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杞人憂天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fā)展形式就是假說?!闭f杞人憂天是傻問題,其本身就是個問題,因為這樣做中止了探索和發(fā)現(xiàn)。當初,“骨誘導功能”欲把無生命的生物材料變成有生命的組織,被稱為“怪異想法”,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沒有動搖,潛心探索18年終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頭植入人體受損部位,誘導斷骨自動生長愈合,被譽為“劃時代的醫(yī)學材料發(fā)現(xiàn)”。事實上,“假如”在沒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怪異想法”。但“怪異”不等于謬誤,許多時候“怪異”恰恰是“見人所未見”。
“急匆匆地生活,來不及感受”,正成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狀態(tài)。忙、急、快、躁的生活節(jié)奏,令“異想”“假如”的空氣日漸稀薄。“很勤奮,但缺少想法;會考試,但不會提問”,成為不少學生的寫照??蒲蓄I域有過之而無不及,項目申請也好,立項評審也好,都對“馬上成功”更感興趣。
今人不愿“杞人憂天”,無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領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個通病。“假如”有著諸多不確定性,勢必有損成功率,加之越是“劃時代成果”,越需要長時間沉淀和考驗。而當前科技項目周期短,要追趕時間進程,“杞人憂天”只能讓位于效率優(yōu)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淪為功利主義的衍生品,原始創(chuàng)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趨勢。
科學研究是探索和創(chuàng)造,失敗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敗,研究只會原地踏步。當務之急,是從忙、急、快、躁中解脫出來,不被眼前功利所困。當然,“假如”不是主觀臆想,而是從實際出發(fā),在歸納和抽象基礎上,大膽突破已知束縛,提出有待驗證的問題,然后深入實踐中尋求答案,打開另一個新天地。寬容和激勵“假如”,應把握好這個基本點,以免偽科學和妄想干擾了真科學探索。
從“假如”到真知,離不開反復實證,就得多些“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離不開實證。沒有實證,就沒有科學,“假如”也就毫無意義。法拉第提出“磁能轉化為電能”的假設之后,10年間做了無數(shù)次實驗,才發(fā)現(xiàn)和證實了電磁感應背后的規(guī)律。有些人或是因為懼怕求證過程耗時費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誘惑而放棄學術操守,篡改和修飾數(shù)據(jù)以證明偽假設,這不僅會大大傷害學術聲譽,也為社會埋下了巨大隱患。正因為這樣,越要激勵“假如”,就越需要嚴懲造假。
1、助人為樂、千人一面、先人后己、誨人不倦、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耐人尋味、引人注目、引人入勝、出人意料、游人如織、令人神往、拾人牙慧、聳人聽聞、發(fā)人深省、感人肺腑、扣人心弦、仁人志士、沁人心脾、令人發(fā)指、出人頭地、無人問津、丟人現(xiàn)眼、杞人憂天、駭人聽聞、庸人自擾、與人為善、美人遲暮、為人師表、因人而異。
2、古代漢語詞匯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杞人憂天”:出自《列子?天瑞》。說古代杞國有個人,擔心天要崩塌下來,他將無處存身,因此整天憂心忡忡,食寢難安。后人用“杞人憂天”這句成語比喻小題大做,無根據(jù)的憂慮。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文化水平、性格等因素,確實有一些人心胸狹窄、性情孤僻、多愁善感。
祖國醫(yī)學認為,“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過分憂慮會損傷人的“正氣”,容易讓“外邪”入侵而生病?!氨?、憂傷肺”,長期憂郁會導致“痰飲內聚,停蓄于肺”,出現(xiàn)長期咳嗽、氣喘、畏寒等癥狀。“憂思傷脾”,憂傷的人往往食不甘味,飲食很少,致使消化功能減弱,出現(xiàn)神經衰弱、營養(yǎng)不良、胃腸神經功能紊亂、潰瘍病及月經不調等病。《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一個多愁多病的典型。她常常暗自悲泣,直至郁憤身亡。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愉快的情緒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欲,并能調整植物神經系統(tǒng),使人睡眠安穩(wěn)。不愉快的情緒則恰恰相反。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一切頑固深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
