揭取的過程和保護的一些措施。在講解中,還可穿插一些故事性的描述,但要時刻堅持以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為宗旨,將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宣傳教育放在首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今世界,由于多種文化傳播形式的迅猛發(fā)展,選擇博物館參觀的觀眾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觀眾給博物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要贏得更多觀眾就必須處處考慮觀眾的需求,滿足觀眾的需要,一切服務于觀眾。

第6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Retrospection and Projection

殷墟甲骨的發(fā)現,迄今已達一百年了。甲骨確切地說是在哪一年發(fā)現的,學術界頗有爭議〔1〕,今后還可能討論下去, 但考慮到“村農收落花生,偶于土中檢之”, 于是為古董商人所得之說, 其始出或在1898年冬,而由王懿榮鑒定則是1899年。不管怎樣,現在開始紀念這件學術史上的大事,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

甲骨的出現導致一門學科的產生,就是現在大家知道的甲骨學。“甲骨學”這個詞系何人何時首創(chuàng),有待考證,然據胡厚宣先生的《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率先以“甲骨學”揭橥于論著標題的,是朱芳圃先生。朱氏是王國維先生在清華的弟子,他在1933年出版專著《甲骨學文字編》,1935年又印行《甲骨學商史編》。同時,1934年《中法大學月刊》有李星可《甲骨學目錄并序》,1935年復旦大學《文學期刊》有鄭師許《我國甲骨學發(fā)現史》〔2〕, 此后“甲骨學”作為學科名稱便廣泛流行〔3〕。

甲骨學的內涵可有狹義與廣義。狹義的甲骨學特指甲骨及其文字本身的研究,廣義的則舉凡以甲骨文為材料論述歷史文化者皆得納入。過去如董作賓先生《甲骨學五十年》(后修改為《甲骨學六十年》),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嚴一萍《甲骨學》等,取義均較專門。本文所述也想以狹義的甲骨學為限,略陳拙見,請方家指教。

讓我們先由甲骨的搜集著錄談起。殷墟甲骨到如今一共出土了多少片,因為“片”的定義不很明確,加之收藏分散,不斷流動轉手,要精密統(tǒng)計是很不容易的。50年代初,陳夢家先生曾估計為10萬片〔4〕。近年,胡厚宣先生計算有16萬多片〔5〕。最近有學者表示不同意, 仍認為“近10萬片”為妥〔6〕。甲骨絕大多數是碎片, 陳夢家文以小屯YH127坑情形為準,推斷相當“完整的甲和胛骨數千”,不過YH127龜甲基本完好,從歷年發(fā)掘經驗看,實在是罕見的,多數情況下甲骨在埋藏時業(yè)已殘碎,所以碎片所代表的完整甲骨數量會更多。

甲骨的著錄,始于1903年劉鶚的《鐵云藏龜》,到1983年郭沫若先生主編、胡厚宣先生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圖版13冊出齊,為一大結穴。《合集》匯總諸家,共收錄甲骨41956片, 當時已出材料的主要內容皆已搜羅在內。作為《合集》組成部分的釋文及來源表,也將于近期出版。

《合集》以后,又有若干著錄問世。其間比較大宗的,發(fā)掘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小屯南地甲骨》,收藏品有許進雄《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松丸道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李學勤、齊文心、艾蘭《英國所藏甲骨集》、雷煥章《法國所藏甲骨錄》與《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錄》,伊藤道治《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藏品甲骨文字》、胡厚宣《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和《甲骨續(xù)存補編》等等。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正在做《甲骨文合集補遺》的編纂工作。

《合集》及其后種種著錄,為全面整理殷墟甲骨準備了條件。例如吉林大學于省吾先生等學者安排計劃,編著“《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殷墟甲骨刻辭類纂》、《甲骨文考釋類編》(出版時名《甲骨文字詁林》)、《甲骨文選》等四部著作”,構為“一個完整的系列”〔7〕。這些書籍, 已經取代了多年來人們習用的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等書。其中《甲骨文選》未出,但已有王宇信等主編的《甲骨文精萃選讀》、徐谷甫、濮茅左的《商甲骨文選》等,體例略似。

整理工作, 還需要提到香港饒宗頤先生主編的《甲骨文通檢》〔8〕。《通檢》已出四冊,第一冊先公、先王、先妣、貞人,第二冊地名,第三冊天文氣象,第四冊職官人物,極便學者。據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有“甲骨文電腦資料庫研究計劃”,規(guī)模宏大,刻正逐步實施中。

