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相矛盾文言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相矛盾文言文

第1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學生;文言文;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中對小學文言了相關的要求,可在后邊的“附錄1”中卻沒有推薦小學階段應該背誦的文言文,這一空白給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提供了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人教版和語文S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四篇文言文進入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是《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語文S版是《自相矛盾》《畫蛇添足》《夸父逐日》《兩小兒辯日》。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在這些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文言文的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多積累文言文,也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在選擇要增加閱讀(也可以稱為拓展閱讀)的文言文時,一般是選擇和課文內(nèi)容的主題相關聯(lián)的文言文。如《楊氏之子》,課文內(nèi)容是: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贝宋某鲎阅媳背瘯r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與課文主題“言語之妙”相同,還有這本書中的《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痹诖苏J識的基礎上,筆者整理出一些適合增加閱讀的文言文,又囿于筆者只熟悉人教版和語文S版的小學教材,因此,有如下幾篇,僅供參考:

1.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0課《楊氏之子》(主題:言語之妙)

增加閱讀其二,《世說新語?言語?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p>

2.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主題:友誼)

增加閱讀《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敵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敵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姸€,一郡并獲全。

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課《學弈》(主題:學習)

增加閱讀清朝彭端淑的《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4.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自相矛盾》(主題:寓言)

增加閱讀《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濫竽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5.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畫蛇添足》

增加閱讀《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6.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夸父逐日》(主題:悲劇神話,鍥而不舍的精神)

增加閱讀《精衛(wèi)填?!罚菏茄椎壑倥慌蕖E抻斡跂|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下面列舉一個在教學中增加閱讀的案例,希望能給教師的具體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案例,師延峰發(fā)表于2009年第12期《中學語文教學》的《夸父逐日》教學實錄:

師:人們經(jīng)常和“夸父逐日”這個神話故事一起提起的悲劇神話還有“精衛(wèi)填?!保ㄍ衔难晕模?。

精衛(wèi)本來的名字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游泳的時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為一只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從西山上銜一些微小的土、石、木頭,要把淹死她的東海填平。

這兩個神話的結尾有什么不同呢?“精衛(wèi)填?!睕]有結果,沒準今天她還在堅持填海呢,只是我們沒有看見而已,但夸父有結果,是個明確的悲劇性的結果。

同時,這兩個故事也有明顯的共同點,是什么呢?(都想試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或許遠古人類在創(chuàng)造這些神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將無法實現(xiàn)這些夢想,但他們還是要創(chuàng)造人物替自己去實現(xiàn)。

……

根據(jù)以上的看法,筆者還想提兩點建議:一是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可以再增加一些文言文課文,以滿足學生學國傳統(tǒng)文化的的需要;二是建議有關部門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附錄中,增加一些小學階段推薦背誦的文言文,或明確提出要學習的文言文。這樣,小學生不僅可以朗朗上口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也能抑揚頓挫地背誦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名篇,這豈不是很好。

最后,在課內(nèi)增加文言文的教學方法肯定不止這些,但囿于筆者的學識淺薄,只能談到這個程度,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2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關鍵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文言文;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0602

文言文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最豐厚的載體,它精練典雅、內(nèi)涵豐富,猶如陳酒,歷久彌香。但是,長期以來中學文言文教學處在課堂低效、學生厭棄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是應試教育使文言文教學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研究語法的古漢語教學,忽視了文言文奇美的文化內(nèi)涵,扼殺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文言文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文教學不能摒棄“文”而單講“言”。挖掘文言文之美,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明古今關系,激喜愛之情

文言文作為上古書面語,和口語有很大的區(qū)別,加上時代和語境的變遷,今人讀起來會覺得艱澀難懂。但是,現(xiàn)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與文言文有割舍不斷的關系,直到今天,我們的語言中還有許多文言文詞匯,如自相矛盾、撲朔迷離、窈窕淑女、信誓旦旦、逃之夭夭、游刃有余、任重道遠等,這些都是從文言文中來的。此外,文言文中有許多意蘊深遠的意象:提起松柏,就會想到頑強不屈;說到楊柳,就會感傷別離;看到月,就會產(chǎn)生思念……這些意象已凝結為文化的因子,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之中?!逗商猎律分泻上阍律?,《故都的秋》中悲秋念國深入骨髓;豐子愷的散文透著音樂美、繪畫美、樸實美,余秋雨的散文如詩般典雅、靈動……沒有文言文這個源頭活水,現(xiàn)代漢語世界不會如此精美迷人。學生若了解了這些,學起文言文來非但不再痛苦,反油然而生喜愛之情和探究行動了。

二、品音韻修辭,感音樂之美

不僅詩詞歌賦,我國古代的散文也具備音韻美的特質(zhì)。例如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文只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是散句,其余均為駢句,駢散結合,使文章錯落有致、活潑靈動。駢句字數(shù)相等,排列整齊,音節(jié)和諧,且句末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極易成誦,而余音繚繞,韻味無窮。《岳陽樓記》中穿插了許多四言對偶句:“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等。這些駢句節(jié)奏和諧,音調(diào)鏗鏘,增強了語言的音樂美和感染力,為文章增添了色彩,在課堂上若能帶領學生反復誦讀,定能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而像《季姬擊雞記》《施氏食獅史》《于瑜欲漁》《熙戲犀》等課外文言文分別只有一個音“ji”“shi”“yu”“xi”,讀起來音韻如同其情節(jié)一樣,跌宕起伏,文言文語言之生動凝練、音調(diào)之富于變化盡在其中,無任何一種語言可比。教學中讓學生反復誦讀,學生有了審美體驗,自然會崇拜起古人來,再帶著崇敬之情去學習文言文,哪還會有厭煩和抵觸情緒呢?

