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

第1篇: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 說真話 抒真情 作文教學

素質(zhì)教育一再強化“關注學生”、“以人為本”,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1]為學生搭建自由表現(xiàn)個性的寫作平臺,讓他們暢所欲言地表達他們所感知的生活,這不僅僅是課程標準提供給作文教學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對學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聲。

然而我們的學生卻在作文當中不斷地說假話。他們思維萎縮,想像貧乏,個性消隱,語言成人化,這都是對說假話習以為常而導致的災難[2]。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作文教學還存在種種弊端。

一、命題沒有切入學生真實的生活

受“立意要高”這一根深蒂固的價值取向的局限,我國的作文命題嚴重忽略了創(chuàng)作主體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和人格尊嚴,而導入了一種功利化、政治化和庸俗化的范疇。例如《一件小事》,教育學生要先抑后揚寫一件小事并非小事。還有一類作文題目,如《變了》、《舞》等,以及一些寓意很深的漫畫,這些籠統(tǒng)而含糊的題目很容易發(fā)生歧義。這種出題方式讓我們的學生猜題就破費時間和功夫,哪還有精力來揮灑才情,發(fā)揮想像力呢。

二、思維禁錮,排斥個性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不造假,是對作文最起碼的要求;寫出個性,有創(chuàng)意,才是作文的關鍵所在。赫爾岑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倍覀兊慕逃齾s反其到而行之。我們的老師時常告誡學生說,寫作文首先立意要高,而所謂的立意高,就是只能寫光明、積極、美好,不能寫黑暗、頹唐、丑惡。如果你寫“春天不好”,會被老師批“胡說八道”;寫討厭上語文課的作文不敢交上去;一封“朦朧情書”會讓老師家長如臨大敵。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旦不能體會情感訴諸文字的愉悅和文字給思維帶來的觸動,相反會被面目全非的思維包裝弄得痛苦不堪。

三、對蒼白造作的成人化語言視而不見

思維的遲鈍和想像力的萎縮導致語言的貧乏和蒼白。只要翻看一下我們的學生作文,就會發(fā)現(xiàn),不管男女、不分大小,不論個性,從語氣語調(diào)到語詞造句都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春雨”象征“溫暖”,“蠟燭”象征“人民教師”;“白”是“純潔”,“黑”是“污濁”。他們要么就模仿成人的口吻空發(fā)議論,要么就套用名言警句故作深沉,或者就復制文人的風花雪月來無病一番。

怎樣才能使學生每次的作文練習成為他們的心靈需要,誘發(fā)他們的寫作沖動,使他們樂意寫,有東西要寫,其實做法有很多。

1.文題關心學生的內(nèi)心體悟,抓準他們的思想脈搏。作文題目可體現(xiàn)辨證思維、人文特色,巧妙引導學生關注其成長歷程,關注人生、社會,崇尚美德。其命題可以把“展示自我”作為命題的主旋律,如“學會理解”為話題。這個命題涉及到“自我”的內(nèi)容,學生能有感而發(fā),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作文命題可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如半命題“生活需要”,這個作文題目展示了有感性地感受生活,轉(zhuǎn)變?yōu)槔硇缘厮伎忌睿瑢W生寫作會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命題還可以關注自然,如以“風景”為話題。還可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如以“溝通”為話題。還可涉及讀書內(nèi)容的,如以“語文從我身邊輕輕地走過”為話題。

2.要重視、贊賞學生個性化的寫作,激勵個性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崇個性、重創(chuàng)新是作文的靈魂。作為寫作主體,學生有著個性氣質(zhì)、生活經(jīng)驗、心境、情趣的差異,寫作也呈現(xiàn)多元化。從本質(zhì)上來看,作文就是要反對模仿。剎住愈演愈烈的仿寫套作之風,單憑“不準抄襲”的限令是遠不夠的,積極的辦法就是實施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具體說來就是要培養(yǎng)求異思維的能力。比如“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結語本來就有貶義,意在指責那些見異思遷之人,若逆向思維,我們何嘗不能贊揚那種不斷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呢?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追求立意的多元化。比如以“綠”為話題作文,可以寫“我們的家園需要綠”,可以寫“我們心中的綠意”(希望),可以寫和平的象征“橄欖綠”,可以寫國家的衛(wèi)士“國防綠”……作文要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寫作教學的新環(huán)境,營造寫作教學的新氛圍,拓寬審美體驗的新視野,展示舉一反三的新話題。

