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課題中期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題中期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題中期報告

第1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關鍵詞】基礎教育 校園網絡 安全現(xiàn)狀 中期報告

一、課題研究情況

1.課題研究背景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三通兩平臺的不斷建設,絕大部分中小學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教育部2012年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更是將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進一步細致深化。而校園網絡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工程,直接影響著教育信息化進展及效果。隨著互聯(lián)網的隨著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和校園網絡建設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在教育信息化中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實施,各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相繼建成或正在建設校園網絡。教育部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中也指出“實現(xiàn)全國中小學互聯(lián)網接入率達到95%,中10M以上寬帶接入比例達到60%以上為學校”。可見在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基礎教育階段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也還較低,甚至根本無基本的網絡安全意識。因此,本課題通過研究J市基礎教育網絡安全現(xiàn)狀,希望發(fā)現(xiàn)基礎教育網絡安全常見的安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2.課題研究目標。

本課題旨在研究區(qū)域范圍內的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基本情況,進而了解當前基礎教育在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分析當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本地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的基本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掌握基礎教育校園網絡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并針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的實際情況,提出可行的網絡安全防范措施,為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提供參考,并期能為本地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建設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

3.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1)掌握當前J市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的基本狀況和網絡應用現(xiàn)狀;

(2)分析當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的基本情況及面臨的安全風險;

(3)影響區(qū)域內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狀況的成因分析;

(4)針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的狀態(tài)提出相關建議及意見;

(5)總結當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現(xiàn)狀,提出在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環(huán)境下可行的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二、課題研究已取得成果

1.完成網絡安全相關理論學習

通過集體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中國知網、相關書籍學習,學習網絡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學習,從理論層面上引導課題成員對課題產生背景、科學依據(jù)、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加深課題成員對于網絡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并了解基礎教育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2.編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

結合前期理論學習,參考大量文獻資料,課題組完成了《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調查問卷的編制。整個調查問卷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校園網絡整體情況的了解,主要研究校園網絡拓撲結構及硬件構成;第二部分主要針對校園網絡安全狀況進行調查,主要包括實體安全、軟件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調查校園網絡應用情況,對于校園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其中,第二部分是問卷的核心,通過實體與環(huán)境安全、組織管理與安全制度、安全技術措施、網絡與通信安全、軟件與信息安全、無線網絡安全幾個維度展開調查,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現(xiàn)狀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

三、課題創(chuàng)造性成果說明

結合實際情況,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是預期能夠發(fā)現(xiàn)當前基礎教育信息化中校園網絡建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發(fā)現(xiàn)當前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面臨的主要困難,能夠針對當前基礎教育信息化中校園網絡安全現(xiàn)狀提出合理的建議,引起大家對于基礎教育信息化中校園網絡安全問題的關注。

1.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常見安全隱患

(1)無專業(yè)網絡管理人員

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無專門的校園網絡管理人員。網絡管理人員由非專業(yè)人員擔任。

(2)無專用的網絡機房

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網絡中心。校園網絡核心設備擺放環(huán)境隨意,無任何安全措施。同時設備之間的鏈接也比較混亂。

(3)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基礎校園網絡由于起步遲、發(fā)展慢等原因,目前在基礎教育校園網絡環(huán)境中,校園網絡安全意識還較淡薄,整體上對于校園網絡安全并無相關概念。

2.基礎教育校園網絡安全常見措施

(1)強化網絡安全教育,完善網絡管理制度

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都需要合理的應用。因此首先要從意識上重視校園網絡安全,只有具備了校園網絡安全意識和完善的制度,才能合理應用相關的設備、技術。

(2)設置合理的訪問策略

第2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作者:路凡 趙忠良 殷纓 楊輝 陳蘇民

【關鍵詞】 人

關鍵詞: 人;受體,白細胞介素1;基因;基因表達;大腸桿菌

摘 要:目的 獲得一株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蛋白的高效表達菌株,為研究各種急慢性炎癥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以及拮抗IL-1的生物學效應奠定基礎. 方法 分離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提取mRNA,反轉錄PCR獲得人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基因(hIL-1ra),克隆入大腸桿菌表達載體,從而構建高效表達人IL-1ra的重組菌株. 結果 成功構建了IL-1ra的高效表達菌株(pLDH-hIL1ra),序列測定與文獻報道一致.12%SDS-PAGE分析顯示此菌株所表達的目的蛋白產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3ku,與預期結果相符.光密度掃描重組hIL-1ra蛋白質占細菌總蛋白的30%. 結論 在大腸桿菌中成功地表達了hIL-1ra基因.

Keywords:men;receptors,interleukin-1;genes;gene ex-pression;Escherichia coli

Abstract:AIM To obtain a high expression clone of human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which is likely to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oth acute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the binding of IL-1to IL-1R.METHODS mR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and the coding sequence of hIL-1ra was amplifi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expression vec-tor pLDH-hHIL1ra was constructed by inserting the PCR products of IL-1ra into the specially designed prokaryotic vec-tor pLDH99.RESULTS By temperature induction,the IL1-ra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E.coli DH5α.12%SDS-PAGE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expression band was about23ku,and the expression protein accounted for30%of total bacterial protein.CONCLUSION Human IL-1ra has effectively been expressed in E.coli.

0 引言

人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IL-1ra)是在某些白血病患者血清和尿中以及單核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發(fā)現(xiàn)一種多肽性質的IL-1特異性抑制因子,可由LPS刺激的單核細胞,PMA,PHA,CSF刺激的單核細胞系產生[1] .實驗表明,LI-1ra可阻斷LPS引起的家兔死亡、減輕免疫復合物所誘導的炎癥、抑制小鼠骨髓移植后GVHR的發(fā)生、提高存活率、并能防治動物實驗性結腸炎[2,3] .在臨床上,IL-1ra可用于治療敗血已進入Ⅲ期臨床驗證)、類風濕關節(jié)炎、膿毒癥、化膿性休克等[4] ;在基礎研究中,IL-1ra可以用于研究急慢性炎癥的發(fā)病機制.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來生產IL-1ra,無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在臨床應用均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表達載體pLDH99由本室趙忠良構建(Fig1);大腸桿菌DH5α由本室保存.正常成人外周血取自作者趙忠良.PCR引物由Cybersyn公司合成(引物序列為:ATAATGC GACCCTCTGGGA-GAAAATC, CTGGATCC TACTCGTCCTC-CTGGAAG),淋巴細胞分離液(ρ=1.077)購自Sig-ma;polyATract System1000mRNA分離試劑盒購自Promega公司;SupercriptIITM 反轉錄試劑盒、限制性內切酶、T4DNA ligase等購自GibcoRBL公司,Klen Taq高保真PCR試劑盒購自Clontech公司;QIAEXⅡ凝膠回收試劑盒購自Qiagen公司. Sequence of sMCSs:10 20 30AGGAAACAGC TATGACCATG ATTACGAATT40 50 60TGTTTAACTT TAAGAAGGAG ATATCGGATC70 80 90CTCTAGAGTC GACCTGCAGG CATGCAAGCT100 110TGGCACTGGC CGTCGTTTTA CAGCTT

圖1 略

1.2 方法

1.2.1 人IL-1ra基因的克隆 正常成人外周血經梯度離心(梯度離心液ρ=1.077)后,收集交界層的PBMC,以Hank’液洗3遍后,以1×106 個細胞在含20mg L-1 PHA的RPMI-1640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置于37℃,50mL L-1 CO

2 中培養(yǎng)48h后收集細胞,用polyATract System1000試劑得到純化的mRNA,SupercriptIITM 反轉錄得到cDNA,以此為模板,進行PCR參數(shù)為95℃,15s;55℃,30s;72℃,30s,共25個循環(huán).