三、品形象之美,|動學生心靈

人物形象是具體可感的。文言文中有許多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如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正氣凜然、不畏的唐雎,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劉備,大智大勇、胸懷坦蕩的藺相如等,都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讓人心馳神往。而文言文作者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踐行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錚錚誓言的文天祥等,則令人感動。文言文教學不能只是為教課文而教課文,為學課文而學課文,而要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相結合,從人性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的精神魅力,讓人物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這樣文言文教學自然就會獲得成功。

四、品文中智慧,做聰慧之人

文言文中蘊含著古人無限的智慧。比如游說,方法各異結果相同,唐雎以布衣之士的怒反駁秦王的天子之怒,以自己的氣勢讓秦王色撓;墨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讓公輸班不能自圓其說,再以巧妙的戰(zhàn)術讓楚王折服;鄒忌則不露聲色婉言相勸,從妻、妾、客的阿諛之詞“小題大做”,使齊王同理得證“王之蔽甚矣”……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將古人的這些智慧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定會被他們的智慧和游說藝術所折服。由此再從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左傳》或針鋒相對、詞鋒犀利,或委婉陳詞、哀哀動情,或不卑不亢、似柔實剛;《道德經(jīng)》“道”“術”結合,以復雜多變的陰陽模式對戰(zhàn)爭進行理解和闡述;《孫子兵法》則把《道德經(jīng)》中的“術”抽出來,大做文章,用于戰(zhàn)爭領域,而戰(zhàn)術本身又是陰陽彼此糾纏、此消彼長的辯證法……如此帶著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向古人借智慧,學生定會迷上文言文。

五、品景色之美,激愛國之情

中學教材中文言文寫景佳作比比皆是。同是寫西湖,就各不相同:楊萬里筆下的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清新美麗;蘇軾筆下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俏麗多姿;而張岱筆下的西湖“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雪中,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钡囊r托下,西湖之“空”之“闊”和雪之“奇”令人慨嘆,此時楊萬里、蘇軾筆下艷麗的西湖早已不見蹤跡。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入選中學教材的有《小石潭記》《鈷a潭西小丘記》等篇目,若教學不局限于教材的篇目,而拓展到其他的幾篇“記”,讓學生跟著柳宗元去游玩,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八記”中的小丘、小石潭、小石澗、小石城所處偏僻,幽深奇特之美各不相同,它們儼然屹立在蠻荒之地的藝術精品,驚嘆之余,再賞析文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水,熱愛文言文,從而更加發(fā)奮努力學習。

六、品言簡義豐之美,激讀寫之趣

長文鋪陳易,短文意難窮。然而簡牘容字有限,物質(zhì)條件限制使古人不得不行文簡約,惜墨如金。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開始連用9個名詞短語列出9種景物,言簡義豐,末句“斷腸”二字為詩眼,整首小令僅僅28個字,把游子秋天飄零天涯、思念故鄉(xiāng)的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队洺刑焖乱褂巍穬H用18字繪庭中月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鼻謇实脑鹿庀聵溆鞍唏g,恍惚間如臨仙境一般,庭中地面白茫茫如同積水空潭,水中水草漂蕩……除了先秦諸子散文、《詩經(jīng)》、《離騷》、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這些中國古典文化寶藏,試問古今中外還有哪種文字如此之言簡義豐?如果我們帶著學生去欣賞去玩味,再把高考用文言寫作的優(yōu)秀作文《赤兔之死》和《綠色生活》介紹給學生,相信學生不但為文言文折服,更萌生學好文言文,用文言寫作之念了。

總之,文言文教學不僅要抓住“言”,更要抓住“文”,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之美,使之成為學生的精神大餐,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 參 考 文 獻 ]

[1]張聯(lián)榮,田瑞娟.文言文要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于漪.文言文閱讀技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第3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一、談話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是怎么學習寓言的?(使學生知道,學習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本課的兩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學生知道,學習文言文要把語句讀通順,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最后達到熟讀成誦。學習本課,首先要讀懂、讀通,然后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讀熟并能背誦。)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先學《矛與盾》。教師范讀,領讀。使學生讀準字音,知道如何斷句停頓,讀出句子語氣。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然后,整體感知寓言大意,試著說一說。

三、讀懂課文,對照注釋自悟句意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

2小組合作練習說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詞句。

3全班交流質(zhì)疑。教師重點指導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薄耙宰又葑又?,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

強調(diào):用現(xiàn)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些,說法不必強求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4把句子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先自己講,再指名講。評議:講得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

四、明確寓意,聯(lián)系實際受到啟發(fā)

1小組討論:(1)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2)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不實事求是,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讀(分敘述人,賣矛與盾的人,觀看的人),體會寓言的情境。

2練習背誦課文。

3讀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自讀自悟,讀通、讀懂每句話

1學習《鄭人買履》。學生自讀課文,邊讀句子邊看注釋,同桌合作,嘗試說一說句子的意思。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讀,句子是什么意思;學生評議,教師點撥引導。

一句一句地研讀,指導理解句子意思、讀通順。使學生領悟,只有理解詞句的意思,才能把語句讀得正確、通順。

重點指導難句:“至之市而忘操之?!薄昂尾辉囍宰?”引導學生注意“之”字的意思。

二、講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聯(lián)系生活想開去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再小組講,全班講。

2小組、班級討論:鄭國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里?從這則寓言聯(lián)系生活想開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訴人們的一個什么道理?舉出實例說一說。