甲骨的綴合復原,也是整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綴合專書,始于曾毅公先生1939年的《甲骨叕存》,該書于1950年擴大出版為《甲骨綴合編》。專就抗戰(zhàn)前發(fā)掘所獲甲骨綴合的,有郭若愚先生等《殷虛文字綴合》〔9〕、張秉權先生《殷虛文字丙編》〔10〕。70年代,又有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及《甲骨綴合新編補》〔11〕。

據以上敘述可見,甲骨的著錄和整理,于幾代學者的努力下,業(yè)已有了顯著的成績,為深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今后沒有更多工作好做。以材料的搜集而論,國內外還有若干公私收藏,數量盡管不多,仍有精品,令人興遺珠之嘆。著錄的方式也可以改進。早期僅用拓本,甚或限于條件,以摹繪代之,不少原物至今已不可見,非??上?。實則甲骨除文字以外,其本身尚須從許多角度考察研究,不是拓片摹本所能代替。對較重要的標本,采用彩色攝影等等方法著錄,將有裨于研究的進展。綴合拼復也有好多工作可以進行。比如《殷虛文字乙編》新版和補遺已出,《甲、乙編》的坑層記錄也發(fā)表了,使這些發(fā)掘材料的進一步拚綴更有條件。

甲骨文字的考釋,是古文字學最明顯的一項成果。自1904年孫詒讓著《契文舉例》發(fā)端,不知有多少學人于此付出心力。釋讀文字的作品,在每年出現的甲骨學論作中,總是數居首位。

已出土甲骨到底包含多少不同的字,長期以來學者間有各種估計。多數人根據孫海波《甲骨文編》、金祥恒《續(xù)甲骨文編》,推定為5000字以上,然而近日有學者做了仔細研究,指出只有4000字左右,其說當更可據。于省吾先生考釋甲骨文字,收獲甚巨,其《甲骨文字釋林》自序云,甲骨文字“已被確認的字還不到三分之一,不認識的字中雖有不少屬于冷僻不常用者,但在常用字中之不認識者,所占的比重還是相當大的。……所以說目前在甲骨文字的考釋方面,較諸羅(振玉)、王(國維)時代雖然有所發(fā)展,但進度有限?!?0年前他這番話今天仍舊適用,可見甲骨文的讀釋是十分困難的。有人宣稱在短期內釋出多少字,斷不可信。

甲骨文的字編,起著匯集文字考釋成果的作用。這種字編雖以羅振玉1916年的《殷虛書契待問編》為濫觴,惟其內容限于待考,真正成系統(tǒng)的當以1920年王襄先生《簠室殷契類纂》、1923年商承祚先生《殷虛文字類編》為最早,而最流行的是孫海波《甲骨文編》。《甲骨文編》初版于1934年,1965年出了修訂版〔12〕。近年新出的熘惺嫦壬鞅唷都墜俏淖值洹貳?3〕,更為廣博精審。結集諸家訓釋的專書,過去較完備的是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釋》〔14〕,近期則有上面談到的《甲骨文字詁林》,著手考釋甲骨文字者都可由之得到幫助。

董作賓先生1935年的名文《甲骨文斷代研究例》〔15〕,是殷墟甲骨分期的開山之作?!皵啻芯俊北緸橐辉~,由于大家習引《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在古文字學界竟把“斷代”當成“分期”的同義語了。甲骨大多是非發(fā)掘品,缺少坑位和地層關系的記錄,給分期帶來障礙。董氏以發(fā)掘材料為基礎,創(chuàng)立了五期的分期學說,為學者普遍遵循。此后隨著殷墟發(fā)掘中甲骨新材料的發(fā)現,他對自己的分期作了幾次補充修改,如在《殷虛文字乙編自序》中提出“文武丁卜辭”之說,在《甲骨學五十年》中認為第一期應包括祖庚?!拔奈涠〔忿o”說引起了一系列討論,陳夢家先生1951年起在《燕京學報》上發(fā)表《甲骨斷代學》(后收入《殷虛卜辭綜述》)〔16〕,指出“文武丁卜辭”其實屬于武丁時代。1953年,日本貝塚茂樹、伊藤道治兩先生的《甲骨文斷代研究法之再檢討》〔17〕,也有類似意見。陳夢家等先生的見解,近年已得到考古發(fā)掘證據的支持。

