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對考古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考古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考古的認識

第1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考古; 人才; 培養(yǎng)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fā)掘、保護和科研等任務日趨增多。建設工程規(guī)模越來越大,相應的考古發(fā)掘任務也越來越重,大量的考古資料源源不斷地出土,新發(fā)現層出不窮。但繁榮的背后,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發(fā)掘項目質量下降,發(fā)掘資料不能及時整理,研究工作相對滯后。更有甚者,一些搶救性的發(fā)掘項目對發(fā)掘出土的考古資料敷衍了事,僅發(fā)表一些代表性的文物標本,大量被發(fā)掘出來的重要信息在室內整理階段又被丟棄,或者干脆對發(fā)掘出土的文物資料不做整理。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都因為各級考古科研機構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短板,這一短板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國內田野考古發(fā)掘水平的進步。

新《田野考古工作規(guī)程》吸收國外田野考古資料整理成功經驗,對此有專門規(guī)定,可望解決這一問題。據此,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硬的高素質考古人才隊伍是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礎,從事考古研究工作的科研機構應把適應新《田野考古工作規(guī)程》的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極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氛圍,通過以科研課題為引導,以經費支撐為基礎,以多方交流為手段,以合理用人為準則,以表彰榮譽為鼓勵,使人才真正地脫潁而出,真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規(guī)程的需要。

一、落實人才工作目標,加強人才教育培養(yǎng)。

考古學的研究越來越向著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fā)展,一些重大的考古學問題的解決無一不需要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成為考古學發(fā)展的一條必由之路。這就需要在研究方法上進行集成創(chuàng)新,一支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古人才隊伍是取得研究成功的關鍵。因此要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合理制定人才工作規(guī)劃,對人才引進、培養(yǎng)、使用,人才結構與梯次隊伍建設等方面應作出科學安排,既要確立人才工作目標,又要合理地分階段逐步實施。各考古科研機構應根據“黨管人才”的要求,明確由黨委(支部)牽頭抓人才工作,人事部門具體負責人才管理事宜,建立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制度,積極為專業(yè)人員服務。要針對新《田野考古工作規(guī)程》的相關要求,有針對性地抓好考古人員的教育培訓,切實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本著堅持教育為先的原則,從加強人才教育和培養(yǎng)入手,提高人才隊伍能力和素質,把建設學習型科研所與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要鼓勵職工參加各種形式的業(yè)務學習和進修,在學習時間和學習經費上都予以保證。鼓勵專業(yè)人員在職攻讀碩士和博士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學習,并積極安排專業(yè)人員參加主管部門和高校舉辦的各類專項培訓,必要時可以針對新《田野考古工作規(guī)程》的相關要求自行組織考古專業(yè)人員的培訓。要豐富人才教育資源,征訂專業(yè)期刊和購進新版專業(yè)圖書供專業(yè)人員充電,要為專業(yè)人員配備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和攝相機等設備,努力達到業(yè)務骨干人手一套。在做好業(yè)務工作的同時,要組織專業(yè)人員到外地參觀學習,鼓勵專業(yè)人員撰寫研究論文和參加重要學術會議。要通過和高等院校的考古專業(yè)院系進行合作研究等形式來培養(yǎng)提高專業(yè)人員的業(yè)務水平,通過接觸學科前沿,開闊專業(yè)人員眼界,同時也查找差距,進一步提高專業(yè)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理順人才成長機制,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全國1400多名考古領隊,每年參加田野考古發(fā)掘的有700—800人,與考古領隊相比,專職從事科技考古研究的學者相對較少。即便如此,多年以來,各級地方考古研究機構一直承擔繁重的基建考古任務,不能保證獲取考古資料的有效性,同時也限制了考古學的深入發(fā)展,從而導致科研工作相對滯后。因此,加強考古人才隊伍建設,努力營造學術研究的氛圍,及時更新考古領隊和考古研究人員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更多有競爭力的考古人才,是各級考古科研機構極為迫切的現實任務。

在人才隊伍成長過程中,各級考古科研機構要切實創(chuàng)造各種便利條件為人才成長創(chuàng)造空間。一是要積極爭取科研經費,大力支持申請課題。通過多種渠道為專業(yè)人員爭取科研經費,并為他們出謀劃策,可以采取自主申報、聯合申報、跨單位或跨學科合作等方式申請各級課題。二是要鼓勵參加學術會議,加強綜合能力培訓。人才培養(yǎng)不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需要有廣泛的學術交流,以汲取學術界最新成果,彌補自身不足,同時也將自身研究成果加以推廣,從而進一步推進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科研所各項工作的跨越發(fā)展。三是要減輕常規(guī)工作壓力,及時申報獎項榮譽。人才培養(yǎng)經常會遇到兩方面問題:一是由于單位工作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創(chuàng)造性研究,從而影響其發(fā)展;二是取得的成果、成績得不到相應的認同和表彰,時間長了會打擊積極性。筆者認為要從這兩方面考慮,首先要為人才創(chuàng)造良好的研究環(huán)境,盡可能地減少常規(guī)和事務性的工作;其次要打破平均主義,所申報的獎項、榮譽不搞輪流。歷史經驗表明,這兩方面的工作對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都能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

三、拓展人才隊伍空間,推進事業(yè)跨越發(fā)展

目前我國從事考古研究的人員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學術背景。多數是理工科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在考古的實際工作中學習考古學的知識;另有少數人員是科班考古出身,從事考古工作某個專門領域的研究。這兩類人基本上都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或者在自然科學的某個領域、或者在考古學科接受過正規(guī)的培養(yǎng),他們至少在某個學科領域的底蘊較厚,而且有志于從事考古工作的研究。

據此,國家應加大對本科生、研究生的資助,吸引學生致力于考古學研究。增加高等學校考古專業(yè)設置,優(yōu)化課程體系建設,加大在職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這些建設,力爭培養(yǎng)一批有創(chuàng)新能力、熱愛考古事業(yè)、有國家競爭力的人才隊伍。各級考古科研機構要認真研究人才成長規(guī)律,側重打造一個相互銜接的包括考古學各研究方向的人才資助和培養(yǎng)鏈。應根據當前和各機構考古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遵循人才成長客觀規(guī)律,設計有效措施,加大對真正愿意從事考古學研究的人才培養(yǎng)力度。適當加大自由申請課題資助數量并對青年承擔課題者有一定傾斜,幫助有志于從事考古學研究的青年人才的成長。

隨著文物考古研究工作的不斷發(fā)展,部分考古科研機構限于編制原因,人才緊 缺可能會嚴重制約單位發(fā)展,有些科研所可能不得不臨時聘用一些院樣畢業(yè)生來維持正常工作開展。但臨時聘用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理順機制才能根本解決人才緊缺問題。當前事業(yè)單位正處在改革階段,各級領導都應以極大的勇氣和責任感,切實了解增加人員的有關政策和程序,科學、合理地找出了破解的辦法。結合事業(yè)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暫時在編制內無法解決的,可以結合相關考古項目或科研課題采取長期合同聘用的辦法,工作和生活待遇可以參照同等條件的在職人員進行安排。同時,要根據工作需要,依據公開、公正、競爭的原則,引進和培養(yǎng)急需的考古專業(yè)人才,進一步拓展人才隊伍發(fā)展空間,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實踐告訴我們,人才的成長需要合理的機制和良好的環(huán)境。要建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yōu)”的人才競爭激勵機制。通過加強年度考核、實行科研成果和業(yè)績公示等辦法,增強考核透明度,強化競爭意識,促進專業(yè)人員多出成果。要認真落實黨的人才培養(yǎng)政策,積極宣傳人才隊伍的先進典型,爭取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不斷壯大人才隊伍。相信隨著人才隊伍建設的不斷深入,各考古科研機構將再次迎來人才隊伍建設的大發(fā)展、大突破,為文化為文物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總結:

本文簡要地分析了當前考古工作面臨的人才短板問題,總結了在新形勢下做好考古人才隊伍培養(yǎng)的目標、機制,提出了解決人才隊伍緊缺現狀的辦法。在文中作者為考古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提出了較好建議。相信通過卓有成交的工作,可有效緩解新形勢下考古工作面臨的人才短板。

參考文獻:

第2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考古 大眾傳播 媒介選擇

從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對仰韶遺址的發(fā)掘和發(fā)現仰韶文化到現在,中國現代考古學已經走過了近一百年的歷史取得了長足進步。對于大眾來說,考古學仍然是比較冷門的學科。

對于考古學,社會上的認識情況呈橄欖型分布:少部分人對考古知之甚少甚至于完全不了解;一部分人對于考古的認識多是通過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得來的,這些充滿藝術色彩的作品又為考古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部分人對于考古活動充滿了好奇卻也缺乏了科學客觀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這部分人所占的比重較大;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是專門從事考古活動或是從事與考古相關的活動,這部分人能夠科學的認識考古學,并且對于一些考古發(fā)現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因此這部分人的文章往往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但是這類文章專業(yè)性較強,語言也相對比較晦澀,難以進行廣泛傳播。因此,若要使考古學知識得到普及,使大眾可以科學的認識和了解考古學,就需要借助大眾傳媒的力量。

什么是大眾傳媒呢?大眾傳媒就是傳播大眾信息的媒體,它特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網絡。在當下這樣一個注重對外傳播的大環(huán)境中,任何一種事物的普及都需要借助媒介的力量,因此,要使考古學得到普及,使大眾可以科學的認識和了解考古學,就需要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大眾媒介將考古活動和考古成果傳播給公眾,實現社會共享。

一.報紙和雜志對于考古學傳播的影響

報紙和雜志作為最早出現的大眾傳播媒介,因其廉價易得的性質,一直擁有著大量的讀者群。其優(yōu)特點有三:第一,記錄性好,便于使讀者反復閱讀,深入研究,并作為資料長期保存;第二,便于讀者隨時隨地閱讀;第三,報紙作為最早出現的大眾傳播媒介,直到現在仍是最具公信力和權威性的大眾傳播媒介,但是報紙對于受眾有著文化水平的要求,不能做到面向所有受眾進行傳播,這是它的局限性。在考古領域內有一些專業(yè)性的期刊,如:《考古》、《文物》和《考古學報》等,這些刊物的內容學術性、科學性和專業(yè)性較強,但是這類刊物一般不為大眾所知,而且這類刊物中的文章內容也較為深奧,不易被普通人所理解,這也造成了它們的傳播面較窄。由此,我們會發(fā)現在考古學的領域內缺乏向大眾進行推廣的期刊這也是對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如何將復雜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具體化,如何使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具有可讀性、趣味性,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求考古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更是在強調傳媒工作者知識面的要更加寬泛化,專業(yè)化。

