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壤的本質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林地質量價值觀有了多方位新突破。例如林地的經營條件[10]質量,市場區(qū)位[11]質量,綜合質量[12],地價[13]質量,景觀質量[14,15]等,出現了相關研究。
截至目前,已經研究過的林地質量種類有:林地的生產力質量,土壤肥力質量,立地質量,經營條件質量,市場區(qū)位質量,綜合質量,地價質量等。因此,林地質量有廣義概念與狹義概念之區(qū)別。狹義林地質量是上述林地質量種類中的任意一種,廣義林地質量截至目前尚無定論。
毫無疑問,林地質量等級劃分只能是相對意義上的概念。一是林地質量等級劃分的目的相對性,二是林地質量等級標準的相對性,三是林地質量等級劃分應用的相對性。為進一步說明,特概述于下:
1 林地各類質量等級劃分概述
1.1 林地生產力質量等級劃分
林地的生產力,是指林地地段內可以適合生長某些森林植被的能力。其質量等級劃分方法有兩種,一是定性指標法,二是定量指標法。林地生產力質量等級劃分的定性指標法,主要是指示植物劃分法[16,17]。這種方法極其古老原始,可適合未被破壞的原始森林植被地段的林地生產力質量等級劃分,并且簡便易行;一般情況下,由于人們不科學的森林經營活動,原始森林植被基本上都已被破壞而不復存在,所以現在這種方法未被廣泛應用。林地生產力質量等級劃分的定量指標法,主要是以某種優(yōu)勢植物的平均或單位面積的年生物收獲量作為尺度來衡量林地生產力質量的等級[18,19]。這種方法只適用于經營某種植物為特定目的林地生產力質量等級劃分,而不能作為所有植物的共同尺度,更不能說明林地生產力質量的本質特征[20]。
1.2 林地土壤肥力質量等級劃分
為反映林地生產力質量的本質特征,并作為衡量所有植物生長的共同尺度,林地土壤肥力質量等級劃分的各種方法相繼問世。這些方法的共同點是:對森林植被生長與土壤肥力因子之間的關系[7,21,22]進行長期觀測與試驗,然后進行數據處理,最后得出比較符合科學的論斷。
土壤肥力的本質因子為土壤生態(tài)因子的無相態(tài):水、肥、氣、熱等[23]。土壤肥力的表現因子為土壤環(huán)境因子的有相態(tài):土壤發(fā)育母質、土壤厚度、土壤腐殖質等[23]。
土壤的無相態(tài)通過土壤的有相態(tài)作為載體而影響植物生長,為定量反映這種內在聯系,通常有以下方法:層次分析法[24]、正交設計法[25,26]、多元線性回歸分析[27]等。
1.3 森林立地質量等級劃分
不同地區(qū)具有相同林地土壤肥力質量的地段,同種林木常常生長不一樣,這說明林地土壤肥力并不是影響林木生長環(huán)境因子的全部。立地條件含有林木生長所有的環(huán)境因子,包括大氣候、小氣候、微氣候、地形地勢、土壤條件等。
“立地因子是一種有形的外在表相,不能直接影響植物生長發(fā)育,只能通過影響生態(tài)因子而對植物生長發(fā)育起間接作用。直接影響植物生長發(fā)育的是生態(tài)因子的無相態(tài)(人不可感覺到的形體,只能借助儀器測量),包括氣候生態(tài)因子(光、熱、水、氣)和土壤生態(tài)因子(土壤肥力、土壤膠體),但是這種無相態(tài)只能通過有相態(tài)(即立地因子,人可以感覺到的形體,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土壤母質、腐殖質、土厚等)存在而發(fā)揮作用,有相態(tài)的本質就是這種無相態(tài)。顯而易見,沒有離開立地因子而存在的生態(tài)因子,沒有不含有生態(tài)因子而存在的立地因子;生態(tài)因子是立地因子的本質特征,立地因子是生態(tài)因子存在的形式?!盵23]
立地因子的無相態(tài)通過立地因子的有相態(tài)作為載體而影響植物生長,與土壤的無相態(tài)通過土壤的有相態(tài)作為載體而影響植物生長具有類似的層次性。因此前述的林地土壤肥力質量等級劃分方法都可以運用于立地質量等級劃分,只不過是立地因子范圍更廣,層次結構更復雜[23]。
1.4 林地經營條件質量等級劃分
林地生產力、林地土壤肥力和森林立地質量都屬于林地的自然屬性范疇,林地經營條件則屬于林地的社會經濟屬性范疇。林地經營條件為人們在林地內從事生產經濟活動時需要的基本設施及環(huán)境條件,包括水電供給設施、道路通達條件和相隔居民區(qū)距離等。林地經營條件質量等級屬于模糊集合,可運用模糊數學[28]求解。1.5 林地市場區(qū)位質量等級劃分
林地的市場區(qū)位質量等級也屬于林地的社會經濟屬性范疇。林地的市場區(qū)位質量,系指林地區(qū)域內市場發(fā)育的程度。依據廖什(A.Losch)的市場區(qū)位理論[29]和《湖北林地保護利用規(guī)劃的省級區(qū)劃專題研究》[30],我們認為,劃分林地的市場區(qū)位質量等級,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有社會因素、經濟因素與行政因素。
林地市場區(qū)位質量等級劃分方法主要有模糊聚類評判法[31]、土地級別類比法[32]和專家評判法等[33]。
1.6 林地綜合質量等級劃分
林地綜合質量包括至少4個層面的林地質量綜合,即林地的市場區(qū)位質量、經營條件質量、林地的自然屬性質量與生態(tài)區(qū)位等級等[34,12,10]。其中林地的自然屬性質量,最好以林地的立地質量作代表。
因此,林地綜合質量等級劃分,必須在林地市場區(qū)位質量等級劃分、林地經營條件質量等級劃分和森林立地質量等級劃分的基礎上進行。劃分林地綜合質量等級的主要方法為模糊數學[34]。
1.7 林地地價質量等級劃分
林地地價是一個交換價值范疇,它反映了可交易的貨幣數量關系[32]。因交易目的不同,林地地價可分為所有權價值,使用權價值和其他權利價值。按形成方式可分為市場交易價值與評估價值。通常林地地價質量等級劃分中的林地地價,系指林地所有權價值的評估價值[32]。
劃分林地地價質量等級的主要方法為模糊數學,一般將林地的基準地價[32]作為模糊綜合評價指標。
2 林地質量等級劃分研究展望
隨著森林對全球氣候變暖與環(huán)境惡化緩解作用的日益明顯,人們對森林與人類的關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林地質量分級的研究展現了如下三大趨勢。
2.1 林地質量價值觀突變
隨著現代文明的發(fā)展,人們不僅需要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生活,而且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文明生活。當代的林地質量價值觀不僅與林地的物質產品有關,而且與林地能否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有關。林地的旅游觀光價值[35,36]、生物多樣性價值[37]等森林生態(tài)文明[38,39]價值觀的不斷發(fā)掘,極大地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勢必開創(chuàng)林地質量價值觀的新紀元。
2.2 林地質量調查劃分單位進一步多元化
傳統(tǒng)林地調查劃分最小單位是小班,最大的小班面積不得超過20hm2[40]。這種以林地的物質產品經營為目的而定義的小班顯然不能作為以生物多樣性價值、旅游觀光價值等為目的林地質量劃分的最小單位。因此,我國林地保護利用區(qū)劃中有了主體功能區(qū)、功能分區(qū)等高級林地劃分單位[10]。顯而易見,能滿足森林生態(tài)文明價值觀要求的林地質量調查劃分最小單位――各類“林地功能小班”,如果加以恰當定義,可能刷新或替代傳統(tǒng)的林地小班定義。
2.3 林地質量評價向高技術方向發(fā)展
林地質量價值觀方向的突變決定了林地質量評價高技術的發(fā)展方向。由于現代林地經營多目標性的不斷發(fā)展,林地質量評價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化,傳統(tǒng)的林地質量劃分方法、手段和技術難以滿足這種要求。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作為林地各類質量劃分的統(tǒng)一方法。通常情況下,作為多目標經營的林地質量劃分是采用多方法的組合。例如,在《運用模糊數學劃分中國林地綜合質量等級》中就多次將層次分析法與多重復合蘊涵模糊數學方法進行組合運用[34]。在大量獲取林地質量劃分數據方面,近年來有用遙感數據替代森林連續(xù)清查數據的傾向[6]。
3 小結
(1)林地質量至少有7個不同層次。不同地塊的林地質量只能在同一層次與同一標準內才可能進行比較。此外,使用不同標準劃分的林地質量等級之間亦無法進行比較。
藝術設計的本質特征是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更是設計師的文化心理結構的審美外放與受眾文化審美接受的共鳴。在這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時代,藝術設計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將文化內涵與藝術設計更好相融合,使設計更加符合市場大眾文化審美需求,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 :
藝術設計 本質特征 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童編號:1003-0069(2015)09-0135 - 02
