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

第1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老年抑郁是常見的老年人心理問題,嚴重威脅其健康,本研究旨在了解養(yǎng)老院內老人抑郁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尋找增進養(yǎng)老院老年人健康的方法,提高生活質量。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6年4至5月九江市溫馨養(yǎng)老院和九江市福利院中94位高齡老人,年齡75~98〔平均(82.6±6.2)〕歲,神志清楚,認知良好,能夠配合調查。被調查者中喪偶61人,占64.89%;文化程度中,小學及以下的66人,占70.21%;入住原因中,因家庭照顧困難而入住養(yǎng)老機構的56人占59.57%,為安度晚年而選擇養(yǎng)老機構的38人占40.43%。有抑郁癥狀的老人42人,占44.68%,其中輕度抑郁癥狀的33人占35.11%,中重度的9人,占9.57%。

1.2 研究工具

健康調查問卷(SF36):包括36個條目,生理健康評分(PCS)代表總的生理健康評分,心理健康評分(MCS)代表總的心理健康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該方面的功能狀況越好,生活質量越高。老年人抑郁量表(SDS):抑郁癥狀評定,計分0~10分為正常,11~20分為輕度抑郁,21~30分為中重度抑郁。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總分低于16分為完全正常,大于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凡有2項或2項以上≥ 3分或總分≥22分為功能有明顯障礙。一般情況調查表: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入住原因、健康狀況等。

1.3 方法

由九江學院護理學院2004級護理專科班學生經(jīng)培訓后擔任調查員,采用與老年人面對面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對不能自行填寫的,由調查員協(xié)助完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F檢驗。

2 結果

2.1 影響抑郁狀況單因素分析

抑郁評分在老年人疾病數(shù)、日常生活能力、入住原因、住院次數(shù)上有顯著差異(P

2.2 生活質量評價

94位老年院老人不同抑郁水平在生活質量的PCS和MCS,均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1。表1 94位老年院老人不同抑郁水平生活質量比

較(略)

3 討論

本調查結果顯示九江市養(yǎng)老院內的老年人抑郁癥狀發(fā)生率較高,高于同年齡段的包頭城市社區(qū)居民32.7%的檢出率〔1〕和北京市老年人14.5%的檢出率〔2〕。

提示抑郁癥狀是老年院較易發(fā)生的一種負性情緒。隨著抑郁癥狀加重,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尤其在心理健康維度上影響更明顯。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3〕相同。本研究未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抑郁加重的趨勢,這與養(yǎng)老院老人大多數(shù)患病,身體狀況普遍較差有關。因此,在護理方面應采取相應措施。

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絕大多數(shù)已喪偶,又身患多種疾病,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孤獨感、寂寞感等心理問題。目前養(yǎng)老院雖然給予了老年人生活和身體上的照顧,但對于老人心理變化的重視不夠。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養(yǎng)老院高齡老年人的抑郁癥狀檢出比例高,但無一例接受過相關的檢查和治療。因而加強護理人員培訓,使他們在照顧好老人生活起居的同時,理解和重視老人的精神需求,善于觀察老年人的情緒波動,分析他們的內心活動,給予心理疏導,消除不良情緒。

養(yǎng)老院老年人缺乏心理相關知識的教育,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對抑郁癥的產(chǎn)生、概念、防治等并不了解,工作中應根據(jù)老年人的實際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加強對老年人有關疾病的產(chǎn)生、預防、不良行為的干預;加強心理疏導;加強用藥及康復等健康教育,有條件的還可以為他們開設心理衛(wèi)生講座及進行個人咨詢,以期老年人能通過接受外來信息和幫助,自覺調整自己的情緒,正確評價自己,以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適應養(yǎng)老院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和心理承受能力。

理能力與抑郁癥狀的關系密切相關,自理能力缺陷,會降低自我評價,產(chǎn)生抑郁癥狀〔4〕,老年人日常生活護理應遵循粗糙經(jīng)驗風險最小化(RERM)的自護原則,無論有無功能障礙,都應盡量依靠自身能力完成日常生活活動以延緩衰老〔5〕。養(yǎng)老院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關懷以及來自感情上的支持〔6〕。除養(yǎng)老院工作人員外,還應動員家庭、社會的力量,關心、照顧和支持老年人,使他們在有心理困擾時有訴說的對象和場所,尤其讓高齡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避免和降低負性情緒,激發(fā)其生活的信心,對促進老年人身心處于良好狀態(tài)現(xiàn)健康長壽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冬梅,付 云,金曉燕,等.包頭市老年人抑郁癥狀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22(6):4667.

2 劉宏軍,孟 琛,湯 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癥狀的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11):7945.

3 王 芳,謝 婧,施學忠.河南省居民精神抑郁狀況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6):13.

4 吳 蓉,余躍生,陳海貞,等.都勻市社區(qū)老年人抑郁癥狀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5;20(10):679.

第2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自理理論中的自理體指能完成自理活動的人;自理總需要是指人們?yōu)榱藵M足自理需求而采取的所有活動,包括一般性的自理需要、成長發(fā)展的自理需要、健康不佳時的自理需要;自理缺陷理論是指自理體的自理能力小于自理需要時,就會出現(xiàn)缺陷;護理系統(tǒng)學說闡述人出現(xiàn)自理缺陷時的護理活動,包括全補償系統(tǒng)(患者無自理能力,自理需要全靠護士來滿足)、部分補償系統(tǒng)(患者有能力完成部分自理需要,但另一部分需要由護士來滿足)及輔助教育系統(tǒng)(自理需要患者自己能滿足,但要護士提供咨詢、指導與教育才能完成)。Orem認為:人具有自我照顧的能力、權利和義務,并且通過學習達到自理的需要。護理干預應注重引導患者自我照顧能力,護理實踐的目標是協(xié)助患者實現(xiàn)自我照顧,改善疾病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2運用Orem自理理論對老年護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我國老年護理的現(xiàn)狀