1.2.2 人IL-1ra基因在載體中的定向克隆 將表達載體pLDH99用EcoRV與BamHI雙酶切,制備成一平一粘的載體片段;同時PCR產物也經BamHI酶切制備成一平一粘的基因片段.兩個片段在T4DNA連接酶的催化下于16℃連接過夜,連接產物轉化DH5α感受態(tài)菌.挑取陽性轉化子作小量制備后進行酶切鑒定.

1.2.3 人IL-1ra在大腸桿菌中的誘導表達 取鑒定為陽性的克隆菌在32℃下培養(yǎng)至平臺期,以1%轉接至LB中,在32℃振搖至A值約為0.4時,迅速轉入42℃中繼續(xù)振搖4h,收集細菌以SDS-PAGE分析人IL-1ra的表達.隨機選擇一高表達菌株,提取質粒,在PE公司310全自動序列儀上進行插入基因的序列分析.

2 結果

2.1 人IL1ra基因的PCR擴增及酶切鑒定 以PHA刺激的正常成人PBMC的mRNA為模板,經PCR擴增出特異的條帶,大小約為470bp(Fig2).

圖2 略

2.2 人IL1ra基因的定向克隆及酶切鑒定 PCR片段經DNA聚合酶補平后進行BamHI酶切,10g L-1 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回收此酶切片段;載體pLDH99用EcoRV與BamHⅠ雙酶切后電泳回收此片段.在T4DNA連接酶作用下將兩者連接,轉化感受態(tài)大腸桿菌后挑選陽性轉化子,經NcoI和BamHI能產生一300bp左右片段的克隆為陽性克隆,將其命名為pLDH-hIL1ra(Fig3).

圖3 略

2.3 人IL1ra表達克隆的測序及誘導表達 pLDH-hIL1ra可直接以M13mp18測序,經PE公司的310自動測序儀測序,結果得到的克隆人IL-1ra基因序列與發(fā)表序列完全吻合.大腸桿菌經熱誘導后所表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ku左右,此高表達的蛋白占細菌總蛋白的30%以上(Fig4).

圖4 略

3 討論

IL-1ra是迄今所發(fā)現(xiàn)唯一的、天然的特異性細胞因子的抑制物[5] .IL-1ra在體外可由LPS,PMA,PHA,CSF刺激的單核細胞系產生.IL-1家族包括3個成員,即IL-1α,IL-1β和IL-1ra(亦稱IL-1χ ),三者氨基酸序列不同,但具有相似的三維結構,且均能與IL-1R結合[3] .IL-1α,β與IL-1R結合可介導靶細胞的一系列效應;IL-1ra與IL-1R結合則不傳遞任何信號,從而對IL-1起特異性地抑制作用[4] .IL-1ra的cDNA長1.8kb,可編碼177個氨基酸,它含有25個氨基酸的信號肽,其成熟蛋白為152個氨基酸[6] .IL-1ra還可抑制PBMC,骨髓細胞衍生的髓樣淋巴細胞白血病自發(fā)增和自發(fā)產生IL-1,IL-6GM-CSF[7] .在體內,IL-1ra可阻斷LPS引起的家兔死亡,減輕免疫復合物所誘導的炎癥[8] ,抑制小鼠骨髓移植后GVHR的發(fā)生,提高存活率,并能防治動物實驗性結腸炎[9] .在國外,應用IL-1ra治療敗血癥已進入Ⅲ期臨床驗證,死亡率明顯下降.此外,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膿毒癥、化膿性休克也是臨床的適應證[10] ,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對其相關機制的進一步認識,IL-1ra可能會顯示出更多的研究和應用價值[11] .

在國外,Birikh等[11] 用pGMCE原核雙順反子表達載體表達了IL-1α和IL-1ra基因,國內尚未見報道.為了獲得目的基因,我們采用人LPS刺激外周血單核細胞,從中提取的mRNA,經RT-PCR成功得到hIL-1ra基因片段,進一步證明LPS可以誘導單核細胞表達IL-1ra.原核表達載體pLDH99是我們自 己設計的一種克隆、表達、測序一體化載體,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已經利用該表達載體成功表達了許多基因.在IL-1ra基因的表達過程中,利用計算機對SD-ATG之間核酸序列進行了二級結構模擬及優(yōu)化設計,SD-ATG之間的序列為“ATATA”,結果表明所采用的SD-ATG序列是有利于表達的.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SD-ATG之間的距離是三個堿基(ATA),表達量不足5%.從生產方便的角度出發(fā),利用溫度誘導方式可以降低IL-1ra的生產成本,利于大量生產,高表達蛋白產物為下游生產及臨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Jing BQ.Cell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M].Xi’an:The World Book Publish Corporation,1995:100-102.

[2]Apostolopoulos J,Ross S,Davenport P,Matsukawa A,Yoshi-naga M,Tipping PG.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Char-acterization of its gene expression in rabbit tissues and large-scale expression in eucaryotic cells using a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J].J Immunol Methods,1996;199(1):27-35.

[3]Hsieh TC,Chiao JW.Growth modulation of human prostatic cancer cells by interleukin-1and interlenkin-1receptor antago-nist [J].Cancer Lett,1995;95(1-2):119-123.

[4]Santos MC,Woolley DS,Quinn JV,Slotman GJ.Interleukin-1mediates hemodynamic dysfunction and release of eicosanoid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during graded bacteremia [J].Shock,1999;11(6):423-428.

[5]Lennard AC,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review][J].Crit Rev Immunol,1995;15(1):77-105.

[6]Dinarello CA.Interleukin-1and interleukin-1antagonism [re-view][J].Blood,1991;77(8):1627-1652.

[7]Oelmann E,kraemer A,Serve H,Reufi B,Oberberg D,Patt S,Herbst H,Stein H,Thiel E,Berdel WE.Autocrine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can support malignant growth of glioblastoma by blocking growth-inbhibiting autocrine loop of interleukin-1[J].Int J Cancer,1997;71(6):1066-1076.

[8]Haskill S,Martin G,Van Le L,Morris J,Peace A,Bigler CF,Jaffe GJ,Hammerberg C,Sporn SA,F(xiàn)ong S.cDNA cloning of an intracellular from of the human interleukin-1receptor antag-onist associateg with epithelium [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9):3681-3685.