教師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三、熟讀、背誦課文,領悟、積累語言

1練習讀熟;分角色演讀,體會寓言意境。

第4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 翻譯擂臺(113) 翻譯擂臺 113卡路里 翻譯擂臺(92) 翻譯擂臺(95) 翻譯擂臺(96) 翻譯擂臺(98) 翻譯擂臺(97) 翻譯擂臺(109) 翻譯擂臺(106) 翻譯擂臺(105)評點 翻譯擂臺(104) 翻譯擂臺(102) 翻譯擂臺(101) 翻譯擂臺(103) 翻譯擂臺(100) 翻譯擂臺(99) 翻譯擂臺(117) 翻譯擂臺(115) 翻譯擂臺(112)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或者用稿紙謄寫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區(qū)海淀東三街2號新東方南樓19層《新東方英語》編輯部“翻譯擂臺”收,郵編為100080,截止日期為10月10日(以郵戳為準)。我們將隔期刊登有關譯文的詳細評點,并評出若干名最佳譯手(獎品:《一瞥一驚鴻——一生必看的58部電影(上)》)和潛力譯手(獎品:《牛校究竟牛在哪兒?——我們的留學故事》)??靵硪辉嚿硎职?!

英語中有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叫做oxymoron,漢語通常譯作“矛盾修飾法”。根據(jù)馮翠華教授在《英語修辭大全》中的定義,其形式是把“兩個相互對照、互有矛盾或不相容的表達放在一起”(the conjoining of two contrasting, contradictory or incongruous terms),形成一個精煉的自相矛盾的說法(a compressed paradox),如cruel kindness、a wise fool等。有學者因此認為,這是一個短語層面的修辭格,即修辭格本身在句子中形成一個短語。但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一修辭格也可以不局限于一個短語之內(nèi)。句子中不相連的單詞或短語只要相互對照、意思相反或互不相容,也可以形成矛盾修飾法,如在“He is busy over nothing”這句話中,busy和nothing也可視為矛盾修飾法。這一修辭格所表達的意思看似不符合常理,卻又在情理之中,往往還富有哲理,表達出說話人復雜、深沉的情感,具有出奇制勝的藝術感染力。漢語中也經(jīng)常使用類似的表達手段,如“睜眼瞎”“為了忘卻的紀念”等。

鑒于這一修辭格獨特的藝術效果,翻譯時應盡量在譯文中加以保留。實在難以保留的,不妨在譯文中另行創(chuàng)造一個。不過,由于矛盾修飾法在英語和漢語中有較多的共同點,因此與其他修辭格相比,這一修辭格在翻譯時較少受到表達習慣的制約,多數(shù)情況下保留下來都沒有太大問題。相對而言,譯者在翻譯方法上無需費太多腦筋,采用直譯的方法即可。譯者面對這一修辭格時的主要困難在于正確理解原文,特別是辨別出原文中的矛盾修飾法,然后用合適的譯文表達出來。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英譯中點評

英譯中題目

A business that makes nothing but money is a poor business.

翻譯要點

英文原文中的make money和poor構成了矛盾修飾法:既然賺錢,應該富有(rich)才對,怎么會poor呢?原句顯然想通過這一修辭格表達超出字面的深層意思:一個公司如果只掙到了錢,卻沒有取得社會效益或良好的民眾口碑,就算不得是好公司。許多參賽者沒有看出這一點,辨識不出矛盾修飾法,導致譯文出了問題。在本期參賽譯文中,與矛盾修飾法相關的翻譯問題主要有如下四類。

問題一 參賽者錯誤理解原文,把make money和poor都理解錯了。

例1:只追求金錢的生意是可悲的。

例2:只追逐利益的企業(yè)不是好企業(yè)。

評析:英語中make money是個常見的詞組,就是“賺錢”的意思。Poor的意思很多,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列出了12種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也列出了三種常見的意思,但兩本詞典都把“貧窮”列為第一義項。上面的兩個譯文都舍近求遠,舍棄最常用的意思,反而理解錯了。第一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追求金錢”,把poor理解為“可悲的”。這樣的譯文不能構成矛盾修飾法,因為“追求金錢”與“可悲”并不矛盾。根據(jù)主流的價值判斷,過度追求金錢是一種扭曲的價值取向,確實可以算是可悲的。況且“追求金錢”的譯文意思也不準確,追求金錢只是一種態(tài)度或行為,最終并不一定掙到錢。第二個譯文對money作了引申,譯為“利益”,把make money譯為“追逐利益”,意思同樣不準確,因為“利益”的范圍要寬泛得多,“追逐利益”也不等于“掙錢”。該譯文對poor采取正話反說的譯法,譯為“不……好……”。“追逐利益”和“不……好……”看似有些矛盾,但二者之間的矛盾并不突出,比原文中的make money與poor之間的矛盾弱化了很多。譯文如果要新造矛盾修飾法,其效果應該與原文相當,而且應該在原文矛盾修飾法無法保留時才新造。“追逐利益”和“不……好……”的譯法顯然達不到這兩個條件。

問題二 參賽者錯誤地使用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譯文體現(xiàn)不出矛盾修飾法。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poor一詞的翻譯上。上面譯文中的“不……好……”也屬于這種情況。

例1:只顧賺錢,并非經(jīng)營之良策。

例2:除了賺錢其他什么事也做不成的企業(yè)是不良企業(yè)。

評析:兩個譯文分別把poor譯成了“并非……良……”和“不良”,這種譯法和“不……好……”很相似,都用了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所謂正話反說,是指為了照顧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把原文的肯定結構翻譯為目標語的否定結構。比如英語中I mean it這句話是肯定結構,但翻譯為漢語時,常常翻譯為“我不是開玩笑的”,句子變成了否定結構。這種翻譯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可提高譯文的流暢度;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容易弄巧成拙,譯文反而會出問題。上面兩個譯文破壞了矛盾修飾法中兩個成分之間的矛盾,把該修辭格所隱含的意思明確地說了出來,矛盾修飾法因此蕩然無存,原句那種生動而富有哲理的效果也消失了。