WHO規(guī)定,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人口總數(shù)10%,或65歲的人口達到人口總數(shù)的7%時那么這個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我國于1997年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規(guī)模巨大,截止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jīng)達到1.59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據(jù)預測我國老年人口總數(shù)2025年將上升到19.6%,2050年將達到頂峰31.1%,屆時每3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已經(jīng)成為我國一項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一方面我國老年護理人才缺乏。截止2008年,我國注冊護士1653297人,每千人口護士數(shù)為1.25人。此外我國老年護理起步較晚,很多醫(yī)學院校至今未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老年護理人才奇缺,而另一方面需要照護的老年人越來越多,Orem自理理論正好可以減輕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護士對個體自理能力和自理需求進行評估,然后幫助老年人自立,既可以節(jié)省費用,也可以使老年人早日康復。

2.2老年人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出現(xiàn)老化,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環(huán)境、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威脅老年人的慢性病不斷增加。衛(wèi)生部資料顯示,我國慢性病的患病率為17%,其中6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5~3倍,達42.5%~52%。這些慢性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給老年人生理、心理、經(jīng)濟上帶來沉重的負擔。在護理老年患者的時候應評估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從而進行護理,減少醫(yī)院資源浪費,而對于老年人自身來講,需要借助各種護理系統(tǒng)來進行自我護理,自我管理疾病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實踐證明,防治慢性病最好的醫(yī)生是患者自己。

2.3家庭結構改變

在我國現(xiàn)階段,家庭結構逐漸趨向小型化,存在許多“4-2-1”型家庭,即一對年輕的夫妻要照顧4個老人和一個小孩,此外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有逐漸增多趨勢,居家養(yǎng)老的功能逐漸弱化。在這種形勢下,以Orem自理理論為指導、重視并強化老年人自我照顧能力,不僅能夠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還能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

3老年人自理能力的影響因素

影響老年人生活自理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狀態(tài)、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狀況、有無住過醫(yī)院等。

3.1年齡因素

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逐漸下降,調查顯示,60~64歲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占3.2%,65歲~69歲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占5.1%,70~74歲的老年人占9.2%,75歲~79歲的老年人占14.3%,80~84歲的老年人占25.6%,85歲~89歲的老年人占35.6%,9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50%。

3.2性別因素

文獻報道,男性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比例占7.7%,女性老年人中占10.2%,女性不能自理比例比男性高出近1/3,女性老年人占全部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58%,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弱于男性。

3.3婚姻狀況與居住狀態(tài)

有配偶者生活自理能力好于無配偶者;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好于獨居者。

3.4文化程度與經(jīng)濟收入

文化程度高及收入較高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于文化程度低及收入較低的老年人。

3.5心理因素

老年人因退休、社會地位、社會角色改變,社會交往減少,加上體弱多病、喪偶、親朋好友離世、家庭矛盾等生活事件影響,常出現(xiàn)焦慮,孤獨,抑郁,自卑等負性情緒。許多負性的心理變化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態(tài)度,使自理意愿下降,自理能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3.6疾病因素

老年人的患病情況、患慢性病的種類數(shù)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影響。林紅等研究顯示,隨著患慢性病種類數(shù)的增加,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損害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中以心腦血管病導致的功能障礙作用最強,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3.7家庭和社會支持

家人及社會應尊重、關心老年人,應支持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發(fā)揮余熱,充分發(fā)揮老年人對社會的作用,有利于老年人重拾信心,增強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效能,促進身心健康。此外,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通過經(jīng)濟補助、教育、環(huán)境、醫(yī)療保健等多渠道影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4Orem自理理論

在我國老年護理中的應用效果Orem自理理論在老年疾病護理中應用廣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戴莉等研究顯示,應用Orem自理理論能明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護能力、縮短住院日,并使患者滿意度、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傅紅飛研究顯示,Orem自理模式能提高老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李靜研究顯示,Orem自理理論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率,提高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李彩云等研究顯示,Orem自理理論能提高腦梗死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發(fā)癥。汪生梅研究表明,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康復過程中,運用Orem自理理論能使患者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治療護理,轉變?yōu)橹鲃訁⑴c、積極配合,充分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5小結

第3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關鍵詞: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生活質量 健康測量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示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8)4-0023-03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在總人口比例中的增加,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高度的致殘性,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康復,不能只注重于改善病人的生理功能,還應著重于病人的心理和社會機能的評估和干預,提高其生活質量。現(xiàn)對127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與分析,了解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并探討其相關因素,為實施干預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抽取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院等共5所醫(yī)院的骨科、內分泌科和老年病科門診及住院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住院病人共127例,時間為2002年1月¬---2003年12月。

1.2 病例納入標準

1.2.1 符合本病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標準患者;

1.2.2年齡50~70歲之間(含50歲和70歲),男女均可;

1.3 病例排除標準

1.3.1 年齡在50歲以下或70歲以上,過敏體質;

1.3.2 長期同時服用其它影響骨代謝的藥物,不能立即停用者;

1.3.3 新鮮骨折,晚期畸形,殘廢,喪失勞動者;

1.3.4 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5 嚴重多處骨折。

1.4 診斷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7年,第三輯),《中國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1999年3月,中國老年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制定,第二稿1999年10月22日在昆明通過)。

1.4.1 診斷原則

診斷以骨密度減少為基本依據(jù),參考年齡、病史、骨折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考慮。

1.4.2 診斷基本手段

骨密度減少以骨礦含量測定和脊柱腰椎X線片,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狀骨X線片相結合判斷。

1.4.3 診斷標準

骨礦含量診斷標準和峰值骨密度丟失百分率及分級標準(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參照執(zhí)行)。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標準,結合我國國情,以漢族婦女DEXA測量峰值骨量(M±SD)為正常參考值。必要時檢測骨質疏松的療效性指標:(1)相關癥狀及體征;(2)堿性磷酸酶及尿羥脯氨酸,空腹2小時尿鈣/肌酐;(3)X線骨質改變:觀測腰椎骨正側位片;(4)骨密度檢測:雙能X線觀測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或超聲骨密度檢測儀觀測跟骨骨密度。

>M-1SD正常

M-1SD~2SD骨量減少

1.5 調查方法

1.5.1 調查工具 采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TheMedica lO utcomcs Study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的標準版本[1]。此量表包括功能狀態(tài)、健康滿意程度和健康總評價3大方面9個維度共36個條目。為了便于比較,對各維度的初得分進行了轉換,得到終得分,終得分0分~100分。另外使用了“患者一般狀況量表”,包括病人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jīng)濟狀況、發(fā)病前與何人居住、看病費用等。