而且,隨著新聞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傳媒行業(yè)似乎已經達到飽和了。但是,仔細分析就不難得出,盡管學習傳媒的人越來越多,可是多為“通才”,少有“專才”,因為新聞專業(yè)作為是一門偏重于技術的專業(yè),學生在學習時更注重新聞的寫作,評論等較為實用的部分,缺乏了對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習,從而出現了新聞專業(yè)的學生有著較高的寫作水平,缺乏對于某一種學術性或者研究性學科的深入理解。導致新聞專業(yè)的學生在傳媒行業(yè)中的競爭力并不大,在傳媒行業(yè)中就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要做經濟板塊,報社會更愿意錄取經濟專業(yè)的學生而不是新聞專業(yè)的學生。因為學習經濟的學生更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可以更好的解決上述問題??脊乓彩侨绱?,作為一門涉及面極廣的科學,考古學不僅需要專業(yè)的考古工作者,也需要具備考古素養(yǎng)的傳媒工作者幫助他們將考古活動中存在的復雜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具體化,將晦澀難懂的考古理論知識變得更具有可讀性、趣味性,擴大受眾群,實現考古學的普及。

二.廣播和電視媒介對考古學傳播的影響。

1.廣播節(jié)目對考古學傳播的影響

與電視報道相比,廣播無法帶給人直觀的視覺感受,需要播音員在廣播過程中對文物進行大量的外貌形容,但是“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每個人播音員所描述的文物在腦中又會有各種不同的形象,這樣一來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失真,所以,通過廣播對考古活動或文物進行深度細致的報道并不是最合適的方式。但是,廣播又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第一,廣播所覆蓋的范圍更廣,對于受眾的文化水平幾乎沒有任何要求,更加便與普及;第二,廣播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們的雙手和雙眼,它可以作為人們工作或開車時的背景音出現,但也因為這個特點,廣播不能做到深刻化,所以廣播更適合傳播一些時效性強并具有突發(fā)性性質的考古發(fā)現活動。

2.電視節(jié)目對考古學傳播的影響

第3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人類學;考古;本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7-0215-02

體質人類學是廣義人類學下的分支學科,是研究人類的體質特征和類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和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分為對現代人的體質調查和對古代遺骨的研究,從而獲得更多的人類學信息[1]。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來研究人類古代情況的一門科學,其研究對象是古人類遺留下來的物質遺存,目的是透物見人,認識當時人類的社會發(fā)展狀況,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社會習俗等信息[2]。兩個學科之間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人為主體,前者是直接的以研究人類遺骸為對象,分析其體質特征,了解當時的人類學信息,更多地認識到的是人類的自然屬性特征。后者是通過研究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東西,間接地去推測過去的社會情況,人類生存和生活環(huán)境,側重于了解人類的社會屬性。中國考古學按縱向劃分為若干個分支學科,如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商周考古、戰(zhàn)國秦漢考古、魏晉隋唐考古和宋元考古等。不管哪一個考古學階段,研究對象的主體都是當時進行社會活動的古代人類。因此,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是貫穿于整個考古學研究的始終的。

體質人類學的研究領域大體上可以分為對古人類化石的研究,對古人種的研究和對現代人的研究,以及新興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等。不同的體質人類學研究領域在不同的考古學階段中都有所體現[3]。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出土的人類化石為人類學者們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和材料,新石器時代以后的人骨多用于研究古代人種的形成、分布、遷徙和消亡的過程??脊艑W可以為體質人類學提供研究材料,無論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還是新石器時代及以后各個歷史時期的人類學標本均要靠田野考古發(fā)掘來提供。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也有助于考古學研究的深入開展。古人類化石可以作為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判斷底層年代的一種依據:對古代人骨的性別、年齡鑒定有利于人們對當時的社會性質、勞動分工等情況的探討;對古代居民人種歸屬的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為解決考古學文化的譜系淵源和族屬等問題提供若干參考的佐證[4]。

一、透骨見人

所謂的透骨見人就是通過觀察和測量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分析其體質特征和類型,獲取當時人類的人類學信息。具體地講,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對其性別的鑒定。人類學家們根據骨盆、顱骨的形態(tài)觀察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準確地判定其性別。其次是對人骨死亡年齡的鑒定,通常專家們根據牙齒的萌出時間、磨耗程度、骨縫愈合情況、恥骨聯合面的關系等多項參數,判定人骨的死亡年齡。我們要做到對性別和年齡最為準確的判定,就要結合各項參數,并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綜合分析人骨標本,慎重地給以結果[5]。

另外對人骨身高的推算和病理、死因和食譜的分析也是體質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身高的推算一般借助于股骨矢狀徑的長度和其他長骨參數相結合的模式,而最近也有學者提出用第二、第三掌骨的矢狀徑長度的推算身高的方法也能達到近九成的正確率。病理和死因的研究,則主要依據人骨某個部位的變異和缺失情況而判定。通過研究人骨內含微量元素的變化,對一些諸如骨質疏松、氟骨癥、營養(yǎng)不良等古代疾病也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通常對死因的判定,主要劃分為是因骨傷骨病而早年夭折的,還是屬于非骨傷骨病而自然死亡的兩大類。

對一定數量的人骨進行食譜分析,可以為了解當地人的經濟生業(yè)模式提供重要的線索,目前食譜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遺留在古人類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對人骨成分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來確定當時人類的主要食性。

二、透人見骨

透人見骨研究對象是現代人群。我們通過對現代人群體質特征的形態(tài)觀察和測量,按照一定的遺傳學特征劃分為若干個人種類型。如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和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在我國對現代人體質特征的調查多結合民族學材料,探究民族起源、遷徙以及彼此的基因交流等重要課題。但是我過現在的人種學研究方面還有許多空白領域有待填補,現代各民族的體質調查工作還沒有全面展開,人種學研究的力量就顯得更加薄弱。如果我們將來能夠在時間和空間兩個范圍內搞清楚我國各民族人民的人種構成方面的來龍去脈,以后必將會加深人們對我國古今民族的起源、發(fā)展、分化和如何問題的了解,進而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統一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格局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三、透骨見骨

透骨見骨是將不同個體或不同群體的人骨標本各項體質特征參數相對比,從而確定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遺傳學關系,對判定人群的遷徙、融合、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根據。人骨的體質特征的觀察主要集中在對顱型和面型的測量和形態(tài)學觀察上。在此研究的基礎之上劃分出一個可以比對的標準。將不同組人群的體質特征進行想必對后,確定其關系的遠近以及族群之間的基因交流情況。

四、透人見人

透人見人的研究對象也是現代人群。是以研究人群和人群之間的關系為主要內容的人類學研究領域。即我們在各民族的體質調查和古代文化譜系、種族情況的認識基礎之上,把某個或某些現代人劃入某些已知共有的遺傳學特征的地域或民族中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根據這個人的形態(tài)學特征,可以推測他就是“四川人”等。在此,也需要提一下朱泓老師在1996年提出的將我國古代居民的人種成分劃分為幾個古老的類型,并解釋了其源流過程。我們對現代中國民族的研究,也要認識到其古代人種類型和特征,了解其演變過程,對“透人見人”的認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對大學本科考古專業(yè)學生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弄清楚現代人的人類學結構,不只需要對現代人進行體質調查,也需要對古代材料有一定的把握,知其淵源和變遷,從而才能更好地解釋各民族形成的人類需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泓.體質人類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06.

[2]科林?倫福儒,保_?巴恩.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M].第6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21.

[3]邵象清.人體測量手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34-56.

[4]周亞威.論體質人類學研究解決的若干考古學問題[J].江漢考古,2015,(6).

[5]周亞威.北京延慶西屯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第4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考古社團中學歷史作用實踐

1當下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重視程度的嚴重不足

中華民族五年多年的文化底蘊造就了如今的社會,這些文化底蘊是國家的珍寶。只有重視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由于主流科目重要,很多學生都忽視了歷史學習所帶來的深遠意義。學生不堪負重,加上歷史學科評價過于單一與片面,導致學生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主流科目的學習上,嚴重忽視了歷史學習。學生不能通過歷史來看當今,也無法從歷史的慘痛中汲取教訓,難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現代社會人類生活水平普遍較好,學生從小衣食無憂,難以體會老一輩經過艱苦奮斗才換來的和平年代。正因如此,教師的責任反正更大,更要肩負其對學生歷史教學,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任。

1.2學生學習缺乏興趣

對于歷史的了解本就枯燥乏味,很多學生為此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加上老師教條式的學習,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授課老師,而老師的評測方式也相對簡單,這樣導致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只是將課本的知識轉移到黑板上而已,枯燥的教學以及其他科目的繁重壓力,學生只好望洋興嘆。

1.3學生主體地位較弱

如今中學歷史教學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導學生來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學生不能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離開教師就難以捕獲知識,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相應下降。長期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難以符合當今社會條件下學生對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只有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排在第一位才是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學生也只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得以大的進步。教師應該作為學習的引導者,把學生當作學習的參與者,積極鼓勵他們,才能讓他們在課堂的幾十分鐘里得到有效的學習。

1.4教師對考古資源知識的缺漏

大多數歷史老師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均與歷史相關,但是教師們大多數未曾了解過考古或者輔修過考古類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教師們在就職之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基本上由個人來猜想和不斷的實驗得來,并沒有經過相關的專業(yè)培訓。教師們對考古專業(yè)的相關知識了解得并不多,而網絡上大量的相關知識讓教師難以汲取適合自己的養(yǎng)分,同時真假難辨也讓教師有一絲憂慮。但是如果缺乏相關知識來支撐,教師很難活學活用這些相關知識,也無從給學生進行知識拓展以此來引起學生興趣。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知識的積累和學習,才能在中學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游刃有余。

2考古社團對中學歷史教學的積極意義

2.1教師考古資源知識的補充

考古社團所研究出的成果不僅豐富了中學歷史教學知識,還提供了很多新鮮有益的歷史觀點。以往傳統的歷史教學知識簡單的傳授歷史事件,將每個歷史的結點和歷史的結論硬生生塞給學生。那么現在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來為學生進行講解,例如一些關于古代的歷史,涉及大量歷史文物或是歷史古跡。而考古社團則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一手資料,這樣深入的學習更能清楚的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古代社會的生活面貌。以靜描虛,不僅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想象力和體驗感,還可以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以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時代變遷的不同,還達到了教學育人的目的。

2.2拓展學生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突出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學歷史教學完全可以將考古文化與歷史文化相互結合,通過正確運用考古知識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考古社團的組建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榮譽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長。團隊的組建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考古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古代知識上,課本上很多知識文字簡單說明或者以圖文的形式粗略介紹,那么老師則可以根據已有的考古知識對其進行知識的延伸,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教材以外的歷史知識,也有利于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

2.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和愛國情懷

中學生年紀尚小,自身的價值觀和情感認知還沒有完全發(fā)展成熟,這個年齡的學生正是情感認知和價值觀成形的模糊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產生不良的思想和做出不文明的行為,這對中學生價值觀和情感認知的形成非常不利,這便需要教師多加關注和引導。中學歷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考古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導,引導學生在成長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認知。不僅如此,通過對考古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家國情懷。五千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多少經久不衰的歲月,無數次山河破碎的情況,老一輩都沒有放棄,艱苦奮斗,用鮮血鑄就了和平的未來。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國歷史文化的悠久以及長期積累下來的人類文明來增加他們對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在情感上引起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中學生要肩負起創(chuàng)建新時代的責任,這也是歷史發(fā)展潮流的必然,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前提。