在“文武丁卜辭”問題討論之后,又有“歷組卜辭”的問題。歷組卜辭基本上即董氏五期中第四期那類卜辭。1928年,加拿大學者明義士作《殷虛卜辭后編序》(未完成),曾認為這類卜辭屬武丁后半至祖庚時。1960年以后,我達到類似的看法,1977年以殷墟婦好墓的發(fā)現為契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此說后來幸得裘錫圭、林沄等先生的支持發(fā)展,同時也有不少學者反對。1973年小屯南地的發(fā)掘,進一步刺激了有關的討論。由歷組卜辭的研究,引申到甲骨分期理論的檢討,形成了被稱為“兩系說”的分期新說。關于新說的詳情,可看1996年末出版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書〔18〕。

甲骨分期討論持不同見解的各方,對有關研究的深入都有其貢獻,這是我多次強調過的。綜觀討論的過程,田野發(fā)掘的進展實有其決定的影響。最近小屯南地發(fā)掘報告的發(fā)表〔19〕,使我們對不同意“兩系說”的看法有了更多的認識〔20〕。相信殷墟的繼續(xù)發(fā)掘,會促進分期問題的解決,到那個時候,運用甲骨材料去探討歷史文化就將更加便利。

殷墟甲骨的發(fā)現,引導到殷墟遺址的確認及其一系列發(fā)掘,從而展現出商代豐富光輝的文化面貌,已經載入世界考古學的史冊〔21〕。也許更重要的是,這一重大發(fā)現以不容辯駁的證據填補了古史的空白。對于我國綿延久遠的歷史,曾有種種懷疑否定的論點,例如19世紀晚年,有名考古學者德摩根在其《史前人類》中,便斷言中國文明只能上溯到公元前7、8世紀〔22〕,與其后國內提出的“東周以上無史”論相合。甲骨的發(fā)現和殷墟發(fā)掘,一下子恢復了一大段古史。王國維研究甲骨,論證了商朝先公先王的譜系,他說:“由此觀之,則《史記》所述商一代世系,以卜辭證之,雖不免小有舛駁,而大致不誤,可知《史記》所據之《世本》全是實錄。而由殷周世系之確實,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確實,此又當然之事也。又雖謬悠緣飾之書,……其所言古事亦有一部分之確實性,然則經典所記上古之事,今日雖有未得二重證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殺也?!薄?3〕這在方法論上為古史的重建帶來了光明,無怪乎郭沫若先生在1929年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中對王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甲骨學一百年間,名家輩出,論作如林,特別是50年代以來,發(fā)展更為迅速?!段迨昙坠菍W論著目》出版于1952年,所收876條, 當時已嘆為大觀,而1991年印行的《甲骨學與商史論著目錄》〔24〕,竟有16開本631頁。繁多豐富的成果,自然不是小文所能縷述的。 好在這些年有了一些概述性的專著,如王宇信《甲骨學通論》,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等。我們期待最近能出現規(guī)模更大,像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那樣的著作,對20世紀甲骨學作全面的總結。

甲骨學的研究盡管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非常多的成果,但仍然有好多工作要做,許多疑難沒有解決。實際上,甲骨的奧蘊大部分還不曾抉發(fā),用以探究古代歷史文化也大有可為。以為甲骨研究得差不多了的止步自畫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十幾年前,我曾試提過古文字學的15個課題〔25〕,其中5個是甲骨方面的,即卜法和文例的研究、 分期的研究、綴合與排譜、歷法的研究及地理的研究,今天看來都仍有待探討。這里想特別說的,是甲骨學今后的發(fā)展一定要進一步以考古學為基礎。甲骨本身是一種考古遺物,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同樣適用于甲骨的研究,隨著考古學與現代科技的結合,甲骨的鑒定研究也會引進新的手段〔26〕。相信21世紀的甲骨學將更為發(fā)揚光大。

One hundred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were first unearthed at the Yin Ruins. The discovery has lead to the birth of a new branch of knowledge: study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The compilation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started withthe publication of Liu E's Tieyun Canggui. The Jiagu Heji, abook published in 1983,with Mr.Guo Moruo as its editor- in-chief,includes a total of 41,956 pieces of oracle bones andshells,which compose the major body of information obtainedso far.The sorting and compiling of oracle bones have turnedout to be fruitful with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scholars,providing a solid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Thedecipherment of oracle bone and shell inscription is a majorpart of paleography.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from theYin Ruins began at 1935,when Mr. Dong Zuobin worked out awidely accepted 5-stage sequence based on the excavated data.The periodization of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has beenconsistently discussed ever since.The discovery of the YinRuins oracle bones and shells has been a major event in theworld archaeology since it unveils the magnificent culture ofthe Shang dynasty.

