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鹽類的水解范文

鹽類的水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鹽類的水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關鍵詞:水解 應用 濃度 酸堿性

鹽的水解是指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陽離子(或陰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OH—(或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它的實質是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H2O H+ + OH—,此時C(H+) = C(OH—),溶液顯中性。加入強堿弱酸鹽或強酸弱堿鹽時,弱離子結合H+或OH—,使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使得C(H+) ≠ C(OH—),故使得溶液顯堿性或酸性;也使得這類鹽溶液中存在兩個平衡,即鹽的水解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這也使整個體系處于最穩(wěn)定狀態(tài)。那么鹽類水解有那些應用呢?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些鹽類水解的應用:

一、溶液的配制或貯存

1、強酸弱堿鹽在配制時,因弱堿根離子發(fā)生水解,為抑制其水解,通常加入相應的強酸,如配制FeCl3溶液時,由于Fe3+發(fā)生水解:Fe3++3H2O Fe(OH)3+3H+,從而導致所配溶液中的Fe3+濃度偏低,為抑制Fe3+的水解,通常將FeCl3固體溶解在相應的濃鹽酸中,然后加水稀釋至所需濃度,這樣增大H+濃度,使Fe3+的水解平衡向

逆方向移動,F(xiàn)e3+水解程度減小。

2、強堿弱酸鹽在配制時,因弱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為抑制其水解,通常加入相應的強堿,如配制Na2CO3溶液時,由于CO 發(fā)生水解:CO +H2O HCO +OH— ,從而導致所配溶液中CO 的濃度偏低,為抑制CO 的水解,通常加入少量NaOH,這樣增加了OH—離子的濃度,使CO 的水解平衡向逆方向移動,CO 的水解程度減小。

3、保存強堿弱酸鹽溶液時,通常用帶有橡膠塞的試劑瓶,而不用玻璃塞,如Na2CO3溶液,由于其水解,導致水溶液顯堿性,而堿會腐蝕玻璃。

二、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一般地,強堿弱酸鹽溶液,顯堿性,如(2007年全國高考題)0.1mol/L NaHCO3溶液的PH值最接近多少,因為NaHCO3是強堿弱酸鹽,HCO 會發(fā)生水解:HCO +H2O H2CO3+OH—,故溶液顯堿性,再根據(jù)水解程度很小,就可選出是C項;強酸弱堿鹽溶液,如AlCl3溶液,由于Al3+發(fā)生水解:Al3++3H2O Al(OH)3+3H+,所以其水溶液顯酸性;強酸強堿鹽溶液,顯中性,如NaCl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要視弱酸根離子的水解與電離程度的相對大小,如NaHCO3溶液顯堿性,因在溶液中,存在水解:HCO +H2O H2CO3+OH—,也存在電離:HCO CO + H+,且其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故顯堿性;而NaHSO3溶液顯酸性,因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HSO +H2O H2SO3+OH—,也存在電離:HSO SO + H+,且其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顯酸性。

三、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比較

由于強酸弱堿鹽或強堿弱酸鹽中,弱堿根離子或弱酸根離子的水解,導致各離子的關系與鹽電子出的離子比例不相同。

例:(2000年廣東卷)在甲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對于生成的溶液,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C(HCOO-) (Na+)

C.C(OH-)> C(HCOO-) D. C(OH-)

解析:甲酸跟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即等物質的量起反應,生成等物質的量的甲酸鈉和水。由于HCOO-離子的水解:HCOO-+H2O HCOOH+OH-,因此溶液中HCOO-離子濃度要比Na+離子濃度小,則A項正確,B項不正確。而水解的HCOO-離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生成的OH-離子濃度遠不及HCOO-離子濃度大,即D項正確,C項不正確。

四、判斷鹽溶液蒸干時所得產物

1、水解生成揮發(fā)性酸的鹽溶液,蒸干時得不到原溶質,如AlCl3 Al(OH)3

Al2O3,因AlCl3在蒸干時,Al3+發(fā)生水解:AlCl3+3H2O Al(OH)3 +3HCl ,然后2Al(OH)3 Al2O3+3H2O,所以產物不是AlCl3;若水解生成難揮發(fā)性酸的鹽溶液,蒸干后仍得原溶液溶質,如Al2(SO4)3。

2、水解生成強堿的鹽溶液,蒸干后一般能得到原溶質,如Na2CO3。

3、受熱易分解的鹽溶液,因其分解而得不到原溶質,如NaHCO3,此因其在蒸發(fā)過程中,發(fā)生反應:2NaHCO3 Na2CO3+CO2 +H2O ,故最后得到的不是原溶質,而是Na2CO3。

4、在空氣中易氧化的鹽溶液,一般因氧化而得不到原溶質,如Na2SO3,蒸發(fā)過程中,發(fā)生反應:2Na2SO3+O2 = 2Na2SO4,故最終產物是Na2SO4。

5、濃縮時易結合結晶水的鹽溶液,濃縮時也得不到原溶質,如CuSO4溶液,蒸發(fā)濃縮時并不能得到CuSO4,而是得到結晶水合物CuSO4? 5 H2O。

五、利用鹽溶液來制取H2

某些活潑金屬與強酸弱堿鹽溶液反應而產生氣體。如:少量Zn投入到濃的NH4Cl溶液中,因NH 發(fā)生水解:NH + H2O NH3?H2O+ H+,導致溶液顯酸性,故能產生H2,又由于反應消耗H+,使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動,故產生NH3。

