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

第1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 油菜病蟲害;發(fā)生特點;防治對策;陜西安康

中圖分類號 S435.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1-0170-02

油菜是陜西省安康市第一大油料作物,隨著種植結構調整,油菜面積逐年擴大,而病蟲危害是油菜高產的一大障礙。1988年種植面積1.35萬hm2,2003年擴大到2.97萬hm2,到2013年上升為5.33萬hm2。油菜生產上主要病蟲害有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白銹病、油菜蚜蟲、菜青蟲和跳甲類害蟲[1]。

1 主要病蟲害發(fā)生危害的特點

菌核病俗稱爛桿,從苗期至成株均可危害,以結實期發(fā)生最重。主要為害莖桿,莖部發(fā)病產生水漬狀黃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后變灰白色,濕度大時病部軟腐,表面長出白色綿毛狀的菌絲和黑色菌核,莖髓部變空,內有黑色鼠糞狀的菌核,莖桿極易開裂折斷倒伏[2]。葉片病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有2~3輪層,中央黃褐色,中層暗青色,斑緣黃色,病斑背面呈晴褐色,病斑極易穿孔。一般連作地發(fā)病重,油菜開花期溫暖多雨年份發(fā)病重。白銹病俗稱龍頭拐,從苗期至成株均可危害。在葉片背面形成白色近圓形銹斑,葉面發(fā)黃,嚴重時枯死。枝桿、花梗、花蕾和角果受害引起腫大畸形呈龍頭拐狀,上布滿白色至淡褐色的銹斑,常不結實,對產量影響很大。在多雨潮濕的年份發(fā)生較重[3]。霜霉病俗統(tǒng)稱黃葉病,主要為害葉片,形成一塊塊不規(guī)則的黃色病斑,病斑背面常有白色或淡褐色的霜壯霉層,苗期和抽薹期多雨高濕氣候發(fā)生嚴重,致使全株葉片枯黃和死亡。油菜蚜主要有菜蚜、甘藍蚜、桃蚜等3種,以菜蚜為主,吸食油菜汁液,引起卷曲、皺縮、枯萎和畸形,嚴重時常常造成死苗、不結實、千粒重下降,同時還傳播病霉病[4]。1年可發(fā)生20代以上,以成若蚜在心葉、根際越冬,苗期和開花結角期為害最甚,凡是冬春溫暖、潮濕的年份發(fā)生較重。菜青蟲主要為害甘藍、白菜、油菜等作物,1年可發(fā)生4~6代,9—10月在油菜育苗期為害嚴重,啃食葉片,形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可將全葉吃光。一般在溫暖偏干年份發(fā)生較重。蚤跳甲的近緣種油菜藍跳甲,主要以幼蟲蛀入油菜的根莖、葉柄、葉片內取食為害,秋苗期在上下表皮之間取食葉肉,或蛀入幼苗莖組織內取食,使幼苗生長不良。在抽薹期主要為害下部葉片,蛀食葉肉葉脈和葉柄組織,輕者葉片發(fā)黃,重者干枯脫落或因其分泌物至使葉片霉爛。成蟲啃食油菜葉、莢表皮,造成許多斑痕,把葉面邊緣咬成潰瘍狀小洞,被害處留下許多糞便和排泄物。

2 綜合防治技術

2.1 播(栽)期防治

2.1.1 選用抗病品種,控制病害發(fā)生。安康市目前油菜主產區(qū)應以秦油7號、德油8號、中油6303為主栽品種,因地制宜搭配種植中油雜2號、秦油8號、蓉油11號、雜油11號、秦雜油11號、秦研211,積極推廣秦油10號、秦雜油1號、雜油11號、馳油13號等新品種。這些品種抗病性較強,豐產性好,可供各地選擇種植。

2.1.2 輪作倒茬,壓低菌源基數(shù)。油菜收獲后,殘留在土壤、秸稈和種子中的病菌是第2年油菜菌核病、白銹病、霜霉病等發(fā)生的主要來源。因此,育苗地應選擇前茬為小麥、玉米、豆類等旱地或遠離白菜、蘿卜等蔬菜的地塊,實行水旱輪作,旱地油菜田倒茬種植,以減輕發(fā)生程度。

2.1.3 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一般底肥盡量避免用油菜秸稈堆漚的肥料。根據(jù)前茬和地力,配施一定數(shù)量的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等磷鉀肥,促使根系發(fā)育,提高抗逆能力。

2.1.4 開好三溝,防止?jié)n水。排水不良往往引起病蟲害滋生蔓延。因此,水田種植油菜在整地的同時,要開好圍溝、腰溝和畦溝,提倡壟作種植,降低田間濕度。

2.1.5 種子處理,殺滅菌源。首先要篩選種子,播前用10%~15%食鹽水選種,清除病粒、菌核和秕粒,再用50 ℃溫水浸種10~20 min,晾干后播種。若白銹病嚴重可用58%瑞毒霉錳鋅拌種,每5 kg種子用藥3~4 g。若防治地下害蟲、蚜蟲等可用種子量0.1%~0.2%的50%辛硫磷拌種,堆悶12 h播種。

2.1.6 適期育苗移栽,推遲病蟲危害。在安康市一般應在白露育苗,霜降后移栽,適當稀播,做到苗全、苗大、苗壯。移栽時淘汰病苗、蟲苗、弱苗、高腳苗,保證健苗移栽、大苗過冬,避免寒冬化苗,抵御病蟲危害。

2.2 苗期防治

2.2.1 做好農業(yè)防治。一是疏溝排水,防止?jié)n苗;二是早施追肥,增施硼肥,減輕萎縮不結實癥;三是及時查苗補苗,拔除病苗、蟲苗和劣苗;四是適時中耕培土,清除雜草,降低蟲口密度。

