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感恩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師的英語作文(1)
My teacher has a pair of jiongjiongweishen eyes, rosy lips and a head of black hair. Talk very friendly, I love her.
My teacher is very love us, once I was ill, burning violently, I felt very dizzy, fell to the ground, my mother sent me to the hospital immediately, when I woke up, found a teacher and her mother are in my side, I asked my mother, the teacher come mother said: "you faint after the teacher came," from then on, the teacher came to see me every day, back to me with my homework, I listen carefully, the teacher is good, she gave me a few questions, I'm all right, the teacher said: "you must study harder,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the students are waiting for you back."
After the doctor and his mother's care and hard care, my disease good, finally, my mother sent me to school, is to catch up with our class quizzes, I finished all the questions, don't know the right, after a day, the teacher hair, the mood of the students were all very nervous, I also included, when the teacher shouted my name, I was thinking that, delayed so long, I certainly didn't test good, but the teacher said that my score is 100 points, I can't believe, I took the papers, the teacher said: "must continue to work hard. I'm not going to let the teacher down.
Thank you my teacher, I will study hard and with good grades in return for you.
我的老師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紅潤的嘴唇和一頭烏黑的頭發(fā)。說話十分親切,我特別喜歡她。
我的老師很關(guān)愛我們,有一次我生病了,燒的很厲害,我覺的很頭暈,倒在了地上,媽媽立即把我送到了醫(yī)院,等我醒來后,發(fā)現(xiàn)老師和媽媽都在我的身邊,我問媽媽老師怎么來得,媽媽說:“你暈倒后老師就來了”,從那以后,老師天天來看我,還給我補習功課,我認真的聽,老師講的可好了,她還給我出了幾個題,我全都作對了,老師說:“一定要加緊學習,早日康復,同學們都等著你回去呢。”
經(jīng)過醫(yī)生和媽媽的細心和辛苦的照顧,我的病終于好了,媽媽把我送到學校,,正趕上我們班小考,我把題都做完了,不知道對不對,過了一天,老師發(fā)卷了,同學們的心情都很緊張,我也包括在內(nèi),老師喊到我的名字時,我正在想,耽誤了這么長的時間,我肯定沒有考好,而老師說我的分數(shù)是100分,我都不敢相信了,我拿卷子的時候,老師說:“一定要繼續(xù)努力”。我不會讓老師失望的。
謝謝你我的老師,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用好成績來回報您。
老師的英語作文(2)
My Chinese teacher has a yellow curly hair, is on the high side, under the curved eyebrows with a pair of big eyes and a cherry small mouth. She now has more than forty years old, but still looks young and beautiful. At ordinary times, dressed in a simple, generous, always say: "nature is beauty". She treats others kindly, care and love us very much, she also liked to look at the world classics,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On one occasion, the teacher caught a cold, feel top-heavy, we all say to the teacher: "you'd better go home and rest, the bod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But the teacher said: "I received your heart, bu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eacher in class, can't hold up your study, don't worry, I'm okay." Immediately be utter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 so the teacher quietly give us a lecture, the students listen attentively and take notes carefully, the teacher looked at us, pleased to laugh.
Imperceptible hot summer is coming, a noise in the classroom, everyone complain about the weather is too hot, the sun is too dazzling, although there are two fans antipyretic, but sun let us can't open your eyes. These words are concerned about our teacher heard it. A teacher from work and went directly to make a curtain shop, solved this difficult problem. The students feel the warmth like the mother, is determined to repay the teacher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is is concerned about our, love our teachers, we will sincerely to the teacher say: "thank you".
我的語文老師有著一頭黃黃的卷發(fā),個子偏高,彎彎的眉毛下面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櫻桃小嘴。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可依然顯得年輕美麗。平時穿著樸素、大方,總說:“自然就是美”。她待人和藹可親,非常關(guān)心、愛護我們,她還特別喜歡看世界名著,教學經(jīng)驗豐富。