六、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1、泡沫滅火器原理:用Al2(SO4)3與作用,Al2(SO4)3是強酸弱堿鹽,NaHCO3是強堿弱酸鹽,混合后發(fā)生雙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l3+ + 3HCO = Al(OH)3 + 3CO2 。

2、制取凈水劑:通常用鐵鹽、鋁鹽來制取凈水劑,如用明礬(KAlSO4?12H2O)作凈水劑,發(fā)生水解:Al3+ + 3H2O Al(OH)3+ 3H+,A 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雜質,起到凈水作用。

3、制取膠體:用飽和鹽溶液水解來制取膠體Fe (OH)3,如用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膠體:Fe3+ + 3H2O Fe(OH)3(膠體) + 3H+。

4、化肥合理使用: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因為NH 與CO 在水溶液中發(fā)生雙水解:2NH + CO = 2NH3 +CO2 ,而造成氮的損失。

5、加強洗滌效果:熱的純堿溶液去污效果更好,因為在純堿溶液中存在:CO +H2O HCO +OH—,HCO + H2O H2CO3+ OH—,升溫,使上述兩個平衡向右移動,水解程度增大,堿性增強,進而使油酯水解更徹底。

第2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關鍵詞:鹽類水解;高中化學;高考熱點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84-01

《鹽類的水解》位于選修四第三章第三節(jié)。高考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中必考內容都有明確要求: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這一節(jié)既是高中化學的重點,又是高中化學的難點,同時也是高考的熱點。筆者現(xiàn)對鹽類的水解一節(jié)進行詳細分析,以期和廣大教師和同學們交流。

一、鹽類水解的定義

在溶液中鹽電離產生的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認真理解、體會定義,可以進一步知道鹽類水解的實質。

二、鹽類水解的實質

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注意:發(fā)生水解的鹽溶液里同時存在兩個平衡:水的電離平衡和鹽的水解平衡。

三、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

1、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都弱都水解。并不是所有的鹽都能水解。若能水解的話,鹽必須是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或弱酸弱堿鹽;而具體水解的離子則是弱堿的陽離子或是弱酸的陰離子。

2、越弱越水解。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小,其離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大,其離子水解的程度就越小。

四、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內因:由于弱電解質的電離較微弱,且該過程可逆,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因此其電離出的離子就會水解,建立一個水解平衡。

2、外因:溫度、濃度、溶液酸堿性的變化

①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越熱越水解)。

鹽的水解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由于中和反應放熱,故鹽的水解是一個吸熱過程。因此,溫度升高,該動態(tài)平衡向吸熱(水解)的方向移動。②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③加入其他物質,可抑制或促進水解(具體看水解平衡是否移動及移動的方向)。

五、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1、一般水解過程

(1)一般水解程度不大,要寫可逆符號,不寫等號;一般不標沉淀和氣體符號(劇烈的雙水解除外)。(2)多元弱酸的陰離子分步水解。要分開寫,不能合并;且以第一步水解為主(一般只寫第一步)。(3)多元弱堿的陽離子水解的過程較為復雜,故高中簡單化處理,寫水解方程式時一步寫出。(4)注意水解方程式與電離方程式的區(qū)別。

2、雙水解

(1)一般的雙水解:陰陽離子都水解,互相促進。但程度不是很大,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其水解離子方程式與一般水解相同。如NH4HCO3、(NH4) 3CO3等。(2)劇烈雙水解:陰陽離子均水解,互相促進。水解較徹底,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其離子方程式寫等號,標沉淀和氣體符號。

六、鹽類水解的應用

1、溶液酸堿性的判斷

(1)單一鹽溶液

①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符合“ 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規(guī)律。即溶液的酸堿性和水解程度相對較?。ɑ虿凰猓┑碾x子保持一致。如:NH4Cl、NaHCO3、CH3COONH4的溶液分別顯酸性、堿性、中性和中性。②若是強堿的酸式鹽,其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酸式根離子的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

(2)混合溶液

① 酸與鹽:如等濃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由于一般情況下,電離都是大于水解的程度,所以顯酸性。②酸與堿混合:需要具體計算,根據(jù)計算結果具體分析。

2、鹽溶液的配置與保存

(1)在配制FeCl3、Al(NO3) 3、CuSO4、SnCl2等溶液時,為抑制水解,常先將鹽溶于其對應的酸中,再加蒸餾水稀釋到所需濃度。(2)Na2SiO3、Na2CO3、NaAlO2等堿性溶液不能貯存在玻璃塞的試劑瓶中,就是防止SiO2與它們水解產生的OH-反應。 (3)有些鹽會完全水解,如硫化鋁遇水發(fā)生完全水解,因此不能在濕態(tài)下獲得硫化鋁,只能由單質直接反應制取。

3、蒸干鹽溶液后所余固體的判斷

要考慮其水解后產生的酸或堿是否能脫離溶液。若有一方脫離,則會生成另一種物質;如:AlCl3蒸干后得到Al(OH) 3。若不能脫離溶液,則仍是鹽本身。

4、其它應用

第3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一、定義:鹽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稱為鹽類的水解。

二、其一般規(guī)律是: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兩強不水解,兩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三、哪么在哪些情況下考慮鹽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斷鹽溶液酸堿性時要考慮水解。

如Na2CO3溶液呈現(xiàn)堿性是由于CO32-水解

2.確定鹽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濃度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按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鹽溶液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鹽溶液時應分別將其溶解在相應的酸或堿溶液中。

4.制備某些鹽時要考慮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質極易與水作用,它們在溶液中不能穩(wěn)定存在,所以制取這些物質時,不能用復分解反應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備。