The past century of oracle bone and shell study hasproduced many scholars and works,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period has witnessed a real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area.It is from this crescendo that a  brighter  prospect  can be predicted for the coming century.

注釋:

〔1〕王宇信《甲骨學通論》第24~32頁,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2〕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第161~164頁、30頁, 中華書局1983年。同書141頁1933 年《通報》蘇聯布那托夫《甲骨學之新研究》,標題乃后來譯文。

〔3〕濮茅左《甲骨學與商史論著目錄》載,1930 年周予同先生在《學生雜志》有《關于甲骨學》一文,翌年《開明活頁文選》又有周蘧同題文章,兩文未見,記此備考。

〔4〕陳夢家《解放后甲骨的新資料和整理研究》, 《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5期。

〔5〕胡厚宣《八十五年來甲骨文材料之再統(tǒng)計》,《史學月刊》1984年第5期、《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0號。

〔6 〕孟世凱《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漢字》,《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1期。

〔7〕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序》, 《古文字研究》第19輯,中華書局1992年。參見趙誠《關于〈甲骨文字詁林〉》,《書品》1997年第3期。

〔8〕饒宗頤主編,沈建華編輯《甲骨文通檢》第一~四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1995年。

〔9〕郭若愚、曾毅公、李學勤《殷虛文字綴合》, 科學出版社1955年。

〔10〕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已出6冊, 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1972年。

〔11〕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臺灣藝文印書館1975年;《甲骨綴合新編補》,同上1976年。

〔12〕孫海波《甲骨文編》,中華書局1965年。

〔13〕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另有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1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15〕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慶祝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1935年。

〔16〕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科學出版社1956年。

〔17〕貝塚茂樹、伊藤道治《甲骨文斷代研究法之再檢討》(日文),《東方學報(京都)》第23冊,1953年。

〔18〕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以上敘述參見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李學勤序,臺灣文津出版社1991年。

〔1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3年小屯南地發(fā)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9集,1995年。 參看郭振祿《小屯南地甲骨綜論》,《考古學報》1997年第1期。

〔20〕李學勤《讀〈1973年小屯南地發(fā)掘報告〉》,待刊。

〔21〕參看丹尼爾《考古學簡史》(Glyn Daniel,A Short History of Archaelogy,Thames and Hudson,1981)第174頁。

〔22〕Jacques de Morgan,Prehistoric Man, 轉引自〔21 〕第173頁。

〔23〕王國維《古史新證》第52~53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24〕濮茅左《甲骨學與商史論著目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第7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罕見春秋大墓與神秘古國“鐘離”之謎