[9]Boggs SS,Patrene KD,Mueller GM,Evans CH,Doughty LA,Robbins PD.Prolonged systemic expression of human IL-1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in mice reconstituted with hematopoietic cells transduced with a retrovirus carrying the hIL-1ra cDNA [J].Gene Ther,1995;2(9):632-663.

第3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關鍵詞] 醫(yī)院; 科研; 中期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5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22- 0078- 01

1 前 言

醫(yī)院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包括3個環(huán)節(jié):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課題申請書的撰寫輔導、評審和組織申報。中期管理主要是對在研項目進行檢查、監(jiān)督和階段總結,在此階段,管理工作的內容更加繁多,主要表現(xiàn)在2個方面:①在課題開展過程中,提供課題任務書或項目合同書中確定的對項目的各種支持條件,對其一切經費開支進行監(jiān)督,并負責項目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審批大型儀器設備采購支出、國際交流與合作費用支出、管理費用支出、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和檢查;②對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進行檢查監(jiān)督和控制,以確保研究質量和控制時間進度為關鍵因素建立起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反饋與監(jiān)督檢查機制,了解項目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進行。后期管理則是對已完成的課題組織結題、或專著出版、成果申報以及被引用情況的信息收集、分析評價等工作。三期管理在科研課題計劃管理中處于同等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由于科研課題前期管理的結果可以中標課題的數(shù)量、等級、經費來定量衡量和顯示,后期管理的結果可以專利、成果獎的等級、數(shù)量,成果轉化獲得的經濟效益等定性或定量指標衡量和顯示,這些指標相對客觀、直觀、容易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容易被大家認同。而中期管理注重在管理過程而不是管理結果,因而經常被忽視。下面本文就醫(yī)院科研中期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

2 加強醫(yī)院課題中期管理的措施

2.1 對考核結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 激勵措施。① 給部門和課題組發(fā)組織獎;② 給課題組增加配套經費;③ 在同等條件下給課題組成員優(yōu)先申報課題;④ 在課題申報前優(yōu)先預資助課題負責人;⑤ 國內外進修、培訓、參加學術會議課題組成員優(yōu)先;⑥ 評優(yōu)、評獎、晉職、晉薪等優(yōu)先考慮。

(2) 處罰措施。① 如因外部原因而非課題組本身問題,應分析原因幫助協(xié)調解決困難,允許課題繼續(xù)進行并趕上進度,此類課題的后續(xù)過程要重點關注,隨時跟蹤;② 因課題組原因而進展緩慢的課題,要延緩撥付下一階段經費并督促其加快進度;③ 因課題組負責人不能有效組織課題執(zhí)行的應果斷向課題組織部門申請更換”課題負責人;④ 因課題組原因課題確實無法繼續(xù)或長時間延期的要及時終止執(zhí)行課題,避免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同時對課題的主研人員要給予適當?shù)奶幜P,如幾年內不許申報課題、評優(yōu)、進修培訓、晉職等。

2.2 實行項目負責人制

實行項目負責人制是做好項目中期管理的關鍵。項目負責人,從早期課題申請書的撰寫到項目的具體實施,直至最后結題報獎,都接觸著自己的課題,如他們能對課題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不僅可提高科管部門的效率,更能保障課題按時保質地完成。① 項目負責人對項目負有全責。項目負責人對完成項目任務承擔法律責任,要嚴格完成規(guī)定的主要研究內容和指標,按時提交有關年度執(zhí)行情況報告,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中期檢查和考核,按時結題驗收,執(zhí)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并要接受歸口部門的信譽評估。② 項目負責人對項目享有全權。項目負責人在批準的計劃任務和經費預算范圍內享有充分的自,包括用人權、經費使用權、計劃執(zhí)行權。

2.3 加強科技人員的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是中期管理的重要內容,項目管理中的學術交流有2種:① 參加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通過研討會,了解項目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了解最新的研究方法,吸取有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也檢驗項目組本身的研究水平,以促進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② 項目組內研究進展的交流和研討。項目組成員各有分工,各成員的知識結構、專業(yè)特長、思維方式各有不同,研究方法和角度也有多樣性。項目組成員互相交流各自掌握的文獻資料,了解其他成員的研究進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加強科技人員的學術交流,既能提高成員的學術水平,又可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

2.4 加強課題經費的管理

課題經費是保證課題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合理有效的使用課題經費不僅能保證科研課題的順利完成,更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科研效益。目前,對課題經費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課題開始前的經費全額預算和項目完成后的經費使用情況審計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健全課題經費使用的規(guī)章制度,使科管部門和科研工作者均有章可循;其次是進行課題經費預算時,應細化科研支出的具體內容,并進行分階段評審,上一階段課題的進展情況和費用的評審情況將對下一階段的經費劃撥產生影響;最后是加強財務、科管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在其間建立一種有效的反饋機制,防止課題經費預算與實際支出不相符情況的出現(xiàn),也方便針對已出現(xiàn)或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同時也應根據(jù)課題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經費使用方式一定的靈活性,做到松緊適度,寬嚴相濟,充分發(fā)揮課題負責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助于科研經費的合理使用。

第4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自主式課題教學法。其基本理念就是改革課堂教學,即在課堂上系統(tǒng)地講授電路設計方法,而不是僅僅教會學生解題。此外,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電路模塊設計課題,通過完成自己的課題達到初步實踐電路設計方法的目的。同時,由于學生都是帶著設計課題聽課的,這樣也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在課程教學初期,指導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提供若干模塊設計課題供各小組挑選。選定的模塊設計任務伴隨該小組整個課程學習過程。這個階段的教學要點如下:①盡量保證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組合形成學習小組,這樣小組成員在課題設計過程中才能有較好的默契,相互配合,依靠團隊的力量完成設計任務。②該階段是課程教學初期,學生對各個模塊設計課題還不了解,教師應占用一定的課堂時間對課題進行解釋和指點,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發(fā)地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選定設計方案。③當學習小組初步完成課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后,則安排一次課堂報告,由各個小組制作幻燈片向全班同學匯報其對課題的理解以及初步選定的設計方案,并由任課教師進行點評,指出其下一步工作重點。④模塊設計課題應涵蓋所講授課程的各個章節(jié),這樣利于在講課過程中通過講解各個模塊設計方法串聯(lián)課程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同時,講課內容與學生正在進行的設計任務相關聯(lián),容易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程教學中期,將模塊設計課題融入到各個章節(jié)的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具體的電路設計方法,同時在實驗課上指導學生進行電路調試以及指標測試。這個階段的教學要點如下:①要求各小組通過課堂學習不斷改進自己初期擬定的電路設計方案以及元器件參數(shù)計算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式課堂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自主采用課堂講授方法改進自己的電路設計,使其感受到如何將課堂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電路設計中。②向學生灌輸團隊設計的理念,針對電路設計和調試過程中團隊成員間的溝通和討論,使學生認識到如何進行團隊協(xié)作,同時在教師和團隊間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使學生的問題能得到解答,從而有信心完成課題設計任務。③安排課堂報告,各小組制作幻燈片向全班同學匯報課題設計進展,由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設計進行中期考核并指出下一步工作重點。

