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敦煌傳統建筑風貌的保護與利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荒漠化自然特征下的典型綠洲建筑
敦煌位于甘肅省的西北角,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由于敦煌地處內陸,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圍,氣候干旱、風沙較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征對敦煌傳統建筑營造產生重要影響。為了適應較為極端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敦煌傳統建筑的營造方式主要以防御風沙、保溫集熱為主,因此也形成了獨特的沙漠綠洲建筑聚落,體現著敦煌傳統建筑形態(tài)發(fā)展與演變的內在規(guī)律。
(二)傳統建筑的一般特征與構造
荒漠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敦煌傳統建筑的空間形態(tài)與發(fā)展模式,并且由于敦煌地域內資源匱乏,對傳統建筑的建造規(guī)模、質量、風格等都造成了重要影響。敦煌沙化土地面積占比極大,用于居住的土地資源十分稀缺,從整體空間布局來看,建筑聚落通常分布在有限的綠洲邊緣地帶,而綠洲的面積也決定了適宜居住的空間范圍與建筑數量;從建筑單體建造來看,由于荒漠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決定了區(qū)域的水源、植被、土質狀況,從而限制了傳統建筑建造的材料和形態(tài),其建筑構造形式主要以抵御風沙為主,建筑空間一般為封閉式、內斂型。
二、敦煌傳統建筑的風貌特征
(一)傳統建筑的發(fā)展變遷
兩千多年來,敦煌的歷史戰(zhàn)略與商貿地位使這里形成了多民族共生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特征從聚落規(guī)模形態(tài)、城鎮(zhèn)布局結構、建筑營造方式等各個方面影響著敦煌的發(fā)展變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敦煌曾擁有都城、郡城、縣城等多重歷史地位,其朝代更替的文化融合和獨特的戈壁綠洲環(huán)境促成了當地建筑類型的豐富多元,如紀念性建筑、宮廷府邸建筑、祭祀建筑等。其中,敦煌民居建筑作為傳統建筑的基底,其建設歷程的演變代表了整個傳統建筑發(fā)展的歷史脈絡。敦煌民居的原型來自集居住、防御一體的漢代“塢壁”,即平地起塢,圍墻環(huán)繞,前后開門,屋內建望樓,四隅建角樓。敦煌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地處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商貿易節(jié)點,自衛(wèi)性質的塢壁修建盛行一時,高大的塢墻既能起到抵抗侵擾的作用,又能遮擋強烈的日曬和風沙。隨著歷史發(fā)展,塢壁式住宅逐漸消亡,但塢墻的構造做法在當地傳統民居中仍長期沿用,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典型的建筑構造形式——“堡子”。這種建筑除了沿用具有防御體系的高大塢墻,還增添了擋沙遮陽的外墻、庭院內遮陽的涼棚,具有更加完備的、能夠適應敦煌氣候的結構構件。
(二)傳統建筑的布局特征
1.聚落布局結構特征
至今,敦煌仍然保留著眾多傳統聚落,其整體布局形態(tài)和肌理風貌具有獨特的敦煌地域特色。由于敦煌氣候降雨量少,農業(yè)生產主要依賴于人工灌溉,灌渠水系呈“樹枝狀”分布,因此傳統聚落往往靠近水源,沿灌渠呈“一字型”伸展,從而形成特殊的肌理格局。目前,從鄉(xiāng)村演化而出的城鎮(zhèn)仍然保留有聚落沿溝渠散落分布、農田包裹聚落的典型風貌特征,充分反映了敦煌自古臨渠布點的灌溉型聚落布局特點。
2.院落布局結構特征
敦煌典型的院落布局為四合院圍合式,建筑體量敦實厚重,體塊簡潔大氣,裝飾較為簡單。這種圍合空間不僅有利于適應敦煌氣候特征,還能較好地為居民提供領域感和歸屬感。傳統居住建筑的平面通常為窄長方形,堂屋位于中軸線位置,廂房位于院落兩側;每戶院落間通過山墻相連,布局相對集中。這種窄長的院落布局結構在夏季干熱、冬季嚴寒的敦煌地域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很好地抵御外部風沙,又能通過兩側廂房進行相互遮擋,控制減緩庭院和周圍房間的空氣升降溫速度。
(三)傳統建筑的風貌類型
1.石窟建筑