罕見春秋大墓與神秘古國"鐘離"之謎

一座墓葬在鳳陽,另一座在蚌埠市淮上區(qū)小蚌埠鎮(zhèn)雙墩村。這兩座相距不過20公里的墓葬開啟的,可能是一段2000多年前的失落文明……

蚌埠雙墩1號墓位于蚌埠市區(qū)淮河以北,隸屬蚌埠淮上區(qū)小蚌埠鎮(zhèn)雙墩村。雙墩村內有兩座高9米以上的古墓葬封土堆。這兩個特別大的封土堆是雙墩村的標志。 2006年底,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以闞緒杭為領隊的考古隊進駐雙墩進行考古發(fā)掘。當封土被一層層推掉,露出一圈圓形白土層,圓形的墓坑讓很多專家認為其可能是祭祀坑而非墓葬。 緊接著,更多極其復雜、前所未有的遺跡現象顯露出來:圓形墓坑中,由深淺不同土色構成的20條放射線形遺跡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呈扇面形狀。同時,疊壓在放射線遺跡填土層下,墓坑周邊約2米寬范圍內,建有18個大小不同饅頭形狀的土丘,土丘內外放置大量土偶。然而,發(fā)掘出的墓道口到了盡頭,但墓底卻沒有出現。“北墩到底是不是古墓”這一疑問又開始縈繞在他們的心頭。 正當考古人員為蚌埠雙墩墓葬的定位以及下一步發(fā)掘計劃犯難時,一個意外的發(fā)現為考古人員理清了思路。 2007年5月,在鳳陽縣臨淮關鎮(zhèn)鐘離城遺址東北大約1.5公里處,一處圓形的古墓葬在施工時被發(fā)現,墓葬呈圓形。從墓底發(fā)現了墓主和10具陪葬人員的棺木痕跡以及骨架。由于主棺被盜洞貫穿,主棺內沒有發(fā)現,只在棺槨之間發(fā)現打仗用的鍋和箭頭,并從村民手中追繳回一些珍貴器物。 鳳陽圓形墓葬的發(fā)現,讓闞緒杭以及其他的考古專家豁然開朗,判斷北墩應該就是一個古墓,而且和鳳陽古墓應該屬同一種葬制。 “該墓葬中有編鐘、戈等大量的隨葬品。其中,在5個镈鐘上面還發(fā)現了銘文。鐘上銘文非常難以辨認,闞緒杭對銘文上的兩個字產生了懷疑,一個像兒童的“童”,另一個像梅花鹿的“鹿”。他想,鹿的這種寫法,也可以看成美麗的麗,童鹿,童麗……童麗……難道是鐘離? 闞緒杭為自己的想法激動起來。他迅速趕到鳳陽縣,叫來鳳陽縣文管所退休干部孫祥寬,兩人開始按圖索驥。 “我們查到,‘鐘離’兩個字,確實有那樣的寫法,并經過安徽大學古文字教授劉信芳的證實確認?!标R緒杭說。 記者了解到,關于鐘離國的記載,史料匱乏。一般說來是在西周的時候,由伯益的后代受封建而建立,是西周、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國君為嬴姓。春秋時期被楚國所亡。闞緒杭告訴記者,鐘離國最初在山東,后來到安徽,再后來南遷?!霸诎不?,有關鐘離國的說法在鳳陽、舒城都有?!?鳳陽的鐘離城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是安徽省現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遺址。史書載,周代在此設方國鐘離子國,春秋時位于吳楚之間,被兩國反復爭奪,最后歸楚,直至戰(zhàn)國末期。鐘離城自建至棄,沿用時間長達1200多年。鐘離城原有四方形夯土城墻,南北長約380米,東西寬約360米。夯土城墻歷經千年風雨和農業(yè)耕作,今已頹成土垅,殘高3至5米。 “鳳陽編鐘銘文‘鐘離’的發(fā)現,表明該墓葬應該與鳳陽古城中的鐘離貴族有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已經發(fā)掘見底的蚌埠雙墩1號墓,與其有著驚人的相似。”闞緒杭指出,主棺與隨葬人員的位置一致,都是主棺居中,隨葬人員分列四個方位;最南邊是器物槨室,均出土了編鐘、鼎、車馬器以及陶器等。但蚌埠雙墩1號墓“型號”和規(guī)模都遠遠大于鳳陽的墓葬。 “鳳陽‘鐘離’墓葬的發(fā)現,為蚌埠雙墩1號墓提供了佐證,說明這種圓形墓葬很可能是淮河中游地區(qū)的一種特殊葬制,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标R緒杭說。

第8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一、工作背景和工作方法

1.工作背景

渾河下游區(qū)域性考古調查是2004-2005年文物考古研究所為了配合《河套地區(qū)先秦兩漢時期人類文化、生業(yè)與環(huán)境》項目,選擇內蒙古中南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境內的渾河下游地區(qū)和準格爾旗境內共280平方公里的區(qū)域進行的一次大規(guī)模的區(qū)域性考古調查(圖一;圖版一一,3)。調查中發(fā)現遺址點共367處,時代從仰韶文化早期———兩漢時期,部分還見有遼金、明清時期。通過文字、照片、測繪圖和采集遺物等手段記錄下了遺址點地理位置、周邊環(huán)境、地表環(huán)境、遺址保存狀況和遺跡遺物的一些情況,獲得了一批詳細而科學的調查資料。此次調查不僅為發(fā)掘提供了基礎資料,更為研究本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生業(yè)的發(fā)展變遷、聚落形態(tài)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結構的發(fā)展等方面提供了基礎資料。