    在課堂教學后期,對各學習小組制作的模塊電路進行驗收和總結。這個階段的教學要點如下:①督促各學習小組做好指標測試工作,驗證自己設計的電路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同時總結整個設計過程的經驗教訓。②安排課堂報告,各小組制作幻燈片向全班同學匯報課題制作成果,由任課教師對設計成果進行總結。③各小組提交課題設計報告,詳細介紹整個電路設計原理、參數(shù)計算過程,并記錄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總結電路調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教訓。

    自主式課題教學法的應用實例

    我們在通信電子線路課上使用了這種教學法。首先,根據(jù)整個課程內容設計8個模塊的設計課題,將該課程的主要知識點都融合在這幾個課題中,課題名稱。

    第一階段: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學習小組并從這8個課題中選擇一個,作為該小組在課程學習期間的設計任務。由小組成員相互配合進行資料收集以及設計方案的論證。在課程開始后的第二個教學周,組織各小組制作幻燈片報告該小組擬定的設計方案以及設計時間安排。需要說明的是,各小組進行方案設計的時候,相應的知識點還沒有在課堂上進行系統(tǒng)地講授,完全由學生先自學各自課題相關基礎知識,然后進行資料收集整理,通過內部討論,最終確定課題的初步設計方案。這個階段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熟悉課題、討論方案以及確定初步方案。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這個階段常常表現(xiàn)出很大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方案匯報時的現(xiàn)場氣氛也很熱烈。此外,由于設計課題涵蓋了這門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相應課題方案的初步確定過程也是學生對課程知識的預習階段。這樣可以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當教師在課堂上講到相應的知識點時,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階段:主要完成各個章節(jié)知識點的講授,這一階段應該注意在課上重點講解如何充分運用教材中的知識完成模塊設計課題,讓學生意識到,這些書本知識并不是抽象的理論知識,只要稍加變通就可以有效地指導生產實際。例如在講到求解高頻功率放大器的題目時,計算電路輸出功率用到公式(1):200cmVPR=(1)其中P0為電路輸出功率,Vcm為電路輸出電壓幅值,R0為電路負載電阻。而在真正設計功放電路時,電路的輸出功率及輸出電壓幅值常常是已知條件(見表1),而具體的電路以及電路中所采用元器件的參數(shù)如電阻阻值是需要進行計算的。因此只需要將公式(1)轉化為公式(2):200cmVRP=(2)轉化后即可用于電路中所采用負載電阻的計算。整個課程講授過程都要將知識點具體化,讓學生意識到,只要將這些公式進行簡單的變化(常常是翻轉)就可以用于電路設計過程中元器件的參數(shù)計算,從而使學生可以一邊學習課堂知識,一邊將所學知識應用起來,真正做到活學活用。此外,在實驗課中要指導各小組的電路焊接以及調試工作,并監(jiān)督其設計進度,從而掌握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在這個階段,真正實現(xiàn)了本教學法所強調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即學生可以做到邊學習,邊使用,邊檢驗,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良好。最后一個階段是課程的結束階段,主要做好各小組課題的驗收工作,并對各小組所設計的模塊進行點評,最后安排一次期終匯報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結束。本教學法已經實踐了兩年,學生對這種教學法的滿意度較高。此外,學生的平時成績與模塊設計課題制作情況掛鉤,因此各學習小組都投入了較多精力用于電路模塊制作,成功率也較高。并且學生通過電路模塊的制作過程也了解到了如何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電路設計。

第5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安徽省于2006年秋季全面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不應忽視,新課程改革的大塊陣地在農村普通高中學校。由于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教學設施設備、生源質量等,農村普通高中學校的改革將更艱難。在條件受到很大限制情況下,農村普通高中學校的物理教學實踐如何有效展開,以及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新課堂教學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區(qū)別,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任務,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實施的目標、途徑和方法還不太清晰。課程改革的關鍵在實施,而實施的關鍵在課堂。受傳統(tǒng)知識本位、考試本位的影響,物理教學盡管改革不斷深化,課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強,但物理教學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沒有得到根本性變革,“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在一種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學生態(tài)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力機制仍然缺失,物理學科的特色難以凸現(xiàn)。在新課程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將面對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沒有形成科學的共識。因此本課題旨在探討農村學校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形態(tài)和實施,尋找結合農村實際狀況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教和學具工作,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形式,以期形成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有效路徑和方法。農村普通高中學校的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必將有力推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進程。物理教學面對的大量矛盾和困惑,在課題研究和實踐中得以解決或緩解。農村學校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形態(tài)和實施探討,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應農村高中實施新課程的有效路徑和方法的改革之路,推動學校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學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以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為基礎,在普通農村高中對物理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進行研究,具體包括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舍,基本教學策略的確立和方法的選擇,如平等對話、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等;課堂主要教學行為、輔導教學行為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以及教學評價策略的研究等;加強對新課程物理教材的研究,充分利用教材中擁有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通過研究,探討在農村普通高中學校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形態(tài)、實施策略、評價策略,生成農村學校實施高中物理新課程的有效教學的經驗、典型課例,發(fā)表一些質量較高的教研文章,鍛造能夠適應新課程發(fā)展要求的新型農村高中物理教師隊伍。

本課題研究力求點面結合。研究子課題如下:

[1]、農村中學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

[2]、農村中學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3]、農村中學物理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4]、農村中學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研究

[5]、農村中學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

[6]、在農村中學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長期以來,許多中學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嘗試,取得了不少很有價值的成果。但是從總體上說,當今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仍然是灌輸式教學占絕對優(yōu)勢。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以往許多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改革主要是圍繞兩個問題進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更加有效、更加扎實;二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更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顯然,這些教學改革就其內在動機而言,主要還是面向各種考試,特別是應付高考的??梢灶A言,隨著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尤其是隨著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面世和進人實驗區(qū),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在理念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們認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1、在教學設計的立意、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2、在農村中學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上要有新的突破。

3、農村中學物理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上要有新的突破。

4、在物理實驗實驗教學上要有新的突破。

5、農村中學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上有所的突破

6、利用農遠網資源、加速新課程的實施

(四)完成本課題的的條件(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和經費保障等)

本課題組成員結構合理,其中中學高級教師一名,都是學校的骨干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如戴恩好老師是我校的教務主任,所撰寫的論文《簡單教材慎重處理》發(fā)表于《安徽教育》、論文《巧解一道光學題》發(fā)表于《物理教學探討》,多媒體課件《連通器及應用》獲市二等獎,論文《談專業(yè)學科的理論課教學》、《充分利用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初探》等均獲得市級獎。魯禮道曾是《農村物理教學與勞動技術相結合》課題組的主要成員,學校已購置了一批物理新課程理論專著,訂購了一些物理學教學和研究期刊,并得到巢湖學院物理系和圖書館的有力支持。本組成員已開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已有教師或獲獎。本課題作為學校重點扶持項目,得到學校教科室和教務處的有力支持,并得到了學校經費的大力支持。

(五)研究計劃

1、課題組分工情況

鄧小寶:負責課題組的組織實施、理論研究及數(shù)據(jù)處理

鄧小寶、戴恩好:農村中學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

朱祖祥、張忠厚:農村中學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戴恩好、朱祖祥:農村中學物理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許傳俊、張忠厚:農村中學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研究

韓文超、張啟水:農村中學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

魯禮道、鄧小寶:在農村中學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

2、主要研究階段

課題準備階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成立課題組,對本課題進行論證,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完成課題申報工作。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

前期實施階段(2007年1月--2008年1月):分解子課題研究任務,舉行開題論證會。展開第一階段的實驗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報告,并舉行專題研討會.

