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越王勾踐的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越王勾踐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越王勾踐的故事

第1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臥薪嘗膽的故事婦孺皆知。伍子胥輔佐吳王闔廬伐越,闔廬被越軍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囑兒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攜妻赴吳國為人質(zhì)。大臣文仲和范蠡設(shè)計賄賂吳國的太宰伯,伯在夫差面前構(gòu)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踐。勾踐回國后,臥薪嘗膽,最終于公元前473年伐吳,徹底滅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而死,自殺的時候蒙著面孔,說:我沒有臉去見伍子胥啊――此前數(shù)年,夫差賜給伍子胥一柄屬鏤劍讓他自殺。這又是一個著名的故事。不知為什么,古人的行為中總是蘊含著一種極端的美感――伍子胥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來,置吳東門上,幸災(zāi)樂禍地觀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蘇州尚存胥門。伍子胥的臨終遺愿大大激怒了夫差,夫差說:“我不會讓你得逞的!”于是把伍子胥的尸體“盛以鴟夷”,投到江里。――請注意,此處第一次出現(xiàn)了“鴟夷”這種東西。鴟夷,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到江里,讓他永遠浮不上來,作為對伍子胥臨終遺愿的報復(fù)。沒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讖,夫差被勾踐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吳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國語》《史記》無載,直到東漢時期的《吳越春秋》,才出現(xiàn)她的儷影。至于西施的結(jié)局,更晚至北齊的《修文殿御覽》轉(zhuǎn)引《吳越春秋》載: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报D―請注意,這是第二次出現(xiàn)“鴟夷”這種東西。越王勾踐仿照伍子胥之死,也把西施裝進“鴟夷”,壓上石頭,投之于江。但是奇怪的是,今傳的《吳越春秋》卻并無這段文字。至于民間盛傳的西施和范蠡相戀的故事,惟一的記載是唐朝的《吳地記》轉(zhuǎn)引東漢《越絕書》載:“西施復(fù)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钡峭瑯悠婀值氖牵駛鞯摹对浇^書》也并無這段文字――看來,幾乎同時成書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在歷史更迭的時間鏈中都有佚文。

西施到底是鴟夷沉江,還是與范蠡同泛五湖?似乎成了一個謎團。善良又善于自欺的民間選擇了后者。于是“美人計”西施故事的大團圓結(jié)局,撫慰了中國民間的好奇心。

但是“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的記載顯然是有所本的?!赌?親士》篇中第一次提到西施之死:“西施之沈,其美也?!蔽魇┏两?,是由于她的美貌――墨子已然斷言無疑。墨子出生并成長于春秋末期,即吳越故事的尾聲階段,又是緊鄰吳越的魯國人,或耳聞或目睹吳越故事的壯烈活劇,當是最權(quán)威的見證人。

再看范蠡的結(jié)局。《史記?貨殖列傳》載;“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又一次、第三次出現(xiàn)了“鴟夷”!越滅吳后,范蠡不辭而別,改名叫“鴟夷子皮”,前往齊國?!傍|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個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來離開齊國到陶(今山東定陶)的時候又改姓朱,卻偏偏在離開越的時候改名叫皮袋子,這難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嗎?這件離奇的舉動發(fā)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戀的鐵證!

西施鴟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于湖上,為了紀念刻骨銘心的愛人,范蠡拋棄了基本的更名原則,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鴟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鴟夷為名。愛情,只有愛情,刻骨銘心的愛情,才能解釋如此離奇的舉動。

――臺灣小說家高陽如此解釋范蠡自稱“鴨夷子皮”的緣故:

鴟夷是用牛皮或馬皮做的酒囊,用得著時,虛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著時,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況,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一說,吳王夫差賜屬縷劍,命伍子胥自殺,用鴟夷盛了他的遺體,投之于江,所以范蠡自稱鴟夷子皮,在表示把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陽《清官冊》)

二說皆非。前者無法解釋為什么后來齊國請范蠡做相的時候,范蠡拒絕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齊國請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時候到了,為什么還要“藏”起來呢?后者直以范蠡自為越王罪臣,就更離譜了?!帮w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藏良弓和烹走狗的人不仁義,并非“良弓”和“走狗”有罪在前。況且范蠡本非越人,乃是楚人,本來就是四海游蕩,輔佐越王只不過是想成名立業(yè),試一試自家本領(lǐng)如何,功成身退,再繼續(xù)游蕩四海,何罪之有?