2.工作方法

針對這次航空考古調查的特殊性,參與航空考古的雙方工作人員與實施本次航空考古的中國國家測繪研究所的人員進行了溝通,將預期要達到的目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后期研究工作中的一些設想、目的和意義進行了溝通,遂于2010年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希望航空攝影考古能和地面踏查資料結合起來,打破地面踏查的局限,且將航空攝影考古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根據要求,我們首次采用了立體影像和成圖軟件的應用,采用了航空影像區(qū)域立體快速解譯系統(tǒng)(TOPStereo),成功實現了對大范圍多航帶立體模型的整體連接,使“立體測圖”測繪技術演變成為一種新型的客觀真實地形展示技術,從而能夠滿足我們對真實三維地理數據的強烈需求。

3.工作歷程

2010年5月項目開始正式進行,國家博物館遙感考古中心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負責人對飛行區(qū)域的劃定、天氣和飛行模式等進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有序的計劃。2010年7月,雙方委托中測新圖(北京)遙感技術有限公司對調查區(qū)域開始進行飛行,采用無人機低空航測遙感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所具有的機動性、高精度和低成本等優(yōu)勢,在內蒙古地區(qū)的航空攝影考古中為首次應用。因為屬于無人機飛行,所以要對航線進行程序設定,要選擇氣候和植被都最佳的時間段進行。遂于7月份至8月初完成了調查區(qū)域內所有的飛行任務。2010年8月開始至年底,對飛行的所有航線的航片開始整理、統(tǒng)計,編入數據庫。并利用航空影像區(qū)域立體快速解譯系統(tǒng)(TOPStereo),成功實現了對調查區(qū)域內多航帶立體模型的整體拼接。通過順利完成對渾河下游地區(qū)的航攝任務,無人機低空數碼遙感系統(tǒng)再次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順利的完成1:2000成圖比例尺的數字航空攝影,成功實現了連續(xù)立體模型觀測解譯系統(tǒng)輔助考古專業(yè)技術人員分析,開啟了無人機應用于考古工作的新篇章。

第9篇:考古發(fā)掘計劃范文

尋訪渭河源頭,為此次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的開場大戲,大家都滿懷期待。但昨天從蘭州奔赴渭源時卻是細雨蒙蒙,讓人頗為憂慮,唯恐天公不作美影響行程,滿眼青綠的山川美景也未帶來更多的興致。

未曾想一覺醒來,竟然是晴空萬里,藍天如洗,考察隊員們自然是大喜過望,每人一碗牛肉面后即驅車出發(fā)。先至五竹寺遙望渭河源的遠景,讓大家可以宏觀地感受源頭之地南依西秦嶺的主峰露骨山,西傍鳥鼠同穴山的南脈,處于兩山相夾處低山緩嶺的川塬勝形。茂盛的秋莊稼一抹蔥綠,成熟待刈的黃色麥田點綴其間,恰似翠玉嵌金,美不勝收,更激起每個人渴望盡快親近源頭之地的心情。

車解人意,談笑間就到了渭水之源的景區(qū)大門口。過多人為裝點的門飾雖與自然美景不太協(xié)調,但門旁立石上所刻晚清名臣左宗棠題寫的“大禹導渭”四個紅色大字還是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這不是出自《尚書?禹貢》的名言嗎?沒有錯,大禹治水“導渭自鳥鼠同穴”。敢情不是夢里依稀???4000年的歷史竟然就這么和我們不期而遇!對史書中的記載我們都較稔熟,渭河之源與此有關也不足為奇,可這么設計出來讓人迎面相撞還是有些意外的驚喜。

果然,景區(qū)內多有紀念大禹治水的相關內容,我們簡單瀏覽后便快速向源頭走去。一路清流激湍,綠樹重蔭,賞心悅目自不待言。而靠近源頭的壁立山崖上,才是左公“大禹導渭”題名的原版所在。突然想到,大禹治水的一位重要助手――四岳,整個景區(qū)卻沒有絲毫涉及,不免感到有點若有所失了。