2.2.2 開展藥劑防治。油菜苗移栽前后為蚜蟲、青菜蟲等防治關鍵期,當有蚜蟲株率達30%或單株有蚜蟲5頭以上時,用40%樂果乳油750~1 125 mL/hm2,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2.25 kg/hm2,或20%速滅殺丁乳油1 500~2 250 mL/hm2,對水噴霧,兼治菜青蟲和跳甲等。若防治霜霉病和白銹病,用25%瑞霉素可濕性粉劑750~900 g/hm2,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25~3.00 kg/hm2,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50~1 500 g/hm2,對水噴霧。

2.3 薹蕾期防治

增施薹肥,薹肥不僅可以促薹壯籽,而且可以提高植株抗逆性,在重施薹肥的同時要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摘除老病葉。冬季是各種病蟲越冬休眠階段,在12月至翌年2月及時摘除田間蟲葉和病葉,不僅可減少病蟲基數(shù),還可增加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加強檢查,及時挑治。關鍵抓好油菜蚜蟲和白銹病的早期挑治工作。

2.4 花莢期防治

摘葉打枝,壓低發(fā)生程度。關鍵是摘除“龍頭拐”和“油條”,拔除菌核病株,帶出田外集中銷毀。清溝排水,防止病害蔓延。春季多雨,應提前疏通三溝,以防止水田油菜長期漬水。早期噴藥,防止病蟲為害。當有蚜蟲枝率達20%或單枝15頭以上時,應注意噴藥劑防治。初花期有10%植株葉片或1%莖桿發(fā)生菌核病,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75~4.50 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0~1 500 g/hm2對水噴霧;當田間白銹病初發(fā)時,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750~1 500 g/hm2,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1.50~2.25 kg/hm2,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50~2.25 kg/hm2,對水噴霧。選種清田,減少種子和土壤帶菌。收獲前首先選無病株留種,清除田間病株,然后再進行收獲,以減輕翌年病害發(fā)生為害程度。

2.5 油菜田除草

可用10%丙酯草醚(油力)495~675 mL/hm2,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選用10.8%精喹禾靈495~675 mL/hm2,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可用油力1+1組合,即10%丙酯草醚(油力)1 050 mL/hm2+10.8%精喹禾靈900 mL/hm2對水300~450 kg莖葉噴霧,防治田間雜草。

3 參考文獻

[1] 孫夢仙.皖南山區(qū)油菜病蟲害發(fā)生特點與綜合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19):113,115.

[2] 劉紅敏,周順玉.油菜病蟲害及其無公害綜合治理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0(11):269-270.

[3] 陳國華,高軍.長江流域油菜病蟲害發(fā)生及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種業(yè),2008(10):64-65.

第2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核桃;病蟲害;監(jiān)測;生態(tài)防治

中圖分類號:S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4202

1 引言

核桃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樹種,其營養(yǎng)價值豐富,近年來受到人們的歡迎程度逐漸提高,很多地區(qū)的核桃呈現(xiàn)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在核桃種植過程中,各種病蟲害是影響核桃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原因,常見的病害有腐爛病和核桃黑斑病,如果對一些病蟲害不能進行積極的防治,則很容易造成嚴重的病害現(xiàn)象。由于各種病蟲害對藥物會產生一定的抗性,因此在預防的時候,要加強對各種防治手段的應用,才能提高核桃病蟲害防治的效率,使得核桃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核桃的產量與質量。在核桃種植過程中,要對核桃的病蟲害進行隨時監(jiān)測,并且要盡量加強對生態(tài)防治技術的應用。

2 核桃病蟲害防治原則

在進行核桃病蟲害防治時,并不是單一的利用藥物將病蟲害殺死即可,病蟲害也在隨時發(fā)生變異,藥物使用的量逐漸增大,病蟲害的抗藥性也增強,單靠一項技術進行防治,效果并不是太好。核桃種植過程中,生態(tài)防治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生態(tài)防治不僅可以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還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危害,化學農藥的使用,對核桃的病蟲害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時對核桃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生態(tài)防治技術在核桃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變得十分重要。進行核桃的病蟲害防治時,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整治”。例如,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不利于病蟲害生存而利于核桃生長的環(huán)境,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效率,并且也有助于核桃的生長。再如,可以采用先進的防治技術,加強對微生物、抗生素等高科技產品的開發(fā)利用,一方面加強對病蟲害的抑制,另一方面減少對核桃和環(huán)境的污染等。現(xiàn)代化的病蟲害防治是進行綜合防治,結合生態(tài)文明的要求,在進行核桃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應該要盡量降低對環(huán)境的危害。

3 核桃病蟲害的監(jiān)測與生態(tài)防治

3.1 核桃病蟲害的監(jiān)測

核桃病蟲害的預防是核桃種植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當前在很多核桃種植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預防認識不到位,因此使得核桃的產量較低,果實的質量也較低。加強病蟲害的預防,是核桃種植的重要內容。在預防過程中,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當前核桃種植區(qū)都在積極探索核桃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預防策略,選擇抗病品種,做好種子處理,采用藥劑防治,合理的運用綠色防治等手段進行病蟲危害的預防等,都可以對核桃常見的病蟲害現(xiàn)象進行控制,從而提高核桃的抗病能力。無論采用那種防治方法,都應該要對核桃病蟲害的情況進行了解,因此必須要加強核桃病蟲害的監(jiān)測,對病蟲害嚴重程度有所了解,從而才能找到正確的解決方式。在摸清本地病蟲危害發(fā)生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流行蔓延性的病害的發(fā)生趨勢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可以得到一個更加長期的預測結果,并且借助各種平臺對病蟲害的監(jiān)控結果進行分享,使得核桃種植戶能夠對病蟲害情況有所了解,能夠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治,防止病蟲害不斷擴散。在進行監(jiān)測的時候,對于一些不便于人工檢測的地區(qū),可以借助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機械,進行監(jiān)測。比如無人機技術就可以應用在核桃病蟲害的監(jiān)測過程中。