5.某些活潑金屬與強酸弱堿溶液反應,要考慮水解

如Mg,Al,Zn等活潑金屬與NH4Cl,CuSO4 ,AlCl3等溶液反應.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斷中和滴定終點時溶液酸堿性,選擇指示劑以及當pH=7時酸或堿過量的判斷等問題時,應考慮到鹽的水解.如CH3COOH與NaOH剛好反應時pH>7,若二者反應后溶液pH=7,則CH3COOH過量。指示劑選擇的總原則是,所選擇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應該與滴定后所得鹽溶液的pH值范圍相一致。即強酸與弱堿互滴時應選擇甲基橙;弱酸與強堿互滴時應選擇酚酞。

7.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要考慮水解。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8.分析鹽與鹽反應時要考慮水解。兩種鹽溶液反應時應分三個步驟分析考慮:

(1)能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2)能否發(fā)生雙水解互促反應;

(3)以上兩反應均不發(fā)生,則考慮能否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9.加熱蒸發(fā)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后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

(2)加熱濃縮碳酸的鉀鹽、鈉鹽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

(3)加熱濃縮易揮發(fā)性酸形成的鹽溶液.最后得到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混合 物,灼燒得氧化物

(4) 加熱濃縮易揮發(fā)性酸形成的鹽溶液。最后得到相應的鹽

(5)加熱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6)加熱蒸干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后得相應的正鹽。

(7)加熱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體。

10.其它方面

(1)凈水劑的選擇: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凈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2)化肥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使用。

(3)小蘇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4)純堿液可洗滌油污。

第4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一、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

課堂教學的情景模式,是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的關鍵所在,只有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才能夠更好的開啟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動力.同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以高質量高水準的課堂情境結構,能夠更好地順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為提高教學的水準,我們通常是通過以下幾個步奏來完成情景模式的創(chuàng)新的.

首先通過學生的提問形式來創(chuàng)設新的課程情景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也可以通過對化學課程的設計來完成啟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對新知識的發(fā)問興趣,增加對未知領域的欲望.

其次,利用有效的化學實驗來完成情景模式的構建,在教學中,如果不能夠帶來驚奇,那么就不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而通過有趣的實驗,學生們則可以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更為客觀上的了解,這對于進一步的探究方面,都能夠給與很好的啟發(fā).

最后,巧妙地利用假說法來給學生一種神秘感,讓其對原有的知識產生一定的疑惑,這樣可更自主地去探究其原理,實踐自己的假說是否合理,是否正確.

舉例來說,我們在《鹽類的水解》這一節(jié)中,就可以先通過利用化學實驗來構建新型課堂的教學情境,首先在實驗室給學生備好相關的儀器和藥品,如:玻璃棒、醋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銨溶液、表面皿以及pH試紙或pH指示劑.在進行試驗之前,對學生進行操作講解,在明白鹽類水解以后學生演示一下步奏,就可以開始實驗了.最終確定了三份溶液的pH以后,進行小組間討論.讓學生們自主去思考,任其在小組間進行討論,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能夠給與很好的幫助.

二、自主探究引導

課堂的自主探究,主要是將在新型的課堂標準中,應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去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究,讓其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而這其中,老師則是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引導者而已,教學中的主角仍舊是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存在,只是單方面的進行灌輸,導致其思維方面出現(xiàn)了缺陷,只會一味的被動接受,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教育的效率,同時也歪曲了教育的本意.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宏觀上認為,學生是在探究真知的過程中的主導.與此同時也是我們在進行教學任務中的主體存在,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建立以學為主的情景模式中,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問題,不能夠依照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應當大力發(fā)揮其自主探究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安排時間進行相應的資料預讀,去親自設計實驗,來了解書本中的知識是否是合理的.而這也能夠給學生帶來快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個良好表現(xiàn).

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現(xiàn)代的教學秩序,在理念上,通過現(xiàn)代的信息教育模式,也可以通過網絡的信息來進行實驗的設計.理論上來說,現(xiàn)代的教學課程中,書本上列舉的實例都比較陳舊,不具備對現(xiàn)代社會的概括,若學生學完這些課程而到社會上,仍需[JP3]要適應當代社會的實際需求,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顯示意義.[JP]

所以利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理解現(xiàn)實中的一些真實實例,通過我們在課堂上進行的知識教學來驗證網絡中的一些事情,是否是真的.這對于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培養(yǎng)上,都能夠更好地給與教導意義上的幫助,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探究合作

在過去,教學格局和教學模式的探究,通常都是幾個老師坐在一塊來分析幾個班級的學生所呈現(xiàn)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針對其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課程修正.而這也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再怎么修正,也很難適應全體的學生發(fā)展.

在這里,我們所要說的是,適當和學生進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了解學生為什么對這一課程不感興趣,通過信息的交流,來確定到每一個人身上,引證其思想上的懈怠,然后去驗證,全班同學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心理.最后讓學生自己組隊進行實驗探究,對自己所學的進行驗證.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一些實踐問題進行對整體課程的探究.然后讓學生們對自己的探究結果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對集中體現(xiàn)的問題,來進行進一步的解說,與此同時,再利用課余時間針對一些極個別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解說.

四、教學中的實例

以高中的鹽類水解為主要的藍本進行分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例子來進行分析.

