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

第1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電化學氧化法;作用機理;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C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試驗裝置

試驗用水為制藥廢水經(jīng)生化處理后的二沉池出水,COD初始濃度為2500mg/L左右,電解槽為10×10×15cm的有機玻璃槽,陽極板采用鈦涂釕氧化電極,陰極采用石墨電極,電源采用電源使用MPS702 直流電源( 最大電壓36 V,

最大電流30.7 A),試驗裝置如圖2所示。

圖2 試驗裝置圖

2 檢測方法

試驗中COD濃度的檢測采用K2CrO6氧化還原滴定法,采用的儀器為COD微波消解儀。本試驗采用單因素理論,通過對其他試驗條件的控制,達到對原水COD初始濃度重要性的考察。

3 試驗結果與討論

3.1 初始濃度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本試驗通過原水不同稀釋倍時的控制,達到對處理水質COD濃度的有效控制,分別采用稀釋0倍(COD濃度2000mg/L)、稀釋1倍(COD濃度1000mg/L)、稀釋兩倍稀釋2倍(COD濃度670mg/L)。

試驗條件:電流:4A;初始pH:8.0;電解質:0.01mol/L的Na2SO4;極板間距:10cm

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初始濃度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圖3顯示了在不同初始濃度下,溶液中COD濃度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45min處為曲線拐點,即為最佳處理時間,出水COD濃度為483.43mg/L,COD去除率為75.75%。通過對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得:電化學氧化法對COD的去處效果不隨初始COD濃度的變化而變化,這是由于電化學電解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氧化劑的量是控制COD氧化速率的決定因素。

3.2 電流密度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電流密度是影響電化學氧化法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電極表面積恒定時,單位面積提供的電量隨電流強度的增大而增大,電化學氧化法反應速度也隨之增大[3]。但試驗中的電流密度不能無限增大, 當電流密度超過某一電流閾值后, 電路中過量的電子不經(jīng)過電極反應而直接流進溶液,使電流效率下降[4]。

本試驗通過電源電流的恒定控制,達到對試驗條件中的電流密度的有效控制,本試驗將電流強度先后分別控制在1A、2A、3A、4A、5A、6A。

試驗條件:采用制藥廠出水作為試驗用水(COD濃度為2000mg/L);初始pH:8.0;電解質:0.01mol/L的Na2SO4;處理時間:45min;極板間距:10cm;極板表面積:10cm×10cm。

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電流密度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圖4中可以發(fā)現(xiàn):試驗電流強度從1A逐級上升到4A過程中,原水中COD隨電流強度的增大而大幅度地降低,及相應的COD處理效果出現(xiàn)大幅度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極板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隨著電流強度的增大,電子在極板與原水中COD之間的轉移速率加快,原水中氧化性極強的H2O2和HO·自由基反應速率也大幅度增加,從而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時間內所產(chǎn)生的具有氧化作用的活性中間產(chǎn)物越多, 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也明顯提高;但在電流強度從4A上升到6A的變化過程中,出水中COD濃度雖有下降,但已接衡,COD去除率僅略有提高,分析其原因是電化學氧化法機制受到原水中COD初始濃度的限制。本試驗的最佳電流強度為4A。

3.3 初始pH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本試驗將初始pH先后分別控制在2、4、6、8、10、12。

試驗條件:采用制藥廠出水作為試驗用水(COD濃度為2000mg/L);電流強度:4A;電解質:0.01mol/L的Na2SO4;處理時間:45min;極板間距:10cm;極板表面積:10cm×10cm。

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初始pH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圖5顯示了在處理時間45min的條件下,原水中COD處理效果與初始pH的變化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試驗pH從2逐級上升到8過程中,出水中COD隨pH的增大而大幅度地降低,即相應的COD處理效果出現(xiàn)大幅度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間接氧化時陰極生成的H2O2與Fe2+構成Fenton試劑氧化體系,作為OH·的主要來源,而過低的pH對H2O2的產(chǎn)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不利于OH·的產(chǎn)生[7],隨著pH升高,抑制作用得以解除,電化學氧化法機制得以正常進行,COD去除率得到顯著提高;但在pH從8上升到12的變化過程中,出水中COD濃度又有顯著上升,分析其原因是堿性條件下, 陰極還原析出H2,與Fe3+形成Fe(OH)3沉淀, 體系中Fe2+的再生受到抑制, 對HO·的產(chǎn)生再次造成負面影響,使得COD去除率顯著降低,考慮COD去除效果,本試驗確定最佳初始pH為8,且在該初始pH下,經(jīng)45min的電化學氧化法處理后,出水COD濃度為405mg/L,COD去除率為79.75%。

3.4 鐵試劑(Fe2+)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鐵試劑(Fe2+)不僅具有催化Fenton 氧化反應的作用, 而且同時可作為絮凝膠團的前體,對COD的去除具有顯著影響,鐵試劑(Fe2+)的加入使得整個COD去除過程成為電絮凝與電化學氧化作用的耦合體。為考察鐵試劑(Fe2+)對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效果的影響,本試驗采用單因素理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鐵試劑(Fe2+)加入前后COD去除效果的對比,達到鐵試劑(Fe2+)對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效果的驗證。

本試驗先后控制鐵試劑(Fe2+)的有無,達到考察鐵試劑(Fe2+)對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效果驗證的目的。

試驗條件:采用制藥廠出水作為試驗用水(COD濃度為2000mg/L);電流強度:4A;電解質:0.01mol/L的Na2SO4;處理時間:45min;初始pH:10;極板間距:10cm。