有一次,老師感冒了,覺得頭重腳輕,我們都對老師說:“您還是回家休息吧,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可老師卻說:“你們的心意我領(lǐng)了,但是上課是人民教師的職責,不能耽誤大家的學習,別擔心,我沒事的。”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就這樣老師小聲地給我們講課,同學們專心地聽講,認真做筆記,老師看著我們,欣慰地笑了。
母親節(jié)作文
今天是5月13日,是偉大母親的節(jié)日。
我準備送媽媽一個兔娃娃,因為媽媽是屬兔的,她特別喜歡兔子。我來到精品店,從眾多娃娃中挑了一只粉色的小兔娃娃,它瞇著眼睛,靜靜的坐在那里,伸著小手,好像要擁抱你,小腳上繡著英文字母,左腳繡著ILOVE,右腳繡著YOU,合起來就是ILOVEYOU,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我又挑了一個芭比娃娃的精品禮盒,把它裝了進去,在卡片上寫上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快快樂樂每一天作。
在這個節(jié)日里我是一喜一憂,喜的是這是媽媽的節(jié)日,憂的是媽媽又老了一些,媽媽在這樣的節(jié)日里也不能清閑,早上起來要為我做早餐,上午要洗衣服,下午還要擦地板,這母親節(jié)也這么忙碌,這么辛苦。
媽媽,有的時候我真想讓時間停止,讓您不再衰老,讓您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健康。媽媽,我敬愛的媽媽,在這一個日子里,我祝您節(jié)日快樂。
媽媽,一年365天,364天忙,請您在這一天可以休息一下。
在這里向您致敬。
母親節(jié)
今天是五月十三日,也就是母親節(jié)。天氣很好,但沒有一絲炎熱的陽光,涼爽的風吹在臉上,感覺有一點寒冷。
早上,我高興的上了興趣班,幾乎都忘記了今天是母親節(jié),是老師提醒了大家,才使我們記住,中午,我們很早就放了學,回到了家里,我獨自一人呆在客廳里想:今天是母親節(jié),送媽媽什么禮物呢?今天是母親節(jié),媽媽好象把這個節(jié)日忘記了,早上吃過早餐,就匆匆離去了。既然媽媽不知道今天是母親節(jié),那就瞞著她,中午就給她一個驚喜吧! 我左思右想,經(jīng)過了和爸爸的協(xié)商,終于做出了決定對,對,就送一束美麗的鮮花吧,在加上一份精美的賀卡,決定后,我們便“動工”了,首先,我把賣好的花包上了精美的包裝紙,然后,我又在網(wǎng)上摘抄了一些關(guān)于母親節(jié)的囑咐語,抄下來后,我再配上一些好聽的音樂,再把賀卡和鮮花放在了桌邊,我再把媽媽請到了桌邊,隨著那動聽的音樂聲響起,我也不由自主的念了起來“每當落雨的日子,我的腦海中都會出現(xiàn)您的身影,您為我……。”就是這樣的情景下,我?guī)е星?,把這美麗,動聽的詩句,完整的讀給了媽媽聽,讀完后,一家人,沉浸在歡樂和笑聲中,吃完中飯,睡過午覺,到了黃昏的時候,我們一家,快快樂樂的逛便了商場。
母愛的偉大就體現(xiàn)在這里,無私、溫馨,深情、溫暖,博大、包容。
今天的母親節(jié),我就是這樣度過的,過的開心吧,以后的母親節(jié),我一定會給媽媽更多的驚喜!
媽媽,一年365天,364天忙,請您在這一天可以休息一下。
母親節(jié)的作文
母親節(jié)是每個母親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里她們會受到我們的祝福,收到我們的禮物。我們小孩有兒童節(jié),媽媽們有母親節(jié),爸爸有父親節(jié),長輩們有老人節(jié),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節(jié)日,在母親節(jié)里最最快樂的人就要屬平時最辛苦的媽媽了,在這一天里也讓她們輕松一下,母親節(jié)已經(jīng)開始了,我和爸爸的比賽也因此開始了:我們每人準備一份禮物送給媽媽,看媽媽喜歡誰的禮物,誰就贏了。
爸爸會給媽媽買啥禮物呢?是香氣撲鼻,色彩嚴厲的玫瑰花;還是香甜好吃的大蛋糕;還是那精致小巧的水晶工藝品;或者是那華麗,高貴的首飾!我就是猜不出來,但是不管爸爸送給媽媽啥禮物,我都不會輸給他的,但是我要送給媽媽啥好呢?是自己做,還是去買,經(jīng)過一而再,自而三的選擇,我終于決定自己做,因為那樣才可以顯示出我的真心。
一個晴天萬里的白天,突然雷聲大作,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我從家里跑進雨中,媽媽在身后直呼喊。
看著同學鄰居們的家里都有一臺電腦,我的心里直癢癢,哭著要媽媽買給我。無奈,媽媽還是不給,不管我怎么堅持,媽媽都是不給,最后,我這個鬼靈精即想出了晚上絕食的辦法,想讓媽媽滿足我的要求??晌沂懔?,媽媽不但不買給我,反而硬要我吃飯,拿起了雞毛撣子打我。
我一邊哭,一邊跑,老天爺像是給我的懲罰,還是跟我過不去,明明是大白天,一下子黑云籠罩,下起了傾盆大雨,還雷鳴電閃。我渾身都淋濕了,媽媽追了出來,叫我回去。不知為什么,我的腳步加重了,四肢無力,可能是沒有吃飯吧!我倒下了?!斑@,這是哪里,你是誰?”我剛剛醒,看見我的身邊有一只溫和的手,是媽媽,“媽,媽”不管我怎么叫,媽媽都沒起來,我立馬叫了醫(yī)生,老媽因淋雨過多,還穿了一夜的濕衣服沒換,所以病上加病,發(fā)了高燒。
過后我聽護士說,她們半夜要回家的時候看見我媽媽抱著我跑到醫(yī)院,那時已經(jīng)很晚了,要媽媽去換干的衣服,可她說要陪我而不愿去。我才知,在雨中看到那個模糊的人是媽媽。
從此,我學會了感恩,感謝***媽,教我如何做人的知識,傳授給我你的社會經(jīng)驗,感謝你的關(guān)心和愛護。
一、結(jié)合教學進度安排,開展競賽活動
語文課外活動的組織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課堂教學。活動組織的出發(fā)點應該與語文教學相配套,為課堂教學發(fā)揮補充與完善的作用,深化課堂教學成效。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與教學進度同步,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科競賽活動,如寫字競賽、朗讀競賽、作文競賽等,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如針對學生識字學習基礎(chǔ)不牢固、錯別字偏多的現(xiàn)象,我在每一單元教學活動結(jié)束之后,都組織1―2次的默字競賽,要求學生將本單元的生字正確書寫出來,采取這種競賽的形式,克服以往單純強化記憶的枯燥性,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為學生營造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在學生的眼里,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難寫,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競賽促進教學的成效。針對小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唱讀”、感情不豐富的現(xiàn)象,我在課堂教學中強化朗讀技巧的基礎(chǔ)上,定期舉辦朗讀競賽活動,對學生開展分組競賽,將朗讀基礎(chǔ)與水平基本上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編成一個學習競賽小組,開展競賽活動。在競賽激勵機制的引導下,學生相互之間卯足了勁練習朗讀技巧,通過一段時期的強化鞏固,整體朗讀水平明顯提升。為了克服學生對作文學習的畏難情緒,我通過開展口頭作文競賽、作文片段現(xiàn)場命題競賽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為深入開展作文教學營造積極的學習情感。