世界經濟發(fā)展瞬息萬變,傳播媒介日新月異的今天,藝術設計涉及的內容及服務對象有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闊的多樣性。同時藝術設計作為獨特的藝術門類,它的復雜綜合性又常常使人難于給其本質特征以完美定義——經濟市場、科技倫理、文化宗教等要素都能對其產生影響。而無論是設計者還是受眾的審美眼光也隨時因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改變。面對當下藝術設計領域媚俗化、膚淺化、表象化等風氣甚囂塵上的局面,探究藝術設計本質,以及與該領域各位有識之士辨明當代中國藝術設計的健康發(fā)展之路,是本文探討的初衷。
何為現代藝術設計的本質特征?一般觀點認為,藝術設計實際上是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如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體現。但這種觀點沒有明確指出文化(包括民族、地域、時代文化)的影響對于藝術設計的決定作用。因而筆者認為,藝術設計的本質特征是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更是設計師的文化心理結構的審美外放與受眾文化審美接受的共鳴。它具有人文性、創(chuàng)造性與功能性等主要特征。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網絡時代,過分關注表象(如材質、色彩及制作工藝)的功能性藝術設計已難以稱之為成功的藝術設計;而突出設計產品的人文性以及設計者創(chuàng)造性,是一個設計成功為受眾所認可的關鍵。成功的藝術設計不能僅僅局限于滿足客戶或市場的需求,更多的時候要設計師敏銳地探求潛在不確定的需求,通過設計啟發(fā)并且引導受眾接受這種需求,形成新的審美心理模式,反過來促進藝術設計的改變,形成互動共鳴。在這一過程中,藝術設計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對現代藝術設計的本質特征的探求,我們明確了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的重要。但要做到這樣的創(chuàng)新,有很多實現的途徑。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把握設計的文化內涵。藝術設計中文化是土壤,生活是基石,需求是導向。由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眼光來看,所謂設計是一種超越需求、超越功能、超越個體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一個成功的藝術設計包含著一個民族的很多秘密,借助它,可以表達一個民族某一層面的整體性觀念。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馬林洛夫斯基說過“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轉化為文化的需要?!瘪R克思在研究動物的活動和人的有目的的勞動之間區(qū)別時,得出美學的重要結論:‘(人也是按美的規(guī)律來制造”。奴隸社會時,已有圖騰裝飾的統(tǒng)治階級使用的工具,充分說明其在滿足產品使用功能的同時,也表達了人類對審美的追求。因此,“文化”在人類的生產勞動中就有產生美學的特質。作為美的一種藝術形式,以最初滿足使用功能到與審美并重的藝術設計就與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毫無疑問,把藝術設計的當成一種文化形態(tài),從文化心理結構角度談設計創(chuàng)新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是指設計的產品所反映出的人類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當代藝術設計既包含工藝技術手段和個性審美意識,設計產品的接受也折射出不同社會階段文化消費的訴求。這種文化消費訴求與審美心理模式的構建,在開始向由少數的藝術文化精英引導,廣大普通人群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熏陶、模仿、心理積淀后逐漸形成社會整體新的審美價值觀,信息化世界大眾文化審美的同一性趨勢由此而來——“時尚”對于大多數受眾也只是“時時跟上”而已。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藝術設計中文化內涵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審美構建的啟發(fā)性
突出文化內涵能夠使藝術設計緊貼市場脈搏。借由強大的信息傳媒收集第一手信息,設計師或公司能夠準確捕捉受眾心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地域文化、歷史發(fā)展,適當超前地推測出一些隱于表象的文化消費需求,從而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產品的審美標準,這種源于文化又適當超前的審美構建能在一定程度上啟發(fā)、引導大眾的審美取向??梢哉f,藝術設計不僅僅基于產品本身,而是設計一個文化概念;消費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商品,而是消費某種理念。如耐克、可口可樂等品牌產品宣稱:“我們賣給消費者的不再是一件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提到“LV”,我們不是想到的某些產品,而是一種與財富密切相關的高層次品位追求。藝術設計文化內涵的審美啟發(fā),正是對于受眾心理審美的一次次“催眠”。其結果可能成功也可能無效,但目的都是左右大眾的審美取向,取得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大影響。
二 受眾心理的針對性
文化內涵當然需要考慮受眾心理。亞洲人與歐美的心理文化構建就相去甚遠,即便是同在中國,湖南人與上海人的性格心理也有著不小差異。如果藝術設計不考慮這些因素,就有可能造成相同的設計遭遇不同的受眾反映。因而藝術設計的實踐必須全面考慮社會階層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齡差異、性別收入、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甚至屬象、星座等帶來的種種個體差異性——言以蔽之,要考慮受眾的心理層次,再進行細致的審美角度分類,針對不同群體進行品牌概念的審美引導;通過設計傳播有針對性的文化審美意識,使受眾從心理上認同、喜愛設計產品;并逐步達到提到某種產品馬上想到該產品的設計,此外再無其他的程度。比如一提到點讀機,我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可愛的小女生,進而想到“步步高點讀機”的那個滑稽詼諧的灰太狼,進而閃現出那句廣告用語“so easy!”。
三 概念內涵的延展性
成功的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體現,應該賦予作品超出原本功能、概念之9F的審美趣味,即概念內涵的拓展創(chuàng)新。而這往往是設計作品最終長久被受眾所認可的關鍵。身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的大眾,心理結構、審美趣味、喜好偏愛都時刻處于快速變化中,設計作品一經面世,其內在的概念、信息是相對穩(wěn)定的。如何能在設計之始就能預見受眾心理的變化方向,迎合不同境遇下的消費審美需求,是每個藝術設計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但毫無異議的是,對市場消費心理的把握,新的審美價值的傳導,以及借由文化內涵的把握,深化、延展作品的概念,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有效方式。最經典的例子莫過于西方鉆石珠寶產品在中國的推廣:鉆石的化學元素組成就是“碳”,其本質與黑色的木炭沒有區(qū)別,也不屬于稀缺資源。但它憑借設計師的設計宣傳,不禁風靡西方,在中國也逐步成為婚禮不可或缺的飾品,為什么呢?因為“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文化內涵的設計植入,使鉆石這個美麗石頭的概念內涵的無限的拓展,形成了“鉆石文化”、“鉆石情節(jié)”,將鉆石與真愛完全等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愛情,那有愛的地方就應該有鉆石,于是這顆石頭與它的近親木炭,身份地位有了天壤之別,這就是藝術設計包裝的成功典型。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有理由說,藝術設計雖是多元的,但其文化內涵在創(chuàng)新中最為重要。意大利設計師吉奧龐蒂曾說過:“本土傳統(tǒng)的設計語匯將成為一個國家設計的重要緯度?!碑敶囆g設計中創(chuàng)新不外乎民族化與國際化兩種,它們從本質上說是殊途同歸的。但作為當代中國藝術設計,最重要的是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沒有文化底蘊,努力將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藝術思想中注重感性、象征的審美特色有機的結合。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藝術設計中民族文化的體現