歷史學家們錯過了考證出西施和范蠡相愛的鐵證的光榮。線索清晰了。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的生發(fā)和悲劇結(jié)局,逐漸豁現(xiàn)了出來。

文仲和范蠡向越王勾踐獻上美人計,越王“乃使相者國中得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服而獻于吳”。這個“相者”,我很懷疑就是范蠡的老師計然。計然名叫辛文子,是“晉國亡公子”的后代,是一個大經(jīng)濟學家,也是一個技術(shù)精湛的“相者”。范蠡拜他為師,并引見給越王,計然告訴范蠡:“越王為人鳥喙,不可與同利也?!卑聪嘈g(shù),“鳥喙”主狡詐,無情義。雖然后來計然也向越王獻上了“七策”,但顯然早看穿了越王勾踐的本質(zhì)。計然遇見了絕世美女西施和鄭旦,第一個要過目的當然就是范蠡。西施和鄭旦學習的內(nèi)容之一是“容步”,有人用現(xiàn)代漢語構(gòu)詞法解讀為“儀容和舞步”,令我不禁一哂。“容步”毫無疑問是專詞,是古代流行而今日失傳的媚術(shù)之一種,專用以媚惑君王。

當此絕世美女,越王勾踐顯然也動了心,但他乃“鳥喙”之人,“鳥喙”者,按相術(shù),上唇主情,下唇主欲,上唇覆蓋下唇,情壓住了欲,所以才可在艱難中成就一番事業(yè)。作為對范蠡的獎賞,越王勾踐和范蠡約定:滅吳之后,將西施賜于范蠡,不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戀,同時也穩(wěn)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吳宮,心存越國。

第2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莊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币馑际牵呵赝跤胁≌僬垖傧碌尼t(yī)生,凡能治好臭瘡爛癤子的人可獲得車輛一乘,舔治痔瘡的人可獲得車輛五乘,凡是療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獲得的車輛就越多。史料沒記載有多少人為了賞賜去這樣做了,但肯定有人為了錢什么骯臟的事都干得出來,這秦王看樣子也是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边@是說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膿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在戰(zhàn)場戰(zhàn)死了。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知道他也會在什么時候戰(zhàn)死在沙場,因此,我才哭他啊?!眳瞧鸬纳矸荽蟾畔喈斢诂F(xiàn)在三軍總司令,這樣的愛兵、這樣的身先士卒,在什么朝代也堪稱楷模,后世把他和孫子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吳起為戰(zhàn)士吸吮毒瘡的做法,大大的鼓舞了士氣,戰(zhàn)士對他的報答就是英勇的戰(zhàn)死在沙場,這就是吳起所向無敵的法寶。

《史記——佞幸列傳》記載:文帝做夢,想登天而不能,有一黃頭郎在背后推他,文帝才得上天。文帝就要尋找此人,見了鄧通衣服后穿,恰恰是夢中所見,文帝喜悅非常,對他恩寵也日甚一日。文帝常常去鄧通家里做客,曾經(jīng)數(shù)十次地賞賜鄧通,并讓他做官至上大夫。不過鄧通確實沒有什么才能,他的優(yōu)點是老實謹慎,不好應(yīng)酬,文帝賜他休假,他也很少外出。他就是靠這點獲得了文帝的歡心。文帝找人給鄧通相面,相士說:“他要貧窮饑餓而死?!蔽牡壅f:“我讓他富貴,怎么會讓他貧困?”于是就把蜀郡嚴道縣的銅山賞賜給鄧通,準許他鑄造錢幣。由此,“鄧通幣”遍布天下。文帝生瘡,鄧通為他吮吸膿水??墒俏牡鄄⒉桓吲d,就問鄧通說:“天底下誰最愛我呢?”鄧通回答是太子。等到太子來看望,文帝就命他為自己吮吸膿水。太子面有難色,但只能照做。后來聽說鄧通經(jīng)常這樣做,內(nèi)心愧疚,從此就怨恨鄧通了。后來太子繼位就是漢景帝,免了鄧通的官。不久有人告發(fā)鄧通,鄧通被查辦,家產(chǎn)全部沒收,這樣鄧通就真是一文不名了。最后,他死在了別人家里。

鄧通為文帝吸吮膿水,是報答文帝對他的恩寵,但無意中得罪了太子,而太子被迫作不愿做的事,也有情可原,漢文帝是劉邦的兒子,假如劉邦長了癤子,你漢文帝作為兒子也未必然能為父親心甘情愿吮吸膿水,但卻要兒子為他吸膿,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以至于漢景帝把怒火泄到鄧通身上,這鄧通實在有點冤枉。

“吮癰舐痔”大概是最讓人惡心的事了,但還有更惡心人的事就是“吃屎”了。很多人都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當時吳越交戰(zhàn),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只剩五千人被包圍在會稽(今蘇州),越國只得表示臣服。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徹底消滅越國的建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吳王弗聽,卒赦越,罷兵而歸。”越王受到了會稽之恥,于是“臥薪嘗膽”,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消滅了吳國,吳王夫差自殺?!秴窃酱呵铩酚涊d越王勾踐戰(zhàn)敗,到了吳國作了“囚臣”,住在石室,為吳王養(yǎng)馬。越王在吳國卑躬屈膝,為徹底麻痹吳王,聽從范蠡的計策,嘗一下吳王的糞便,《吳越春秋》記載:“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兇?!匆允秩∑浔闩c惡而嘗之?!碑敃r,吳王病了三個多月,估計病得不輕,但范蠡卻觀察吳王的病不久就會好起來,因此獻計讓越王嘗糞。越王嘗了吳王的糞和吳王說:“我曾經(jīng)跟老師學過,糞便的味道苦并且酸,味道是正常的,說明身體氣順,大王的身體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過了沒幾天,吳王的身體果然好了,吳王被感動了就放越王勾踐回越國了,這無異于放虎歸山,二十年后越國消滅了吳國,越王勾踐成為一代霸主。《史記》里只有越王勾踐“嘗膽”的記載,并沒有越王勾踐“吃糞”的記載,因此這故事可能是外傳,是被演義了的。