后期實施階段(2008年2月--2009年6月):對各子課題進行檢查驗收,對前期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及時調整和改進后期研究思路,進行驗證性研究。

總結鑒定階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召開子課題成果總結會議,撰寫研究工作報告和結題報告,匯編研究論文集和典型課例,申報結題。

階段成果形式:[1]、編寫鄉(xiāng)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2]、完成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份。

[3]、實施有效教學的典型課例。

[4]、舉行課題組中期研討會

最終完成時間2009年8月

最終成果形式

[1]、完成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份

[2]、編寫鄉(xiāng)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3]、相關課題研究論文集

第6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關鍵詞】課題研究教學法;《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應用方案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時展的需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各個學科都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其中課題研究教學法就是被學術界探索的熱點對象之一。筆者以《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為例,試著探索該方法在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課題研究教學法概述

課題研究教學法是建構主義模式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起源于20世紀的德國,引入我國后相繼被許多工程院校采用。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生)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即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追求目標。[1-2]

具體而言,課題研究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設計出一個個學習單元——項目(project)[3],每個項目圍繞著一個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而展開,學習者通過合作、討論來分析問題、收集資料、確定方案步驟,直至解決問題,以此來達到教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目的的教學方法。

與其它教學模式相比,該模式具有未知性與問題性、主動性與互動性、過程性與開放性、發(fā)現(xiàn)性與探索性、體驗性和愉悅性[3]等特點。

2 《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課程分析

2.1 課程簡介

《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yè)三大主干課程之一。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本課程共48學時,每周3學時,其研究內容主要可分為景區(qū)服務管理、景區(qū)環(huán)境管理、景區(qū)項目管理、景區(qū)營銷管理、景區(qū)安全管理、景區(qū)質量管理等幾個方面。

本課程教學的總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的基礎理論、內容和方法。其知識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旅游景區(qū)的構成要素、機構設置以及景區(qū)產品的內涵與特性;熟悉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內容;掌握旅游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技能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具備初步的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有效地分析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法。

2.2 課程特點

2.2.1 內容可分塊操作,細分出眾多小課題

“課題研究教學法”實施的前提條件是課程能劃分出眾多課題。對于本課程而言,其研究內容可分為景區(qū)服務、環(huán)境、項目、營銷、安全、質量管理等幾個方面,隨之可延伸為相應的一系列課題,符合該教學法實施的條件。

2.2.2 有現(xiàn)實需求作為課題開展的條件

旅游業(yè)在我國發(fā)展的時間不長,很多領域都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存在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一現(xiàn)狀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景區(qū)作為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載體當然也不例外,其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為本課程實施課題研究教學法提供了現(xiàn)實需求基礎。

2.3 傳統(tǒng)教學法下《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教學效果分析

根據(jù)筆者多年承擔《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課程的教學經驗。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雖然在引進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進實踐教學、改變以往閉卷考核方式的基礎上有了改進,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去解決,如已有的改變并未完全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已有的教學活動并未使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充分地發(fā)揮、已有的教學活動對學生能力鍛煉的深度不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指導意見很難進一步得到驗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來解決,而“課題研究教學法”正好符合課程教學這些方面的需要。

2.4 授課學生的需求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期待,筆者對即將開設本課程的班級進行了調研,調研方式有訪談和發(fā)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訪談和調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生對人才類型的取向、對不同教學方式的取向、對教學活動如何展開以及欲通過教學活動使自己哪些能力得到提高等幾個方面。調查問卷共發(fā)放28份,回收26份,有效問卷26份。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2.4.1 學生對能力提高和自己的成長有較高期望

據(jù)調查,大部分學生都想通過大學的學習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職業(yè)能力、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分別占調查人數(shù)總數(shù)的82.8%、81.5%和80.8%;其次是自我學習的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有效自我管理的能力,分別占調查總人數(shù)的69.5%、68.9%和66.9%。同時,學生也希望通過大學學習之后,自身可以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領導型人才,分別占總人數(shù)的76%、95%和86%。這說明了學生對通過大學學習過程使自身能力提高和促進自身成長方面有著較高的期望。

2.4.2 學生對研究實際問題具有較濃厚的興趣

據(jù)調查結果顯示,除9%的學生不喜歡去研究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并為其尋找解決辦法,和1%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外,大部分學生都愿意去研究現(xiàn)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2.4.3 學生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較強的愿望

據(jù)調查結果顯示,有79%的學生非常希望教師在教授一門課程時能增加讓自己去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有90%的學生希望能在一門課的學習過程中能獲得相應的實踐經驗;有95%的學生希望通過一門課的學習,既能熟悉相關專業(yè)知識,也能擁有一定的結合實際的能力,甚至是熟練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并有93%的學生認為通過實踐能幫助其對課程相關知識的掌握。這些調查結果都反映了學生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較強的愿望。

2.4.4 學生更傾向于互動參與式教學

據(jù)調查結果顯示,除12%的學生喜歡純粹的講授式教學,和10%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外,剩下78%的學生都喜歡互動式參與式教學,這說明了新時期的大學生的新特點,學生們更傾向于互動式參與式教學。

綜上所述,“課題研究教學法”在《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課程中的推廣具備了學生基礎。

3 課題研究教學法應用方案設計

筆者根據(jù)教材內容,整個學期共設計了五個課題。在第一次試行“課題研究教學法”時,筆者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一個學期中均需完成五個課題的研究。具體實施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時間有限,課題相對較多,實施效果不如預期好,因此以下方案是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得出的,具體如下。

3.1 課題設置

共設計五個課題,分別為景區(qū)服務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景區(qū)環(huán)境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景區(qū)項目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景區(qū)營銷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景區(qū)安全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具體景區(qū)待選。

3.2 學生分組及課題分配

每班學生共分五組,每組學生承擔一個不同的課題,該課題貫穿課程始終。

3.3 課題實施環(huán)節(jié)安排

根據(jù)課題的實際情況,將課題實施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資料收集——實地考察——現(xiàn)狀分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方案建議——期末匯報

3.4 課題中期檢查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效果,學期中應至少安排兩次中期檢查,具體設置在實地考察和問題分析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中期檢查形式是所有小組均遞交中期檢查報告,并進行中期匯報。中期檢查結果計入平時成績,教師點評并反饋修改建議。

3.5 課題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景區(qū)****管理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報告