1.5.2 調查方法 調查員為5所醫(yī)院的骨科、內分泌科和老年病科的醫(yī)師。調查前針對調查內容及方法對調查員進行了統(tǒng)一嚴格的培訓,經(jīng)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調查。所有調查均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調查時由調查員逐條詢問并記錄。調查表收集后,由課題負責者隨機抽樣進行復核,對不符合納入標準者予以排出。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合格的調查表,使用雙輸入法錄入Epidata數(shù)據(jù)庫,以確保資料錄入的可靠性。并使用Excel for Windows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與處理。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共調查127例。男32例,女95例。年齡(62±11)歲,最小年齡54歲,最大年齡70歲?;橐觯阂鸦檎?21例,未婚及離異者4例,喪偶2例。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學29例,中學50例,大學39例。職業(yè):干部42例,教師6例,醫(yī)務工作者6例,工人45例,農民22例,其他6例。其中27例已離休或退休。

2.2 患病情況

原發(fā)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82例,繼發(fā)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45例。合并癥:糖尿病35例,心臟病29例,高血壓37例,心理障礙6例,其他疾病11例。

2.3 SF-36評定結果

127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各項目分值及其總評分見表1。將生活質量與年齡、性別、職業(yè)、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jīng)濟收入、看病費用、骨折、疼痛、是否大量飲茶、是否吸煙、是否飲酒、家人對病人的關心程度、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類型、患其他病的情況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骨折、疼痛、大量飲茶、家人對病人的關心程度和健康變化狀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有顯著意義,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發(fā)生率亦增加,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與年齡、性別、地區(qū)、體質、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

本項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各項目分值,除身體疼痛外,其余項目及其總評分均明顯低于我國正常人群的生活質量評分[2]。尤其是功能狀態(tài)和精神健康方面。多數(shù)研究認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后病人的生存質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影響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生存質量的因素有性別、發(fā)病年齡、發(fā)病部位、社會心理障礙、精神狀態(tài)、經(jīng)濟條件、各種治療干預措施、康復、護理應用等。經(jīng)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骨折、疼痛、大量飲茶、家人對病人的關心程度和健康變化狀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有顯著意義。咖啡因有促進尿鈣排泄、導致負鈣平衡的作用,如長期存在最終導致骨礦物降低,茶也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有報道長期飲茶可使BMD明顯降低[2],本文長期飲茶組的生活質量相關指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長期飲茶也是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之一。疼痛能迫使患者減少運動,或運動量減少,而運動是預防老年性骨質疏松重要途徑[3]。家人對病人的關心程度和健康變化狀況均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日常情緒,進而可影響起居飲食,對患者生活質量直接相關。

我們認為:吸煙、飲酒、飲茶、攝入高鈉飲食、少運動、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可導致骨質丟失,加重骨質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危險因素,應采取相應措施,減輕骨質疏松,避免老年人發(fā)生骨折。所以,加強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和康復護理及宣教,改善病人的軀體功能,勸告其適度運動、戒飲濃茶,鼓勵家屬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是提高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病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Ware J E.SF-36healthsurvey: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 [M].Boston MA:The Health institute,1993.465~470.

[2] 羅興華,李鳳英,廖八根,等.廣州市老年人生存質量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9):2920~2921.

第4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患者;抑郁癥;心理疏導;精神護理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661-01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呈現(xiàn)加重趨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慢性病導致老年人的治療時間長,經(jīng)常服藥,導致產(chǎn)生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人數(shù)增加,老年人抑郁癥患者也就越來越多,這已經(jīng)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老年人抑郁癥患者在接受正規(guī)醫(yī)院的護理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一些身體反應和心理消極情緒[2]。所以對老年人患者抑郁癥的心理健康輔導與精神護理變得非常重要,醫(yī)院護理老年人抑郁癥患者必須認真分析老年抑郁癥患者的病因,有效地解決老年患者遇到的心理問題,從而減緩他們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抑郁癥患者,其中有21例為男性老年抑郁癥患者有,有35例為女性老年抑郁癥患者;最小年齡為61歲,最大年齡為79歲,平均年齡為65.4歲;婚配狀況如下:有50例老年抑郁癥患者已婚,有4例老年抑郁癥患者喪偶,有2例老年抑郁癥患者未婚;其中有23例老年抑郁癥患者獨自生活,其他的和家屬一起生活。

2方法

2.1加強老年患者抑郁癥精神護理

2.1.1探求根源、因勢利導

醫(yī)護人員要針對不同的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到他們的心理問題,從根源上幫助他們走出負面情緒。一些患者是患病時間長,病情重,他們往往常年服藥,對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能客觀地評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悲觀。只要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就會產(chǎn)生恐懼、焦慮的負面情緒,更加影響身體的健康,影響到疾病治療。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在加強日常護理的同時,應當循序誘導,講解基本的醫(yī)療常識,積極幫助老年人獲得需要的病情具體信息,幫助老年人掌握病情發(fā)展狀況。還有一些患者,他們的病情不是很嚴重,但是他們性格非常內向,經(jīng)常封閉自己的內心,沒有生活的激情,不愿意接觸新鮮事物,也沒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于這類患者,醫(yī)護人員需要加強溝通,經(jīng)常和他們接觸,幫助他們走出自己的世界,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使其恢復健康。

2.1.2為患者自護與家庭護理提供指導

我國人口眾多,醫(yī)療水平和資源有限,不能很好地,全面地為患者全天候服務,因此,老年病患者在家中時間較長。因此,醫(yī)護人員向患者宣自我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和家庭的精神護理的注意事項尤為重要。

2.2加強老年人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護理

2.2.1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充分溝通

要通過多與患者溝通的方式建立相互信任的醫(yī)患關系,這也是將來對老年患者進行其他治療的保障和前提。只有醫(yī)護人員與老年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建立溝通的便捷方式,患者才能更全面地向醫(yī)護人員描述自己的病情,從而有助于相互合作,抵抗疾病。醫(yī)護人員還應在平時溝通中多鼓勵病人,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使老人不畏懼疾病,從心理上提高抵抗能力。為提高老人的自信心,還應該多肯定其價值,幫助老人尋找存在的價值感,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可以讓他們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也可以多進行思索,提高精神層面的力量。最后,醫(y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熱情,和藹,尊重并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使老人盡快恢復健康。