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歷史積淀,具有了豐富多樣的哲學美學、文化藝術、社會心理,這些都為藝術設計者提供了充分的設計元素。那一筆筆騰挪頓挫的線條,那一方方古樸厚重的古印,那一聲聲悠揚婉轉的唱腔,那一幅幅空靈蘊藉的山水畫卷,那從唐宋元明清的飄揚而來的大氣風流,無不傳遞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模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而這些都能以現代形式,更簡約、更抽象、更華麗地體現在當今藝術設計的方方面面。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各種藝術形象設計,無論是福娃(圖1)的造型還是鳥巢(圖2)的靈感源泉,無論是金鑲玉的金牌(圖3)創(chuàng)新,還是開幕式上山水畫卷(圖4)的展開,都凝聚著幾千年來華夏文明智慧的光芒。而這些不僅被中國人所津津樂道,也給世界人民留下許多深刻完美的瞬間。
2藝術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體現
中國幅員遼闊,地域之間差異明顯,不同地區(qū)的文化風貌、民俗人情也各不相同。塞北的遼闊壯觀,江南的秀麗婉約,西北的蒼涼粗獷,西南的旖旎綺麗,都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藝術設計創(chuàng)意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與地域文化、宗教、民俗相結合。設計師對地域文化的了解,可簡單地歸納為對地域民族文化、地域物產文化、地域著名人物、風景、建筑等文化的了解,它們對藝術設計均有十分重要的啟發(fā)。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圖5),其造型創(chuàng)意來自中國傳統(tǒng)的紙卷軸。作為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紙,由絲綢之路傳入西方,而紙的出現又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古代漢族吉祥云紋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被賦予祥瑞的文化內涵。而源于漢代漆器上的紅色與銀色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在火炬上的運用又使之區(qū)別于往屆奧運會的火炬設計,亦便于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鹁嫔舷戮鶆蚍指?,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3藝術設計中時代文化的體現
一、運用變式理論設計問題,強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諸多地理概念,如冷鋒、暖鋒,氣旋、反氣旋,寒流、暖流,時區(qū)、區(qū)時,天氣、氣候,地形、地勢,內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學生必須準確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確運用地理概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洋流”為例予以分析。怎樣區(qū)別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從水溫低的海區(qū)流向水溫高的海區(qū),是寒流;從水溫高的海區(qū)流向水溫低的海區(qū),是暖流。二是區(qū)分二者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對沿岸的氣候增溫增濕;寒流對沿岸氣候降溫減濕。三是利用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判斷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大洋西岸暖流,東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qū),大洋東岸暖流,西岸寒流。為了強化學生對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設計下列問題。
問題一:圖1是某海區(qū)海水等溫線分布示意圖,洋流a、b分別是寒流還是暖流,說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為寒流。理由:洋流a、b均從水溫低的海區(qū)流向水溫高的海區(qū)。
問題二:讀表1,該海域沿岸是寒流還是暖流,簡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數據知非洲西海岸沿19°S離海岸越近水溫越低,離海岸越遠水溫越高。
問題三:圖2所示區(qū)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經沿岸的洋流。判斷洋流L是寒流還是暖流,簡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緯度大洋東岸為寒流。
二、運用變式理論設計問題,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地理知識、技能是考查的對象,更是考查的載體。試題從能力立意出發(fā),淡化知識的記憶和復述,強化知識的變式和遷移,關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以影響氣溫變化因素為例加以分析,氣溫變化特征包括:年均溫、氣溫年變化、氣溫日變化等方面。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天氣系統(tǒng)、人類活動等。緯度低、海拔高的區(qū)域,一般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緯度、深居內陸的區(qū)域,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大,如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同一地區(qū),陰天比晴天氣溫日較差小;山地與附原相比,氣溫日較差小,如我國泰山與濟南。
問題一:(據2008年全國卷改編)D湖泊(圖3)的湖面海拔約3 800米,推測D湖沿岸地區(qū)氣溫的年變化、日變化特征,并簡述原因。
【答案】(年均溫較低)年變化(年較差)較小,因為海拔高,地處熱帶(低緯度地區(qū));日變化(日較差)較大,因為海拔高,空氣稀薄,白天增溫快,夜晚散熱快(按高度推測日最低溫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問題二:(2010年海南卷)讀圖4,分析基多氣溫特點,并說明形成原因。
[圖4]
【答案】特點:終年溫和,年較差小,晝夜溫差大。形成原因:地處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問題三:(2011年安徽卷)根據材料和圖5,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圖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
[圖5]
(1)圖示時間銀川氣溫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與成都相比,銀川緯度較高,海拔較高,濕度較小,云量較少,大氣逆輻射弱,接近冷氣團的源地;成都北側的山脈削弱了冷空氣的勢力,且熱島效應較強。
像這樣設計一組問題,從對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的判斷,到對兩地氣溫高低的判斷與分析,不僅利于學生對單一影響因素的遷移,而且有利于學生對影響氣溫因素的整體分析,從而引導學生建構分析問題的思路,能在新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合理遷移,提高學生遷移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運用變式理論設計問題,培養(yǎng)思維建模能力
地理學科命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即考生運用地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如能有效地設計一組變式練習,引導學生建構分析同類問題的思維模型,對于提高描述、闡釋、論證、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農業(yè)區(qū)位”為例分析,影響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包括: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問題一:閱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示地區(qū)種植棉花的區(qū)位條件。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圖6中我國境內某些區(qū)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引種優(yōu)質長絨棉。目前,這些區(qū)域的棉區(qū)是我國最大的上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guī)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jié),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