問題三 參賽者無故增譯,歪曲了原文的意思,淡化了矛盾修飾法。這一問題主要反映在對make money的翻譯上。

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yè)不是一個好企業(yè)。

評析:原文中make money指的是“賺錢”這種行為或結果,因為只有賺錢了,才能與poor形成邏輯上的矛盾。譯文無故增添了“以……為目的”,這樣原文中的矛盾就被沖淡了,因為“以盈利為目的”畢竟不等于真的盈利,不一定真的掙到了錢。

問題四 參賽者選詞不當,扭曲原文意思,沒體現(xiàn)出矛盾修飾法。

例:只是為了賺錢的企業(yè)是貧乏的。

評析:譯文把poor譯成了“貧乏”。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貧乏”也有“貧窮”的意思,但這種用法并不常見,一般是放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后來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這個義項給出的例子是“家境貧乏”。實際上,“貧乏”一詞在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缺少,不豐富”的意思,用在句子中時,前面需要說出缺少的內(nèi)容,比如“知識貧乏”“思想貧乏”等,但該詞表示物質(zhì)上貧乏的用法并不常見。在這個譯文里,“貧乏”很難讓人理解為“貧窮”,與“賺錢”之間的矛盾因此也不夠明顯。

除了在翻譯矛盾修飾法時出現(xiàn)的問題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如下幾類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對business一詞理解錯誤。

例1:除了賺錢之外就一無所獲的商業(yè)是一種糟糕的商業(yè)。

例2:只追求盈利而不關注其它的事業(yè)是淺薄的事業(yè)。

評析:Business是一個常用的多義詞,《英漢大詞典》給出的義項有五個,《新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義項有六個,有些義項下面還有多個解釋。值得注意的是,《英漢大詞典》中的第一個義項是“交易,生意,商業(yè),營業(yè)(額)”,這也是多數(shù)中國英語學習者接觸這個詞時了解到的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卻有所不同,給出的第一個義項是“職業(yè)”(a person’s regular occupation, profession, or trade)。絕大多數(shù)參賽譯文都和上面的第一個譯文一樣,將其翻譯成“商業(yè)”“生意”或“買賣”。這種譯法不僅不符合邏輯,在語法上也說不通。表示“商業(yè)”的意思時,business是集體名詞,不可數(shù),但原文中該詞前卻有不定冠詞a。第二個譯文中“事業(yè)”的譯法沒有依據(jù),business有“事務,事”這一義項,但英文的解釋是a difficult matter,并沒有“事業(yè)”的含義。其實,business作可數(shù)名詞用的時候,多數(shù)都表示“企業(yè),公司”的意思,這個意思放在本句才講得通。

問題二 參賽者改動原文意思,導致譯文意思和原文出入較大。

例1:利益至上,并非至善。

例2:純粹只為發(fā)財,別無他求的生意,算不上一樁好買賣。

評析:第一個譯文把money引申為“利益”,把makes nothing but money譯為“利益至上”,這與原文的意思有較大出入。如上所述,“利益”和“錢”不是一回事,“至上”表示的是一種態(tài)度,也不符合make的意思。譯文把后半句譯為“并非至善”,與原文意思差別也很大,其中business一詞被省略了,“至”則是無故增譯的成分。這樣的譯文很簡潔,讀起來很上口,但意思卻與原文偏離很遠,不可取。第二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發(fā)財”,也不符合原文意思,“賺錢”未必就是“發(fā)財”。“別無他求”中的“求”也表示一種態(tài)度,是原文中所沒有的,算是無故增譯。

問題三 參賽者用詞不當,導致譯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例:只賺錢,不獲利,再好生意也無益。

評析:譯文中的“賺錢”和“不獲利”在意思上有矛盾,可以說是一個矛盾修飾法的修辭格,但這個修辭格卻不符合原句的意思。原文中makes nothing but money的意思是只賺錢,沒有作出其他貢獻,而“不獲利”表示的卻是企業(yè)自身沒有獲得利潤或是利益,表達的意思與原句完全相反。

問題四 參賽者過度追求文雅,譯文風格與原文不相符,意思也走樣。

例:其為商乎,唯利是圖者,前景黯然也。

評析:譯文用文言寫成,讀來挺有味道,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譯文意思不準確:“圖”表示目的,屬于無故增譯;“前景黯淡”和poor的意思相去甚遠。第二個問題是文言本身不夠規(guī)范:“乎”通常用作疑問詞,放在句末;“……者,……也”作為文言中常見的陳述結構,通常用于表示對某事物的判斷,用來表達“前景黯淡”并不合適;“前景”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放在文言句中非常別扭。盡管文言文有許多優(yōu)點,例如比現(xiàn)代漢語更加簡約,文采更濃,翻譯史上也有王佐良先生的《論讀書》等文言翻譯名篇,但我們并不提倡在英譯中時使用文言,原因有兩點:一是文言文作為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并不完全適合表達現(xiàn)代生活的復雜內(nèi)容,翻譯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時經(jīng)常會難以達意;二是當代譯者中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人太少,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青年學生就更少了。當然,從上面的譯文來看,這位參賽者的文言基礎很好,建議繼續(xù)加強文言文的學習與修養(yǎng),將來或許可以在國學典籍的英譯方面有所作為。

獲獎譯文:只會賺錢的公司是最貧窮的公司。(周?。?/p>

評析:“賺錢”和“貧窮”都譯出來了,保留了原文的矛盾修飾法。把business譯為“公司”,也是對的。但“會”和“最”是原文中所沒有的,屬于無故增譯,不可取。把無故增譯的部分刪掉,就有了下面的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只賺錢的公司是窮公司。(韓子滿)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中譯英點評

中譯英題目

梁莊,我心中永遠甜蜜的痛。

翻譯要點

中譯英原文中“甜蜜的痛”是比較容易辨識的矛盾修飾法,但要用合適的英語表達出來卻不容易。與英譯中相比,中譯英的參賽譯文在矛盾修辭格翻譯方面的問題要少一些,主要有下面兩類。

問題一 參賽者過度解釋,導致譯文錯誤,矛盾修辭格也沒有了。

例1:Liangzhuang Town, a place full of sweet memories and lamentable conditions.