歷史上還有另一位自愿吃屎的人是唐朝武則天時的一位叫郭霸的?!顿Y治通鑒》記載:“寧陵丞廬江郭霸以謅諛干太后,拜監(jiān)察御史。中丞魏元忠病,霸往問之,因嘗其糞,喜曰:‘大夫糞甘則可憂,今苦,無傷也。’元忠大惡之,與人則告知”。這個郭霸是靠阿諛奉承得了一個小官職,中丞魏元忠病了,郭霸前往探病,并嘗了魏元忠的糞,高興地說:“大夫的糞如果有甜味,病情就嚴重,現(xiàn)在,糞是苦味,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但沒想到魏元忠并不領(lǐng)情,大為“惡心”,逢人便告訴。有史以來,阿諛奉承的小人們所用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但獻媚到了“吃糞”的地步,實在是登峰造極,這郭霸拍馬屁沒拍在地方,倒弄得自己比糞還臭,今后還怎么做人?!

第3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故事是這樣的:公元496年,夫差率領(lǐng)吳國的將領(lǐng)征討越國,由于它的父親死在勾踐的手里,所以它牢牢記住一定要位父親報仇,可是在快要大白越軍的時候,吳王貪圖美色,勾踐便送上了許多美女和金銀珠寶,使吳王變了心,將勾踐放走。從此勾踐天天嘗苦膽,記住國恥,同時發(fā)展兵力,終于一舉打敗了吳君。

這篇文章是我深有感觸,大致有下面幾點:

其一:范蠡與文種的智慧使我很佩服,他們深知吳王好色貪財,送一些美女與金銀珠寶它有可能會放了我們,結(jié)果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我相信,要是沒有范蠡和文種的話,趙勾踐那樣跟他們拼了,肯定贏不了。這件是也與后來勾踐大敗吳軍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現(xiàn)實生活也有這樣頭腦發(fā)達的人,能夠用的智慧使自己死里逃生。

第4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知恥者勇》。

古人云:知恥而后勇,縱觀世界千年歷史,榮與辱相互交替,演繹著一部部從興盛走向衰亡的朝代史,一幕幕恥辱的景象都在向我們講述知恥對人類的重要性。

春秋末期,吳越交兵,越過慘敗,越王勾踐被扣留在吳國多年,做了吳王夫差的奴隸,勾踐含羞忍辱,終于返回了越國?;貒螅偨Y(jié)教訓,下決心要重振越國。

勾踐親自到田里耕作,吃簡單的飯食,穿粗麻布衣服。相傳他還在座位旁懸掛一只苦膽,經(jīng)常要嘗嘗苦膽的滋味。他天天問自己:“勾踐,你忘記戰(zhàn)敗的恥辱了嗎?”他動員全國百姓加緊生產(chǎn),鼓勵耕織、訓練軍隊、任用賢才,那種知恥之心在中國歷史的統(tǒng)治者中是絕無僅有的。經(jīng)過長期努力,他一舉滅了吳國,也成了春秋時期的最后一個霸主。今天,當人們在湖北省博物館觀賞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時,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人們在感嘆古人高超的鑄劍工藝時,也不禁會想象這位霸主當年馳騁沙場的風采吧。像越王勾踐,他豈不是有一顆知恥之心嗎?!

又看三國時期的后主劉禪,被魏國滅亡后,魏王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quán)的“安樂公”的稱號。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蜀地的歌舞表演,劉禪的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也不想念蜀國。樂不思蜀的劉禪從此被人們稱為“扶不起的阿斗”,成為千古的笑柄。

再談近代,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獎、思想家、革命家,他原來是到日本學醫(yī)的,但為什么他會棄醫(yī)從文呢?

那是他在日本看一場電影的時候,畫面上的中國人有著強健的體魄,可是在面對自己的同胞被屠殺時,他們沒有義憤填膺,沒有奮起反抗,有的卻只是一副事不關(guān)己、麻木的神情,而在下面觀看的日本人卻肆意的嘲笑著中國人。這給魯迅先生以強烈的震撼。先生一下子意識到:醫(yī)術(shù)僅僅能夠拯救國人的軀體,卻無法拯救國人麻木、冷漠的靈魂。于是他憤然而起,決定棄醫(yī)從文,用筆做號角喚醒中國老百姓。偉大的曾評價魯迅先生為“民族魂”!