例如在判斷弱酸強堿鹽的pH大小對比問題中,如何簡單直接地判斷其酸堿強弱,就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只有確保其研究的有效性,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其間的研究,這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方面,都能夠提供很好的保障.如:氯化鈉、硫酸銅、次氯酸鈉這三種溶液,在進行區(qū)分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離子的顏色首先來區(qū)分出硫酸銅溶液,然后通過酚酞試液進行滴定,確定出次氯酸鈉,因為次氯酸鈉可以水解出OH-離子,這樣就會顯示堿性,對于整體的酸堿度,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且通過酚酞滴定以后,可以很好地區(qū)分出來,而作為中性鹽的氯化鈉,則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顏色變化.

第5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大家都知道在最近幾天里,在西南發(fā)生了大干旱。新聞里那一張張圖片,都是幾個孩子睜著驚恐的眼睛,或是他們喝的水都是大鍋里的臟水,讓人產生深深的同情。

可是在同情的同時,我們是否有想過自己呢?也許我們一直認為水是用之不竭的,不用擔心水會不會沒有,可是看了他們的遭遇之后,是不是也會改變想法呢?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沒有了水,人也不能生活。為此,我們更應該節(jié)約水資源,要把可以利用的水給利用掉,而不是一味的浪費。

可我們在用著水,看著這些西南人民,我們好受嗎?我們是不是該有所醒悟呢,也許這就是我們不珍惜水的后果。那時候,即使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這次的西南大旱更教育了我們要珍惜水,珍惜水等于珍惜我們的生命啊。

為了讓我們的土地不要龜裂,讓我們不要口渴了卻沒有清涼的水喝。為了不要讓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

蒼南縣宜山一小學五年級:陳嘉琦

第6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jié)炎;D-二聚體;VAS評分;紅細胞沉降率;類風濕因子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2-0048-0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dimer level change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disease activity

ZHANG Zhuqing1 ZHU Yun2 ZHANG Bin2 MA Jingjing2 CHANG Luyan1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41, China; 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ifang 2610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lasma D-dimer (DD) level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to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with various clinical indicators. Methods Selected a total of 138 cases of RA patients and 50 cases of normal person as matched group the plasma D-dimer level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age, rheumatoid factor (R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and platelet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 of D-dimer level in RA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D-dimer; VAS scor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Rheumatoid factor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對稱性多關節(jié)炎及其周圍組織非化膿性炎癥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砂l(fā)生于任何年齡,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升高,80%患者發(fā)病于35~50歲,我國患病率約為0.32%~0.36%。目前已成為人群喪失勞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RA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認為可能是易感基因參與、感染因子及自身免疫反應介導的免疫系統(tǒng)紊亂所致?lián)p傷和修復,主要病理改變?yōu)殛P節(jié)滑膜組織炎和血管炎。RA患者關節(jié)腔內可有大量纖維蛋白沉積,其關節(jié)局部及全身凝血-纖溶系統(tǒng)可能被激活[2]。血漿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降解后的產物之一,其血液含量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凝血現(xiàn)象的先期存在[3]。目前有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4],RA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關節(jié)炎活動度相關,且如果D-二聚體長時間處于高水平,也是RA愈后不良的預測指標。本次研究通過檢測RA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觀察其與RA患者臨床相關表現(xiàn)及實驗室指標的關系,為進一步認識D-二聚體在RA疾病活動中的作用提供依據(jù),并為指導臨床用藥及預后判斷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濰坊市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就診及住院的RA患者138例,均符合2010年 ACR/EULAR制定的RA分類診斷標準,均排除血栓性及心血管病變,無其他結締組織病病史,近1年內無手術、外傷及腫瘤病史。其中男39例,女99例,年齡24~78歲,平均(51.0±12.4)歲。所有RA患者均按疾病活動性評分(DAS28評分)分組,DAS28>5.1為病情高活動組,共49例,DAS28

1.2 方法

抽取各組患者空腹靜脈血1.8 mL置于含0.2 mL的枸櫞酸鈉管中混勻,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D-D,數(shù)據(jù)均來自于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余實驗室檢查指標結果均來自于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對RA患者D-D水平與年齡、紅細胞沉降率(ESR)、類風濕因子(RF)、血小板、VAS評分進行相關性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各組原數(shù)據(jù)經Levene檢驗后不滿足方差齊性,均通過對數(shù)轉換,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RA組各組間及健康對照組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P

2 結果

2.1 RA組和健康對照組D-二聚體比較

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RA組和健康對照組D-二聚體水平比較(x±s,ng/mL)

2.2 RA患者病情高活動組、低活動組、緩解組D-二聚體水平比較

Levene檢驗F值0.436,P=0.467,滿足方差齊性。疾病活動性對于D-D有影響,其中病情高活動組和低活動組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于病情緩解組(t=13.85,P

表2 RA患者病情高活動組、低活動組與病情緩解組D-D水平分析(x±s,ng/mL)

2.3 RA患者D-二聚體水平與年齡、ESR、RF、血小板、VAS評分相關性分析

對RA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年齡、ESR、RF、血小板、VAS評分進行相關性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3 RA患者血漿D-D水平與相關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討論