3.2 加強生態(tài)防治技術的應用

核桃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威脅產量與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的病害有細菌性病害,比如細菌性黑斑病、根癌??;真菌性病害,比如炭疽病、枝枯病、腐爛病、根腐病、銹病、膏藥病等。主要蟲害有蛀干蛀梢害蟲,比如豹紋木蠹蛾、芳香木蠹蛾、云斑天牛、桑天牛、吉丁蟲等;食葉害蟲,比如棕色鰓金龜、樟蠶、刺蛾、葉甲、核桃癭螨等。同時還容易出現(xiàn)鼠害,有穗尾巴鼠與飛鼠兩種。在進行防治的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定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方案。核桃病蟲害防治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由于傳統(tǒng)的防治方式主要是藥物防治,很多農戶的觀念還比較傳統(tǒng),因此在未來的核桃種植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農戶的教育,從而使得農戶能夠加強對核桃病蟲害生態(tài)防治的認識,而且要在此基礎上對具體的方案進行制定。核桃的病蟲害很容易出現(xiàn)感染,因此對病蟲害進行治療的時候,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大,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時,根據(jù)監(jiān)測顯示的病蟲害情況,可以制定相應的防治方案。一般說來,是由農業(yè)部門成立相應的病蟲害防治領導小組,再進行分片區(qū)地督查防治工作,并且要定期到各個區(qū)域進行走訪,了解具體的防治進度和效果。在農業(yè)部門統(tǒng)一防治的過程中,也應該要加強對農戶的引導,使得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可以及時加強對病蟲害防治情況的了解,并且及時采取其他的生態(tài)手段對其進行處理。對于防治技術的培訓、藥物和器械的使用等,要及時做好預先準備工作,做好宣傳與組織工作,真正將防治技術教給每一位農戶。

(2)對于不同的病蟲害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防治,在對核桃病蟲害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于不同的病蟲害采取的生態(tài)防治技術是不同的,比如針對炭疽病,可以清除病僵果和病枝葉,集中燒毀,以減少發(fā)病來源。對于毛氈病,可以結合施肥,清理園內落葉,與肥料一起深埋。在病情萌發(fā)前可以進行修剪,集中燒毀病蟲枝葉,來對病害進行控制。針對核桃霜點病,可以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清除落葉燒毀,發(fā)病初期及時將病枝及其著生的大枝一并剪除。另外,天敵防治也是一種生態(tài)防治手段,當害蟲未達到防治指標時,可以不用進行藥物防治,利用一些對核桃的病蟲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其他生物,進行綠色防治。還可以借助燈光誘殺的方式,對一些害蟲進行治療。

4 結語

核桃核桃病蟲害的預防是提高核桃種植產量與質量的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核桃核桃病蟲害預防主要采用人工藥物防治,效率低、周期長。在當前的核桃種植過程中,應該積極加強對各種新技術和新手段的應用,加強對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從而使得核桃的病蟲害防治水平得到提升,而且能夠減少藥物防治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危害。

參考文獻:

[1]羅秀麗.核桃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河北果樹,2012(11).

[2]柴啟洪,郭 劍.淺談核桃病蟲害的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J].科技研究,2014(8).

[3]高智輝,翟梅枝,王云果.核桃病害標準化綜合防治方法[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9(8).

第3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 水稻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111-01

江津區(qū)水稻只要病害為常發(fā)性的水稻紋枯病和偶發(fā)性稻瘟病;主要蟲害為常發(fā)性的二化螟、稻飛虱,偶發(fā)性的稻縱卷葉螟。在水稻生產中,病蟲是造成減產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探索病蟲對水稻產量的綜合影響,科學評估防治效益,開展水稻病蟲綜合防治藥效試驗十分必要。

一、試驗目的

了解不同藥劑組合處理對江津地區(qū)水稻全程生育期內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效果以及對水稻的增產效益。

二、試驗地點選擇

試驗地點選擇在重慶市江津區(qū)李市鎮(zhèn)林家嘴居4組,該試驗地地塊地勢較為平坦,土壤性質、肥力相對均勻,屬水稻生長整齊的種植區(qū)。主要種植方式為移栽稻。

三、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一共設置四組處理,分別為:

處理一:銳勝+亮盾+福戈+愛苗+頂峰組合方案(簡稱先正達“福苗”方案)。

處理二:銳勝+亮盾+福戈+阿米妙收+頂峰組合方案(簡稱先正達“福妙”方案)。

處理三:常規(guī)用藥方案,各地按常規(guī)用藥技術自行確定。

處理四:空白對照區(qū)。

其中處理一、處理二的示范面積均為10畝, 處理三的面積4畝,空白對照區(qū)0.3畝。

四、藥劑噴施方法

統(tǒng)一噴霧器、噴液量。噴液量不少于每畝30kg,用彎噴頭噴細霧。

五、效果評價

1. 藥效評價

根據(jù)試驗方案要求:在防治后病蟲害防效穩(wěn)定期調查1次主要病蟲害的防效,按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農藥田間藥效示范準則》進行,根據(jù)試驗地點病蟲發(fā)生的具體情況,今年僅需要調查二化螟和水稻紋枯病的防效數(shù)據(jù)。

1.1二化螟防效

在二化螟為害癥狀穩(wěn)定后,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每小區(qū)調查50叢水稻。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對照區(qū)枯心率為9.82%,處理一的枯心率為0.88%,處理二的枯心率為1.14%,處理三的卷尖葉率為2.34%。故三組處理的防效分別為:91.04%、88.39%和76.17%。

1.2 紋枯病的調查

水稻乳熟期調查一次防治效果。調查采取定點調查: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固定調查相連5叢,共25叢,記錄總株數(shù)、病株數(shù)和病級數(shù)。分級時按照試驗實施方案中的標準進行。

根據(jù)調查得到,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為8.51,處理一病情指數(shù)為1.44,處理二病情指數(shù)為1.56,處理三病情指數(shù)為2.45。故三組處理的防效分別為:83.08%、81.67%和71.21%。

2. 對水稻的抗早衰作用及增產效果

2.1抗早衰作用

從收獲時的田塊植株顏色來看,處理一、處理二田塊的顏色明顯較處理三和空白對照田塊更為青翠(有照片為證),沒有倒伏的出現(xiàn)。在收獲后第一時間進行了稻谷水分的測定,發(fā)現(xiàn)各處理組稻谷的含水量分別為23.2%、22.8%、19.2%和18.7%,所以說處理一和處理二在水稻抗早衰的功能上有明顯的作用。