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5 鐵試劑對COD去除效果的影響

圖6顯示了鐵試劑(Fe2+)加入前后,原水中COD處理效果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鐵試劑加入前后,COD處理效果與時間的變化關系保持一致,即在試驗開始的0min到45min內,溶液中COD隨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時間的延長而相應地線性減少;在45min到60min內,溶液中COD隨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時間的延長而出現(xiàn)COD濃度上升的現(xiàn)象;在60min到90min內,溶液中COD隨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時間的延長而COD濃度又開始線性減少,45min處為曲線拐點,即為最佳處理時間。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向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鐵試劑(Fe2+)后, Fe2+將會與陰極生成的H2O2構成Fenton反應體系,作為OH·的主要來源[10],同時伴隨OH·產(chǎn)生的Fe3+相比O2具有較大的初始還原電位,可在陰極上與O2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再生為Fe2+。Fenton氧化體系生成·OH氧化電位可達2.8V,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OH作為親電基團,具有較強的進攻有機污染物的能力,并最終將它們氧化成CO2、H2O以及簡單的有機物。

4 試驗結論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理論,通過對其他相關因素的有效控制,得出的試驗結論如下:

1)通過對其他試驗條件(初始電壓、初始pH、電解質、極板間距)的有效控制,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時間45min處為COD去除曲線的拐點,為最佳的處理時間。

2)從考慮到COD去除效果及節(jié)約能耗,本試驗的最佳電流強度為4A。

3)本試驗確定最佳初始pH為8。

4)鐵試劑加入前后,COD處理效果與時間的變化關系保持一致,電化學氧化法處理45min處為COD去除曲線的拐點,即為最佳處理時間,即鐵試劑(Fe2+)對COD去除效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肖羽堂,張飛白.電化學氧化技術去除有機物的研究進展[J].江蘇化工,2007,35(1):6-10.

[2] 王靜,馮玉潔,崔玉虹. 電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研究應用進展[J].工程與技術,2003,12:19-22.

第2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較多,重難點被直觀的現(xiàn)象瓦解掉,抽象的知識點較少,需要知記的內容較多,學生如果付出努力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高中化學是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知識更傾向于系統(tǒng)化、理論化,還要求能靈活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生產(chǎn)分析現(xiàn)實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提高,光是死記硬背、機械的做題是學不好的。要注意如下幾方面問題:

一、要正確對待教材與資料

新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學原理、學科特點、社會發(fā)展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制而成,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課前預習要將理解不透的內容勾畫出來,做到聽課有目的。有的同學總認為這一環(huán)節(jié)不重要,其實不然。首先課前預習花費不了很長時間,不像某些同學想象的那樣麻煩。其次,它可以大大提高聽課效率,積極的在課上思考更多的問題。高考題中的任一知識點的考察雛形都來源于課本,有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都直接用資料書不使用課本,這樣是萬萬不行的。那么資料書應該怎樣利用呢?閱讀資料書可以解決課堂上的一些疑惑,而且課本上的習題少且簡單,不能滿足考試的要求,做些資料書上有價值的習題可以升華所學知識,更牢固地掌握知識點和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但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首先知道所學知識的難點與重點,然后有針對性的做重點題型,對于易錯知識點要反復練習并且記錄在錯題本上。

二、注意做好課后總結

一天的學習完成之后要養(yǎng)成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合上課本,在腦子里把老師課上講的內容重復一遍,以免遺忘。將需要理解的內容要整理一下思路,理順邏輯關系。然后把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總結全面并對應習題看看題目中是怎樣考察這些知識點的,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高一第一章物質的量這一節(jié),物質的量是橋梁將宏觀的量如質量、體積和物質微觀的量如粒子數(shù)聯(lián)系起來,可以畫出這樣的轉化圖。

三、正確理解教材內容

高一化學必修一主要講解了化學實驗基礎及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其中化學實驗基礎是必修課程內容的核心,體現(xiàn)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中粗鹽提純實驗和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實驗起到與初中化學實驗及知識的銜作用,又為高中化學新知識的學習穿針引線,通過實驗把學生引入化學世界。高考化學試卷中壓軸題即為實驗題,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個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并且分析實驗原理、反應條件、實驗裝置、實驗的異?,F(xiàn)象等。高考實驗題都是課本實驗引申出來的,來源于課本。必修一中的實驗基礎主要講解了幾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及分離裝置,難度不大。后面的元素化合物這部分知識涉及到的重要實驗有氯氣的制取、銅與濃硫酸反應、金屬與濃稀硝酸反應、實驗室制氨氣、鈉與水的反應、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的反應、鋁的兩性實驗、氫氧化鋁的三種制法,鐵及其氧化物,鐵鹽性質實驗等等,都需要用心去學習分析。

必修一的第二部分內容是物質的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又有利于學生運用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進行化學學習。這部分內容原理性強,要著重于理解,活學活用。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先要熟記基本概念“升失氧,降得還”,然后會利用化合價變化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和掌握其配平。掌握基本方法后還要多練習。

第3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關鍵詞:農(nóng)村教育; 高中化學;新課改;化學實驗

     新課程改革以來,對自主學習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在現(xiàn)有條件下,農(nóng)村中學教學資源的匱乏,優(yōu)質生源的流失,學生基本素質較差,動手及應變能力較弱。如何能讓農(nóng)村中學生與城市中學生處于同一平臺上競爭,是農(nóng)村中學教師應坦然面對的課題。