當然,人們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憂愁、煩惱,對此,應該提倡遇事豁達大度,善于自我調節(jié),自我解脫,切不可終日愁腸百結,耿耿于懷,更不要效法“杞人憂天”故事中的主人公。
“樂以忘憂”:出自《論語?述爾》:“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人在歡樂時常常要和別人說笑,說笑之中,會產生心理學上所說的“心境轉移”,忘掉了憂愁和煩惱?,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這種情緒調節(jié),會給心身健康帶來益處。笑是一種人類特有的器官功能,是情緒最佳的反映。人在歡笑時,全身肌肉放松,能夠迅速消除對健康有害的緊張感。放聲大笑,對肺部又是一種鍛煉。由于肺部擴張,吸入氧氣增加,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消除疲勞,使人精神振作,提高工作效率。
古人一直有“疾從憂生”的說法。歡樂則是人們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標志。輕松、愉快的情緒能促進食欲、改善睡眠,是一個治療百病的有效處方。
醫(yī)學研究證明,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能幫助您戰(zhàn)勝疾病,抗老防衰。由此看來,孔夫子倡導的“樂以忘憂”對人體健康確有益處。
“美意延年”:這句成語出自于《荀子?致士》:“得眾動天,美意延年?!币馑际钦f,情志舒暢,積極樂觀可使人延年益壽。
我國古代思想家和醫(yī)學家,早就認識到情緒對老人健康長壽的影響,并勸告人們重視品德和性格修養(yǎng),要善于調節(jié)情緒,保持心情舒暢?!秴问洗呵铩分姓f:“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者接踵,則生害矣。”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曾經說過:“世人欲知衛(wèi)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
從心理角度分析,長壽老人主要的特點就是性格樂觀開朗,或安靜溫和。據(jù)湖北省對88名百歲老人調查,他們當中屬于樂觀開朗型者45名,占51.2%,屬于安靜溫和型者39名,占44.3%,我國其他地區(qū)的長壽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在第12屆國際老年學會議上,德國專家弗蘭克總結575例百歲老人長壽經驗,得出的結論是:所有的長壽老人都具有樂觀情緒。這都說明性格開朗,積極樂觀是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杯弓蛇影”:這句成語出自《晉書?樂廣傳》。據(jù)書中記載,晉代有個名人樂廣,為人好客。一天,他邀來好友飲酒聊天。他的老友舉杯剛要喝酒,忽然看見杯中有蛇游動??腿嗣鎺@色一飲而盡。
他的好友回家以后,憂心忡忡,臥床不起。樂廣得到消息,前去探望,又把老友請到他家來,給他斟上一杯酒,取下了墻上的一張弓。他的老友恍然大悟,原來酒杯里是弓的倒影,從此愁消病除。
從現(xiàn)代醫(yī)學上解釋,一種是精神因素的疑病觀念,一旦精神因素消除,病人可不治而愈。另一種是疑病性神經癥。此病與人的性格有關。如個性敏感、多疑、主觀、固執(zhí)、自我中心、孤僻,子女離別,醫(yī)源性影響(醫(yī)生說病重)等。對疑病癥以心理治療為主,并要改變生活方式,經常娛樂活動,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可服用神經松弛藥或抗焦慮藥物。
“視丹如綠”:這句成語出自三國時郭遐叔《贈嵇叔夜》詩:“心之憂矣,視丹如綠。”意思是由于過分憂愁,視力模糊,紅綠不分。在生活中確實有紅綠不辨的人,從現(xiàn)代醫(yī)學來講,就是色盲。
最早研究色盲的,是英國著名化學家、物理學家約翰?道爾頓,他本人也是色盲患者,并于1794年首次發(fā)表了《視覺之異?!返恼撐摹?/p>
色盲分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是完全喪失了色覺,看東西是一片灰色,只有明暗之分。部分色盲是對一種顏色喪失了辨別力。如喪失紅色辨別力,稱為紅色盲,喪失綠色辨別力稱為綠色盲。
紅綠色盲是怎樣辨別顏色的呢?紅色盲者很難看出綠樹叢中的紅色建筑物;或把紅色花朵看成綠色的。綠色盲者把綠色的東西看成紅的;棕色的東西看成綠的;分不出藍綠色和紫紅色,正和“視丹如綠”相似。
單身時——-怕戀愛,怕自己受傷,也怕傷了別人
戀愛了-——怕結婚,怕自己嫁得不幸福
結婚了——-怕生寶寶,因為怕痛
計劃要寶寶了———擔心自己不孕
懷寶寶了————擔心寶寶不健康
生寶寶時————擔心自己己會難產
生了寶寶——--擔心寶寶生病
還有一些更奇怪的想法
出遠門坐車時心想要是出車禍了怎么辦?