前不久,南京的第一個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市市長公然拋出“歷史根本不存在”的言論,并先后三次表示不會收回自己的言論并道歉。面對如此無恥地行徑,南京市政府做出強烈的回應(yīng),并斷然停止了與名古屋市作為友好城市的官方交往。面對這樣無恥的言論,如果我們忘記國恥或無所作為,不免又會成為大國列強所嘲笑的對象。但今天,我們要說:“不,中國人民已經(jīng)站起來了!”

第5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一(8)王杰

人的一生往往會有許多志愿,它們或輕或重,或大或小.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會為此不斷努力和奮斗的.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名人軼事,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斷努力拼搏進取,最后,終于成了一個個"大寫的人".

美國探險家約翰·戈達德在15歲時就曾有過127項宏偉愿望.在之后的44年里,他總是讓自己的心靈先"到達"那個要去的地方,然后再沿著心靈的召喚不斷地前進.最后,經(jīng)過不斷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其中的106個愿望.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像約翰·戈達德這樣用心靈來召喚自己前進的人也不少.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真可以說得上是家喻戶曉了.話說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淪為奴隸,但他仍不忘報仇雪恨,每天吃晚時總要嘗嘗苦膽,晚上睡在柴草上,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打敗夫差.最后,經(jīng)過他不懈的努力,終于將吳王打敗了.

從古至今,像這樣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隨便一抓就有一大把"以心靈的召喚"做目標奮斗的人.

就說王獻之吧!估計一提到他,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那些大缸吧!王獻之原本是驕傲自滿的,但后經(jīng)過了他父親——王羲之的"太"字教育法后,王獻之便將毛筆收法寫得爐火純青這個志愿牢記于心中,每天練毛筆字,不斷地努力改進,最后終于成了人人皆生,人人敬仰的一代宗師

.

還有魯班,華羅庚,陳景潤……也都如此.

第6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1、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卻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樂,盡享舒適,常常一事無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時沉溺酒色,自我毀滅。這于青蛙臨難時的奮起一躍和溫水中的臥以待斃是何其相似。

2、“生于憂患”是千古不變的名言,春秋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冊。那時,勾踐屈服求和,卑身事吳,臥薪嘗膽,又經(jīng)“十年生聚,十年數(shù)訓”,終于轉(zhuǎn)弱為強,起兵滅掉吳國,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何能得以復(fù)國?這是亡國之辱的憂患使他發(fā)憤、催他奮起的結(jié)果。這說明,當困難重重、欲退無路時,人們常常能顯出非凡的毅力,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拼死殺出重圍,開拓出一條生路。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第7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作者通過這個形象向我們揭示了一條人生的真諦:“對于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的抗爭去戰(zhàn)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做出適當?shù)淖尣?,以求反彈的機會?!?/p>

學了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交戰(zhàn),吳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萬般無奈,只好和夫人一起到吳國當馬夫。他們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祖國。越王勾踐始終不忘報仇雪恨,晚上睡在柴草堆上,每頓飯前都要嘗嘗苦膽的滋味,每天還要操練軍隊。經(jīng)過二十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zhuǎn)弱為強,出兵滅掉了吳國。試想,勾踐面對強敵,如果不先做出“讓步”,怎么會有“反彈”的機會呢?所以說,勾踐的讓步是明智的。

時期,八路軍為了打敗日本鬼子,有時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是硬拼,而是先讓步,暫時撤退,以保存實力,養(yǎng)精蓄銳,一旦時機成熟,就立即反攻,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擊,因此,才會最終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

第8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能真正理解意志是一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zhì)。因為:堅強意志是行動的強大動力,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是事業(yè)成功的重要保證。懂得能夠應(yīng)對困難是對一個人心理、道德上的考驗。

過程與方法:

1、在分析我們身邊的事例、熟悉的人物與故事中,感受到堅強意志是與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相連的。

2、在回顧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中,體驗什么是成功、成功的取得主要與何種心理品質(zhì)相關(guān),進一步理解堅強意志是戰(zhàn)勝困難,克服弱點,完成學業(yè),取得事業(yè)成功的一把利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盡可能地從學生自己身上,從同學、父母等較為熟知的人物的成功經(jīng)歷中體驗、感受意志堅強對人成長中的影響。增強培養(yǎng)、鍛煉堅強意志的自覺性和強烈愿望。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

①只有認清培養(yǎng)堅強意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才有可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意志,所以,“意志是戰(zhàn)勝困難,克服弱點,完成學業(yè),取得事業(yè)成功的一把利劍?!笔潜究虻闹攸c。

②對堅強意志的作用,學生不難理解。但是否能真的接受,并落實在行動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框的難點,是在教學設(shè)計上,如何貼近學生,讓學生心悅誠服。

教法建議:

①在本課教學的導(dǎo)入上,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學生熟知的一些俗語引入;也可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事例,開展分析。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易為學生接受。

②在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技術(shù)。比如,成語故事《臥薪嘗膽》、《鐵杵成針》等的錄像;或者一個相關(guān)的Flas。

教學設(shè)計示例

導(dǎo)入新課:

教師:利用投影儀或電腦展示三句名人名言:

教師給予思考提示:

a、上述幾句話寓意是什么?

b、意志品質(zhì)對一個人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c、一個人的成功是靠高智商,還是其他?

