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胃鏡檢查術臨床醫(yī)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胃鏡檢查術臨床醫(yī)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胃鏡檢查術臨床醫(yī)學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文觀察組119例,男94例、女25例,年齡19~71(47.25±13.03)歲。ECG檢查86例,異常24例,其中冠心病(CHD)2例(1例為陳舊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8例、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3例、左前半傳導阻滯1例、室性早搏4例(室早)、房性早搏(房早)3例、心動過緩13例;有血壓記錄者73例,其中正常69例,升高4例。另選120例無心血管病、高血壓及上消化道疾病史,且查體健康者(不進行胃鏡檢查)作為對照組,其性別、年齡與觀察組有可比性。

1.2檢測方法

采用美國PIHolter系統(tǒng),雙通道連續(xù)記錄,集成電路按預設程序分析0.5~1h全部信息。HRV指標包括:高心率(HR)、低HR、平均HR、平均R-R間期標準差(RRX)、24h正常R-R間期標準差(SDNN)、24h內每5min的SDNN(SDNN5’)、相鄰R-R間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值(RMSSD)、PNN50%(兩相鄰R-R間期差,50ms心率數(shù)占所分析信息期內心率的百分比)、低頻(LFS)、高頻(HFS)、LFS/HFS。纖維胃、十二指腸鏡檢查前10min佩帶Holter記錄盒,記錄全過程至檢查結束后10min的Holter及HRV情況。記錄時間29~110(42.06±7.85)min,由專業(yè)人員分析報告檢測結果。對照組于上午8~11時檢測。

1.3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x±s表示,正態(tài)分布的組間差異用t或U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組間差異用秩轉換的非參數(shù)檢驗。

2結果

2.1兩組Holter變化

觀察組Holter正常15例,顯示心律失常104例(87.39%)。對照組Holter正常38例,心律失常82例(68.33%)。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0.01)。

2.2兩組HRV指標變化

3討論

據國內外文獻報道,纖維胃鏡檢查術中可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且時有致死、致心肌梗死者。本研究顯示,胃鏡檢查術中心律失常發(fā)生率87.39%,其竇性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早搏、心肌缺血等均多于對照組(P<0.01)。說明胃鏡檢查可誘發(fā)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肌缺血發(fā)作與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迷走神經張力減弱有關,自主神經功能調節(jié)突然變化可能是誘發(fā)心肌缺血的前兆。胃鏡檢查術刺激咽喉部、食管、賁門、胃、十二指腸幽門管黏膜,均可引起惡心反射,造成交感神經張力增加;胃內注氣充盈的牽張反射及上述黏膜刺激均可造成迷走神經張力降低,引起心肌缺血。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HRV是預測心臟嚴重事件發(fā)生、判斷自主神經功能的無創(chuàng)性重要指標,對惡性心律失常也可提供重要依據。急性心肌梗死后1~3周HRV明顯降低患者,其遠期猝死發(fā)生率明顯增加。SDNN5’在HRV指標中,一般認為SDNN、SDAN5’是反映交感神經張力的指標,RMSSD、PNN50%是反映副交感神經活動變化和迷走神經張力的指標。LFS反映交感神經張力,HFS反映副交感神經張力,LFS/HFS反映自主神經張力平衡狀況。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時,HRV降低;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張力升高時,HRV升高。本研究顯示,觀察組SDNN、SDAN5’、LFS、RMSSD、PNN50%、HFS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0.01),說明鏡檢術可引起交感神經張力明顯增高,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張力明顯降低,誘發(f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綜上所述,胃鏡檢查術可誘發(f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根本原因是HRV降低。為減少胃鏡檢查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行胃鏡檢查者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檢查前檢測患者的ECG及血壓,向其說明檢查的目的和大致過程,解除患者的顧慮和恐懼;醫(yī)生要提高插鏡技巧,注意手法輕柔,盡量減少患者的痛苦,對精神緊張者酌情用鎮(zhèn)靜藥;胃鏡室常規(guī)備用急救藥品,患者一旦發(fā)生并發(fā)癥應立即停止檢查;對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癥狀者,最好在胃鏡檢查術中監(jiān)測Holter、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