抱寶寶下樓梯時心想要是摔跤了怎么辦?
抱寶寶在陽臺看風景時心想要是寶寶掉下去了怎么辦?
。。。。。。
搞不清為什么我老會有這么奇怪的想法,但還好這一切都只是我瞎擔心,實際做起來我一樣很小心,很堅強、很勇敢的。但現(xiàn)在卻真的變了,變的超級膽小了
以前聽鬼故事、看恐怖片都不怕的我,以前專門鼓勵別人不要怕不要怕的我,現(xiàn)在只要看到或聽到恐怖、殘忍的東西我就害怕,而且晚上起來給寶寶喂奶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會想起,有時連上衛(wèi)生間都不敢去了。。。。。
這幾年,確實發(fā)生了一些故事。但只是故事而已。學習,生活,情感。經歷了不少,卻沒學到什么。還是當初那個傻傻的自己。呆呆地看著這個都市的一切。在城市的喧囂中偽裝著堅強,卻在霓虹燈下掩飾不住的失落。
于是嘲笑著自己。笑自己當初對這里的向往換來如此的失望。
我是個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人。來到這里,多了夢想?,F(xiàn)實之人總是帶著現(xiàn)實生活,枕著理想入夢。只是有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塵封了心中的夢想,而有人卻決定挑戰(zhàn)一次生活。我是一個平凡世俗的人。所以在現(xiàn)實里小心翼翼。卻在紙上肆意涂著蒼白的文字,帶著些墨跡入夢。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矛盾地掙扎著。在樂觀開朗的背后掩飾著一絲多愁善感和惆悵。
我想寫自己的故事。因為怕心冷之后,忘卻。亦怕在某一天,頭腦一片空白,再憶不起從前。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墒俏业墓P下再沒有文字,沒有心情。寫不出我的故事。
看看別人,總覺得自己尤如井底之蛙,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生活著,還怡然自得,洋洋得意。而其實卻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忽略了周圍。想到這么多年,似乎還只是從前的樣子,沒有半點進步。
我的筆再寫不出我的故事。我卻還要走我的路。我的執(zhí)著。當腳與地平線走成一條直線,我想我該繼續(xù)追尋我的夢去了。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解析】
君子慎重對待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而不羨慕那些取決于上天的東西,他們因此每天進步;小人丟下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情,卻指望那些取決于上天的東西,他們因此每天退步。
【賞析】
這兩句話出自《荀子?天論》。事分兩種,一種“在己”,一種“在天”。前一種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改變的事情;后一種則是我們能力范圍之外,再努力都只能是徒勞的事情。把精力花費在前一種事情上的人會每天進步,而把精力白白消耗在后一種事情上的人則每天退步。
“杞人憂天”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故事說的是有個杞國人,終日憂心忡忡,因為他擔心天和天上的日月星辰會突然往下墜,又擔心這些東西砸下來會把地給砸壞,這樣天塌地陷人就沒有地方可以待了。杞人的這份擔憂便是“小人”之憂,于事無補,顯得十分可笑,稍有常識的現(xiàn)代人都不會犯這個錯誤了。我們的科學技術探天下地,早已清楚掌握了日月星辰的運行規(guī)律,知道古人所謂的“輕清上浮者”(天)的構成元素,了解到“重濁下沉者”(地)的內核。