二、結(jié)合內(nèi)容理解需求,開展主題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僅靠課堂教學40分鐘的時間和課堂空間,在一些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與組織環(huán)節(jié),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空間來實施整個教育教學理念、方法,難以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在課外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濃厚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內(nèi)容后,為了深化教學成效,加強學生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學生中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學”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仔細回憶、認真思考與父母、朋友、同學在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尋找感恩的閃光點,在班級主題活動中進行交流,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在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內(nèi)容后,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要求學生課后自行搜集有關(guān)描寫祖國各地美麗景色的語段、圖片,帶到班級進行交流匯報。學生的積極性被有效調(diào)動起來,有的學生找到了豐富的圖片資料,有的從網(wǎng)上下載了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資料帶到課堂教學中進行交流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活動內(nèi)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使學生受到了一次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jié)合作文教學活動,開展實踐活動
小學生大多在三年級接觸作文教學活動,對作文寫作活動存在著畏難情緒,作文教學成效低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模式陳舊的方面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生活感知體會少,缺乏足夠的作文寫作素材。有些學生為了完成作文寫作,生搬硬套文章內(nèi)容,虛構(gòu)生活事實,這樣的途徑寫出來的文章,嚴重缺乏真情實感。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利用各種機會來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機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廣闊的社會,在實踐活動之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強真情實感。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主題實踐活動,如要求學生參加小記者報社與學校記者站聯(lián)合舉辦的“感動中國―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采訪活動,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尋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采訪活動。有的學生采訪的是一些老黨員、老,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有的學生采訪了社區(qū)老同志,聽老人講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發(fā)生的前后變化,讓學生增強對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發(fā)自豪之情;有的學生采訪了清潔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業(yè)奉獻楷模,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優(yōu)秀的品質(zhì)。通過這樣的豐富活動,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充滿真情實感。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團隊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了解社會,多增加生活積累,為作文教學積淀深厚底蘊。
四、結(jié)合學生學習愛好,開展興趣活動
一、小學生習作“自由表達”的概念、意義與特點
(一)小學生習作“自由表達”的概念、意義
“自由表達”包括與其和它相似的字眼,沒有出現(xiàn)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前言和課程目標部分,而只是出現(xiàn)在“教學建議”,“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可見,“自由表達”是操作層面即教學策略的概念,就是學生能夠在較少束縛的情況下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表達。鼓勵自由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心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興趣表達甚至能樂于表達,同時,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二)小學生習作“自由表達”的特點
小學生的“自由表達”,首先受到心理發(fā)展特點的限制。小學生的思維逐漸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但即使到第三學段,抽象思維仍然需要形象材料的支持。小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雖然一直在發(fā)展之中,但即使到了第三學段,個性的發(fā)展,也僅僅是比較多地減少對父母的依賴;社會性的發(fā)展,對人與社會的觀察,角度比較單一,也是膚淺的。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個性與社會性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認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想表達什么就能表達什么。
其次,是受個體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即使到第三學段,他們對生活感性認識的積累也還是比較單一的,對生活的表達,也就不可能想表達什么就表達什么。
其三,是受個體寫作經(jīng)驗的限制。第一學段,是寫話的啟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怎么遣詞造句,把句子寫通順、寫完整,怎樣寫幾句連貫通順的話;第二學段,圍繞一個意思寫一兩段話,是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學段,也不過是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習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每個學段的習作,都有新的寫作知識要學習,“自由表達”都受到寫作經(jīng)驗的限制。
二、小學生習作“自由表達”的指導策略
對小學生習作“自由表達”的指導,要充分考慮其受限性,要遵循課程規(guī)律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一)目標策略
教學是有序行為。習作教學也應該有序,要遵循教學目標兩個向度,寫作心態(tài)的向度和寫作能力的向度。
第一、二學段的“自由習作”,在培養(yǎng)寫話的興趣引導學生“樂于表達”的同時,要把能“寫話”納入教學目標,寫幾句通順連貫的話到圍繞一個意思寫一兩段話。第二學段如果沒有培養(yǎng)寫一兩段話的能力,第三學段的分段寫也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圍繞一個主要意思寫一兩段通順連貫的話,應該是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的重點。第三學段,在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樂于表達”的寫作情感時,要注重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能力。
(二)開源策略