2.2.2開展引導性的心理護理,提高患者信心

醫(yī)護人員要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引導其樹立信心。尤其是對于性格非常內向的患者,他們經(jīng)常封閉自己的內心,沒有生活的激情,不愿意接觸新鮮事物,也沒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醫(yī)護人員必須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換位思考,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真實感受,學會理解他們。醫(yī)護人員要要盡力分散他們的心理注意力,讓其更多地去關注其他方面,而不是一直沉浸在自己內心世界,讓他們多與人溝通,交流,活動,同時還要鼓勵他們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經(jīng)常鼓勵患者,肯定他們的價值,讓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多做自己愛好的事情,在興趣愛好中找到更多樂趣,從而走出心理陰影,樹立能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抗病能力,更加樂觀地面對生活。

2.2.3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讓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

醫(yī)護人員要注重對患者心理壓力過大對其身體健康的影響,要盡量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擺脫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影響,這對于疾病的康復有很大影響,也是評估心理護理成果的重要指標。因為患者壓力減輕,心態(tài)良好,對其心理和生理上都有很大影響,可以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與疾病進行抗爭。醫(yī)護人員要鼓勵患者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經(jīng)常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不畏懼疾病,不過度沉溺于疾病給自己帶來的煩惱,要學會調整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主導自己的生活,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學會放松自己,讓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讓他們去勇敢面對疾病。

3結果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軀體功能維度加大,睡眠質量提高,精力旺盛,軀體不適感減弱,負性情感減少,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改善。

4結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各種慢性病導致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3]。針對老年抑郁癥的不同病因,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素質,有針對性地實現(xiàn)老年病人的精神護理和心理輔導,加強及時溝通,為建立醫(yī)院+家庭的綜合護理模式提供技術支持,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秋桂.老年抑郁癥的發(fā)病概況及護理對策[J].世界今日雜志,2007,8(2):126.

第5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對老年人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呼吸系統(tǒng)多發(fā)病,其主要臨床特征是氣流受阻,臨床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氣促、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肺氣腫和(或)慢性支氣管炎。雖然氣道阻滯為進行性發(fā)展,但仍有一些患者為可逆性,且同時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對患者生活質量和勞動力造成嚴重影響。我院對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滿意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32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男90例,女42例;年齡60~87歲,平均(73.4±4.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肺疾病學組關于COPD診治指南標準[1]。經(jīng)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確診屬于COPD穩(wěn)定期。排除老年癡呆、長期臥床、嚴重心肺功能衰竭以及語言溝通障礙等患者。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吸氧、抗感染、糾正酸堿平衡失調、預防和控制心律失常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

①護理評估:患者入院時對其一般身體和心理狀況、健康史進行評估,一般身體情況包括機體反應能力、呼吸功能以及并發(fā)癥等;心理狀況包括患者抑郁、失眠情況;健康史包括既往感染、過敏、吸煙、污染等外在因素,同時詢問其患有可能導致COPD的各類病癥;②護理計劃實施:改善肺功能、使生活質量得以提高、急性發(fā)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有效降低是治療護理的主要目標。有效排痰:老年患者存在咳嗽無力、排痰困難的特點,護理人員可采用胸部叩擊、霧化、引流的方法從而促進排痰,并指導患者多飲水;氧療:持續(xù)性給予晚期嚴重COPD老年人氧療;呼吸功能鍛煉:教會老年人如何進行正確的腹式呼吸鍛煉及呼吸操,同時指導患者也可采用定量行走、登梯練習、練太極、氣功等醫(yī)療體育運動;安全用藥:老年人治療方案應當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進行及時的調整,同時用藥應當充分,且療程稍長,在用藥過程中加強對各種藥物副反應的監(jiān)測;心理輔導: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增加社交活動;健康指導:包括指導患者食用高營養(yǎng)易消化飲食、戒煙、耐寒訓練、勞逸結合等多方面[2]。

1.3療效判定標準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監(jiān)測患者肺功能,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肺功能指標包括1s最大呼氣量(FEV1)、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氣量占肺活量比例(FEV1/ FVC)。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肺功能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標準:P

2 結果

2.1肺功能比較 觀察組FEV1、FVC、FEV1/ FV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一般健康狀況、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精力、社會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COPD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咯痰等,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患者早期后存在較為明顯的咳嗽、咯痰癥狀,且痰液呈泡沫樣或白色,若患者為發(fā)作期,則其痰液甚至會表現(xiàn)為膿性分泌物;②COPD早期患者勞累后存在著輕微的呼吸困難,但給予適當休息后,其癥狀能夠得到緩解,但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加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存在突然呼吸困難等癥狀的可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喘息的出現(xiàn)[3]。臨床有很多基礎疾病最終會引起COPD的發(fā)生,其中最為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該病具有發(fā)病時間較長的特點,炎性細胞對支氣管黏膜及黏膜周圍組織長期侵襲及程度的加深,會導致受炎癥侵襲部位的氣道發(fā)生堵塞,最終導致COPD的發(fā)生。有研究報道[4],臨床COPD具有高達0.6%~4.3%的患病率,目前對于其發(fā)病機制尚無詳細闡述,但大部分學者認為COPD發(fā)病與感染、過敏、吸煙及空氣污染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以往對于該病的治療,僅僅只注重對疾病本身的處理,但隨著進一步發(fā)展的醫(yī)療事業(yè),人們發(fā)現(xiàn),給予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適當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健康,同時配合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生活質量從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加用藥物,能夠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中,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其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COPD患者綜合性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同時能夠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2]劉雅麗.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4):220-221.