    筆者長期工作在農(nóng)村中學一線,經(jīng)過多年教育經(jīng)驗,感悟到高中化學教學從如下方面入手,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加強初、高中知識的過渡

    學生普遍認為初中化學知識不難,只要記住幾個重要方程,幾種重要物質性質,幾個重點實驗,就能應對化學課程。然而,進入高中后,化學方程式書寫沿用初中的書寫規(guī)律已難以適從。高中定量實驗引入也使得學生無從下手。因此,加強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顯得至關重要。

     1.以初中方程式的書寫為基礎,分析原理,促進學生思維轉變

    初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記憶和書寫化學方程時,往往提到的是 “置換法”“交換法”,很少從原理上分析。即使分析原理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更多是說:高中會學。然而,高中教師忙于應對高中課程,涉及到初中內容,很多會說:此點初中已學。學生固以為化學是一門文科,所有知識點都是靠背、靠死記。

    當高中出現(xiàn)大量氧化還原反應方程的書寫時,卻變得越發(fā)困難,無法理解。因此,農(nóng)村中學可以用一定課時復習初中知識,引入高中化學思維,從原理上分析所學方程,以理解促記憶。

    2.以初中化學實驗為基礎,靈活變換,培養(yǎng)學生應變能力

    由于條件的限制,農(nóng)村中學學生的化學實驗總是停留于紙上或黑板上。當實驗條件改變,實驗操作出乎于常規(guī)時,學生便無法適應。這充分說明其應變能力不強,根本原因在于參與少,操作少。

    因此,高中化學教學應立足于初中化學實驗基礎之上,將初中實驗“弄懂”“ 吃透”。例如:初中的蒸餾水的制取實驗與高中石油分餾實驗裝置極為相似,可以深挖,為高中學習打下基礎。初中幾個制氧氣裝置也與高中多種氣體制備有著密切聯(lián)系,花一定課時復習,會給高中學習提供很大幫助。

    3.以化合價、元素周期表知識為基礎,加強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整合

    初中學生幾乎人人能背誦化合價口訣,也知道化學課本后有張元素周期表,卻從未認真研究。進入高中后這些知識卻往往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筆者曾對高三即將畢業(yè)的學生做過調查,65%的學生認為高中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最難學。這充分說明元素周期表未能充分理解。

    因此,初、高中知識銜接可以將此列為一模塊,既可以讓學生很快進入化學角色,又能與高中知識學習不脫節(jié),更能整合元素知識。提早為高中各元素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培養(yǎng)化學興趣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它有著豐富的實驗,有趣的現(xiàn)象,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然而,在農(nóng)村中學,能開設的實驗課極少。筆者所在的學校,學生近6000,化學實驗室卻只有一個,實驗教師也僅兩名。能夠演示的化學實驗屈指可數(shù),更別說實驗課。如此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學生興趣是每一個教師應思考的問題。

    1.把握好演示實驗

    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鞭r(nóng)村中學化學實驗室的困境,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因此,教師要充分把握好課堂演示實驗,這對于學生既是美好回憶,更是興趣的源泉。

    許多教師為了省事,常以視頻或動畫代替演示實驗,這是不可取的。

    其一,視頻只會演示實驗的成功或預期的現(xiàn)象,而真正演示實驗在不同的操作環(huán)境,不同的操作過程會出現(xiàn)不同結果,教師更應針對所出現(xiàn)的結果進行分析;

    其二,視頻演示會讓學生感覺是在看電影,會懷疑實驗的真實性,更不要說動畫演示;

    其三,學生對于化學實驗更應感到那些“瓶瓶罐罐”才有興趣,才能領略到真正的化學。

    因此,筆者主張盡可能在課堂中演示好每一個實驗,創(chuàng)造演示實驗條件,滿足學生的渴望,也盡可能的讓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筆者曾有位優(yōu)秀的學生在畢業(yè)留言中談起他學習化學的動力,源自一次課堂中成功演示了一個實驗,而且是第一次動手完成實驗。

    2.將化學教學深入到生活當中

    化學是一門源自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學科。正如北大校長“神曲”《化學是你化學是我》所寫?;瘜W與我們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結合農(nóng)村中學學生特點,將化學教學深入到生活當中,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1結合教材內容,介紹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密切聯(lián)系的化學知識

    農(nóng)村高中學生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著濃厚興趣,因為他們生長在農(nóng)村,知道科技給農(nóng)業(yè)帶來的變化。例如:C2H4的催熟技術,Na2SiO3的保鮮技術、防火技術,CaO2長途運輸海鮮技術等。筆者所在中學臨近海邊,多數(shù)家庭以海洋養(yǎng)殖業(yè)為生,學生了解到化學的奧妙后,更加努力的學好這門學科。

    2.2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常見問題

    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依然離不開化學,教師將此融入到化學課堂,會使之熠熠生輝。例如:筆者在蛋白質的課堂中引入了鴨蛋變皮蛋的事例,學生能理解更牢記了蛋白質變性的條件。硬水知識講解時,引入長期使用的毛巾會變硬,更拓展到用醋酸蒸煮會使毛巾變得柔軟事例。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記清了化學性質,更有增長了課外知識。