但是,盡管人類可以掌控的事情越來越多,“在己”與“在天”的具體內容總在發(fā)生變化,人們卻必須謹記這個分別,盡心于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否則就跟終日擔心天塌地陷的“杞人”無異。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某個同學不小心考試得了個低分,他接下來比較“君子”的做法應該是從自身出發(fā)找問題,從自己當下可以付出勞動改變的事情著手分析原因,比如是不是自己平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作業(yè)完成不夠認真等,而不是把考低分的原因歸結到考場椅子不舒服,監(jiān)考老師太過嚴肅,考試當天天氣不好之類的因素上,想想看這些哪里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哪里值得我們考慮呢?
《飛鳥集》由詩歌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卻在冥冥中,悄悄為我們點亮了什么東西。他只是一個無名的過客,為世間萬物記錄下靈感閃動的瞬間,然后微笑著安靜離開。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
泰戈爾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在互不相知的世界中,相互對對方優(yōu)勢的猜忌和羨慕也是人們的共同心理,而泰戈
爾卻要告訴我們,如果用客觀是眼光來看待自由和約束之間的關系,那么也一定會明白沒有約束也就沒有自由。而我認為,人類對于美好的向往,所以才會把各自想象的對方的自在狀態(tài)視為自己生存的最佳狀態(tài)。約束與自由只是靠我們怎么去看待它們。當我們在受著約束時,自然就想獲得自由;而當我們能自由地飛翔時,你就會渴望約束。
“回聲嘲笑她的原聲,以證明她是原聲。”正如泰戈爾在自己的另一首詩中表述的那樣,
“人們所能看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子,所以嘲笑影子的缺陷也就是在嘲笑自己的缺陷。”其實,星星之所以顯得渺小,是因為它們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高太高。
“幼花的蓓蕾開放了,它叫道:‘親愛的世界呀,請不要枯謝了。’”幼花蓓蕾的擔心似乎是多余的,它開放的時候,最擔心的是自己的枯萎,所以它害怕別的東西也枯萎了。它對世界的擔心的確是可笑的。世界、萬物是在很長時間之中運動的,但是世界、萬物也終有一天會熄滅、枯萎的。所以小草的擔心是在杞人憂天之外,也是很正確的。
對江蘇高考作文命題來說,一般的概念不能隨便命題,否則,又走上習慣“玩概念”的老路上去了;一般的判斷不能隨意命題,這價值多元的時代還有哪一個判斷經得起推敲呢?命題人只能自立“不說‘但是’,沒有‘也許’”的高標,選擇一個關系命題。關系命題也有可能被猜中,唯一的辦法只能在“關系之間再發(fā)生關系”,雖不是標新立異,至少也是別出心裁,能保證誰也沒有想到,更不要說猜到。“憂與愛”就是如此,當然“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也很難會被猜到。
正如何永康教授所說:“憂的對立面是樂、愛的對立面是恨,但這道題卻錯位了,巧妙的排列組合將題目復雜化?!薄板e位”,在命題人看來是“巧妙”了;“復雜化”,在語文、作文專家的眼里是“很可愛”了,“最文藝”了;可在普通高中生那里,大多成了不知所云,概念不明,關系曖昧,前后矛盾,議論文的寫作尤其突出。當然,極少數(shù)優(yōu)秀的江蘇考生肯定例外,因為,對于他們而言,無論面對什么題目,也能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文。
十多天的高考閱卷,大多不是享受,而是揪心。揪心之余,不免亂想,何以如此呢?