1. 熱愛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對作家是如此,對剛學習寫作的小學生更是如此。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承受生活,認識生活,豐富情感。小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單調(diào)的,主要還是局限于家庭、學校和有限的社區(qū)活動,但這并不防礙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要引導學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愛的溫馨,享受友誼的溫暖;要引導學生學會承受生活,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挫折;要引導學生認識生活,認識生活中的人與事,學會與不同性格人相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辦法;要引導學生用心體驗生活,體驗幸福感、成功感、挫折感、羞恥感和感恩,豐富自己的情感。
2. 讀書積累。讀書,也是開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能急功近利,只讀作文選之類的書,要引導學生多讀文學性和科普性的書刊報。要引導學生從書中豐富情感體驗和積累語言。
一是認識生活,深入生活,就是閱歷很豐富的大人也不可能什么事都經(jīng)歷過,通過讀書,可以體驗人生的豐富多彩和大千世界的奇妙。
二是豐富情感體驗。人類的高尚情感十分豐富,每個人都不可能有很全面的體驗,但可以在讀書中徜徉其間。讀書體驗,是對別人體驗的再體驗,在再體驗中豐富情感,升華情感,比如,在閱讀革命故事中體驗正義感、崇高感;在悲劇性文章中體會憐憫為懷;在閱讀科普著作中體驗科學感,體驗大自然的奧秘感等。
3. 促進心理發(fā)展。一是要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在閱讀教學中,要在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句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和思維的具體化,在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與思想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二是要促進個性和社會性和諧發(fā)展。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在平等中互動,給學生社會態(tài)度與社會情感的發(fā)展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在諸如反映同伴的和睦相處,社會群體的互相幫助的課文教學中進行滲透教育,塑造學生的社會行為。
(三)導流策略
1. 激發(fā)表達欲望。表達欲望是寫作的動力,召喚起表達欲望,學生就會“樂于表達”以至“欲罷而不能”??梢郧楦屑ぐl(fā)表達欲望。挖掘?qū)懽鲗ο蟮那楦?,或賦予寫作對象以情感,都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比如,給帶有情感的作文題目,《我感激的一個人》可以喚起感恩的情感而樂于傾訴,《今天玩得真開心》因符合學生的天性而使他們樂于表達??梢孕枰ぐl(fā)表達欲望。滿足實際需要或心理需要,從來都能產(chǎn)生強大的心理動力。比如,組織學生到他們久已向往的旅游勝地旅游,事前要他們以《我向往的一個地方》寫一寫自己的強烈愿望,然后做成手抄報帶回家,打動父母,取得父母的支持才能夢想成真。學生都會主動了解想去的那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風物景觀,寫得情真意切。可以興趣激發(fā)表達欲望。課中可安排做游戲或做有趣的實驗,把表達的指導隨機安排于其中。
2. 指導表達方法。課標指出,“應抓住取材、構(gòu)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指導的途徑有,指導課中指導,面批時指導,講評課的指導和隨課文教學指導。指導課的指導,作文指導課,除了激發(fā)寫作興趣外,要進行取材指導、開拓學生選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舉法,例舉寫作材料,激發(fā)學生通過聯(lián)想從記憶倉庫中提取寫作材料。構(gòu)思指導,要引導學生想明白要告訴別人什么意思,哪些內(nèi)容寫具體,那些內(nèi)容少寫甚至不寫,要按照什么順序?qū)懖拍馨岩馑颊f明白等。起草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學生在起草過程中,教師要巡視,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要及時在班上做集體指導。面批時指導,要把批改作文的過程作為有效指導的過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幾個到十幾個同學。習作中有不足的,要讓他們明白缺陷在哪里;寫得好的,要讓他們明白好在那里,可以讓他們談談感受,這么好的作文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來的。講評課的指導,修改環(huán)節(jié),可側(cè)重放到講評課中。對選材、主要意思的表達,寫作的順序等,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以典型案例具體指導修改。對詞句方面的毛病,應要求學生按照批改提示自行修改。隨課文學習表達方法,是課標對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要求??梢砸徽n一得,或模仿課文的立意選材,或模仿課文的句式、細節(jié)仿寫,或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關(guān)鍵詞:團隊合作;習作質(zhì)量;提高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隨著基礎(chǔ)教育的課程改革,其閱讀質(zhì)量在不斷地提高。但縱觀我們小學生的習作,人們總是不甚樂觀,雖然我們也在做著學生多練筆方面的嘗試,但學生習作水平還是未曾明顯提高。本人以為多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習作,還不足以讓小學生的習作得以充分提高,如果能讓學生在習作中開展團隊合作,那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加強學生習作團隊合作需從素材積累上開始
我們能夠比較充分看到的現(xiàn)實是,所教的學生家庭背景不一樣,所接受的培養(yǎng)教育也不一樣。尤其是不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其現(xiàn)時的監(jiān)護者所重視的都是孩子的飲食起居,很少關(guān)注到孩子興趣方面的需求,因為,他們所經(jīng)歷的生活比較單一,所以作文素材也顯得十分貧乏。這就告訴我們,相當多的學生之所以在習作時動不起筆來,那完全是苦于“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從這方面看來,讓所有學生都去實現(xiàn)“有米下鍋”的習作局面,需要發(fā)揮群體力量,建立有良好素材積累的團隊,形成良好的互動優(yōu)勢。如,我們在學習相關(guān)的閱讀課文時,可以歸納出一定的主題。在形成學生正確感悟的基礎(chǔ)上,讓小學生也能夠圍繞此主題進行廣泛意義上的交流互動,就可以將我們生活中類似該主題的習作素材挖掘出來。譬如學習《姥姥的剪紙》,姥姥就用剪紙去拴住我小時候那幼小的心。那我們小時候,祖輩們憑借什么去拴住我們的心,體現(xiàn)出祖孫之間那濃濃的親情?大家暢所欲言,所交流的內(nèi)容也是那樣的有質(zhì)量。在交流中,一些學生受到很大的啟示。在平時,我們的祖輩們就是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上,關(guān)注著我們的成長。所以,我們應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留心、多觀察。在學生團隊交流的基礎(chǔ)上,恰時地組織學生練習以“親情”為主題的習作,正好是水到渠成。
二、加強學生習作團隊合作需從題材挖掘上思考