四岳,這位出自西部的英雄,按照史書的說法是大禹治水的功臣?!妒酚?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呂尚者……其先祖嘗為四岳(一說為西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薄端麟[》引三國譙周之說,太公望“姓姜,名子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由此可知,西周的開國功臣、齊國之始祖姜子牙,本為炎帝的后裔,其又一先世在堯舜禹之時,曾掌管過四方山川之事,而稱四岳,并在大禹治水時立有功績,獲封呂與申地。姜子牙稱呂尚就是因封地而來?!妒酚?夏本紀》還說,四岳在帝堯時期就曾推薦大禹的父親鯀治過水,“于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只是方法失當,未獲成功。顯然在大禹治水時四岳又參與其間,終有成果,故被認為“甚有功”。

由此說明,四岳確是大禹治水工程的有功之臣。而后世子孫紀念大禹卻不提四岳,這是否有失公允?而更重要的是,炎帝族的姜姓后裔實際與古代的羌族關系匪淺。《后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梢娊?、羌本為一體,是居于西方的大部族?!段髑紓鳌氛f:“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于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里?!贝篌w包括今青海、甘肅東部靠近陜西、四川的區(qū)域,當然也涵蓋渭河源頭所在的渭源及周邊地區(qū)。

而考古發(fā)現說明,相當于距今4000年前后,約為史書記載的夏代初期,也就是大禹的時代,甘、青地區(qū)主要分布的是齊家文化,也就可以說齊家文化應為當時古羌族的考古學文化。此時,在中原地區(qū)的堯舜禹王朝為官的人物中,有一位古羌族的首領曾因掌管天下山川,任四岳之職而著名,而參與治水實與其職責有關??梢栽O想,大禹要到西部地區(qū)治理渭河、黃河,當然更需要四岳組織動員以齊家文化為代表的羌族民眾參與。四岳因此建立大功,也就不足為怪了。這實際也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或說古羌)先民為治水大業(yè)做出過偉大的貢獻。

此外,考古學還發(fā)現以中原地區(qū)二里頭為代表的夏文化,與西部的齊家文化已存在諸多聯系,甚至夏文化的青銅文明有可能是在齊家青銅文化的推動下,得到了更迅速的發(fā)展。二里頭文化帶流B等典型陶器,也見于齊家文化,兩者的玉器多有相同或相似。這些發(fā)現和歷史的記載如此之契合,絕不應該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應是文獻與考古發(fā)現的極佳印證。渭水上游以及下游都可見齊家文化的蹤跡,表明這條水系是兩種文化聯系的重要通道,也是當時中原和西部溝通的命脈。

因此,在渭水源頭紀念大禹的同時,也頌揚一下古羌民族的代表人物――四岳以及他的人民,不是順理成章嗎?在祭祀大禹的祠廟里,安置一個西部先民的英雄,讓不同部族的代表在后世子孫心中同樣樹立起一個不朽的形象吧!

這,正是我們應修的功德。

徜徉在西周的邊防站――西河灘

渭河道考察的第二站隴西縣,因秦最早實行郡縣制所設隴西郡而得名。上午考察的三個古遺址之一的西河灘,是我多年以前就非常向往的地方。因為,這是一處最偏西的西周遺址,至今尚無逾此而存在的發(fā)現,也可以說這就是周王朝的西部邊陲??墒冀K無緣造訪,以致抱憾不已,今得如愿,怎一個喜字了得!

驅車穿城區(qū)及鋁業(yè)公司而過,到達遺址后發(fā)現,這是一處發(fā)育良好的臺地,三面環(huán)水,生態(tài)條件優(yōu)越。當地的文物同行介紹,遺址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上世紀60年掘的地點,在我們踏查處數百米開外的鋁業(yè)公司家屬區(qū),說明此地為較大的西周遺址。周圍到處都是生長茂盛的秋田莊稼,好不容易找了一處約200平方米的空曠地,隨便走走就發(fā)現不少典型的西周陶器殘片,可辨出鬲、罐等器形,足見遺址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

按我的設想,這里可能是一處很小的西周聚落,當年也許都已發(fā)掘完了,不會見到什么東西。確實不曾想到遺址會有如此之大,地表竟能采到不少遺物。那么,這個遺址就應該入住過不少的西周先民,典型的西周陶器暗示了他們是來自隴山以東之人。采集的標本中未見到寺洼文化遺物,卻讓人頗感意外,要知道渭河上游地區(qū)可是以寺洼文化為代表的西戎民族領地。至于當年發(fā)現過的墓葬,原想可能是周人一度擴張到此,偶爾葬了幾個人。但內涵豐富的大型周文化遺址的存在,完全顛覆了原來的認識,其應屬一處重要的西周聚落。

