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桂林山水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第1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分析學情為分層教學設計奠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開展分層教學,必須對當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學情進行甄別,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在備每一課前,我們都需要根椐教學內容,以當前學情為基礎,針對差異性學生設定學習目標、能力目標、學習方式方法,為課堂分層實施做好鋪墊。

如在古詩《望洞庭》備課時,教師依據(jù)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將本課的學習目標分為三個層面。在教學過程上,相對應的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會讀古詩中的生字新詞,在理解詞意的前提下,理解詩句的意思;第二層次,在理清作者寫作思路的基礎上,走進作者的精神生活;第三層次,品析詩文,體會詩中透露出的真情實感。以上三個層次分別對應班級中學習能力一般、良好、較好的學生,這三個層次就像游戲中的闖關一樣,從易到難,如果有學生能力提升較快,也可以開展跨躍式學習,形成基礎的情況下,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雖有挑戰(zhàn),但更有趣味,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必將提升個人能力水平,促進最優(yōu)化發(fā)展。

捕捉重難點,明確目標導向

教師在設計分層教學時,一定要仔細研讀教材,理清所教內容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教學中如何來突出重難點,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導向。在《桂林山水》一課學習前,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本課的重難點,隨后再進行分層學習任務的分解。如一位特級教師提出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景色之美。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表達的方式。依照這樣的重難點,他將自己的這節(jié)課有機分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讀課文,理清層次,了解第二自然段是寫桂林的水,而第三自然段是講桂林的山;第二部分,通過對重點段落的學習,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特點,漓江的水靜、清、綠,桂林山的奇、秀、險,整個桂林猶如一幅完整而美麗的畫卷;第三部分,透過課文對桂林山水的特點描寫方法,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對重難點的把握給予更多的重視和肯定。尤其是將“分層教學法”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后,更是必須對重難點劃分工作特殊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所給出的教學結構、教學層次更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分?悠蘭厶逑擔?架構教學模式

第2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結尾藝術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84-01

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強調:“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币惶贸晒Φ恼Z文課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如同一本精彩的小說,不僅要有引人入勝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而且也應該有一個讓人感到韻味無窮的“結尾”。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里,結尾所占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舉足輕重,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它能幫助學生整理概括,加深感受,深化認識,鞏固記憶;它還能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熱情。通過反饋,引導學生沖刺,有可能使課堂教學出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正確的觀點,并在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方面得到發(fā)展,完成《大綱》提出的語文教學的任務,就要在課堂教學中下功夫,課堂教學的成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對語文課的結尾藝術,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 激勵式結課

教師在即將結束教學時,以意味深長的話語厚望于學生,打動學生心扉,留下難忘的印象。如教《趵突泉》時,講讀完課文后教師小結:“趵突泉美麗極了,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將相前往觀賞??墒?,現(xiàn)在的趵突泉沒有課文所寫的那樣美麗了。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麗的趵突泉水小了很多,有的小泉也干涸了,真是可惜??!祖國的名山名水需要我們好好地保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護,希望你們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把我們美麗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苯處煹那榫w感染了學生,這種結尾留給學生的印象是深遠的。

2 歸納式結課

歸納式結課要求教師對課堂內容進行小結,主要是對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進行歸納,使學生加深理解,進而完全掌握。如在教《景陽岡》時,教師這樣設計:“《水滸傳》不愧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景陽岡》這個故事中,作者用神來之筆,抓住了人物的特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塑造了一位勇敢機智、武藝高強、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打虎英雄。”通過老師歸納式的結語,學生對武松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3 延伸式結課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已經(jīng)取得了某一方面的知識時,為了加深拓寬學生的視野,經(jīng)常要跳出教材,把他們的目光引向課外更深更遠的空間。上《白公鵝》一課,教師這樣結尾:“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白公鵝走路的姿態(tài)和平時的活動特點,你還想了解什么問題?”學生爭著回答。趁學生興趣正濃,教師建議學生可組成小組,共同探討研究種子發(fā)芽、母雞生蛋等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很自然地溝通了學生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而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能力。

4 啟發(fā)暢想式結課

這是教師們常用的一種課堂結尾方法。這種方法并非課文前面情節(jié)的延伸,而是在學生學完課文后,作為一種設想,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和拓展性,而有意識地設計的一個訓練環(huán)節(jié)。人教版《窮人》一文,主要講了漁夫和桑娜這對窮夫妻不顧辛苦勞累主動照顧鄰居西蒙死后留下的兩個孤兒的故事。針對文章非常富有戲劇性的結尾: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教師設計了以《桑娜拉開帳子后》為題,展開豐富想象的結課法。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了合情合理的想象。通過這樣的課堂結尾,不僅深化了文章主題,豐滿了人物形象,而且鍛煉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會有極大地促進。