3考古社團與中學歷史教學相互融合的必然性

3.1考古社團目前的現狀

我國在屬于公共考古領域的中學生考古社團建設方面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目前畢竟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嘗試。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及公共考古與藝術中心等機構支持下,目前全國共有3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中學成立近百家中學生歷史考古社團。我校的“江淮名都”考古社作為揚州地區(qū)第一家中學生考古社團也于2017年12月30日應運而生。除此之外,在全國設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通過網絡對考古學進行宣傳和科普。但總體而言,考古教育在我國目前仍處于嬰幼兒階段,沒有完整的機制和系統的教學手段。

3.2加強考古知識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紀以來,各行業(yè)競爭的越來越激烈,這些競爭主要來源于互聯網科技,而互聯網科技的競爭核心在于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關鍵在于教育。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化,對人才提出了巨大了挑戰(zhàn)同時也迎來了許多機遇,這就對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時代的人才要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進步和學習。這無疑是對傳統的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考古知識的增加更加豐富歷史教學的內容,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對當前教學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脊派鐖F的探究和發(fā)現每年都能帶來不同的文化知識,不斷地探索歷史,又與歷史相互印證或不斷更新歷史中所存在的錯誤。隨著考古社團的不斷深入研究和發(fā)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古代歷史上許多不清楚的認識,極大的還原了古代人民的生活面貌,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3.3考古知識是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歷史文獻所記載的歷史文本都是死的,歷史不能重新上演,所以中學歷史教學顯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讓歷史重現眼前?答案要在考古中追尋??梢栽诳脊胖R中追尋它從哪里來,它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它在當今社會的表現形式等等。比如貨幣,從春秋戰(zhàn)國的制造到如今的紙幣;再比如刀鏟鋤頭,經歷多年變化微乎其微。諸如此類都可以將歷史變活。曾經有研究者進行過調查,發(fā)現在最不喜歡的科目里面,歷史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不得不引人深思。歷史課程本應該是鮮活的故事,卻成了令學生厭惡的課程。只有將考古知識和歷史文獻資料進行整合,以學生為主體構建一個真實的歷史場景,才是打破傳統教學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師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優(yōu)勢,整理和梳理考古資料,將它們合理的運用到日常課堂當中,在教學中多注重觀察學生存在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側向思維和逆向思維。

第5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為了比較深入地討論有關藝術考古學科教育的問題,筆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討論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得以展開。這些概念,與常見的、書本教材的表達,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不同之處提供了一些筆者的思考。

(一)關于考古學與藝術考古學考古學是西方傳進的一門先進的人文社會學科,其不同于文獻史學,也不同于具有中國傳統的金石學——文物學。但是,考古學又和文獻史學、文物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時至今日,無論哪個國家或地區(qū),研究歷史科學,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歷史科學,如果離開了考古學,就會有嚴重的缺憾。與之相仿,研究文物學,尤其是研究大致相當于中國宋代以前的文物學,離開了考古學也是萬萬不能的??脊艑W以田野操作作為其基本的學術特征,簡而言之,就是考古學探討的問題出自于田野,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踐于田野。這里所謂的問題,就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樣式,包括了存在的環(huán)境,維持人類生命及社會的基本方式,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當然是物化的表達),也包括了人對愉悅感的獲得?,F在,在這里討論一下“愉悅感的獲得和肯定”問題。個體的人乃至組成為社會的人群,受大自然環(huán)境的基本掌控,會感覺到生存空間的逼仄。個體的人和組成社會的人群,由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所限制,會感到自己常常處于無能為力的狀態(tài)。挑戰(zhàn)這種逼仄和無能為力的狀態(tài),人類是需要思想、夢想和幻想的。在人類的思想、夢想和幻想的范疇之內,既有對大自然、客觀環(huán)境的琢磨和開發(fā),也有對自身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包括對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鑒、學習和模仿)。此外,這些思想、夢想和幻想就要給予人們以憧憬、舒適感,以及對于未來充滿希望(當然這種希望,首先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上)。當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使人們獲得一定的物質剩余和時間閑余的時候,人們要把這種“美”、舒適的感覺物化,這就是藝術與審美的起源。當人們需要了解人類適應環(huán)境、順從環(huán)境、挑戰(zhàn)環(huán)境、破壞環(huán)境又被環(huán)境所懲罰的歷程時,人們離不開環(huán)境考古學。當人們了解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由這些創(chuàng)造能力反過來為社會創(chuàng)造物質,生活條件改觀,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多樣化,又感覺到生產、生活資料總是不夠豐富時,人們自然會應用一般考古學來了解這一歷史。與人們對于環(huán)境考古學、一般考古學需求相仿佛,人們對“美”的歷程(認知美、創(chuàng)造美)的探究,當然就需要藝術考古學。所以,社會上極少數人專門從事的考古學,實際上距離全體人類的歷史、生命史、生活史、審美史是密合無縫的,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會認可這一點。

(二)關于藝術史與藝術考古藝術的起源,是和人類有閑余時間思考舒適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開始。這種物化,不僅僅是通過畫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劃,不僅僅是做出三維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實更重要的是對人身本體的各種認可,包括對異性的欣賞、對老人的尊重、對嬰孩的撫愛、對少年的引導教育;包括紋身、發(fā)飾、穿鼻、穿耳;包括運用發(fā)聲器官而產生歌唱和詩吟,也包括用軀干、五官、肢體語言發(fā)展出的舞蹈。對人身和人群這種美的寄托,可能還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現。所以,藝術史的開端幾乎和人類社會的開端一樣古老,人們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對生命的維持之后,任何舒適感都有可能導致藝術的產生。所以,雖然個體生命會表達個體性的美感的外化顯現,但社會性人類藝術的產生并不主要是一種個體的行為,而是一種基于個體的群體的必然,由個體向群體的聚會和飛躍更為重要。人們定居以后,對擺脫自然的掌控、創(chuàng)作出豐富的物質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強,其發(fā)展頻率日益加快。同樣對于藝術來說,它們的品類、樣式、品種、材料、技法的發(fā)展與演進,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學的收獲可以說明這一切。正如人們獲得近現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難具體考慮人們從野生動物般生活狀態(tài)時擺脫出來的那一刻,即真正成為人的那一刻,無論是環(huán)境、自身、技術獲得與創(chuàng)造,極少去回溯、考慮這一初期或早期的問題。同樣,在近現代藝術品類紛繁、光怪陸離、充滿激情的表達下,人們也很難去考慮藝術起源的“端點”的問題,如品類、樣式、品種、材料、技法的發(fā)端。這當然是藝術史的問題,在分門別類的藝術上,又可以區(qū)分為美術史(還可以細分水墨畫史、油畫史、版畫史、水彩畫史、漫畫史等)、設計史、工藝美術史、音樂舞蹈史、綜合藝術史。應用考古學的方法,考慮藝術的端點問題以及藝術的早期發(fā)展問題,這就是藝術考古學所要解決、解釋的端點和早期的問題。正如人們對待新石器時代以后,文字文獻產生之后,例如,中國對于從三代直到隋唐五代,雖然文獻記載日益詳盡,可是考古學還是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發(fā)現、說明、解讀甚至參與重建某個歷史的片段。同樣,盡管藝術史在發(fā)展成熟的過程中,文獻記錄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學的發(fā)現、說明、解讀,這就是藝術考古學所要解決、解釋的關于藝術發(fā)展的問題,事關品類、樣式、品種、材料、技法。當現當代藝術不斷甚至急切地向歷史、向傳統汲取營養(yǎng),重新評價、批判、認識傳統,以傳統為一種參照以冷靜地認識現當代藝術,考古學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關于藝術教育人們對生活技能、生產技能的獲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廣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學校教育范疇之外的。例如,大人對孩童的誘導、模仿、各種教誨,在自然環(huán)境當中的趨利避害,人群當中的互相幫助,正確與人相處,包括異性間相處、同輩間相處、異輩間相處的方式和能力,一般來說,這些是非學校教育,每個人幾乎不可避免地要經受這些教育。藝術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對基本美丑的辨別,對自己的舒適感的肯定以及對人群總體的舒適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這一系列的行為都需要進行誘導和觸發(fā),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學校教育獲得的。一些觀點認為,人們的藝術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獲得的,這種說法起碼在后來就不盡準確了;也有認為藝術教育只能是依靠學校教育,這當然也是不完整的認識。藝術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方面:第一,基本審美的教育,對美的認識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術教育。歌唱、舞蹈、繪畫、雕塑、設計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訓練。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個階段,大致是為了造就專門的藝術人才或者稱為專門的藝術家的,如音樂家、畫家、雕塑家、設計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學校培養(yǎng)的藝術天才、天籟之音等,實際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階段隱形化了,這個階段他們擺脫了學校的外在形式,但是這一階段本身是跨越不過去的。陜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識字的“白狼”柴根,講述過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溝壑間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大聲吼唱;津巴布韋地區(qū)的非洲石雕、木雕藝人,最有成就者,總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對手的作品作為參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對手,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階段隱形化的實例。所以,把藝術教育定位于一個廣義的藝術教育,就是有一個由低級向高級升華的過程。我國既然有了藝術院校或藝術系科,有了成規(guī)模的學校、課堂、教材書本化的藝術教育,自然應當非常珍視這種條件,以造就現代藝術家??墒牵鞘屡c愿違,學校里往往難以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藝術家和大師,其間的問題很多。有一般教育的問題(和非藝術廣大院校的教育的問題同在),也有專門教育的一些問題,但這些不是本文所關心的問題。本文旨在討論藝術教育的作用時,著重討論藝術考古對藝術教育某些糾偏的意義和價值。

二、藝術考古教育探究

藝術考古教育,是個相當寬泛的問題,包括針對教育的對象,針對教育的需求和目的,這里分成幾個主要層次、幾個主要側面進行討論。

(一)一般層次對于藝術教育,存在有中專水平、大學本科水平的一般藝術教育層次,藝術考古教育應當介入這個層次。藝術考古學可以考慮專門的本科教育,進行比較系統的考古學、藝術考古學、藝術史學的教學與訓練。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為將來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做準備,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單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會提供需要。作為非藝術考古學、藝術史學的藝術學科,應當把藝術考古學作為基礎課、必修課之一,這門課程不必占用很長時間。其主要任務是解釋清楚審美的起源,藝術的起源,一般藝術史與考古學的關系,解說藝術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紹中外藝術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藝術學科的學生初步感覺到藝術考古訓練的必要。

(二)中高級層次所謂中高級層次的藝術教育,一般是指碩士、博士階段,藝術考古的介入應當帶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對于專修藝術考古學、藝術史學的碩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專業(yè)一些。例如,對藝術起源的研究,人類起源和藝術起源的關系,早期藝術與人們定居的關系,以青銅器為代表的技術變革之后藝術的發(fā)展問題。其中,藝術的起源的最早階段其共性是遠遠大于個性的,人類定居之后,造成了人類藝術氣質的分離、變異,要深究其時代和原因,要深究藝術本身與非藝術的因素。不言而喻,就物質遺存來看,藝術考古學所面對的主要對象即考古學的收獲,以美術品占絕大多數。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體的表現;其次,可以分析出來設計的表現(包括工藝設計和藝術設計),間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樂、舞蹈、詩歌等其他藝術門類。因此,應當探討各個藝術門類在考古學當中所反映的權重的差異,以及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種藝術門類其發(fā)展時的或迅速或遲緩的表現,以及深究其原因?,F在人們已經比較容易地區(qū)分,從人類定居時開始,西亞北非地區(qū)、中亞地區(qū)、歐洲南部、歐洲中部、歐洲西部,東亞等有關地區(qū)之間的藝術的差異。除了以上講到過的藝術表現的差異之外,藝術考古學還要關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異,關注有關藝術與藝術之外的因素。