學生活動:

每個人先獨立思考2分鐘。然后,鄰桌的同學間可相互交換看法,開展小型的討論。(2-3分鐘)

學生歸納:意志能助我們走向成功,給我們力量。

新課:二、堅強意志的作用

播放錄像:《臥薪嘗膽》(或由學生講成語故事的形式)

教師:身為一國之君的越王勾踐,為什么要"臥薪"、"嘗膽"?

學生思考、歸納:因為想報仇,要復(fù)國。

教師:大家說的沒錯。同學們的話令我想起一個人,一首詩。李煜的《虞美人》

同樣是亡國之君,同樣都對亡國之恥悲憤不已。但一個復(fù)國成功,一個卻落下了凄慘的結(jié)局。為什么越王勾踐能夠成功,靠的是什么?

學生歸納:靠的是堅強的意志。

1、堅強意志是行動的強大動力。(板書)

教師:從越王勾踐要"臥薪"、"嘗膽",立志復(fù)國,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意志總是與人的自覺性相聯(lián)系的。

(投影)

(擁有)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行為是符合正確目的的;哪些是不符合要求的行動。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5分鐘

學生歸納:小組代表發(fā)言

貪玩、抄襲作業(yè)、游蕩、懶惰、吸煙、喝酒等對學業(yè)都是有害的,屬于不符合要求的行動,能夠制止這些行為,或者拒絕不良誘惑,這是意志堅強的表現(xiàn);好學上進,勤奮苦讀,屬于正確目的的行動,能自覺做到這些,當然也是意志堅強的表現(xiàn)。

2、堅強意志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

教師:剛才,我們分析了《臥薪嘗膽》中的越王勾踐,他是為了復(fù)國。想復(fù)國為什么要?quot;臥薪"、"嘗膽"呢?每天臥薪嘗膽,同復(fù)國大志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思考后,回答:每天臥薪嘗膽是為了磨煉堅強的意志。

教師:為什么不能直接進行復(fù)國的計劃?

學生講解:歷史背景介紹(由一位喜愛歷史知識的學生簡要講整個事件的時間、過程)

學生思考、歸納:整個事件做起來不是很容易,會遇到很多困選?br>教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臥薪嘗膽》的故事,來議一議:怎樣才能戰(zhàn)勝、克服困難?通常,會在哪幾個階段是最困難、最易使人灰心的時候?

思考提示:(教師給出幾句俗語供學生參考)

a、萬事開頭難

b、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c、行百里者,半九十

學生活動:分析老師給出的幾句話,思考在實際行動中遇到困難時,應(yīng)怎么辦?同時,與你的鄰桌談?wù)?,你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你打算怎樣去克服?

學生歸納:(略)

(結(jié)合板書)

教師:正如我們分析的這樣,做任何事情,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要想成功,就同能不能克服困難聯(lián)系在一起了,于是就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可見……

3、堅強意志是事業(yè)成功的保證(板書)

……(可利用成功人士的實例來說明此知識點,特別是他們自己對自己成功所做的評價或分析。)

板書設(shè)計:

二、堅強意志的作用

1、堅強意志是行動的強大動力

2、強意志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

3、

探究活動

"成功"與"意志"

目的:

(1)在采訪、調(diào)查與思考中,感悟到"堅強的意志,是戰(zhàn)勝困難,克服弱點,完成學業(yè),取得事業(yè)成功的一把利劍。"

(2)學習如何與人很好地溝通、交流。初步嘗試整理、撰寫采訪稿件。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步驟:

(1)教師給出一個公式"恒心+毅力=成功"(出示一張以"龜兔賽跑"為背景的圖片,請參看【媒體素材】中的圖片),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爭論。

(2)在爭論沒有結(jié)果時,教師提出: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判斷。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調(diào)查我們身邊學業(yè)有成的優(yōu)秀同學,以及事業(yè)有成的學生家長。

(3)學生分組,討論、確認采訪的對象;制訂采訪方案(時間、地點、采訪提問時的提綱、采訪用的工具等等)。

(4)各組將本組的采訪方案在全班交流,開展"可行性"的討論。然后,組內(nèi)再進行補充、修訂。

(5)實施采訪計劃。

(6)回顧整個采訪過程,進行文字整理。

(7)小組代表在課堂上以"成功與意志"為題進行交流。

對教師的建議:

(1)引導(dǎo)學生多關(guān)注普通人的成功,特別是學生身邊的普通人。在活動前,應(yīng)向?qū)W生說明:"成功"的含義不僅僅局限與要有偉大的成就、突出的表現(xiàn)、驕人的業(yè)績等,普通人、平凡的崗位同樣也有"成功"。我們的同學其實也有不少成功的事例。

(2)教師應(yīng)關(guān)注探究活動的整個過程,特別是學生的思想變化。以及在具體實施中所遇到的困難要及時予以幫助。

(3)指導(dǎo)學生將注意的焦點放在思考"成功與意志"的關(guān)系上。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自己感悟到堅強意志的作用。

評價重點:

(1)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

(2)擬訂的采訪提綱是否充分、可行。

(3)在后期的整理時,能否在認識上有所提高。

第9篇:越王勾踐的故事范文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兵器是動蕩年代最主要的青銅制品之一。劍為百兵之王,劍作為近體格斗的兵器,具有可刺可斬的作用。劍分為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根據(jù)其柄部的形式一般可分為圓莖柄劍和扁莖柄劍。由于其性能適合步戰(zhàn)的需要,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劍廣泛地用于實戰(zhàn),并作為短兵器的代表成為常用的軍隊裝備。

在吳越青銅劍中,最為人們矚目的便是吳王劍和越王劍。古越閣所藏吳王夫差劍,通長58厘米左右,前鋒內(nèi)斂,兩叢有血槽,劍身中脊和刃緣明顯,近格處有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劍格裝飾有獸面紋,綠松石鑲嵌,微有脫落,莖有雙箍。另出土于湖北江陵的越王勾踐劍,通長56厘米左右,前鋒內(nèi)斂,成兩度弧曲姿態(tài),兩叢有血槽,劍身布滿菱形暗花紋,近格處有鳥篆鑄銘文:“戊王鳩淺自乍用”,劍格兩面用藍色玻璃、綠松石鑲嵌,莖有雙箍,劍首端部裝飾以極窄的同心圓圈。此劍保存完好,光亮如新,鋒刃依然銳利,可以輕易剁切銅鉛、紙張。這兩柄青銅劍形制相似,代表了吳越地區(qū)青銅劍制作的最高水平,堪稱奇珍、國寶。

由于青銅劍鑄造工藝復(fù)雜,與此相應(yīng),佩劍成為當時社會權(quán)力、等級和時尚的標志。東周之前,對于佩劍有嚴格的禮儀規(guī)定,僅局限于上層社會和品德高尚之人。春秋之際,佩劍仍是貴族階層的特權(quán)。春秋晚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禮制松弛,青銅器制作工藝進一步發(fā)展,佩劍逐漸成為當時的時尚,并也用于表明身份等級。古文獻中,多有關(guān)于寶劍的故事與傳說,由此可見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對青銅劍的研究,無疑對歷史學、民族學、考古學、科技史、兵器研究等相關(guān)學科都有重要的學術(shù)和研究價值。

一、青銅劍歷史

中國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便開始進入了青銅時代。在青銅時代之初的夏商早期,青銅兵器中有矛、戈、鉞等,沒有劍。青銅劍最早見于商代晚期。

從商代至東周初年,我國中原地區(qū)一直以車戰(zhàn)為傳統(tǒng)的作戰(zhàn)方式,裝有長柄、適用于勾殺的青銅戈是車戰(zhàn)的主要武器。春秋伊始,隨著步兵和騎兵的相繼興起,車兵開始衰落,士兵的武器裝備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前作為傳統(tǒng)車戰(zhàn)武器的戈逐漸被適用于近戰(zhàn)的青銅劍等武器所取代。

1956年,在陜西長安張家坡的西周墓里,出土了一把很短的青銅劍,報告中稱為匕首,全長約27厘米,形狀如細長的柳葉,裝劍柄的部分略瘦,上面有2個縱列的圓穿孔,看來是在兩側(cè)附貼木柄,通過圓孔釘合成一體來使用的。同樣的柳葉形青銅劍,后來又在北京琉璃河五十三號墓和陜西寶雞竹園溝一號墓都出土過,其中琉璃河的青銅劍更短一些,僅長17.5厘米。這些較短的青銅劍,有效使用的鋒刃部分不過17~18厘米,和現(xiàn)在的匕首差不多。至于短劍的用途,它應(yīng)該是一種防身式武器。只有在雙方扭打在一起時,僅有十多厘米鋒刃的短武器才會起作用,但是在車戰(zhàn)的條件下,這種機會是不多的。

劍的名字,是由于它的用途而得名的。據(jù)《釋名》:“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庇捎谖髦艹跄暌攒噾?zhàn)為主,劍是不占有重要位置的,這一時期出土的劍數(shù)量少,與同時期的銅戈等相比數(shù)量比較懸殊。

