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學中高年級英語作文教學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中高年級英語作文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中高年級英語作文教學探究

文字是有聲有色,有力度有厚度,有靈性的。作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一、做一個能給學生示范語言文字運用的愛好者

師生之間,具有模仿性。只有把學生的思想引導到自由、光明、有希望的狀態(tài),學生才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才能啟動對語言的興趣,從而實現質的飛躍。下面,筆者以兩堂作文課為例來做些分析。在執(zhí)教《回眸處,盡是溫暖》這篇有關親情的文章時:師:我的奶奶已隨時光遠去,然而回眸處,記憶通道被逐一打通,尤其懷念她的手工魚丸。奶奶用一整條白鰱魚骨熬一鍋湯,乳白色的濃湯里飄著各種多邊形的丸子。因為是手工捏成,丸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冬天里,一家人圍在桌前,那一刻,突然降溫的陣陣涼意,都在魚湯的熱氣里消散。魚丸是純魚肉,沒有調味料和添加劑的澀味,也沒有淀粉的黏糊。魚丸緊致有彈力,可以吃出透明軟彈的膠質口感,湯里還藏著切成薄片的冬瓜,濃郁鮮美,好吃得我想哭?,F實中,我們對親人的感情,常縈繞心頭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唯有美食,作為感受親情氣息的重要載體,總在心頭盤桓。因為這些美食融入了家的氛圍與味道,是一份磨滅不了的親情———溫暖、柔軟、綿長。師:同學們,你們也來說說記憶里的美食,好嗎?一提到吃,孩子們興致勃勃。有的說,美食是外婆的甜酒沖雞蛋,媽媽的糖醋排骨,可樂雞翅……光聽這些名字,就讓人回味不已,浮想翩翩。細細咀嚼,其背后不只是氤氳的美味徘徊飄蕩,還有柔軟的親情令人感慨,讓人牽念。這節(jié)作文課,不僅是完成對美食對親情的一趟心靈之旅,更讓人懂得,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和信息傳導的空間,是思想相遇、感情觸碰的地方。

二、以本為本,親近課本

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貼近教材,感知課文中的語言規(guī)律,積累語言知識,學會使用語言的方法。即在篇章語言的框架內,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建設和使用能力。

1.仔細閱讀

朱自清在《春》中寫到的“桃樹、杏樹……還眨呀眨的”先用了擬人的手法,描繪出各種花競相開放的盛大,又用一組比喻句描繪出花色的紅、粉、白,仿佛一場花事的盛宴;接著,作者由眼前的實景進入虛景,想象著果實累累豐收的情景,虛實相生;更絕妙的是花下蜜蜂的“鬧”以及遍地野花的“?!?。一個“鬧”字,將景色寫活了,更是從側面寫出了花的盛開和味的甜蜜。一個“?!弊郑鷻C盎然、充滿熱烈、文辭優(yōu)美地寫出了野花的“亮”“閃”。朱自清向我們展現了萬物復蘇、五彩繽紛、清麗明朗的春之景。他實在是語言運用的高手!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文本,積累語感,欣賞修辭給文章帶來的美,有效地訓練和提升學生揣摩、品味語言的能力并學會將這些知識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

2.比較鑒別

重視對語言的揣摩、推敲。通過增多、減少、改變等,讓學生對語言運用的美進行比較、討論和品味,從而提高寫作中語言運用的能力。師: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伏”能否改成“落”?生:不好哇,“伏”照應前面的“肥胖”,那黃蜂在童年的“我”的眼里,胖嘟嘟的,好像都飛不動了,就那樣懶洋洋地“伏”著,我覺得用“伏”這個字,不僅寫出黃蜂的形態(tài),更能表現小作者的可愛,他從自己的角度和感受來觀察這只胖黃蜂,因為,百草園里處處有驚喜。有效的詞語教學必須使學習者聯系文章的實際語境,掌握文章中詞匯的意思,將詞匯意義具體化、形象化,并以此實現知識積累的目的。

3.揭示規(guī)律

學者魏星說:“學生言詞形成的主要途徑有兩個,一個是感性的,即通過熟讀和吟誦,用形成語感來貯存經驗;另一條渠道則是理性的,就是要在語感實踐中總結規(guī)律?!背踔姓Z文課本中的《散步》一文,有著美好的情感,有著經得起推敲、讓人記憶終身的語句?!拔业哪赣H,我的妻子和兒子?!?“我的”,你就能一眼看出那不是別人的,那種擁有和珍惜的寶貴———這是一個很好的限制性修飾詞)“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太遲”這個詞被反復是為了放大它的效果,一方面增加了這個詞本身的分量,另一方面強調了一種急切的渴望———這是使用反復修辭的好處)“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人類情感有兩種形式:肉眼可見和不可見的。這種“忍”是母親身體上的忍,也是兒子內心的煩惱和痛苦———這就是雙關語的意思)“這南方初春的田野……”(畫面清新迷人,表現出淡淡的希望的情調,柔和明亮的韻律,其服務于一個目的:讓讀者參于到這幅畫中,并細致入微的體會———這是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但我和妻子……就是整個世界?!?抒情和議論,發(fā)于心,源于感。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我”的感情更加美麗而深刻。這就是表達的用法)

三、重在實踐

1.開口讀、開口說

張開嘴巴與打開思想密切相關。讓學生張開嘴去讀、去講,這是一種卸下思想包袱后的輕快,是最好的語言表現。以紀伯倫的《組歌》為例,來看看學生的言語表述。生:“清晨……傍晚”,“清晨”和“傍晚”重復用,兩個“于是”,前后呼應、押韻,增強了語言的氣勢,表達了海浪與大海之間那種款款深情,難舍難分之情形。生:詩中波浪的形象非常動人。她熱烈地愛著愛人,熱烈地愛著,深深地愛著。拂曉,她在愛人耳邊發(fā)誓忠誠;晚上她唱了一首愛情禱文。漲潮時,她熱情擁抱愛人;潮水退去,她撲倒在愛人的腳下,無法分開。海岸感激她那熱烈的愛,容忍了她的任性。波浪對愛情的態(tài)度也反映了詩人對祖國深深的愛。

2.動手寫

首先,明確語言文字在實際運用中的具體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有物:內容充實、具體。有序: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有情:感情充沛、動人,如重錘敲擊心扉。有趣:恰當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細微處動人,形象飽滿,意境深刻。有文:文詞自然生動,詞匯豐富,句型靈活多變,巧妙運用修辭。有新意:構思精致巧妙,材料新穎,見解獨到。其次,要讓學生愛寫,愛寫才能動手去寫。筆者要求學生備有一本漂亮的筆記本,并告訴學生,它將記載你們成長的歷程,多年后,你將擁有一份寶貴的、美好的人生回憶。文字是思想的載體,所有的要素都必須以一定的文字組合來體現思想。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語言教學。只有在廣泛而反復的語言實踐中,才能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作者:鄭祖妹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