5 辯論式結課

教師在結束課文教學時,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一些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索,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高的層次延伸。人教版《灰雀》一課寫的是列寧和一個小男孩對待灰雀的故事。文中很多地方直接描寫了列寧是如何喜愛灰雀的,卻沒有直接寫小男孩是否喜愛灰雀。教學該課時,教師給學生留下如下思考題:小男孩喜歡灰雀嗎?為什么?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持男孩喜歡灰雀的態(tài)度,另一組持不喜歡的態(tài)度,他們反復討論,積極發(fā)言,課的結尾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辯論現(xiàn)場,學生妙語連珠,課堂氣氛非常熱烈。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組織語言,并尋找理由支撐自己的觀點。在課堂結尾的字里行間,通過辯論提供給學生聯(lián)想、思索的余地,使課文內容更耐人尋味。學生在相互交流辯論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共享語言帶來的美的享受,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6 欣賞式結課

第3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閱讀;語文教學;活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指明了方向,語文閱讀教學以課堂教學為支點和陣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那么,如何讓閱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彰顯活力呢?首先,加強課堂管理,調控課堂節(jié)奏。把握好時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其次,利用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傊?,新課程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只要我們努力,大膽地實踐,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在反思中創(chuàng)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加強課堂管理,調控課堂節(jié)奏

教師只有在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重點、難點的基礎上,才能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思路清晰地教學,才能在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中進行。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把握好時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專注度。要求我們在安排內容時應錯落有致,時間分配大體適當,平緩中有,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夜鶯的歌聲》這篇課文,在設計教學時把教學重點應放在品讀、研讀和美讀上,讓學生透過人物言行在朗讀感悟中體會人物形象;然后,引導學生在自讀基礎上先畫出小夜鶯言行的句子,邊讀邊想象小夜鶯這樣說、做時的心里是怎樣的;敵人聽了小夜鶯的話,看見他這樣做,會怎樣想;接著進行討論:小夜鶯為什么要這樣說、做?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最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在畫、讀、想、議中對小夜鶯的機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

二、利用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并能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耳、動腦,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同時,根據(jù)教學活動進展的需要,通過電教媒體、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fā)性的提問、富有感染力的導語,讓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特定情境中,擔當角色,扮演角色。如學習《桂林山水》時,我先在課前搜集了一些桂林山水的美麗圖片,在導入新課時,采用了情境導入法,并說今天我們要去游覽我們祖國美麗的大好河山。讓學生根據(jù)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來描述桂林山水的美景,然后再設置懸念:作者又是如何來描繪這一美景的呢?他的語言和你的有哪些不同?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課文中,調動起了學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每個學生的生活感受和體驗都不一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鼓勵學生對課文有個性的閱讀。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同時,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提出的問題充分思考后,在已有的經(jīng)驗和知識的積累基礎上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出現(xiàn)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如對課文中重要的問題,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對比,把文本的內容另作解讀。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討論爭辯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在學習《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說: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但是,有幾個學生卻回答的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這一回答引起了學生激烈的爭辯和討論,并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然后,我在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讓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更全面、正確的理解。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還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展現(xiàn),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4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一、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讀”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抑铝τ谶\用信息技術的作用促使學生樂讀、讀會、會讀,使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狀態(tài)下讀“得”其樂,讀“得”其法。我們嘗試在不同階段恰當?shù)亟柚畔⒓夹g,使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1)預習階段

激勵學生在讀文本的基礎上,運用電腦網(wǎng)絡查閱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2)閱讀理解階段

此階段,學生對文本完成了由認讀到理解再到感悟、欣賞、積累的過程。信息技術的參與加速了這一過程,并提高這一過程的質量。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在理解文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一難句時,我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的漂亮畫卷,再配以一些令人賞心悅目的曲子,讓學生邊欣賞,邊展開想象,使學生仿佛親臨桂林,置身于漓江之上……從而達到了誘導學生入境悟情、化難為易的教學效果。

(3)拓展階段

如《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來介紹它輝煌的過去,對于它毀滅的過程只用了一個短小的自然段、三個簡短的句子來介紹?!皥A明園到底是怎樣毀滅的?它原來所收藏的奇珍異寶到底有多少?現(xiàn)在又流落在何處?”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提出以上幾個問題,并誘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己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他們從散落在英、法、美等國各大博物館中的收藏談到了圓明園的建筑歷程,談到了兩次對圓明園的野蠻洗劫以及喪權辱國的“”等等。借助網(wǎng)絡資源,孩子們仿佛打開了一部關于圓明園的百科全書。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在學好文本的基礎上自由安閑地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遨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思”

