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物館文集》(年刊)創(chuàng)刊于2004,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主辦的一本以文物、考古、歷史、博物館及收藏、鑒賞為主,集學術性、知識性、鑒賞性為一體、圖文并茂的綜合性性學術集刊。
《廣西博物館文集》主要以登載從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博物館學等角度研究廣西及嶺南地區(qū)文博方面成就的論文、考古報告等文稿為特色,也登載其他有關文物介紹、文物鑒賞的文稿。
《廣西博物館文集》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博物館學研究、考古研究、史學研究、文物研究、銅鼓研究、民族研究、文物保護、考古發(fā)掘等欄目
地址:廣西南寧市桂春路6號,郵編:530028。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具有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jù)充分、數(shù)據(jù)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lián)系方式。審稿周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作者也可來電查詢,以免影響正常發(fā)表。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shù)據(jù)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2冊。
上思明代真武廟鐵鐘考釋蔣廷瑜;
淺論欽州烏雷炮臺吳琳波;陳虞添;
貢陂堰淺析及保護利用探討廖文麗;
博物館幼兒教育功能優(yōu)化探索梁林;
柳州摩崖石刻與宗教歷史研究潘曉軍;
從講解大賽談參賽講解詞的編寫黃怡;
廣西博物館數(shù)碼照片存檔的思考張磊;
清光緒九年浮山陳王功德匾淺釋彭眾;
關于建設西江文化博物館的思考黃貴賢;
“蒼梧王城”的建立論及城址考略鄭偉標;
談如何構建中國當代博物館教育體系黃璐;
南寧烏龍寺水月庵祖師塔林調查報告張偉;
項圣謨畫風及其《蕉石圖》之真?zhèn)慰急鎻堮?
從美術學視角探廣西傳統(tǒng)壯錦藝術文化員帥;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的華人文化元素黃文波;
詩詞中的靈渠——歷代靈渠詩詞研究左菲悅;
淺談文博講解員舞臺比賽實用性技巧龍文勤;
壯族傳統(tǒng)染色材料及壯錦染色工藝吳娛;吳偉峰;
略論桂東北地區(qū)誥封碑的分布及其形制特點李東;
賀州市八步區(qū)桂嶺鎮(zhèn)草寺村三國墓發(fā)掘清理簡報陳隆葵;