我們曾聽說過江蘇省2015年的高考作文試卷方面的信息,說一考生的《懷想天空》之現(xiàn)場作文,被當時的閱卷組長由起先的36分改判為54分。這18分之差的原因何在?從何永康先生所表述的內(nèi)容看,其作品之文筆不算一流,但是,考生所表達的是對一位農(nóng)民父親的真情,考生所感恩的是一個極為普通的農(nóng)民父親,這在人們比較普遍地缺失感恩之情懷的當下,考生能夠感恩農(nóng)民父親是多么值得我們大家去崇尚!由此,引起我們思考的是,小學生之所以沒有那廣泛的習作題材,其比較根本的原因是小學生把一些十分理想的生活中的素材就這樣白白地從自己眼鼻子底下溜走,更何談所能夠獲取到的比較理想的題材?那么,我們必須要做些什么呢?本人認為需要利用學生的團隊合作,去挖掘出自身生活周圍的習作題材來。譬如,在蘇教版之語文教材中,就有一幅這樣的圖,圖中內(nèi)容看似比較簡單,一只鳥兒不幸身亡,另一只鳥兒呆呆地站著,遲遲不離。習作教學時,如果我們僅僅比較簡單地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學生只會把站著的鳥兒之同情心寫出來,說那鳥兒是怎樣的不幸,說那鳥兒是怎樣的可惜。而在教學時,我們能夠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即讓學生聯(lián)系平時小伙伴之間的交往思考想象,挖掘兩鳥之間的情感,開展小組交流。那小學生則會產(chǎn)生,世間萬物都是有一定情感的這樣的感悟,我們必須在平時從相關(guān)動物的一些活動中,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有著跟人一樣美好的情感。
三、加強學生習作團隊合作需從習作交流處著手
小學生的習作經(jīng)過老師批閱后,幾乎無人問津。小學生自己看下等第,就已經(jīng)是不錯的了,老師的眉批和總批一般說來是誰也不去關(guān)注的。而對于十分渴望成功的小學生而言,這樣去習作,其促進之效果又如何呢?所以,平時的習作教學,需要通過學生的習作交流去形成學生團隊合作促進自身習作水準提高的活力。小學生是十分喜好交流的,但必須讓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平時的習作交流中,首先我們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技術(shù)將一個學生的習作呈現(xiàn)出來,然后自己窮盡自己的目光,去尋求學生習作的閃光處,并極力予以張揚。當一個個學生掌握了一定方法的基礎(chǔ)上,那也會憑著自己的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但我們也不能光顧對學生進行鼓勵,還應當正視其習作中的存在問題。但如果交流之措詞不妥,往往會挫傷一些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團隊合作效果不理想。所以,在習作交流的團隊合作中,我們要讓小學生謙卑一點,多讓小學生去學著以商量的口吻去指出相關(guān)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那樣存在問題的學生會比較樂意地接受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潤色。
應當說,在平時的習作中,利用學生的團隊合作,對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質(zhì)量已經(jīng)獲得了一定意義上的效果。但帶給筆者深入意義上的思考是,小學生習作質(zhì)量的提高永遠是那樣的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們必須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近年來,縣老年學學會聯(lián)合縣老干局、老齡辦、教育局等部門在城區(qū)中小學生中開展了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有無現(xiàn)實意義,如何在校園中開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今后應如何引向深入?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訪了縣城及周邊的幾所中小學,與參與這次主題教育活動的學校領(lǐng)導、教師、學生進行了深入地座談討論。集大家所言、所為、所思,匯集成《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思考》這篇文章,與大家共酌。
一、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現(xiàn)實意義
1、孝道教育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孝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傳統(tǒng)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中華民族成為禮儀之邦的內(nèi)在柱石,傳統(tǒng)孝文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基礎(chǔ)。在黨的十提出民族復興中國夢,構(gòu)建美麗中國的今天,大力弘揚和踐行孝道文化,對于煥發(fā)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進一步拓展中國幾千年孝文化的內(nèi)涵,豐富孝文化的內(nèi)容十分必要。只有加強青少年孝道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孝親敬老的優(yōu)良品質(zhì),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它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
2、孝道教育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需要。我國的老年人口基數(shù)大,如何解決好老年人的養(yǎng)老問題,將是我國21世紀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之一。在我國城鄉(xiāng)有著不同的家庭結(jié)構(gòu),在城鎮(zhèn),現(xiàn)在普遍的情況是“421”的家庭結(jié)構(gòu),6個大人愛著一個“小皇帝”,“愛小輕老”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很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淡化親情回報、缺少愛心,孝敬意識相對較差。因而應當以孝道為切入點,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個有道德良心的人。
3、孝道教育是解決青少年孝行缺失的需要。改革開放的推進,社會日益發(fā)展進步,使學校、社會、家庭無形中削弱了對傳統(tǒng)孝文化的教育。于是各種不良孝道觀越來越年輕化,使青少年孝道倫理缺失。青少年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只知自愛,缺乏大愛。這樣的思想傳承毒害的不是一代,所以加強孝文化教育是勢在必行。
4、孝道教育是激發(fā)青少年學生愛國熱情的需要。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一中國力量就包含了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的傳承,“小孝事親、大孝為國”。孝道教育從少小抓起,奉親敬老從小事做起,這是構(gòu)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是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社會、愛祖國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將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一份巨大的助推力。
5、孝道教育是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愛心的需要。青少年學生愛心品德的形成,應該由表及里、由親至疏、由家至國,從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做起,再將愛的感情如同水圈一樣,由小到大,一圈又一圈地波及開來。