朱熹說:“讀書要做到三點,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弊x書“三到”之中,心到最關鍵。也就是說,讀書要一邊讀一邊想。如何提高學生讀書思考的積極性,提升思考的質量,降低思考的難度,我力圖借助媒體的參與達成此目標,并有了一些收獲。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誘發(fā)思維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能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我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海底奇形怪狀、瑰麗無比的珊瑚和那些見也沒見過的形態(tài)各異的魚兒。視頻的播放,創(chuàng)設了情景,由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種教學活動自始至終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2)突破知識難點,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仍以《海底世界》為例,本文的重難點是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就以突破這些難點為內容,把學生帶入神秘的海底。

①化虛為實,啟發(fā)學生對課文中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的理解。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先問:“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學生馬上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庇谑牵疫\用多媒體模擬出海底動物的各種聲音,讓學生仔細聽。學生聽后說:“老師為什么不把聲音調大一點?我們聽不清楚?!薄澳蔷蛯α?,因為它們在‘竊竊私語’嗎。”我笑著說。

②化靜為動,強化對課文重點詞、句的訓練。第四自然段中描寫的幾種動物:海龜、梭子魚、烏賊、章魚……學生對它們的樣子、特點都不熟悉,存在很多疑問:“海龜為什么爬得這么慢?梭子魚是什么樣子的?烏賊和章魚怎樣區(qū)分……”于是,我就讓學生上網(wǎng)到“海洋資源”查找這幾種動物的資料。最后,我扮演《海洋日報》的記者和學生分組扮演的幾種動物進行對話,讓學生通過說、演換詞等方法,有機地解決課文中的難點。

三、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交流”

課堂上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思維碰撞中不斷收獲知識、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參與會使此過程更加開放、活躍。

四、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寫”

在閱讀教學中,依據(jù)教材找到由讀到寫的訓練點,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使學生愛寫、會寫。如教學《丑小鴨》一課,設計“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我說:“變成了白天鵝的丑小鴨開心地拍拍翅膀飛上藍天,這時,地上的鴨子、公雞、獵狗都仰望天空發(fā)出一聲聲贊嘆。孩子們,此時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他們說吧!(出示:我想對鴨媽媽說——我想對鴨哥哥、姐姐說——我想對鴨子、公雞、獵狗說——我想對農(nóng)夫說——我想對丑小鴨說——)請你自選一個內容,將想說的話寫出來吧!”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再度與文本做深層對話,讓心靈去感動心靈,讓生命去感動生命,并將感動溢于筆尖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第5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摘 要]教學設計要從“設計教”向“設計學”轉變。《寫導游詞》的教學設計要圍繞“世界遺產(chǎn)”“寫導游詞”和“模擬導游”三個關鍵詞展開,并精簡與整合,因此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關注他們閱讀和習作的起點,探尋合理科學的學習路徑,融通閱讀與習作、指導與評改。這樣,才能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凸顯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教學設計 定點 尋徑 融通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1-015

《寫導游詞》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內容。教材中僅有這樣一段文字:

“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我們來寫寫介紹‘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先確定自己要介紹哪一處‘世界遺產(chǎn)’,然后選取最有特色的內容向大家介紹??梢灾v景點風光,也可以講與景點有關的故事、傳說,還要提示參觀游覽的注意事項。寫好以后,可以根據(jù)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

初讀這段文字,“世界遺產(chǎn)”“寫導游詞”“模擬導游”這幾個關鍵詞引人注目。 基于這樣的理解,試教時,先讓學生互相說說自己熟知的世界遺產(chǎn),然后用導游詞的形式介紹一處世界遺產(chǎn),最后設計黃金線路,模擬導游進行講解。三大板塊貌似有條有理,結果處處使力處處不得力,學生對“世界遺產(chǎn)”一知半解,寫導游詞倉促為之,模擬導游更是走過場。課后反思,從教的角度設計教學,求滿求全是課堂崩盤的原因所在。那么如何將“設計教”變?yōu)椤霸O計學”?三個關鍵詞孰輕孰重?又該怎樣將教學內容進行精簡與整合?在專家們的引領下,仔細推敲,反復揣摩,努力踐行生本課堂的理念,慢慢探尋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一、關注三個起點

“學為中心”的課堂,應該從兒童的實際出發(fā),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起點,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我們經(jīng)常說:教學要基于學生的學習起點。經(jīng)過不斷的推敲、琢磨,我們發(fā)現(xiàn)“寫導游詞”的教學,應關注學生三個方面的起點,而后定位教學原點。