RA是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主要以關節(jié)及關節(jié)滑膜損傷為主,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對稱性、進行性的多關節(jié)腫痛,危重時可導致患者致殘性關節(jié)炎和功能障礙,甚至可因多臟器受累而死亡[5]。目前認為RA是淋巴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淋巴細胞為主,同時亦有B淋巴細胞參與,而B淋巴細胞通過遞呈抗原,產生抗體和細胞因子,而T細胞受體與抗原遞呈細胞和抗原肽的結合體誘導激活了效應性T淋巴細胞,使某些表面分子、炎癥因子和細胞因子得以表達和釋放[6]。活動期RA患者細胞因子活化、表達及釋放增多,可致內皮細胞損傷,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徑,導致血管炎癥的產生、發(fā)展,同時血小板亦增高,而活化后的血小板與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T淋巴細胞亞群相互黏附作用,成為病理生理狀況下啟動微血栓形成、炎癥反應和/或維持炎癥狀態(tài)的一個關鍵因素[7]。由于微血栓的形成,導致多臟器受累。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8],約34%的RA患者存在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心血管事件占RA患者死因的42%,使RA患者生存期縮短5~15年。而慢性炎癥、自身免疫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9]。因此臨床上早期確診和控制RA病變活動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但發(fā)病早期很難依據(jù)分類標準確診,RF、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可隨病情發(fā)展升高,但與病情并不完全一致,ESR、CRP雖為病情活動指標,但非特異性指標[4]。因此,簡便快速早期診斷、預示病情活動和療效的實驗室指標是目前RA研究關注重點。

血漿凝血-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亢進與RA的關聯(lián)開始得到關注[2]。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而穩(wěn)定的小分子降解產物,其含量的升高反映了血液凝固性增高和繼發(fā)性纖溶亢進,它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tài)和血栓形成的間接指標之一[10],纖溶系統(tǒng)是人體抑制血栓形成,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態(tài)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生理情況下,凝血和抗凝血系統(tǒng)維持著一種動態(tài)平衡,使血管中運行的血液維持流體形態(tài)。在某些病理條件下,這種動態(tài)平衡失調,如果凝血系統(tǒng)失去抗凝血系統(tǒng)制約,就會導致血栓形成[11]。

在本研究中,RA患者D-二聚體水平較健康者高,說明RA患者存在凝血-溶血系統(tǒng)異常,活動性RA患者較緩解期RA患者D-二聚體水平明顯升高,活動評分越高,D-二聚體水平升高越明顯,提示RA患者中存在凝血和纖溶活性異常, 處于血栓前狀態(tài)。同時,RA患者D-二聚體水平與年齡、ESR、RF、VAS評分、血小板均存在正相關,RA患者年齡越大,體內D-二聚體水平越高,說明年齡與RA患者血栓形成有關,而ESR、RF、血小板及VAS評分均與RA活動相關,說明D-二聚體也是衡量RA病情活動的指標,臨床中患者關節(jié)疼痛明顯,D-二聚體升高愈明顯。

綜上所述,RA患者在發(fā)病過程中除關節(jié)滑膜炎的存在,尚存在血管炎癥,在其發(fā)病過程中,大量細胞因子參與,導致血管內皮損害,管腔狹窄或閉塞,出現(xiàn)微小血栓,從而引起繼發(fā)性纖溶亢進,D-二聚體升高。因此,D-二聚體水平可評估RA疾病活動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而高水平的D-二聚體可動態(tài)觀察患者纖溶水平,對臨床及早干預、改善RA患者微循環(huán)障礙非常有意義,對提早預測心血管病變及早期應用抗凝藥物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該指標檢測簡便,對RA預后有實用價值。同時國外研究報道RA患者應用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拮抗劑治療14周后可明顯降低D-二聚體水平[12],亦有研究顯示應用艾拉莫德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可有效降低D-二聚體水平[13],為后續(xù)制定合理治療方案,提高RA治療效果展開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楊帆,蘭光華.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研究[J]. 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5,5(2):157-159.

[2] Busso N,Hamilton JA. Extravaseular coagulation and th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 system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2,46(9):2268-2279.

[3] 邊樹疆,朱兵,田光磊,等. 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價值[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 11(9):3764-3766.

[4] Crowson CS,Rahman MU,Matteson EL. Which measure of inflarmnation to use:A comparison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nd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s from randomized clinicaltrials of golimumab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2009,36(8):1606-1610.

[5] 齊靜嬌,張平,熊小華. T淋巴細胞協(xié)同刺激分子表達異常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亂[J]. 臨床薈萃,2007,22(3):174-175.

[6] Choy EH,Panayi GS. Cytokine pathways and joint inf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N Engl J Med,2001,344(12):907-916.

[7] 王鋒,汪年松,晏春根. 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活動期血小板的活化功能[J]. 中國臨床康復,2006,10(40):84-86.

[8] Seriolo B,Sulli A,Burroni A,et al.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therosclerosis[J]. Reumatismo,2003,55:140-146.

[9] 鄭召嶺,蔡輝. 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作用的研究進展[J]. 職業(yè)與健康,2008,24(23):2592-2593.

[10] 任志亮,趙穎超,郭欣軍. 冠心病患者D-二聚體濃度變化的研究[J]. 醫(yī)學雜志,2006,14(3):224-225.

[11] 張春榮. D-二聚體的檢測及其臨床應用[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2):1440-1442.

[12] Ingegnoli F,F(xiàn)antini F,F(xiàn)avalli EG,et al. Inflammatory and prothrombotic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effect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blockade[J].Autoimmun,2008,31(2):175-179.