3.我們的寫作教學要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重視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葉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闭Z文特級教師魏書生為了給學生提供鮮活的寫作材料,親自帶學生融入大自然,再確定《春到雙臺河》、《摸魚》、《打雪仗》等作文題目。學生有了生活體驗,寫起來就真是水到渠成,其樂無窮了。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為學生“開源”“引流”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4.激勵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為學生提供寫作材料。我們的學生經(jīng)?!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生活閱歷太低,作文沒有素材可用;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又找不到恰當?shù)脑~句。我校的語文老師長期讓學生做讀書筆記,就是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訓練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讀書,怎樣做讀書筆記,怎樣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同學在無意中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要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尋找丟失的個性,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就應該鼓勵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只要這樣,作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春天才會一步步地向我們走來。

參考文獻

第2篇: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下面,介紹一些設置亮點的方法:

一、文體―――萬紫千紅總是春

高考作文“文體自選”,思維活躍、創(chuàng)意新奇的考生要盡顯自己的文體優(yōu)勢,只要是表達內(nèi)容的有效載體,只要能淋漓盡致地展示個性,都能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例如,2004年高考中,河南一考生寫的小說《爹和親家公的生意》、河北一考生寫的詩歌《舟的思索》、重慶一考生寫的散文《詩人?明月?黃花》、云南一考生寫的書信《父親,我愛你!》、浙江一考生寫的新編故事《上帝的賬單》、江蘇一考生寫的談話錄《西安、南京:山與水的對話》,都是發(fā)揮文體優(yōu)勢的典范。

二、標題―――一枝紅杏出墻來

考生首先應在擬題上展現(xiàn)才智,使文章“眉清目秀”,為文章增添絢麗的色彩和無窮的魅力。好的題目應體現(xiàn)以下幾種美學特征:(1)動態(tài)美,在標題中嵌入恰當?shù)膭釉~,使之具有動感,如《高揚兩面風帆》《握住別人垂下的藤索》《帶上自信上路》《找回失落的家園》等;(2)力度美,在標題中開誠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抓住要害,達到一種無可辯駁的力度,如《溝通,勿輕視語言》《自信,但不能盲目》《遭遇挫折,笑對痛苦》等;(3)含蓄美,將豐富的內(nèi)容以含而不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留下回味的余地,如《寬容是陽光》《生命是一朵常開的花》《沒有翅膀的飛翔》《飄香的時節(jié)》等;(4)古典美,恰到好處地引經(jīng)據(jù)典,或是恰如其分地對一些經(jīng)典詞句進行改造,表意精當,含義深遠,給人一種莊重深邃之感。如《矮紙斜行閑作草》《任是無情也動人》《此時有聲勝無聲》等。(示例都是2004年高考滿分作文的標題)

三、開頭―――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潯陽江邊的琵琶女,“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用的是“先聲奪人”之法,一開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華與個性,以致“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寫文章也應學習這種手法,精心刻畫好“鳳頭”,收到讓閱卷老師眼睛一亮的效果。

例如,“詞,猶如一江春水,閃著粼粼波光,淙淙地流淌著。曾經(jīng)愛極了它的委婉、纏綿與多情。跟著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跟著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綠肥紅瘦’,跟著辛棄疾憂國憂民,去‘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在詞的春水里,多情的詞人帶著我流過一塊又一塊芳草地,仿佛夢的活水蕩得我的心暖暖的?!保?004年高考江蘇一考生《山水韻?詩詞情》)

考生以新奇的比喻開篇,將靜態(tài)的、抽象的古典詩詞比喻為流動的、形象的春水,出語新奇又切合“委婉、纏綿”的特點。接著引入宋代詞人柳永、李清照、辛棄疾的詞句,展示文化底蘊,打造文章亮點,顯示了考生開篇造勢的本領。

四、立意―――聽唱新翻楊柳枝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考生作文要“見解新穎”,這是為發(fā)展等級作文在主題思想方面定下的一個標準,它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別人見過的事物,在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提出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

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一次電視模特大賽中,5位選手脫穎而出,角逐冠軍。在比分非常接近的情況下,最后一道題的回答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問題是:“在聰明、富有、美麗三者之中,你選擇哪一樣?”四位選手選擇了“聰明”―――這應該是大多數(shù)人會做出的選擇,但選手龍蕾卻選擇了“富有”。這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引起了評委濃厚的興趣。龍蕾解釋道,她所選擇的“富有”,不僅指物質(zhì)上的富有,還有精神的富有、感情的富有等等。這樣的“富有”,能使她擁有聰明、美麗,也能使她更好地付出真情、回報社會。這一回答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龍蕾由此擊敗其余選手,奪得了桂冠。