(一)關注兒童的生活起點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學生的習作離不開他們個性化的生活。寫導游詞,是一項非常生活化的習作內容。學生要介紹的景點應該是他了解的,感興趣的,最好是他游覽過的,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如果讓孩子去介紹他自己都不清楚的地方,語言肯定是蒼白的,表達肯定是假意的?!皩憣в卧~”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基于學生生活的。杭州的學生往往會介紹西湖十景,而北京的學生往往會介紹萬里長城、北京故宮。

桂林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百里漓江、龍脊梯田、象鼻山、銀子巖……美景環(huán)繞著城市,城市擁抱著美景。賽課的會場國學堂就在靖江王府之內,場外就有著名景點獨秀峰。在這樣的一座城市,寫導游詞何必舍近求遠,硬要拽著“世界遺產(chǎn)”這塊招牌不放手呢!再說“桂林山水”也在世界遺產(chǎn)之列。在桂林上課,就應該讓孩子們推薦桂林的景點,寫一份桂林景點的導游詞,感受家鄉(xiāng)桂林的美。

(二)關注兒童的閱讀起點

閱讀和習作是語文學習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閱讀積累在很多時候會延伸到習作中,而習作需要從閱讀中源源不斷地汲取養(yǎng)料?!皩憣в卧~”這一習作與寫景類文章相關,又有別于寫景。對于本次習作,教參提出“要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和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實用的語言”。這是典型的閱讀與習作的銜接。人教版教材在本次習作之前圍繞“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安排了《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三篇課文,就是為寫導游詞做準備。而桂林的孩子使用的是語文S版教材,這三篇課文在該版本沒有編入。瀏覽了語文S版教材,發(fā)現(xiàn)在三年級上冊以“祖國山河”為主題編有《廬山云霧》《錫林郭勒大草原》和《趙州橋》三篇課文。除了這三篇課文的閱讀,學生在課本中、在課外還有大量的寫景類文章的閱讀,所以,對直接描寫景點風光應該不是難點。很多孩子從小就是聽故事、讀故事長大的,有的還熱衷于編故事、講故事。如果學生選擇介紹有關景點的故事傳說,應該有更扎實的閱讀基礎?;谶@樣的閱讀起點,“寫導游詞”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讓學生掌握導游詞的表達特點。

(三)關注兒童的習作起點

關于“寫導游詞”,課本中提示“可以講景點風光,也可以講與景點有關的故事、傳說,還要提示參觀游覽的注意事項”。這只是在習作的內容上作了要求。導游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導游詞有什么特點?學生寫導游詞應該寫到怎樣的程度?在閱讀了大量文獻資料后,終于在《大學語文》中找到了比較全面科學的介紹——《導游詞及導游詞創(chuàng)作》。書中對導游詞是這樣定義的:“導游詞是導游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吸引和招徠游客的重要手段?!?文中對“導游詞”的創(chuàng)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語言詼諧、幽默和具有詩歌音樂美,靈活運用各種修辭和表達方法”等。這是大學語文的要求,小學語文又該如何處理?基于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習作水平,反復研究之后,確定指導習作時應該緊緊抓住導游詞“講究口語化,注重互動交流”的特點。另外,四年級上冊還處在習作的起步階段,因此,本次習作的目標是學生能夠按照要求寫一段導游詞。

二、探尋最佳路徑

(一)前置學習做準備

前置性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性差異,有利于教師基于學生的真實起點組織教學?!皩憣в卧~”的教學,如果僅僅在課堂上讓學生回憶參觀游覽的某個景點來進行習作,要想取得教學的成功是相當困難的。如果由教師提供某些景點的風光介紹或故事傳說展開教學,學生面對的是他未必熟悉或未必感興趣的內容,想要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也是困難的。同時,這樣做法跟當下倡導的“生本課堂”的理念也是相悖的。因此,根據(jù)《寫導游詞》這一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桂林學生的學情編制了《桂林景點資料收集單》,讓學生提前一天完成。

桂林山水甲天下。你覺得哪兒最值得游覽?請推薦桂林的一處景點,并完成資料收集單。

1.我推薦游覽的一處桂林景點是 (填景點名稱)

2.我重點收集了:(選擇一項在括號里打“√”)

景點風光(?。?景點故事、傳說(?。?其他(?。?/p>

3.我能把收集的資料整理成100字左右的文字。

課始,呈現(xiàn)學生推薦景點的統(tǒng)計,讓學生感受到那一個個景點是他們真誠用心推薦的,一個個數(shù)字是他們自主學習的結晶。這既是對前置性學習的回應,又是對課堂學習的驅動。習作前,展示優(yōu)秀的資料收集單,并對學生收集整理的資料進行梳理,分類羅列給予表揚,這樣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習作興趣。習作時,有了這一“前置性學習單”的支撐,大大降低了寫導游詞的難度,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尋方法

通覽教師的習作課,往往會從“習作提示”入手,通過引導學生對“習作提示”的閱讀、討論、分析,明確習作的內容和要求;然后,教師再根據(jù)習作的內容和要求對學生進行作前指導。這樣的做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的學習。如何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作用,從“教而學”走向“學而教”呢?在“寫導游詞”的教學中,又該從怎樣的途徑讓學生明晰習作的內容,掌握導游詞的習作特點呢?