細一想,何教授的話真的非常有道理。本來“憂”與“樂”是一組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愛”與“恨”又是一組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F(xiàn)在的情形是,從兩組關系中分別抽取其中之一組合成新的關系,肯定會出人意料之外。而考試作文題這樣換搭的結果就不那么美妙了,因為,每一位考生都必須直接面對,不能旁觀,無法逃避。能把“憂與愛”搭一起,同理,也可以把“樂與恨”搭一起。如果今年的作文題真的是“樂與恨”,我猜想,這“輿情”肯定不會如現(xiàn)在這么“和諧”。而究其思維本質來說與“憂與愛”是一脈相承的。以此類推開來,“臭”與“香”相對,“咸”與“淡”也相對,如果把“臭與淡”搭一塊,“咸與香”組一起,你會有何感受?如此排列組合,錯位交叉,作文命題難的事是有了新出路,會被押題的尷尬似乎也可以避免,可考生寫作到哪里去找“北”呢?
當然有人會說,你看提供的材料,孟郊、艾青、羅曼·羅蘭等等,不都是把“憂與愛”演繹得淋漓盡致么?為什么考生就不能呢?是啊,“憂與愛”之類的關系命題,在文學家那里不是問題,在哲學家那里也不是問題,可現(xiàn)在的對象是高中生啊!當然,有人會這樣說,只要有文學家的情懷,有哲學家的憂思,同樣可以“擺平”這樣復雜的關系??墒牵趹囄幕绱耸⑿械慕逃尘跋碌母咧猩腥绱饲閼雅c憂思的能有幾人呢?即使從媒體上發(fā)表的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秀作文觀之,人們多半也會感到,江蘇高考優(yōu)秀作文的風景似乎難比當年??!眼睛經常盯著幾篇優(yōu)秀作文,很容易患“虛高癥”,真不能把高中生都想象成韓志君,一出手就能寫出《籬笆·女人·狗》那樣的大作。
其實,“憂與愛”就是艾青的詩句。因為高考作文命題的指揮棒功能實在是太大,我擔心,接下來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和名目繁多的模擬考試會換搭出一組組讓人難以想象的關系來。最后被坑的是我們的孩子們和教著孩子們的語文老師們。
說完了“亂想”,再來說一說“目睹”。
首先,今年高考作文一個普遍現(xiàn)象是,絕大多數(shù)考生面對這一復雜關系的命題,放棄了議論文體的選擇,干脆去編寫一個親情故事,僅從媒體上公布的40篇左右的優(yōu)秀作文來看,絕大多數(shù)也是記敘類文章,議論文的比例相當少。從閱卷中記敘與議論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議論類文章大概占三成左右,七成左右都是記敘文。個人以為,這不是一個好的導向,高中生寫作還是應該以走向理性思辨為主,而不是相反,至少,記敘、議論應大致相當,而不能偏向某一方??v觀世界各國的高考作文題,應該說,感性的、記敘的文題有,但肯定不多。且放下這一點不說,單從這七成左右的記敘文來說,多半還是簡單記敘文,故事俗套,沒有曲折,缺少生活細節(jié),人物形象不鮮明,即使是作為優(yōu)秀作文推薦出來的少數(shù)文章,也只是在某些技巧或構思上有那么一點亮色,用何永康教授的話說是“螢火蟲”的屁股。而三成左右寫議論的文章更是糟糕,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高中議論文寫作的反復訓練已經深入骨髓,除了模式化的寫作,他們已經不會寫其他文體的文章了,屬于迫不得已一類。少數(shù)有理性思辨的考生,不甘心自己的寫作強項不能表現(xiàn),于是迎難而上,極少數(shù)還是成功了,獲得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分值,但更多的情形就如某娛樂類挑戰(zhàn)節(jié)目一樣,紛紛落水。
其次,從大量的考場議論文寫作來看,能把關系講得合情合理的實在是難得見到的景觀。即使媒體推薦的優(yōu)秀議論文,從嚴格意義上說,每篇中都有議論說理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同學們自己閱讀時,應該小心分辨。這里再列舉一二給大家閱讀分析,目的是通過這些關系說理的反例能得到一些教訓,進而矯正我們今后的議論文寫作。
有一種愛叫擔憂,有一種擔憂是繼續(xù)的愛。這種關系好似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憂與愛總是那么密不可分,又相互包容。
提示: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竟然還是密不可分相互包容的關系?