第7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關鍵詞】 關節(jié)炎 類風濕 瘦素 糖皮質激素類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leptin in women with RA and its relation with other indexes such as AAG,TNF-α,CRP,etc. 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 of leptin in 63 women with RA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as detected with RIA. Th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 between leptin and TNF-α,CRP and ESR,etc.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and each group was analysed. Results: The serum leptin in 63 women with R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13.18±2.29)μg/L versus(6.92±1.91)μg/L,P 0.05). While the leptin in >5 year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5 year group [(17.38±2.29)μg/L versus (9.55±2.09)μg/L,P

Key words: arthritis,rheumatoid;leptin;glucocorticoids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編碼的一種由167個氨基酸組成的分泌型蛋白質,分子量為14~16 kD,主要由白色脂肪組織分泌[1]。近年來發(fā)現(xiàn)瘦素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2]。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是一種以關節(jié)組織慢性炎癥性病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許多細胞因子參與了其病理過程,其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被公認為是介導RA發(fā)生、發(fā)展、造成滑膜損害和組織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3],α1-酸性糖蛋白(AAG)可反映RA病情的活動性,可作為判斷RA疾病活動性的指標之一[4]。本研究通過測定女性RA患者血清瘦素、AAG、TNF-α、C反應蛋白(CRP)及血沉(ESR)水平,并將瘦素與上述指標及病程等作相關分析,探討瘦素在女性RA患者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病例組為2005年6月至2006年2月溫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或住院的女性RA患者63例,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RA診斷標準,其中活動RA患者40例,非活動患者23例。年齡范圍為17~78歲,平均為(35.71±9.58)歲,BMI范圍為14.67~27.77 kg/m2,平均為(20.97±2.93)kg/m2。正常對照組30例,為健康體檢的女性。所有病例及正常對照組均無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妊娠、內分泌疾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病。對照組年齡范圍為25~52歲,平均為(31.44±8.49)歲,BMI范圍為17.58~26.44 kg/m2,平均為(21.08±2.81)kg/m2。兩組的年齡及BMI差異無顯著性(P >0.05)。

1.2 病例組治療方法 根據(jù)病情需要,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等治療,部分患者加用小劑量強的松(

1.3 標本采集及檢測方法 受試者空腹采集靜脈血3 ml,其中1 ml用15% EDTA-K2抗凝后在ALIFAXS.P.A公司的TEST-I型全自動血沉儀上測定血沉,其余2 ml離心后分離血清,置-40 ℃冰箱保存用于其他項目檢測。瘦素及TNF-α測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試劑盒購自北京原子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AAG和CRP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在IMMAGE儀器上檢測,試劑由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提供。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數(shù)據(jù)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瘦素結果均作Lg對數(shù)轉換后使其變?yōu)檎龖B(tài)分布作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轉貼于

2 結果

2.1 RA組與對照組血清瘦素、TNF-α、CRP及ESR水平比較 表1顯示,RA組血清瘦素、AAG、TNF-α、CRP及ESR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

2.2 RA組血清瘦素水平與TNF-α、AAG、CRP、BMI、ESR之間的關系 血清瘦素水平與AAG有相關性(r =0.520,P

2.3 RA患者按照治療情況、有無病情活動及病程分組分別比較瘦素水平 見表2。按照病程分為≤5年和>5年兩組,按照病情分活動組和非活動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活動組和非活動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 >0.05)?!?年組瘦素為(17.38±2.29)μg/L,高于>5年組(9.55±2.09)μg/L(P0.05)。

3 討論

瘦素是一個具有多種效應的細胞因子,具有促進能量消耗、調節(jié)機體能力平衡、抵抗β細胞分泌胰島素、維持生殖功能和骨礦量的功能,此外,瘦素還具有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瘦素在炎癥反應的應答、修復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瘦素及其受體表達缺陷的小鼠對內毒素攻擊的敏感性增強,而直接使用瘦素可對抗內毒素的致死作用[5]。Hultgren等[6]實驗證明,在關節(jié)存在炎癥或感染的情況下,瘦素水平升高,并且能通過其抗炎作用,對關節(jié)病變起到改善作用。瑞士Bokarewa等[7]研究顯示,RA患者血液中瘦素水平較正常人群要高,而且通過自身比較發(fā)現(xiàn),血清中瘦素水平較關節(jié)液中高,在未出現(xiàn)關節(jié)侵蝕的關節(jié)炎患者中,其關節(jié)液中瘦素水平和血清中相比,下降尤其明顯。國內齊菲等[8]研究顯示,RA患者血清瘦素高于正常對照者。RA是一種系統(tǒng)炎癥性的免疫性疾病,患者關節(jié)壓痛、腫脹都與炎癥存在一定關系。其中α1-酸性糖蛋白與RA病情的活動性有關,是作為判斷RA疾病活動性的指標之一[4]。

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RA患者血清瘦素、AAG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者,但瘦素與反映疾病進展指標的TNF-α及反映疾病活動的相關指標CRP、ESR等并無相關性,與病情也無關,僅與AAG水平呈正相關。分析其升高原因,可能為:①RA易并發(fā)感染性關節(jié)炎,而由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所引起的內毒素血癥,可誘導瘦素的合成和分泌,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②關節(jié)炎所致的高代謝狀態(tài)引起脂肪酸水平的上升,誘導瘦素入血。③全身性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可能存在一種正反饋,通過釋放瘦素而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8]。因此,瘦素在一定程度上參與RA的炎癥反應。瘦素與RA活動程度及疾病進展并無直接關系,推測其可能是一個獨立的炎癥應答因子。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病程≤5年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病程>5年者,其原因可能是:RA患者關節(jié)的破壞具有保護作用,瘦素能在關節(jié)腔內消耗[7],RA病程長的患者中,瘦素為阻止關節(jié)腔組織的破壞而消耗性降低,超過了機體的代償能力。本研究通過對未治療、是否加用糖皮質激素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顯示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與有無激素治療無關,這與以往研究糖皮質激素能影響瘦素分泌[9,10]不符,我們推測其原因可能是RA患者加用強的松的量相對較低(每天使用量在15 mg以下,一般為5 mg,每天1次),而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可能對血清中瘦素水平影響不大。

【參考文獻】

[1] Zhang F,Basinski MB,Beals JM,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obese protein leptin-E100[J]. Nature,1997,387(6629):206-209.