(三)為現代藝術教育服務在幾乎任何藝術門類往往都有這樣的現象,人們對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尚未有掌握時,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始沖動就越強大,作品品格成為唯一、成為典范、成為不可逾越的巔峰。反之,人們對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掌握的越加透徹,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始沖動就越加被束縛,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規(guī)中矩的藝術作品往往也是最為平庸的藝術作品??峙虏粫腥司芙^從藝術考古教育當中攝取古老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的原動力、原始沖動與創(chuàng)造力。藝術考古學關注藝術家所用材料,藝術材料學在走過了漫長的歷程以后,會反向關注其原始、早期狀態(tài)。材料的選擇使用,會對藝術作品產生重要的影響。以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為例,甚至產生過決定性的影響,而這兩個時代藝術材料的探討,舍棄考古學是無法進行的。藝術的歷史以美術史為例,說到底,不過是寫實主義與寫意主義的理論與技法的糾結互動前進的歷史,這一點從考古學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們?yōu)榱吮憩F美,同時在向著具象和非具象兩條道路在努力奮斗,伊比魯尼亞、米諾斯、紅山、馬家窯、兩河、埃及、黑非洲地區(qū)的早期藝術都證明了這一點。在西亞、北非、歐洲地區(qū),寫實主義主要是和環(huán)境地貌學、建筑學、生物學、體質人類學相結合,表達的寫實主義情趣,即逼真性與人文內涵的結合。在東方,主要以中國藝術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趨同、至上與籠罩,表達了寫意的充分發(fā)展。從早期的同途而殊往,發(fā)展到近現在的可能的殊途同歸,藝術考古學不僅給予了實例和實證,表達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現,而且應當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規(guī)律,服務于未來的藝術發(fā)展。現在的藝術批評,包括美術批評,尤其在中國,常常呈現出一種無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趨向,趨于玄學的趨向。藝術考古學可以提供一些歷史的、基本的參照物,于是當代藝術可以和傳統藝術得以比較,個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體的無意識藝術傾向相比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學指出的時間帶上相比較。對當代特定的區(qū)域,如中國,總體藝術發(fā)展水平的評價離不開藝術考古所提供的基礎、所提供的路徑、所提供的相對比的標本。這樣的批評,由實證出發(fā)才有可能達到哲學的高度。藝術考古學經過數以萬年計的排隊和爬梳,經過千余年以來有了專門的藝術家隊伍的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藝術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并以此建立藝術發(fā)展坐標系,這樣有助于對人類未來藝術的預測。

(四)藝術的終極目的與藝術考古藝術的終極目的問題是一個重大的問題,牽涉人類為什么有了藝術而藝術的終極目的又是為了什么。人類把藝術看作是具有人類自身的和人類社會的基本屬性之后,便可知道藝術考古學的教育是一個須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藝術的誕生是由人們的自我愉悅開始,藝術的終極目的應當是促使人類的圓滿達到可能的極致。簡而言之,藝術的終極目的就是人類社會在藝術層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實現。從這種認識出發(fā),人們看到了自有人類社會以來,直到現當代的太多的假惡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墮落卑劣的趨向。如果說在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中華民族的存亡危機日益加深的時刻,有真正的藝術家提出“藝術救國”的口號,我們這代人聽到還帶著一種不解的振奮的話,那么現當代的人們對于以藝術、以真善美來救世,恐怕就會有一種切膚的認同的感覺了。藝術品和藝術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區(qū)別,如果當代人不能夠悉數說清楚此間的區(qū)分的話,那么藝術考古卻能夠比較客觀的、以從歷史回顧的角度,敘述人類以真、善、美對抗假、惡、丑的藝術歷程。由此說來,認識藝術的終極意義和終極目的,闡述藝術的終極意義和終極目的,極需要藝術考古學的有力支撐,需要藝術考古學的認真培訓。

三、藝術考古課程設計問題

藝術考古應當課程化,在藝術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藝術院校、系科所屬地域不同,教學科研特點不同,在設置藝術考古學課程的具體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筆者在這里提供了一種設計,以供參考。

(一)中專、本科階段以下指的是非藝術考古學、藝術史學專業(yè)。開設“藝術考古學”課程,可以將藝術考古學作為美術史學的前半部。在中專和大學本科階段,要給學生們以考古學和文物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學和文物學成果,了解考古學和文物學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考古學和文物學以斷代和分類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課時量控制在16至20課時即可基本完成這一任務。例如,在中文、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院系的課程中設置一門考古學通史類課程,或在全校范圍內由專業(yè)教師開設文物賞析類課程,課程內容不必過于精深,旨在為學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學、文物學、美學基礎,提高學生欣賞美、感知美,有關作品中繼承和模仿的能力。

(二)碩士研究生階段區(qū)別中外,區(qū)別主要地域,進行藝術考古學的重點教育,樹立藝術考古學與藝術史的“時間樹”概念,開展藝術考古學方法論的探討。使藝術史“物化”,變?yōu)榭臻g環(huán)境藝術史、生命體驗藝術史、生活創(chuàng)作藝術史。有條件的院校系科可以進行考古工地藝術考古實踐,分專題的藝術考古實踐(如青銅藝術、陶瓷藝術、畫像石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等)。盡可能完成認識中外藝術史文獻和藝術考古實物的“互證”問題,這方面西方希臘羅馬藝術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應當成為美術史論碩士研究生的必選理論課程,應當推薦成為其他藝術科系的重點選修課程,鼓勵產生藝術考古學范疇的碩士生論文。

(三)博士研究生階段進行有關藝術考古學的專門研究和專題研究,展拓視野,尋找熱點,并且與現當代的藝術實踐相結合,提供高質量的“藝術考古學”博士論文。從學科的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重點培養(yǎng)年輕的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各個層次的藝術考古學教員。組織去有關國家和地區(qū),進行藝術考古的交流、調查、訪學,引進新鮮理論、技術與器械。

第6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考古學文化;命名;王仁湘

王仁湘先生的《考古學文化:命名原則與程序》開篇指出文章內容概要:由命名考古學文化這一考古學家的主觀行為而引發(fā)的一些分歧需要確立對其命名的原則及程序以盡可能的使它規(guī)范化。為了避免分歧達成共識,我們需要確立考古學文化命名準則及操作程序。文章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夏鼐‘命名四原則’”;“命名分歧”;“考古學文化‘三要素’”;“‘命名確認’程序”。

第一部分“夏鼐‘命名四原則’”先簡要概括了中國考古學文化命名所經歷的變化過程并轉述了夏鼐先生20世紀提出的一個成熟的考古學文化命名“三原則”。第一,一種文化必須具有一群的特征;第二,同一類型的一直最好發(fā)現不止一處;第三,必須對這一文化的內容有相當充分的認識。在此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作者在三原則之后綜合學術界主流觀點,考古學界普遍的命名方法以及夏鼐先生的觀點,歸納出第四個命名條件:以首次發(fā)現的典型遺址的小地名命名。強調“確定考古學文化的名稱,既要求是第一次發(fā)現的遺址,又要求是又典型代表性的遺址,面對幾種選擇時,定名要適當”①。關于作者自己總結的第四條原則,安志敏先生在《關于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問題》中也有提到:“根據考古學研究的慣例,一般是用最初發(fā)現的典型地點或富有特征的遺跡、遺物來命名”②。這不乏為一普遍通用的命名方法,有它的可取性與實用性。但是安先生同時也說:“盡管在文化命名上以第一次發(fā)現的典型地點為原則, 由于某些特殊情況也出現不同方式”③,并以老官臺文化舉例說明。這就是第二部分要講的“命名分歧”

第二部分“命名分歧”中,作者指出考古學界對于夏鼐先生所提出的考古學文化命名原則并無明顯異議,但在理解過程和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分歧,然后舉例分別列舉了幾種分歧現象。首先作者提到的是嚴文明先生強調約定俗成但應在新發(fā)現和認識基礎上重新進行概括這樣一個觀點。嚴文明先生在《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兩個問題》中談到:“考古學文化史客觀存在的,對一個考古學文化的發(fā)現與認識卻是逐步完成的”④。嚴先生認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典型遺址不一定保持它先前的典型性,可能到后來會發(fā)現其實它不處于此考古學文化的中心地帶。其次談及張忠培先生的看法,即強調“第一次發(fā)現的典型遺跡”中得“典型”。張先生嚴格規(guī)范了典型遺址的標準尤其強調其中第三點:考古工作必須有一定的質量及規(guī)模。

上述兩種觀點是在贊同以典型遺址命名的前提下一些細部的分歧。近年來,不乏有學者否定這種以典型遺址命名的方法。像張國碩先生認為,在對考古學文化進行命名時,應堅持以首次發(fā)現的遺址命名,避免“典型遺址”。作者也表示典型遺址的選擇很難把握,但首次發(fā)現的遺址又可能不具代表性,所以不必以此來苛刻要求。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對夏鼐先生命名“三原則”的一點看法。作者認為夏鼐先生對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原則不夠具體,“例如他沒有明確陶器群的量化問題,沒有強調一個器物群至少應包括幾種器型”⑤,并指出這也是仰韶文化分布范圍越劃越大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作者以仰韶文化為例,對中國考古學中文化命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尤其重點討論了對仰韶文化的類型研究中有的學者提出的分解仰韶的命名方案,例如丁清賢先生認為仰韶體系過于龐大,提出的一個解決仰韶文化命名的方案。丁先生認為仰韶文化包含三支:關中地區(qū)由李家村文化和老官臺文化發(fā)展而來的客省莊二期文化;河南地區(qū)由裴李崗文化發(fā)展而來的龍山文化;以及河北豫西晉南關中東部由磁山文化發(fā)展而來的后崗二期文化和廟底溝二期文化,并依次對其命名為半坡文化,大河村文化和仰韶文化。

第三部分“考古學文化‘三要素’”先通過羅列夏鼐,安志敏,張忠培,嚴文明等學者對考古學文化的定義表明致力于研究史前考古的學者們對考古學文化的定義基本沒有分歧,并通過柴爾德對考古學文化的描述引出三要素:時間,空間,特征。作者認為三要素中最核心的莫過于“特征”。作者表示:“文化的時空維度常常是通過文化特征的研究推導出來的”⑥,他用不小的篇幅論證了要研究透徹“三要素”之后才為某支考古學文化命名是不現實的。表明“特征的確認,才是考古學文化確立的關鍵”并且用這個觀點解答了之前提到的命名方法究竟該以首次發(fā)現命名還是以典型遺址命名的問題。答案就是看此遺址是否體現所要命名的考古學文化的基本特征。