學生反映化學課不必用漂亮的PPT,不一定要去實驗室完成學生實驗。只要能讓自己學到知識,記清原理,有趣的課就是一節(jié)好課。

    2.3引入與社會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進行教學

    化學的神奇在于它能創(chuàng)造物質,改變世界?;瘜W的飛速發(fā)展其負面新聞也充斥著化學教學,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更應關心時事,把社會與化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教導學生有正義感,使命感。農(nóng)村中學的孩子多數(shù)出身窮苦,如果利用所學化學知識誤入歧途,這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因此,教學中應辯證對待化學,展現(xiàn)出陽光的一面。

三、發(fā)揮農(nóng)村中學特長,揚長避短

     雖然農(nóng)村中學有諸多不足的條件,但依然有他的長處所在,作為農(nóng)村中學化學教師更應看到他的長處,揚長避短。

    1.農(nóng)村中學學生更重視理科

    農(nóng)村的學生視學理科為驕傲,固有的“學好數(shù)理化,能夠走天下” 的思維也一直影響著農(nóng)村孩子。理科能使人思維縝密,因此,農(nóng)村中學學生更重視理科不足為奇?;瘜W教師該正確引導,不要傷害到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如何讓枯燥的《化學反應原理》知識變得生動;讓難以理解的《化學平衡》變得具體,觸手可及,這都是高中化學教師面對的問題。

    2.農(nóng)村中學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應發(fā)揮時間優(yōu)勢

    農(nóng)村中學學生多數(shù)來自偏遠地區(qū),只能選擇住校,通常幾周才能回家一次。讓他們尋找材料完成課后實驗顯然不可能。當有充足的時間保障情況下,教師可以組建課外學習小組,開放那僅有的實驗室,滿足學生對實驗的渴望。

     3.農(nóng)村中學學生更樸實,更能發(fā)揚團隊合作精神

    正是由于農(nóng)村孩子的樸實,少了城市小孩的傲慢和偏見。他們可以“抱團取暖”相互協(xié)助,可以團隊合作完成集體任務。筆者曾組織學生完成“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利用”實驗,4人一組,其效果特別明顯。

    農(nóng)村高中化學教師工作在惡劣環(huán)境之下,面對著教育經(jīng)費短缺、優(yōu)質生源流失,如何能讓二流學生與一流學生同臺競爭?化學教師只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互助互利,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黃山石.農(nóng)村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開展科學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0,(5):83-84.

[2] .胡婕.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時代教育.2008,(2):55

[3] .卞永英.探究性實驗與多元智能的培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5):7-9.

第4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教材分析;初高中知識銜接;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自學能力

一、初高中化學教材和教學目標的分析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教材難度小,趣味性濃,化學現(xiàn)象一般都取自實驗或生產(chǎn)、生活中,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

高中化學是學習化學科學核心內容的基礎教材,高中化學必修模塊提出的六個學習主題(認識化學科學、化學實驗基礎、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物質結構基礎、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突出了化學學科知識的教學;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化學與生活)以化學學科體系為線索,為化學專業(yè)學習提供了基礎,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在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化學知識。因此,知識總量大,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增強,理論性的知識比重增大,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要求較高。相當一部分知識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二、認真鉆研教材,注重初高中知識的合理銜接

由于本人對初中教材非常熟悉,通過認真鉆研高中教材,明

確了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jīng)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在初三教材中出現(xiàn),但中考不做要求,而在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卻做了要求(如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應在高中拓寬和加深(如核外電子排布、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方程式等)。我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把它們羅列出來,銜接時注意把握時機和尺

度,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力求做到對今后學習化學有所幫助,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例如,化學用語作為一種化學專業(yè)的特殊符號系統(tǒng),能正確而熟練地掌握是必須的。初中化學教學作為化學啟蒙教育,只要求掌握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和主要化學方程式。但高中必修1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不管從數(shù)量上還是從難度上都要比初中多出好幾倍。所以在銜接時,只能在初中化學用語基礎上,補充一些重要的原子團,離子符號,以及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等,讓學生逐步提高。這樣學生就不會突然覺得難度太大,學起來也比較有信心。所以為了順利銜接,初中化學、高中必修和選修模塊有必要比較明確地從定性、定量兩個方面規(guī)定學生學習化學用語的最低要求。

學生要知道物質不僅可以從組成上進行分類,還可以從性質上進行分類。于是我先復習初中物質分類的框架,再慢慢引入從性質上把氧化物又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和不成鹽氧化物,并要求從概念上理解記憶,這樣就從初中粗淺地認識氧化物自然地過渡到高中系統(tǒng)地認識幾類氧化物及其轉化。因此,在教學內容編寫順序和教學方法處理上應盡量做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

三、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學法指導和能力的提高

從教學實踐中獲知,能力較強的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后,能迅速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狀態(tài),銜接是不成問題的。而那些在初中靠死記硬背而取得較好成績的學生,進入高中后成績一直掉隊。由此可見,解決“銜接”問題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所以我從下列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1.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這樣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如何學。這里強調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法,二是學生的學法。學生如何能學會學習?主要是靠教師的導:誘導、引導、指導。所以高中教學要從一開始就大膽放手,不能像對待初中生那樣幫學生完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因此我一開始就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習慣;養(yǎng)成獨立完成作業(yè)并且及時對答案的習慣;養(yǎng)成及時對各種知識技能進行歸納總結的習慣。在課堂上推行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所以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2.剛邁入高一的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不成熟,依賴性較大,學習主動性不強,重記憶、模仿,理解相對膚淺。但他們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年齡特點,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從“記憶型”的被動接受知識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另外這個年齡的學生喜歡挑戰(zhàn),如果能適當補充一些容易接受的高中新知識,這樣對增強學習化學的信心是很有幫助的。對那些本來化學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找回信心;較快提高成績。