培養(yǎng)孝心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知恩圖報的感恩之心。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父母感恩之心才會延伸到感恩社會,感恩祖國之情,從而才會使孩子放眼樂觀天下事,愛心善待世間人。
二、在校園中開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
(一)搞好調(diào)查
1、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家庭生活及孝親敬老表現(xiàn)的一般情況。我們通過在不同學校、不同年級召開多次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家庭生活的一般情況。通過座談交流,初步發(fā)現(xiàn)我縣城區(qū)各學校學生的家庭生活諸如親子關(guān)系等總體上基本是健康的、正常的,但在孝敬父母、長輩等道德表現(xiàn)方面,似乎與學校的教育要求還有相當?shù)木嚯x,一些在師生印象中在校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在家里卻未必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2、開展問卷調(diào)查。為了解學生孝親敬老的孝行表現(xiàn),我們又開展了各中小學全校性的問卷調(diào)查。我們將問卷內(nèi)容按“尊敬長輩”、“關(guān)心長輩”、“與長輩溝通”以及“分擔家務”四個部分,共設計了10個學生便于回答的“孝親”問題,在城區(qū)10所學校近500名學生中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經(jīng)過匯總分析,我們基本掌握了各校學生及部分家庭在孝親敬老方面的大體情況。
(二)問題分析
學生在“孝親敬老”方面存在的問題基本上分為“叛逆型、依賴型、奢侈型、自私型、冷漠型”等五個方面的問題。根據(jù)情況分析,我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認識偏差。相當一部分學生曾狹隘地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孝順父母。
2、知行脫節(jié)。多數(shù)學生知道體貼父母,關(guān)愛老人的道理,但缺乏行動的自覺。
3、認識錯位。大部分學生認為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自己還是學生,需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撫養(yǎng)、呵護,自己還沒有能力孝敬父母,等自己長大成人再盡孝也不遲。
4、認識失誤。相當一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一味迎合子女的無理要求,對子女只講付出,不求回報。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致于現(xiàn)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都是小事,長大了就會知道孝敬父母了。有了這種思想,家長就疏于對孩子的孝道教育,客觀地造成了孩子的不孝行為。
(三)幾點作法
針對上述情況,在對青少年孝親敬老教育中,我們不僅在認知層面上加強宣傳教育,更注意努力創(chuàng)設有效載體,搭建孝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平臺。
1、舉辦作文大賽,學生人人參與。為了更好地營造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縣老年學學會會同縣老干局、縣老齡辦、縣教育體育局共同發(fā)起,在縣 移動公司大力贊助下,于20__年9月舉辦了“移動杯”《鎮(zhèn)安縣首屆中小學生“孝親敬老”作文大賽》。這次大賽涉及了鎮(zhèn)安城區(qū)十一所中小學校,有9000余名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學會與各學校教師共同組織對優(yōu)秀作文進行了評選,并在縣二中召開一千多名學生、家長代表參加的頒獎大會,縣上四套班子的領(lǐng)導出席,對優(yōu)秀者進行了獎勵。這次活動,歷時一年時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guān)注,廣大師生普遍反映良好,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通過這次大賽,使孝道教育走進了校園,走進了課堂。使學校孝道教育作為學生德育的常規(guī)內(nèi)容,并納入了學校重要的議事日程。
2、利用縣關(guān)工委、教育局、科協(xié)、老年學學會聯(lián)合舉辦的《鎮(zhèn)安縣中小學生科普夏令營》主辦《孝親敬老》講座,用現(xiàn)實生活中孝親敬老的動人故事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
3、孝道文化進幼兒。2013年“六一”兒童節(jié)在縣欣星幼兒園、東坪春暉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獻孝心”活動。讓孩子們向長輩獻上自己繪的畫、擁抱長輩并親吻,使到場的幼兒家長激動得熱淚盈眶,感受到了孩子們對自己的孝心,也使幼兒從小受到孝道的教育。
孝道教育進校園活動的初步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少學生反躬自問,開始檢討和糾正自己在學習上、生活中的毛病和缺點。一些家長感動地說,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就是好,它使孩子們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立志讀書,報效國家。
三、孝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如何引向深入的思考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延續(xù)下去的德育工程,它沒有捷徑可走。怎樣才能使這項工作行之有效,對青少年愛心孝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抓好以下措施。
1、擴面延伸 在城區(qū)中小學開展活動的基礎(chǔ)上,著重抓好大賽的擴面工作,將大賽從城區(qū)中小學擴展到農(nóng)村中小學,讓全縣中小學生都參與其中。不僅將獲獎作文結(jié)集出版,還選拔出最佳習作的踐行者,在中、小學校巡回演講。
2、抓好基地 不僅組織作文大賽,而且要引導學生踐行,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每個學校在校園的相近社區(qū)、敬老院建立德育基地。學校與社區(qū)互動,定期組織學生為基地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困難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工作,如清掃庭院、整理房間、提水拾柴、清洗衣物等獻愛心活動。常年堅持,屆屆傳承,基地不變,讓踐行的學生爭心小使者、為老服務小義工。
3、開展“三進”
(1)孝道文化進課堂。各校以《孝道十八課》為基本教材,在政治和思品課上學習。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小故事詮釋了孝道的意義、功能。通過晨會、班隊會、辯論會、繪畫、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其中內(nèi)涵與闡明的道理。(2)孝道文化進家庭?!靶ⅰ蔽幕逃驹谟谑痉秱鞒?。從小在孩子以上中播下孝的種子,靠的是成人的示范教育,身體力行。為了讓的孝道教育走進家庭,每周末要求孩子回家后必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并做記錄,班里進行評比,以激勵孩子積極幫助家長做事的興趣。在學生家長中開展“夸夸咱家小孝星”的征文活動,評出優(yōu)秀者請進學校給學生演講。