首先,制作了一段介紹“趙州橋”的導游講解視頻讓學生欣賞,使學生對導游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出示課文《趙州橋》相應片段,架構起習作與閱讀的鏈接;最后,同時呈現(xiàn)趙州橋課文片段與導游詞,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①比一比,導游詞和課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②比一比,導游詞和課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讓學生小組探究。

學生經(jīng)過對比探究,不僅明白了導游詞的習作內容,而且了解到導游詞最大的特點是導游與游客的互動交流,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導游與游客交流的方式有歡迎、指示、提醒等,發(fā)現(xiàn)導游在介紹時經(jīng)常會用自問自答的方法引起游客的注意,引導游客參觀游覽。

這樣的教學,學生通過與同伴一起探究、討論,對有關導游詞的知識了解逐步深入,對導游詞的表達特點逐步明確,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個別學生回答的策略,使得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學習的全過程,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提升全體學生的能力有比較好的效果。

(三)分層習作自主選

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應該是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課堂。那對四年級的學生“寫導游詞”應該提出怎樣的要求比較合適?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興趣點也不盡相同。于是,在反復研究之后,設計了分層習作的要求:“請選擇一項內容寫導游詞:①把自己收集整理的資料,寫成導游詞,可介紹景點風光或景點的故事、傳說等;②把自己收集整理的資料,寫成導游詞,既介紹景點風光又介紹有關景點的故事、傳說等?!?/p>

這樣的要求,通過一個“或”字與一個“和”字,使得學生在習作的內容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加以選擇,在習作的難度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加以選擇,摒棄以往星級分層的做法,將分層的形式淡化、弱化,充分觀照學生的心理感受。

三、融通指導評改課

在習作教學中,有“習作指導課”和“習作講評課”之分,兩種不同的課型一般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呈現(xiàn)。“寫導游詞”的教學,根據(jù)中年級習作的要求和習作內容的特殊性以及前置性學習的支撐,設計了評改與指導的融通。具體分三個步驟來實施。

(一)借助清單自評自改

在習作教學中,哪怕在習作前學生已經(jīng)非常明確習作的要求,在習作時有些要點也會被他們忽視甚至忘卻。因此,我們在學生的習作單下面設計了一份“評價清單”。

評價清單

互評 自評

1.介紹景點風光或景點的故事、傳說了

嗎?

2.介紹時與游客互動了嗎?

3.介紹的內容講清楚了嗎?

4.提醒游客注意事項了嗎?

有了這樣一份清單,學生就會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對照清單修正自己的習作。初稿完成后,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導游詞,對照清單在自評一欄里打打鉤。這樣一次自評,使學生在評價自己的習作時有了明確的方向和依據(jù),避免了孩子無從著手的尷尬,也改變了以往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僅僅改幾個錯別字和標點的狀況?!傲曌髟u價清單”對孩子們深入地把握導游詞的基本特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幫助,同時也為孩子們自主獨立地評改習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習作評價清單”在自我層面上融通了評改和指導。

(二)互讀習作提出建議

在試教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完成200字左右的導游詞,大部分的孩子大約需要12分鐘,少數(shù)孩子只要8分鐘左右,而有些孩子需要15分鐘以上。如何讓先行完成的孩子繼續(xù)提高,而不是無謂的等待,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學生自評完成后,讓他們尋找學習伙伴交換評改,讀一讀對方的導游詞,在“評價清單”互評一欄里給對方打打鉤,并且提出修改建議。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看到他人的缺點,另一方面也能夠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這是一個互相評改、互相指導的過程,在同伴層面上融通了評改與指導。