2.2增產效果

通過試驗方案的測產方法,分別對四組處理進行測產后得出各自的理論畝產分別為:514.6、514.1、445.7和436.6。由此可以看出處理一和處理二具有較為明顯的增產作用,其增產比例分別為17.9%和17.7%。

3. 安全性評價

從整個植物生長期內的用藥情況來看,處理一和處理二并沒有藥害的發(fā)生,且附近人畜也沒有中毒的現(xiàn)象。

第4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水稻;高產栽培; 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雷山縣地處云貴高原湘、桂丘陵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苗嶺主峰雷公山山脈直接貫穿全縣,最高海拔達到2178.8米

中低產水稻田比例較大、產量低的情況,為實現(xiàn)水稻生產綜合均衡增產增收,擬推的技術路線:以推廣雜交良種,保溫育秧技術為核心,鞏固和推廣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我們應著重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1.選好品種。適時早播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病強的雜交組合,日均溫在7~8℃時(海拔較低地區(qū)在3月20日~4月5日,中海拔地區(qū)在:3月30日~4月10日,海拔高的地區(qū)在4月5日~4月10日左右)播種,日均溫在13~15℃可栽插。

2.大力推廣水稻保溫育秧技術。為減輕農民勞動負擔,培育標準壯秧,確保秧苗質量,實驗區(qū)全面實施水稻旱育稀植和溫室無土兩段育秧,并實驗中重點搞好苗床培肥,稀播,嚴管,合理密植,重施底肥, 施好分蘗肥和粒肥,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等,加大沼渣培肥,沼液浸種等生態(tài)育秧和旱育保溫、旱育秧專用除草劑、無紡布等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3.適時早栽,合理密植。貴州“倒春寒”災害引起爛種爛秧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人們通過搭拱蓋膜,基本上能解決。另外稻田要精耕細作,底肥施足,在小中苗為主時就進行移栽,這樣既能預防“倒春寒”災害的發(fā)生,又能培育壯秧。栽插規(guī)格為中等肥力田,栽1.4萬穴/畝左右;規(guī)格為肥力較差的栽早熟組合,栽1.6萬穴/畝左右。實行淺水淺植(缺水地區(qū)可栽大苗),栽插做到穩(wěn)、淺、勻、直。

4.肥水管理正確運籌肥水,實施均衡配套施肥。秧苗栽植上實行淺水淺插,薄水分蘗,足苗排水,曬田控蘗,足水孕穗,揚花抽穗,干濕灌漿成熟(插秧后1周內現(xiàn)泥水,水的深度保持在3~4cm,栽插后20d,視查稻田土壤情況,確保正常分蘗)。施肥上主要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實行平衡配套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把握適當時機施好分蘗肥和穗肥,齊穗后及時作葉面追肥

二、病蟲害綜合防治

水稻是雷山縣的主要糧食作物,年均種植面積5333hm,但是稻瘟?。ㄈ~瘟和穗頸瘟)每年的發(fā)病面積在1000hm以上。在2014年水稻穗頸瘟的發(fā)病面積為872hm,造成了120hm水稻絕收。為了進一步做好水稻穗頸瘟的防治,提出防治對策。

稻瘟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很大程度上受品種抗性、肥水管理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水稻的品種不同,對稻瘟病抗性就會有差異;而肥水條件較好的地方,作物能更好地生長發(fā)育,提升其抗病能力;當遇連續(xù)陰雨、溫度適宜或早晚天氣變化較大等天氣時,稻瘟病的發(fā)生就比較嚴重,而且擴散速度較快。

三、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加強宣傳。指導農戶選用高產、穩(wěn)產、抗病性強的新品種。水稻抗病品種的選擇對防治稻瘟病有很好效果的,因此,品種選擇上要合理布局,不要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茖W選用抗病良種,如:中優(yōu)158、宜香2115、川香優(yōu)178等。

2.播前種子處理。播種前,做好曬種、選種、種子消毒等工作。用 25%咪鮮胺乳油3000~4000倍液浸種48~72h,不淘洗即可催芽。

3.加強栽培管理一是肥水管理的加強?;室┳悖缡┳贩?,配合施用氮、磷、鉀肥,追施一些含硅酸肥料,避免氮肥施用過多或過遲;科學用水,前期采取淺水勤灌,分蘗末期注意適時曬田。二是早點清理掉越冬菌源。隊稻種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清除并燒毀重病田的稻草。

4.適期藥劑防治。適當?shù)臅r期防治要掌握在水稻破口前2~3d或水稻破口5%~10%時用藥防治。每667m可使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50~60g或40%稻瘟靈乳油80mL對水40~50kg進行噴霧。在齊穗后再進行第二次噴藥防治,每 667m可用40%異稻瘟凈乳油150~200 mL對水40~50kg噴霧。

四、稻田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我縣近年水稻主要病蟲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紋枯病、二化螟,其次為稻薊馬,螗象、稻曲病、局部地區(qū)發(fā)生的稻苞蟲、稻稈蠅、稻蝗等。

1.清除病蟲害在冬季耕種前及時處理病稻草、稻樁、田溝邊的雜草。這樣減輕越冬病蟲基數(shù)。

2.推廣實用的先進栽培技術,通過兩段有秧、旱育秧、規(guī)范化栽培,培育壯秧牡苗,提高秧苗抗性,同時進行多個品種的種植,做到合理布局。

3.藥劑的防治原則要根據(jù)稻田病蟲害,防治指標上適當放寬,合理的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秧田期以防治稻飛虱為主,兼治二化螟、稻薊馬等其它病蟲,選用農藥吡蟲林或撲虱靈加殺蟲雙(或殺蟲單)殺螟虱加吡x林等,一般5月中旬或者下旬的時候防治.兼用三環(huán)唑浸秧根后再移栽,從而減輕稻瘟病的危害。大田期通過“兩查兩定”及田間天敵數(shù)量,針對標靶病蟲害進行防治。6月中下旬的時候就是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7月份田間蟲害的天敵數(shù)量增加.基本在可控范圍,因此采用以防治稻紋枯病為主同時防治其他病蟲。主要用井崗霉素、虱紋靈、虱紋凈等高效低毒的農藥。8月份主要以治稻飛虱、稻瘟病為主兼治稻蝽象。農藥有吡蟲林(大功臣)加三環(huán)唑(或誘稻靈、春雷霉素)等。