龍蕾的勝利源于她對“富有”一詞含義的深入挖掘,寫作文又何嘗不是如此?文章主題蘊涵在具體的材料里,只有從新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才能提煉出深刻、獨到的見解。如以“路”為話題作文,宜挖掘出生活之路、成長之路、心靈之路等,若只寫我們腳下實實在在的路則較易落入俗套。再如以“有家真好”為話題作文,就可以把“家”理解為集體、社會、祖國等。

五、語言―――大珠小珠落玉盤

高考作文的發(fā)展等級要求語言講究文采,如珍珠美玉,既有閃亮的文采,又有豐厚的內(nèi)蘊。例如,散文《猛虎與薔薇》中寫道:

“名山大川,小橋流水,可悅人目;蟬吟蟲唱,風聲雨聲,可愉人耳;濤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啟人思;珍器古玩,詩文書畫,可怡人情。斑斕絢麗的事物,給了我們最直觀的認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鄰,給我們知己的情懷;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給我們情愛的感動;合家歡喜,天倫之樂,給我們?nèi)碎g的溫暖。這何嘗不是情感的體現(xiàn)?”

“名山大川,小橋流水”,“蟬吟蟲唱,風聲雨聲”,“濤走云散,潮涌星移”,“珍器古玩,詩文書畫”等斑斕多彩的事物,層現(xiàn)迭出的畫面,令人目不暇接,使人浮想聯(lián)翩……“高山流水,天涯毗鄰”,“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等千古流傳的故事,彪炳史冊的人物,令人應接不暇,讓人真情涌動……排比中暗含引用,景物中暗喻人事,畫面生動,內(nèi)涵豐厚,語言鮮活,文筆流暢,豐富多彩的事物對人思想、情感的不同影響,揭示了“情感與理智”之間復雜的關系。

六、結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結尾處追求詩的語言、詩的形象感、詩的豐富內(nèi)涵,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達到余音繞梁的效果。

例如,“微風輕吟,撫慰這崖壁上的紫色靈魂,山川潑墨,記下這崖壁上的真情承諾。山谷里靜靜地孕育著真善美的種子,花開花落,谷底洋溢著真善美的芳香,鳥兒為之歌唱,婉轉(zhuǎn)的歌聲越過重山,掠過原野,把‘真’的音符、‘美’的旋律、‘善’的樂章送進人的心房?!保▌㈢段L過處》)

第3篇: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摘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態(tài)倫理道德屬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疇,自然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務”。所以說語文教學在環(huán)保教育方面不僅大有可為,而且大有作為,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生態(tài)倫理道德的重要載體。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態(tài)倫理道德教育談點粗淺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態(tài)倫理生態(tài)道德

一、教師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及文本解讀方式的變化

語文教師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至關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率先樹立自己的生態(tài)意識。教師自身對生態(tài)文明、生態(tài)文化、尤其是生態(tài)文學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論的層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認識。因此教師必須多讀書,廣泛涉獵國內(nèi)外生態(tài)文學范疇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用一種全新的生態(tài)意識去觀照中學語文教材,然后在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去貫徹這種生態(tài)意識。

二、以教學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主動樹立生態(tài)意識

1.開展以環(huán)保為題材的寫作訓練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環(huán)保題材的作文及其他語言表達訓練非常多,如“我與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抓住一些典型的習題進行有效的引導,從中不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學生對于環(huán)保問題在思考中形成獨立的思想意識。

如學生寫作的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

水是生命之源,請大家節(jié)約用水。--------王瑜

主啊,讓龍王感冒吧,打幾下噴嚏吧。----劉詩豪

又如學寫中央一臺的廣告語“我喜歡小草笑、我喜歡松鼠笑、我喜歡爺爺笑?!狈e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還有為保護環(huán)境寫警示語,如,“我怕疼”、“我們是朋友”等保護草坪的警示語?!肮步篮眉覉@”、“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綠色生態(tài)”等警示語。

我縣地處貓兒山生態(tài)景區(qū)。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動植物的王國和物種基因庫,是漓江、資江、潯江的發(fā)源地,連接著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臟,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稱。我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在學生中進行生態(tài)道德教育。指導學生圍繞“保護貓兒山,呵護漓江源”這一主題進行了系列寫作,參加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共建生態(tài)文明”“貓兒山GEF杯”中小學生作文大賽,學生均獲得了獎項。其中,唐凌云的《絕唱》獲特等獎,李星星的《天問》獲一等獎。

2.開展以環(huán)保為話題的演講、辯論活動

我校每年都舉行紀念“五四”運動演講活動。今年的主題為:“愛家鄉(xiāng),爭做文明小衛(wèi)士”。通過演講學生進一步受到教育,增強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也堅決表示愛護環(huán)境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環(huán)保意識深入人心,演講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舉行過以“環(huán)?!睘橹黝}的辯論賽,

辯題一:西部開發(fā)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境保護哪個更重要?