引導學生運用分析農業(yè)區(qū)位條件的模型進行分析,思路如圖7。
[圖7]
問題二:結合上題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推斷并說明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這些地區(qū)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
(2)距消費市場較遠卻并未影響該區(qū)域商品棉銷售,請解釋原因。
(3)說明該區(qū)域商品棉生產的限制性因素。
這三道問題,是2012年全國卷的試題,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一的基礎上,再來分析這三道問題。
(1)從地形、土壤、水源分布來看,即可推斷出國營農場的分布規(guī)律:盆地周圍綠洲地帶(山前洪積—沖積扇地帶);從光照、熱量、灌溉條件分析出其有利條件:(棉花生長期)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有灌溉條件。
(2)從問題一的分析知該區(qū)域棉花品質好、交通條件改善,從本小題設問可反推影響市場銷售的因素,還有市場需求量??偨Y上述幾點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儲存、易運輸(交通條件改善);棉花品質優(yōu)良(我國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基地),市場需求量大。
(3)從問題一的分析中尋找不利的區(qū)位條件:勞動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為突出;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有限。
問題三:結合問題一的圖文材料,你認為圖示區(qū)域是否應大力發(fā)展棉花種植,簡述理由。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倫理政治觀
各派學者對于政治文化的含義是什么,看法相左,眾說紛紜。但不謀而合的是,大家都把政治文化看作是政治體系活動中的主觀性成分,認為政治文化是指政治活動中的價值、情感與態(tài)度。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在其杰作《比較政治學》中,把文化界定為一個民族在特定時間內對政治潮流的態(tài)度、信念和感情的總和,是政治體系的基本領向。要正確認識政治文化的含義,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去了解:
首先,政治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成分,是社會文化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政治文化屬于非物質文化的一種,它反映了人們對政治體系的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必須注意的是,政治文化雖然是社會文化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但這并不意味著政治文化是政治與文化的簡單媾和,也不是說政治文化就是文化在政治領域中的表現和作用。其次,一方面,政治文化在內容上是關于政治體系的主觀性因素的復雜綜合;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在方法論意義上,是通過對個人、集團、民族的政治傾向或態(tài)度類型的分析,來研究政治體系的一種新方法,對政治體系的持續(xù)與調節(jié)發(fā)生巨大影響。其三,政治文化屬于意識形態(tài)和上層建筑,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現象,具有階級的和社會的內容,在一定意義上是經濟利益的必然反映。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將政治文化概括為如下定義:政治文化作為深層次的社會政治現象,指的是政治共同體成員在一定政治體系中形成的關于政治及政治活動的感受、態(tài)度、心理習慣以及價值評估等主觀意識的總和,主要包括政治價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 具體而言,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一是政治認知成分,即一定社會中的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的認識和意識,它是政治文化中的理性部分;二是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對政治體系的感情、態(tài)度,包括熱愛、忠誠、懷疑、疏遠等情緒;三是政治評價成分,即對政治體系的價值判斷、意見。
阿爾蒙德進而把各種各樣的政治文化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地域型政治文化,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所知甚少或一無所知,也不抱任何期望,更不做出任何努力;第二類是傳統(tǒng)依附型(或臣屬型)政治文化,社會成員對于政治體系施加給他們生活的影響有所認識,但他們只處于政治體系的輸出端,對政治體系持被動態(tài),充當執(zhí)行者的角色,而不是積極地去影響政治體系,不能主動地把自己的要求輸入政治體系;第三類是參與型政治文化,社會成員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不僅意識到政治體系的輸出部分,而且還要對“輸出部分”施加影響,并有較高的政治技能。
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發(fā)軔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漢,又經唐宋元明清歷代沿革發(fā)展,近代開始衰微。根據劃分社會形態(tài)的標準,參考阿爾蒙德對政治文化的分類,可以發(fā)現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臣屬型”政治文化極為相似。無論是它所賴以形成和延續(xù)的社會環(huán)境、經濟基礎、政治結構和文化土壤,還是它的本體,都帶有濃厚的等級依附色彩,有著極其深刻的臣屬型烙印。具體表現為:以君主為中心的單向輻射性政治意識形態(tài),天、君、國、家長合為一體的政治認知;依附著家國、君父的各色臣民――士、農、工、商、官,其主體性的普遍淪喪,等等。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最為直接、集中地反映,也最為能動地反作用于其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表現出的人對人的依附關系也最為突出和典型。
在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形成過程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影響最大。但墨家的影響不出戰(zhàn)國,其他三家的思想則相互作用,在中國封建社會一直延續(xù)下來,構成了中國社會政治的一大特色。其中又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居于支配地位,所以人們又常常把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稱為封建政治文化或儒家政治文化。因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加之儒家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占有著最為發(fā)達的傳播手段,其他階層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思維方式、社會觀、道德觀的影響,并逐漸被儒家思想所同化。儒家思想以其獨立性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同構性,作為中國文化的內核滲透到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和行為方式中,構成了中國政治文化的大背景。