最后一部分“‘命名確認’程序”是作者個人對命名確認提出的一系列具體實施方案。前文第三部分中提到學者們對考古學文化內涵無明顯分歧,在這里作者由此引出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在具體操作上依然存在一定問題,隨后提出自己的設想:作者認為考古學界應該建立一個“考古學文化命名委員會”,給予其審定命名的權利。只有通過審定的考古學文化命名才可以公開出現。筆者認為此種設想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考古學文化的純潔性。對“‘命名確認’程序,作者提出了一個比較具體的方案:首先必須在原則上進行審查,并且依據進程適時調整;其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學者提出命名申請命名委員會召開會議審議,如有異議可暫緩議決或采取投票表決對考古學新文化的命名審議通過后要“命名確認書”之類的公告。隨后作者談及考古學界關于命名確認的現狀,夏鼐先生和尹達先生提過用群眾路線解決考古學文化命名分歧,但未見實行。對于如何解決命名分歧問題,安志敏先生也曾提到:“對于新發(fā)現的考古遺存……如果產生爭議, 也可以通過討論或學術會議的裁定, 來取得比較一致的意見”⑦這些年的考古學文化命名一直處在一種較不規(guī)范的學術環(huán)境中。

最后,作者說道:“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在事實上還能通過淘汰過程實現優(yōu)化……但是這個自然淘汰過程顯得過于漫長”⑧。筆者個人也很期待考古學界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建立起考古學文化命名的權威機構,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像王仁湘先生設想的那樣,使今后的考古學文化命名在規(guī)范的學術環(huán)境下進行。

綜上所述,王仁湘先生《考古學文化:命名原則與程序》一文結構非常清晰,他搭建了一個關于考古學文化命名的整體框架,環(huán)環(huán)緊扣,用整理歸納出來的學者觀點將其充實,然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匠心獨運,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看法,例如建立一個“考古學文化命名委員會”,有助于解決考古學文化命名分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5][6][8]王仁湘《.中國史前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 [3][7]安志敏《關于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問題》,《考古》,1999年第1期

[4] 嚴文明《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兩個問題》,《文物》,1985年第8期

注解

① 王仁湘《.中國史前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② 安志敏《關于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問題》,《考古》,1999年第1期

③ 安志敏《關于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問題》,《考古》,1999年第1期

④ 嚴文明《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兩個問題》,《文物》,1985年第8期

⑤ 王仁湘《.中國史前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⑥ 王仁湘《.中國史前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第7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五次年會;環(huán)渤??脊艑W研究;論文綜述

2012年11月21日至25日,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河北省文物局協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辦的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五次年會在石家莊市召開。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考古文博機構、高等院校等團體會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會成員,以及河北省各文博機構列席代表共23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王巍研究員主持,河北省人民政府特邀咨詢孫士彬,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等出會開幕式,并分別致辭。大會共收到論文及摘要139篇,根據提交論文所涉及的歷史時段及研究方向,與會代表分六個小組進行了學術研討和交流。與會的專家學者本著百家爭鳴、暢所欲言的精神,圍繞大會主題“環(huán)渤??脊艑W研究和其他考古學問題”展開認真研討,會議討論氣氛熱烈,收獲頗豐。現就本次年會的主要研究內容作簡要綜述。

一、環(huán)渤海考古學研究

中國考古學會年會是第一次在河北省召開,而以環(huán)渤海考古為主題的考古學會議,自1986年由蘇秉琦提出以來,已先后在長島、臨淄、大連、石家莊、天津舉行了五次,這是第六次召開。

(一)整個環(huán)渤海地區(qū)

甘才超在《環(huán)渤海地區(qū)舊石器考古及相關問題探討》中,系統介紹了環(huán)渤海地區(qū)舊石器考古發(fā)現及研究狀況,歸納出了這一區(qū)域內舊石器時代文化的一些階段性特點,并探討了該地區(qū)舊石器文化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演變的關系。周向永研究了環(huán)渤海背景下的遼北史前考古學文化變遷的歷程。在《環(huán)渤海新石器考古學文化研究》一文中,霍東峰將環(huán)渤海沿岸地區(qū)劃分為六個地理單元,把該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劃分為三大階段五期,構建了環(huán)渤海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從考古學文化、文化圈、文化系統三個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對該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研究做了一次較為全面的歸納和總結。段天在《夏時期環(huán)渤海地區(qū)文化互動的考古學觀察》中,對環(huán)渤海地區(qū)夏時期諸考古學文化遺存進行了梳理,將其分成環(huán)渤海地區(qū)東部的泰沂山地、膠東與遼東半島、環(huán)渤海地區(qū)東北部的下遼河平原與遼東丘陵北部、環(huán)渤海地區(qū)北部的燕山以南地區(qū)、環(huán)渤海西部和南部的華北平原等文化區(qū)域,揭示了各區(qū)域的文化結構和特征,并考察了各區(qū)域間的文化互動與交流。姚樂音的《試析渤海文化中的漢文化因素》一文,從史籍記載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社會習俗和考古資料,如都城形制、墓葬形制、陶器類型等方面,展現了渤海文化的多元化,重點探討了渤海文化中的漢文化因素。王永波認真研究了黃、渤海兩岸考古學文化與古族關系。

(二)燕趙地區(qū)

關于燕趙地區(qū)的考古文化研究。郭明在《燕山南麓筒形罐遺存初探》中,對燕山南北出土的筒形罐進行了梳理,認為燕山南北地區(qū)人群的交流方式存在差異,在較早階段筒形罐特征的相似性是由于受到了來自北方地區(qū)持續(xù)影響的結果,而在相當于趙寶溝文化時期的第三期則表現出了燕山南北地區(qū)相互影響的態(tài)勢,最終燕山南麓地區(qū)逐漸脫離了筒形罐文化區(qū)。在《冀南豫北地區(qū)龍山時代早期文化初探》中,喬登云對冀南豫北地區(qū)龍山時代早期文化遺存的考古發(fā)現及研究現狀進行了梳理,探討了該遺存的文化內涵與特點、文化源流及年代、文化命名等問題。張曉崢在《試論邯鄲地區(qū)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遺存》中,將邯鄲地區(qū)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遺存分為六段,合并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二期至三期早段,中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三期晚段至四期早段,晚期遺存年代定在二里頭文化四期晚段至早商文化一期。徐海峰根據夏至早商時期遺存的文化面貌,以唐河為界,將冀中地區(qū)分為南、北二區(qū),冀中北區(qū)夏時期存在下岳各莊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及大坨頭文化,冀中南區(qū)以南馬遺址為代表的遺存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地帶。石磊從燕的興起與滅亡、構成燕文化的要素、燕文化的特征等方面,闡釋了燕文化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和諸文化之間相互影響,不斷發(fā)展,并逐漸融合為一個整體,形成更大的統一。張星德在《西寨遺址陶器再認識――兼談趙寶溝文化起源》中,對西寨遺址出土的陶器進行了詳細分期,探討了其文化特征與趙寶溝文化早、晚期的對應關系,認為西寨遺址遺存屬于趙寶溝文化,而趙寶溝文化是興隆洼文化三期與磁山文化碰撞的結果。在《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魏營子文化、凌河類型新考――關于遼西地區(qū)四種考古學文化遺存性質的再認識》中,趙賓福對遼西地區(qū)四種考古學文化遺存的性質提出了新認識:富河文化是趙寶溝文化分布在西拉木倫河以北的一個地方類型;小河沿文化與紅山文化中晚期同時,并且是紅山文化的平民遺存;魏營子文化是高臺山文化晚期拓展到遼西地區(qū)的一個地方類型;凌河類型是雙房文化拓展到遼西大小凌河流域的一個地方類型。趙曉剛在《新樂上層文化聚落形態(tài)初識》中,從對新樂上層文化遺址在分布和選址,聚落內部環(huán)壕、房址、墓葬、灰坑等遺跡形態(tài)和聚落布局等方面的分析,總結出了新樂上層文化聚落形態(tài)的一般特點,并對其中所反映出的人類行為或社會結構等進行了探討。張翠敏在《論雙砣子一期文化》中指出,小珠山三期文化與雙砣子一期文化是深受山東龍山文化強烈影響的同一文化譜系下的兩個不同發(fā)展階段,主體均屬于遼南土著文化系統,雙砣子一期尚未進入青銅時代。賈笑冰以近年在遼東廣鹿島小珠山、吳家村和洪子東遺址的考古發(fā)現為基礎,對遼東半島的史前文化序列和譜系問題提出了新的認識。朱乃誠根據之前的考古發(fā)現與反映紅山文化文明化進程有關的一些考古學現象,探討了遼西地區(qū)早期文明的特點及相關問題。楊建華在《夏家店上層文化與歐亞草原的遠程交往》中,將圖瓦阿爾然大墓與夏家店上層文化進行了比較,發(fā)現兩者具有很多相似的文化因素,說明了它們可能通過技術轉讓或者文化認同的方式進行了遠程交往,但它們的起源是各自獨立的。洪猛的《淺析冀北地區(qū)夏家店上層文化與玉皇廟文化的發(fā)展及其相關問題》,探析了以冀北地區(qū)夏家店上層文化與玉皇廟文化發(fā)展為中心的區(qū)域文化演進、生業(yè)變化和族屬等問題。在《昌平張營遺址與周鄰早期青銅文化的交流》中,郭京寧對北京市昌平區(qū)張營遺址進行了文化因素分析,比較其與夏家店下層、朱開溝、岳石、下岳各莊、晉中、下七垣諸考古學文化與地區(qū)的聯系,總結了張營遺址與外界交流的特點及原因。王嗣洲以遼東半島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考古學文化現象為基礎,分析了其文化發(fā)展的強弱態(tài)勢和內在關系。肖景全、鄭辰以撫順地區(qū)的考古資料為中心,探討了遼東地區(qū)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相關問題。