[2] 黃火高,韓星海.瘦素在風濕病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4,7(8):427-429.

[3] 孫鐵錚,呂厚山,藥立波.IL-1β和TNF-α誘導RA成纖維樣滑膜細胞ICAM-1 和 VCAM-1表達調控的機制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3(9):133-137.

[4] 段貞,陳瑋.α1-酸性糖蛋白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4,11(3):452-453.

[5] Ceranowicz P,Warzecha Z,Dembinski A,et al.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Leptin in acute pancreatitis evoked by ischemia reperfusion[J].Folia Med Cracov,2003,44(1-2):93-108.

[6] Hultgren OH,Tarkoski A.Leptin in septic arthritis decrease levels during infec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disease activity upon its administration [J]. Arthritis Res,2001,(3):389-394.

[7] Bokarewa M,Bokarew D,Hultgren O,et al.Leptin consump-tion in the inflamed joint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Ann Rheum Dis,2003,62(10):952-956.

[8] 齊菲,顏光濤,林季,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瘦素及相關因子水平的變化[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6,10(6):353-355.

第8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

理解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變化規(guī)律。

了解鹽類水解的利用。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法和依據(jù)客觀事實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樹立“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點。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鹽類的水解”是電解質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屬于化學基礎理論知識。教材把這部分內容安排在強弱電解質和電離平衡之后,目的是使鹽類水解過程和規(guī)律的探討能在電離理論和強弱電解質概念的指導下進行,運用學生已有知識,從中發(fā)掘出鹽類水解新知識的“生長點”。

本節(jié)內容分為三部分:建立鹽類水解的概念;探討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運用鹽類水解的知識。其中,鹽類水解的概念是基礎,旨在揭示鹽類水解的實質,并為研究鹽類水解規(guī)律提供依據(jù)。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是核心,它是鹽類水解原理的具體化,并使鹽類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應用。鹽類水解的利用,則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和應用實例,加深對鹽類水解及其規(guī)律的理解、鞏固??傊?,本節(jié)教材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綜合性較強,是前面已學過的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本節(jié)教材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鮮明的鹽類水解的實驗事實,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深入探討實驗的微觀本質,并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以形成鹽類水解的概念;對于鹽的水解規(guī)律,要突出個別與一般的辯證關系,要依據(jù)教材的典型實例,運用歸納法揭示兩類鹽(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水解的規(guī)律;對于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在教學中要強調書寫的規(guī)范要求和注意事項,并加強訓練。最后,運用演繹法,討論鹽類水解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加深對鹽類水解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具體建議如下:

1.知識準備(布置預習作業(yè)):中和反應可表示為“酸+堿==鹽+水”,因此可把鹽理解為是由相應的酸和堿反應完成的,又因為酸有強酸、弱酸,堿有強堿、弱堿,所以生成的鹽就有四種,即強酸弱堿鹽、弱酸弱堿鹽、弱酸強堿鹽、強酸強堿鹽。要求上述四種類型的鹽各舉出2—3例(寫化學式)

2.采用實驗探究方法引入新課。建議將教材中的[實驗3-1]改為學生實驗,并增加一個演示實驗,即“向盛有固體Na2CO3和NH4Cl兩支試管分別注入3--4ml蒸餾水,振蕩使之溶解,再分別滴加2-3滴酚酞試液和紫色石蕊試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這樣使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鹽溶液不都呈中性,引出課題。

3.對于“鹽類水解的本質”,建議通過分析CH3COONa、AlCl3的水解,引導學生總結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4.對于“強酸強堿鹽不水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也不容忽視,學生只有理解了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才能更好地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和條件;而對于“弱酸弱堿鹽的水解”只要求學生會判斷該類鹽能水解就可以了,不要擴展。

5.在講解如何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時,要強調說明以下問題:

①鹽類水解反應一般是可逆反應,反應方程式中要寫“”號。

②一般鹽類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產物的量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氣體,也不發(fā)生分解,在書寫方程式時,一般不標“”或“”,也不把生成物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如H2CO3,NH3·H2O等)

③多元弱酸的鹽的水解反應分步寫方程式,但以第一步為主(如H2CO3);多元弱堿鹽水解不分步寫(如AlCl3)。

④鹽類水解反應可視作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6.“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的教學,對于重點中學,可啟發(fā)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自主探究;對于普通中學,可采取教師演示實驗。同時使學生認識到鹽本身的性質才是主要因素,滲透內、外因的辯證關系。

第9篇:鹽類的水解范文

【關鍵詞】教學設計 鹽類水解 問題導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165-02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并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引導學生正確書寫鹽類水解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探究”的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演繹過程,并感受分析、歸納、綜合等方法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小組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動手實驗的能力;通過探究實驗活動及結果分析獲得對鹽類水解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體驗科學認知過程。

2.教學重難點

鹽類水解的原理和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3.教學方法

問題導學法、實驗探究法、演繹推理法。

4.教學內容

【引入新課】展示氯化銨溶液作為金屬表面清洗劑的圖片,這是利用了鹽的什么性質?(與生活聯(lián)系,激發(fā)興趣)

【問題1】我們常用酸溶液清洗金屬表面,為什么可用氯化銨溶液作為金屬表面清洗劑,所有的鹽溶液都顯中性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對氯化鈉溶液顯中性的認識出發(fā),產生認知沖突)

【合作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做實驗、觀察、思考)

(1)分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下列溶液,滴到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得出溶液的酸堿性。(教師指導學生pH試紙使用的正確操作)

提供:第一組溶液:濃度都為0.1mol/L NH4Cl溶液、NaCl溶液、NaClO溶液

第二組溶液:濃度都為0.1mol/L CH3COONa溶液、KNO3溶液、Al2(SO4)3溶液

(2)根據(jù)上述實驗完成下列表格。

【成果展示】學習小組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設計實驗和動手實驗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原來鹽溶液并不都是呈中性,還有的顯酸性,有的顯堿性。“這是為什么呢?”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

【問題2】 CH3COONa溶液為什么顯堿性?