五、結語

農村高產水稻種植是一項很復雜的技術,也對地方生態(tài)化建設具有綜合性指導。為解決傳統(tǒng)水稻管護模式的不足,要堅持綜合性、安全性、經(jīng)濟性等項目原則,細化水稻栽培的管護,提供正確的管護方法,從而保證水稻種植管護后期達到預定的環(huán)保態(tài)狀。水稻種植期間,加強田間把關,對病蟲害進行化學防治。采取控制病菌傳播、害蟲肆意傳播,改變水稻種植方式和選擇健康的水稻苗進行栽種、適時使用藥劑控制的綜合防治等措施。要定期觀察和測量水稻的長勢,不但能提高水稻抗病能力,而且還能提前預防水稻在種植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

[1]文家明,李碧平,楊俊 雷山縣水稻穗頸瘟重發(fā)原因及防治對策 植物醫(yī)生 2016 01.

[2]龐蘭 龐通 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分析 花卉 2016 02 57-58.

[3] 楊世蓮 李繼洲 雷山縣中低產田水稻增產栽培技術實施方案 吉林農業(yè) 2014 8 33.

[4]廖志文 稻瘟病發(fā)生癥狀與綜合防治措施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2 3.

第5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15

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江西在水稻耕種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整體水稻產量。為此,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對水稻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并引導農民在水稻農作物耕種過程中提高病蟲害防治意識,即及時處理水稻病蟲害現(xiàn)象,最終就此提升整體水稻產量,達到最佳的農作物耕種狀態(tài)。

1 江西省水稻病蟲害現(xiàn)狀

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水稻病蟲害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枯紋病,枯紋病是江西省早稻、晚稻都應該重點防治的疾病,是江西省水稻的重點病害,其損失已超過稻瘟病。針對枯紋病,可以對每667m2稻田使用15~20mL的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稻瘟病,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危害較為嚴重,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稻瘟病在早、中、晚稻時期的危害都較為嚴重,且呈現(xiàn)出局部病害的特點。為此,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對水稻病害問題進行處理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稻曲病,多發(fā)病于中、晚稻時期,同時就近幾年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兩系雜交稻品種稻曲病現(xiàn)象偏重,因而在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由此緩解稻曲病病害現(xiàn)象;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呼腸孤病毒科斐濟病毒屬的一個新種類。它的主要發(fā)病區(qū)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稻縱卷葉螟,多發(fā)于早稻及中稻中。在對稻縱卷葉螟進行農藥防治時,應該盡量選用高防效、低毒性、低污染的農藥;二化螟,在江西省一般1a4代,對早、中、晚稻均有危害,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 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總原則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運用農業(yè)、物理、化學等防治方法科學防治病蟲害。

2.1 農業(yè)防治技術

在農業(yè)防治技術引進過程中,要求相關技術人員應注重強調對抗病蟲害品種的選擇,盡可能地選用抗性品種防病蟲,并根據(jù)當?shù)氐那闆r有針對性地選擇具有抗稻瘟病,黑條矮縮病、稻曲病能力的水稻品種。在水稻播種過程中為了規(guī)避病蟲害問題的凸顯,注重在品種選用的基礎上,科學的管理好水肥,以滿足水稻的生長條件為前提盡量將早期水稻的生長期縮短。同時,在農業(yè)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亦應注重強調對稻田自然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雙季水稻的生長季一般在3―10月份,合理規(guī)劃肥水管理工作,即秉承著嚴謹?shù)墓芾碓瓌t,實時觀察水稻成長狀況,繼而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問題,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此外,在水稻灌溉的原則是“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后期干濕交替”,由此提升水稻整體耕種水平。

2.2 化學防治技術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強調對化學防治技術的引進亦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在實踐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求相關技術人員應注重秉承著“壓前控后”的防治原則,做好“防病滅蟲”工作,針對水稻的各個生長時期有針對性的防治好病蟲害。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的藥劑可選用苯甲?丙環(huán)唑、井岡?枯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選用稻瘟靈、三環(huán)唑等;防治稻飛虱可選用吡蟲啉、噻蟲嗪、吡蚜酮、噻蟲胺等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阿維菌素等藥劑。同時用藥過程中注重科學合理搭配農藥,以便達到最佳防效。

2.3 物理防治技術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物理防治技術的引進,即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水稻耕種過程中為了防御病蟲害現(xiàn)象,應注重利用光譜、電流器械等物理效應,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害蟲進行驅趕,最終達到高質量水稻農作物耕種狀態(tài)。此外,在水稻播種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病蟲害治理效果,應注重將播種前的種子置于溫水中,并浸泡一定時間,由此消除寄生病菌,確保種子質量,滿足水稻耕種需求。另外,防蟲網(wǎng)等自動化器械在應用過程中亦可提升整體防治效果,為此,在水稻耕種過程中應強化對其的合理化運用,由此達到最佳的物理防治效果。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水稻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注重對物理防治技術的引進,有助于推動水稻的健康成長。

3 結論

水稻耕種過程中存在著稻瘟病、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危害現(xiàn)象,影響到了水稻的整體產量。為此,為水稻高產的形成創(chuàng)造良好生長空間,要求在實踐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針對江西省水稻病蟲害特點及現(xiàn)狀,制定相應的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同時注重各種防治方法的綜合運用,由此實現(xiàn)對水稻病蟲危害的綜合防控,滿足水稻耕種需求,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第6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 森林病蟲害起因治理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需從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概念出發(fā),采納綜合防治的方法,強化預防工作,實施綜合治理。在指導思想上要學會預防病蟲害。在防治策略上,采納合理的治理方法,搞好林業(yè)工程項目,將病蟲害預防入規(guī)劃設計中。