(三)指名展示二度指導

有了“評價清單”的指引,有了自評和互評的鋪墊,集體的評改就有了較強的針對性,沒有了以往評改時零碎、跳躍的發(fā)言。

在展示習作、集體評改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針對“互動交流”提出贊賞和建議;針對“提醒注意事項”討論得出“注意事項”要根據(jù)不同的景點、環(huán)境等方面來提,有時要提醒保護文物,有時要提醒保護環(huán)境,有時要提醒注意安全……針對既寫風光又寫故事的導游詞,提出要運用恰當?shù)倪B接詞或過渡句做好兩方面內容的銜接。這一次評改,讓慢一拍的孩子跟上來,讓快一拍的孩子再提升。在學與教的層面融通了評改與指導。

第6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智慧有著密切的關系,當人處于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心靈就會得到舒展、愉悅。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具備了舒展、愉悅的心靈,教師的教育便成功了一半。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往往思維活躍,智慧的火花往往不斷閃現(xiàn)。因此,課堂上必須創(chuàng)設一種互相尊重、寬容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要把學生視為自主、發(fā)展、有潛力的人,熱愛和關注每一個學生,不能喜優(yōu)厭差。教學過程中教師把知識和智慧的陽光均勻地撒向他們,在他們心靈中樹立可親可敬的形象,這樣學生會對自己、對老師充滿信心,從而增強學習的激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放松心情,充分地讀,認真地想,無拘無束地說,心領神會地寫,手舞足蹈地演,津津樂道地畫,個性才會演繹得淋漓盡致。

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提問富有啟發(fā)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進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意識和傾聽能力。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F(xiàn)采擷課堂教學中的幾朵小浪花,以求大方。

片斷一

"你看窗外――隔著雨窗,看不清外邊,但窗外的顏色明顯地變了,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四年級下冊《花的勇氣》)

甲:"老師,白色,黃色,紫色怎么會在車窗上流動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真是個個"小臉通紅,小手如林"。)

乙:"一定是那些花將雨染上了顏色,這里是說彩色的雨在車窗上流動。"

(多么奇麗的想象)

丙:"不對,不是雨在流動,是千萬朵不同顏色的小花在流動。"

?。?小花是不動的,你怎么說是小花在流動呢?"

丙:"我們平時坐車時感覺車窗外的景物在往后退,而文中的'我'也是坐在車里看花的,所以說各種顏色在車窗上流動。"

甲:"是的,我們在《桂林山水》也學過'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是的'流動'就寫出了花很多很密,一片連著一片,讓人應接不暇。"

片斷二

師:"渴得嗓子冒火的小女孩舍不得嘗一丁點水,卻無私地把水給小狗喝,給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喝……"

甲:"老師,課文說故事發(fā)生在一天夜里,可這幅圖(指課文插圖)卻看得很清晰,那故事應該是發(fā)生在白天。我覺得這里很矛盾。"

(一個孩子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我的話。我一愣,這顯然是我備課中沒有注意到的一個細節(jié)。當課堂生成與教學預設相沖突時,我只好中斷自己原來的教學設計,放手讓孩子們帶著這一問題到文本中去探求原因。)

乙:"雖然故事發(fā)生在一天夜里,但這一夜小姑娘做了很多很多事,當她遇到過路人時,也許天已經(jīng)亮了。"一個孩子小心翼翼地說。

第7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二、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這“火藥”即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1.開端引趣,激發(fā)興趣。開端引趣是教師依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開始,通過設疑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使得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推進課堂有效進行。比如在教學《五彩池》時,可以通過設問學生———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具有哪些色彩?五彩池的池水為什么是五彩的呢?請從文中找答案———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尋找答案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2.結合實際,靈活教學。教學并不是完全預先設計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地取材、以學定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赤壁之戰(zhàn)》課堂上教師安排學生朗讀:“火光照得滿天通紅,濃煙封住了江面……哭聲喊聲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馬燒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shù)……。”“唉———”一聲嘆息引起教師的注意,教師靈機一動借題發(fā)揮,讓同學們猜想該同學為何嘆息,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認為該同學不忍心看到戰(zhàn)爭造成的生靈涂炭,有的認為是為曹操戰(zhàn)敗可惜等等,繼而教師把話題轉入曹操戰(zhàn)敗的原因,使課堂深入到同學們對曹操戰(zhàn)術、曹操性格以及戰(zhàn)后的假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3.賞識教育,樹立信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進行賞識教育,給予學生出自內心的贊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例如,課堂上學生朗讀《生命生命》一文時,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如“你讀得真棒,朗讀情感表現(xiàn)很豐富,進步很大,非常了不起”之類的話語,或給他豎起大拇指。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進步處,巧妙進行賞識教育,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4.采用競賽,激勵鼓勁。競賽同樣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引入競爭機制中,通過個體、同桌、四人小組、學組或男女生分組等不同組織形式,開展競賽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生字時讓學生比賽,看看誰認字快,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比比誰讀得有感情,誰吐字發(fā)音準確,誰領會深刻;理解精彩句段時,看看誰批注理解更入情入境等等。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1.選找教學突破口,落實語文“例子觀”。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強化例子意識,提升語文意識,根據(jù)教材文本的特點,積極挖掘文本的語文價值,尋找教學的最佳突破口,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領會方法,分享形式,學習表達,分享閱讀,實現(xiàn)一課一得或幾得,扎實推進語言文字訓練。