【點撥】引導學生結合以下問題思考分析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2)離子反應的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CH3COONa溶液中的離子間是否會引起“關聯(lián)”反應?

(3)結果導致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溶液中C (H+) 和 溶液中C(OH-)還相等嗎?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理論探究活動,可以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探究鹽類水解原理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學生展示】展示本學習小組的探究結果,并闡明自己的觀點。

【動畫展示】CH3COONa溶液水解反應的歷程。

【總結】由于生成弱電解質CH3COOH,使得溶液中C (H+)減小,從而使得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促進水的電離,則溶液中OH-與溶液中H+濃度不再相等,即是[OH-]溶液>[H+]溶液 ,所以溶液呈堿性。

【學生活動】書寫上述過程化學方程式及 離子方程式為: CH3COO-+H2O OH-+CH3COOH

【學生展示】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3COONa+H2O CH3COOH+NaOH

離子方程式為: CH3COO-+H2O OH-+CH3COOH

【問題3】(1)上述過程化學方程式的逆反應有什么特點?從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2)為什么上述過程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用“?葑”?

(3)分析并比較C (CH3COO-)與C (CH3COOH)的大小。

【點撥升華】反應的特點:“可逆”、“微弱”

【合作討論】同學們能不能用類似的方法分析氯化銨溶液為何顯酸性?NaCl溶液為何顯中性?(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分析完畢后小組討論。本部分的探究過程可以讓學習小組完成,教師只強調這一過程的電離方程式書寫即可。)

(設計意圖:這個探究活動的從設計來看,好象比較簡單。實際上學生的思維量和前面探究醋酸鈉溶液為何顯堿性是一樣的。這樣處理的原因是讓學生利用剛剛獲得的經驗,體驗成功感,感受學習的樂趣。)

【成果展示】投影展示學生的小組討論結果。

【總結】鹽溶液有的顯酸性,有的顯堿性的實質:與水反應有生成弱電解質。

【點撥升華】一、鹽類的水解反應:

4.1定義:在水溶液中鹽電離產生的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反應,簡稱鹽類的水解。鹽類的水解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4.2實質: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

4.3結果:破壞了H+或OH-濃度的等量關系使溶液呈酸性或堿性。

【問題4】怎樣的鹽才會發(fā)生水解反應?鹽溶液酸堿性如何判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分析鹽類水解的形成條件及實質。)

【交流討論】學生思考、討論

【遷移應用】(1)判斷下列鹽是否能水解?

①Na2SO4 ②BaCl2 ③NH4NO3 ④CuSO4 ⑤Na2CO3

(2)判斷下列鹽溶液的酸堿性?

①Na2SO4 ②BaCl2 ③NH4NO3 ④CuSO4 ⑤Na2CO3 ⑥NaHSO4

(設計意圖:NaHSO4溶液呈酸性是自身電離的緣故,非鹽溶液的水解,進一步突出鹽類水解的實質。)

【點撥總結】鹽是由酸和堿反應得到的產物,酸堿有強弱之分,故形成的鹽也就有別。主要分為強酸強堿鹽(如NaCl、KNO3)、強酸弱堿鹽(如NH4Cl、CuSO4)、強堿弱酸鹽(如CH3COONa、Na2CO3)、弱酸弱堿鹽(如CH3COONH4)。有的鹽溶液不顯中性,是由于鹽中存在弱離子。

【點撥升華】

4.4鹽類水解的條件:鹽中必須含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4.5規(guī)律:(1)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雙強顯中性。

【問題5】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O溶液PH值為什么比CH3COONa溶液的PH值大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分析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差異,拓展思維,進一步理解鹽類水解與鹽中弱離子對應的酸或堿的強弱有關。)

【交流討論】學生思考、討論。

【點撥升華】NaClO中ClO- 對應的酸為HClO , CH3COONa中CH3COO- 對應的酸為CH3COOH ,同濃度的HClO 比CH3COOH 酸性更弱,其水解程度更大。

規(guī)律:(2)越弱越水解。

【學生活動】(1)嘗試判斷下列相同濃度的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①NaCN ②CH3COOH ③NaF (查課本P80頁的電離常數(shù))

(2)書寫下列鹽溶液的離子反應式:①NaClO ②Al2(SO4)3 ③NaHCO3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通過典型例子繼續(xù)強化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深化。)

4.6課堂小結

5.作業(yè)

P89 2

6.板書設計

一、鹽類的水解

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產生的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作鹽類的水解。

2)實質:鹽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

3)結果:破壞了H+或OH-濃度的等量關系使溶液呈酸性或堿性。

4)條件:鹽中必須含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5)規(guī)律:

(1)有弱才水解,誰強顯誰性,雙強顯中性。

(2)越弱越水解。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選范文推薦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