當時中原地區(qū)主要依靠戰(zhàn)車作戰(zhàn),而在吳越等南方地區(qū),水網(wǎng)縱橫,地多林莽,處于尚待開發(fā)的階段,巨大沉重的戰(zhàn)車在吳越之地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各N戰(zhàn)艦則是軍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裝備。吳越地區(qū)出土的青銅劍多在河道水域附近,更印證了當時以水戰(zhàn)、步兵為主的特點。如史載吳越爭霸的戰(zhàn)場,今蘇州市郊河道、太湖流域等地出土了眾多青銅劍及其他青銅兵器。由于這種客觀的自然條件,吳越的軍隊主要為步兵,士兵之中多重視擊劍水平,關(guān)于越女和猿公的傳說正反映了這一史實。步兵多需要貼身近戰(zhàn)的鋒利而輕便的短兵器,劍具有可刺可劈等特點,所以在吳越地區(qū)鑄劍術(shù)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兵器的質(zhì)量關(guān)系到戰(zhàn)爭的勝負,加之王公貴族佩劍之風盛行,促使兵器制造技術(shù)快速發(fā)展,裝飾亦精美絕倫。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吳師皆文犀長,扁諸之劍,方陣而行?!眳菄谋庵T之劍就是大批量鑄造用于實戰(zhàn)的優(yōu)質(zhì)兵器,扁諸之三千的傳說不無依據(jù)。史稱吳王“披甲帶劍,挺鈹鐸”,越王勾踐“身披賜夷之甲,帶步光之劍”。影響所及,吳、越舉國上下以佩劍為風,有尚武之風。凡此種種,使劍的地位更為重要,劍的鑄造技術(shù)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為富國強兵,稱霸天下,吳國歷代國君都非常重視青銅冶煉和兵器制作。《吳越春秋》記載,吳王命令“能善為鉤者,賞百金”。由于國君的重視和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當時吳越地區(qū)的鑄劍水平遠遠高于中原諸國,出現(xiàn)了許多傳奇的鑄劍大師,如干將夫婦、歐冶子等,干將莫邪鑄劍的故事流傳至今。《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了“季札贈劍”的故事,徐君非常喜愛季札隨身佩戴的寶劍,反映出當時吳國的鑄劍術(shù)的高超。所以《考工記》有載:“鄭之刀,宋之斤,魯之消,吳粵之劍,遷乎其地弗能為良。”《新序?雜事篇》載:“夫劍產(chǎn)干越?!闭f明吳越有制作上等青銅劍的傳統(tǒng)工藝,為其他地區(qū)所不能及。早在20世紀60年代,顧頡剛先生就曾根據(jù)史料文獻記載,撰文論證我國青銅劍應(yīng)起源于吳越地區(qū)。隨著考古發(fā)掘中不斷出土的吳越青銅劍,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例證,證明了這一觀點。

眾多文獻都有吳越兩國善于造劍的記載。如《戰(zhàn)國策?趙策》趙奢論吳劍:“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且夫吳干之劍材,難夫母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薄对浇^書》云:“昔者越王勾踐寶劍五,聞于天下?!薄肚f子?刻意》載:“夫干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薄盾髯?性惡論》:“闔閭之干將、莫邪、巨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薄尔}鐵論?論勇》:“吳楚之鋌,干將之劍?!敝T多史料的記載表明了吳越之劍早已聞名天下,被人們視為至寶。多年來出土的青銅劍證實了文獻記載的可信度,而非溢美之詞。

綜上所述,吳越青銅劍制作精良、形制合理、裝飾考究,工藝水平遠在其他地區(qū)之上。商志馥認為,從春秋中晚期起,“吳地在兵器的合金配制和制作技術(shù)上遠遠地超過了中原諸國的水平”。馮普仁也指出:“在吳國青銅兵器中,銅劍的鑄造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春秋晚期青銅劍的鑄造技術(shù)水平遠遠超過了中國諸國?!睂窃角嚆~劍的這一評價已經(jīng)成為學術(shù)界的共識。從科技史、民族學、考古學、工藝制作等方面來看,可以充分肯定吳越青銅劍的歷史地位。

二、吳越青銅劍演變

始封于西周初期的吳國,從春秋中期以后逐漸崛起,國力日盛。吳王夢壽于公元前585年稱王,經(jīng)其子諸樊吳都,再傳至闔閭,國力益強。夫差即位后,攻越大勝,又討伐齊、魯、騰等國,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大會諸侯于黃池?!盾髯印芬詤峭蹶H閭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為春秋五霸。吳、越作為地處東南、歷來被視為蠻荒之地的小國,在短短數(shù)十年間竟然與齊、楚等大國抗衡,成就霸業(yè),除去政治因素外,從物質(zhì)角度來看,和他們擁有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shù)是分不開的。青銅劍的鑄造就是其中的代表。吳越地區(qū)盛產(chǎn)銅、錫,有可能是冶銅術(shù)在中國的發(fā)源地之一?!犊脊び洝氛f:“吳粵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李斯《諫逐客書》也稱“江南金錫”。這些典籍記述為眾多古礦冶遺址的發(fā)現(xiàn)所證實,表明這一地區(qū)先民開采銅礦、冶煉青~器的歷史較為久遠。

