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范文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伯牙絕弦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第1篇: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范文

針對課文中的“善”字,兩教師有不同的教學設計:

【案例一】

(1)課文中還有一個關鍵字“善”,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讀句子。

(2)“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表現(xiàn)了他們的什么感情呢?(知音)

(3)用自己的話說說知音相遇的那份欣喜。

【案例二】

師:課文中的“善”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生:四次,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能具體說說嗎?

生1:前面的兩個“善”字應該是“喜歡”的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字應該是贊美之詞,有夸獎的意思。

生2:應該是“啊”或“好啊”的意思!

師:后面的兩個“善”字除了“好啊”還可以怎么說?能不能用現(xiàn)代漢語說一說?

生:真了不起啊!

生:非常棒??!

師:的確,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其他同學讀懂了什么?

生:我認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意思是說,伯牙鼓琴時,心里想著高山,旋律里面自然出現(xiàn)了高山的情景。

師:說得真好,我要忍不住對你說“善哉”。

生:我讀懂了“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意思。他們倆是最好的朋友,也就是所謂的“知音”。

師:的確,一個善鼓,一個善聽,只有知音才會如此默契。伯牙的琴聲里肯定不僅僅是高山和江河吧?想一想還會有哪些景色?

生:還會有鳥語花香。

生:還會有綠油油的春天,還有白茫茫的冬天。

師:是啊,也許他的琴聲還表現(xiàn)了“清風徐徐、皎皎明月”?,F(xiàn)在你就是伯牙,我們都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

生: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第2篇: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范文

一、朗讀方法

1.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是感情朗讀的前提,理解感受越深刻,越能讀出感情來

教學設計以及課堂引導應該考慮到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充分的理解感知。一般來說,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者借助圖片、音樂等多媒體輔助手段,讀寫結合訓練等都是促進課文內容理解感受的好方法。

2.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尋找一個恰當?shù)那腥朦c進行朗讀指導

比如執(zhí)教《去年的樹》時,在讀鳥兒和樹根的對話時,一個女學生深情并茂地朗讀,語氣那樣的著急,那樣的迫切。當時馬上反問學生:“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急,這么快?”或者“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學生回答:“因為大樹和鳥兒是一對好朋友,大樹不見了,小鳥很著急,而且小鳥還答應過大樹給它唱歌呢!”這樣,朗讀指導就得到了很好的歸位。而后面的兩處鳥兒焦急的問話,可以全部一起展示,把鳥兒一次比一次著急的內心世界釋放在學生面前。同時,老師可以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它們串連在一起,這樣可以更直接,更快地讓學生走進文本。

3.要重視朗讀的形式多樣化

通過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配樂讀等,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應該注意加強個別朗讀指導。齊讀、分角色讀只能夠起到營造氣氛、促進課文理解的作用,因為有部分學生在齊讀中是濫竽充數(shù)的。在個別朗讀中,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才會使朗讀水平有所提高。

4.重視朗讀的層次性

每次朗讀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學設計和老師的引導應該有層次,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在情感上有一個升華,如聽一位名師執(zhí)教的《伯牙絕弦》一課,導入之后,讓學生大聲讀三遍課文,前兩遍把字音讀準,第三遍對照注釋讀,然后多媒體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課文,學生再讀。在學生理解文意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每次的要求都不一樣,這樣學生的朗讀會一次比一次好,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棒。

以上談了朗讀方法的指導,而朗讀評價則更應該受到重視。

二、評價方法

評價包括老師、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老師的評價語必須做到有效,充分發(fā)揮激勵、引導、點撥、組織管理等作用,能夠針對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的示范,這樣評價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教師要豐富對學生朗讀指導方面的評價語,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那么怎樣評價才有效?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翻閱《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你會發(fā)現(xiàn),在九年一貫的課程目標中,沒有哪一個目標能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那樣被反復強調。讀正確就應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字詞,還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流利是在正確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流利地讀主要是不斷讀,不讀破句。讀正確、流利,要做到嚴字當頭,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要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qū)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就并非易事。所謂有感情地讀,是指在朗讀中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簡言之,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是有感情的朗讀! 那么老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時就要針對這三方面,做到有針對性。如,“你今天讀的真好,沒加字,也沒漏字。”又如在講授《驚弓之鳥》一課時,有個老師這樣評價學生:“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自信的更羸”,等等。總而言之,教師要根據這三方面的要求來評價,時間長了,生生評價自然就能落到實處。

第3篇: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范文

普通高校 音樂欣賞課 文化內涵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不只以培養(yǎng)專業(yè)音樂人才為目標,更要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作為首要任務,正如《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中指出:“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薄度珖鴮W校藝術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紀要(2010年10月)》對此也總結道:“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同樣都是教育方針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重視德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準;不重視體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身體健康;而不重視美育,損害的則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影響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美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內容,藝術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作用,對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庇纱丝梢姡谄胀ǜ咝R魳沸蕾p課程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有意識地滲透相關文化內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音樂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廣泛的概念,《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文化”的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對“音樂”的解釋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它最基本的要素是節(jié)奏和旋律。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門?!?從廣義上來說,音樂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是文化概念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正如“音樂作品既構成特定文化的信念和價值,又被特定文化的信念和價值(言語的和非言語的)所構成”①所闡釋的,作為文化組成部分的音樂,既是社會生活、人類情感的信息載體,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生活和人類情感,從而影響社會風尚和人們的心靈境界。