對于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本質特征,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鐘明善先生在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義》中做出如下統(tǒng)計:一是“人文主義說”,認為從商周時期早期政治思想產生時起,其基點就是從人事去體察天命,而不是從天命中去體察人事;二是“王權主義說”,認為中國古代人文主義思想的主題是倫理道德,而不是政治的平等、自由和人權,這種認識結構便決定了人文思想只能導致專制主義即王權主義;三是“實用理性說”,認為血緣宗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理結構的現實歷史基礎,而“實用理性”則是這一文化心理結構的主要特征,主張對人生世事采取一種既樂觀進取又清醒冷靜的生活態(tài)度;四是“不斷變化說”,或者叫做“不固定說”,少數學者實際上否認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存在核心精神和本質特征,理由是包括政治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身是不斷變化著的,這種觀點過于偏頗。
客觀而言,倫理政治觀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本質特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核心內容。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倫理本位的社會,而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是以“禮”、“仁”結合為本體的,它適應了倫理型社會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生成的倫理政治觀,不僅包含著政治意識、政治價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內容,而且它本身就是政治實踐的最高原則。
什么是“倫理”?其本義指事物的條理,如《禮記?樂記》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编嵭ⅲ骸皞?,猶來也;理,分也。”后引申為倫理道德之理,亦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皞惱怼庇峙c“倫?!毕嗵岵⒄?。“禮”與“仁”是儒家學說兩大思想支柱。
所謂“仁”,源出于《尚書?金滕》:“予仁若考?!比?,指一種好品德??鬃訉⑷首鳛槿松非蟮淖罡叩赖戮辰纾压?、寬、信、敏、惠、智、勇、孝、悌等都納入“仁”的范疇。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孟子說:“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他認為“得天下者謂其仁”(《孟子?公孫丑上》)。總之,仁既是一種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又是一種個體人格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養(yǎng)的標志,同時從社會而言是一種至善至美的“理想國”,是人類最高的社會境界。
所謂“禮”,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儀式,周代把禮從形式中區(qū)別出來,發(fā)展成為一種以血緣關系和等級制度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左傳?隱公十一年》曰:“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孔子推崇周禮,主張對民“齊之以禮”。漢儒對禮作了進一步論述,認為“禮者,理也”,“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也”(《禮記?曲禮》)。到宋明時,禮學更成為理學的范疇,如《直講先生文集?禮論第一》言道:“夫禮,人道之準,世教之主也”,“曰仁,曰義,曰信,禮之別名也”??傊?,禮既是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又是一種社會政治制度,即以血緣為根基、以等級為特征的統(tǒng)治體系。
一、確定中心,認真選材
編寫童話故事和寫其他習作一樣,都離不開一個中心,同學們在下筆之前。先要在心中想好自己寫這篇習作是為什么,并試著用簡單的幾句話說一說,如寫月亮上有人正在耕田播種,是因為地球上的土地在減少:寫太陽上有一群人正在利用太陽能煉鋼,說明科技先進:寫星星正在排隊準備治理天河,因為天河也被污染了,等等。
確立了主題,在接下來的習作中,就能圍繞它展開想象,這樣就不會讓人感覺隨意性太大,不會讓人讀后不知所以然。
二、突出特點,角色生動
童話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動物、植物,在故事中雖然它們可以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但要注意讓角色有個性,要體現出它們原本的特性,這樣才能讓讀者感覺真實、親切。如寫獅子,就要表現它的兇猛、威武;寫狼就要體現它的兇狠、貪婪;寫狐貍則要反映它的奸詐、狡猾:寫老鼠則應突出它的膽小怕事又不缺乏機敏……抓住角色的特征,才能讓自己筆下的角色變得生動形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運用擬人,合情合理
在童話寫作中,我們不能僅僅把寫作對象當作動植物看待,而要通過擬人的手法把物當作人來寫,要使它具有人的思想、語言、動作,以及感情,同時又要保留它作為物的本質特征。如要寫小白兔。既要突出小白兔的生活習性,同時又要賦予它人的語言、情感和行動。
為了使所寫的童話有聲有色,還必須把每個角色的活動情況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它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策劃得周密,細致,合情合理,避免胡編亂造,例如動物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和人類的差不多,它們之間有家庭、感情,有爭斗、仇恨,有和諧,也有爭吵,凡是人類有的它們也有,就看你怎么把它們之間發(fā)生的一切巧妙地編成連貫的故事。
從諸多學者的闡述中我們多少可以了解到他們對國際法本質的看法,但由于國際法本身的復雜性,目前也沒有學者對國際法的本質做出全面的概述。而且,學術界大多偏重于對國際社會沖突激烈、亟待解決問題的研究,而忽視了對其本質的探討,然而,對國際法本質的正確認識對我們認清國際法存在的根源、內在形成機制和驅動力及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弄清這一問題,不僅可以提綱挈領地解決一些有爭議的理論問題,還有助于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作出正確的決策。
一、法的本質的含義
研究國際法的本質需要從法的本質看起。西方的法學家們很少直接闡述法的本質,但在三大主流法學派對法所下的定義中,我們仍能了解他們對法的本質的認識。自然法學派的學者認為在世界自然地存在著一套永恒不變行為規(guī)范,這一規(guī)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永恒不變的,它體現著自然的理性和正義,只有符合這一標準才能稱之為法。分析法學派的法學家們從實際存在的法律規(guī)范來討論法的概念。他們認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應該是什么”是兩回事,其研究的內容只限于制定法,即純粹且嚴格意義上的法。社會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則認為法是作為社會事實的“活法”,社會秩序就是法律,是法律的實質。[5]
我國法學界在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次大討論,已基本上克服了“階級斗爭法學”的偏頗,揚棄了所謂“法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階級性是法的唯一本質”等僵化定義。[6]諸多研究者都對法的本質進行了探討。有研究者認為“法的本質是整個法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也是任何法學研究都不能也不應該回避的重大理論問題?!盵7]這一觀點強調了法的本質問題的重要性。郭道暉認為,自由、權利與權力這三種元素是構成法和法律的本質內容,法是這三種元素的化合物。三者組成法的三維,缺一不可。還有研究者認為法的本質是對人類社會整體利益的確認、分配和維護,該社會的整體利益是由社會共同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童之偉認為法的本質在今天可以確認為“分配社會權利并規(guī)范其運用行為”。在這里,社會權利是社會整體權利的簡稱。它是一個反映法定社會整體利益的法學范疇,以所有權歸屬已定之財富為本源,表現為法律權利和權力之總和或如某些研究者所說的“廣義的權利”。[8]
二、國際法本質的決定因素