關于燕趙地區(qū)的遺址、城址研究。王法崗、謝飛在《泥河灣盆地泥河灣層中發(fā)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指出,泥河灣盆地泥河灣層內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石器工業(yè)可以歸為石片石器的工業(yè)類型,屬于中國北方以小石器為主的主工業(yè)類型,表現出很強的繼承性,體現出區(qū)域漸進的特點。盛立雙、王春雪在《天津地區(qū)舊石器材料及石器工業(yè)類型的初步研究――兼論與環(huán)渤海地區(qū)石器工業(yè)之間的關系》中,對天津地區(qū)舊石器材料及石器工業(yè)類型進行了研究,認為天津地區(qū)和泥河灣盆地、東北地區(qū)南部等環(huán)渤海地區(qū)在文化面貌上有著密切聯系,同屬于一個大的文化區(qū),這種文化上的相似,應理解為類同,而非趨同,是某種文化特征在時空上連續(xù)分布所造成的傳播遷徙。趙春青在《動態(tài)解讀北福地一期聚落》中,探析了北福地一期聚落的布局、動態(tài)變化過程,認為北福地聚落開創(chuàng)了凝聚式、向心式聚落布局的先河。邢臺市文物管理處介紹了邢臺任縣南宋村商周遺址的考古發(fā)掘情況。廊坊市文物管理處對廊坊地區(qū)史前遺存的發(fā)現與研究進行了梳理。張童心、王斌對河北元氏龍正遺址與漢常山郡(國)發(fā)掘所出器物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龍正遺址可能為常山郡(國)周邊一處制陶作坊遺址。張守義結合考古調查資料及相關史料,對太子山在地理上的定位進行了考證。白瑞杰對豐寧境內遼金時期的古城址、遺址、墓葬、塔址等進行了研究。田淑華、白瑞杰對承德遼金元時期的重要窖藏做了概述及考證。陳山、劉明對遼陽、沈陽、撫順境內的部分明代城址的規(guī)模、結構、功能和歷史沿革進行了研究。田立坤在《金嶺寺建筑址為“廟”說》中,對金嶺寺建筑址的年代及性質進行了研究,認為它的年代上限當晚于龍城始建的341年,是禮制性建筑,為“慕容廟”。胡強對州的歷史沿革及其官署遺址出土的建筑遺物進行了研究。劉子龍根據平泉會州城城址的現存遺跡、城內出土的文物和標本及附近的古遺跡情況,對其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進行了研究。徐文英對燕下都和靈壽故城的異同進行了細致比較,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陳偉、雷建紅的《論戰(zhàn)國中山靈壽城的“市”》指出,《戰(zhàn)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fā)掘報告》中九號、十號夯土建筑遺跡的性質為“市”,并依據城址出土的相關遺物和遺跡,進一步探討了靈壽城內“市”產生的原因。黃信在《論河北的宋元考古――陶瓷、城市、冶金》中,回顧了河北的陶瓷、城市及冶金考古發(fā)現與研究成果,并對進一步開展研究提出了看法。田建文通過對柿子灘遺址與南莊頭遺址進行細致比較,得出柿子灘遺址群可分三期的結論。

關于燕趙地區(qū)出土器物的研究。王繼紅在《玉皇廟文化青銅帶鉤研究》中,對玉皇廟文化的青銅帶鉤進行了分類及分型分式,并對其分布地域和分期斷代進行了研究,從而總結出不同類別的幾種主要型式的帶鉤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的規(guī)律性特點,并就青銅帶鉤的起源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在《略論大凌河流域商周窖藏銅器的年代及相關問題》中,胡傳聳考察了遼西大凌河流域的馬廠溝、北洞村、山灣子、小波汰溝等地先后發(fā)現的六處商周時代的銅器窖藏,對這六處窖藏集中形成于西周前期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它們可能分別形成于商代后期、西周前期和西周中期等三個時期。秦進才對滿城漢墓銅器銘文紀年進行了研究。相軍在《京津冀地區(qū)兩漢諸侯王墓隨葬陶器和車馬研究》中指出,西漢中期偏早階段的仿銅陶禮器在陶器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漢中期早段全國尚未形成明確統一的車馬隨葬制度,至西漢晚期,車馬隨葬制度逐漸統一。劉成文、孟繁峰研究了井陘盤龍冶爐前押官周承遂妻李氏墓隨葬的精美陶瓷器的具體出土地點、窯口、產地、特征、窯口性質、意義等,這對進一步認識井陘窯具有重要意義,且為唐與五代陶瓷器的形制演變和年代劃分提供了重要依據。王蔚波的《北宋皇陵出土定窯白瓷及其相關問題》認為,北宋早期定窯就已發(fā)明了覆燒工藝。在《我國北方瓷器出現及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以窯址為中心》中,王建保通過對臨漳曹村窯和鞏義白河窯等北方早期窯址的考察和初步研究,認識到北方青釉瓷器有自己的發(fā)展路徑,而白釉瓷器則是沿著“化妝白瓷”和白胎白釉瓷器兩個軌跡發(fā)展。韓維龍、馮永驅在《河南境內發(fā)現宋金元時期磁州窯系瓷器的考古學觀察――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平頂山段考古發(fā)現為例》中,從種類、器形和裝飾等方面,將河南境內已發(fā)現的屬于磁州窯系的瓷器與河北觀臺磁州窯的瓷器進行了對比分析,探討了宋金元時期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問題。

關于燕趙地區(qū)墓葬及相關問題的研究。韓立森在《趙王陵陵園規(guī)制初探》中,從陵區(qū)選擇、陵園布局和形制、陵區(qū)的防御設施、陵園建筑和陵墓形制等方面,分析了趙王陵的陵園規(guī)制。成瑭重新審視了燕下都辛莊頭30號墓的年代與性質問題,認為該墓葬的年代應該在戰(zhàn)國晚期,墓主應該是與東北地區(qū)及朝鮮半島有密切聯系的燕國將領。滕銘予、張亮在《葫蘆溝墓地的年代及相關問題》中指出,葫蘆溝墓地的年代跨度大體上從春秋中期晚段到戰(zhàn)國早期,墓主很可能是與同墓地其他墓葬以及玉皇廟文化其他墓地墓主人不同的人群,二者之間既有很緊密的聯系,又有所區(qū)別。張瑞在《唐河北道南部地區(qū)隋唐紀年墓葬類型分析》中,從墓葬形制和神煞俑兩個方面,對唐河北道南部地區(qū)隋唐紀年墓葬的類型進行了詳細分析。郭濟橋在《河北隆堯唐陵平面格局暨名稱考略》中,介紹了河北隆堯唐陵的勘探成果,確定了其范圍、布局。梅鵬云在《宣化遼代壁畫墓樂舞“大曲”說辨析》中,分析和研究了宣化遼代壁畫墓樂舞的情況,對“大曲”說表示質疑,并提出了新見解。在《試論大興北程莊遼墓墓門建筑》中,于璞就北京大興北程莊墓地中發(fā)現的遼代墓門仿木建筑進行了探討,將墓門的建筑情況分為四型,提出墓門的結構、裝飾與墓葬的年代有關,可能是建墓時所參考的現實中的建筑有所差異造成的。張林虎對2003―2004年石臺子山城墓葬出土人骨進行了研究。

關于燕趙地區(qū)長城研究。李文龍在《河北北部戰(zhàn)國燕北長城的調查與研究――兼論東周燕文化的北漸》中,對河北北部戰(zhàn)國燕北長城的調查與研究進行了梳理,認為燕國北長城不是以“復線”的方式修筑了南北兩條,而只有南面一條,北側的“赤北長城”是秦代所修。鄭立新梳理了河北明長城碑刻,重點從功能和形制上對其進行了分類。鄭紹宗在《河北省古代長城綜合研究》中,詳細介紹了河北近年長城調查的情況,對明代之前的長城分布、走向以及長度、形制作了具體的介紹,特別是對長度的測量已十分精確。朱永剛探討了燕秦漢長城與東北早期鐵器時代考古學研究的若干問題。

關于燕趙地區(qū)動植物研究。羅運兵在《華北地區(qū)先秦時期鱷骨遺存解析》中,對鱷骨骸遺存進行了分類梳理,著重討論了鼉類在華北的生態(tài)分布及其開發(fā)利用情況,特別是有關墓葬中出土的鱷皮制品,并對相關的古史傳說(如豢龍、御龍)作了解析。高建強等在《中國家豬的起源馴化研究――來自磁山遺址古代豬遺存的信息》中,分析了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距今約7400年的7個古代豬遺存的考古學信息和線粒體DNA,推測黃河中游以北的河北磁山遺址和以南的河南賈湖遺址范圍內,可能正是中國北方地區(qū)家豬的起源馴化中心。

(三)齊魯地區(qū)

關于齊魯地區(qū)考古文化的研究。劉延常、徐倩倩在《山東地區(qū)燕文化遺存分析》中,探討了燕文化與齊魯文化的關系。在《膠東地區(qū)周代地方文化遺存》中,王富強梳理了膠東地區(qū)周代地方文化遺存的聚落分布和特征,指出珍珠門文化晚期的一些遺址雖然發(fā)現了少量齊文化的繩紋陶器,但也只能看作是齊文化的影響所致,齊文化真正對東方的經營應該是從西周中期開始。

關于齊魯地區(qū)遺址、城址研究。曹斌的《試論高青陳莊遺址的性質》討論了該遺址的性質,認為是西周前期(武王至恭王)周公翦滅薄姑之后,將太公庶子封于此地堅守的邊防要地。高明奎、鄭同修則討論了高青陳莊西周祭壇的性質,認為它是祭祀地的社壇,城址為齊國卿大夫級的城邑,故社壇可能為“置社”。方輝從山東滕州前掌大遺址的地望、墓地延續(xù)時間入手,結合歷史文獻及海岱地區(qū)商末周初聚落形態(tài)的變遷,推斷其屬于商周時期的薛國遺存。在《營丘考疑――昌樂營陵城新探》中,魏成敏認為營陵故城不可能是太公所都之營丘,也不會是春秋時期杞國之都緣陵,營陵城營建于西漢早期,或為始建于西漢早期的營陵侯國之都城,或為北??に鶢I建之郡城。

關于齊魯地區(qū)的器物研究。陳雪香、方輝介紹了濟南大辛莊遺址出土的商代陶范,曹錦炎對齊侯子仲姜鬲進行了考證。

關于齊魯地區(qū)的鹽業(yè)考古。黨浩在《齊國制鹽業(yè)探析――從昌邑鹽業(yè)調查看起》中,依據山東省昌邑市大規(guī)模的周代鹽業(yè)遺址群的調查材料,對周代齊國的鹽業(yè)發(fā)展狀況作了細致分析。

關于齊魯地區(qū)的動植物研究。宋艷波在《山東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出土魚骨研究》中,運用動物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了山東新石器時代先民對魚的使用情況。王芬在《即墨北阡遺址大汶口文化先民的食物結構考察》中,提出北阡先民主要采用漁業(yè)和農耕為主、狩獵或養(yǎng)殖為輔的生活方式。靳桂云、王海玉在《海岱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稻作農業(yè)的植物考古證據》中,對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農業(yè)才從長江流域傳播到黃河流域這一傳統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作為海岱地區(qū)核心地帶的山東高地周圍8000年前的遺址中已經有稻遺存出土。

二、其他考古學問題

本次年會除重點討論環(huán)渤海地區(qū)考古研究成果外,也涉及我國其他地區(qū)考古學研究的諸多領域和方面。

考古文化研究。馮小波以湖北省鄖縣人遺址和廣西百色盆地那賴遺址為例,總結了南方舊石器早期文化的特征。高峰、何林珊在《中國南方的新石器文化》中,對世界范圍的人類起源和南方最早的新石器遺存進行了細致分析,認為西方提出的“中石器時代”應該摒棄,重新解讀了“新石器時代”的概念,提出新石器起源于最后冰期最大值前后時期的中國南部和東南半島的北部區(qū)域,為掌握和平工業(yè)技術的北部邊緣人群,也即我們炎黃和百越民族的祖先的結論。何金龍?zhí)接懥税Ю螄陌l(fā)展歷程,認為哀牢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境內存在過的唯一由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民族建立的古國。劉曉東認為,松花江上游的遺存主要有榆樹老河深上層遺存、永吉楊屯三期遺存、永吉查理巴墓葬,貫穿了勿吉后期至渤海建國時期,存在鮮卑、高句麗、三種文化因素,進而對遺存中文化因素進行了分期研究,并討論了這幾處遺存在文化中的年代位置,及各分期與各發(fā)展階段的對應關系。劉志巖梳理了金沙江下游地區(qū)新石器至漢代遺存,初步建立起了該地區(qū)考古學文化的發(fā)展序列和時空框架。陳淑卿以大南溝、姜家梁、哈喇海溝墓地為例,對小河沿文化性別進行了研究,認為前人所謂的小河沿文化“社會生產男主女從、社會地位男高女低”的結論并不成立。陳祖軍通過對曲貢遺址早期遺存出土的陶器在器物形態(tài)、類別等方面進行了比較,重新劃分了器物類別與型式,結合器物出土層位關系、組合與型式演變趨勢,認為曲貢文化可劃分為二期三段。趙東升研究了商王朝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進取模式和統治策略,以及隱藏在背后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等深層原因。