3.自學能力的提高和培養(yǎng)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

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的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自學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兩方面,一是課前預習,主要通過學案來完成,這樣課堂上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教師只要精講,便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二是課堂指導閱讀。高中的化學知識點很多,涵蓋的內容也很廣,有時需要補充課外的延伸內容,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課外延伸需要學生去自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看一些有關化學的科普書籍,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堂學習的內容,而且逐漸形成自學的能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绻芎芎玫劂暯雍贸醺咧械慕虒W工作,就可以讓學生不但在心理上不害怕高中學習,而且在行為上能很快地適應高中學習節(jié)奏和學習方法。高一為起始年級,千萬不要讓學生輸在起點上,千萬不可小視初中和高中的銜接。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胡崇山.新課改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思考[J].中學化學,2008(8).

第5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化學學習對于同學們在知識水平、思維層次、能力要求等諸方面與初三階段比較都有很大提高,其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中占有非?;A的地位。如何進行高中起步化學的學習,希望同學們首先做到以下兩點:一要扎實掌握初三所學的質量守恒定律、重要化學用語、物質的溶解性、酸堿鹽的性質及反應規(guī)律、金屬活動性順序、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有關化學式、溶液、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有關內容;二要在中考后認真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加以完善。初中化學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記住現(xiàn)象或結論;而高中化學除了定性分析外,還定量分析,記裝是什么“外,還要求弄清”為什么“和”是多少“。同時,初中化學以形象思維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xiàn)象或演示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而高中化學除了加強形象思維外,還通過抽象、理想的化學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guī)律。另外初中教材文字活潑,有較多插圖,還有貼近生活的一些選學內容,具有較好的可讀性,教材內容的表達易于理解;相比較而高中教材顯得平白、呆板、難懂些。

初中階段很大程度是記憶,背記的東西多,據(jù)調查有些學生在初中學習化學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高中階段則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記憶,死記硬背會導致學到的知識“消化不良”。初中階段主要還是依賴教師,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具有獨立性,主動接受方式獲取知識,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實現(xiàn)記憶向理解、依賴、被動向獨立主動的轉變。步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遇到新的教師,新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經(jīng)問卷調查,新生一般都需要二三周時間來適應。新生不僅要適應教師的教法、特點、要求、課外活動等,還要熟悉學校的情況和身邊新的同學,當然教師也要了解學生。認識到過渡復習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實抓好過渡復習,消除知識過渡中的“臺階”和“障礙”。

“知己”是明確復習過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備教材”。由于中學一般“高中循環(huán)制”,教師從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初三新教材(九年義務教本)從1995年才在全國范圍內普遍使用,有些教師不研究教材的變化,仍然使用初三舊教材來進行復習,甚至用被刪去的知識點來考查學生,用舊書上的習題來測驗學生,人為給學生增加“不適應感”。教師必須對初、高中教材和大綱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識在高中講過,哪些知識雖講過但學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識還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寬等,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爸恕本褪墙處熞私鈱W生。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素質狀況,才能為以后教學的深度、廣度處理做到應付自如??刹扇〕浫雽W成績、課堂提問、與不同層次的新生座談、問卷調查、進行針對性測驗等方式。要及時將所掌握的學生情況綜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生化學素質、成績檔案。對學生普遍反映、暴露的問題要記錄下來。經(jīng)過調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確立復習的起點和重點。

不是簡單地過一遍,而應突出重點。根據(jù)所掌握的情況,適當調整教學課時分配,對于掌握較好的知識一帶而過,普遍存在的問題要下功夫徹底解決。例如問卷調查后發(fā)現(xiàn)很多新生對電解質的概念和電解質導電的實質等內容掌握不牢;對一些概念如加熱、高溫、點燃、燃燒混淆不清;對有些知識點如溶解度的計算模糊不清。這些重點問題,要徹底解決。還要使學生認清初中知識既是高中化學的基石,有些知識點在會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第6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問題解決;初高中銜接;化學教學;應用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1-001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07

現(xiàn)行初中化學教材知識量少,淺顯易懂。高一新生往往會帶著化學易學的預期步入高中化學課堂,卻料想不到高中化學概念抽象,內容信息量大,對思維能力要求高,更加注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頓時感到初中的學習方法難于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對于那些不能及時調整學習狀態(tài),一下子找不到適宜學習方法的學生,直接導致學習化學興趣下降,信心不足,化學成績不理想。針對這種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中化學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在教學中處理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銜接,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重塑學習化學的信心。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在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上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敢于質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由此可見,問題解決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問題組織教學,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形成學習動機,并逐步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就可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現(xiàn)結合魯科版化學必修課程教學,談談問題解決在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初中化學知識的認識局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人們對知識的學習,不同階段認識會有所不同,初始階段認識常較片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新知識教學中若能以這種認識局限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制造認識沖突,便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如初中階段對反應類型的判斷主要是依據(jù)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教師若讓學生判斷Fe2O3+3CO2Fe+3CO2反應屬于哪種基本反應類型?學生就會感到所學知識的局限性,產(chǎn)生學習新的反應類型分類方法的動機。

再如氧化還原反應知識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在初中階段,學生僅從得氧失氧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即物質得氧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物質失氧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這種認識明顯存在局限性。在高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教師就應充分利用這種認識局限性,創(chuàng)設以下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①試各列舉出三個初中化學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與“非氧化還原反應”,比較它們除了在得氧、失氧方面不同外,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利用①的分析結果,從得失氧和化合價升降的角度來分析Zn+2HCl=ZnCl2+H2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

③從得失氧和化合價升降的角度分析C+2CuO=2Cu+CO2反應,探究元素化合價變化與元素被氧化還原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④從得失氧和化合價升降的角度分析反應C+O2=CO2,判斷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否同時存在于同一反應中?