1、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

多種次關頭蟲在一些處所上升為主關頭蟲,致使造成重大風險的病蟲種類不竭增多;經(jīng)濟林病蟲風險日趨嚴重,嚴重制約著山區(qū)經(jīng)濟的成長和林農脫貧致富歷程。常發(fā)性森林病蟲害發(fā)生面積居高不下,總體呈上升趨向;偶發(fā)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fā),損失蹤嚴重;危險性病蟲害擴散伸展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本、生態(tài)情形和自然景不美觀組成重大威脅。

2、森林病蟲害發(fā)生的原因

隨著我國人工林面積不斷的增加,病蟲害也日趨嚴重。我國植物種類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蟲的種類繁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害蟲的多樣性、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性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病蟲斗爭的長期性與艱巨性。即使是一種害蟲或病害,但長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資金、勞力,但仍有大面積的林木被吃光致死。這是因為害蟲的遺傳特性抗逆能力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變動,適應能力不斷增強。即使是一些抗蟲的品種也并非一勞永逸,由于長期適應的結果,遺傳特性逐漸變異或減退,還需要不斷培育新的抗蟲品種。森林害蟲或病害具有主動傳播或依靠自然動力傳播和強大的繁殖能力,絕大多數(shù)個體被消滅,但剩余個體通過繁殖,數(shù)代之后又能迅速傳播。與此同時隨著林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有林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人工純林面積的增長,快速回升,這樣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非常懦弱,有害生物一旦傳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無法抵抗。國內外林業(yè)生產活動交往為害蟲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被害面積有可能隨之擴大。日益頻繁,隨著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潛帶,新的害蟲種類可能不斷增多。我國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大都是圍繞救災而展開的,病蟲害一旦發(fā)生,“人往災區(qū)跑,錢往災區(qū)投”。只在救災上正視,沒在防災控災上下功夫。

3、森林病蟲害的綜合治理與預防策略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是一個病蟲節(jié)制的系統(tǒng)工程,即從生態(tài)學不雅概念出發(fā),在整個森林出產、栽植及養(yǎng)護打點等過程中,都要有打算地應用改善栽植養(yǎng)護手藝,調節(jié)生態(tài)情形,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水平,不使其形成超出風險尺度要求的策略及法子。要使自然防治和酬報防治手段有機地連系起來,有意識地增強自然防治能力。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體例很多,各類體例各有其利益和局限性,單靠其中某一種法子往往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有時還會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映。害蟲綜合治理是一種防治方案,它能節(jié)制害蟲的發(fā)生,避免彼此矛盾,盡量闡揚有機地協(xié)調浸染,連結經(jīng)濟許可水平之下的防治系統(tǒng)。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需要維護生態(tài)平衡,采納綜合防治和生態(tài)節(jié)制的法子,強化預防工作,實施綜合治理。在指導思惟上,要實現(xiàn)由重除治向重預防改變。在防治策略上,采納綜合性營林法子,搞好重點林業(yè)工程項目,將病蟲害預防法子納入規(guī)劃設計中,實現(xiàn)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改變。著重抓好森林植物檢疫和監(jiān)測預告。要用科學的體例,窺探病蟲發(fā)生、成長動態(tài),并把窺探的材料連系當?shù)靥焐疤?、林木狀況,正確揣度病蟲害的發(fā)生、成長趨向,并實時傳遞??焖侔盐詹∠x發(fā)生情形,避免錯過防治的有利機緣。同時植物檢疫是預防森林受某些危險性病蟲害的主要方法,對種籽、苗木、其他滋生材料及木材的調運增強打點,采納嚴酷的檢疫法子,確保營造健康森林,削減病蟲害發(fā)生,對發(fā)生植物檢疫對象地域,應劃為疫區(qū)進行封鎖。

4、實施綜合治理的過程

防治病蟲的目的是為了節(jié)制病蟲的風險,使其風險水平低到不足以造成經(jīng)濟損失蹤。人們必需研究病蟲的數(shù)目成長到何種水平,才能采納防治法子,以阻止病蟲達到造成經(jīng)濟損失蹤的水平,這就是防治指標。病蟲風險水平低于防治指標,可不防治;否則,必需把握有利機緣,實施防治。按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里各組成成分的行為紀律和彼此之間的彼此關系,既針對分歧對象,又考慮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那時和往后的影響,矯捷、協(xié)調地選用適合園林現(xiàn)實前提的有用手藝和體例。這幾種方法取長補短,彼此輔佐, 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外發(fā)生的副浸染降到最低限度,既節(jié)制了病蟲風險,又呵護了人、天敵和植物的平安,并注重實施的時刻和體例,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時綜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養(yǎng)護打點過程中,經(jīng)由過程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和獨霸生態(tài)系統(tǒng)里某些組成部門,以締造一個有利于植物及病蟲天敵的保留,而晦氣于病蟲孳生和成長的情形前提,從而預防或削減病蟲的發(fā)生與風險。

5、結語

我們在對森林蟲害進行治理時,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區(qū)治理。從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發(fā),以實現(xiàn)可持續(xù)控制為目標,遵循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原則,嚴把檢疫關,在加強監(jiān)測的基礎上,以營林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協(xié)調運用人工、物理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蟲害,促進我國林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執(zhí)中等.森林昆蟲學[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8.