這里的地形三面臨河、一側援山,讓人立刻感悟到選址是出于軍事防衛(wèi)考慮,也可說是邊塞城堡的西周形式??上У氖牵l(fā)掘資料沒有公布,又無新的考古收獲,沒有辦法了解聚落的持續(xù)過程和時間范圍。周人在這里活動了多久?如何堅守于此?與寺洼文化為代表的西戎如何相持?這一切都不得而知,只能期待將來的考古發(fā)現來為我們解釋了。

有感于此,遂吟小詩以記之:

隴西西河灘,西周最西邊。

將士有阿誰?戍守在此間。

夕陽戎歌里,回首望鄉(xiāng)關。

干戈與玉帛,何者更占先。

重回關桃園

玉帛之路考察團的汽車在渭河峽谷中穿行,兩岸蒼翠賞心悅目,在大家的一片贊嘆中,勾起了我的許多記憶。

那是14年前的2002年,春寒料峭的正月,我率考古隊一行人乘坐汽車也在這座峽谷行進,只是初春的河谷草木枯黃,滿目寥落。我們要去發(fā)掘隴山南端、渭河北岸的一個小遺址――關桃園。因為隴海鐵路的寶雞―天水段復線工程建設,需經過這個遺址,故要進行考古發(fā)掘保護文物。此前已有寶雞的同行對這里進行了初步調查,報告說文化內涵不豐富,故單位領導告訴我?guī)讉€人去簡單發(fā)掘一下,估計不會有什么重要發(fā)現,個把月也就可以完成任務了,好讓鐵路工程建設早日進行。

可誰知我們布了探方發(fā)掘下去后,竟然發(fā)現多是7000~8000年以前的前仰韶文化遺跡,有房子、灰坑及墓葬等。我知道這一時期的遺址是很難發(fā)現的,全國也沒有多少。所以計劃一個月的工作就持續(xù)到年底,當然也取得了重要的收獲。發(fā)現了大量的前仰韶時期遺跡和數百件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文物,而且進入了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預選項目,可惜因微小的差距而未獲選。

這里的前仰韶文化遺存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是渭河流域此類遺址中文化發(fā)展序列最完整的一個。早期屬大地灣一期遺存,中期為此次新識別的關桃園類型,晚期屬寶雞北首嶺下層遺存,年代為距今8000~7000年。這里出土的骨器幾乎可說是達到新石器時代的最好工藝水平,發(fā)現了與商周時期銅削刀相似的骨刀,被當年的考古隊員戲稱為“天下第一刀”,以及代表了北方旱作農業(yè)的生產工具骨耜20余件,同時發(fā)現了渭水流域最早的玉環(huán)。有趣的是,最終落選十大考古發(fā)現的原因恰是因為此環(huán)。因為在評審會上有專家提出質疑:“這么早的遺址怎么會有玉器?”但他怎么就不明白,古人偶遇一塊漂亮的石頭,加工成器物為何不可能呢?也許是他不知道《山海經》的記載,渭河上游的鳥鼠山就是出白玉的地方吧。

此外,還有少量仰韶文化、西周、春秋戰(zhàn)國等時期的遺跡、墓葬等。

思緒飛流間,已看見了遺址北側駱駝山的駝峰,我忙喊:“關桃園遺址到了!”隨著我的指向,大家從左側的車窗看到奔流的渭河在遺址西側高臺地下環(huán)繞東去。這是自天水以東渭河進入峽谷地區(qū)以后唯一的一個高亢臺塬,平曠開闊,兩水環(huán)繞,自然條件良好,當然是先民居留的佳地??吹竭@些,大家一陣忙亂,停車拍照,還分別要和當年的發(fā)掘者合影,好不熱鬧。

此時已過12點,到遺址旁的拓石鎮(zhèn)用過簡餐后,大家便熱情洋溢地奔向遺址,紛紛采集標本。因為雨后的莊稼地不便行動,只能在路旁溜達,收獲不多。但就在臨走前,葉舒憲教授居然發(fā)現了一大片前仰韶二期的陶罐殘片,有口沿及肩部,讓我們興奮不已,這就是緣分吧?要知道這是此次渭河考察發(fā)現的最早文物標本,年代在距今750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