敦煌石窟建筑是在特殊地理環(huán)境下演化而成的一種建筑類型,集建筑、雕塑、壁畫于一體,具有獨特的建筑布局、形態(tài)與風貌,至今仍然留存了眾多包含石窟寺及石刻歷史遺跡的石窟建筑,包括莫高窟石窟、千佛洞石窟、南湖店石窟等。莫高窟是敦煌石窟建筑的典型代表,由于地處特殊的干旱氣候環(huán)境之中,使得莫高窟保存了大量完好的精美壁畫和雕塑,成為我國甚至世界上現存古代壁畫和雕塑數量最大、質量最好的石窟文物。敦煌莫高窟現存建筑數量不多,主要為塔、廟等祭祀主題建筑,如老君堂慈氏塔,為外亭內塔的宋代佛塔典型建筑形制,是我國最早的土木結構亭式建筑實物之一。敦煌石窟類建筑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軍事、樂舞和民俗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
2.宗教建筑
敦煌宗教建筑是現存保存良好的主要建筑類型之一,多數宗教建筑的構造與形制受到北方傳統建筑的影響,主要為傳統木構體系的院落式建筑,并且在構造技術上形式多樣、裝飾靈巧,如西云觀、火神廟等。西云觀為敦煌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道觀古建筑,位于敦煌郡城西北部,建筑主體為坐西向東的三進院,包括鐘鼓樓、真武殿、靈官殿等十余座殿堂,建筑內部保存有大量壁畫、磚雕、屏風等。敦煌宗教建筑仍保持傳統肌理,保存相對完好且頗具特色,對研究敦煌盛極一時的宗教文化及傳統宗教建筑形制與風貌具有重要價值。
3.居住建筑
敦煌傳統居住建筑的傳承與演變,印證了敦煌特殊的地域氣候、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面對自然資源匱乏、經濟發(fā)展緩慢等諸多問題,傳統居住建筑的營造技術不斷進行更新與適應。傳統居住建筑普遍為就地取材,土坯建造,由夯土墻圍封而成;大多數居住建筑布局形式為相對狹長的四合院式,呈現外閉內敞的整體格局,建筑形態(tài)簡約樸素;建筑高度往往較低,進深較小,通常凈高不足2.8m,進深不足3m,面寬約4~5m之間;屋架坡度相對較低,大部分為舉折平緩的單坡屋面。這種居住建筑不僅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土地,降低造價,并且能夠建立合理的日照、通風、防寒、防沙體系,調節(jié)庭院小氣候環(huán)境,提高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度。
4.其他建筑
除以上建筑類型外,敦煌傳統建筑還包括用于糧食儲藏的其他建筑類型,如敦煌南倉等?,F存的敦煌南倉是國家糧食儲備倉庫,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結構最齊全的清代糧倉,也是敦煌具有典型歷史特征的建筑群之一。南倉位于敦煌城區(qū)內小南街倉門巷以南,是該地段的重要傳統文化符號,包含八座大小相等,平面呈長方形的糧倉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384平方米。每座糧倉建筑均長17.30米,寬10米,高5.80米,夯層厚0.10~0.12米,墻面采用黃土夯筑,體量較大,形式簡潔;屋頂雙面起脊,前后出檐,用紅柳芭覆蓋裝飾,建筑的梁、檁、椽均選擇敦煌盛產的胡楊木為材料;倉門為木板閘式,青磚鋪地,極富地域特征。這種建筑形式不同于宗教建筑,更趨向于敦煌傳統居住建筑的構建方式。
(一)敦煌傳統建筑風貌的保護
1.傳統建筑的保護
對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要根據實際需要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既要保證周邊建構筑物與保護對象的風貌統一,又要在敦煌的城市改造與更新過程中,尊重并協調原有的整體歷史環(huán)境。例如,在重要的景觀視廊內,控制建構筑物的形式、體量、色彩各項風貌要素等。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應持續(xù)進行維護及修繕等工作,在其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嚴格按照保護要求進行拆除、新建及擴建,避免破壞能夠體現歷史街區(qū)、歷史風貌區(qū)特色的建筑構造、材料、裝飾等,在維護及修繕過程中遵循保護性、安全性、及時性原則。對于具有一定風貌價值的傳統建筑的保護,應提升對建筑價值的認知,由政府給予政策支持進行修繕和改造利用,這對延續(xù)傳統街區(qū)肌理、形成城市整體風貌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2.環(huán)境要素的保護
敦煌擁有大量的歷史環(huán)境要素,它們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風貌和地域特色,又有利于營造歷史空間品質、塑造名城形象。對于環(huán)境要素的保護,主要考慮古樹、圍墻、鋪地、石階、古井、古橋等,應對各類環(huán)境要素進行科學系統的普查與存檔,然后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提出的要求進行修繕與保護。例如,敦煌市區(qū)內現存古樹名木21棵,在其保護范圍周邊從事施工建設時,應由管理單位根據古樹名木及其后續(xù)資源的保護需要,向建設單位提出相應的避讓要求,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保護措施。