國際法的本質應能體現國際法存在的根源及其發(fā)展變化的內在驅動力,并決定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要研究國際法的本質首先要對其存在的客觀的社會基礎和各國際法主體的主觀方面進行分析,以了解其賴以依存的整個國際社會的基本特征。
1、國際社會的存在是國際法的客觀社會基礎
國際法的社會基礎是國際法產生和發(fā)展的“土壤”。“國際法的產生和發(fā)展,有其特定的社會基礎,這就是眾多國家同時并存、且彼此進行交往與協作而形成的各種國際關系和整個國際社會的存在?!盵9]現代國際法需要適應一種復雜的世界格局,各國特別是經濟和軍事上的強國,總是謀求參與國際活動而獲得利益,而這種利益在不少場合是靠損害別國(尤其是弱小國家)利益而取得的。當代國際社會的基本特征決定了現時國際法的本質特征,國際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也不斷推動國際法的演變。同時國際法又是協調各種國家利益一種重要手段。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當代國際社會還是以國際舊秩序為基本特征的。在國際政治領域體現為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皺嗔Ψ峙洳痪菄议g關系中一個普遍和主要的因素”[10]各國為了滿足對本國利益的追求,可以在國際關系中使用各種政治、經濟、外交手段,直至訴諸武力。這種以實力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其本質特征就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在國際經濟法領域,經濟全球化與分工國際化以及各國政治、經濟實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是決定國際經濟法本質的客觀因素。目前的國際經濟秩序還是建立在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剝削和掠奪基礎上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它的主要特點有:以不合理、不公平國際分工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以不平等交換為特征的國際貿易制度;以壟斷為特征的國際貨幣基金制度;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決策制度。[11]
2、對國家利益的追求的是國際法產生和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和主觀條件
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處理國際關系的最高準則,也是滿足民族國家全體人民的一切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根本。國際法是各國國家利益沖突和協調的結果,也是通過原則、規(guī)則、制度等形式,通過法律的拘束力對國家關系和國家利益進行調整的規(guī)范。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利益已經不可能簡單局限于一國國內利益。各國出于對于國家利益的追求參與國際交往。出于各國共同利益和全人類共同利益的需要,國家之間相互協商一致,訂立契約,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利益,避免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國際法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國際法一經產生就會對國家利益和各國間的共同利益進行調整,并致力于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三、國際法本質的內容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際法的本質就是各國(或國家集團)之間基于實力對比對全球利益進行保護、協調與分配。冷戰(zhàn)后集中體現為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經濟利益的相互斗爭與妥協。
1、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斗爭性是冷戰(zhàn)后國際交往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國際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在歷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舊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經濟關系是不平等的,發(fā)展中國家遭受發(fā)達國家的控制和掠奪,而在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過程中,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越拉越大。從我國在WAPI標準的推出進程中屢屢遭受的歧視和阻撓中可以看到,發(fā)達國家更關注的是如何共同瓜分全球經濟利益,而不是所謂人類的共同福祉。
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WTO框架內的斗爭也是十分激烈的。為了維護長期以來在舊的經濟秩序下獲得的既得利益,發(fā)達國家一直試圖保持在WTO各回合談判中的優(yōu)勢地位。從成員國在WTO中的地位來看,發(fā)達國家試圖占據“掌門人”的主導地位。發(fā)達國家的技術優(yōu)勢決定了它們的標準制訂話語權,通過WTO協議允許的原則,它們正利用技術標準保證它們產品優(yōu)勢和競爭力、使技術標準成為貿易保護的隱蔽手段。發(fā)展中成員國在多邊貿易框架內的地位則顯然居于弱勢。發(fā)展中國家在多邊貿易體制中雖不是可有可無,也只能充當配角;從規(guī)則制訂上看,發(fā)達國家是WTO規(guī)則的制訂者,而發(fā)展中國家只是規(guī)則的接受者?,F有WTO環(huán)保貿易條款涉及的領域幾乎都是發(fā)達國家特別關注的領域,而對發(fā)展中國家關注的領域,如在國內被禁止或嚴格限制商品的出口問題,危險廢物及垃圾的跨國轉移問題,高污染產業(yè)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問題等,則沒有作出具體規(guī)定。[12]另外,在程序性的問題上,發(fā)達國家試圖主宰各項議題的制定,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發(fā)展中國家。缺乏民主的談判方式過去是,將來也是發(fā)展中國家在談判中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zhàn)。這些就是WTO框架內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斗爭性的一面。
這一矛盾有時甚至會白熱化,以至于WTO的協調功能有時會暫時失靈。2006年,由于在農業(yè)補貼和農業(yè)援助問題上的分歧最終難以彌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們不得不中止已持續(xù)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也表示:“我們陷入了極度困境?!盵13]
2、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國際交往中矛盾發(fā)展變化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山核桃;造林地;選擇
營造山核桃林首先就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山核桃喜涼爽濕潤, 忌酷熱千旱喜中度偏陰怕強光日灼的氣候條件和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條件以及幼苗幼樹階段喜陰怕旱、怕日灼等生態(tài)習性,選擇適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較好的立地條件,包括大的適生分布區(qū)和優(yōu)越的栽培小環(huán)境。
1 氣候條件
1.1 氣溫
山核桃喜溫暖,怕高溫、日灼,比較耐寒,要求年平均氣溫15 ℃以上,1 月平均氣溫2.5 ℃以上(山核桃必須經受60~80 d 連續(xù)5 ℃左右的低溫,否則不結果或結果少),晝夜溫差較大,絕對最低氣溫不低于-16 ℃。山核桃花期對氣候極為敏感, 4 月底至5 月中正逢山核桃開花、授粉,如遇倒春寒,則會嚴重影響山核桃樹雌雄花序的發(fā)育、開放和授粉,造成大量落花而影響山核桃的結果量。
1.2 降水
山核桃喜濕潤,怕干旱,其正常生長過程需要有充沛的雨水,要求年平均降雨量1 300~15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79%以上。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山核桃花期如遇陰雨連綿天氣,則對其開花、授粉十分不利。5 月底至6 月山核桃幼果生理落果期如雨水過多,則會造成大量幼果掉落。7―9 月山核桃果實發(fā)育期如遇長期干旱天氣,也會引起大量生理落果,并影響果肉生長,使山核桃果肉飽滿度下降,空果率提高。