3.6 課題研究成果匯報

課題匯報時要求學生遞交完整的課題報告,并進行PPT匯報,每組需回答教師根據(jù)課題提出的3-5個問題。匯報后,教師根據(jù)每組的具體情況提出點評意見。

3.7 課題實施時間安排

課題實施時間按16周計算,具體安排表如下:

表1 《景區(qū)開發(fā)與管理》課題工作時間安排表

3.8 成績計算

期末總成績由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共同構成,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平時表現(xiàn)=出勤×50%+課堂表現(xiàn)×50%

平時成績=平時成績1×40%+平時成績2×40%+平時表現(xiàn)×20%

期末成績=成果報告成績×70%+PPT匯報×30%

期末總成績=期末成績×60%+平時成績×40%

4 課題研究教學法的實施經驗總結

4.1 值得推廣的方面

通過在本課程中多次采用課題研究教學法,筆者發(fā)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法,學生們更喜歡該教學方法。同時,學生通過該過程的參與,其思維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團隊合作、“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該教學法也更加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

4.2 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課題數(shù)量方面,一個學期中安排的課題不宜過多,一般1-2個為宜。在課題任務分配方面,可按需分配,對于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課題的難度,而對于部分稍差的學生可適當降低課題的難度,并加強輔導。在學生協(xié)作方面,由于課題大多小組形式完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監(jiān)控不當,常常會出現(xiàn)“搭便車”的現(xiàn)象,因此還應加強對學生工作的監(jiān)督和管理。

【參考文獻】

[1]貢雪梅.課題研究教學法在單片機原理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07):115-117.

第7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關鍵詞: 2016年保靖縣課題 常規(guī)管理現(xiàn)狀 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采用學校自查與現(xiàn)場調研相結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對水田中學、毛溝中小學、葫蘆小學、清水坪學校進行了課題常規(guī)視導。

水田中學課題研究工作沒有進入學校計劃,沒有針對教改難點熱點及形成辦學特色的重點課題,沒有進行課題項目培訓,教科室有計劃,但沒有課題管理制度,沒有專項研究經費支持,研究檔案管理比較薄弱,學校有兩個縣級微型課題,關于學生資助問題研究的課題資料豐富,研究有序,但資料收集整理不夠規(guī)范,龍蓉芳的數(shù)學課題題目存在問題,需要進行開題論證更改課題名稱,課題推廣沒有進入教科室計劃,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溝小學對課題研究比較重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學校有針對性的重點課題,但課題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學校計劃,有專兼職課題管理人員,課題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計劃,但工作內容不太具體,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強,學校沒有課題管理制度,沒有課題專項獎勵制度。研究檔案管理不夠規(guī)范:省規(guī)劃課題沒有年度計劃和總結,研究資料零散,沒有歸類整理,2015年資料還沒有理出頭緒。微型課題研究在有序推進,《精心設計班會提高農村少先隊員的素質研究》課題資料非常豐富,活動開展有特色,但應該緊扣課題內容,即如何通過精心設計主題班會內容提高少先隊員的素質這一中心展開工作,并收集相關材料,還可以開展主題班會課題研究課活動,《湘西農村幼兒園繪本閱讀研究》有初期分析報告、調查報告匯總表,但無相關資料統(tǒng)計。

葫蘆小學采用自查的方式進行。葫蘆小學有課題專項經費,對石愛霞主持的微型課題《苗族地區(qū)小學生閱讀方法研究》進行有效管理,學校對課題進行很好地整理,對課題進展作說明,從自查情況看尚不清楚課題研究工作進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科室工作計劃,學校沒有進行課題培訓,沒有課題管理制度,學校不重視課題推廣。

二、主要亮點

1.學校均安排了專職或兼職課題管理員。

2.毛溝小學有形成辦學特色的重點課題,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族民間活動融入鄉(xiāng)村少年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為重點,建設有民族特色的鄉(xiāng)村少年宮,將學校少年宮建成傳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蘆小學安排課題活動經費的做法值得倡導。

三、存在問題

學校重視不夠;過程管理不細;課題成果不多;教學科研脫節(jié);成果推廣滯后。

四、對策建議

1.領導重視。學校領導重視是教育科研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學校要健全完善各項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學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細則》、《學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期檢查制度》、《學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廣匯報制度》、《學校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評選辦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實教育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獎勵制度,激勵老師積極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強培訓。有很多老師還是熱衷于課題研究的,但是沒有掌握相關的方法,不熟悉研究過程,不擅長資料整理,對教育科研望而卻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訓力度。一是對學校課題管理人員集中培訓,建議每年舉行兩次課題管理人員的培訓,讓課題管理人員對規(guī)劃課題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較系統(tǒng)地掌握規(guī)劃課題的申報、開題、中期管理、課題結題等過程;二是加強課題主持人的培訓,可以將集中培訓和流動培訓結合起來,流動培訓是縣課題管理人員流動到校現(xiàn)場面對面手把手培訓,根據(jù)不同階段的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目的在于讓省規(guī)劃課題能順利開展,保證省規(guī)劃課題研究的質量;三是對課題愛好者培訓,一般可以在學校進行,實現(xiàn)課題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國家級課題申報培訓,召集縣內研究實力比較強的老師組成國家級課題申報專家小組,對他們進行國家級課題申報培訓。通過各個層次的培訓,組建一支多層次的教育科科研隊伍。

3.精細管理。一是積極組織課題申報。選題立項是科研的關鍵。各學校要根據(jù)省州下發(fā)的“規(guī)劃課題申報指南和申報通知”的要求,廣泛宣傳動員,精心指導教師選擇符合本校實際的課題,及時上報縣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二是經常開展常規(guī)檢查。學校要根據(jù)《保靖縣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常規(guī)管理細則》對學校各級各類課題開展課題研究常規(guī)自查。三是十分重視檔案建設。開展教育科研,離不開檔案建設。課題的檔案建設實現(xiàn)了網絡化、規(guī)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時把相關材料整理、分類、歸檔上傳到州網絡管理平臺,以實現(xiàn)研究成果網絡共享,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檔案的作用,為開展科研活動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對各課題的檔案管理采取網上檢查和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校要做到兩點:首先要做好課題主持人及研究成員的微型課題研究檔案整理的培訓,讓他們學會微型課題資料的整理;其次課題管理人員要按月做好成果目錄和獲獎目錄的分類整理工作。

