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扎染藝術在室內設計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扎染藝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民間工藝,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民族特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在這一背景下,扎染藝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它為現(xiàn)代室內設計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何將扎染藝術運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成為了室內設計人員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共同探討的話題。本文將對扎染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作初步地分析,希望對未來的室內設計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室內設計;扎染藝術
1室內設計中扎染藝術應用的重要意義分析
扎染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工藝,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它的制作分為“扎”和“染”兩個部分。大部分屬于手工制作部分。扎染能夠使織物呈現(xiàn)出特殊的肌理之美,有抽象和具象之分,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之分。目前,扎染藝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設計領域當中,其中包括服裝設計領域、室內設計領域以及家具用品等領域,特別在現(xiàn)代室內設計中應用的最為廣泛[1]。通過扎染藝術的有效應用,以此來突顯出濃厚的民族風格,對于這種富有民族氣息的扎染風格在當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追求和喜愛。室內設計中運用扎染藝術可以有效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且能夠豐富空間內容和層次。在進行室內設計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會使用一些具有一定特色風格的紡織品來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但是對于這種裝飾材料來說,其特點有著一定的特殊性[2]。因為在進行室內裝飾過程中,很難對外形的原有結構進行改變,而扎染藝術的有效應用,則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室內空間劃分的作用,從而既能夠豐富室內空間的層次感,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內布局的靈活性。例如:可以通過一些具有獨特風格的沙發(fā)、屏風或地毯等家具用品的利用,以此來對室內空間進行分割,這樣做既可以促進室內空間利用率的有效提高,還可以將室內設計的藝術性和感染力充分發(fā)揮出來,為用戶帶來美的視覺感受。扎染藝術,本身有著濃厚的民族氣息和風格,選用一些賦有民族氣息的扎染藝術品應用于室內設計中,可以為用戶營造一種濃郁的民族氣息,使室內裝飾風格更具協(xié)調性。把悠久的扎染藝術元素進行提煉加以解構或重構,與現(xiàn)代室內設計相融,能為室內設計提供無限的創(chuàng)作源泉,反之,又能將民族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2室內設計運用扎染藝術的技巧
2.1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
“重裝飾、輕裝修”這一室內設計理念已經不斷地深入到人們的內心當中,所以在這一觀念的促進下,人們逐漸對軟裝配飾設計提高了重視和關注,已經發(fā)展成為室內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有比重大。扎染藝術作為軟裝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非常關鍵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包括沙發(fā)、毛毯、窗簾以及靠墊和燈藝等相關物件,通過與扎染藝術的有效結合,能夠提升空間的藝術效果[3]。從目前的扎染裝飾品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其種類豐富。扎染以其獨特的圖案和質感、設計及色彩所賦予的親切柔和的室內環(huán)境,是其它裝飾品無法代替的。扎染藝術是一種具有特色的紡織藝術,所以在室內軟裝設計中勢必會成為一種主要的發(fā)展趨勢。在現(xiàn)代室內裝飾設計中如何將扎染藝術做到有效運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2扎染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實踐
從布料的選擇這一角度來看,以往傳統(tǒng)的扎染工藝往往選擇的布料都是以無漿的白棉布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白棉布這種材料具有較強的滲透性,所以比較容易上色。而作為設計人員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則可以結合不同空間的實際需求,適當?shù)募尤胍恍┟椢锘蛘呗榭椢锷踔潦钦娼z,這樣可以使所制作出的織物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空間的使用要求。與此同時,還可以在所制作出的織物上進行圖案設計,例如繪制一些具有獨特意蘊的圖形或者吉祥紋樣等。從色彩選擇這一角度來看,可以在傳統(tǒng)的白色和藍色基礎上,選用一些嫩綠色或熒光色等具有現(xiàn)代感的色彩。
3結語
綜上所述,扎染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充分體現(xiàn)室內濃厚的民族風格,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對我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若要使扎染藝術在我國室內設計中得到更長遠的發(fā)展,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李紅美,管蘭生.淺析現(xiàn)代扎染藝術在室內軟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大觀,2016(5):66.
[2]張硯雪.扎染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藝術形態(tài)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5):76.
[3]蘇瑞瑞,孫曉航.扎染藝術形式在民宿室內裝飾的應用[J].西部皮革,2019,41(5):72-73.
作者:陳曉燕 單位: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