利用特定節(jié)日、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每逢三八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感恩節(jié),學校倡導每個學生為這長做一件“感恩長輩”的事。(3)孝道文化進心靈。舉辦“學會感恩,立志成才”、“讓孝心飛揚”、“孝心,在這里閃光”的報告會。給孩子們的心靈播下孝的種子。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1.1授課形式單一,興趣銳減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講評式授課還主導著課堂。教師給定作文題目,大講特講如何審題、如何選材、如何立意、如何列提綱,之后找出范文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參考范文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學生寫出的作文大同小異,千人一面。這樣單一的授課形式,激不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為寫而寫,作文質(zhì)量肯定不高。
1.2作文遠離生活,毫無生機
作文寫作說到底就是運用平時所積累的各種素材,通過頭腦的加工、整合,變成完整文章的過程。作文中所運用的素材那里來?小學生不可能去憑空創(chuàng)造,都是從生活中點滴積累起來的。作文離不開生活,離開了生活的作文就如無靈魂的人一樣毫無生機可言??墒牵诂F(xiàn)在的小學生活中,作文教學被禁錮在課堂上,學生很少走出教室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只能在課堂上想象生活。所寫的作文也就沒有真情實感,有些習作甚至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jié)。
1.3閱讀與寫作分離,無話可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很重的分量。教師為學生分析文章從字、詞、句到篇章,生怕漏了一處,閱讀訓練從課內(nèi)到課外涉及眾多,作文也寫了不少,可是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不高。怎么回事呢?就是把閱讀和寫作看成不相干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分開教學。在閱讀訓練中沒有滲透作文訓練的指導,沒有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訓練,沒有學習語言的運用,造成學生寫作時無話可說的狀況。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2.1授課形式多樣化,拓寬寫作途徑
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除了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新外,還要做到授課形式的創(chuàng)新即授課形式多樣化,這是小學作文教學中很關(guān)鍵的一點。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出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意見,此外,改變傳統(tǒng)式的講評式授課,采用多種形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游戲式,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游戲能夠滿足他們愛玩的心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把游戲融入作文教學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組織一些講故事、猜謎語、成語接龍等活動,讓學生在玩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戲結(jié)束后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成作文,每次活動后學生寫的作文真是妙趣橫生、人物活靈活現(xiàn),讓人回味無窮。如成語接龍后寫出的《戲說成語》《成語之天地》等;采訪式,讓學生模仿小記者,采訪老師、家長或身邊的人物,并根據(jù)采訪所得寫成文章;情景式,如寫《感恩父母》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父母養(yǎng)育孩子長大成人的情景,將學生帶入情景中進行深入體會,并寫作。采取多樣化的授課方式,能夠激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寬作文寫作的途徑。
2.2觀察和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之一就是作文教學不應該限制在課堂上,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把作文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首先要學會觀察生活。人們認識事物首先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能力是一項最基本的能力,對小學生的寫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中,教師要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觀察順序,有條理、多角度的觀察事物。實踐證明,觀察得細、觀察得全面,才能積累好素材,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事物。其次要多體驗生活。作文和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風光,花草樹木、日月星辰都是寫作的素材。如寫《秋天來了》時,我把學生帶到校園里,讓學生親自觀察、體會,紛飛的落葉,花壇里,美麗的花都枯萎了,只有仍然開著,紅的,紫的,黃的,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有,等等都讓學生親自體驗到了秋天的魅力,學生筆下的秋天也是各具特色,真情實感也表達得淋漓盡致,比坐在教室里想象秋天來了的作文要豐富多彩的多??梢娮寣W生親近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積累鮮活的寫作素材,寫出好文章。
2.3整合閱讀和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為寫作積累素材,閱讀和寫作相結(jié)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文章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中,教師要把閱讀和寫作充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精美的語言、獨特的結(jié)構(gòu)、敘述故事的方式,體會語文的魅力所在,并將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做好課外閱讀指導。我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經(jīng)典段落,對于學生的摘抄的內(nèi)容定時檢查,先是小組內(nèi)成員間互相檢查,教師隨時抽查,真正做到將所摘抄的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同時我還定時開展讀書活動交流會,讓學生談讀書感受,對哪些文章、哪些段落、哪些詞句感受最深,深入分析這些文字打動自己的原因。也可以復述自己感受最精彩的故事。熟讀,廣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將閱讀和寫作積累起來提高寫作能力的關(guān)鍵。
3.總結(jié)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我們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要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為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陳紅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小議[J].新課程?小學,2014(3)