以上一系列問題較好地利用了學生認知脈絡,逐步遞進,起到了很好的銜接、過渡、升華作用,通過這些問題組織課堂教學,能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隨著思維的逐漸深化,便讓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認識。

二、以初中化學知識的螺旋上升開展問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高中很多化學知識是初中知識的螺旋上升。初中對知識大多只要求“知其然”,而高中必須要“知其所以然”。如初中學生只記住Cu不與鹽酸反應,F(xiàn)e與鹽酸反應不生成FeCl3,只能生成FeCl2的結論,而其中原由并未深究。高中在初中學習酸通性的基礎上,螺旋上升到對酸的氧化性研究,學生通過高中學習才認識到:酸與金屬的反應本質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鹽酸等非氧化性酸的H+氧化性較弱,不能將Cu氧化,只能將Fe氧化成Fe2+;而強氧化性酸(如HNO3、濃H2SO4)則能與Cu發(fā)生反應,F(xiàn)e可被HNO3氧化成Fe3+。

針對螺旋上升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應融合初中所學知識,這樣可消除學生畏難情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例如初中階段只學了過量的CO2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變澄清,而到了高中階段則上升為除了CO2氣體, SO2氣體也可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因此,在SO2的教學中,教師可演示將SO2(實驗前未告知學生是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實驗,待學生觀察現(xiàn)象后,讓其判斷該氣體是什么氣體?學生根據(jù)初中所學的已有知識一定會回答是CO2。這時,教師可讓一學生聞氣體的氣味,之后進行追問: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會是CO2嗎?這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CO2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實驗情境,而實驗結果又與學生原有認知產(chǎn)生沖突,便極大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接下來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把SO2氣體分別通入裝有品紅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的試管,并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現(xiàn)象過程中思考以下問題:①SO2與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除了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外,SO2還具備哪些CO2所沒有的化學性質?②SO2中的S元素與CO2中的C元素均為+4價,試從氧化性、還原性角度分析二者有何不同?實驗結束后,教師可啟發(fā)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這樣學生對SO2還具有CO2不具備的漂白性、還原性的知識難點,就相對容易理解。最后由學生總結比較SO2與CO2的性質異同點,就可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三、以高中化學實驗能力的新要求進行問題探究,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高中化學實驗能力要求高于初中化學實驗,更加注重實驗的分析、探究與設計?;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要學好高中化學就必須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學會從實驗中分析和解決問題,掌握運用化學實驗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在銜接教學中應充分應用實驗素材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做本質的分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步形成較強的分析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金屬鈉的教學,可讓學生回顧初中所學金屬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再通過隨堂實驗,讓學生親自體驗鈉的取用、與H2O的反應進程。實驗前教師可設置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探究:①剛切割的金屬鈉表面在空氣中如何變化?鈉投入到水中有哪些現(xiàn)象?②試著解釋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③鈉的保存和取用與鈉的這些性質有關嗎?經(jīng)過學生的討論切磋,不僅對鈉的性質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還會對金屬的性質有全新的認識。接著,教師趁熱打鐵,提出“鈉投入CuSO4溶液會看到何現(xiàn)象?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何書寫?”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解決。有的學生說會看到紅色物質產(chǎn)生,有的學生說看不到紅色物質而是看到氣體和藍色沉淀產(chǎn)生。不同的思維火花在課堂上空激烈碰撞,強烈的探究欲迫切要求追根尋源,此情此景,教師手中的演示吸引了所有未知的目光,學生開足馬力運轉的思維機器使問題不再成為他們的障礙,很快取得了共識。正是由于金屬Na非常活潑,在CuSO4溶液中優(yōu)先與H2O反應生成NaOH,再和CuSO4結合成藍色的Cu(OH)2沉淀。

顯然,充分運用化學實驗開展教學,就會收到屢試屢驗的效果。直觀的現(xiàn)象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問題的感知,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和運用。

四、問題解決應用于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把握好知識深廣度

新課程化學必修模塊在教學要求上比之前雖有了較大的降低,但從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的角度看仍有頗大的梯度。因此教師在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中,尤其要嚴格控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避免“一竿子插到底”,而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若花大量時間讓學生根據(jù)電子得失數(shù)目對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進行配平;“物質的量”教學過早進行差量法、守恒法等計算技巧訓練,就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從而產(chǎn)生畏學、厭學情緒。

2.要重視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設計好問題適宜度

問題情境優(yōu)劣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因為不是任何問題都能激發(fā)問題解決的動機,只有問題創(chuàng)設恰到好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教學體會主要是要優(yōu)選題位、題鏈和時機。題位也就是恰當?shù)膯栴}位于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在學生學習的“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之上;題鏈即諸多的問題應有一定的梯度,且能逐層遞進;時機即問題提出的時機一般隨著教學進程而展現(xiàn),但也要視學生主體活動的變化而機動。