第8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畢業(yè)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1,2]。對學生而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階段,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應用專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科技文獻查閱與科技論文撰寫能力,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對學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檢驗能否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標準。生物技術是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資源、能源、環(huán)境、人口與健康等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術產業(yè)已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點[3]。為了適應生物技術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學科調整時增設了生物工程本科專業(yè)[3,4]。目前,高等學校的生物工程專業(yè)已成為最為重要的專業(yè)之一,它是培養(yǎng)掌握現(xiàn)代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基本科學原理、基本技能、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產業(yè)化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fā)的工程技術人才[5,6]。生物工程專業(yè)是以工為主、以理為輔、工理管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y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做好該專業(yè)的畢業(yè)設計(論文)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高校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質量整體上出現(xiàn)了下滑的趨勢,主要表現(xiàn)在:(1)師生比例偏低,指導老師無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高效指導畢業(yè)設計(論文);(2)選題盲目,課題研究內容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性,有的還脫離生產實際;(3)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水平差,學生缺乏科技論文寫作訓練,論文寫作格式與文獻引用缺乏規(guī)范;(4)評價體系不完善。學生們在畢業(yè)設計(論文)階段的表現(xiàn)是良莠不齊的,但最終畢業(yè)時獲得的文憑卻并無二致且本科畢業(yè)率幾乎一直都是100%,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為了提高畢業(yè)設計(論文)質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現(xiàn)有的畢業(yè)設計(論文)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育者討論的熱點之一。從2010年開始,我們進行了依托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探索和實踐,讓學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參與到導師的在研課題中。本文以ε-聚賴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產業(yè)化實施項目為例,就相關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總結。

二、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團隊。目前,高等院校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教學方式多采用導師制。然而,導師制是一種精英教育的教學模式,其實質上是一位導師和一個學生之間面對面的、高度個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7]。這種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學生對教師的低比率,它是一種高成本的制度。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來臨,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生師比持續(xù)升高,辦學資源日益緊張,高成本原始形態(tài)的導師制已難以為繼,它對師生比例的要求無疑增加了導師的教學負擔。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學生在選題后就進入到導師的課題組中,與研究生統(tǒng)一學習和交流,建立一個由導師、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構成的梯度研究團隊。在這個團隊中,導師對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內容進行統(tǒng)一安排和規(guī)劃,對項目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分解和歸納,形成一個個獨立且相關聯(lián)的子課題。然后,本科生自主選擇一個具體子課題進行研究。團隊中研究生協(xié)助導師對本科生進行實驗技能、實驗設備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這樣,以科研課題為基礎,通過科研團隊各成員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減輕導師的工作量,使導師能夠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了以往導師對指導內容不明確,對“如何導”、“導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認識等問題。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一個導師和一個學生的面對面的交流,轉變成本科生與具有一定科研基礎的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進行高度個人的接觸和交流,有效地縮短了本科生的適應期,極大地提高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選擇合適的論文題目。畢業(yè)設計(論文)的選題顯著影響畢業(yè)論文的質量,若選題過于陳舊或是假題目,研究內容與實際的研究和生產嚴重脫節(jié),則論文的價值低或意義不大。學生僅為了學分和畢業(yè)而進行畢業(yè)設計(論文),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也得不到鍛煉和提高。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讓學生參與到導師的在研課題中,做到真題真做,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還能極大地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由于畢業(yè)設計(論文)教學內容與導師的科學研究具有極高的關聯(lián)度,導師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學術能力使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他們參與到本專業(yè)某領域前沿的相關研究,實現(xiàn)提高畢業(yè)論文質量的目的。比如,針對江蘇省產學研前瞻性聯(lián)合研究項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劑ε-聚賴氨酸高效提取關鍵技術與集成化研究”這一課題,要求學生嘗試各種先進分離提取方法,發(fā)現(xiàn)和比較這些提取方法之間的優(yōu)劣性和互補性,最終提出一種可行的分離提取工藝路線,并進行實驗驗證和評價。此外,由于生物工程專業(yè)的畢業(yè)設計(論文)選題有兩種形式,即試驗性題目和設計性題目,為了能夠兼顧學生的特長以及與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對學生進行分流,充分發(fā)揮其特長,激發(fā)學習興趣,保持個性。盡可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并巧妙地加以引導利用,幫助學生實現(xiàn)“參與—成功—參與”的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持續(xù)保持自主參與學習的動機。在ε-聚賴氨酸分離提取新工藝開發(fā)的課題中,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感興趣和認可的分離提取方法,在對該方法進行充分實驗和評估后,將其整合到原有分離提取技術路線中,并考察該提取方法的加入對最終產品質量和收率的影響。如果試驗結果是積極的,則嘗試讓學生對新技術路線進行工廠工程設計,為實現(xiàn)新工藝或新技術規(guī)?;凸I(yè)化提供一定參考和依據(jù)。

3.開設學術報告會議??蒲谐晒麉R報和科研論文的撰寫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績的有效途徑。這一過程,并不是單純的工作總結,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是提高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本科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前,本科教學中沒有開設關于科研成果匯報、論文寫作等課程,學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礎知識和實踐機會。因此,學生在總結科研成果,撰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往往存在以下問題:(1)學術道德觀念淡薄,論文有明顯的拼湊,更有甚者直接從網上抄襲;(2)缺乏專業(yè)化和學術化語言描述實驗方法和結果,措辭不嚴謹、論文層次不分明,圖表說明不合理;(3)論文格式不規(guī)范,特別是論文的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圖表等。這些問題是導致畢業(yè)論文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在教學實踐中,導師要求本科生也參與到課題組的各種科研活動,包括讀書報告會、月底課題組匯報、中期匯報和專題討論等各種學術報告會議。在讀書報告會中,要求學生閱讀、分析和歸納1~2篇與課題研究相關且是近期發(fā)表的高影響因子的SCI論文,以PPT的形式解釋論文的研究內容、創(chuàng)新點以及對自身課題的啟發(fā),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導師一起討論分析。在課題月底工作匯報、學期匯報的會議上,要求學生以PPT形式對一個月或一學期的研究內容和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導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并依據(jù)實驗結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計劃。此外,課題組不定期組織專題報告,由導師或高年級的博士研究生對某一專題進行學術報告,報告選題有“如何寫好畢業(yè)論文”,“生物工程學科常用科研軟件的使用”,“發(fā)表高水平SCI論文的心得體會”等等。通過這些學術報告會議,使得本科生在文獻閱讀能力,課題研究的總結、匯報和論文寫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統(tǒng)訓練和提高。

4.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畢業(yè)設計(論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從選題、實施到論文定稿,歷經約8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畢業(yè)設計(論文)質量的合理評價,建立獎懲制度,可以使學生產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對學生職業(yè)道德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質量評估中分為指導教師評審、評閱老師評審和答辯評審三個環(huán)節(jié)。由于在畢業(yè)設計(論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與導師(指導教師)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導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導教師評審成績往往占總成績的60%以上。課題組在嚴格執(zhí)行校教務處規(guī)定的畢業(yè)設計(論文)指導和管理規(guī)范的基礎上,利用模糊評價的方法[8],構建一套合理、科學和客觀的指導教師評價體系,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三個方面定量地分析學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保證畢業(yè)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的客觀、公正。

三、結束語

第9篇:課題中期報告范文

一、營造課題研究“磁力場”

制度磁力場。制度既具有強迫性,又具有激勵性。因為制度既規(guī)定了學校及教師的權利,又明確了其職責及義務。近幾年,我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專題文件,并將教科研特別是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學校素質教育質量綜合考核,納入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及名特優(yōu)教師評選,納入教師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定范疇,且權重逐年加大。教育局每年都對教科研先進學校及先進個人進行精神與物質獎勵。全市每年用于教科研活動的獎勵經費達40多萬元。