例2:Liangzhuang, my desperately-missed hometown, is the thorn of my sweet rose.

評析:中文原句是一個新聞標題。這則新聞報道的是一本社會學著作,該著作的作者考察了河南一個村落的變遷,對于村落在城市化大潮中逐漸沒落深感遺憾和痛心,但因為這個村落也是作者的故鄉(xiāng),所以她對這個村落又充滿了甜蜜的回憶。因此,“甜蜜的痛”指的是“在甜蜜的回憶中深感痛心”的意思。第一個譯文過度解釋,把“甜蜜”解釋為sweet memories沒有錯,但把“痛”解釋為lamentable conditions就不對了。村莊的沒落主要不是因為條件差,而是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村莊“空心化”,有被遺棄的可能。第二個譯文用熟語thorn of the rose來譯,看得出譯者的英語基本功不錯,但譯文意思不對。這個短語的意思是“玫瑰上的刺”,指美中不足或是為取得成績必須付出的代價,這顯然與原文不符。

問題二 參賽者用詞不當,改變了原文中矛盾修飾法的意思。

例:Liangzhuang, is my permanent sweet bitterness.

評析:譯文用bitterness來譯“痛”。這個詞雖然有“慘痛,悲痛”的意思,但主要意思還是“憤恨,埋怨”,這與原文的“痛心”意思不相符。

除此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以下兩類比較典型的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譯文的句子結構有問題,不符合語法要求。

例1:Liangzhuang, a sweet pain stays in my heart forever.

例2:It will always be sweet pain in my heart—Liangzhuang.

評析:第一個譯文在句子中間用了逗號,破壞了句子的結構。在英語句子中,如果在一個名詞后加逗號,且后面也是名詞,一般表示后面的名詞是前面名詞的同位語,用來解釋前面的名詞。此時后面的名詞后也要加一個逗號,成為插入語。比如“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is a beautiful city”,China后面必須有逗號。第一個譯文中的a sweet pain可以作為同位語,但是pain后面沒有逗號,這樣句子結構就有問題了。第二個譯文用it作形式主語,用破折號引出邏輯主語,這種結構不符合英語語法。It作形式主語時,邏輯主語可以是名詞性從句,也可以是不定式或動名詞,但不可以是名詞。

問題二 參賽者冠詞使用不規(guī)范。

例1:Liang Zhuang is eternally sweet pain in my heart.

例2:Liangzhuang, the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評析:第一個譯文沒有用任何冠詞來修飾單數(shù)形式的名詞pain,但這個詞在表示“傷痛”時是可數(shù)名詞,英語的可數(shù)名詞要么用復數(shù)形式,要么前面加冠詞,這里的用法顯然不對。第二個譯文用定冠詞the來修飾pain,但the表示特指,用來修飾讀者已經(jīng)知道的對象。這里的原文是新聞標題,讀者不可能僅憑標題就知道是什么樣的pain,所以the用得也不對,把the改為an就可以了。

獲獎譯文:Liangzhuang: A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王穎)

第5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關鍵詞】成語 病句辨析 語境

語文在高考中雖然占150分的比分,可無論理科生還是文科生,高考的語文成績總是四平八穩(wěn),通觀考上大學的學生,語文在一百二十分以上的人數(shù)寥寥無幾,語文成績的拔高在于選擇題和作文。作文我這里姑且不談,就談談選擇題吧,選擇題分三類: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語言文字運用,這三類中最容易出錯的是語言文字運用,現(xiàn)在就語言文字運用中的成語和辨析病句談談我的淺見。

成語的運用我認為分三步走。第一,積累常見和??嫉某烧Z,積累時要分類積累,不可隨意隨性。如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特定對象詞、望文生義詞、謙辭、敬辭、一字之差詞、特殊語法詞即該詞后不帶賓語。這樣減少記憶的繁瑣,節(jié)省時間,增強記憶力。例: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只用記住前者的事是真的后者的事是假的即可。再如:久假不歸這類望文生義的成語,只用記住其關鍵字 “假”是“借”的意思就行。

第二,結合語境,在句中勾畫有效信息,否則即使知道所有的成語意思,不注意句子的語境,一樣選不出正確選項。例如:你本來一開始就應該和朋友合作,進行這個課題研究,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分析:三人成虎的對象是“謠言”,而該句的對象是“這個課題研究”,故不合語境。

第三,注意句子中簡單的修改病句即成分贅余。例如:生靈涂炭前不能出現(xiàn)“人民”,生靈就是人民的意思。

如果說成語難,那辨析病句就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一般認為病句大都是語法錯誤,于是會從語法入手,而新課改后學生初中已不學習語法,到了高中老師若再用語法說事,那定是老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一到做題仍是毫無章法跟著感覺走。于是,我想這既然是一個盲區(qū),我們復習這塊知識點時為什么不另辟蹊徑,教學生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現(xiàn)在我來說說我的一點心得,第一,記住六大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只有記住病句類型,在你辨析病句時才不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改法,會做到對癥下藥。