本文所講的在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文化內涵,并不否定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事實,而是要強調針對普通高校的教學特點和教育目標,在音樂欣賞課中合理地、適當?shù)貪B透更多與音樂相關的其他門類的文化信息,諸如歷史、文學、哲學、美學和其他藝術門類,以及音樂本身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二、賦予音樂欣賞課以文化內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大學階段專業(yè)細分的學習特點,使得學生們渴望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信息以充實自己的心靈和頭腦,而學習經歷和年齡特點決定了高校學生具有更強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更多并適量地滲透文化內涵是可行的。

音樂欣賞課中滲透文化內涵,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與其他相關文化信息的聯(lián)系和比較,加深對所欣賞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其審美能力;同時也可以以音樂為著眼點,用更多的文化信息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啟發(fā)多元思維,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這也與《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2010年)》提出的目標相一致,可見,在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文化內涵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在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文化內涵

如前所述,在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滲透文化內涵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那么對于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改變思路并改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文化內涵的滲透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核心問題。下面,筆者就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欣賞》授課為例,探討一下賦予音樂欣賞課文化內涵的教學思路。

第一,在教學中可以滲透相關的文學信息,如欣賞古琴曲《陽關三疊》,可以邊聽音樂,邊以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作為導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古人送行時的離愁別緒。進而再通過音樂實踐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學唱琴歌《陽關三疊》。通過詩歌的導入不但迅速拉近了學生和音樂的距離,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精髓,聯(lián)想到“楊柳代表惜別”等傳統(tǒng)習俗。這樣的音樂欣賞更加立體豐滿,吟唱琴曲也會促使學生的欣賞更加投入。

第二,通過與相關文化現(xiàn)象的對比,可以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更加鮮明。例如,在講授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特質時,可以參照中國舞蹈及書法等藝術門類加以闡釋?!扒A、擰、傾被人們看作是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形態(tài)和語匯”②,中國的漢字也常常出現(xiàn)橫折、撇、捺、豎彎勾等筆畫造型,給人的感覺就是彎曲、柔韌,這恰似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中揉弦、壓弦時所出現(xiàn)的迂回的音響效果。如果單聽音樂,雖然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這種特殊音效也會有所感受,但仍然只是停留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層次,通過上述相關文化信息的滲透,學生會立刻心領神會,對音樂文化的理解更加明了。

第三,通過對相關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的滲透,加深學生對于音樂文化的理解。例如:對“伏羲伐桐創(chuàng)瑤琴”和“昔神農氏繼伏羲而王天下,上觀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等神話傳說的介紹,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在遠古時代不只是供人們娛樂的,更主要是通天應地取悅神的媒介。古琴音樂因不太符合青年學生的聽覺習慣而被認為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此時,適時引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文人音樂重在抒懷詠志、娛己不娛人的精神品質,理解了這層文化含義之后,學生便會努力去尋找這種精神上的共鳴,而不只停留在音響和旋律的求同上。

第四,通過對哲學美學精神的滲透,提升學生的欣賞層次。例如,在欣賞新民樂代表作品阮曲《閑云孤鶴》時,可以結合作品,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對“孤”“獨”“絕”的追求,詩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引導學生去理解“在中國哲學中,空代表一種重要思想……中國藝術側重于展示這個空虛世界所包含的內容”③。這樣,學生們更容易理解音樂作品中“大音希聲”的美學追求,從而把對于音樂作品的欣賞和把握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第五,教師對學生還要做到用心觀察和引導,通過命題式的分小組討論、學生發(fā)言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這種形式,能夠促使學生思考更多問題,翻閱更多資料,啟發(fā)學生的多元思維,引導學生看到生活中曾被忽視的美好和感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形成用藝術文化武裝自己的意識,培養(yǎng)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

在改善和運用上述教學方法的同時,音樂欣賞課堂還要注意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學校應盡可能為音樂欣賞課提供專用教室,教室的布置、裝飾要充分展現(xiàn)文化氣息,而授課教師在課件的制作、語言的講述、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等方面,也要注意營造高雅的、更貼近學生的文化氛圍,使得學生無論是感官還是心靈都被藝術文化氣息所圍繞,在音樂世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絢麗多姿,學生才會從主觀上更加愿意走進優(yōu)秀的藝術文化世界。

四、滲透文化內涵的音樂欣賞課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音樂欣賞課是以音樂欣賞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而達到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因此,音樂欣賞課始終要以音樂為主體,不可以主次顛倒,喧賓奪主,讓其他門類文化內容占據主導地位,而減少音樂本體方面的內容甚至使其退居次要地位。對于音樂內部要素的解析和理解仍然是欣賞音樂作品的基礎和前提。

其次,文化內涵的滲透,既強調了文化內涵,也強調了滲透,所謂滲透,就是要將文化與音樂相融合,結合具體音樂作品,闡釋音樂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并將文化滲透貫穿于音樂欣賞課的始終,而不是講文化就單講文化,講音樂就單講音樂,或者是把文化部分單獨提煉到一兩堂課來講,其余課時再純講音樂。只有滲透融合,才能真正發(fā)揮文化內涵在音樂欣賞課中的作用。

當前,舉國上下全力推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全社會共建文化強國,普通高校作為教育的重要陣地,積極響應號召并將文化內涵貫穿于教學始終是義不容辭的。文化內涵的滲透能夠使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更加具有質感,對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維?埃里奧特.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173.

[2]管建華.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