第6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關鍵詞:農村社區(qū);老年人;健康教育

由于農村老年人文化素質偏低、自我保健意識不強、人力和資源缺乏等制約因素,影響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1]。而隨著醫(yī)療模式的轉變以及人們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心理狀態(tài)、人口老齡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菲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增加,老人們需要護理人員給予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指導,期望通過護理干預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2]。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倡導老年人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實效性?,F(xiàn)將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0年~2013年對本社區(qū)≥65歲的約7500名老年人進行的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其中男4388人,女3112人,年齡65~80歲,平均71歲。

2 健康教育的過程

2.1宣教前的準備工作

2.1.1確定宣教的對象 一般每次宣教活動組織30名左右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的老年人。

2.1.2選擇宣教的地點 以靠近老年人居住地的老年活動中心為宜,要求光線明亮、交通方便、地面平整、環(huán)境整潔安靜、有空調、衛(wèi)生間、開水設施,利于老年人活動。

2.1.3確定宣教的內容 根據(jù)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需求,選擇1~2個方面的內容。

2.1.4選擇宣教的方式 通過評估他們的一般情況,如聽、看、說、認知,來選擇方式,有張貼宣傳畫、講座、討論會、放映幻燈片、錄像、VCD等。

2.1.5確定宣教人員 根據(jù)宣教內容確定宣教人員,可以是專門做宣教工作的人員,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經(jīng)驗且具有親和力的臨床醫(yī)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可以請上級專家。

2.1.6宣教時間的安排 以下午14:00~16:00點為主,活動大約進行1~2h/次,每2個月進行1次,保證本社區(qū)每個行政村的老年人每年健康教育達到6次。宣教前將時間、地點通知到每一個宣教對象。

2.2進行宣教活動

2.2.1語言 由于老年人的聽、說、看、反應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盡量 使用老年人易懂的方言,結合普通話,將醫(yī)學知識深入淺出的闡述。

2.2.2語速 盡量用慢語速進行宣教,極力反對說教式演講。

2.2.3動作 在宣教過程中配合軀體語言和行為語言,調動老年人的興趣,使老年人對所講的內容留下深刻的認識。

2.2.4觀察 在活動中觀察老年人對知識的認知反應,察言觀色,對老年人有疑問或有爭論的知識點應仔細講解。尊重老年人,讓每一個老年人在活動中都有參與討論、發(fā)表言論的機會。

2.3宣教后的后續(xù)工作

2.3.1檢測宣教效果 通過活動中的提問、活動后的小測試,直接收集老年人的學習效果;通過觀察老年人的生活、行為是否采納正確的生活行為方式,間接地了解學習效果。

2.3.2聽取反饋意見 聽取老年人對活動安排的意見,如宣教內容是否合適、宣教人員是否宣教到位、宣教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等的。

2.3.3記錄 將每次活動的所有內容都記錄在冊,作為宣教工作的存根,也為以后的宣教工作提供參考,利于健康教育的有序發(fā)展。

3 結果

通過2010~2013年的宣教活動的開展,本社區(qū)的老年人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到了≥85%,行為知曉率達到了≥80%,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下降了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4 結論

綜上所述,開展對農村社區(qū)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動對促進健康、降低發(fā)病率、提高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7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遼寧省朝陽市康寧醫(yī)院精三科,遼寧朝陽 122000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方式對老年失眠癥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方法 連續(xù)入選60例門診治療的老年失眠癥患者,隨機分成心理干預組和藥物治療組,每組各30例,療程為8周。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焦慮量表于治療前及治療后8周末對患者評分評估療效,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8周末,心理干預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焦慮量表(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藥物治療組治療前后HAMD、HAMA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比較,心理干預組HAMD、HAMA評分顯著低于藥物治療組(P<0.01)。心理干預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藥物治療組66.66%,兩組療效差異顯著(P<0.05)。結論 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老年失眠癥患者的抑郁與焦慮情緒,能改善老年失眠癥。

關鍵詞 老年失眠癥;心理干預;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3(a)-0171-02

[作者簡介] 王德春(1963,2- ),男,遼寧朝陽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精神病學,E-mail:wangdechuncy@163.com。

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由發(fā)展引發(fā)的生存壓力普遍存在,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其自身行為、與他人接觸過程中的互動亦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引起情緒波動。老年失眠癥是干擾老年人睡眠的常見病,常有情緒方面的變化,如焦慮、抑郁等,促使機體功能失調而處于疲憊狀態(tài),清醒后精神疲憊缺少清醒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社會活動功能。人生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與健康的相互作用應得到廣大醫(yī)務人員的注意。隨著睡眠生物學基本過程的研究進展,有人提出睡眠并不是神經(jīng)細胞的完全抑制,而是活動方式的改變,是混合調節(jié)、再次組合以及整頓的復雜過程。多種心理因素可以對睡眠過程產(chǎn)生影響,進而出現(xiàn)睡眠障礙。睡眠障礙出現(xiàn)后,失眠狀態(tài)下的焦慮以及對失眠的恐懼心理影響睡眠生物學過程,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失眠的持續(xù)存在狀態(tài)。既往有研究認為心理干預可以排解老年人心中的焦慮、抑郁和孤獨等負性情緒[1],如長期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則影響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谏鲜鲂睦硪蛩乜梢詫λ呱飳W產(chǎn)生影響這一基礎理論,該研究2009年1—12月期間采用心理干預的方法對老年失眠癥進行治療,旨在研究采用心理干預方式對老年失眠癥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門診治療的連續(xù)60例老年失眠癥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老年失眠癥診斷標準[2],排除為精神障礙和身體疾病所致失眠的患者。將入選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心理干預組和藥物治療組,每組30例。其中,心理干預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6.19±5.23)歲,病程1個月~2.4年,文化程度:大學4例,中學16例,小學10例;藥物治療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64.13±6.12)歲,文化程度:大學2例,中學14例,小學14例,病程2個月~2年。心理干預組和藥物治療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等臨床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藥物治療組干預方式:阿普唑侖0.4mg-1.2mg qn po或勞拉西泮1~3mg或氯硝西泮2~4gm qn po。單藥連用≤2周,以避免藥物依賴產(chǎn)生,療程8周。

心理干預組采用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系統(tǒng)式家庭療法,每周3次,每次20min。

認知療法:采用同理心、真誠的方式傾聽了解患者焦慮的原因,建立相互信任的醫(yī)患關系,根據(jù)每個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會生活、工作環(huán)境,通過開放性的問題對患者焦慮、恐懼的問題進行深入交談。幫助患者糾正錯誤的心理觀念,并給予正確認識的引導;使其認識到不良情緒與失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了解睡眠的生物學規(guī)律及影響睡眠的因素,避免失眠在患者心里被過分夸大,使患者學會控制不良情緒的方式以及應對觸發(fā)事件的方法,正確解決內心沖突。加強患者自我監(jiān)督控制的自主性,從源頭上解除焦慮因素,正確認識焦慮與失眠,從而擺脫沖突和壓力所導致的煩惱情緒狀態(tài),保持心理平衡,改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方式。