一、“感恩”思想滲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曾經(jīng)唱紅了大江南北,也走進了許多人的心靈。學會感恩是一種美德,作為小學生來說,存有感恩之心對于成長是非常有益和需要的。語文是最富有人文色彩的一門學科,小學語文課本中潛隱著較為豐富的感恩教育素材,而這種“恩”的表現(xiàn)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父母之恩,師長之恩、朋友之恩這樣個人之間的情愫,更有自然之恩、社會之恩,祖國之恩這樣的“大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已成為培養(yǎng)小學生感恩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并非所有的課文學生都能讀懂之間的意義或主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注意點撥抑或是以身作則的熏陶感染,讓感恩的因子如春風細雨般慢慢滋潤到學生幼小的心田。如可以利用古詩《游子吟》的教學,來進一步闡釋母愛。在授課中,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詢問來循循善誘:“當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呢?當你早晨上學時,媽媽對你說的一句關(guān)愛的話語是什么?當你失落的時候,媽媽又是怎么樣鼓勵你的呢?”在這樣細細的溫語中,讓學生回味感受母愛的溫暖與偉大,發(fā)覺母愛的無私。而在教授《難忘的一課》這類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反復朗讀文中那充滿激情的語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睆亩寣W生在內(nèi)心引起共鳴,從而燃起心中那份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深刻體會海峽對岸,臺灣師生的那種深厚的愛國情意與強烈的民族精神。
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語文課本入選的文章,語言十分規(guī)范,體裁形式多樣,結(jié)構(gòu)也是非常嚴謹?shù)?,這些篇章不僅反映出了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環(huán)境與精神,更是作者社會理想與人生態(tài)度的一種折射。文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因子,是中華民族及世界人民美好情感精華的濃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些文章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是不能夠完全理解和感悟的,同時應試教育的觀念也造成了小學生在情感體驗上的匱乏。作為小學生的成長階段來看,他們比較能接受的更多的是感性直觀的內(nèi)容,“多媒體”教學的引入,正好彌補了語文課堂“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不足,其可以生動的展示故事情節(jié)和豐富的人物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在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下成長。如在教《九色鹿》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伊始設問:“你們見過九色鹿嗎?你們聽說過有關(guān)九色鹿的傳說嗎?”大部分學生可能回答“沒有!”這時,教師可以展示圖片解說“這有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森林的深處,可以看到若隱若現(xiàn)的幾個影子……”接著可以再配上歡快悠揚的樂曲解說:“同學們看到了嗎?美麗的九色鹿正在向我們跑來……”。學生邊欣賞美景,邊聆聽《九色鹿》的課文朗讀錄音,便會有種身臨其境之感,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因素被調(diào)動起來,心理的愉悅感隨之升起。
三、教師的激勵
小學生的心智成長處于萌芽階段,需要老師及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才能形成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如果一味的批評與否定,那么對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以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會起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教師這樣說:“你太笨了,這個也不會做?”“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昨天的作業(yè)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做?”“像你這樣的木頭腦子,以后能有什么出息?”這些的語言會嚴重的傷害學生幼小的心靈,也有損教師的形象。其實,作為小學生來說,需要更多的是肯定與激勵,這樣才能燃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對學生的激勵與暗示,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對學生說:“老師相信,你一定會努力的!”“你在老師的心中是最棒的!”“老師非常希望你能按時的完成作業(yè)!”對于一些作文寫作比較有困難的同學,在寫作的評語中,我們也要給學生以信心,如可以這樣表述:“你的努力,老師能看到,相信自己!”“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給自己以信心,加油!”這樣,學生的信心會在教師的激勵中不斷的增強。從而努力做一個勤奮努力、善良誠實、積極樂觀好學生。
四、注重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句名言很多人非常熟悉。因此,作為展示中華精神,作為母語教學的語文科目,更應該注重“美”的熏陶與培養(yǎng),學生不僅僅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去發(fā)現(xiàn)美。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如:在學習了“鯊魚”這個詞以后,可以讓學生從《動物世界》《十萬個為什么》等書上去尋找相關(guān)的資料,然后互相交流心得,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在這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我們也可以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的主題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閱讀更活、更新的內(nèi)容。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除了圍繞主題收集資料,開展閱讀活動并交流活動外,可以引導他們對所閱讀的材料作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在這種的鍛煉中,學生的審美經(jīng)驗會不斷得到提升,對于事物事件的判斷力也會不斷增強。
美,無處不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引領(lǐng)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進入美的世界,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景瑞著《我的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思想與藝術(shù)》.
[2] 雷玲主編《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