3.要注重問題解決過程,發(fā)揮好學生主體性

問題總是在教學過程之中逐步解決的,這就要求師生共同努力,教學相長。教師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傳授模式,重視課堂發(fā)問、詢問、追問功能,教師可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思維過程,從中診斷其存在的知識漏洞或方法偏頗,以便補正。對于初高中化學銜接問題的解決,高中教師往往對來自不同初中學校學生學習化學的知識狀況不甚了解,因此教師應主動面向學生,尋找其共同性和差異性,以便教學有的放矢。同時,學生最了解自己的底細,最有發(fā)言權,因此更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自我完善。

總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應用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殊途同歸,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地尋找到適宜的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方式,改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快速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不斷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第7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概念原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與誤區(qū);課堂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8

初中化學教材中的概念很多,但每一個概念或原理,都是用簡練的語言進行高度概括的?;瘜W概念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只記得沒有理解是無法將化學學好的。但是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筆者以及所在的團隊一年多的觀察、摸索與研究。發(fā)現(xiàn)還存在著這樣一些現(xiàn)狀與誤區(qū)?,F(xiàn)總結如下:

一、當前概念原理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與誤區(qū)

教師方面:

⑴教師對概念原理教學的定位不準確

當前許多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往往僅立足于教材本身,目標定位在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很少考慮將學生、教材以及教師的教法有機的統(tǒng)一。教師們常常只關注自己怎么教,教了什么,學生應該記住什么,很少考慮學生遇到這些內容會怎么學,說白了,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過多注重時效性,講究課后習題的演練,很少注重概念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習慣讓學生將概念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甚至在講授過程中僅僅一帶而過。殊不知,如果不講透概念,學生就無法將知識內化,隨著在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累積,學生就會覺得化學學習繁瑣復雜,毫無體系而言,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將概念點化

其實每個概念都不是一個孤立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找準這種聯(lián)系往往是準確理解概念的必由之路。若把握不好就會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錯誤百出。

學生方面:

⑴思維發(fā)展的客觀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初中生思維發(fā)展模式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過渡的時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看問題容易片面化、表面化、絕對化。學生每天置身于千變萬化的世界,會自然地獲得有關這方面的感性知識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觀念和經(jīng)驗,這為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先入的生活概念若是正確的,會對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若是錯誤的,則會對觀念的形成、理解和運用起到消極作用,造成學習障礙,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錯誤觀念和經(jīng)驗一旦形成就會具有一定的延續(xù)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

⑵將大量時間用在課后練習上,忽略了基礎概念的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僅僅一帶而過,或者采取死記硬背的錯誤模式,在具體運用中生搬硬套,這樣做往往使得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概念,對于基礎知識的遺忘率高,學習效果差。例如:在學習酸堿度概念時,很多學生都會準確的復述,但是碰到具體的題型時,卻很難準確地判斷和運用。

二、概念原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是掌握物質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也是進行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的基礎,貫穿于初中化學的始終。加強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于學生認識物質及其變化和物質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并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和形成基本技能,都有密切關系。因此,使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并運用化學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這部分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其他基礎知識的學習及深化。對培養(yǎng)學生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概念原理課堂教學的對策

⑴利用實驗現(xiàn)象歸納引出概念

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課上的演示實驗可以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概括出概念?;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好多概念的講述都是用實驗來說明的。教師可以靈活應用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的推理,引出概念,形成概念。比如通過演示冰的液化、水的蒸發(fā)、膽礬的研碎。由于只是形態(tài)的變化而沒有其他物質生成,這樣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再由通過硫、鎂帶的燃燒,及堿面與醋酸的反應,都有其他物質生成,引出化學變化。再如,用蔗糖來做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之間的轉化實驗,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概念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⑵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形成基本概念

在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時,許多學生在學習時感覺到微觀世界,摸不著,看不見,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各種直觀手段,可以通過模型、磁性黑板、圖表、多媒體課件、教學電影等手段使學生形成表象;新教材彩色圖片較多,這些插圖形象生動,有利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比喻只是“橋梁”,必須落實到科學概念上,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甚至還會給學生造成某些錯覺。只有盡量做到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學生才會看得真切,印象才會深刻,學得才會扎實,理解才會深刻。

⑶舉反例理解概念

一般來說,課本只以正面闡述概念,這無疑是重要的。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學中應在正面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反面或側面去逆向剖析,使學生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個概念。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边@一概念,可剖析為:

①同種元素里的粒子中質子數(shù)一定相同。如氫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種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質子數(shù)均為1);鈉元素里的鈉原子與鈉離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質子數(shù)均為11)。

②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氖原子與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但它不是同種元素。

⑷抓訓練掌握概念

教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只能機械地記憶概念,不會正確地用概念解決問題。針對這一矛盾,我經(jīng)常設計一些概念性較強的相應的鞏固性習題,讓學生思考回答。對學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特別是復習過程中,如果給學生這樣一個填空題:“元素種類是由()決定的,元素間的本質差別是由()決定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是由()決定的,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決定的。”學生必能進一步鞏固元素這一概念了。為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這類習題可以自行編制,甚至是指導學生改編,但應注意知識的循序漸進,適當設疑,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趣,又能鞏固化學概念,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復習“氧化物”概念時,可以與“含氧化合物”對比,提出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嗎?”讓學生思考,仔細推敲,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氧化物”概念中的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了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總之,化學概學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如何提高化學概念的教學質量,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更好的教學方法。(約2500字)

參考文獻:

第8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相比,在知識的難度與廣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題思路與思維方式上,與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剛進入高中都會不適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他們仍舊以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化學,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高中內容的學習,使得學生學起來很吃力.還有一些學生不適應高中化學課堂容量大的特點,對于很多知識不能夠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在內容上有時候不能夠很好的銜接,為學生學習高中化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這些都使得初中學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二、初高中化學知識點梳理比較

初中三年級所學的化學主要是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化學符號、化學式、實驗儀器的名稱等.初中化學一般比較重視定性分析,教師經(jīng)常讓學生將實驗現(xiàn)象或者結論記?。咧谢瘜W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學中那種淺顯的記憶,而是通過公式進行計算,由初中所積累的基礎知識,在高中化學中得到不斷的延伸、擴展.例如:對于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實驗,初中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將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記住,并記住實驗的現(xiàn)象.而高中教師就會讓學生在記住化學方程式及化學反應的基礎上,理解這個反應的意義,并會應用差量法進行定量計算.初中階段的知識相對較少,學生只要通過死記硬背也能夠應付升學考試,而在高中的化學學習中,對知識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僅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化學,這種方法不再適用于高中化學的學習.例如:對金屬鋰、鈉等元素的學習,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學習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階段在記憶其物理性質的同時,要求會證明,在記憶化學性質的同時,要求會分析,并且要會從保存方法推斷元素的性質.總之,初高中化學對知識點的要求不同,教師應準確掌握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銜接,注重知識的比較,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三、教學建議

1.利用舊知識,銜接教材內容

高中化學教師應熟悉初中化學所學的化學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識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對初中知識的回顧,讓學生對舊有的知識能夠有新的認識.找到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知識的銜接點,然后加以引導,注意減少教學的難度,讓學生以理解為主.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由歷年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可知這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點加難點.為了減少學生學習該知識點的難度,教師可先從初中所學的化合物知識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價變化的氧化還原反應入手,找到知識的延伸點.在初中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中都是以得氧、失氧來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在高中化學中,雖然沒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這樣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就很容易判斷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學中哪些知識點已經(jīng)有所涉及,對初中化學知識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對初中化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知識銜接點,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化學.

2.利用舊知識,挖掘更新知識

在初中所學的化學往往是比較淺顯易懂的,有些知識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總是假設在理想的條件下存在,但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xiàn)理想的條件.因此有些知識在初中化學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對這種知識的學習往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糾結于前后學習的矛盾,對于新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為了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化學知識的講解.努力指導學生在注重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探索新的知識,從舊知識中延伸擴展出新知識.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告訴學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單獨存在,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在初中化學中氧化還原反應是分著學的呢?當時學的時候怎么沒有說不能單獨存在呢?這時教師應先帶領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進行回顧,然后讓學生在具體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的,因此叫做氧化還原反應.高中化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學知識的不同,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形成新的知識框架,更好的學習高中化學知識.

3.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師在教授化學時應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調整,將抽象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再對高中化學的學習產(chǎn)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學習蒸餾裝置內放置沸石時,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師可以讓學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jié){的經(jīng)驗,增加對化學的感性理解.在學習有關原電池的知識時,由于初中階段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知識學習,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化抽象為形象,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將原電池比喻成公交車,電子比喻成乘客,這樣原電池中的化學反應就變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車的常見現(xiàn)象,加深了學生對原電池相關知識的理解.

四、結語

第9篇:化學實驗初中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初高中化學教學 教學方法

在當前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做好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銜接,對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學習至關重要。下面我結合初高中化學的實際情況,就銜接問題的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形成的原因

1.初高中對知識的要求、教學難度及學生能力的要求不同。老師們都在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也都感嘆初中我還考九十多分,高中化學怎么這么難學呢?對初高中教材進行分析后我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存在于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和化學計算中。比如化學基本概念,初中的要求是識記,而高中的要求是理解和應用;在教學難度要求方面,初中僅僅是會分辨即可,而高中則必須能應用和擴展;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的化學計算,以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以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方向發(fā)展,對所學的知識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高中教師一旦在難度上把握不好,就很容易使學生對高中化學產(chǎn)生畏難心理。

2.教學方法不同。初中化學只學一年,知識點少,內容直觀易懂,所以死記硬背的方法高效便利,而高中教材內容豐富,教學要求高,進度快,容量大,難度深,且高中教學側重對學生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所以大部分同學聽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

3.學習方法不同。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xiàn),簡單模仿。而高中課程多,內容廣,時間緊,初中那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能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要求。

二、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學的銜接過渡

1.知識點的鏈接。明確復習過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首先要備教材,教師必須對初、高中教材和大綱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識在初中講過,哪些知識雖講過但學生不易掌握。我仔細分析了九年級新教材和大綱,歸納出以下幾個初高中教材的“盲點”。

(1)氧化物的分類?,F(xiàn)在初中課本上沒有氧化物的概念,所以必須向學生講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定義。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初中化學常識性介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知識,我們要根據(jù)教材中原子結構示意圖,總結出質子數(shù)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同時應該總結出常見的10電子或18電子微粒,這樣有助于學習高中化學原子結構知識和元素化合物的推斷。

(5)一種裝置的多種用途。

①收集氣體。

Ⅰ.若a進b出,則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Ⅱ.若b進a出,則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Ⅲ.若排液法收集氣體,則應該a進b出。

②洗氣瓶。

③安全瓶。

④量氣瓶。

2.在教學方法上,要有的放矢。

(1)教師應與高一學生多交流,多談心,了解學生,走近學生,讓學生了解你,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