[2]陳昌潔.松毛蟲綜合管理[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

第7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溫室;茄子;病害;綜合防治

攀西地區(qū)無霜期長,可達300―330d,光熱資源特別豐富,即使在冬季,光照仍然十分充足。攀西地區(qū)的溫室大棚茄子,一般于9于上旬至中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定植上棚,一般次年1-5月為收獲期。

1 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溫室茄子都采用育苗移栽技術,選擇優(yōu)良抗耐病蟲品種,培育無病蟲壯苗是防治茄子病害的基礎。

1.1 品種選擇在攀西地區(qū),當前主要栽培墨茄,品種有三月茄、優(yōu)豐早茄等。

1.2 種子消毒為防止種子帶毒,減輕苗期病害,在播種前用20-30℃清水浸種7―8h,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0min,取出種子洗凈后催芽播種。浸種藥液要高于種子5―10cm。

1.3 苗床地整理、消毒及育苗選擇背風、向陽、水源方便的地塊作苗床地,先將苗床地整細整平,按2m寬開廂并起壟,將廂溝中的泥土撒于廂面,確保廂面寬度不低于1.6m,并用多菌靈等廣譜殺菌劑對廂面進行消毒,防止土傳病害的發(fā)生。將5*5cm的50目或72目育苗盤整齊擺放于廂面,將配方營養(yǎng)土(工廠化生產的商品營養(yǎng)土)撒滿育苗盤穴眼,用平整的木條將育苗盤上多余的營養(yǎng)土清刮除掉,澆透水分,然后用手指輕壓穴眼正中營養(yǎng)土,使其形成一個小窩,將催芽后的茄子種子撒種于小窩內,再撒一層營養(yǎng)土將種子覆蓋,蓋好育苗膜。1.4苗期病蟲害預防加強苗床地管理,用3000-6000倍96%天達惡霉靈+600倍“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藥液等防治苗床瘁倒病、灰霉病,每隔15天噴一次;用吡蟲靈等及時防治蚜蟲。加強苗床地水費管理,盡量降低床土濕度,床土不現(xiàn)白不打水,促使幼苗根系下扎。

2 溫室大棚茄子病害綜合防治

當幼苗90%以上開始出現(xiàn)花蕾時,就要及時移栽。在移栽時和移栽后,要注意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確保高產穩(wěn)產。在病蟲害防治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有害生物防控方針。在化學防治茄子病蟲害時,一定要根據(jù)病蟲種類、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部位的不同合理選擇藥劑及劑型,做到“對癥下藥”。

2.1 土壤消毒一般在移栽前10d左右每666.7m2施生石灰100kg對土壤進行消毒,殺滅土壤中的殘留病菌及害蟲。同時施用腐熟有機肥1500-3000kg,硫酸鉀50―150kg,過磷酸鈣30-50kg,并進行深翻,使肥料、生石灰與土壤混勻。

2.2 非傳染病的防控技術非傳染性病害,是指由不適宜的物理、化學等非生物環(huán)境因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植物病害,習慣上稱為生理性病害。在茄子上,生理病害主要有凍害、灼(燒)傷、缺素等。

2.2 1凍害、灼(燒)傷的防控技術為防止凍害,在定植前3-5d,溫室大棚一般要先上天膜。在茄子定植后,一定要注意棚溫管理,一般要求棚內溫度白天達到25-30℃,為防止棚溫過高燒苗,在棚溫高于35℃時要及時將裙膜絞起放風降溫;夜間溫度為15℃,低于15℃時要保溫抗寒,具體措施有在棚內安放蜂窩煤、電燈等。在攀西地區(qū),即使在冬季,只要是晴天,中午棚內溫度都可能超過35℃,因此要注意適時放風降溫。在冬季,一般在上午10h左右開棚,下午5h左右關棚,隨氣溫的升高,開棚時間要逐步提前,關棚時間逐步縮后。

2.3 傳染性病害的綜合防控技術傳染性病害,是指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習慣上稱為病理性病害。在茄子上,傳染性病害主要有苗期的瘁倒病、灰霉病,生長期的綿疫病、白粉病等。

2.3.1 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耐病品種是有效預防傳染性病害的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手段,能有效預防傳染性病害的流行?,F(xiàn)在生產中常用品種有三月茄、優(yōu)豐早茄等。

2.3.2 農業(yè)防治農業(yè)防治主要是注意通風,嚴禁大水漫灌,最好使用滴灌,適當密植,避免連作,采用輪作。1、水旱輪作:在早春種植茄子的大棚中,待茄子收獲后,大春種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第二年早春再種植早春蔬菜。2、不同作物間輪作:在當年種植茄子的大棚,次年要種植瓜類、豆類,盡量避免種植茄科植物。

第8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第二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是指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手段,對農作物病蟲害實施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是指按照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的要求,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由具有一定植物保護技能的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從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服務組織。

第三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愿參與、民辦公助"的原則。

第四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接受植保專業(yè)機構指導,實行自主經(jīng)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管理。

第五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一般分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型、協(xié)會型、基層組織型、合作互助型四種類型。鼓勵發(fā)展公司型、協(xié)會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

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可以組建機防隊,委托機防隊實施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工作。

公司型(協(xié)會型)農作物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實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是指由公司(協(xié)會)與被服務對象簽定承包服務合同,依照合同實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負責人事管理、財物管理,負責購買施藥器械和農藥,支付機防隊隊員工資,協(xié)調解決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基層組織(合作組織)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防治組織實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是指由鄉(xiāng)鎮(zhèn)、村基層組織組建合作經(jīng)濟組織、村級服務站,通過合作經(jīng)濟組織、村級服務站與農戶簽訂承包服務合同,依照合同實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負責收取承包費,及時解決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第六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簽定承包服務合同,應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條、第三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并建議適用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全程承包服務農作物產量損失賠償暫行標準。

第七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屬民營性農業(yè)服務組織,以服務為宗旨,實行面向農戶的有償服務。根據(jù)農民意愿,可選擇全程承包或代治等服務方式。全程承包服務是指農戶與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簽訂承包服務合同后,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保證施藥防治效果,承擔相關責任;代治服務是指農戶自購藥劑,由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負責施藥,但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對施藥防治效果不承擔任何責任。

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必須按照植保專業(yè)機構下達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在三天內開展統(tǒng)一施藥防治,并在施藥三天后檢查防治效果。如防治效果不達標,需查明原因后采取補救措施,保證防治效果。