《詩?魯頌》:“大賂南金”,以及眾多青銅器銘文有“獲金”、“俘金”、“金道錫行”等,表明商周時期對于銅礦資源的爭奪是很激烈的,這種紛爭必然激勵吳國上下增強國力的愿望與努力。在春秋諸國中,吳國重視耕戰(zhàn),作為國策推行取得重大成效。

西周早中期為吳越青銅文明的初期發(fā)展階段,當時的青銅劍的形制尚未統(tǒng)一格式,鑄造多簡單、質(zhì)樸,前期的劍身無棱或平脊。這一時期的青銅劍多通長在30厘米左右,多半用作防身兵器而隨身攜帶,總體來說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屯溪M8出土的一柄青銅劍,劍身有十余處對稱裝飾,有團霧狀暗花紋??梢姡瑓窃角嚆~兵器特有的幾何形狀暗花紋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就已萌生,該時期是吳越青銅劍演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春秋早期,吳越銅劍有了自己的形制特征。從目前出土的文物和史料來看,吳越地區(qū)出現(xiàn)的青銅劍為其他地區(qū)所不見,看不出與其他地區(qū)青銅劍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很有可能是在當?shù)鬲毩⑵鹪吹?。盡管這一時期的青銅劍較為原始、規(guī)格不一,但后世寶劍的重要形制及特征在此期間都有表現(xiàn),吳越作為新興的國家顯示出其富有生氣、喜好創(chuàng)新、少束縛的文化特質(zhì)。春秋時期一些成熟劍型正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發(fā)展起來的,通過此消彼長的選擇和比較,逐步完善和趨于定型。此時,有些青銅劍已制作得較為精致,劍身、劍格紋飾、鑲嵌工藝已經(jīng)獨具風格,具有承前啟后的過渡性質(zhì)。

春秋中期以后,吳國實力日漸強盛,青銅冶煉和鑄劍技術(shù)都已經(jīng)達到了巔峰。這一時期青銅劍出土數(shù)量眾多,劍身通長約50~55厘米,少數(shù)劍長60厘米左右。以上可以看出,西周只有短劍,從春秋起劍身逐漸加長,劍形逐漸由寬短變?yōu)檎L。這雖然是從兵刃的功能的需要考慮,但之所以得到實現(xiàn),卻在于合金技術(shù)和鑄造工藝水平的發(fā)展,使劍身具有了更好的剛度。

劍身從無脊到有脊,是劍型的又一重大改進。平脊劍只見于吳越地區(qū),作為向有脊劍的過度,它是有重要價值的。為探索脊的合理形狀,古人作過許多嘗試。凸棱脊雖然有更強的剛度,但是制作工藝過于復(fù)雜,不好加工,劍身也過于沉重,因此多數(shù)劍仍采用三角形凸脊。隆脊起棱的劍不僅增加了劍的剛度,還促進了刃磨技術(shù)的普遍采用和提高。刃緣粉面的劍從春秋中期以后開始出現(xiàn),從而大大節(jié)省了劍的磨礪工作量,并使刃緣的磨礪分工更為專業(yè)化,更為精細,從而使劍的鋒刃達到了空前的銳利。脊棱較早見于矛、戈,以后才被用于青銅劍,各種青銅兵器的形制是互有影響、互相參照的。

劍身橫截面形狀的變化,是圍繞著作為格斗刃具的劍如何兼具良好的剛度(不因激烈的沖擊磕碰而折斷)和切削功能(刃緣鋒利堅固,穿刺后能迅速退出)而進行改良的??v向刃形和橫截面形狀的對應(yīng)改進,使劍身整體形制和刃形精細結(jié)構(gòu)都更趨于合理,這是劍型變化和劍制形成的關(guān)鍵點。

格為護手而設(shè),無格的劍只是偶見。寬格和窄格的劍在吳越地區(qū)一直是平行發(fā)展的,但到了后期趨向于以寬格為主,原因也許是寬格更利于護手且便于裝飾,與時尚相契合。

莖為握持而設(shè)。莖的堅固和稱手直接關(guān)系到劍的功能發(fā)揮。扁平莖的剛度差,也不利于握持,很早就被淘汰掉了。扁圓莖在春秋早、中期有較多使用,相比之下使用最合理的還是圓莖。從材料力學角度來看,空莖的剛度比實莖更好,但鑄造技術(shù)難度也更大。可見,空莖劍之廣為使用自有其合理的依據(jù)。

劍莖的兩側(cè)設(shè)扉或翼,這僅見于吳越地區(qū),在先可能是從鑄造時常產(chǎn)生的披縫得到了啟示而有意設(shè)置的,目的是為了利于握持和防止劍與纏裹其上的紡織物產(chǎn)生相對滑動。但這種附加的結(jié)構(gòu)過于累贅,也不是十分必要,所以只在西周中、晚期流行過一段時間。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