有關遺址、城址研究。王新金、陸永福、李文鑫通過對貴州省貞豐縣魯容鄉(xiāng)灑若橋史前文化遺址所獲材料進行器物分類、特征描述、對比分析,探討了該遺址的文化特性。徐長青以靖安老虎墩考古發(fā)現為基礎,推斷老虎墩上層文化遺存可能是江西省一支新的古文化類型,距今約5000―4500年左右。林強對廣西近年出土的一種極富特點的大石鏟及相關遺址進行了介紹,并研究了其起源、原料選擇、加工技術、文化性質等問題。何艷杰在《商代祭祀中“毀廟”遺跡假說――從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青銅構件談起》中,對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建筑構件的實物形制、埋藏地點、廢棄原因等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此建筑構件應該是檐飾,是人為廢棄的,廢棄原因一是因為商代可能存在“毀廟制度”,另一原因是“九世之亂”中的人為毀廟。潘玲對內蒙古、山西和吉林境內八個與鮮卑相關的遺存年代進行了探討。魏堅、張曉瑋從古城形制和建筑規(guī)模入手,對比居延地區(qū)調查測繪的漢代邊城考古成果,認為該城始建于漢代,并是漢代這一地區(qū)最早的行政建制,魏晉以后沿用。何繼英對上海志丹苑發(fā)掘的元代水閘進行了細致研究,梳理了文獻資料,對建筑工藝以及成就形成了結論。王元林對東亞早期建筑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進行了考古學考察。樓建龍對福州城市考古進行了綜述。王志剛重新審視了國內城的年代問題,認為城的始建年代應不早于4世紀。孟華平探討了石家河古城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以及原因。王育龍對西漢時期的儋耳郡城與珠崖郡城城址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綜述,討論了兩郡郡治尤其是珠崖郡治的具置。田亞岐從考古學視角分析了秦九“都邑”所顯現出的不同功能所形成的層次結構,提出它們分別是秦都城、秦城與秦邑三類。戴向明介紹了山西絳縣周家莊遺址近年發(fā)掘的主要收獲?;菹ζ浇榻B了滎陽官莊遺址2011―2012年的重要發(fā)現。何國俊就海南昌化江流域史前遺存考古調查的初步收獲做了簡述。高大倫介紹了米倉道考古探險調查的主要收獲。

出土器物研究。崔兆年對青海史前文化的玉石器進行了探討。李新全通過對神樹紋瓦當造型與紋樣的研究,揭示了天圓地方、兩極、統一等思想,并指出其源頭在古蜀國,而不是燕國。宮希成介紹了安徽出土的5件銅鐃,對它們的年代即“最早為商代,最晚為春秋”提出了質疑,認為應是商代晚期,并探討了銅鐃的功能,認為小鐃是用來演奏旋律的,大鐃是用于祭祀山川、湖泊、風雨、雷電、星辰之神器。聶菲對湖南地區(qū)楚墓所出漆器進行了全面梳理,在對楚漆器進行分區(qū)與分期的基礎上,對各區(qū)漆器的特點、區(qū)域內漆器所反映的文化特征進行了探討。霍巍在《試論考古發(fā)現的早期金屬器和“早期金屬時代”》中,對近年來考古出土的早期金屬器進行了考古學的年代學、類型學分析,認為從進入金屬器產生和流行的時代、金屬工藝的表現形式、金屬器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等各個方面,都與周邊地區(qū)大體上同步或僅僅稍晚,其間并不存在巨大的落差。梅建軍探討了我國北方系青銅器科學價值的意義,并提出了新看法。閆介紹了長寧遺址出土的細石器,比較了它與青海史前細石器之間的異同,認為長寧遺址出土的細石器歸屬于華北細石器傳統的延續(xù),青海齊家文化的細石器傳統是一脈相承的,和甘肅武威皇娘娘臺等齊家文化的細石器工業(y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代表了青海齊家文化的地域特點。韓金秋在《從靴形器看騎馬術在北方地帶的出現和擴展》中,對1978年山西省柳林高紅墓葬出土的銅靴形器進行了研究,揭示出高腰皮靴的興起與北方地帶傳統的低腰皮靴沒有必然的聯系,而與騎馬術在北方地帶的興起有密切關系;高紅靴形器的出現與商周之際北方民族游動性增強的趨勢相符,以高紅墓葬為代表的人群可能直接導致了此后騎馬術在北方地帶的擴展;靴形器在中原的出現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影響的直接反映。黃錦前在《說“盞盂”――兼論楚系盞盂的形態(tài)與功能》中,從文字和器形兩方面加以考察,認為作為器物自名的、等字,應釋作“盂”,進而主要據楚系有自名的盞的有關材料,從器物形制、自名及古書的相關記載等方面作了綜合分析,認為盞與鼎、盆及盂等器類之間有著很密切的親緣關系,盞雖系楚系銅器中所特有的器類,但其部分類型明顯受同時期中原文化的影響,在禮器中的功用與地位大致與敦、相當。院文清對仿銅漆禮器的類別、造型、組合、性質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胡金華在對已發(fā)現的西漢黃金貨幣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西漢麟形象的考證,重新對《漢書?武帝紀》中記載的西漢麟趾金進行了辨析。魏曙光在《漢代出土陶圓爐的發(fā)現與研究》中,對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出土的陶圓爐進行了梳理,認為陶圓爐的時空分布特點的形成是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原因的,同時其時空分布的變化是與漢代氣候的變化相適應的,是人們適應氣候變化的產物。梁志龍根據帶扣外部扣環(huán)的形狀,結合扣舌的形制、位置及安裝工藝等的不同特征,將高句麗帶扣劃分為四種類型。丘剛依據海南島的出土文物,研究了南海海上絲綢之路。陳杰、夏浙新從考古實證與文獻資料兩方面,對歷史時期琮的意義進行了細致研究,認為琮在傳播的過程中雖然逐漸喪失了良渚文化時期原有的宗教觀念,但是作為玉禮器之一,卻被歷史時期的文獻典籍不斷強化,成為中國玉文化中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林強、何安益根據歷年調查、發(fā)掘、研究的相關成果,從廣西永福窯田嶺窯址青瓷器所體現的工藝特征角度考察,嘗試梳理該窯址的青瓷器技術發(fā)展脈絡,認為窯田嶺窯址不應完全歸入耀州窯系。

墓葬及相關問題研究。蔣志龍分析了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的結構,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石寨山文化的社會結構。史黨社探究了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發(fā)掘的意義。丁巖以咸陽原戰(zhàn)國秦陵園布局模式為例,認為王后合葬、妃子葬的形式是秦陵園布局模式的新發(fā)展,漢承秦制,西漢也實行帝后并穴合葬、妃子葬的陵園布局形式。孫偉剛從建筑結構、特點及管理等方面論述了秦漢帝陵寢園,認為秦漢帝陵的寢園開始于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封土北側西部的陵寢建筑遺址為秦漢帝陵寢園的雛形,為秦漢帝陵中結構最復雜、形制最完善的寢園建筑,并奠定了漢代及以后各朝代帝陵寢園的形制結構。申茂盛通過對秦陵地區(qū)考古資料的梳理、整合,認為在秦始皇帝陵園考古中必須建立起陵區(qū)、陵兆域、陵園、帝陵園的概念,明晰它們各自的范圍,理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秦始皇陵應該是四墓道的“亞”字形大墓。田正標對浙江先秦墓葬的形制變遷與越國墓葬制度的形成進行了分析。梁云對涇河上游西周時期的殷遺民墓葬進行了系統研究,指出這些墓葬的年代集中在西周早中期,墓主人的身份應是為周王朝戍守北疆的武士或周王朝直屬部隊的軍事將領,墓地的分布大致反映了王朝戍邊部隊的駐地范圍。郎旭峰、楊金東從土墩墓的形制與結構、隨葬品組合及其演變規(guī)律、墓葬疊壓打破關系等方面,探討了杭州蕭山柴嶺山、蜈蚣山土墩墓群的分期和年代,認為這批墓葬可分為七期,年代從商代中晚期延續(xù)到春秋末至戰(zhàn)國初期。李東通過對自己發(fā)掘的扶余明墓的整理研究,對以往所謂的“至正”款玉彩瓷器的年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修正了將其認作元代器的觀點,認為岱吉屯、歡迎磚廠墓地和扶余油田磚廠墓地均為明代中晚期的墓地。吳松巖通過對內蒙古中部早期鮮卑墓葬的形制、葬俗、隨葬品以及文化因素的分析,并結合相關文獻的記載,認為這些墓葬是拓跋鮮卑聯盟時期的遺存,即以拓跋鮮卑為主體,同時包含匈奴、烏丸等其他民族在內的聯盟組織,年代應該在3世紀中葉至4世紀末。吳葒對河西魏晉墓葬的照墻進行了比較研究,探索了其墓葬特征及年代。趙永軍在《金墓中所見墓主人圖像釋析》中,對金墓中以壁畫、石刻等方式體現的墓主形象題材進行了排比、分析,認為對墓主人進行供養(yǎng),是這類墓主人圖所折射出的基本主旨和內涵。王會民、馬冬青提出在中國古代夫妻墓葬中,由于男女各方面差異的存在和“男尊女卑”等觀念的影響,埋葬時的相對位置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展現出不盡相同的特點,主要經歷了一個從葬位尊卑不明顯到右尊主流再發(fā)展到左尊主流的漫長、曲折的歷史過程。

第8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學科價值 音樂考古學 音樂史學 中國傳統音樂研究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

音樂考古學是根據與古代音樂藝術有關的實物史料研究音樂歷史的科學,是音樂史的一個部分,也是歷史科學的一個分支。中國音樂考古學目前的研究主要側重于音樂文物學方面。但是從學科的性質,特別是從研究的目標考察,音樂考古學是以闡明中國音樂藝術發(fā)展史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為第一要義。①

音樂考古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與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密切相關。隨著近年來音樂考古學成果的不斷出現,這門學科對于音樂學其他相關學科的影響也日益展現出來。

一、音樂考古學對音樂史的影響

在參觀博物館時,我們能看到編鐘的精密和氣派,古琴的紋路優(yōu)雅而自然,這些來自數千年前的樂器,這些承載著古人的喜怒哀樂的音樂載體,常常使我們對先祖的思想和智慧肅然起敬。我們不得不思考應怎樣面對和研究這些豐富的音樂遺產。