第二,針對六種病句類型各個擊破。無論哪種不可過多糾結語法,病句主要是不符合我們的邏輯事理習慣。

語序不當:①不合邏輯事理習慣。②修飾語要緊跟修飾詞。③關聯(lián)詞的位置。同主語關聯(lián)詞在主語后,不同主語關聯(lián)詞在主語前。例:如何迅速提高課堂效率,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普遍關心的問題。分析:“一個”主要修飾“問題”故要緊跟它的修飾詞。

搭配不當:①不符合我們平常的說話習慣。②關注并列短語的前后搭配。③“是”做謂語的判斷句找出主謂賓只需判斷主賓搭配是否得當。④雙起單承,但不能一見到兩面對一面就認為它錯誤,定要前后對照看句子搭配是否合理。例:今年春節(jié)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zhí)勤的崗位上。分析:“消防官兵”可以“放棄休假”,但“消防車”不能“放棄休假”,故搭配不當。

成分殘缺和贅余。成分殘缺:①注意我們的習慣搭配。②防止介詞泛濫而主語殘缺。成分贅余:糾正誤用的做法并將正確的記住即可。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分析:缺乏和不足、不當重復。

結構混亂:一是句式雜糅,一個句子中存在兩種句型。二是中途易轍,一件事未說完又轉(zhuǎn)移話題。例: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公正的判決,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在作怪。分析:句式雜糅,要么是“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或是“是黨風不正在作怪”。

表意不明:①修飾兩可造成歧義。②停頓不同造成歧義。③一詞多義造成的歧義。④指代不明造成歧義。例: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xù)努力。分析:“自己”指代不明是“我”還是“老師”。

第6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關鍵詞:地理教學;閱讀;表達;新高考

從2021年起,江蘇省將實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科目設置將采用“3+1+2”的模式。其中,“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門統(tǒng)考科目,“1”是考生從選擇性科目歷史、物理這兩科中選擇的一門,“2”是考生從地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這四科中選擇的兩門。很多學生都選擇地理作為其中的一門考試科目,而以往學生只是參加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學業(yè)水平測試題目相對簡單,綜合題多以填空為主,因此學生的地理閱讀和表達能力是欠缺的。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是當前一線地理教師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地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跟隨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及時進行調(diào)整。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針對高中學生的地理閱讀和表達能力不足提出了如下優(yōu)化策略。

一、地理閱讀能力的優(yōu)化策略

江蘇新高考的命題方向一般不是簡單的知識再現(xiàn)記憶,而是給出具體的文字材料、圖表材料,讓學生自己通過圖文的閱讀進行分析推理,涉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xié)調(diào)觀這些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高考試卷上的材料包括地圖、表格等,包含的信息量極大。學生如果沒有比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就無法對題目中的文字及圖表材料進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概括,并挖掘其中隱含的條件,洞悉其內(nèi)在規(guī)律。只有真正明白了材料是什么,題目問什么,應該答什么,讀懂題目,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調(diào)動起來解決問題。閱讀是學生地理學習中獲取各類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閱讀能力的高低也是影響學生答題的關鍵。因此必須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地理閱讀技能。1.加強課堂閱讀指導。地理閱讀訓練應貫穿整個地理教學過程,在地理課堂中漸漸滲透,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師要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時要有明確的細化目標。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圈畫出重點字詞、修飾語、限定詞,并且反復推敲,在閱讀過程中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還可以用對比、因果推理等方法搞清楚材料涉及的地理內(nèi)容的邏輯關系,對知識進行消化遷移。2.高質(zhì)量的習題訓練。經(jīng)典的高考題都是出題人字斟句酌后的成果,都是緊貼課程標準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例如,材料是文言文或者日常用語,學生就要調(diào)動語文知識,將其轉(zhuǎn)化為地理語言,還要學會防止思維定式的干擾,根據(jù)新的情境思考最合理的答案,更要學會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特別是設問中的定語。在平時的閱讀練習中要逐步鞏固、查漏補缺,逐漸提高閱讀能力。3.讀圖能力的重點訓練。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都是“無圖不成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如讀圖要先讀圖名,再讀圖例,再讀橫坐標、縱坐標,再讀斜率、數(shù)值、比例等。教師應當讓學生隨手攜帶地圖,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理圖像上去,讓學生學會讀圖、畫圖、背圖,儲備一定的地理圖像語言,對于一些典型地理圖像如世界氣候分布圖、世界洋流分布圖、世界自然帶分布圖、板塊構造圖等,要學會充分挖掘圖像信息,進行再次加工,慢慢學會將圖像信息進行轉(zhuǎn)化,學會用地理圖表或是構建思維導圖回答問題。