1.3 日照
山核桃為中性偏陰性樹種,要求弱光、散射光,以年光照時數1 700~l 800 h、日照率40%~43%為宜。山核桃在幼苗幼樹階段喜陰,怕日灼,而隨著樹齡的增長,其對光照的要求也逐漸增加。進入成林投產后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在水、肥條件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開花結果和果實質量的提高,否則會形成樹冠狹窄徒長、冠頂結實、單株結果少的低產林分
1.4 風
由于山核桃是風媒花植物,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山核桃花期微風有助于傳播花粉,促進授粉。山核桃適宜生長在背風的地方,不宜選近風口、迎風坡造林,否則生長結果不良。初夏如遇大風,則極易把嫩葉吹干,影響葉片生長及其根系功能,猛烈的大風還會將果實吹落,甚至吹斷樹枝、樹干,吹倒樹木,降低山核桃產量。因此, 山核桃在山洼、山谷生長較好, 風口較差。
2 土壤條件
土壤是山核桃生長發(fā)育的物質基礎,土壤條件包括母巖類型、土壤種類、土壤質地、土壤結構、土壤肥力、土壤酸堿性及土壤濕度等眾多因子,它們都是影響山核桃生長發(fā)育和結果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選擇山核桃造林地時務必予以綜合考慮。
2.1 土壤母巖
以石灰?guī)r、千枚巖、板巖、石灰質頁巖、片麻巖、花崗巖等母巖類型為好。
2.2 土壤種類
以黑色石灰土、山地黃壤最好,其次是由砂頁巖發(fā)育形成的黃紅壤及紅色石灰土。一般黑色石灰土土壤最肥沃,水、肥、氣、熱比較協調,能充分滿足山核桃生長結果所需的養(yǎng)分和水分,因而表現出高產;而幼年石灰土及由花崗巖發(fā)育而來的黃紅壤,因石礫含量過高而保水保肥性能差,由第四紀紅土發(fā)育而來的紅壤,黏性大,通氣性差,養(yǎng)分較缺乏,產量均較低。
2.3 土壤質地
土壤質地以砂壤到輕黏土為宜,砂土及重黏土不適宜山核桃生長。一般壤土因為大小孔隙比例適宜,水氣協調,同時具有一定的養(yǎng)分含量,故山核桃生長結果好,產量高。而輕黏土雖具有較強的保肥能力,但由于通氣透水性能方面不如壤土,因而對山核桃根系發(fā)育及其養(yǎng)分吸收具有一定的影響。
2.4 土壤結構
山核桃造林以表土疏松、心土較緊實、通氣透水性強、保水保肥性好、土壤容重小的團粒狀結構為好。團粒狀結構對土壤的水、肥、氣、熱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土壤肥力水平高,因而產量高。而呈塊狀結構的土壤,由于保水保肥性差,土壤肥力低,產量較低。一般土壤容重小說明土壤疏松透氣、有機質含量高或土壤結構好,土壤的水、肥、氣、熱協調,有利于山核桃根系發(fā)育及生長結果,因而表現出高產性能。反之,土壤容重大,土壤緊實板結,通氣透水不良,有機質含量低,不利于根系的發(fā)育及其對養(yǎng)分的吸收,則產量較低。
2.5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是土壤為植物生長供應和協調養(yǎng)分、水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的綜合反應。在同一栽培區(qū)域內土壤肥力的高低是決定山核桃生長優(yōu)劣和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山核桃高產林土壤自然肥力最低指標為:在山核桃根系分布區(qū)里,土壤有機質達到1.6%以上,速效鉀含量不低于55mg/kg,陽離子交換量在17cmol/kg 以上。
2.6 土壤酸堿性
土壤酸堿性(通常用pH 值表示)是土壤的一個重要屬性, 也是影響土壤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土壤養(yǎng)分的存在狀態(tài)、轉化和有效性。土壤的酸堿度不同,其供肥和山核桃的生長發(fā)育狀況會有差異。山核桃林的土壤pH值以5.5-7.2 的微酸性至中性生長結果最好,土壤pH值5.0以下的強酸性土壤,鹽基飽和度很低,生長不良,山核桃易早衰且果實不飽滿。另外,山核桃優(yōu)樹基本上分布于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土壤pH值太高或太低都會對山核桃果實的品質產生不利影響
2.7 土壤濕度
土壤濕度即土壤的干濕程度,隨著土壤含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土壤濕度影響林地氣候、土壤溫度、土壤通氣性和養(yǎng)分分解,是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土壤濕度過低,形成的土壤干旱,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降低山核桃的產量和品質,缺水干旱非常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山核桃樹的凋萎和死亡;土壤濕度過高,惡化土壤通氣性,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使山核桃根系的呼吸、生長等生命活動受到阻礙,嚴重時會造成根系霉爛,從而影響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山核桃應選擇土壤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方造林。在長期積水或地下水位較高處,不適宜山核桃造林,否則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在干旱的丘陵地帶,應選土層深厚的山岙、山腳或陰坡造林。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人類社會
一、人工自然的概念、分類、本質特征
(一)人工自然是人們運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天然自然的基礎上為自己改造和創(chuàng)建的自然界,它是一種歷史產物,是人類把自己的意志注入給原生自然的結果。它凝結著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
人工自然可分為兩類:一是人工自然界,即人工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結構是在人的意識支配下按一定的目的設計的,而它的功能是使自然界發(fā)生變化來滿足人的需要,為實現人的特定目的服務。二是人工自然物,即人們用天然自然物制造的,適合于人類需要的各種物品,是人類依據自己的生存,發(fā)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
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物質的客觀實在性的有機結合是人工自然的本質特征。
二、原始、古代社會人工自然對天然自然的影響
(一)原始社會人工自然對天然自然的影響
從上述人工自然的定義可以看出,人工自然是人類誕生初期就存在的,追溯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人類就開始利用簡單的自然工具對天然自然進行改造。大約在一萬四千年前,原始人類就發(fā)現了較為復雜的工具——弓箭,接下來火的發(fā)現和利用表明,人類正一步步從天然自然中開始改造和獲取。原始社會人類所進行的人工自然活動,并沒有在天然自然中造成影響。因此人類在原始社會中對于天然自然的態(tài)度是依附、敬畏和順從。
(二)古代社會人工自然對天然自然的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業(yè)和畜牧業(yè)隨之出現,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入了古代農業(yè)社會,在這一時期,由于人類的食物來源越來越穩(wěn)定,生活狀況日漸充裕,村落與城市逐漸興起。人類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從而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源以及生活燃料與建筑材料。因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開墾,用于耕作和畜牧。而隨之誕生的手工業(yè)和冶金技術說明,人類又開始了對更多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古代農業(yè)社會對人工自然是局部和表面的改造,大致分布于,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幾個人類生存必需的基礎方面。因此,人類的生存方式仍是自然生存,即依靠著天然自然所提供的自然存在物生存,只是人類對于天然自然的認識度逐漸加深,但沒有對天然自然造成個根本性質的改造。
三、近代工業(yè)社會人工自然對天然自然的影響
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到十八世紀末,以紡織機改革為起點,蒸汽機發(fā)明與使用為標志,將人類帶入了近代工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所進行的人工自然活動,主要是在科學技術的指導下,對天然自然的改造。