專家磁力場。教科室成員本身具有較高的業(yè)務水平和能力,人人是某一學科的教研員,是學科帶頭人或名師或特級教師,個個都主持或作為核心組成員參與地級市以上的課題研究,組織的活動質量高,吸引力強。教科室還經常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指導全市及各校教科研工作,一次次高質量的專題講座、精彩點評、課堂展示吸引了各校教師的廣泛參與。我市還實行立項課題專家聯(lián)絡制度。對市級以上立項課題,安排其與該課題有關的專家進行聯(lián)絡,專家參與課題重大活動,定期了解課題研究進程,為課題把脈、指導。專家的介入,保證了課題的高質態(tài)運行。

活動磁力場。一是教科室或名師工作室牽頭的課題堅持開展月度研討活動。每次活動都將課堂展示、專題講座、名師點評、互動研討結合起來,與會者每次都覺得受益匪淺。二是為學校舉行課題研究成果推廣或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動。近幾年,我市每學期均組織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成果推廣活動。三是組織相關人員外出參加高層次教科研專題培訓活動。市局教科室及時向各校市外教科研信息,并適時組織人員參加相關活動。全市每年參加市外教科研活動的教師在2000人次左右。

二、構筑課題管理“金字塔”

管理高質量,教科研才能高品位。在課題管理上,我市呈現(xiàn)如下三種“金字塔”結構。

課題級別“金字塔”。我們堅持立項課題逐級申報。首先,明確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為此,我市于2008年出臺了《中小學校本課題研究實施要求》。校本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學校教育教學中切實存在的又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切入口小,研究周期短。本學期,我市各校校本課題累計達600多項,平均每校近9項。其次,校本課題經過提煉、整合后申報市級立項課題。申報時,在“課題提出的背景”、“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可行性分析”等欄目中要寫清校本課題研究的情況及思考,否則,難以通過立項審批。再次,地市級、省級課題申報一般也從校本或市級立項課題中產生,保證課題的高質量,減少立項課題的夭折率。此外,我市還定期課題申報指南。申報指南所列課題來源多樣化。一是上級申報指南中符合我市實際的,我們選用。二是從每年組織的全市“課題征集”中篩選,這些課題中有不少就是校本課題,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

科研學?!敖鹱炙??!笆晃濉逼陂g,我市扎實開展了教科研三級學校評選,即教科研合格學校、先進學校、示范學校。圍繞課題研究級別、成果價值及應用、教師參與率等制訂具體的評分細則,每兩年評選一次。目前,全市所有學校均成為了合格學校,校校均有市級立項課題,校校均有校刊校報,人人參與課題研究活動,校校每學期均進行課題研究階段總結,學校網站開辟專欄及時課題研究信息。至目前,全市已評選出24所先進學校,其中示范學校6所,示范學校成為了全市教科研基地。

課題成員“金字塔”。我市對各級立項課題的組成人員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分為參與者、核心組成員、課題主持人。其中核心組成員不超過10人,主持人不超過2人。核心組成員為子課題的具體負責人,要定期向課題主持人匯報研究進度,參與重大活動的策劃及課題日常管理工作,并最終形成書面子課題研究報告。教育局在教師評優(yōu)評先、職稱晉級、名特優(yōu)教師評選等活動中,對上述三類成員按不同的權重進行考核評估,防止不參與者亂摘他人成果、普通參與者自列為核心組成員、研究成果個個同等“分享”等不正?,F(xiàn)象的產生。

三、組建課題項目“共同體”

為實現(xiàn)全市課題研究水平的整體提高,我市將相同課題或近似課題組建為項目“共同體”。共同體的形成,有效解決了課題高水平運作與學校課題組力量相對不足的矛盾,也為學校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其主要方式有:

強強聯(lián)合式。對于教育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形成的課題,主要采取強強聯(lián)合攻堅的方式進行。有的是根據(jù)全市實際需要“指派”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全市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如新課程改革之初,大家對綜合實踐活動如何實施心中無數(shù),我們就形成了“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的研究”課題,由市局指定教科研先進學校聯(lián)合開展實踐研究,形成經驗后,以現(xiàn)場觀摩會的形式向全市展示,推廣應用其成果。其次,還有“紅娘”式,即市教科室及時各級課題立項信息,為項目聯(lián)盟的形成做“介紹人”。我們先后成功牽線搭橋組建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幼兒教育中課程開發(fā)與應用”、“中學語文閱讀欣賞教學”、“學科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等12個強強聯(lián)合共同體。當然,強強聯(lián)合也有“自由戀愛”式,即學校之間、課題組之間自由結對,共同研究。這是我們最歡迎的,因為這種方式主動性更強,共同體更具合力。

互補促進式。其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一是名特優(yōu)教師或教科室、教研室成員作為課題負責人,召集教科研不同類型(合格、先進、示范)學校參與研究,使研究成果信度更高。我市明確規(guī)定名特優(yōu)教師必須人人有地市級以上立項課題,人人組建名師工作室(相同學科的可聯(lián)合組建),工作室成員覆蓋全市各教研區(qū),以充分發(fā)揮示范、輻射作用。目前,我市有名師工作室16個,均以課題月度研究的形式開展工作。這樣的方式能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形成優(yōu)勢互補。二是城鄉(xiāng)學校形成課題研究共同體。每個城區(qū)學校掛鉤一到兩所農村學校。結對主要采用“半日開放”的形式,通過課堂展示、專題研討、閱覽資料等進行課題研究互動交流。市局將結對幫扶成效納入學校年度考核。

對外合作式。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與上級科研部門合作,參與其子課題的研究,這有利于學校盡快熟悉教科研流程,迅速走上課題研究的規(guī)范之路。二是與市外學校合作。這有利于開闊研究視野。我市有24所學校參與了朱永新先生領銜的“新教育實驗”,學校圍繞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shù)碼社區(qū)、培養(yǎng)卓越口才這六大主題與省內外學校結為項目聯(lián)盟,有計劃地開展合作交流活動?!缎陆逃龍蟆芬浴靶陆逃l(xiāng)的新教育船歌”為題,對我市新教育實驗的做法進行了專版系列報道。

四、推進課題運作“滾動式”

課題結題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辦學品位。為了減少課題研究的功利主義色彩,我們推行了課題研究“滾動式”策略。

研究級別“由下至上”向高度滾動。不管哪級課題,我們都堅持按正規(guī)途徑報送,防止學校上當受騙。學校從校本課題中篩選課題申請市級立項課題,市級以上立項課題申報必須經市局教科室審批逐級上報。各級課題嚴格按照申報立項、開題論證、中期匯報、結題鑒定等程序進行。

研究范圍“由點到面”向廣度滾動。我們鼓勵學校及教師首先從教育教學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或某個問題入手開展研究,逐步擴大研究范圍?!坝牲c到面”滾動,既可以是由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到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也可以是由一個學科的教學研究到多個學科的教學研究,當然也包括由少數(shù)人參與的研究到大多數(shù)人參與的研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熱門標簽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