憂與愛是并存的,它發(fā)生在你身邊的每一個角落,有憂的地方,必定也有愛的存在。憂使你垂頭喪氣,愛使你信心倍增,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因為有愛,才會有擔憂。
一說賀歲,大腦皮層陡然浮現(xiàn)一排參差不齊的牙齒,可見馮老師不管作品如何,形象還是非常讓人刻骨銘心的,更何況近兩年這排牙齒還逐漸有了鑲鉆穿金的趨勢。據(jù)說今年他要退出賀歲檔了,一撥眼巴巴心癢癢等著拿馮氏作品當過年餃子的老觀眾有點打了蔫跳了腳。其實大可不必,馮老師那年拋開亂賊遠離主題讓劉若英在片尾大嚼烤鴨,其實就是在暗示你們,他已經不包餃子啦!
從烤鴨到夜宴,似乎隱隱嗅到了馮老師想從中餐師傅變身西餐廚子的痕跡,不過確實也無可厚非,誰愿意一輩子包餃子?閑下無人馮徐兩位老師在自家炕頭默數(shù)存款銀兩的時候定然也琢磨過,那好萊塢款式的金閃閃的大盤子能容得下他老張的風景武俠,能容得下他老陳的小資武俠,憑什么就不能盛下咱這平民票房冠軍的武俠?于是馮老師有了古時秀才進京趕考的勁頭,與其在金雞百花的地頭上屢處尷尬,還不如去那外面的世界爭個榜眼探花。
說真的,我表示支持。老百姓那點子事有什么好拍的,要說老北京的那點聰明那點壞,舊有老舍今有王朔馮唐,有多少讀不得?要說生活上的那點瑣碎,觀眾們個個門兒清,以馮老師今時今日的生活品質,但凡有個穿幫就會被扣上脫離群眾脫離生活的大帽子,何苦來呢。國際路線就不同,那就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俱全。巨額的投資,有王家兄弟扛著,一拍好幾大摞,明晃晃的耀眼;現(xiàn)成的套路故事,古時風月英雄美人陰謀權勢一氣呵成,根本不怕露怯,誰也沒真活在古代,那就誰也沒資格罵娘;豪華陣容,章小姐靠著飾演各種類型的已經在崇尚性開放的西方得到了追捧,若是馮老師能安排章姑娘拿個大頂劈個叉,海外票房就絕對有保障。就這么好的條件,馮老師要死心眼只走大眾路線不拍個武俠不賺點洋人的錢,我頭一個不答應!不要因為當初人家說過“只為娛樂大眾而拍電影”之類的話就說人家現(xiàn)在是在逃避責任趨炎附勢利欲熏心,誰讓你把娛樂圈的話當真的?活該!
友人看了《夜宴》的會發(fā)來短信說:老馮注定比謀子凱歌強。我不得其解,后來觀看娛樂頭條才參透玄機,馮老師坦然宣稱:“該劇最后好不好,全看章子怡!”章姑娘靠善于攻心扶搖直上,卻不想此一役魔高一丈,替馮老師扛了個天大的大雷,現(xiàn)已安裝,只等爆炸,若是禮花倒也皆大歡喜,若是炸彈少不得有人齜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