辯題二:三峽工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在辯論中既指出三峽工程利國利民的優(yōu)勢,又看到了大壩造成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100多萬人大遷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沒;珍稀瀕危物種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在辯論中,學生充分認識到了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密切聯(lián)系,在不知不覺中確立了生態(tài)意識。

3.舉行生態(tài)文學類讀書及摘抄交流匯報會

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除了閱讀課以外,我們鼓勵學生課余廣泛閱讀。為了使閱讀更有針對性,我們特意給學生規(guī)定了閱讀幾大類別,如經(jīng)典閱讀、時尚閱讀、雜志閱讀、報刊閱讀,就內(nèi)容分文學類、史學類、藝術類、美學類等,開設了幾大專題:親情、環(huán)保、哲理等。其中在有關環(huán)保的文學類經(jīng)典閱讀中,我向?qū)W生推薦了一些經(jīng)典的權威著作,讓他們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交流內(nèi)容與感受。如“當人類自野蠻踏過了文明的門檻時,他從一個混沌的自然世界,邁入了一個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與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漸漸地變得與他相疏遠、相隔絕了。

閱讀體驗:比喻手法的運用形象表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相脫節(jié)的二元對立學說?!按笞匀蝗鷦拥纳酱ú菽尽⒃茻煿馍?,跟人類的生命絕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飛花,每一線星光,都在提醒著人類的心靈與宇宙的關系。任何一個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過感動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詳?shù)拿摚好恳黄L景,都是一種心境。”

第4篇:以家園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態(tài)倫理生態(tài)道德

一、教師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及文本解讀方式的變化

語文教師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至關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率先樹立自己的生態(tài)意識。教師自身對生態(tài)文明、生態(tài)文化、尤其是生態(tài)文學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論的層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認識。因此教師必須多讀書,廣泛涉獵國內(nèi)外生態(tài)文學范疇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用一種全新的生態(tài)意識去觀照中學語文教材,然后在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去貫徹這種生態(tài)意識。

二、以教學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主動樹立生態(tài)意識

1.開展以環(huán)保為題材的寫作訓練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環(huán)保題材的作文及其他語言表達訓練非常多,如“我與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抓住一些典型的習題進行有效的引導,從中不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學生對于環(huán)保問題在思考中形成獨立的思想意識。

如學生寫作的節(jié)約用水公益廣告:

水是生命之源,請大家節(jié)約用水。--------王瑜

主啊,讓龍王感冒吧,打幾下噴嚏吧。----劉詩豪

又如學寫中央一臺的廣告語“我喜歡小草笑、我喜歡松鼠笑、我喜歡爺爺笑。”積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還有為保護環(huán)境寫警示語,如,“我怕疼”、“我們是朋友”等保護草坪的警示語?!肮步篮眉覉@”、“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綠色生態(tài)”等警示語。

我縣地處貓兒山生態(tài)景區(qū)。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動植物的王國和物種基因庫,是漓江、資江、潯江的發(fā)源地,連接著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臟,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稱。我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在學生中進行生態(tài)道德教育。指導學生圍繞“保護貓兒山,呵護漓江源”這一主題進行了系列寫作,參加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共建生態(tài)文明”“貓兒山gef杯”中小學生作文大賽,學生均獲得了獎項。其中,唐凌云的《絕唱》獲特等獎,李星星的《天問》獲一等獎。

2.開展以環(huán)保為話題的演講、辯論活動

我校每年都舉行紀念“五四”運動演講活動。今年的主題為:“愛家鄉(xiāng),爭做文明小衛(wèi)士”。通過演講學生進一步受到教育,增強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也堅決表示愛護環(huán)境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環(huán)保意識深入人心,演講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舉行過以“環(huán)?!睘橹黝}的辯論賽,

辯題一:西部開發(fā)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境保護哪個更重要?