行為療法:通過睡眠衛(wèi)生教育、睡眠限制等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平日堅持規(guī)律、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等。睡前不宜進行劇烈、引起興奮的活動,不宜飲用咖啡、茶等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食物和藥物等,晚飯不宜過飽、油膩,可聽一些安靜、舒緩的音樂或睡前洗個熱水澡促進睡眠。忌未有睡意時過早上床睡覺,若上床后20min仍難以入睡,可再起床做點事,如此反復直到能入睡為止。對夜間睡眠時間少又易醒的患者,可采用睡眠限制療法,不管晚上多晚睡也要按時起床,通過減少在床上的時間以提高睡眠質量。讓患者放棄過分強調盡快入睡的自我暗示,減輕心理負擔以便睡眠。

系統(tǒng)式家庭療法:若情況允許可邀請家屬陪同治療過程并直接對家屬進行宣教,若條件不允許可定期對家屬進行電話宣教及溝通,以了解治療情況并獲取家庭的支持。建議家屬改造患者睡眠環(huán)境,減少噪音、有刺激性的膳食安排、避免能引起患者焦慮的物品擺放在臥室。指導家屬對家庭治療進行監(jiān)督,記錄睡眠時間。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8周末,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進行評分評估療效。療效評定標準:HAMD評分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著進步,≥25%為進步,<25%為無效。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心理干預組合藥物治療組HAMA、HAMD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HAMA、HAMD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末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心理干預治療組前后HAMA、HAMD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藥物治療組前后HAMA、HAMD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臨床療效

在治療8周末,干預組14例(46.66%)患者痊愈, 7例(23.33%)患者顯著進步, 7例(23.33%)患者進步, 2例(6.67%)患者無效,總有效率93.33%;藥物治療組8例(26.66%)患者痊愈, 6例(20%)患者顯著進步, 5例(16.66%)患者進步, 10例(33.33%)患者無效,總有效率66.66%。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衰老退化,其心理和社會適應性也隨之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均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3]。老年失眠癥是目前影響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不良習慣是老年失眠癥比較常見的原因。老年失眠癥患者普遍存在情緒緊張、焦慮、抑郁恐懼、人際關系敏感等狀態(tài)[4]。多采用不成熟的應對方式,且有較多的心身癥狀,應對方式和身心健康有相關性,缺乏社會支持[5]。顯而易見,老年人的失眠癥狀是一個生理睡眠紊亂過程和心理因素干擾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老年人日常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而心理干預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是有十分積極的意義[1]。

心理干預通過改變睡眠習慣.減少自主或認知上的喚醒,糾正睡眠的錯誤觀點和不良態(tài)度。對患者進行健康睡眠操作的宣傳教育,達到改善、促進睡眠的目的。

國外有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顯著影響[6]。國內肖存利等人的研究提示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老年人心理領域狀態(tài)[1]。通過心理干預可排解老年人的焦慮、抑郁和孤獨等負性情緒,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7-8]。國內有研究對老年患者進行6周的心理干預治療,干預手段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松弛治療、系統(tǒng)家庭治療,SAS、HAMA、PSQ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提示心理干預治療對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有效[9]。而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一致。該研究進行了8周的有效、正確的心理干預治療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顯著好于干預前(P<0.01)及藥物治療組(P<0.01),進一步證明了心理干預對改善焦慮、睡眠是有效的。而臨床上關于有治療效果的心理干預治療時程,并未做出明確的時間界定。是否心理干預時間越長,療效越顯著以及各種心理干預方法對療效所起的重要程度仍需進一步的大規(guī)模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此外,失眠癥在老年人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醫(yī)療資源相對緊缺,我們也應該對心理干預治療的經(jīng)濟療效比進行觀察分析,長時間的心理干預所消耗的醫(yī)療資源、金錢以及家庭精力也需要考慮在其中。

在心理干預實施過程中,給予老年人鼓勵、安慰和支持,以真誠、關懷的態(tài)度,體會其處境,關懷其困難,增加對治療的信心。提供給醫(yī)學知識,消除藥物依賴的心理,減除不必要的擔憂。指導其如何適應年老階段,改變消極的情緒、認識及行為。改善情感上的表達,向家人、朋友傾訴與求助。正確認識失眠,改變睡眠不良方式和不良心理狀態(tài),促進老年失眠癥患者的康復。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在老年失眠癥的治療中是非常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肖存利,李碩,陳博,等.心理干預對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4B):1276-1277.

[2]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184-188.

[3] 田林,張開金.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6):1728.

[4] 孫麗娟.老年失眠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4,17(3):151.

[5]孫陽,曹貴方,畢曉霞,等.失眠癥患者心理社會因素分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7(2):22.

[6]Elizur Y,Hirsh E.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two month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a multisystemic analysis of patients` resource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1999,22(2):157-173.

[7] Mair A, Thivierge-Rikard RV.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for older rural adults:regional distinction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2010,70(2):119-143.

[8] Camfield L, Skevington 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8,13(6):764-775.

第8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武漢市中心醫(yī)院老干部科病房住院患者380例,作為干預組。其中,男220例,女160例。年齡在65歲-85歲,平均年齡75歲。排除臥床不起、行動不能自理、骨關節(jié)有嚴重疾患者。選取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老年科病房住院的患者350例為對照組。兩組的年齡、性別和疾病譜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護理干預方法

1.2.1入院評估 患者入院時,正確評估患者狀況。

1.2.2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應詳細的為病人進行入院宣教,包括環(huán)境宣教、安全宣教、藥物宣教、疾病宣教、鍛煉宣教等。

1.2.3改善住院環(huán)境設施 增加有利于平衡和防跌倒的輔助設施。如病室保持整潔,病室及走廊光線應充足,有夜燈且電源開關容易觸及。物品擺放有序,生活必須品放置于患者隨手可取處;病床高度合適,配有攔床架,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無水跡。廁所、浴室配備防滑墊,并設有扶手,廁所應有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時跌倒。