2.整合教學資源,開展同步閱讀。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進行教學,必定會導致課堂內容單一,教學密度小,信息含量低,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應當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敏銳地發(fā)現(xiàn)與該課堂教學在主題、寫法、作者等緊密相關的資料,將其科學合理地納入課程體系,開展同步分享閱讀。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以本課為中介,引導學生對安徒生的生平、成就、作品特點、丹麥的風土人情、安徒生系列童話、安徒生文學獎等相關資料進行整合,開闊學生閱讀視野,提高主題知識含量,領悟人間冷暖悲歡,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潤德。

四、多元化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

1.巧借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感官沖擊,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桂林實景,再配合藝術音樂,渲染桂林的山水美,使桂林的美好印象深深地融入學生腦海中,實現(xiàn)教學內容立體化。

2.提高課堂互動分享的質量。課堂提問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有效辦法,但是泛濫無深度的提問會適得其反,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找準學生學發(fā)展區(qū),提高提問質量,在分享交流的基礎上找準在本課中很重要卻被學生所忽略、所誤解或隨意放棄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達成教學目標。如《地震中的父與子》,其原生價值是讓人們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而教學價值才是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評價人物形象,學會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描寫,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評價人物形象的問題重心應放在對“了不起”的分析上,父親的“了不起”是通過“精神失常”來表現(xiàn)的。

3.創(chuàng)設適宜、合理的教學情境。在語文教學中,應多注重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深度思考。比如教學《橋》時,學生對“橋”的比喻義是較難理解的,如果通過情境中的具體的實物“橋”兩端所接的對象,類比到老漢是黨與群眾、生與死、家族血脈、公與私的中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進而,類比其他只要在中間起連接作用的對象,都可以理解為“橋”或稱為“橋”,這樣教學更具體化、形象化,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總結

第8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為高效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它不僅為課堂教學提供了靈活的展示平臺,更為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與方便。既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又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使教師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對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針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并結合筆者課堂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做了探究。

1 開闊學生眼界 突破教學難點

課堂是教學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新知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通過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筆、放大鏡、復制、拍攝等功能進行重難點的教學與實踐,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以注解、板書、畫圖、列表、圈畫等形式進行匯報交流。電子白板的多種功能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促進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

如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時,在新課引入中,筆者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與白板的特有功能,同時播放出與桂林山水有關的圖片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的視覺、聽覺得到了刺激,接受知識的欲望更加強烈。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那種美的享受不言而喻。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文的文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正含義,領略到了課文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和諧。教師在此稍加引導,教學重難點得到很好的突破。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優(yōu)勢,不僅突出了教學重點,而且教學難點也得到突破,達到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使原來枯燥單調的講解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使課堂教學更富有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若能靈活的運用電子白板,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分解教學難點,同時能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 轉變教學策略 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

電子白板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白板技術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方便。同時,在高效課堂中,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資源,以及師生與專家提供了交互的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多種多樣的交互活動,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自發(fā)自愿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由此可見,推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有利于高效課堂順利推進。

如在執(zhí)教《丁丁冬冬學識字》時,先選擇好所需要的各種功能筆,選擇筆的粗細、字體的顏色進行示范寫字,再利用修改功能,把寫好的生字變成各種顏色,刺激學生感官,加深學生的記憶水平,緊接著利用回放功能,讓學生感知漢字的筆順筆畫和間架結構。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時,教師按照分好的小組,讓他們比賽,學生們紛紛舉手上臺參與寫字比賽。學生的欲望得到滿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這樣的做法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一舉兩得。

在高效課堂教學中,電子白板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為課程整合的實施開拓了廣闊的天地,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從而使學生多種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3

為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應用交互電子白板,教師既能用電子筆在白板上隨意操作電腦,又能用電子筆或手在白板上自由書寫,不恰當之處,直接點擊板擦,隨意涂改。同時,教師可隨意對投射到白板上的任何畫面進行注釋講解,可實現(xiàn)在白板上的無痕書寫與繪畫,在授課過程中對書寫內容執(zhí)行拖拽、放大、旋轉、擦除、遮罩等動作,對需要加注之處勾畫出來。新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效果更加突出。如在教學柳宗元的古詩《江雪》時,筆者運用給詩配畫的策略引導學生理解詩意,設立了4個畫框,在框下面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中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4句古詩進行出示,先讓學生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在白板上畫圖,再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有關《江雪》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理解課文,最后打亂詩句順序,請學生上臺,直接利用電子筆連線,連完后讓他們說說為什么要這樣連。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的愿望得到了實現(xiàn),他們真正體會到互動的奇效,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更好??梢?,電子白板的妙用,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人,為優(yōu)質高效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