辯題二:三峽工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在辯論中既指出三峽工程利國利民的優(yōu)勢,又看到了大壩造成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100多萬人大遷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沒;珍稀瀕危物種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在辯論中,學生充分認識到了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發(fā)展的密切聯(lián)系,在不知不覺中確立了生態(tài)意識。

3.舉行生態(tài)文學類讀書及摘抄交流匯報會

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除了閱讀課以外,我們鼓勵學生課余廣泛閱讀。為了使閱讀更有針對性,我們特意給學生規(guī)定了閱讀幾大類別,如經(jīng)典閱讀、時尚閱讀、雜志閱讀、報刊閱讀,就內(nèi)容分文學類、史學類、藝術類、美學類等,開設了幾大專題:親情、環(huán)保、哲理等。其中在有關環(huán)保的文學類經(jīng)典閱讀中,我向?qū)W生推薦了一些經(jīng)典的權威著作,讓他們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交流內(nèi)容與感受。如“當人類自野蠻踏過了文明的門檻時,他從一個混沌的自然世界,邁入了一個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與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漸漸地變得與他相疏遠、相隔絕了。

閱讀體驗:比喻手法的運用形象表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相脫節(jié)的二元對立學說?!按笞匀蝗鷦拥纳酱ú菽?、云煙光色,跟人類的生命絕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飛花,每一線星光,都在提醒著人類的心靈與宇宙的關系。任何一個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過感動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詳?shù)拿摚好恳黄L景,都是一種心境?!?/p>

閱讀體驗:“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睘槭裁纯梢越杈笆闱?、托物言志,因為人的心靈與自然是相通的?!跋挛绾驮娙藗円黄鹑トジ浇臉淞稚⒉健0驄D就像兩個孩子,在幾乎所有花草前駐足不前,隨手摘顆果子放到嘴里,要不就采個蘑菇嘗嘗,彼此嘀嘀咕咕。俄國詩人和土地及一草一木的關系,讓我感到羞慚:中國詩歌早就遠離大地母親,因無根而貧乏,無緣而虛妄?!?/p>

閱讀體驗:本段文字運用了對比和動作描寫,委婉表達對中國詩歌缺乏生態(tài)意識的批判。“生態(tài)危機的嚴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劇,而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類社會的文化領域、道德領域、精神領域。生態(tài)學開始作為一種新的世界觀,重新審視人類的生存理念和行為準則。”閱讀體驗:以小見大,令人警醒,說明生態(tài)問題的嚴重性和人們觀念改變的必要性。通過閱讀、摘抄與鑒賞,學生們在與名家似乎是面對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一些經(jīng)典的句子百讀不厭,令人回味無窮,既感悟了文字的魅力,又提升了生態(tài)意識,對生態(tài)危機有了更深的認識,升華到理性層面。

三、鼓勵學生參與生活實踐活動使之身體力行親身感受

首先讓同學們反省自己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如:使用塑料袋并隨意亂仍,造成白色污染;不能節(jié)約用水,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隨地吐痰,不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用完的書本、飲料瓶不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筒里;亂扔果皮紙屑,不注意保持衛(wèi)生;踐踏花草,攀折樹木,隨意虐殺身邊的小動物,如蜜蜂、蜻蜓、青蛙等等,使同學們認識到環(huán)保就在身邊,環(huán)保必須從每個人自身做起。開設相關的活動課程,組織學生觀看環(huán)保題材的電影電視,讓學生受到強烈的生態(tài)震撼。如:學校的人工草坪非常美麗。我問學生:“你們喜歡草坪嗎?他們異口同聲回答“喜歡”,我說喜歡它,不僅因為它美麗舒適,更是因為我們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那么我們就要好好地保護草坪。于是我?guī)ьI他們清除草坪雜物,做了一次義務勞動,同學們積極參與并且我發(fā)現(xiàn)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們都很關注、愛護草坪的衛(wèi)生。

我的學生盡管大多來自農(nóng)村,可很多人自幼兒園開始,就被父母送進縣城做寄宿生。周末回家的短短日子又基本上在電視機前耗掉了,他們與自然的親近度還遠比上縣城里的孩子。因此,每一年的春天,我都要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點燈山上去踏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傾聽鳥語,近聞花香。我們必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自帶方便袋,決不污染環(huán)境;二是讓每一位同學帶一把小鏟刀,用來挖小根菜、芨芨草等山菜。主要意圖是讓孩子們親近泥土,溫暖大地。當他們帶著自己親手挖的山菜下山時,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和滿足,因為這遠比從超市上買的要香得多,珍貴得多。我們的教育不只在于鼓勵學生親近自然,而是要灌輸一種觀念、一種真切的人類生存意識,使每個人都認識到“他和他所棲居的地球生物圈是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為生態(tài)和諧唱響一曲曲激情洋溢的贊歌,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和諧良好的生態(tài)氛圍。

參考文獻:

[1]陳小紅.加里•斯奈德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

[2]蘇雪林.沈從文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汪樹東.為大地而歌:生態(tài)意識與于堅詩歌[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1).

[4]任棟,胡欣宇.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環(huán)境法律制度分析[j].行政與法,2006(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