1.2.4肢體運動訓練 根據(jù)病情進行許可范圍內的運動,包括增強肌肉力量的練習、步態(tài)練習和平衡練習。

1.2.5心理護理 針對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護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心理上給予疏導、支持,鼓勵、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學會自我保護的前提下,適當運動,減少生活依賴性。

1.2.6建立病人跌倒報告流程 在各種防范措施已經(jīng)到位的情況下,仍要做好跌倒事件發(fā)生后處理的預案,當此類事件發(fā)生時,當班護士及時告知本科室護士長,以便采取最佳的處理方法。

1.2.7跌倒事件處理流程 跌倒事件發(fā)生后,24小時內病區(qū)護士長組織討論、定性,有整改措施及發(fā)生原因、經(jīng)過等記錄。造成后果者上報護理部;未造成后果者,月底護士長按缺陷上報護理部。

1.2.8對照組不接受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者防跌倒知識的掌握情況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結果

2.1掌握相關知識程度 干預組380例患者中378例占99.47%,不同程度的掌握了跌倒的危險性相關因素以及預防措施的知識。與對照組的69.71%的掌握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2.2對護士滿意度的比較 見表1。

表1 2組對護士滿意度的比較

3.討論

引起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因素:

3.1平衡失調及步法紊亂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機能退行性變化,往往反應遲鈍、行為遲緩、感覺遲鈍、平衡能力下降,發(fā)生跌倒事故的幾率大大增加。人體姿勢的穩(wěn)定性有賴于感覺器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骨骼肌功能的協(xié)調一致。老年人中樞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控制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調而使跌倒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3.2疾病因素 如關節(jié)炎、腦卒中、老年癡呆、貧血、性低血壓等都與跌倒相關聯(lián)。

3.3藥物因素 在老年患者經(jīng)常服用的藥物中,如鎮(zhèn)靜催眠藥、抗高血壓藥、抗心律失常藥、降血糖藥、利尿藥、血管擴張劑等,有些可使反應變慢或削弱認知能力,有些可致低血糖、低血壓,進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險性。

3.4感覺功能因素 老年人由于中樞處理能力下降,感覺到信息就會簡化、削弱,反應時間會增加,環(huán)境突然改變不能及時做出適宜的動作而跌倒。

3.5環(huán)境因素 老年人的生活安全與否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因素決定。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51%跌倒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這些環(huán)境因素包括老年人周圍環(huán)境是否危險、無序和老年人能否適應環(huán)境等。

第9篇: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量評估范文

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干部療養(yǎng)院,福建廈門 36100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過實驗驗證護理干預對于防治老年高血壓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選擇了療養(yǎng)院40例臨床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本實驗的研究對象,這些患者都是2013年2月5日之前收治的,分組時采用的是抽簽的方式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的指導治療與療養(yǎng)院的護理干預治療進行對比,每組20例。結果 實驗組的患者的體重控制人數(shù)上升了近40%,但對照組只有5.12%;實驗組的患者能夠進行遵醫(yī)服藥的人數(shù)上升了33.21%,對照組只是上升了18%,經(jīng)過檢驗分析該實驗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就生活質量方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實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由實驗可知,通過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利于對血壓的水平的控制。

[

關鍵詞 ] 老齡化;高血壓;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b)-0092-03

高血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它也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經(jīng)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死于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是最多的,是人類的的首要死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也正在逐年增加。曾經(jīng)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我國到2020年死于非傳染性疾病的人將占到總死亡人數(shù)的79%,其中由于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引發(fā)的死亡占據(jù)第一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對于高血壓的防治是我國衛(wèi)生事業(yè)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要對高血壓進行有效地防治,光是利用藥物治療是不夠的,而且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會因為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負擔而產(chǎn)生一些其他的并發(fā)癥,所以要進行有效地高血壓防治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所謂的護理干預是指通過一些護理措施來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是選取本療養(yǎng)院的4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這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規(guī)定的標準,自2013年2月5日—2014年2月4日之間的對以上老年老血壓患者進行跟蹤實驗。這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已經(jīng)排除具有合并心力衰竭、肝腎功能衰竭、精神病或者是其他器質性疾病及不配合研究等患者。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是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分布在58~68歲之間。將本研究中的4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其中實驗組的有20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實驗對照組的患者20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兩組的平均年齡分別是62歲和62.5歲。兩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患病病程均為4~15年,平均病程為8.6年。患者的收縮壓為(161±11)mmHg,舒張壓為(96±17)mmHg。以上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和血壓上并沒有顯著差異,且這些因素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以本次實驗是可行的,是可以研究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的。

1.2研究方法

對于本研究的40例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后,實驗對照組的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試驗期間接受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以及抗高血壓的藥物和非藥物性的護理;對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接受相應的高血壓護理以及高血壓藥物以及常規(guī)的護理之外,還要進行護理干預治療。參照護理干預的相關方法對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本文采用的是療養(yǎng)院常用的護理干預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主要有護理人員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提供常規(guī)的血壓檢測以及向患者進行高血壓相關的疾病知識宣傳以及健康教育的指導,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和囑咐其家屬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正常的血壓測量。

本實驗選取的實驗組有20例患者,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且平均年齡是62歲,病程8.6年,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為(161±11)mmHg,舒張壓為(96±17)mmHg。實驗組的高血壓患者并沒有合并心力衰竭、肝腎功能衰竭、精神病或者是其他器質性疾病。

針對本實驗中的實驗組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①是對實驗組的老年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在療養(yǎng)院內定期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病因、危害、并發(fā)癥以及其他的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以講座的方式進行。同時還對如何正確測量血壓以及老年高血壓的自我防護措施進行宣講。在對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后,為了能讓老年人能夠真正的學習到高血壓健康教育的知識,還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專家來解決患者的疑問,并發(fā)放相應的健康教育宣傳片和健康手冊。

②是對患者的飲食干預。該護理干預方式主要是通過改變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通過對飲食的控制和日常生活中對于酒精和鹽的攝入量進行控制來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如禁止食用一些高鹽的腌制品,含有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肉食和雞蛋等,給老年高血壓患者多提供一些水果、奶制品、豆制品以及粗糧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食物。