(二)敦煌傳統建筑風貌的利用與傳承
1.傳統建筑功能提升策略
將傳統建筑改造為博物館、陳列館等展覽空間,結合敦煌當地服飾、敦煌剪紙、敦煌彩塑、敦煌樂器等民間手工藝,展示敦煌古樸的民風和傳統的生活面貌。將傳統建筑置換為商鋪、民宿等商業(yè)空間,更好地為游客創(chuàng)造返璞歸真的體驗平臺,提供感受傳統建筑文化與生活習俗的良好條件。將傳統建筑利用為茶館、酒館等娛樂空間,結合敦煌曲子戲、敦煌舞蹈、敦煌釀酒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游客提供敦煌感受民俗、休閑娛樂的環(huán)境。最后,將集中成片的傳統建筑整體開發(fā)利用,通過傳統建筑的功能置換打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傳統風貌的文化娛樂游憩片區(qū)。
2.傳統建筑構造優(yōu)化策略
在傳統建筑的再利用過程中,雖然其功能得以改造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如建筑壽命短、材料不易保存、維護手段單一等。因此,延續(xù)敦煌地域場所的文化脈絡,保持傳統格局與傳統風貌,不僅要重視對敦煌地域性的理解,還應采用現代化的建筑構造優(yōu)化技術。一方面,增強適用性優(yōu)化技術的公眾意識,落實全社會“自下而上”的保護措施。另一方面,推廣簡單適宜的現代化傳統建筑修繕技術,采用綠色環(huán)保的建筑材料,創(chuàng)造新型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基于對敦煌傳統建筑構造方式及現代化技術的研究,主要提出以下優(yōu)化策略。一是庭院。保留傳統建筑的整體布局,延續(xù)庭院的功能及形式。在敦煌傳統民居建筑中,通常在庭院上空搭建高出屋面的涼棚,使用的材料常為楊樹枝條。目前,當地居民嘗試新的建筑材料與建造方式,通過在庭院修建玻璃頂蓋,形成內部庭院,這種構造方式有利于遮陽、通風,同時又提供了舒適的庭院空間。在一些大中型公共建筑中,也采用類似的玻璃中庭,既能緩解對人工采光的依賴,又能降低成本節(jié)約能源。在一些地下建筑中,也常采用天窗采光的形式,避免使具有特殊歷史環(huán)境的地段與現代社會文化之間產生沖突,如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二是墻體。采用現代化土坯墻材料與技術。首先,采用模具將沙土、草和水拌濕,壓實曬干制成土坯磚,施工時用土坯磚直接砌筑40公分厚的墻體。這種土坯磚可以批量生產、直接購買,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不受墻模板的限制,可砌筑的建筑空間十分靈活。其次,可在墻體內增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膨脹珍珠巖、巖棉等導熱系數小的圍護結構材料,也可利用爬藤類植物改善墻體熱工性能,以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第三,借鑒敦煌傳統建筑中利用室內墻面作為供熱通道的構造方式,既可增加室內供熱的面積,又能減少原料對室內環(huán)境的污染。三是屋面。提升屋面材料的物理性能及美觀要求。由于敦煌地區(qū)對屋面的防水要求不高,可以采取倒置保溫層的構造措施。屋面添加保溫層可以有效地改善保溫性能,保溫層材料可以采用水泥珍珠巖、憎水珍珠巖、加氣砼預制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紤]屋面美觀要求,可以引用種植屋面和覆土屋面技術,在屋面防水層上增加覆土層,同時填充鋸末等松散材料,最后進行適宜的植物種植,形成景觀與建筑相結合生態(tài)屋面。四是地面。選擇適宜的地面材料,提升鋪設工藝。敦煌傳統建筑的地面鋪設可采用當地盛產的青磚,外觀簡樸、耐久性強、適用面廣,如鳴沙山景區(qū)的敦煌山莊、敦煌研究陳列中心等具有風貌特色的公共建筑,其地面鋪裝就采用了青磚材質。為了更好地保溫防潮,可在外墻內側地面的300~500mm范圍內,設置450~600mm的集熱、防水層處理,經濟節(jié)約又能有效防止地面熱量的傳導。(5)裝飾:延用具有地域特色的環(huán)保材料。敦煌長期處于荒漠化的環(huán)境中,因此在傳統建筑裝飾中,往往選擇具有地方性、低污染、易取材的自然材料。例如,傳統的建筑輔助材料多采用蘆葦、紅柳、胡楊等當地數量較多的植被。這些裝飾材料不僅能夠被自然降解,環(huán)保無污染,其色彩、質感、肌理都很好地營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間,體現與傳承了敦煌傳統建筑的風貌。
作者:田佳囈 王昱之 單位: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