二、地理表達能力的優(yōu)化策略

高考對學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就是對地理思維過程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地理表達能力不僅是地理學科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答題的必要條件。在閱讀材料、把握特征、找出規(guī)律后,如何熟練運用地理語言,將信息準確表達出來,使其具有鮮明的地理專業(yè)特征,顯得尤為重要。部分學生不會運用地理語言表達,而是用自己的語言隨意表述。但在考試中,學生是通過卷面表現(xiàn)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因此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1.教師規(guī)范使用學科語言。要讓學生規(guī)范學科語言答題,描述問題科學、嚴謹,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就要起好示范作用,在一些問題的講解中不能口語化講述,要用地理術語,如地理中的方位一般要用東、南、西、北,而非上、下、左、右,在講地質(zhì)構造時,向斜槽部受擠壓不要說成底部。教師的語言是否規(guī)范會影響學生,所以不能太隨意,張口就來,要注意規(guī)范性,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2.整理建構綜合題答題模板。在地理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要學會不斷積累綜合題的答題模板,自己組織建構,不斷擴充。如有的是地理描述類題目,如何描述點、線、面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規(guī)律等;闡釋地理原理類的題目如成因分析、區(qū)位分析、區(qū)域比較等;還有問題措施、影響評價類。這些都需要在學習中做個有心人,日積月累,將模板內(nèi)化,在做題時才能夠輸出。也可用一些簡單易背的口訣來記憶,如對于人文地理中社會經(jīng)濟區(qū)位因素的分析,速記就是“市通勞技政史地”。3.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想要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必須先夯實基礎知識,加強對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地理過程的記憶,如巖石圈和地殼概念的區(qū)分,地形類型和地勢、地貌的區(qū)分,熱力環(huán)流原理的形成過程、根本原因、基本規(guī)律等。沒有這些基礎,學生難以將知識重新建構,有口說不出。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語感。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熆梢酝ㄟ^強化語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表達能力,如讓學生做小老師說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解題的思路等,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會準確完整地表述。教師可以適時糾正,使學生對基本原理的敘述符合地理用語的使用習慣和規(guī)范。在主觀題答題時,學生要盡量多角度分析和組織語言,作答特征描述問題時,學會分階段描述特征,但也要重點突出,通過總結答題結構完善答案角度,通過題目材料補充答案角度。在表述過程中,學生的分析要具有因果層次,圍繞主題進行闡述,重點要突出,不能用現(xiàn)象解釋現(xiàn)象,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必須弄清作答的先后順序,不出現(xiàn)答案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這些都要求教師在課堂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逐步學會邏輯清晰地思考和表達。

第7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關鍵詞】合作學習 自我轉(zhuǎn)變 角色轉(zhuǎn)變 教法轉(zhuǎn)變 職能轉(zhuǎn)變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求、愉快合作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探究教學的理論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其教學觀念的變化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敗。如何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呢?筆者從三個方面作了探討。

一、轉(zhuǎn)變角色――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

教育要改革,關鍵在教師,教師要想投身教育改革,就必須先轉(zhuǎn)變角色,即轉(zhuǎn)變課堂教學中心,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敢于自我否定,真正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學生觀。

1.放倒架子。長期以來,語文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把講深講透課文作為評課的一把尺子,教者在課堂上是指揮家,事先設計好了板書、問題,并備好了答案,而且是唯一的,學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教者還熱衷于搭架子,上課以自我為中心,確定一個目標后,就滔滔不絕講下去,分析有板有眼,板書有條有序,歸納有點有面。課堂成了教師施展才華的場所,學生成了點綴,只有聽的份兒,沒有說話的權力?!秾W會生存》一書指出:“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边@段話告訴我們,新型的師生關系不是上下級關系,也不是服從被服從關系,而是合作的伙伴關系。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引導討論時要放倒架子,由導演轉(zhuǎn)到主角再轉(zhuǎn)到配角,縮短師生距離,讓學生想學、愛學、會學。

2.放下?lián)印:献鲗W習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組織教學順序的改變,即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學”為“師生合作、生生互動、共同提高”。要通過質(zhì)疑、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人人參與,個個活動,進入學習境界,讓他們有疑問、有思考、有話說,進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首先,定好目標,明確教學任務。根據(jù)教材、學生特點,設立一兩個教學目標。目標既要明確,又要切實可行,讓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其次,明確分工,分解承擔任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應承擔主要任務。教者是引航人,具體怎么行船,由學生自己動腦,根據(jù)其能力而定。第三,組織實施,掌握教學尺度。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大膽求異,引導學生產(chǎn)生奇思妙想,把課堂變成思考的王國,讓學生的思維在語文天地里自由飛翔。

3.放開膽子。陶行知先生說:“敢探未明的新理,即是創(chuàng)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辟精神?!痹诮滩摹⒔處熀蛯W生三者構成的教學全過程中,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心也就明確了。在教學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接近現(xiàn)實生活,建立全新的學習觀。首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備課時精心策劃,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開講課,或齊背一兩首詩詞、一兩則名言警句,振奮一下精神,輕松進入課文;或設計一段精彩的導語,讓學生在咀嚼回味中感到新鮮而興奮。其次,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下一串疑問,用一根主線串聯(lián)起來,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自己回答,并適時提出跟課文主旨密切相關的問題,掀起討論浪潮,人人既是問題的設計者,又是問題的解答者。第三,變不會學為學會學。在學習課文、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傳授提出問題的角度技巧、分析問題的思路步驟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讓學生會學習。

二、轉(zhuǎn)變教法――變研究怎么教為教什么

陶行知先生說:“我以為好的先生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币龅竭@一點,教者就應當把閱讀設疑、參與討論、提高能力當作教學研究的中心任務,誘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進而教會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如果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定會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1.敢于質(zhì)疑。清代教育家戴震提出了“有于內(nèi)而益于外”的教學論,就是說,教者應該重視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由于缺乏主觀能動性,經(jīng)?!拔⑽?、惟上”,沒有主見,更談不上懷疑。懷疑什么呢?教師傳授的知識、課文注釋、標準答案都可在懷疑之列。教師講解課文,往往照搬教參,接觸到天文、地理、哲學、法律、政治、宗教及科學定理,由于經(jīng)驗不足,有時憑印象講授,甚至將自己的主觀見解強加給學生,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課文注釋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有違事實,或不合情理,或意義不明,容易產(chǎn)生誤解。文言文注釋,有的詞義不明,有的句式翻譯不準,有的常識解說不詳。引導學生閱讀時,留心這些地方,并根據(jù)自己的感悟,提出一些疑問。標準答案不標準,有時出現(xiàn)一題多種答案,有時無答案,還會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錯誤。