③要求老年高血壓患者控制自己的體重,依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有效地有氧運動不但能夠強身健體同時還可以起到控制體重的效果。比如慢跑、爬山、跳廣場舞以及降壓體操等運動,切記不能進行比如打籃球之類的劇烈運動。老年人在運動的同時還要注意進行適當?shù)男菹?。老年人的體重指數(shù)(BM)一般在18.5~23.9之間為宜,運動要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④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藥物指導,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狀況選擇適合患者自身情況的,并且毒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降壓藥。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治療過程十分漫長。指導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藥物治療貴在堅持,應堅持天天吃藥。用藥的時間和藥量應給予明確的指示,并囑咐其不能自行加減降壓藥及隨意停藥。讓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家屬了解用藥出現(xiàn)的毒副作用的應急處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時要通知醫(yī)生并及時調換用藥。

⑤心理干預。心理狀態(tài)對于慢性病的治療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老年高血壓患者在發(fā)病的時候多表現(xiàn)為焦慮、易激動,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加強老年人的心理素質是治療高血壓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方式。給老年講解一些情緒和心理對血壓的影響,引導老年人應該如何去避免情緒波動以及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來對待生活。因為每個人的閱歷和經(jīng)驗不同,針對需要干預的對象要采取相應的放松治療和心理支持,讓患者保持一種心情愉悅和無焦慮放松的狀態(tài),同時還要讓患者家屬積極參與配合,讓患者建立一種能夠與疾病做斗爭的心態(tài)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和配合治療。

⑥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家庭隨訪。療養(yǎng)院定期安排醫(yī)務人員對處于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跟蹤回訪并且上門服務等形式來對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從而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1.3護理干預的效果標準

在進行實驗前對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理指標進行科學的檢測,并且采用生存質量表來對兩組患者進行科學的評估,評估的內容主要是包含生理、心理、社會關系以及環(huán)境等方面的內容,評估的方式是將每一項的指標都設定為100分滿分,通過對患者的健康狀態(tài)以及各項指標的情況來劃分不同的等級,主要包括優(yōu)、良、一般、差、很差5個級別。

評定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的主要指標有:生理癥狀、軀體化癥狀、性功能失調、睡眠狀況、生氣和活力、焦慮、壓抑、強迫狀況、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日常生活以及認知能等。對以上標準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當?shù)梅衷?5分以上時為優(yōu),在85~94分之間的為良,在75~84分之間的為一般,在65~74分之間的為為差,在64分以下的為很差。對以上指標進行評分和定等級之后,綜合指標整體優(yōu)秀率在90%以上為優(yōu),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一般,60%以上為差,60%以下為很差。

以上指標整體優(yōu)秀率在90%以上為優(yōu),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一般,60%以上為差,50%以上為很差。

1.4采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

本實驗采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是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所收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針對處理的計量信息進行t檢驗,設定P<0.05為該實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結果具有可信性。

2實驗結果

2.1調查概述

本實驗通過對本療養(yǎng)院4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跟蹤收集數(shù)據(jù),經(jīng)過一年的實驗跟蹤,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體重、飲食、服藥以及一些定期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得出P值小于0.05,說明進行護理干預的一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指標要優(yōu)于對照組沒有進行護理干預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指標,也說明護理干預在治療老年高血壓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詳見下1。

2.2實驗前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經(jīng)過一年的跟蹤調查和數(shù)據(jù)的收集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的實驗組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經(jīng)過專業(yè)的評分和分類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其中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優(yōu)的有8例,達到良的有7例,綜合起來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優(yōu)良標準的占到了75%。而對照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有的有3例,達到良的有6例,綜合生活質量達到優(yōu)良的占據(jù)45%,經(jīng)過SPSS分析以及方差計算和T檢驗之后發(fā)現(xiàn)χ2=16.88,P<0.05,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的數(shù)據(jù)詳見表2。

3實驗討論

3.1實驗觀察結果

通常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干預包含健康教育、飲食干預、體重控制、用藥指導、心理干預以及隨訪等方式來進行,主要的隨訪方式有電話回訪、上門拜訪、患者去醫(yī)院定期檢查等方式。其中大多數(shù)都屬于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就是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讓患者的心情保持愉悅,減少不必要的精神壓力。老年人的體質多是比較弱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能會引起高血壓的出現(xiàn),及時的干預和健康教育讓老年人不要過度疲勞、過分飲酒和高鹽高脂飲食是十分重要的。

3.2實驗結果分析

再次回歸本次的實驗,本實驗通過對療養(yǎng)院的4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治療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對比,結果顯示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體重、飲食以及血壓和服藥等狀況都是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例如在體重控制方面干預組的對于體重控制的人員占比上升了39.98%,而對照組知只是上升了5.12%;在合理膳食方面實驗組患者注意合理膳食的人員上升了40.07%,而對照組上升了3.16%;在遵醫(yī)用藥方面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人員遵醫(yī)用藥人員上升了33.21%,對照組人員只是上升了18%;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能夠進行定期檢查的人員上升了27.02%,沒有進行護理干預的對照組進行定期檢查的人員上升了3.21%,經(jīng)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對于高血壓病的治療更加科學和有效。在生活質量等方面經(jīng)過護理干預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達到優(yōu)良標準的人數(shù)達到75%,沒有進行護理干預的對照組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優(yōu)良標準的只有45%,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3.3實驗的應用價值分析

通過以上的實驗和描述我們發(fā)現(xiàn)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的防治以及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和心理負擔的減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本實驗同時還驗證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有益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控制高血壓的病情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在防治老年高血壓的時候要適當?shù)募右宰o理干預治療。

3.4不足之處

本實驗的不足之處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多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實驗的調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可測的情況,實驗的過程中對這方面的調查不足,有待加強。

[

參考文獻]

[1] 劉超,張健.綜合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高血壓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68-69.

[2] 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5):575-578.

[3] 李惠兵,孫朝艷,馬淑紅,等.護理干預對海洛因依賴合并高血壓24例患者的影響[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6):235-236.

[4] 魏智慧.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腦出血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2):50.

[5] 曹麗萍,常秀平.早期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2):79.

[6] 任海靜,李亞芹,任海妹,等.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管理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5):2956-2958.

[7] 徐娟.綜合護理干預配合厄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1176-1177.

[8] 范東月,趙婷.離退休老干部高血壓患者護理干預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