在工業(yè)社會人工自然的活動中,由于人類過度開發(fā)和利用天然自然,對天然自然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
在工業(yè)社會中,正是由于人工自然與科學技術單方面結合,不僅干擾了天然自然進化的節(jié)律,破壞了天然自然生物圈內的有機聯系,違背了天然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使人類的發(fā)展同天然自然相分離。其原因,是在工業(yè)社會中,人們在思想觀念中缺乏整體性,長遠性,批判性和限制性。一味地運用科學技術去謀求自身利益,不考慮人類生存的長遠目的和終極價值。此時人類對于天然自然的恐懼感,崇拜感,順應性越來越小,日漸轉變?yōu)槟軇拥芈訆Z,支配和征服天然自然。
四、現代人工自然對天然自然的影響
人類在現代社會所進行的人工自然活動是建立在工業(yè)社會的基礎上展開的,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人類認為只要有科學技術的存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加上十九世紀電力技術革命的推動,科技萬能論應運而生??萍既f能論的產生,更加促使了人與自然的對立與分離。
隨著人類對天然自然的進一步全面認識,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類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美國作家蕾切爾卡遜在1962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就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闡明了人與大氣、河流、土壤、動物等之間的緊密關系,初步揭示了環(huán)境污染對于天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提出了現代生態(tài)學所面臨的污染問題。1972年美國羅馬俱樂部提出了一份名為《增長的極限》的報告。該報告進一步提出了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全球性問題。如: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糧食問題等。
正是由于人類對于天然自然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上的轉變,才使得人類對于天然自然的現狀與未來發(fā)展有了更為準確的認識。那就是,要在保護天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減少污染和破壞的基礎上,以可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科學技術建立的人工自然去服務于天然自然,利用科學技術去構建可以促進天然自然循環(huán)再生的人工自然。從這一點出發(fā),人類正在努力地建設和研究。例如:為了農田荒漠化問題而建立的退化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了凈化污水而建立的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了調節(jié)氣候,防止水土流失而建立的人工草地與人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了維護水域生態(tài)而建立的水利工程與環(huán)境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但是利用人工自然促進天然自然恢復與再生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需要人類持久的致力于這項工作當中。
參考文獻:
[1]王士舫,董自勵.科學技術發(fā)展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劉大椿.科學技術哲學導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余華;《兄弟》;魔幻現實主義
中圖分類號:I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8-0012-01
一
在經歷了90年代創(chuàng)作的輝煌期后,余華小說的創(chuàng)作語言也有了明顯的轉變,敘述視角也進一步轉到了民間。在《兄弟》里,他用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描繪了一個荒唐卻真實的世界。這種手法,正是我們熟悉的魔幻現實主義。
分析《兄弟》的魔幻因素,首先要對魔幻現實主義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與界定。首先,魔幻現實主義具有顯著的現實性。在內容上,其作品皆取材于現實生活,力圖批判拉丁美洲的貧窮落后與愚昧,以及人心靈的孤獨與迷茫本質。其次,魔幻現實主義在手法著意表現“魔幻”性,而且這種“魔幻”性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再次,這種“魔幻”性還深受西方現代主義諸流派的影響,對西方現代主義手法兼收并蓄??芍Щ矛F實主義,就是在吸收歐洲現代主義手法和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意識的基礎上,以“魔幻”的手段來反映和批判本民族貧窮落后、愚昧封閉的社會現實,促進人民的反思覺醒和社會的進步。所以說,魔幻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傾向,植根在拉美,也可以成長在與拉美類似的土壤之上。
二
這部分我們主要從余華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的內容、語言、寫作技巧和思想主題等方面來分析余華小說作品的魔幻現實主義因素。
(一)荒誕而不失真實的內容。余華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變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實”。余華的小說創(chuàng)作并不以魔幻現實主義為主風格,但一旦他的作品具有了魔幻的因素,就基本遵循這條魔幻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則。在《兄弟》中,魔幻性與現實性結合的比較緊密。他一改以往回避社會背景的態(tài)度,采用“正面強攻”的手法來寫一個時代,對于社會上的丑惡、理性精神的虛弱和民族的劣根性進行深入揭示。此外,余華還通過對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荒誕的事物或人物的描寫來顯示其魔幻性特征。
(二)變幻恣肆的“狂歡式”語言。余華不會容忍想象力“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氣吞聲”。《兄弟》由于敘述的需要,余華對于語言的要求降低了,但變得更有想象力。在《兄弟》里,余華完全開啟了想象的大門,語言變幻恣肆,張狂奔放。嘉年華式的大型荒誕活動,不堪入目的食色貪相,商業(yè)社會里的銅臭市民,還有之后的極度悲涼。
(三)多種多樣的寫作技巧。首先,余華的魔幻作品既有《百年孤獨》式的循環(huán)往復的敘事結構,又有自己獨特的螺旋往復的敘事套路?!缎值堋芬环磦鹘y(tǒng)的按時間順序的敘述,其整部作品就是一個巨大的循環(huán)往復結構。其次,余華的魔幻小說充斥著宿命的糾纏,有一些可以看做是一種伏筆。這種手法瞻前顧后,使過去現在和將來三個時空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再次,《兄弟》精神上向民間靠近。他把民間文學手法與他時刻不能忘懷的悲情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兄弟》其實是由無數個表面孤立實際上相互聯系的故事組成。這是余華刻意尋求現代主義的寫作技巧與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文學樣式糅合在一起的一種嘗試。
(四)深刻而多層的小說主題。余華通過《兄弟》揭示了“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和改革開放以后“倫理顛覆、浮躁和眾生萬象”的時代裂變的特征,對現實和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人的內心進行了深刻反思,對時代歷史的命運表現出極度的焦慮。余華還很注重刻畫孤獨意識,他在《兄弟》中把人物的孤獨感埋藏得很深,讀者很容易被表面那些光怪陸離、荒誕不經的情節(jié)所迷惑。李光頭是孤獨的,他的孤獨在于他的堅持不被人理解,得勢時獨自保持清醒,失勢時甘受別人的折磨,這造成這位“英雄”始終在精神上孤獨的現實。至于宋鋼,在劉鎮(zhèn)發(fā)生巨變后,他失掉了事業(yè)、親情和愛情,孤獨一人,最后悲慘地死在鐵軌上。他的悲劇告訴我們,無所適從的人注定是孤獨的,更是可悲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