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6.00/年
《西北園藝·綜合》創(chuàng)刊于1988年,發(fā)行周期:雙月刊,陜西省農業(yè)農村廳主管,陜西省農業(yè)雜志社主辦的學術期刊。雜志是一份致力于蔬菜種植技術和栽培管理經驗報道的專業(yè)期刊。該雜志主要面向西北地區(qū)的農民和農業(yè)技術人員,為他們提供有關蔬菜種植和管理的全面、實用的信息。在蔬菜種植技術方面,雜志報道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通過改善土壤質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調整土壤酸堿度等方法,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蔬菜生長的環(huán)境。雜志還介紹了肥料使用的科學方法,包括肥料的種類、施肥時間和施肥量等,以幫助農民合理使用肥料,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此外,雜志還詳細闡述了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措施,包括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方法,為農民提供了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案。
無土栽培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一種新型農業(yè)技術。雜志關注這一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向讀者介紹了無土栽培的基本原理、栽培設施、營養(yǎng)液配制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無土栽培技術,農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蔬菜的高產、優(yōu)質和高效率生產。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對于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雜志關注國內外蔬菜新品種的研發(fā)動態(tài),向讀者介紹了適合西北地區(qū)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新品種。同時,雜志還為農民提供了新品種的栽培管理技術,幫助他們順利種植和管理新品種蔬菜。
除了技術方面的報道,雜志還關注農業(yè)政策和市場動態(tài)。農民可以通過閱讀雜志了解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農業(yè)政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和發(fā)展方向。此外,雜志還設置了農業(yè)技術問答和讀者交流等互動環(huán)節(jié),為農民提供了提問和交流的平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通過報道土壤改良、肥料使用、病蟲害防治和新品種引進等方面的內容,雜志為農民提供了科學、先進的農業(yè)技術支持。同時雜志還關注市場動態(tài)和政策變化,為農民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藥材香料、園林花卉、試驗研究、資訊平臺、中醫(yī)農業(yè)
地址:西安市習武同27號陜西省農業(yè)農村廳院內,郵編:710003。
1、本刊嚴格審核所有收稿作品,作品皆需作者本人原創(chuàng),如有抄襲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一經發(fā)現取消作者的投稿資格,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本刊概不負責。
2、執(zhí)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3、中文題名一般以20 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
4、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5、第一作者必須注明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通訊作者必須注明其職稱、學歷以及從事的研究方向或領域。
6、摘要應包括論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論證的方法或依據、提出的主要觀點或結論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
7、基金或課題項目:若要標注獲得基金或課題贊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或課題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8、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9、靜態(tài)圖:圖或照片應另附于文后,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xù)編碼。圖題和圖說明應簡潔明確,具有自明性。
10、論文作者自愿將其擁有的對該論文的匯編權(論文的部分或全部)、翻譯權、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網絡傳播權和發(fā)行權轉讓給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