通過利用電子白板的特殊功能,學生除了對課文內容有感性的認識之外,更能以愉悅的心情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學生的認識理念有了較大的提高,達到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高效課堂的效果得以充分展示,使教學過程更加明朗化,為高效課堂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改變教學模式 優(yōu)化課堂教學

電子白板的強大交互功能,極大地解放了教師和學生,促進了教學模式的改變,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的問題,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自由選擇問題做答,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課堂中的民主和諧氣氛得以體現(xiàn),使高效課堂更加開放。這樣的課堂放飛了學生想象的翅膀,使他們更加自信,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殿堂。

如在教《草原》這一課時,教學重點是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在這堂課上,筆者運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特有功能,先將文本內容在白板上顯示出來,之后讓學生自讀課文,在自讀的基礎上展開交流,再利用白板的勾畫和批注功能,讓學生走上講臺,拿起電子筆,在白板上直接勾畫、批注,談自己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帶進閱讀。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難點,而且學生也體會到在閱讀中如何進行批注,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充分體現(xiàn)出大課堂中師生的民主和諧。這種方式的閱讀教學,使師生、生生真正地互動起來,電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在課堂上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同時,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在一種真實的、復雜的、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和問題情境中展開學習,展開討論,他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得自信。所以利用交互式白板,不單把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參與意識更加強烈,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電子白板的出現(xiàn)給師生交流構建了互動的平臺,師生之間實現(xiàn)了更多的交流溝通。充分運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能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保證教學的連貫性與緊湊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既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又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開放、高效,充滿活力。

第9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范文

一、了解教材中每組課文的知識結構

1.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每一學段的課文編寫都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都是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把每一組課文的知識結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編排。各年級的語文教材,每一組課文的編排和知識結構,都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低年級注重字詞的學習掌握,中年級注重詞句的閱讀掌握,開始習作,高年級注重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學習。

2.各個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組課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分析教材時,一定要考慮這一組課文教學中要落實標準學段目標的要求。在教學三、四年級的課文時,我們要結合課文的詞語特點,重點訓練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在教學五、六年級的課文時,我們要指導學生結合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表達效果。

3.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組課文,分為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兩大類型,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有不同的要求和方式,如人教版教材中四年級語文下冊,《桂林上水》和《七月的天山》這兩篇課文中,《桂林上水》屬精讀課文,我們在分析教材時,一定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設計課時,必須精講多練,把握課后練習和拓展訓練?!镀咴碌奶焐健穼俾宰x課文,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章的大意,逐步掌握略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獨立閱讀的能力。

4.在語文教材中,根據(jù)不同的學段,都編排了詩歌、古詩、文言文等,詩歌突出朗讀、背誦。古詩和文言文采用誦讀的方式,讓學生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自己讀懂。根據(jù)學段的不同,各個年級古詩教學在理解和感悟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如,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詩歌《鵝》一文,重點突出讀讀背背,識字寫字,就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四年級語文下冊中《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這幾首古詩要突出讀讀背背,解詞解句,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高年級應突出自主感悟,朗讀欣賞,如,六年級語文下冊中《七步詩》這首古詩,一定要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自主感悟每句詩的意思。

二、掌握每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小學語文教材,根據(jù)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從分析教材得知,每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都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例如,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一文,教學目標是:(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捉魚本領的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特點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漸漸形成的,教育學生懂得愛鳥、護鳥。(2)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教學重點是抓住描寫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三、分析教材要仔細體會課后思考練習顯示的編寫意圖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每冊由八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的識字課、閱讀課、語文園地、回顧拓展都圍繞本組主題合理安排,相互聯(lián)系。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都設置了精煉的訓練習題,如,四年級語文下冊中《桂林上水》一課,課后的練習是:寫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讀,要把課文背下來;認真讀課文最后一段,聯(lián)系上文說說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把課文第二自然段抄下來。從教材課后思考練習來看,注重從“文體”向“學體”的轉變,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個性化閱讀,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分析教材時,了解每一組課文的知識結構,掌握每一組課文的教學重難點,弄清每一組課文作者的編寫意圖,就能很好地駕馭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分析教材,真正讀懂教材、讀透教材,引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