第八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組建的機防隊,對機防隊隊員實行先培訓后上崗。機防隊隊員需在熟悉并掌握機械性能、噴施技術和基本的機械保養(yǎng)維護知識,懂得安全用藥常識后方能上崗,實行有償服務,按勞取酬。機防隊隊員需對每天的施藥情況(包括農戶姓名,大田基本情況、施藥時間,所施農藥的數(shù)量、用量、種類、噴霧量等)進行登記歸檔。機防隊隊員實行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用藥技術規(guī)程等,需遵從《農藥管理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

第九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所需的器械,由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自行購買,按照省財政廳、省農機局的有關規(guī)定,享受農機補貼。所需農藥由縣植保技術服務中心等服務組織根據(jù)植保技術方案優(yōu)惠配送。

第十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收費標準在物價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根據(jù)當?shù)剞r村勞動力平均收益狀況,由專業(yè)化防治組織與農戶雙方協(xié)商確定。

第十一條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要制定和執(zhí)行財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農藥器械保管使用制度等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建立和保存機防隊人員的進出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機防隊人員檔案內容包括機防隊人員名單及基本情況、機防隊配備施藥的器械等。

第十二條各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組織必須妥善保管病蟲情報、承包合同、機防隊員記錄的田間施藥情況登記等檔案資料,完善檔案管理。

第9篇: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范文

關鍵詞 愛苗;阿立卡;小麥病蟲害;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2;S4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7-0132-01

為評價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的效果示范方案對小麥紋枯病、銹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和麥吸漿蟲的綜合防治效果,及其對小麥安全性的影響,特進行藥劑防治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安徽省鳳臺縣鳳凰鎮(zhèn)高皇村一農戶的麥田。試驗地為水稻土,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1.9%,pH值6.7,前茬作物為水稻,收獲時間為2011年10月6日。小麥品種為煙農19。2011年10月21日播種,機械條播,播種量225 kg/hm2,2011年11月3日出苗,施藥當天天氣晴。防治對象為小麥紋枯病、銹病、白粉病、蚜蟲、紅蜘蛛和小麥吸漿蟲。

1.2 供試藥劑

愛苗(先正達公司提供),阿立卡(先正達公司提供),5%井岡霉素(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公司生產),啶蟲咪(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3個處理,分別為:分別于小麥拔節(jié)期噴愛苗300 mL/hm2、小麥齊穗期噴愛苗300 mL/hm2+阿立卡150 mL/hm2(A);小麥拔節(jié)期噴5%井岡霉素3.75 kg/hm2、小麥齊穗期噴5%井岡霉素3.75 kg/hm2+20%啶蟲脒300 g/hm2(B);以噴清水為對照(CK)。不設重復。藥劑處理區(qū)長105 m,寬15 m,面積1 575 m2,空白對照小區(qū)面積為340 m2。

1.4 試驗實施

防治病害施藥在2012年4月6日,施藥時小麥處于拔節(jié)期;防治蟲害施藥在2012年4月25日,施藥時小麥處于齊穗初花期。用機動噴霧器施藥,用水量225 L/hm2,噴霧均勻周到[1-3]。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1.5.1 病害防治效果的調查。施藥前和施藥后7、14 d分別進行紋枯病病情指數(shù)調查,在處理區(qū)內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1 m行長,在其內隨機取10稈主莖,共50稈,逐稈逐葉調查記錄,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4-6]。

1.5.2 蟲害防治效果的調查。施藥前和施藥后7、14 d分別進行蚜蟲蟲口基數(shù)和殘蟲數(shù)量調查,在處理區(qū)內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1 m行長,在其內隨機取10稈主莖,共50稈,逐稈逐葉調查記錄,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1.5.3 作物藥害調查。施藥后7 d觀察是否有藥害。參照藥害級別,于每次調查中同時調查藥害。

1.5.4 增產效果調查。調查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效果示范方案對小麥產量的影響,實地測產,并進行考種,計算理論產量,同時評價對小麥品質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病害防效

試驗區(qū)煙農19小麥品種未發(fā)現(xiàn)銹病、白粉病,因前茬是水稻,且試驗地地勢低洼,紋枯病發(fā)生較重。處理A防治小麥紋枯病效果明顯,藥后7 d調查,防治效果達到58.9%,藥后14 d調查,防治效果達到76.2%,明顯高于處理B的防治效果(表1)。

2.2 蟲害防效

各處理基本無吸漿蟲發(fā)生,紅蜘蛛蟲量較少,主要是蚜蟲的危害。處理A防治小麥蚜蟲效果明顯,藥后7 d調查,蟲口減退率達到79.2%,防治效果達到78.7%,藥后14 d調查,蟲口減退率達到86.4%,防治效果達到85.3%,明顯高于處理B的防治效果(表2)。

2.3 對小麥主要經(jīng)濟性狀的影響

處理A對小麥具有刺激生長的作用,在小麥成熟期進行調查,處理A在小麥株高、穗長、小穗總數(shù)等方面,與處理B和CK無明顯差別,但結實率、穗粒數(shù)、千粒重明顯高于處理B和CK,特別是能夠促進小麥籽粒飽滿,增加小麥的千粒重(表3)。

2.4 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用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效果明顯,且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據(jù)調查,用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增加產量2 220 kg/hm2,增產率達到40.94%,用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可以促進農民收入增加(表4)。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用愛苗+阿立卡防治小麥病蟲害效果明顯,且能夠延長小麥功能葉的作用時間,促進小麥后期生長,增加小麥的粒重,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可以大面積推廣。

建議將方案中用愛苗防治小麥紋枯病的施藥時間提前到小麥分蘗盛期。

4 參考文獻

[1] 蘇增朝.不同藥劑拌種對小麥主要病蟲害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2,33(3):44-49.

[2] 李軍,諸茂龍.化學藥劑拌種對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效果[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2(4):539-541.

[3] 李朝蘇,湯永祿,吳春,等.藥劑拌種對小麥出苗及病蟲防控效果的影響[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1,24(6):2197-2201.

[4] 秦海英,程獻云,謝文芳,等.藥劑防治病蟲害對小麥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