2.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打開思維潮水的閘門,可以步步深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法。提出問題的關鍵是會想,怎么想呢?一是查異,即檢查、發(fā)現(xiàn)作品中不同尋常、不合常規(guī)的內(nèi)容和寫法?!堆b在套子里的人》,別里科夫白天總拿一把雨傘,符合情理嗎?傘是何物?對人物的刻畫、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作用?二是比較,通過縱橫比較,找出異同點。如:《雷雨》中周樸園對侍萍的前后態(tài)度;《祝福》中對祥林嫂三次肖像的描寫;《祝福》中勞動婦女形象與《荷花淀》中勞動婦女形象的對比。三是探求,根據(jù)語句,進一步探索、尋求更加詳細的情形?!端帯分忻鑼懴乃哪棠躺蠅?,有這樣一段話:“忽然見華大媽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躊躇,慘白的臉上,現(xiàn)出些羞愧的顏色,但終于硬著頭皮,走到左邊的一座墳前,放下了籃子?!睋?jù)此設計以下問題:這段文字是對夏四奶奶哪方面的描寫?這是什么神情?她為何有這種神情?這說明了什么?

3.勤于思考。贊科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指導學生閱讀,要設下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讓思維活躍起來,處于思考狀態(tài)。教學《項鏈》,可從三個方向設疑。一是順向思維問:瑪?shù)贍柕掠心男┩纯??她為什么不斷感到痛苦?她有哪些夢想?她的夢想能否實現(xiàn)?二是逆向思維問:假如瑪?shù)贍柕虏粊G項鏈,她的境況會如何?假如瑪?shù)贍柕陆桧楁湑r,她的朋友佛來思節(jié)夫人告訴她這是假的時,情況會怎樣?三是發(fā)散思維問:瑪?shù)贍柕逻€項鏈給佛來思節(jié)夫人,佛來思節(jié)夫人會不會告訴她這是假的?為什么?佛來思節(jié)夫人為什么將假項鏈借給朋友?說明了什么?假如佛來思節(jié)夫人退還項鏈,瑪?shù)贍柕聦⑷绾翁幚磉@掛項鏈?以后的生活會怎樣?假如佛來思節(jié)夫人不肯退還項鏈,瑪?shù)贍柕掠謱⑷绾翁幚磉@件事?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造成瑪?shù)贍柕虏恍业恼嬲蚴鞘裁矗磕銓Μ數(shù)贍柕掠幸粋€怎樣的評價?

4.勇于探討。質(zhì)疑只是走向理解的大門,分析研究才是通往理解的階梯。分析討論問題時,應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陳述自己的見解和理由,允許他們對別人的觀點提出疑義,也要允許他們進行自我辯解?!独子辍分械娜宋镪P系紛繁、感情復雜,對周樸園的評價已有定論,如果硬套現(xiàn)成的說法就有強加硬塞之嫌,這是現(xiàn)行語文教學所摒棄的。怎樣讓學生了解、認識這個人物呢?可抓住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實這根線,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讓他們接近人物,體驗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作出公平合理的評價。

三、轉(zhuǎn)變職能――變單純傳授知識為教書育人并舉

語文學習是陪伴終身的,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決定著它對人一生的影響。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合作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它是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重要方式。

1.積極參與,在互動中鍛煉自己。互動,就是指教學任務需要相對獨立的學習個體之間在學習過程中互相促進、互相推動。學習中學生都在積極主動地忙碌著、參與著,自愿學習,沒有被逼迫的感覺,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通過學生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理解、耐心聆聽、積極探討來完成的。因此成功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人際交往技能,使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個學生提出:“林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太大,不易解說清楚,我就以“疑”答疑,問學生:“林沖為什么沒有被大火燒死?”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學生不僅理解了林沖的性格特點,也懂得了結構上的前后呼應,還看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可謂一舉三得。

2.主動出擊,在互助中展示自己。互助,就是指教學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習者互相幫助,具體的就是指學生之間互相發(fā)問、請教、引導、檢查。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建立了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不管有沒有天賦,他們都能夠昂首挺胸,大膽發(fā)表意見,顯得自信,他們相信自己,視自己為有價值的人。教學《林黛玉進賈府》,為了使同學們對《紅樓夢》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設計了“對賈寶玉這個人物評說不一,有人說他是個混世魔王,有人說他是個浪蕩公子,也有人說他是個叛逆勇士,你是怎樣認為的”這個具有可辯性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探討??隙橐环?,否定為一方。課后準備:自愿組織,每人向召集人提供兩條理由,由召集人選出積極性高、表達能力強的五位同學,成立辯論小組,其余成員上課辯論時配合本組行動,適時發(fā)言。這是一場對抗性的辯論,由于組織到位,效果較好。

3.協(xié)同作戰(zhàn),在互補中提升自己?;パa,就是互相補充。合作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成員彼此接納欣賞、互相取長補短和共同攜手進步。教學《雨中登泰山》,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盡管有些問題提得很幼稚,引起哄堂大笑,還是擋不住那些要發(fā)問的同學。因為,他們?nèi)鄙賹Υ笊降恼J識,想借此機會,向大家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從同學們的解答中,得到了一種知識上的滿足,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快樂。學完課文,引導學生總結:由登山活動得到一種什么樣的人生啟迪?有的說登山望遠,視野開闊,將來有機會定要游覽祖國大山名川;有的說,登山一步一個腳印,干事業(yè)也應該腳踏實地,從第一步開始;也有的說,登山如同展示人生,在我們?nèi)松穆猛局杏懈鞣N各樣的風景,只要我們走過,不一定追求完美。學生的收獲已遠遠超出學習課文本身的知識了,他們從課文的學習中,得到了人生感悟,這種感悟?qū)殡S他的一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