音樂史的研究離不開對古代音樂實物的考證。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河南舞陽的賈湖骨笛。音樂史學家在上個世紀對于骨笛的年代論斷是公元前8000年,而隨著音樂考古學的深入考證,這個時間被向前推進了整整1000年。古人流傳下來的音樂文獻中,有的也許是謬誤,有些是正確的論斷,這些都需要后人不斷地考證,才能客觀地認識到這些文獻的真實性。音樂考古學突破了傳統的音樂史只用文字說明問題的局面。如對于殷墟近10年的考察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殘片,這些殘片上所記錄的內容,證實了司馬遷《史記》中的諸多內容。

隨著音樂考古的逐漸深入,音樂史古文獻中的內容能夠找到相應的出處,有些謬誤也應當得到及時的糾正。

二、音樂考古學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影響

我國目前的音樂史,可以說是一部漢族音樂史,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是一部中原地區(qū)的音樂史。因為在當今的音樂史著作中,罕見邊疆地區(qū)、西部地區(qū)、東南沿海地區(qū)的音樂論述。由于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學科水平局限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地區(qū)的傳統音樂研究相對于中原地區(qū)還處于比較薄弱的狀態(tài)。從整個傳統音樂的大視野來看,邊疆和沿海地區(qū)的音樂豐富多樣,同時,由于這些地區(qū)的地域特殊性,其音樂形態(tài)的變化比較緩慢。中原地區(qū),歷史上乃兵家必爭之地,任何一個統治者必征服中原才能統一天下,因此,中原地區(qū)的音樂形態(tài)受影響最大,變化最多,如城市音樂的發(fā)展最核心和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在中原。而邊疆和沿海地區(qū)的音樂往往保留了比較古樸和原始的風貌,比如福建南音這一樂種,唐代時中原的移民到了福建,隨之帶去了他們的音樂文化,因此,研究福建南音,可以對認識唐代中原地區(qū)的音樂文化有所助益。又如,目前的傳統音樂著作中,關于四川地區(qū)的音樂文化,往往只提到“四川清音”“川劇”和個別的四川民歌。②而在音樂考古發(fā)現中,巴蜀地區(qū)的文化相當璀璨,樂器中還有諸如鈕鐘、甬鐘、于、扁鐘,等等。此外,還有一些出土的器物上的圖像,如嵌錯宴樂圖像銅壺,這些都說明巴蜀地區(qū)在當時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文化。而今的四川地區(qū)音樂文化,依然具有鮮明的特點。那么,巴蜀地區(qū)的文化和楚地的文化有何相似之處?巴蜀地區(qū)的音樂在后世是怎樣發(fā)展的?與最早發(fā)現的可以確定的巴蜀音樂文化有關聯嗎?這些古樂器即使是失傳,對于后世的蜀地音樂文化產生影響了嗎?音樂考古成果帶來的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三、音樂考古學對于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意義

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是隨著近年民族音樂學的興盛而逐漸熱起來的。音樂學界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在上個世紀一度處于很簡單的認識,局限于幾個單一的樂種。最早關注少數民族音樂的還是當地的研究者,筆者2001年到云南采風的時候,云南的音樂學者就在大力進行云南當地民間音樂的研究、保護和宣傳,提出了中國音樂不是單聲,也有多聲,就在云貴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音樂里有體現。音樂學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認為中國音樂是單聲思維,西方音樂是多聲思維,而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成果改變了這一看法。但是,少數民族學者較少,精力有限,依靠本民族的學者去研究自身的音樂文化未免力不從心。研究少數民族的音樂歷史發(fā)展,是完成真正的中國音樂史的必然之路,而研究少數民族的音樂歷史就離不開音樂考古的參與。如“有些出土的楚漢笛子,在有按孔的一面,都削去一個平面,其原因為何?樂器本身不會說話,文獻也沒有記載,不好理解。結合民族學的材料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竹制管樂器也有這樣的實例”。③歷史上的這片土地曾經發(fā)生過巨大的變遷:戰(zhàn)爭、朝代的更替、民族的遷徙、民族的融合、多民族的雜居通婚……這些都帶來了文化上的巨大轉變,我們研究音樂史,結合音樂考古學的成果,可以明白歷史上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變遷改寫了歷史,一些傳統被保留下來,代代相傳,有的卻消逝了。

歷史是一條長河,傳統是奔騰不息的水流,我們不能也不應當去孤立地研究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了解一個事物,只有搞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才能客觀地分析和理解它。我們身邊的任何一種音樂現象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只有不斷地探尋這些問題的出處和根源,才能真正了解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文化和我們自己。也正因如此,在音樂的源頭徘徊的音樂考古學才體現出其偉大的學科價值。

注釋:

①王子初.音樂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

②周青青.中國民間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第9篇:對考古的認識范文

我國考古學學科中“田野學?!钡陌l(fā)展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fā)展,國家進行了一系列基本建設工程,而考古部門則積極參與了諸如三門峽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基本建設中的考古工作,發(fā)現了安陽殷墟、西安大明宮等珍貴的考古遺址,從而使考古發(fā)掘和文化保護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然而,與我國近年來發(fā)現的大批珍貴遺址相比,我國考古學科的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技術力量卻遠遠不能支持和滿足考古發(fā)掘與文化遺產保護一體化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堅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外同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使中國考古學更快走向世界;堅持把考古發(fā)掘同遺址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自覺為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提供學術支撐,已經成為當前中國考古學發(fā)展的主流。這兩方面內容近幾十年來都積累了基本經驗,因此在今后的發(fā)展中也應予以傳承和弘揚。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例,1994年以來,它先后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考古研究部門和高校合作開展中國田野考古工作[4];2000年、2002年還派遣考古發(fā)掘隊前往德國、俄羅斯等國參加田野考古活動。目前,該所已與日本、韓國、越南、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秘魯等國的相關高校及考古機構,簽署了近20個長期友好合作交流框架協議項目。這也體現了田野學校這種交流手段已被國際考古學界接受,并在我國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

“田野學校”在我國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

(一)“田野學?!痹谖覈脊艑W專業(y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

考古學是文理交叉的邊緣學科。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國際考古學研究的深入開展和國內考古學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以及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培養(yǎng)研究生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前提下,如何使得我國高等院??脊艑W專業(yè)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已經成為考古學研究生教育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除了應該加大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的力度,進一步改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國內一流的考古學專業(yè)實驗室和一套完備合理的教學體系,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考古學者已經認識到參加及舉辦田野學校(FieldSchool)在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們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開創(chuàng)了田野學校這一培養(yǎng)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途徑,期望能從根本上解決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現象。其所取得的成績,具體如下:1.2004年7月5日至8月18日,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師生7人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與民族研究所在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凡諾夫卡進行了考古發(fā)掘[5]。經過40天的野外作業(yè),發(fā)掘面積共計250平方米,使用高技術手段測繪了30座靺鞨人古墓的地形圖與平面圖。同時,在此次發(fā)掘中,出土了包括陶器、金屬耳環(huán)、馬具、武器、青銅帶具、石器等在內的一批對研究靺鞨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的遺物。針對此次考古田野學校的實踐,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說:“這是一次全新概念下的田野考古發(fā)掘活動?!?.2009年7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的兩位研究生赴羅馬尼亞參加由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與羅馬尼亞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羅馬尼亞皮特雷特遺址的聯合考古項目[6]。1943年,羅馬尼亞國家博物館曾對其進行過小規(guī)模的發(fā)掘。自2002年始,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與羅馬尼亞科學院瓦西里•帕爾萬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在此次考古發(fā)掘之前已經進行了6個季度(2002、2004、2005、2006、2007、2008)的田野發(fā)掘作業(yè)。其發(fā)掘的目的是復原當地古代居民的生活,并考察當地公元前第五個千年的社會分化進程。此次發(fā)掘的領隊為德國考古研究院歐亞考古研究所的漢森教授,田野學校的成員包括來自德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格魯吉亞、芬蘭、美國、中國的30多位考古學、地理學專業(yè)的學者及研究生。田野調查主要由考古學和地理學兩個團隊完成,其中,考古學團隊負責遺址的發(fā)掘、土壤的浮選以及地磁探測等;地理學團隊主要負責大面積的鉆探、取樣,以及勘測河道等收集古地貌信息的工作。在田野工作進行的同時,室內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主要包括陶片的清洗、統計、拼對、繪圖、攝影等,負責室內工作的隊員同時也負責考古隊的后勤事務。另外,特殊的遺物亦有學者專門負責,并進行同步研究,例如對燧石核、石葉的分類,以及微痕分析等。通過參加此次的田野學?;顒?,使得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熟悉并掌握了德國、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的考古發(fā)掘方法和研究理論,并與西方年輕學者建立起了聯系,為促進日后雙方的相互了解和學習搭建了平臺。3.2010年夏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學系的一位研究生赴洪都拉斯參加由美國哈佛大學皮博迪(Peabody)博物館組織的夏季田野學校(SummerFieldSchool)[7]。皮博迪博物館此次在科潘遺址舉辦的田野學校內容豐富,包括了田野考古發(fā)掘與整理、重要遺址參觀、西班牙語和瑪雅文字的專門教學、知名學者講座、閱讀與討論等諸多內容。除了上述活動外,來自不同國家的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在發(fā)掘環(huán)節(jié)中還和哈佛大學考古學專業(yè)的部分研究生合作分組進行探方發(fā)掘,并參與了撰寫報告和整理陶片。通過此次田野學校的實習,使學生基本了解了科潘遺址的歷史、發(fā)掘現狀以及考古工作的方法。4.2008年夏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位研究生參加了由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學與民族學研究所和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織的田野學校[8]。此次夏季田野學校發(fā)掘的均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分別為Kulbulak,Kyzyl-AlmaII,Obi-RakhmatandDodekatymII四個遺址。通過此次田野學校的學習活動,使中國的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不僅學習了中亞地區(qū)較為獨特的考古發(fā)掘方法,還對中亞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的遺址文化面貌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對晚更新世末期石葉技術在歐洲—中亞—東亞地區(qū)的傳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二)“田野學?!钡奶攸c及其在我國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根據國際考古學專業(yè)田野學校的一些主要活動情況,我們可以對田野學校的特點進行一定程度的歸納:一是在注重研究生基礎訓練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了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和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二是注重教學相長;三是與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方向相結合,并貼近當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同時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以及考慮到未來國家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生階段的田野學校應該納入我國考古學科研究生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之中,最終成為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落實高校固本培源以及著重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之辦學特色的主要途徑。考古學作為一門獨特的學科,其發(fā)掘和研究的進展既和其他人文學科一樣,受到歷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響,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為自然科學技術所推動。中外考古研究工作基本狀況的差異盡管有著社會制度、歷史情況和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難以通過閱讀相關專業(yè)文獻獲得全面的認識,但仍然可以通過采取使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參加田野學校的形式進行了解,并為今后我國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的專業(yè)研究提供很多借鑒。由此可見,田野學校在我國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田野學校形式多樣,培養(yǎng)了研究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二是提高了研究生的綜合素質,鞏固了其專業(yè)興趣;三是搭建了與國外考古青年學者及研究生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增進了彼此的了解,也為其畢業(yè)后可能存在的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考古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實行“田野學?!迸囵B(yǎng)模式的思路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