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喜福會看中西方文化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喜福會看中西方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喜福會看中西方文化論文

1.家庭教育的差異

在《喜福會》這部著作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文化沖擊,女兒的這一角色更是體現(xiàn)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然而這一碰撞的根源之一就是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異。美國家庭教育主要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父母親尊重子女的想法,人格和主權(quán),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孩子一般成長的過程會很輕松,擁有很多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這樣孩子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到自己的潛力,展現(xiàn)自己的性格。相對而言,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往往奉行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中國的父母親很少在意子女的想法和能力,把他們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子女,不予許有自己的見解,一生應當穩(wěn)穩(wěn)妥妥的度過。(王鳳霞,2008)小說里吳精美的媽媽認為在美國,任何夢想都能成為事實,她也希望吳精美能夠成為中國的秀蘭•鄧波兒。她甘愿為公寓里的退休鋼琴教師做清潔工來換取女兒學習鋼琴的費用,然而吳精美對鋼琴課并不是那么熱情,以至于在一次聯(lián)誼會表演中失敗。吳宿愿對女兒吳精美表演的失敗更多的是斥責,并且認為“世上從來只有兩種女兒,聽話的和不聽話的。(吳平,20100)在我家里,只允許聽話的女兒住進來?!边@樣的一廂情愿和良苦用心換來的是母女之間的心理上的沖突和隔閡。

2.婚姻觀念的差異

小說中反映出的四對母女對于家庭婚姻的看法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沖擊的根源之一。龔琳達雖然嫁給了一個富家子弟做童養(yǎng)媳,后來她憑借著自己的力量解除了了枷鎖,獲得了自由。因此,她也滿懷希望的看到自己的女兒薇弗萊可以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過上屬于自己的自由生活。當龔琳達看到女兒的男朋友比自己的女兒年紀小并且缺乏家庭責任感的時候,薇弗萊很不理解母親的行為,并把最終婚姻的過錯歸咎于母親的妖術(shù)。這是因為在中國式的婚姻中,父母會認為“寧愿男大十,不愿女大一”,薇弗萊比他的男朋友大幾歲,龔琳達認為這段感情沒什么好的結(jié)果。盡管女兒都已長大成人,母親總還是會好心地插足女兒們的感情婚姻生活,這樣造成引發(fā)了母女情感上的危機。女兒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盡管長著中國人的模樣,但是她接受的是美式西方的文化,她們要求自由,要求擺脫母親的約束,過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因為中西方來自不同的文化土壤,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蕭功秦在他的《儒家文化的困境》一書中指出,古老的中國文明體系被稱為“華夏文化圈”,由于儒家思想的影響,使得它成為一個相對封閉內(nèi)向型的文化圈。這使中國人形成了推崇以家庭倫理為中心的文化體系。極強的家庭家族觀念形成了一種“聚合型”行為模式,而美國人大家庭觀念十分淡漠,他們崇尚個人的獨立自主,個人的發(fā)展。這是因為西方文明是一種“航海文明”。這兩種文明決定了走向外部世界是其生存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蕭功秦,1986)因而,他們的行為模式是“離散型”,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會遠離父母,進行個人生活,承擔自己必要的責任和義務。

3.結(jié)論

從小說《喜福會》中的母女關(guān)系能夠清晰的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譚恩美用及其巧妙地語言描繪出了四對母女從沖突到互相理解的過程,這正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從沖突到融合的過程。她將文化差異引入到了母女關(guān)系中的描法獨特,值得研究和關(guān)注。小說里的種種生活小事造成了母女間某些障礙,然而又動搖不了母女間的天然深情,直到其中有一個人離開人世,另一個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是那么執(zhí)著地愛著自己的母親,讀到這,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親,感人至深。

作者:許晶晶 單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相關(guān)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